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时间:2023-09-29 13:46:39 节日作文 我要投稿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春节的作文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篇1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今天请大家跟着我去安徽大别山金寨县体验一个不一样的春节!

  听爸爸说:春节最早来源于三皇五帝的虞舜时期,舜即天子位带领部下祭拜天地,从此人们便将这一天当做岁首,也算是正月初一。每逢初一,一大家子人都要早起,穿上刚买的新衣服,在鞭炮声中开启这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早饭过后就各自忙开了,贴对联、挂鞭炮、准备年饭大家不亦乐乎。

  上午的时间很短暂,转眼就到了中午。按照老家的习俗,年饭在中午吃,所以我们叫它年饭,而非年夜饭。吃这顿饭可有不少讲究呢!你瞧,桌上必须有圆子,象征团团圆圆。加上其它美食,鸡鸭鱼肉蛋等,一共九道,象征长长久久。年饭前必先接祖,把老祖宗的灵魂用鞭炮声请回家,以表敬重。长幼有序,长辈先吃,晚辈后吃。吃年饭时,不可狼吞虎咽,讲究一个慢字,细嚼慢咽,不管合不合口味,每一道菜都必须要品尝,意思是将每道菜预示的好彩头都讨到。平时不许剩饭的好习惯,一到初一可就不同了,须剩下许多饭菜才好,寓意为年年有富余。饭桌上,大人们还会给老人、孩子压岁钱,压岁钱的数字大多是带有六、八,为讨个吉利。

  年饭过后,就到了小孩子最喜欢的环节逛大街。我们拿着大人们给的压岁钱去大街上到闲逛,买自己喜欢的礼物。街市上一片繁华。张家商店挂出水浒好汉人物大联欢,李家商店天花板上绘制西游故事人物贺岁图,王家商店播放吸引人的故事真是家家张灯结彩,人人喜气洋洋。我们小孩子先看热闹再挑选喜欢的物件,软软糯糯的橡皮糖啦,造型各异的小玩意儿啦,还有长长短短的烟火爆竹啦,都是我们的最爱。

  逛完街市回到家,大人们也从外面祭祖回来准备晚饭。晚饭通常会吃饺子、面条。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新年吃面,当然是预祝寿长百年。

  吃完晚饭,全家人团坐在一起守岁,再困也没有一个人去睡觉。此时是亲情最浓的时候大人们在一起聊天,看电视。小孩子们在一同分享白天的收获。直到十二点的钟声响起,爆竹齐鸣,在大家的欢呼中,守岁结束。窗外家家户户的灯逐渐地熄灭,整座城市进入了梦乡,一团团幸福的.烟雾包围着金寨的夜空,使春节的夜晚更加朦胧、迷人。

  到了年初二、初三亲戚朋友相互串门,拜年说吉祥话。家家户户挂彩灯,窗户上贴年画。小孩儿们跟大人们走家串户,拜年说吉祥话,大人图吉利,小孩当然是挣得压岁钱啦!

  随着年初四的爆竹声响起,春节接近尾声,初四的爆竹意味着送年,但并没有减弱人们欢度春节的热情,不少人家还在欢庆呢,似乎想把这个春节留的久一些。

  每年春节,我们都会将这些风俗重温一遍,年年岁岁,代代相传,绵延不息。风,毫无预兆地席卷整片旷野,撩动人的思绪万千。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篇2

  我的家乡在湖北省孝感市杨店镇魏河村。每年春节我都会回家乡过,因为家乡的春节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除夕的团年饭自然是丰盛的,团年饭上除了有我喜欢的鱼汤和炒菜薹(菜薹在青岛是吃不到的哦),还有一大桌子美味佳肴。全家人坐在一起,边吃喝,边聊天,大人们还要给我压岁钱呢。到了初一的早上,就开始拜年了,家乡的风俗是每家每户的孩子都要出去拜年。每年初一一大早,人们就象流水似的往我们家里来,每个人都要拱手作揖,并说“恭喜您啊,恭喜”。爷爷这时也拱手还礼,同时恭喜来拜年的人。

  春节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是什么呢?当然是舞龙灯了。我的家乡是龙灯之乡,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二到十五,每个村子都要舞龙灯。龙灯的骨架是用竹子编的,外面粘上一层纸,再穿上漂亮的衣服—龙衣,每一节龙灯有一根灯把子(用木棒制成)用来舞动。我们村子的龙灯是正月十二上庙。那一天,全村的人加上外面来观看的人们都要赶到庙上去。龙灯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庙上,我们是抄的近路,很早就到了庙上。庙上可真是人山人海,吸引了很多小商贩来摆摊,有卖首饰的,有卖糖葫芦的,还有卖棉花糖的……

