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风俗作文

时间:2024-06-26 10:23:52 风俗习惯作文 我要投稿

家乡风俗作文[热门]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乡风俗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乡风俗作文[热门]

家乡风俗作文1

  甘肃的面,一绝!

  厨师端来我已等候多时的面,“牛肉面”我的最爱,凡是亲戚、朋友尔等要来甘肃,我是一定会向他推荐的。红油飘香,牛肉紧实而绝不会发干,白萝卜、蒜苗末,与黄亮黄亮的面所配合,是西北人民朴实坚强的`结晶,是西北人民的爽快豪情,香的教你咂嘴,辣的使你爽快……

  不管是平时生活或是过年节日,面是甘肃人桌上不可少的。记得我第一次吃这样“西北的美食”还是两三岁,奶奶端来臊子面,从满是香汤的碗中挑出一根均匀饱满的面来,只见面越拉越长,我因怕烫,不敢一口吃下去,只能咬住一头慢慢将面吸入口中,那一刻,我眼中发亮,嘴里不说话,好似是“此面只应天上有”的惊奇。那一刻,勾起了我对面食的向往。

  年,一个人们欢聚一堂的时候,人们无时不在欢乐之中,而在离新年还有几小时的下午,不妨来一碗凉面吧,口感弹牙,清爽,上面加两勺辣椒油与小菜,口味也是惊艳的很。

  甘肃,一片在高原上的土地,它孕育那样豪放的情结,激发了人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就是这样才会有这样美味且朴实的民俗。

家乡风俗作文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每年春节无论多忙碌的人也都会回家,和家人们一起团圆。

  每年春节,我也会和爸爸妈妈回到西安外婆家。在那里过充满北方味儿的年。

  饺子,是北方过年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过春节吃饺子意味着大吉大利,饺子的形状像元宝,包饺子也意味着包住福运。饺子也有团圆之意,北方人有一种习俗,逢年过节招亲带有总要包顿饺子吃,尤其是大年初一,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包饺子边聊天,时不时地引来欢声笑语。

  社火,相信南方的小伙伴们肯定没有听过这个词。社火是一种中国民间庆祝传统庆节狂欢的活动。但如果换一种说法,大家们肯定是耳熟能详,社火又称舞狮舞龙。北方的社火是中国古老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是指节日里迎神赛会上的各种杂戏杂耍的表演,具有红火热闹之意。它来源于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对土地和火的.崇拜。人们也常常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陕西民间社火活动习俗。常常以抬芯子,跑竹马,踩高跷,耍狮子等一系列活动。表演者们千姿百态,千奇百艳,五花八门,壮丽可观,这种表演方式深受人民的喜爱。在2006年的5月20日,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另外,北方人在守岁的时候所备的糕点瓜果也是想讨个吉利的口才,例如吃枣意为春来早。吃柿饼,说为事事如意,吃杏仁,说为幸福人,吃长生果,意味长生不老,吃年糕意味着一年比一年高。

  但不论南方,北方过得都是同一个中国年,中华儿女相亲相爱是一家,在这里,我也祝愿中国能扛过这次疫情,再一起共度下一个欢乐年!

家乡风俗作文3

  我的家乡在浙江富阳的一个小村庄里,这里虽然没有城市那么繁华,但是,却有着城市没有的风味,有着独特的民风民俗。圆谱圆祠堂便是我们的大事儿一件。

  从开始造祠堂的那一天起,便要放鞭炮庆祝开工。造完了祠堂,那更是热闹。第一天早晨,礼数繁多。先是宰猪宰羊,把猪和羊分别绑在两张凳子上,再用红色的红菱把它们的头绑住,端端正正地放在祠堂的左右两边,像两个守门神一般。更是有人用轿子抬着村里最年长的老人,后面跟着许多乐手,围绕着村子走一圈。所到之处,就有许多人围观,不知有多热闹。等这些全部结束后,又得放鞭炮。中午,祠堂周围大摆宴席,邀请每家每户必须有一个人去吃午饭。这一天,锣鼓喧天,鞭炮不绝,到处都摆满了小摊小位。这也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趁着这几天,买一些好吃好玩的,约上小伙伴们一起去玩,父母们也都不会责骂。

