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语文作文集合九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作文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作文 篇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无道矣。”
——《老子》
水之柔美篇
“天下其柔弱于水,而攻坚强其弃之能胜,其无以易之。”
老子认为,水乃世间至柔,但能克制世间至坚。看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水是如此之柔,刀是如此之利,而刀剑同样奈水无何。
“滴水穿石”是家喻户晓的故事,除非亲眼见到,你绝不会相信,那样柔,那样弱的水,竟能将石滴穿。然而,水,确实做到了。
以柔克刚,柔美,乃水之一善。
水之有情篇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水是有情的。大诗人李白在离开故乡后,当轻舟划过万重山时,只有一江故乡水,依然陪在他身边,将亲友一缕缕思念,一声声牵挂传递……
千年前的千年,越水将王子载至越女前,他们相见,相识,相知,相爱,在历史的长河中舞出一段永恒的传说。
你还记得当年,西湖河畔,是谁让许仙驻足、素贞借伞吗?你还记得当年墨香书叶,是谁让薛涛的信笺飘过墨客吗?你还记得当年,汉宫幽幽,是谁让宫女的思念划到家人心中吗?
柔情似水,有情,乃水之二善。
水之奉献篇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记得小时候见过一则脑筋急转弯,问的是什么东西越洗越脏,答案自然是水。当时,也没太多感想,现在细细体会,的确是水。
水在被人利用之前,是纯净、清澈的'。在被人用完之后,是肮脏、不堪的。可尽管如此,水却从不抱怨,它默默地,将自己奉献……
舍己为人,奉献,乃水之三善。
上善若水,很欣赏这句千古哲理。是的,世间至善便如水。
语文作文 篇2
任何学问都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学习语文,同样要下苦功夫不可。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语文涉及的知识面广。量大,具有强烈的踪合性和实践性。因此,学习语文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单靠按部就班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鲁迅在学生时代就坚持做读书笔记。写日记,手熟笔巧,为我们留下了大约一千万字的宝贵财富,成为文学大师,一代风范。
马克思精心研读文学名作,谙熟莎士比亚词句风格,并能背诵海涅,歌德的许多诗句,因而,讲话。作文便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毛泽东小时候求学时,每读一本书总是开动脑筋,细推探究,圈点批注,因此他的'往年章带有真知灼见,而被同学们传诵。
至干吟妥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写作佳话,更不胜枚举。
显然,大凡能驾驶语文工具的人,无人不经过一番苦苦磨炼。谁怕下苦工夫,谁就学不好语文。
语文作文 篇3
语文,是一阵灵动的雨,洋洋洒洒,把美妙的灵气铺满整个大地。
语文,它不是鲜花,却比鲜花更美;它不是露珠,却比露珠更亮;它不是青松,却比青松更永驻;它也不是博物馆,却比博物馆拥有更多的奇珍异宝,令人兴奋。它是一门学科,但是,在语文这个小小的学科中,我却看到了万紫千红的大千世界。
不知谁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语文就是生活,学好语文,就是掌握好了生活。可见,语文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有语文的.灵感。学语文,缺的不是灵感,缺的只是一双会发现灵感的眼睛。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是一首诗,动人而又美妙,只要我们常用手中的笔,写写画画,那么,你会发现,生活处处都是一首歌。
语文的历史,可追溯到千万年前,从人类会说第一句话时,语文就诞生了。从盘古开天地,到孟姜女哭长城,语文借用它那神奇的本领,使这些伟大又感人的传说流传至今。语文在前进,人类在发展,它必定可以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理解能力。让我们加倍学好语文,踏上这个社会,理解这个社会。
你瞧。古人囊萤映雪,凿壁偷光,不都是为了学好语文吗?而我们近代,鲁迅、冰心等一大批人用他们生花的妙笔,或讽刺旧社会,或激励后人,这不都是语文的魅力吗?