  我们等了很长时间,见龙灯还没来,就先去庙里拜菩萨了。又过了一会儿,龙灯终于来了。我们村共有两条龙灯,一条是黄色的.黄龙,我叫他老黄,一条是红色的红龙,我叫他老红。黄龙在前面先跑起来了,爷爷端着香盘都跟不上了。见黄龙跑起来了,红龙在后面也毫不落后的跑了起来,拿龙灯的小伙子们还“噢噢”地吼起来了。

  “啪啪…。。”鞭炮响起来了,龙灯也冲到庙上舞起来了。龙身一圈一圈的转了起来,我突然观察到一个“机关”:当龙身转起来的时候,龙眼睛也一转一转的,一面是一块小镜子,一面是彩纸,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就向活的一样,好看极了。龙身转起来时,让我想起了麻花,也是一圈一圈的转着的,非常好玩!

  看完我们村的龙灯,可我还不想回家,我还想接着看别的村的龙灯。突然,我看到有两个村的龙灯一起往庙上冲。我问爸爸是怎么回事,爸爸说这样就很可能会出现两龙相斗的情形。我看了一会,哎,怎么没有两龙相斗呢?我又问爸爸,爸爸说,因为有人调解,两条龙现在都不想斗,他们一先一后的上庙了。看来,龙灯也是很讲礼仪的哦。

  看完龙灯,我们就回家了。怎么样,我家乡的春节好玩吗?你们可以跟我一起去玩,欢迎你们哦!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篇3

  快过年的几天家里都会准备花、对联、等等的摆设。家里也要搞大清洁,把所有不好的给扫掉,把新的喜气迎来。

  每次过年的时候家里的人都忙着包饺子、弄大餐。每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年三十的那晚都能吃上一顿大餐。初一早上一定要吃饺子和汤圆。晚上会放烟花,很漂亮,很热闹。

  从 初一开始就开始四处走亲戚拜年。钱包自然慢慢鼓了起来。会很开心。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春节作文(经典)07-29

《家乡的春节》作文09-17

[经典]《家乡的春节》作文09-22

[精选]家乡的春节作文07-20

家乡的春节作文01-25

家乡的春节作文01-26

家乡的春节作文精选02-05

家乡春节作文02-05

《家乡的春节》作文(经典)09-25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春节的作文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篇1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今天请大家跟着我去安徽大别山金寨县体验一个不一样的春节!

  听爸爸说:春节最早来源于三皇五帝的虞舜时期,舜即天子位带领部下祭拜天地,从此人们便将这一天当做岁首,也算是正月初一。每逢初一,一大家子人都要早起,穿上刚买的新衣服,在鞭炮声中开启这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早饭过后就各自忙开了,贴对联、挂鞭炮、准备年饭大家不亦乐乎。

  上午的时间很短暂,转眼就到了中午。按照老家的习俗,年饭在中午吃,所以我们叫它年饭,而非年夜饭。吃这顿饭可有不少讲究呢!你瞧,桌上必须有圆子,象征团团圆圆。加上其它美食,鸡鸭鱼肉蛋等,一共九道,象征长长久久。年饭前必先接祖,把老祖宗的灵魂用鞭炮声请回家,以表敬重。长幼有序,长辈先吃,晚辈后吃。吃年饭时,不可狼吞虎咽,讲究一个慢字,细嚼慢咽,不管合不合口味,每一道菜都必须要品尝,意思是将每道菜预示的好彩头都讨到。平时不许剩饭的好习惯,一到初一可就不同了,须剩下许多饭菜才好,寓意为年年有富余。饭桌上,大人们还会给老人、孩子压岁钱,压岁钱的数字大多是带有六、八,为讨个吉利。

  年饭过后,就到了小孩子最喜欢的环节逛大街。我们拿着大人们给的压岁钱去大街上到闲逛,买自己喜欢的礼物。街市上一片繁华。张家商店挂出水浒好汉人物大联欢,李家商店天花板上绘制西游故事人物贺岁图,王家商店播放吸引人的故事真是家家张灯结彩,人人喜气洋洋。我们小孩子先看热闹再挑选喜欢的物件,软软糯糯的橡皮糖啦,造型各异的小玩意儿啦,还有长长短短的烟火爆竹啦,都是我们的最爱。

  逛完街市回到家,大人们也从外面祭祖回来准备晚饭。晚饭通常会吃饺子、面条。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新年吃面,当然是预祝寿长百年。

  吃完晚饭,全家人团坐在一起守岁,再困也没有一个人去睡觉。此时是亲情最浓的时候大人们在一起聊天,看电视。小孩子们在一同分享白天的收获。直到十二点的钟声响起,爆竹齐鸣,在大家的欢呼中,守岁结束。窗外家家户户的灯逐渐地熄灭,整座城市进入了梦乡,一团团幸福的.烟雾包围着金寨的夜空,使春节的夜晚更加朦胧、迷人。

  到了年初二、初三亲戚朋友相互串门,拜年说吉祥话。家家户户挂彩灯,窗户上贴年画。小孩儿们跟大人们走家串户,拜年说吉祥话,大人图吉利,小孩当然是挣得压岁钱啦!