  夜幕降临,祠堂的大戏台上,先表演的是我们村里的阿姨们精心排练的节目——锣鼓。结束后,便是戏班子上台表演,咿咿呀呀,吹拉弹唱,是老爷爷和老奶奶最喜欢的节目。他们总是早早地搬来椅子,选好合适的位置,就算看上一天一夜也都不会感到乏味。尽管祠堂很大,但还是会被堵得水泄不通。我们孩子就喜欢在祠堂跑来跑去玩游戏。

  这些仅仅是第一日的场景。一般来说,这样的盛事至少要持续三天,并且连续三年。这几天,热情好客的村民们总会叫来亲朋好友,一起吃饭。最多的人家,可能要叫上三十几桌呢,真是热闹非凡。造祠堂的钱都是村民们自愿捐献的,多的达80万元,少的也有二三百元。只要捐献超过20xx元的人家,都会获得一本古色古香的族谱。

  造祠堂圆谱不仅仅是一种民风民俗,更是象征着一个姓氏的繁荣与传承!

家乡风俗作文4

  家乡,是幸福的港湾,是魂牵梦萦的地方。蓝丝绒般的夜幕,清朗的月色下,钉满天空的一颗颗明亮耀眼的繁星,仿佛一个个蹦跳着的“青团子音符”,让人难以忘怀。

  俗话说得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的每个节日,都有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我印象最深的是家乡的清明节。

  年迈的`外祖母是个知识丰富的人,听外祖母讲道:“清明节,来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效仿,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早晨一起来,外祖母就为我盛上一碗青团子,青团子油绿如玉,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轻咬一口,简直要一飞冲天,直击味蕾的天堂,好吃极了!

  洗漱完后,就要去祭祖了,我们一家人跟着外祖母来到外祖父的坟墓前,悼念他,愿外祖父在天之灵保佑我们一家,愿我们平平安安,万事如意……

  这时,太阳公公出来了,原本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却把太阳公公招来了。云朵们纷纷让道,仿佛太阳公公有神奇无比、令人叹服的魔法一样,“泄气”的花儿绽开了它美丽灿烂的笑脸。外祖母感叹道:“今天天气不同以往,看来是个好兆头!”这时,妈妈提议:“今天阳光明媚,儿子,我们去踏青吧!”我高兴极了,蹦蹦跳跳地跑了出去。爸爸哈哈大笑,说道:“这孩子,看来早就准备好了,蓄势待发呀!”来到故乡有名的茶李山,那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一个梦幻的地方,开始,我们有说有笑,一会儿拍照,一会儿慢跑,到了半山腰,大家都累得摊在了地上,爸爸鼓励我们:“加油,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成功的,冲吧!”终于,我们大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登上了顶峰,从山上往下俯视,美丽极了,绿色、红色交织一片,形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再环顾四周,人山人海,心想:这些人都是通过不懈努力才攀登于山顶的,学习也是这样,我们每个人都在起跑线上,只要你愿意努力,你肯攀登,总能屹立于学习的顶峰!

  踏青结束后,我们满头大汗的下了山,这个清明节,除了有太阳和以往不同外,我从踏青活动中还得到了宝贵的道理。同学们,你们的家乡也有特殊的风俗吗?可否与我分享?

家乡风俗作文5

  湛江,一个著名的海港城市,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还有很多独特的习俗。今天我就带大家见识一下吴川的元宵节。

  在我们吴川,我们经常会吃一个叫做汤圆的传统东西,这种东西是用糯米粉包裹着花生馅和芝麻馅一个小圆圆的圆形小球,只要取一锅热水就可以把它煮熟了,这种东西我们都很喜欢吃。

  今年的元宵很特别,买不了汤圆,我只能自己试一下包汤圆,我首先准备好了糯米粉,和一大壶热水,然后和成面团放入冰箱醒发一会儿。

  接下来我准备好了花生,芝麻,红糖,白砂糖,等等的馅料,把花生打成碎,加入红糖,就变成了红糖花生馅,把芝麻和白砂糖一起搅碎,那就变成了芝麻馅,这两种新料经过加热之后都会变成液体,所以做成爆浆汤圆不是梦,当然我做了这两个是经典的馅料,别的人还会弄紫薯馅呐,芒果等等。