语文的魅力,使一字一句,如精灵般溶入我的脑海。它让我明白“不是每条眉毛都会皱成疾苦”的真谛,它让我铭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哀叹,它更让我看见“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日何时照我还”的美境与期待……
我与语文,早已成了风筝与风的关系。风将我送上天空,我将风衬托得更美。
语文作文 篇4
1、如果刘老师的课堂能够围绕细节组织学生在多元对话中生成问题将会点燃更多的亮点,增添更多美丽的`风景。
2、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精美品读时,老师说:“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标记出来”不如改成“把深有感触的语句”或“能引起你深入思考的语句”更富于启发性。
3、课堂上如能将集体诵读改为指名读朗读、小组读齐读、男女生对读等多种不同形式,课堂将呈现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局面。
语文作文 篇5
绿蓉找到了绿石,大家都羡慕得不得了!绿蓉找到绿石后,就用法力去了晋颐宝贝家,她们在一起玩非常快乐,把不愉快的事情全部跑到了脑后,这时候,绿蓉忽然想起了还要拯救七彩仙子的事情,于是,她对晋颐宝贝说:“晋颐姐姐,其实我是七彩谷的`公主,我会魔法,你愿意和我一起拥有魔法,并且永远在一起吗?”晋颐宝贝说:“什么?你会魔法,我不是在做梦吧?”绿蓉说:“是的,我会魔法。”晋颐宝贝说:“好,我答应你,可是我的学业怎么办?”绿蓉说:“我会用另一个人代替你的,放心吧!”说着,她拿出一个锤子,往晋颐宝贝头上一敲,然后就变成了两个人,绿蓉带着真正的晋颐宝贝飞向了这个世界最美丽的地方,她们在那里唱啊,跳啊,非常快乐……
语文作文 篇6
谈起中国的语言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写作、诗词、阅读,我们的现实生活、大街小巷处处都是语文的存在。我尤其热爱诗词,我认为,这诗词也充分展现着语文的魅力。
小时候,在呀呀背诗的童年里。
每天一首古诗,这是妈妈为我下的任务,我也乐此不疲每天,妈妈在睡前都会在我床边一遍又一遍地给我读许多唐诗、宋词,每日夜,有诗文相伴。从清明时节的杏花到山寺盛开的桃花,我的诗文积淀愈加深厚,心也随着慷慨激昂的诗句贴近了古人。
再大些,写在薄薄的摘抄本上。
我开始抄起诗词。每一个夜晚,衬着橘红色暖融融的灯光,我在写字台前挑灯夜读,眼中读的是一章章隽永的诗词,笔下记的是那些鞭辟入里的话语,心中却是愉快的安详,神游四方,看那庐山的月,赏那阳关的雪,赞那洛城的牡丹……寒来暑往,任细雨敲窗,积雪压树,雷惊犬吠,我只沉浸在诗词世界里,上一点点记下有所感的诗句,不觉见间丰富着自己积累。
而现在,是笔尖流淌出的不间断的文字。
写作以成为我日常的一种习惯,我的随笔也流出了一股神韵,优美的诗句开始在我的随笔本上滑动,表达着我对生活的点滴感悟。
通过对诗词的深入了解,我也遇到了我喜爱的`诗人。
字字旑,句句婉转。轻轻地,她走来了,她从经典中走来了。带着那份真,那份美。
“风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声,”就是这样一位充满才情的女诗人却因为国破家亡而总生风树之悲但是她没有放弃,三瘦坪,易安也罢,她总是反思着人生,经营着人生终成绝代风骚。她既有《点绛唇》的浪漫,也有《落日熔金》的豪放。
她,就是李清照。走进经典,我读到了她的真性情。
诗词也是语文,不光是诗词,我的生活中也写满了语文的足迹。只要你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用心拾起,才会离你心中的语文更近一步!
