小年的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年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年的作文1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也就是我们的小年,如果说进入腊月是奏响了新年的前奏曲,那么,迎来小年就是新春开幕前最后一个音符,短暂而优美,满溢着香气和年味儿。过了小年,我们就可以掰着手指,静候新春的到来。在这个吐旧纳新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紧张地做着过年的最后准备。
我家也不例外,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家过小年的习俗:
一、扫尘
俗话说:“小年扫一扫,大年来的早”。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美好愿望!这可是一个“大工程”,我们必须分工行动!我负责把全家的窗户都给擦一遍;妈妈负责拖地;很高够不到的地方归爸爸负责,他负责擦灯;弟弟也参与其中,他拿起抹布像模像样地擦起桌子来。
二、吃饺子
俗话说:“送行饺子迎风面“。一大早,奶奶就到菜市场买了肉和饺子皮,准备包饺子给我们吃。上午奶奶在剁饺馅,等一切准备好,我和妈妈一起帮忙包饺子。我包的饺子造型可好看啦!
三、剪窗花
过了腊月二十三,挨家挨户就开始装饰自己的家里了。贴窗花也是比较盛行的.民俗活动。我也想试试看,我找出红色卡纸和手工剪刀,根据自己想象出来的窗花,折一折,剪一剪,瞧!简单版的窗花就这样完成,虽然剪得不好看,但是我玩得很开心!真的乐趣多多,一家人玩得不亦乐乎。
四、买年货
这是我最喜欢的环节了!看着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我和弟弟格外地兴奋,我们选了很多过年需要的东西,满载而归!
五、吃团圆饭
忙碌了一上午的奶奶,为我们准备了一大桌子的美食,一家人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才是最有年味儿啊!
小年的作文2
传说农历腊月二十三晚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人间的善恶疾苦,腊月二十四日再回到凡界。因此,这两天家家都要向灶王爷献上饭菜或糕点、酒食,形成了传统的“祭灶日”。
祭灶日起于何时,难以细考。从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诗》可知当时祭灶活动的'场面非常隆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酌酒烧钱灶君喜。”这样认真对待灶王爷只是有钱人家的事,穷苦老百姓吃穿都十分困难,只得凑合着对付,献上简单的糖果、茶点,正象古代民谣所说:“灶糖一盘茶一盏,打发灶君上青天。天宫见了玉帝面,不当说的且莫言。”这句话正好应了灶神两旁的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当然这是老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祈求平安富裕的一种期盼。在一些文人学士眼里,早已看穿祭灶只不过老百姓因期盼而产生的良苦用心。他们写诗或以嘲讽,或以感叹。元代诗人程文海有一首祭灶诗:“何年呼得灶为君?鼻是烟囱耳是铛。深府乞灵余不会,但令分我胶牙饧。”直接嘲讽灶王爷只不过是一座灶台。宋代诗人吕蒙正也有一首祭灶诗:“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全诗真有一种“把酒问青天”的感慨气味,也留下了“乱世文章不值钱”的名句。
古时祭灶与掸扫同时进行,故有“张王李赵,二十三日祭灶。”“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之说。掸尘,即有“扫尘”(去陈)之意,也有迎归灶王爷“下地降吉祥”之意。今日带有迷信色彩的祭灶现象已不多见,而春节前洒扫庭院、掸拂尘垢、拆洗衣被的优良传统已被现代的清洗手段和卫生习惯所代替。