  一个小时过去了,我取出面团,把面团搓成一个小圆球,然后按压碾平,成为一个薄薄的小圆饼,我便用勺子包入馅,捏和,滚成一个小圆球,放在一边,但是我做面团的时候不小心用了温水,所以面团粉粉的一动就烂,每做一个汤圆都难的.登天,只不过想到爸爸妈妈姐姐们吃到了这些汤圆幸福的笑容,我还是坚持了做了下去。

  做了一个小时终于做好了十几个大小相等的汤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锅洗干净,然后放入水把它们煮沸,放入汤圆用筷子搅拌一下,防止粘锅,过了几分钟,汤圆煮好了,我洗完碗,用碗乘着汤圆,给了给我的家人们。

  我们一边看着月亮吃着汤圆,看着烟花,说着笑。我想:这个元宵也许不像之前那样喜庆,但是也过得美好。

  我喜欢元宵节,更喜欢我的家乡!

家乡风俗作文6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民风民俗。在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中秋节、春节和重阳节等等,每一个节日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节日记录着中国的历史,每一个节日也记载着名人的丰功伟绩。

  在我的`家乡有一个节日叫做——端午节。端午节最初是以赛龙舟的方式祭祀龙祖的节日,但是因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抱石从汨罗河跳下去自尽了,所以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就把这一天叫做端午节。人们为了不让使屈原的尸体,被河里的鱼虾吃掉。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就会包粽子,扔到汨罗河里面。

  在端午节的这一天,还有一个风俗,它就是赛龙舟。赛龙舟原本是要打捞屈原的躯体、但这渐渐地变成了一个民俗。赛龙舟共有三个队,每一个队的龙舟颜色都不一样,比如:红色、黄色、蓝色。这些颜色是三个队龙舟的主要颜色,龙舟的头和尾各放有一个击鼓,当敲响这两个鼓时,队员们就会齐心协力地划船,还可以给队员们振作士气,勇往直前。

  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家乡风俗作文7

  春节悄悄地追随着冬天的脚步,与我们欢聚一堂。看!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商店里挂起了喜庆的大红灯笼,四海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景象。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进入腊月,人们就忙得不可开交:晒腊肉、腌咸鱼、晒香肠、炸肉饼、做藕夹……·新衣服和压岁钱也给孩子们准备好了。希望他们在来年学习进步,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虽然有些疲惫,但大家都开心地笑了,流露出幸福的神情。

  中国红是这一天最流行的颜色:红色的鞭炮、红色的灯笼、红色的对联、红色的红包……红色,在中国人眼里,是吉祥的颜色,幸福的颜色!

  这是除夕!一家人都忙着做团圆饭,孩子呢?另一边,懂事的哥哥姐姐们带着他们去放鞭炮、烟花。划破长空的烟花声打破了夜晚的寂静,天空中绽放出无数烟花,描绘出一幅美丽的除夕图画。

  “吃饭吧!”“我要吃鱼丸!”“我要吃鸡腿!”孩子们边吃边笑,喊着:“恭喜发财,拿红包来!”大家兴高采烈地接过红包,想着花多少钱买玩具,多少钱买文具……

  “鞭炮声喜过年,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总以新桃换旧符。”烟花闪烁,鞭炮齐放,年味依旧弥漫在空气中,弥漫在心田。

家乡风俗作文8

  中国是一个大国家,由许多许多的城市组成,每一处地方的食物不同,语言不同,习俗更有差异。

  每年快到春节,人们都要以各种方式祭奠自己的祖先。我土生土长的徐州有这样一个惯例,把一张张的'黄纸折成一个锥形,用线一个一个串起来,还会把一片片金黄色的纸叠成一个个大元宝。最后再成袋成袋的将这两样东西烧给祖先。每到快要上坟的时候,妈妈总是为这事“牺牲”好几天。而在连云港,这一切都不需要费太多的精力了:先买来一沓子黄纸。将黄纸分成二三十张一摞,用底面是一个古代铜钱状的“纸锣子”,像盖章似得把“铜钱”刻在纸上,最后再将这些黄纸分散成扇子状,这些工序完成以后,我们就能带上酒肉饭菜去祭奠祖先了。

  春节期间,我们也不能光祭奠祖先,还要热热闹闹的图个吉利呢!

