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听雨的作文锦集9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听雨的作文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听雨的作文 篇1
漫步在街道上,路边的金色腊梅,在片片绿叶的掩映中悄然绽放,花蕊里还浸满了金色的雨滴,让人误以为是花儿所酝酿的蜜露琼浆。泥土溅上了裤脚,小水凼里,映照着纯白的天际,忽地,一滴水落在了额头,下雨了么?雨点越来越多,细雨打在人们各色的伞上,从远处望去,就像一朵朵雨中绽放的花。我没有撑伞,任雨滴从我的头发上,面颊上,双肩上滑落。雨浸润着我的全身,让我感受着雨的'温润与美好。这倒让我忆起了以前学过的一句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独自呆呆地坐在楼上的池塘边,看一滴滴雨在水中荡开一个个圆圈,那高天上的流云幻化成雨点滴在莲叶上,积成一个水珠,然后缓缓的从翠绿的莲叶上滑落,“扑通”一声融进了水里。清水穿梭游鱼,菱角花静静开放。滴答滴答的雨声里,青蛙清脆的鸣叫,被淋湿翅膀的鸟儿叽叽喳喳地抱怨,锦鲤跃出水面咕咚一声,春天的生命如此地新鲜,如此的活跃。
夜雨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其实雨自有它的灵性:“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自有它的风情万种:“风翻莲叶杯倾露,雨洗榴花色更红”
,终究有它的惆怅落莫:“人生多少春秋里,怎禁妩媚破东风,几缀杜鹃红在雨丝中”……雨是多么容易触动诗人细腻而敏感的内心,听雨便是文人墨客颇优雅的一种生活情趣。听雨的词中最有名的一首当然是宋蒋捷的《虞美人》: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
点滴到天明。
蒋捷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被赋予寓意的愁雨,绵延不断地流淌在诗人的心里。
雨是有生命的,在这个春天的清晨,我愿这种生命一直延续下去,滋润万物浸润人心。
听雨的作文 篇2
江南水乡,本是一个频雨的地区,特别是在天气潮湿的夏季,雨天更是频繁了,经常一会儿阳光明媚,烈日猛烈地灼烤大地,干燥地开了一道道口子,不一会儿就雷雨交加,针一般的雨点重重地砸在地面上,实在让人难捉摸头天气的心思。
小时候,在外婆家时迎来一场疾风骤雨,第二天清晨,风雨已不再像之前那样狂妄,我和小伙伴们身着雨衣,脚踩雨鞋,肩上还扛着一把水枪,全副武装地朝村头走去,玩一场“混乱大枪战”呢!
游戏开始了,大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雨水装进水枪的水槽,一场“世纪之战”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我们分成两队,每队4人,射中后背有效,每人被射中后背5次则暂时淘汰出局。开头第一盘,我和一部分朋友作为“潜伏者”,另一批朋友则是“保卫者”。我商量好方案:先由一人引出敌方的队员,剩下3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向敌方的人员狂轰滥炸,最后一个“漏网之鱼”,大家以包围的方式轮番出击。
计划已定,我们就开始向“保卫者”们开刀了,我们派出队友“小刘翔”勾引“保卫者”出窝。果然不出所料,对方派出一个家伙与我们的人单挑,玩猫捉老鼠。可那人殊不知螳螂在前黄雀在后。我们“围揍”那个家伙,一分钟不到,保卫者中的一员out了。
这回“保卫者”派两人,我们采用包围攻势将那俩人一网打尽。
对方见大势已去,不得不投降了。
小雨还是淅淅沥沥地下,滴滴滴,滴滴滴,那是雨水在开演唱会,没有一滴雨水扑进水洼中,就有一弦清脆的声音回荡在山谷之中。我和小伙伴们相约在一座小山上,一起听雨的'声音。
我们登上山,坐在亭子里,一坐就是一小时。亭子上的水滴下来,从百米高空落下,不知掉在何处。
突然,雨渐渐地下大起来了,从原先的温柔变为愤怒,雨点无情地砸在地上,估计会砸出一个个小洞洞。
大雨继续下着,我们就有些干渴,口干舌燥。“不如我们跑进大雨中,用嘴接水,喝个痛快吗?”一个小伙伴因为实在太渴了,提议道。当时我们还不知道雨水中含有其他物质,一口应允。我们狂奔进雨水中,头朝天,嘴巴张开,狮子大开口似的,不过也难免滴到嘴巴外,大部分雨水都不听使唤,流进身上,让我痒得咯咯直笑。