写于xx年腊月二十三日
小年的作文3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早已刻在了我的脑子里,我时刻想着用行动来证明这一点。真是天遂人愿,小年儿的那天竟扬扬洒洒地下了一整天的雪。
下午,在我的倡议下,姥爷带着我们一家下楼扫雪。我们进行了大体分工,我和爸爸首先解决小区门口的一段坡路,姥爷和妈妈分别沿着小区西线和东线分开来扫。此时的雪已经有3厘米厚,坡路上已经被车轧过了,如果不及时铲,结成冰,那么后面的车子就很难通过这段路了。我和爸爸先用铲雪器一点儿一点儿的铲,有的地方坑洼然不平,非常地费力,铲子震得我手生疼,但是我并没有退缩也没有喊苦。在爸爸的鼓励下,我们俩大约用了半个小时把这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干完这些后,我有些累,但是看着清洁的地面,自己也很有些成就感。
回头再看看姥爷和妈妈已经分别扫了很远了,我和爸爸马上投入到他们的队伍当中,不知什么时候,小区里的`两位阿姨也加进了我们的队伍。雪似乎也赶来凑过年的热闹,它不停地飘舞着它那优美的身姿,风似乎也在给过年装点气氛,尽情地歌唱着……可这就苦了我们,雪一不留神就会钻进我们的衣领来冰一下,风不时打在脸上,我们的脸都冻得通红通红的,戴帽子的人帽子上都结了冰凌子,爸爸没戴帽子,结果雪落在他头上盖了厚厚一层,就像带了一顶雪帽子。
虽然天气状况差,但是并不影响我们扫雪的热情,我们大家边鼓劲儿边干活儿,气氛很热烈,又半小时过去了,小区里的雪已经被我们完成大半了,很快我看见了从西线向这边扫过来的姥爷和爸爸,我的干劲儿顿时又大了起来,我不停地挥动着手中的铲子。
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用了大约一个半小时把小区里的雪都扫干净了,虽然累但是我很开心,因为我体会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乐趣。
小年的作文4
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又称祭灶关,也就是走进年的关口。所以说,想进入年的氛围,必须要经过小年这扇门。也只有到了小年这天,年的气息才算是真正到来了。
农村的小年是令人向往的,好多住在城里的人,那天也要尽量赶回去,与父母团聚,一家子高高兴兴地围坐一起吃祭灶的贡品。核桃、大枣、花生、糖果,最馋人的是灶糖,又粗又长,还扭着麻花腰身。
也就是打这天开始,才依稀听见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空中才会依稀出现烟花曼妙的身影。我们老家这边,小年的.晚上要吃面条,而且是那种绿豆杂面,看上去灰灰的、土土的,但是吃起来却很香,别有一番风味。母亲常说的话是,吃了这道面,就算是闻见年的味儿了。
小年的味儿是令人兴奋的,尤其是孩子们。因为自这天起,家里就会不时地蹦出很多好吃的年货,父母也会放下农田的活,赶年集,买年货,杀公鸡,杀年猪,打扫家里卫生等。家里的院落里,每天除了喜庆的气氛,还会飘着蒸肉、黏豆包的香气,油炸麻团、油炸鱼肉的喷香来。
醉醺醺的年很快就要来了。从小年这天起,我们也开始心里默默掰着手指,数着日子,还会按照习俗,念着俗语,欢快地等待着新年的到来:“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
这美妙的年俗,打开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也打开了人们淳朴的心灵。年的魔力,似一个精灵,又似一张巨大的网,将四面八方的人们都圈了回来。他们跋山涉水,不远万里也要赶回家里,不为别的,只为那相聚的美妙时刻,哪怕时光很短暂。
小年的作文5
其实前几天的话就收到一个视频,就是说一些小年的这些全国男女统一的这些事情,甚至就是有些人对小年的日子都不是很清楚,然后这些小年的习俗而言都不是很清楚。然后就想到了这一件事情吗?其实自己当时在刷到这个视频的时候,自己都没有去想着说想要去了解一下小年,知道什么时候真的是长这么大都没有想到过去了解,这样做在课本上自己会去了解到这个小年这个日期的存在,然后我自己真的从来就没有想过说要去搞清楚究竟是哪一天,然后这一天有怎样的习俗,这一天就是有怎样的.特殊,预示着些什么,为什么被称为小林这一生呢,就从来没有想过说要去了解。