  瞧,那高高的、挺挺的,站在寒风里的叫“摇钱树”。顾名思义,就是摇一摇就能掉下钱来。我每次回老家,都会在每家每户的院子里看到这些挺拔的“摇钱树”。爷爷每年都不惜花大价钱买来又高又茂盛的“摇钱树”,希望我们全家都能发大财,行大运。我家乡的习俗十分有趣吧,有空儿,你们也来亲眼看看吧!

家乡风俗作文9

  腊月三十的早上,我和弟弟二人坐在奶奶家的客厅里。这时,就会有人问:你的父母呢?他们去哪了?

  当你来到厨房时,你就能看到他们以及我的爷爷奶奶的忙碌身影。因为今是腊月三十,根据我们家乡的风俗,在这一天,我们要祭拜两个神仙。一个是天神,而另一个是灶神。所以我的父母正在帮爷爷奶奶准备祭拜用的物品。

  吃完了午饭,祭品差不多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祭品摆上祭桌了:

  祭桌的正中间是一个木篮子,里面放着两条糯米肠(在猪大肠皮中塞糯米,然后蒸熟)、一只蒸熟了的鸡和一块蒸熟了的`猪肉。左右各摆了一根大蜡烛。篮子前面是一碗饭和一碗水。而后面从左往右依次是一碗面、两条年糕、一块豆腐、两个馒头一个杨梅和一些水果。

  祭品摆好后就是祭拜的时间了,爷爷拿来一把香,用蜡烛点燃后发给我们。

  我们每个人双手举着手里的三炷香,祭拜。随后,爷爷把香插在祭品上拿来了一鞠躬沓黄纸,相当于神仙用的钱,将它们点燃,烧给天上的神仙,祈求天上的神仙保佑我们来年平平安。但我认为,祭拜神仙和佛教是一样的,应该要虔诚,不求私利。我只是含着对神仙的敬畏之心,给他拜年罢了。

  祭拜完天上的神仙,我们还要“慰问”一下管我们饮食的灶神。于是,我们又将祭桌搬到了厨房,将之前的祭拜过程又重复了一遍。我们依然是以特别虔诚的态度给灶神拜年。

  这就是我们家家乡的风俗,虽然普通,也很常见,但却是除夕这天里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个风俗是我最喜欢的风俗,因为这是一年中,唯一可以和神仙社交的一天。

家乡风俗作文10

  盼望着,盼望着,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家家户户像是赶趟儿似的,比着花样展示着过年的喜气,武汉人讲究团年饭上的“三全”“三丸”“三糕”,最后再来一个年年有“鱼”,这还不够,门上还要贴上春联,请上“福”,窗户上当然也不能空着,窗花是必不可少的。

  这不,今年过年,我就跟奶奶一起剪窗花,这可是我们的.过年习俗。

  看花容易绣花难,看奶奶满是褶皱的双手,看似笨拙,确是左一扭,右一拐,一个镂空样就出来了,展开一看,天啊,不可思议,一只活灵活现的金鱼就出了,奶奶讨着吉利话说:“年年有‘鱼’,就年年有‘余’!”

  我看奶奶剪窗花如此简单,觉得心里痒痒的,忍不住央求道:“奶奶,可以教我吗?”“当然可以,我的小乖孙要学,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奶奶的手艺,要你传承下去呢!”奶奶高兴得脸上开了花。

  还等什么呢?说开始就开始,今年过年的窗花,就等我去制作了。

  在奶奶的指导下,我陪拿出了小剪刀,彩色卡纸,笔。工具是不是很简单,可不要小瞧了。我按照奶奶的要求,先将一张正方形的红色纸对折,然后沿着纸的中轴线画了几条大波浪线,奶奶说,先试试,我就沿着线条边缘剪起来,当我展开剪纸时,一朵鲜红的小花出现在我眼前,“太神奇了,原来我真的可以做到。”我兴奋得大叫着跳起来,在一旁观看的妈妈也对我竖起大拇指,奶奶说,别高兴得太早,再来一个复杂的。

  说着,奶奶就一步步指引着我画出更为复杂的图案,奶奶语重心长的说:“剪窗花就是将自己的心意放进窗花里,这才是新年祝福。”我抬头看看奶奶,也看看妈妈,在她们笑盈盈的目光中,我明白了,我今天要将对家人的爱剪进窗花里,这是我对家人的祝福。