语文作文 篇7
语文学习是一种终身学习,语文素养的提升也贯穿着每个人的一生,那么对于中学生来说,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是课堂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教什么、提升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是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首先,“听”这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贯穿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听老师讲解《沁园春〃长沙》,我们感受到了伟人的气魄和胸怀;听鲍国安先生朗诵《赤壁赋》,我们感受到了苏轼的豁达和豪迈;听同学们探讨《记念刘和珍君》,我
们感受到了青年的热血和执着。聆听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欣赏名家感人肺腑的朗诵,我们提高了审美情趣,增长了欣赏水平,语文素养在倾听中慢慢提升。其次,“说”在语文课堂上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成为提升语文素养重要的手段,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在《再别康桥》的朗读中,我们体会到了浓浓的不舍情思;在《中国梦》的演讲中,我们体会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在“能否以成败论英雄”的辩论中,我们体会到了哲思的巨大魅力。在说中悟,在悟中提升语文素养。
再次,“读”作为提升语文素养最有效的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比重最大。我们对《荷塘月色》进行品味和鉴赏,感受语言之美;我们对《拿来主义》进行思考和领悟,感受思辨之强;我们对《宇宙的边疆》进行阅读和理解,感受着自然之神秘。通过这些优秀篇章的.赏读,我们全面提高了语言鉴赏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进而提升了语文素养。
最后,“写”是语言表达运用的重要方式,心灵的触动、情感的共鸣、理性的思考都可以在写作中呈现,没有“写”,语文素养就无法从根本提升。我们写作《难忘的瞬间》,表达生活的感动;我们写作《霜叶红于二月花》,描绘自然的美景;我们写作《我心中的孔子》,赞美先贤的智慧。写作完成了语文素养的提升。
这四种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了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这是正在接受学校教育的中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最有效的途径。当然,除了课堂有效教学之外,课外的大量阅读和社会生活实践对提升语文素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语文作文 篇8
一、选题及选题的基本思路
1、教材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的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教材,教科书第四册一共编排了六次综合性学习,其中编排了六次口语交际和写作,形成一个系统。这六次是:①献给母亲的歌;②寻觅春天的足迹;③科海泛舟;④到民间采风;⑤古诗苑漫步;⑥背起行囊走四方。其中①③⑤为小综合性学习,②④⑥为大综合性学习,但口语交际和写作的要求始终是一样的。把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写作、口语交际的生活化、情景化。
2、选题的出发点
学生的课本知识是有限的,应该与更广阔的课外生活结合,拓展视野,开阔思维,用全新的视觉去观察社会,理解自然,理解生活。科技在社会发展的中起到了推动作用,学生应该热爱科学,热爱自然,关注科学的发展,关注自然的和谐,应该有维护自然平衡的责任意识,应该坚定为科学发展努力的决心。
3、对本节课性质的认识
我认为这节作文课,是融入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作文课,也是一节关爱自然热爱科学的作文课。这节作文课是学生运用文字进行表达的训练课,同时也整合思想理顺思维的作文课。教师要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的态度,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同时培养学生正确传达科技信息的交际能力和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对科学的感情的表达能力。
4、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课标》要求作文教学要以人为本,"人""文"统一,无疑是作文教学理念的巨大进步。科学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科学是宏大的,也是可感可及的,关键要看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从感性认识出发,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作文的功利性,鼓励学生区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开掘积累中的科学的记忆,发挥想象构设一个宏远的科学世界。教师精心设计激励与引导学生体验自然,理解科学,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想象、联想和构建。
二、教学要求的定位
1、教学目标的确定
(1)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浅显科学小品的能力、科学童话的文字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保护自然,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科学的知识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并不太丰富,所以教师在课前要布置学生搜集科学有关的信息,并当堂交流。教师也有必要补充一些以弥补学生搜集的内容的广度和种类。这样学生在课下和课上都有搜集信息的机会,教师并注意指导其取舍选择的方法,这样对于写作的选材与思想的深度的加深都有好处。有了内容就不愁加工与创新了。口语交际历来都是如今作文课的重要内容,通过口语的交际,能锻炼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理顺材料的思路,对于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
另外对于写作的内容不能做过多的限制可以是科学小品、科学童话,也可以是自己的有关科学的故事,科学家的故事,自己和他人的科学小发明,也可以是对科学的思考与反思等等。总之内容只要围绕本次作文的话题展开就可以,关键是学生的表达要明确,条理要清楚,内容要科学,真正的达到学生写作能力得到提高的目的.。
2、学习重点的定位
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材料的科学选择与语言的准确表达。因为本单元是与科学有关的文章,所以文章内容的科学性不容忽视,无论学生采用何种形式进行作文,但涉及到的科技内容必须准确详实,符合当今的科学理论实践,说明性的语言必须准确无误,严密的表达事物的特征和内涵等。这样也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文风和科学求实的态度。
三、教学结构的设计和学习目标的落实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 《走进科学》
从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节目中选择几个剪辑片段播放,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紧扣本课课题,为下边的内容展开做好铺垫。因为走进科学节目都是一些精华的科学节目,能激发人了解学习的欲望,能把人带进科学的情境里。
(二)信息交流 积累素材
交流内容:
1、科学界最前沿的科技成果。
2、科学家的成长故事。
3、我们身边的去的实效科技实例。
要求:学生可以准备相关的资料,归纳出要点,发言要简洁,时间要严格控制。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交流,然后每组回报自己最优秀的信息材料。
这个环节主要是,锻炼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为自己的写作准备了一些素材。
(三)再现生活 发掘真我
1、学生讲述自己的爱上科学的故事。
2、学生讲述自己的一些科技发明。(既有过程又有原理特点等)
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入手选择材料,材料不一定太大,只要围绕着"科学"这个话题展开,并能表达出真实的感情即可。同时在确定内容时,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表达的更顺畅真实,并且注重两方面:一个是自己的经历和主观感受,另一个是自己发明创造以及体会发现。
(四)反思创新 拓展生活
1、 思考讨论:科学对人类都是有好处的吗?用"我认为科学对人是 ,因为它 ."的句子说一句话,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适当的辩论一下)
2、未来的科学是怎么样的?发挥你的想象,构想一个未来的科学世界!