然后就想说小年快乐嘛,其实自己就想着说一定要早一些起床,然后去解解渴望他们的负担,因为真的是觉得妈妈太辛苦了,然后。今天的话也是又刷到一个视频,就是一个20多岁的一个女孩子,她发了一个视频嘛,就是说其实她并不喜欢干活,她也想要一整天待在家里,啥事也不干,可是如果她少干一些的话,妈妈就得多干一些,她不想和她的妈妈太过于辛苦,其实真的就是当你深爱一个人的时候,你就会体会到这些东西了,就自己是挺喜欢妈妈的,就是深爱着她,我就不希望她那么辛苦,所以你才会被迫自己就是会迫使自己去做一些自己并不想要做的家务活。
完全是自己太过于爱他了,然后就想起上回那些人,他们说其实在他们的心中黏不黏的,真的是没有什么大特别开心的事情。他们真的就是觉得过年的话就是各种各样的麻烦事情,就是要打扫卫生啊,然后要去准备这样子的事情,还要去操劳我们的事,就一整天呆在家里,也会让他们觉得心情不是很好,所以真的就是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挺难做的,小点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意味着繁忙意味着一些劳累,并没有我们所说的小年快乐,这样子其实自己现在都不明白,为什么要在节日后面加上快乐。
小年的作文6
“每个人都是为了我,我是为了每个人”这句话早就刻在我的脑海里,我一直想用行动证明。真的是让人许愿的一天。在小年儿子的那天,地下下了一整天的雪。
下午,在我的倡议下,爷爷带着家人下楼扫雪。我们有大致的分工。我和爸爸先解决了小区门口的一个斜坡,爷爷和妈妈分别沿着小区的东西线扫荡。这时雪已经有3厘米厚了,坡路上已经被车碾过。如果不及时铲,后面的车很难通过这条路。我和爸爸先用雪铲一点一点地铲。有些地方坑坑洼洼,费力。铁锹让我双手酸痛,但我没有退缩,也没有叫苦。在爸爸的鼓励下,我们花了大约半个小时才把这个地方打扫干净。做了这些,我有点累,但是看着干净的`地面就有成就感。
回头一看,爷爷和妈妈已经一扫而空,我和爸爸马上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不知道什么时候,小区的两个阿姨也加入了我们的行列。雪似乎急于加入新年的兴奋中。它一直在用它美丽的姿态玩耍。风似乎在装饰新年的气氛,尽情地歌唱.但这伤害了我们。如果雪不小心,它会钻进我们的衣领结冰。风不时打在我们脸上。我们的脸冻得通红。帽匠的帽子上覆盖着冰。爸爸不戴帽子。结果,雪落在他的头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雪。虽然天气不好,但并没有影响我们扫雪的热情。我们都很努力,气氛很热烈。半个小时过去了,小区里的雪大部分已经被我们完成了。很快就看到爷爷和爸爸从西线扫到这边,我的精力一下子又大了起来。我一直挥舞着我的铲子。
在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花了大约一个半小时清理了社区的积雪。虽然很累,但是很开心,因为我体会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乐趣。
小年的作文7
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初五是正月的又一个重要日子。初五也叫“破五”,因为新年前几天的诸多禁忌过此日可破而故称。“破五”的习俗活动主要是“送穷”,各地称谓不一,诸如“送五穷”、“送穷土”、“送穷灰”、“赶五穷”、“送穷媳妇出门”等。所谓“穷”,也就是正月初一以来所积存的垃圾(那时的垃圾是不能倒的,由此可以聚财,否则就倒了“福气”)。到初五,这些垃圾不能不倒出去,否则影响卫生,于是就变成了“穷土”。
送穷的方式颇多。简单的只是清晨扫垃圾出门完事,复杂些的则要用纸剪一个“穷媳妇”送走,甚至还要让她背个装了垃圾的纸袋送在门外。更有“破五”日饱食或汲水满瓮的,称“填穷”,或把别人家的“穷媳妇”拿走,称“得富”。