  剪窗花就是我家乡的风俗,我喜欢这个风俗,我喜欢这种爱的表达。

家乡风俗作文11

  妈妈平时工作很忙,一天到晚难得看到她闲的时候。但无论多忙,元宵节这一天,她总会腾出时间给我们一家做汤圆。

  “妈妈,今天元宵节你又要做几种汤圆?”“哎呀,你没看我正忙着呢,你哪凉快上哪去,别给我添乱!”“哦,知道了。”

  我就安安静静的看着妈妈揉面团,面揉好之后,妈妈就,用保鲜膜把它盖了起来,让面团发醒……

  过了差不多30分钟,妈妈在面团发醒的差不多了就把保鲜膜拿掉了,接着又把面团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把它揉成了圆圆的小小的'跟普通的汤圆差不多的小圆球。最后把它放进锅里煮……

  趁着汤人在锅里煮的时间,我问妈妈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妈妈说她也不知道,要我自己去查手机。

  我打开百度搜了一下,便搜找到一个跟元宵有关的故事。相传刘邦死后,刘盈登基为帝,但因刘莹胆小懦弱。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术中,之后吕氏一族想模仿的诗被邪王刘囊知道后,他灭了吕氏一族,帮刘氏夺回了皇权又把平定叛乱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就是元宵的由来历了。

  我放下手机,走进厨房,看见妈妈掀开锅盖。有一股白烟往上冲。妈妈往锅里看了看,然后说道“汤圆煮好了,把红糖拿一罐出来。”我应了一声,就跑到。厨房后面拿了一罐红糖。

  妈妈拿漏勺把锅点汤圆拿了出来,放进成有红糖的白色的小圆球外面又围了一层红糖。看起来美味极了。

  红糖汤圆一端上桌,我们几个孩子就抢疯了。妈妈说:“慢点夹,锅里还有呢。”我夹了一个放入口中软软的汤圆,再配上一层甜甜的红糖,糯糯甜甜,简直是世间的美味。爸爸也一个劲地夸好吃。看着一大家人吃得稀里哗啦的,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元宵的红糖汤圆不仅裹着红糖的甜味,还有大家浓浓的亲情。

家乡风俗作文12

  我的家乡在吴川,飘色、泥塑、花桥仅有我们家乡才有,被称为吴川三绝!

  我喜欢飘色,飘色以儿童乔装各种人物,站在或坐在“色板”上头,在游行时手舞足蹈!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十六、十七日,吴川三绝便会隆重登场。首先是飘色,一个个小娃儿穿着像神仙样的服饰,头上带着闪闪发光的头饰,让人心慕手追。看到他们站在或坐在钢丝上,似乎有点害怕,可是小娃儿们把怕变成兴奋!传说中的神仙会飞,小娃儿们也会“飞”,并且在“飞”的过程中,摆出各种奇形怪状的`姿态,让人觉得精彩!

  今年的孔雀开屏和游龙封神正是数一数二,游龙封神大概有12米长,小娃儿们坐在上头代表着不一样人物。孔雀开屏象征着新的一年将会财源广进,吉星高照,多福多寿,給人们带来新的期望!

  会做泥塑的人可灵活了,将泥塑做得与现实一般,就像真的神仙下凡一样,这边的“财神爷”在給我们发钱,让我们发财,那边的“八仙过海”正在飘来飘去,正准备把你也带上,一齐遨游东海呢!每一个泥塑都象征着一个传说,它们正向你描绘一个个神话故事!

  最终一个绝艺那可数花桥了,说起来还真的有一段典故呢。吴川人民是根据牛郎织女这一段传说造了一座桥,每年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将桥放上桃花等装饰,把桥打造的漂漂亮亮,光彩耀眼!传说如果有情人从桥上走过便有桃花运。此刻不止了,有一家大小的,朋友的,同学们的一齐走花桥,祈求新的一年好运连连,真热闹啊!