  随着年初四的爆竹声响起,春节接近尾声,初四的爆竹意味着送年,但并没有减弱人们欢度春节的热情,不少人家还在欢庆呢,似乎想把这个春节留的久一些。

  每年春节,我们都会将这些风俗重温一遍,年年岁岁,代代相传,绵延不息。风,毫无预兆地席卷整片旷野,撩动人的思绪万千。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篇2

  我的家乡在湖北省孝感市杨店镇魏河村。每年春节我都会回家乡过,因为家乡的春节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除夕的团年饭自然是丰盛的,团年饭上除了有我喜欢的鱼汤和炒菜薹(菜薹在青岛是吃不到的哦),还有一大桌子美味佳肴。全家人坐在一起,边吃喝,边聊天,大人们还要给我压岁钱呢。到了初一的早上,就开始拜年了,家乡的风俗是每家每户的孩子都要出去拜年。每年初一一大早,人们就象流水似的往我们家里来,每个人都要拱手作揖,并说“恭喜您啊,恭喜”。爷爷这时也拱手还礼,同时恭喜来拜年的人。

  春节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是什么呢?当然是舞龙灯了。我的家乡是龙灯之乡,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二到十五,每个村子都要舞龙灯。龙灯的骨架是用竹子编的,外面粘上一层纸,再穿上漂亮的衣服—龙衣,每一节龙灯有一根灯把子(用木棒制成)用来舞动。我们村子的龙灯是正月十二上庙。那一天,全村的人加上外面来观看的人们都要赶到庙上去。龙灯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庙上,我们是抄的近路,很早就到了庙上。庙上可真是人山人海,吸引了很多小商贩来摆摊,有卖首饰的,有卖糖葫芦的,还有卖棉花糖的……

  我们等了很长时间,见龙灯还没来,就先去庙里拜菩萨了。又过了一会儿,龙灯终于来了。我们村共有两条龙灯,一条是黄色的.黄龙,我叫他老黄,一条是红色的红龙,我叫他老红。黄龙在前面先跑起来了,爷爷端着香盘都跟不上了。见黄龙跑起来了,红龙在后面也毫不落后的跑了起来,拿龙灯的小伙子们还“噢噢”地吼起来了。

  “啪啪…。。”鞭炮响起来了,龙灯也冲到庙上舞起来了。龙身一圈一圈的转了起来,我突然观察到一个“机关”:当龙身转起来的时候,龙眼睛也一转一转的,一面是一块小镜子,一面是彩纸,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就向活的一样,好看极了。龙身转起来时,让我想起了麻花,也是一圈一圈的转着的,非常好玩!

  看完我们村的龙灯,可我还不想回家,我还想接着看别的村的龙灯。突然,我看到有两个村的龙灯一起往庙上冲。我问爸爸是怎么回事,爸爸说这样就很可能会出现两龙相斗的情形。我看了一会,哎,怎么没有两龙相斗呢?我又问爸爸,爸爸说,因为有人调解,两条龙现在都不想斗,他们一先一后的上庙了。看来,龙灯也是很讲礼仪的哦。

  看完龙灯,我们就回家了。怎么样,我家乡的春节好玩吗?你们可以跟我一起去玩,欢迎你们哦!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篇3

  快过年的几天家里都会准备花、对联、等等的摆设。家里也要搞大清洁,把所有不好的给扫掉,把新的喜气迎来。

  每次过年的时候家里的人都忙着包饺子、弄大餐。每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年三十的那晚都能吃上一顿大餐。初一早上一定要吃饺子和汤圆。晚上会放烟花,很漂亮,很热闹。

  从 初一开始就开始四处走亲戚拜年。钱包自然慢慢鼓了起来。会很开心。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春节作文(经典)07-29

《家乡的春节》作文09-17

[经典]《家乡的春节》作文09-22

[精选]家乡的春节作文07-20

家乡的春节作文01-25

家乡的春节作文01-26

家乡的春节作文精选02-05

家乡春节作文02-05

《家乡的春节》作文(经典)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