正月初五对商家铺户来说是个比较重要的日子。这以前的几天,商家铺户是不营业的'。这几天都要在门窗护板上挂起绘有《水泊梁山》、《陈州放粮》、《济公传》等连环画的窗帘,表示过年休息。只有油盐米粮店在门板上开个小洞,对外营业。又传说所谓五路财神是正月初五生日,所以要格外地享祀。财神之祭,在新年的前几天是十分频繁的,除夕夜五更有“接神”,初二、初三又有祭神,初六神马儿烧掉,以示开业。这种送神开业的仪式也是比较隆重的;送神之后,鞭炮齐鸣,店员们都猛劲地摇算盘,用秤杆敲打秤盘,屋里屋外响成一片,谓之“响响口当口当,大吉大利”。这时便有乞丐们来唱喜歌,掌柜的少不得要赏他们几个喜钱。在强烈的祝愿气氛中,店铺打开了护窗板,露出早已贴好的“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红对联,开始正式营业。
小年的作文8
元旦前夕,爸爸的一位北方朋友送给他一本甲午马年的挂历。收到挂历,他甭提有多高兴了。元旦那天我们便早早地把旧挂历换成了新挂历。
今天早上,我在家里没事,就翻看爸爸带回的挂历,突然发现有个问题:农历腊月二十三竟然是小年!可我记得爸爸妈妈告诉我农历腊月二十四过小年,于是,我将家里往年的挂历一翻,嘿!还真是农历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啊。怎么今年不一样呢?我将疑问告诉爸爸妈妈,他们专门到挂历前一看,发现还真有问题!不过爸妈也没有弄清是怎么回事,爸爸说:“大概是印错了吧!”可我想一本挂历经过排版、校对等多项工序,应该是不会印错,这中间一定有什么原因。于是,我开始仔细查阅有关传统节日来历的资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我查到“官三民四船五”这种说法,原来,在中国古代,北方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农历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南方沿湖居民农历腊月二十五过小年。我又翻看其他工具书,发现古时人们等级观念较强,过小年是要讲究身份地位的`。北方地区由于长时间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农历腊月二十三,这就有了“官三”的说法;而南方远离国家政治中心,大多是平民,小年便定在了农历腊月二十四,就是“民四”;而沿湖地区水上船家较多,这些船家在古时身份低微,于是就把小年定在了农历腊月二十五,也就是“船五”。由于爸爸今年拿回来的的挂历是北方印刷的,而我们家在长江以南属于南方地区,所以才导致了今年和往年小年时间不一致的情况。
虽然“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保留至今,但现在早已没有身份地位差异的情况。我认为,无论是哪一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都是一致的。在这一天人们祭祀灶神,打扫家务,处处张灯结彩,预示着新年的来临,春节庆祝活动也渐入佳境。
小年的作文9
又到一年辞旧时,爆竹声声不绝耳,张灯结彩过大年,小村年夜暖依存!
从小年夜开始,就稀稀拉拉的每天都有爆竹声,这年味啊,也是一天比一天浓嘞!
前几天,也不知道天咋这个冷,但依旧不能给新年的喜悦降温,街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街道两边的人家,店铺都大红灯笼高高挂,好不喜庆,这年哟,来喽!
本来呢,还在犹豫在家里过除夕,体验一下家里春节的滋味,毕竟,有生以来,所有的春节都是在爷爷家度过,可谁知,越到年关,这人却一天比一天少,除夕那天,街道两边的商铺都关门大吉,好不萧杀,仿佛那繁荣只在乎一夜之间。
年味淡了,淡了,心里失望了,失望了,跟随父母回了那熟悉的小村。
细想想,已经好久没来这了,上次来,还是在炎炎夏日,而今,面对一切,心中总会感到物是人非。
打开车门,而又一次踏上了故乡的土地,亲切感无由而生,而望了望那眼前的`老屋,它好像又多了几条褶,哎,没有了春联的打扮,它怎么能显得年轻呢,心中又是一阵暗伤。
慢慢的,我推开了那沉重的铁门,“吱—”声音好不刺耳,在我记忆里,铁门声好不悠然,而今……。年货堆了一地,多少年的习惯,门儿开后,一个纯朴的笑容而迎。而今迎面而对的,却是沧桑的庭院,哎!我的老院。
不知脸上为何出现一丝微笑?无奈么?
走进屋子,这才望见亲人,亲人哟!这偌大的屋子,只有老幼三人,冷清,惨淡!
