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作文(必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作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节作文 篇1
盼啊,盼啊,终于快到春节了,想到这里我开心极了,因为我可以回老家看到爷爷奶奶和哥哥姐姐们。
春节前,看到家乡购买年货的人们个个喜气洋洋。我和姑姑家的表哥一起去街上买了好多烟花。
大年三十上午,爸爸正在贴对联,当贴“福”字时,我特别注意看着,叫爸爸别贴正了,说:“福”字应该是倒着贴,这样就说明“福到”了。这时,我们大家都笑了,爸爸还夸我:“好聪明、好能干,来年就你帮忙贴对联了。”奶奶和妈妈正在忙着晚上的丰盛大餐,我晚上可有口福了。
到了晚上,奶奶和妈妈做了一大桌子菜,这时我就和爸爸一起放鞭炮,还点上香和蜡烛,人们都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还没有等我做下吃饭,表哥来了, 说找我放烟花,我就光顾着玩了,饭也没吃几口就跟表哥一起出去放烟花了,可惜奶奶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菜了!还好有爸爸妈妈陪着他们。突然想起我的压岁钱没 有要,就连忙跑回家,看到爸爸就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爸爸就高兴地掏出红包给我,还有姑夫和爷爷都给了我一个大红包。
就这样,我和姐姐哥哥们一直玩到深夜,街上的小朋友也都回家了,哥哥拉着我说:“回家了,明天见。” 我还是有点舍不得离开,我觉得玩得太痛快了,太爽了!这时才感觉到有点累,上了床就迷迷糊糊的进入了梦乡。
春节作文 篇2
转眼间,快过新年,到处喜洋洋的充满节日喜庆的气氛。
到晚上,天渐渐地暗下来,听到不远处的鞭炮声,我和表哥的手都痒痒的,也想放鞭炮。经过大人们的许可,我们拿着各式各样的鞭炮下楼。
有一种烟火叫金光宝鼎,只见它越喷越高,犹如金色的喷泉!我看得入迷,自己也点一个‘’刺花炮‘’,刺花炮‘’刺刺‘’地发出耀眼的火花。我把手舞动起来,刺花炮跟着我的手臂舞动,划出一个个闪亮的光环。接着,表哥和其他人放出各种鞭炮。突然,只听见‘’怦‘’的一声巨响。我向天空一看,一个个美丽的烟花在空中散开。有的像巨大的足球;有的像盛开的菊花;有的.像绽放的牡丹花;还有的像彩虹。美丽极!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五彩缤纷。
只见表哥又拿出一个二踢脚,把它拿在手中,点上火,只听到“嗖‘’的一声,二踢脚像小火箭一样冲上天空。然后再爆炸。我高兴地直拍手,难道真正的火箭就是这个原理发射上天的吗?
最后,我开始点燃最美丽的礼花炮。点上火,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彩球从礼花炮的炮管中冲上天空,色彩斑斓极!可是当放光的时候,炮花却冒出一股黑烟,我发现不对劲,很快就溜远。只听见‘’怦‘’的一声巨响,把表哥的手和脸熏得乌黑。我和其他人看到表哥这副狼狈不堪的样子,不禁笑的前仰后翻。表哥也哭笑不得,跟着我们一起傻笑。
在这个被鞭炮点缀的五彩缤纷的夜晚,我们将它永远地记在脑海里。
春节作文 篇3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中国人民同欢喜共度过,虽然各地的习俗不同,但欢乐仍在每个人的心中荡漾。
除夕那天,孩子们穿上新衣服,欢天喜地地和伙伴们一起玩耍,大人们也忙里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荣景!。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时候。老妈的厨艺在我们家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尝她为我们准备的丰盛晚餐啦!面对着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在除夕晚上,我们一群小朋友,手里拿着鞭炮,在大人们的带领下放鞭炮,在天上炸开时,一朵朵七色花钻出来,像彩虹一样,五彩缤纷;又像仙女撒花,送给人们幸福,好漂亮!放完鞭炮我就和老爸老妈去看春节晚会。家家灯火通明,热闹极了。
在第二天,天没亮,老妈就催促我快点起床,我起了,外公外婆他们都起了。老妈把昨天包好的包子,放到盘子里,我们有说有笑地吃起了包子。不一会,天亮了,人们都穿上新衣服去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去了。我们家也不例外,我和老爸老妈都穿上了新衣服,老爸显得更英俊潇洒,老妈变得更年轻美丽!“噼里啪啦”,阵阵鞭炮声迎来了大年初一,我和老爸,老妈一起去给亲戚们拜年。走着走着,我们来到老外婆家。老爸一见老外婆就想跪下给老外婆磕头,可是被老外婆拦住了!“唉,你说你磕什么头呀!来快吃点瓜子,抽根烟!”“不用不用,我不抽烟!”。拜完老外婆家,我们又去给大妈家、叔叔家拜年!不久我们终于给各家各户拜完了年!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春节就结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去上学了。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纷纷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标进发、努力了!
【春节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作文:快乐的春节01-15
春节作文:春节见闻12-10
春节作文02-05
春节的的作文(精选)02-13
春节的的作文【经典】02-15
《春节》作文(精选)11-30
《的春节》作文【精选】01-10
[经典]春节的的作文11-16
春节的作文06-12
以春节的作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