  我们既爱演又爱看,家乡的习俗也将一代一代地传授下去。

家乡风俗作文13

  台下看戏的老人家,入迷,有戏的地方,就有它们。公期、乔迁、嫁娶,喜庆的事儿,总会有它们的存在。家乡的传统风俗,少不了琼剧。

  海南自古以来,民间崇尚“神道”,拜公敬神,乡镇村落都有各自的“神期”,演戏酬神之风隆盛。凡庙会必演戏!

  那一天,村民们得知琼戏班子来我们这表演琼剧了。家家户户纷纷购买一大袋的糖果,接着用一张大红纸按照从大到小的辈分写下自己家里人的姓名,一块集中放在一个红色大盘子里。为了预留好座位,村里人还要早早地拿上自家的椅子,放在搭好的戏台面前,等待琼剧表演。

  吃过晚饭后,村里的男女老少都陆续赶到公庙,大概7点就要拜八仙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相传,做海南戏前都给出资的神坛炉主拜八仙,祈求生意兴隆,事业顺利。拜八仙后,唱戏的人会按照红纸上的名字全念一遍,就从台上往下撒糖果,观众们纷纷起身接糖果。据说,接到的人,会有好运。小孩接到健康快乐,大人接到升官发财,老人接到长命百岁。

  二胡、唢呐、花鼓……三十多种乐器同时奏起,琼剧开始了。后台里穿着华丽戏服,化着浓妆的演员就位,一一亮相登场。整个演出全是海南话,演员们全情投入,有的如行云流水,有的大刀阔斧,有的'正气凛然。神态和表情更是非常传神且有看头,村民们不觉沉浸其中,有时还会和身旁的人商讨一下剧情,评论一下演员的唱功和演技,不过很快又沉默了,继续沉浸在剧情里。

  其中,令我最感兴趣的是公仔戏,又称木偶戏。顾名思义木偶戏就是由演员躲在幕后操纵木偶表演的戏剧。那些制作精良的各色木偶人物最是引人入胜了,它们一个个穿着特制的戏服,在木偶师高超操纵技术和委婉深沉的琼剧唱腔配合之下,时而瞠目结舌,时而嬉笑怒骂。这时台下的观众无不全身心投入进去,因为他们的思绪早就随着剧情的发展而跌宕起伏了。

  琼剧是海南人心里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寄托,也是我对家乡风俗最深刻的记忆。

家乡风俗作文14

  “二十八贴花花。”这花花就是指对联。在西来镇的人们便写起了对联,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平平安安。

  “妈,妈!什么时候可以开始?”

  “不要那么着急,先把东西准备好。”

  我将毛笔、墨汁、砚台,拿来并放在了桌子上,将毛垫放在已准备好对联底下。倒出墨汁,将笔进入,完全吸收了墨汁,之后再将比搁置在笔架上,将对联放在面前。看着笔头一点点的吸收着墨汁,逐渐张开,变得饱满。那心也似跟着激动起来。

  “妈,妈!可以开始了吗?我快等不及啦!”

  “可以了!你开始吧!”

  那心一下子放荡起来,心中的激情,一下子流露至笔尖,瞬间,那墨汁独有的.醇香在屋内绽放开来,索散在周遭,那空气也雨墨香交汁,共舞。一比下去,那耀眼的墨纸顿时被增添了几分色彩,那金粉也随之摆动。将激情挡开,挥洒在纸上,这第二笔,富有我的情感。

  这时,墨汁出来捣乱,硬生生的将我的“半成品”给跳上了几笔。顿时,这对联不再美观。这可怎么办啊?好不容易才这么多的。正当我心急如焚时,妈妈走了过来,握住了我的手,开始写。只见她的手稍微斜倾了一点,再将手一滑,那几点墨汁就全部融进了这红纸黑字里面。

  我再次提起笔,一钩,一撇,一挪……少倾,几幅春联便落笔完成。未干的墨反射着灯光。愈加光亮,似乎是有涌动的生命力在舞蹈。平铺在白地砖上,衬的更加传神。

  这时,妈妈爸爸都来了,看见对联不禁夸赞,随即屋里依然回荡着欢声笑语。

  看着春联,一家人围着他,每个人的脸上多大放光彩,只让人觉得少了冷意多了暖意……

家乡风俗作文15

  十里不同乡,百里不同俗,是啊!各个地方的风俗都不同,你们想知道我老家的春节习俗吗?那就听我娓娓道来吧!