这个年啊,失色了多少,这个年啊,暗淡了多少,这个年啊,失去了多少。
火炉再热,无法消融心中的禁锢,爆竹在响,无法震醒心中沉睡的美好。
年,你在哪?
小年的作文10
青春会逝去,生命会衰竭。友情船也会说翻就翻,唯有亲情不变。它好似一缕冬日的阳光给我温暖。团圆时刻,亲情浓深,年味十足,永久难忘。
——题记
漫天大雪,阵阵北风,却吹不灭我们热烈的亲情。屋里饭香阵阵,喜气洋洋;屋外银装素裹,雪花纷纷。乡村的小年,别有一番风味。
乡村的小年,是自然和谐的。冬日的田野,虽没有夏日的蛙声阵阵,也没有秋天的丰收之景,却有雪盖的一层厚厚的棉被;乡村的小路,虽没有汽车的车水马龙,却有人们来来往往的足迹;乡村的小年,虽没有城市那样灯火通明,却有说不出的喜悦。
乡村的小年,是有年味的。乡村在小年都会祭祖、烧纸,还会摆上碗筷给老祖宗们享用。祭祖后就开始吃团圆饭,鱼香肉丝、红烧牛肉、宫爆鸡丁,色香味俱全。
亲人们这时都会互相说着祝福语,小孩一人一杯饮料,大人一人一杯酒,这里干一杯,那里举一杯,碰杯声连绵起伏,好不快哉。饭后孩子们再拿个烟花,点好引火线,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烟花就会陆陆续续在天空中绽开笑脸。城市的.小年却不能祭祖,也很少团圆,为了防止火灾,烟花也限制燃放,而乡村小年却不失过年的年味。
乡村的小年,是有特色的。比如北方小年腊月二十三,南方小年腊月二十四。乡村的小年有的地方更有年味,有热气,有炊烟;城市小年却只有煤气灶在不停哈气。乡村的小年空气颇好,鱼肉香味更浓。城市的疫情多,小“阳”人也多,空气质量可想而知呀。
总之,乡村的小年韵味十足,年味也十足,亲情味更是满满。随着炮声的离去,逐渐为大年拉开序幕。
小年的作文11
腊月甘三是北方三年,腊月甘四是南方小年。这个小年,我回到了爸爸的故乡——台州。路桥
湖泊的微语,落叶的沙沙声,轻轻协奏着一支冬的小曲。一声“你来了,新年快乐,小宝贝。”流入耳旁。奶奶的一声祝福像一条绒带,默默深入我的心,温暖着。
在台州,跟别地不同的便是。小年总会有祭拜,为的是祭奠逝去的祖先,给他们烧点纸钱。这个小年,一如既往。这个仪式在奶奶家楼下的小屋子里举行。下午,所有人都忙忙碌碌,好不容易布置好了。屋子里的.气氛不知为何沉重了下来,大家都不说话。我深知道,今天要拜的是我的太爷爷和太奶奶。
先是奶奶,她走到前面,双手合十,做出拜拜的姿势,心里默念着什么。我很明显的看到,奶奶的眼眶湿润了,泛闪着红光。但当她转头时,却洋溢着微笑。接着是爷爷,爸爸。最后才是我和我的妈妈。我走上前去,学着奶奶的姿势,双手合十,闭上双眼,腿重复着弯曲,直立。
一拜,两拜,三拜。心里默想着:太爷爷,太奶奶,我祝你们在天堂平安,万事如意。小年您的外孙女来看你啦!想着,我鼻头一酸,又将泪水强忍回去。
很快,大年三十如约而至。
鞭炮声很快盖过了人们的欢呼声。因为近期肺炎的严重性,不得外出。全国人民只好都待在家里。这倒是圆了许多家庭的团圆梦。
满地的鞭炮响了起来,天空炫烂着,把这个冬天燃烧着一片通红。是金黄,是殷红,我说不上来,大家举杯共饮。这画面中蕴含着许多还有为我所理解的丰富的内涵。
观看着春节联欢会,我的内心,连同思想和灵魂,全都陶然在诗一般的画一般的过年之中了。
夜晚,在每一间房子传出的欢笑声,它用此起彼伏的旋律,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一声声的问候,新年好。一切仿佛被它串联起来,一副静止的画面,顿时活了起来,动了起来……
像心一样沉重,像问候一样的响亮。过年,永远保持着她的独特的美。
小年的作文12
多数北方地区的腊月二十三,人们称为“小年”,意味着一年的结束。 而南方一般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关于小年的这个时间差别,可能与过去的“官三民四道士和尚五”有关,就是说凡是家有秀才以上的功名的都在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日,道士和尚是二十五日。