(注意内容的故事性)
以上的环节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外到内,又发现表达到创新质疑,把学生的思维一点点带开,不断扩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并注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符合如今对人才的要求。
(五)教师总结
材料的选择:1、要扣住科学的内容;2、可以是自己的经历也可以是其他科学家的故事;3、还可以是自己的小发明小创造等的说明,也可以是科学史和现今前沿科学的硕果;4、也可以是自己对科学发展的看法;5、还可以发挥想象,设计未来科学的美好境界。
(六)方法指导
结合课文,以科学小品文为例介绍一些写作技巧。
一、抓住事物本质。要把某一科学现象告诉别人,必须首先弄清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而说明事物时,把这些原因说清楚,并揭示它和现象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如罗布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还曾经是一片美丽的仙湖,但现在却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吞噬了无数的生命。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在《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中,作者通过翔实的资料,说明了人对自然贪婪和盲目的索取是造成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
二、精选表现形式。介绍科学知识,可以站在审视者的角度去对被说明的事物进行阐释解说,也可以打破这个定势,别出心裁地将说明对象拟人化,运用第一人称手法,采用自我介绍的方式说明;还可以编成剧本,通过集中的剧情、角色的扮演,让读者明白一个科学道理;还可以采用对话的形式,生动介绍,如课文《旅鼠之谜》,就是通过"我"和丹尼斯·马洛拉斯的一问一答,一一解开旅鼠的谜团,富有情趣,避免了说明的呆板。
三、使用说明方法。生动、具体的说明方法不但能够把抽象的科学道理说得通俗易懂,使其特征鲜明,而且也是提高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所以,说明事物时,不可忽视说明方法的使用。如在《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中,"1958年,塔甲木河流域有胡杨林780万亩,现在已减少到420万亩"一句列举了确切的数字,通过鲜明的对比,来说明塔里木河下游的干涸导致胡杨林夫面积死亡这一事实,就能引起读者内心的震动。
这个方法并不是应用于所有关于科学的文章,只是以此为一面,来作为一个规律也能使其他内容的文章得以借鉴。
(七) 范文引路
分发给学生教师提前准备的范文,指名朗读,全班评议:材料类型,表达形式,表达效果以及其他可以借鉴的优点,需要改进的不足。
语文作文 篇9
从小学,到初中,到师范,李勇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好老师。这些老师不但关心着他的学习,也关心着他的生活。
他的初中老师给过他许多的帮助,并和师范学校的老师等人一起,最早把李勇背父上学的事写了出来,投给了《陇东报》和《中国青年报》。《陇东报》和《中国青年报·教育导刊》最早披露此事后,全国20多家报刊纷纷转载。
社会各界对于一个普通孩子的孝行所表现出的反应令人吃惊。《中国青年报·教育导刊》的一则报道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包括美国、香港等地在内的世界各地上千封来信飞到了报社、学校和李勇手中,5万多元的捐款寄到了学校和李勇手中。
给李勇来信、寄钱的一多半是老人、一小半是中年人和中学生。
辽宁老同志黄百田信中说:“看了你的事迹,想起了我苦难的童年。也是16岁,我以优异的.成绩被奉天铁路学院录取,因为那是旧社会,没钱入学,我含泪退回入学通知书。从此,我做小工维持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难生活。你和我命运相同,但时代不同,你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没有失学,也没有扔掉相依为命的父亲。”北京一位退休老人来信说:“我非常愿意与你这样的青年交个忘年朋友……你最好把你的简单情况写一下,如你爸爸的病情,你的身高、脚码,你需要什么学习用品。回信就写董奶奶收即可。”安徽淮南教育学院副教授方守金夫妻俩和儿子方晓枫全家一起给李勇写了封信,说:“今天晚上,我们一家人都在谈论你,都为有你这样的好孩子、好学生而感到自豪。”南京理工大学唐治教授在信中说:“目前你体重多少?身高多少?一个月同父亲一起的伙食多少钱?你身体好不好,一天睡几小时?第一学年几门课考多少分?孩子呀,你太不容易了!”许多信催人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