  腊八节仿佛是春节的前奏,小年一过,春节就指日可待了!腊八一到,我们家就有两件事必做不可:一、熬腊八粥,这种粥是用杏仁、红豆、桂圆肉、核桃仁、莲子、花生米、葡萄干等各种坚果和杂粮熬成的,正如老舍所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妈妈常常守在火边,小火慢慢熬,等香喷喷、热腾腾的粥端上桌,迫不及待地尝一口,香甜软糯,回味无穷。二、泡腊八蒜,先把剥好的蒜瓣儿放到罐子里,加醋直到把所有的蒜瓣儿泡进去,最后加冰糖糖并密封,为过年吃饺子用。到了年底,蒜泡得绿如翡翠,醋也有了辣味,白白胖胖的饺子蘸着腊八醋、就着腊八蒜,真乃人间美味,让人忍不住想多吃几个饺子。

  腊八一过,各家各户都忙了起来,街上也更热闹了。卖福字的、卖春联的、卖年糕的、卖衣物的、卖糖葫芦的、卖鞭炮的、卖玩具的……应有尽有。爸爸妈妈常常在人来人往的街上穿梭着,购买年货,而我呢,常常和一帮小孩钻来钻去,围着琳琅满目的零食和玩具转来转去,直到买到称心如意的玩具才高兴而归。

  除夕终于被我盼到了,一大早,爸爸和姥爷去祭祖,我和姥姥、妈妈在家里包饺子。吃了午饭,大人们嗑着瓜子闲聊,而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猜灯谜、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玩的不亦乐乎。在欢笑嬉闹声中,夜晚不知不觉降临,这时候,家家赶着做年饭,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好新衣,大红灯笼高高挂,红色对联门上贴,家家都灯火通明、欢声笑语,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终于,一桌丰盛的饭菜跃然“桌”上,在桌上席地而坐。我们围在桌前,祝福欢笑声、碰杯聊天声不绝于耳,聊着这一年的开心事,和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吃完团圆饭,春节晚会将要开始了。一家人围在电视旁边,津津有味、目不转睛地观看着春节晚会,时而被小品逗得哈哈大笑,时而被优美的歌声所陶醉,时而被主持人那精彩台词所感染。

  终于倒计时了,“五、四、三、二、一、零!”,随着主持人宣布跨年倒计时的结束声,外面钟声敲响,鞭炮炸响,一颗颗五颜六色的烟花升腾起来,它们直冲天空,随后渐渐舒展开,形成了无数朵时红、时黄、时绿的繁花,把夜晚的天空照的亮如白昼……烟花的美丽虽然如此短暂,却十分奔放、十分热烈,它们不停的在空中绽放,用它们千姿百态的身姿来传达着我们对新的一年的.无限期盼,这一夜,如此精彩。就这样,除夕和守岁渐渐离我而去,我依依不舍与它们告别,迎来另一个高潮。

  大年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街头巷尾都失去了活力,商店门面都关了门,整个城镇都开始了休息,但是今天开始,拜年缓缓拉开了序幕。爸爸妈妈和我早早起床,到亲戚家、邻居家串门拜年,祝福声、吉祥语人人必说,礼物、红包小孩必收,陪着爸妈走一圈,意外收到好多压岁钱,口袋鼓囊囊的,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下午,是我最喜欢的时光,好多好多没见过的新鲜玩意都在吸引着我,可以和爸妈跟着人潮去逛庙会、游寺院、听唱戏、看耍狮子,还可以买小孩子玩的“甩鞭”,时不时从口袋拿出一颗,使劲甩在地上,“啪”的一声,惊吓一下没堤防的人,自己偷偷忍着乐。

  哎,幸福的日子过得总是那么快。就这样,春节大笑着噼里啪啦地走来,又大笑着噼里啪啦地离去。这一年一度,让人百般期待的春节,一眨眼就离去了,希望明年的春节跨快到来!

【家乡风俗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风俗作文【经典】01-01

家乡的风俗作文(经典)10-24

(经典)家乡的风俗作文11-05

家乡的风俗作文(经典)09-30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07-09

[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10-10

(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11-27

家乡风俗的作文11-07

家乡风俗作文11-04

家乡的风俗作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