过小年的主要民俗活动是“辞灶”,就是“祭灶王”。灶王也叫“灶君”,民间称“灶王爷”。
相传灶王原来是一个叫张单的富家子弟,曾娶一贤慧女子郭丁香为妻,后又体弃续娶李海棠。李氏好吃懒做,不久就把张家财产挥霍一空,改嫁他人。张单家境败落,又遭火灾,双目失明。沦为乞丐。一天,他乞讨到一户人家,主人给了他热汤热饭,后发现施饭者就是他休弃的.妻子郭丁香,羞愧难当,碰死灶前,被姜太公封为灶王。
灶王最初只管火,后来受天帝委派为掌管一家的监护神,被封为一家之主。他权力很大,却连个土地庙大小的庙宇也没有,只有一张画像(木板印制的年画)贴在灶墙上。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或“东厨司命主,南方火帝君”的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祭灶时要摆上枣和糖瓜等果品,糖瓜是用大麦发酵糖化而成的食品,据说是让灶王吃了嘴甜,也有的说为了欺住他的嘴,叫他上天光说好话不说坏话。焚香祭拜后,将旧灶君像揭下焚化。换上新像,就算送灶王爷上天找王皇大帝汇报去了。
祭灶时还要供上碗面汤(面条),俗话说:“灶王爷本姓张,一年一顿杂面汤。”杂面汤是用白面、豆面、地瓜面混合制成,可见灶王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灶王腊月二十三上天,初一五更回来,就算完成汇报任务,带着吉祥保佑一家过平安日子了。
如今,祭灶王的人越来越少了,但过小年吃糖瓜的习俗仍在民间盛行。
腊月二十三日以后,人们开始打扫庭院、居室,清除积垢,置办年货,制作节日食品,一直要忙到除夕。
小年的作文13
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在家乡,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都有送灶的传统。
至今在乡下还流传着这样的童谣:“腊月二十三,过年将七天;腊月二十三,打发灶爷上青天。”
祭灶也称“祀灶”,它起源于汉唐时代。清朝后期北方地区大多在腊月二十三送灶,我国南方也有二十四祭灶的习俗,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中有“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的说法。
在我们清水,灶君尊神被称为“灶王爷”,俗称“灶爷”,在家乡当地,送灶的传统习俗和程序主要有三项:一是“烙灶饼”。灶神又称本家司命,祭灶节当天晚饭后,家里的女主人要烙灶饼12张,寓意一年12个月。要是是闰年,就烙13张。灶饼献上之后十分钟左右,要将每张灶饼掐出一点,放入盛有茶和酒水的碗中,抛在厨房的屋顶上,意味恭献灶爷受用,剩余的就可以自己吃了。二是杀献“灶鸡”。送灶这一天,家乡的习俗必须杀鸡献灶,“灶鸡”又称作“神马”。祭祀的主持人一般都是家长,礼拜时身后跪一个孩子,双手抱一只雄鸡,由家长向灶神祈祷几句之后,把灶鸡的头向草料内推三下,一只手把凉水向灶鸡头上倾撒,便认为灶爷将神马接受。三是进献灶糖和果品。在灶台上献上香甜可口的灶糖和香蕉、苹果、梨子等新鲜果品。灶糖的用意是为黏住灶爷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在玉帝面前不说本家的过错,腊月三十晚上接回来时“下界降吉祥”。另外,这天晚上还有放鞭炮和大炮的习俗,意在祝贺小年的到来。
祭祀仪式结束之后,将贴在灶墙上的'灶神神像虔诚地揭下来,随着香蜡黄纸一起点燃焚烧,待叩头焚香之后在鞭炮声中送灶爷上天,随后又将焚烧的纸灰用干净的盘子装盛,按照习俗要将纸灰送至“天河”——当地的大河里,显示对灶爷的尊重。
小年的作文14
今天是小年,俗话说“过了小年是大年”。同学们,你们知道小年的来历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谈谈小年的来历吧!
小年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小年的日期也不同,在农历腊月23、24或25.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
我家是这样过小年的:
我们家和姑姑家一起去奶奶家过的小年。我们做了一大桌子的饭菜。以前,爷爷是我们家的大厨,现在,爷爷老了,做饭的“重任”中自然落到妈妈和姑姑的肩上。。
晚上,我们一起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包饺子,一边聊天,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
就在我们一大家子一起吃饺子的时候,奶奶说:“过去的习俗是出了嫁的姑娘是不能回娘家过小年的。”听奶奶这么说,妈妈笑着说:“这都是迷信,现在一家一两个孩子,好不容易团员在一起,多好呀!”我心里想:要不是姑夫出差不在家,姐姐的奶奶也不在家,我们拿了有这么好的机会团圆呀!
听爷爷奶奶说今天吃的这么丰盛是因为什么灶君今天要上玉帝拿里······我和姐姐异口同声的.喊:“这都是迷信!妈妈听了笑嘻嘻地说:“这虽说是迷信,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信念。还是不能丢的!”
在一片欢笑中,我们吃忘了这顿晚餐,现在涨到了的我渐渐的对节日有了新的认识,虽然我们的传统中还残留着一些迷信,诞生记更重要的是,这个节日传递了更多的亲情,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我们的节日过得更有意义吧!
小年的作文15
从小年这天开始,春节进入了倒计时。过完了这一天,人们就开始大张旗鼓地置办年货了。而说起小年,我就不得不提起每年我们家总会过的“两个小年”。
“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块肉……”和大多数我们本地的家庭一样,姥姥家的小年也是腊月二十三。和往年一样,一大早我和妈妈一起去姥姥家。路上妈妈还给我讲了一个关于过小年的传说。
我还在津津有味地回味着妈妈给我讲的故事中,就已经到了姥姥家。姥姥的火烧饼已经烙好了。金黄金黄的火烧是那么诱人,咬上一口,又酥又香。可是我嘴里吃着火烧,脑子里却闪出一个问题,就禁不住问姥姥:“为什么小年要吃火烧呢?”姥姥笑着说:“灶边炕火烧,祭祀灶王爷!”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我们正说着,晚饭就做好了,“噼里啪啦”的炮声响了起来,热腾腾的汤圆盛出来,代表着团团圆圆,如意万年!温馨的气氛充满了整个房间。
和姥姥家不同,奶奶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听奶奶说,爷爷一家是早先从湖北搬来的,所以至今保留着南方的习俗——“二十四过小年”。吃完午饭,我和妈妈、奶奶就一起包起了饺子。奶奶擀皮,她擀得真熟练呀,圆圆的像十五的月亮,大小一致,厚薄均匀。妈妈包饺子,一经她的手,圆圆的面皮和香喷喷的肉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天衣无缝,变成了弯弯的月牙。我在旁边看得手痒痒,就试着包了起来,可是不是这个破皮了,就是那个馅多了……
刚包好饺子,伯伯一家就来了。爸爸炸鱼,奶奶下饺子,伯伯做菜,我和哥哥在一旁边说边笑。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饺子就上了桌。爷爷说:“吃饺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每逢佳节人们就会把饺子端上餐桌,表示幸福安康,吉祥美满!”浓浓的年味溢满了整个小屋。
两个小年,一个是姥姥家的,一个是奶奶家的;一个是南方的,一个是北方的,却同属于一个大中国。归根结底,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这多么有趣呀!
【小年的作文】相关文章:
小年小学作文12-22
小年的日记09-18
过小年作文04-22
过小年的作文11-09
有关小年的日记02-21
过小年作文示例范文04-30
过小年作文25篇02-02
小年的日记(通用22篇)02-04
过小年作文400字(精选46篇)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