雨小了,这正是下山的最好时机,我们披上雨衣,下山了。途中,我们队伍中的一员因太心急,滑倒在地。我们见状,立马赶来,原来是踩到了水洼才滑倒,除了有一点疼痛以外,并无其他大碍。我们轮流背着那个小伙伴,最后,我们用时大概二十分钟,才将他背下山。这次经历,我永生难忘。
倾听那淋淋漓漓的雨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听雨的作文 篇3
窗外,落下一片雨,传来的声音淅淅沥沥,是雨点在拥抱小溪,思念的旋律,不言不语……
天空中乌云密布,正酝酿着甜甜“蜜雨”,太阳悄悄躲进云层,风掠起杨柳的裙袂,夹杂着树叶的刷刷声,这是雨来临时的前奏。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绵绵密密。霎时间连成根根银线,千万条细丝荡漾在天空中,如迷迷曼曼的轻纱,给大地披上了盛装,正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嘀嗒……嘀嗒的雨声如玉珠线断,又似莺语花出,回荡在天宇间,组成一支悠扬的`乐曲。雨,不仅仅洗涤了尘世的污泥,拯救了万物生灵,也浸润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多情的心。
窗外夜雨,打湿了李商隐的双眸,“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场雨,点起陆游心中的熊熊烈火,“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让人顿生杀敌报国之情。沾衣不湿,拂面不寒,“隔窗知细雨,芭蕉先有声”。无不表现了诗人们浪漫飘逸的壮志情怀。
雨,你是雪的前生,是冰的后世。你化作圈圈涟漪回旋于池塘中。屋檐上有你掠过的倩影,土地上有你徘徊的足迹,树叶上有你亲吻的唇印。
曾几何时,我看见你脸上的皱纹爬过额头,但你仍不知疲劳的工作。
曾几何时,你累得气喘连连,但你还是不顾劳累的默默地奉献。你无私的奉献,快乐的奉献,你不求回报,只愿一切都能因为你的牺牲而得到生命的重生。有一天,你不见了,大家都以为你死了。但是,当大家为你悲伤难过时,你却又从土地里化作一片雾,旭旭上升。于是,我们笑了,因为我们知道:你没有死!反而浴火重生!如凤凰涅盘一般散出你最耀眼的光芒。
雨,你从不自私,总是奉献,你让我们觉得自己好渺小,好渺小……
朋友,如果你正在雨中驰骋,请停住你匆忙的脚步,去听一听雨的纤纤足音,去了解雨的内心世界,这时,你便能领略雨的另一翻滋味……
听雨的作文 篇4
不知何时,听罢一诗,曰:“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一
南国的雨总是那么飘逸,说着它便悄然而至了,淅淅沥沥飘飘忽忽,不羁地洒下一地雨点,如同沾墨挥笔一般随性,也如勾勒字体一般细腻。令我忆及朱自清一段文字:“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三两天,可别恼,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我独坐一隅,我只想听这一段雨,慢慢地听雨。
二
雨本无形无声,是大地赠予了他声音,他便以草木为键,大地为琴,忘我地用自己那轻盈的指尖弹奏,顺带抹去琴键上的漫尘,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漫了土地,笑了声音。
雨是水,水柔和而轻盈,最软,最轻,也最温情,他展开臂膀投身于大地,笑着而留一丝痕迹,然而湿润了土地,弥漫了空气。“以柔克刚”,露珠凝结着他的笑意。
雨是舞,舞曼妙而俏丽,最美,最严,也最华丽,他舞蹈在轻柔广袤的草地里,他移步在平缓坚硬的墙面前,他旋转在光滑的屋檐上,延绵成一片,奏起乐章,跳出属于自己的华美舞曲。
想起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那飞星也似一场雨,那相逢更似雨景般美妙。
三
雨无言,雨无声,他只是想投身于大地,不期窜出声音,他朦胧在与地面的交接处,渲染在整个环境里。
那也许是一个万籁俱静的夜晚,猛然的雨声打断了天与地之间的寂静,雨点低沉地用手拨弄琴弦,弹出一曲曲沉吟的乐章,他拨弄着远游子的心,李商隐听雨,听到的是嘀嗒轻响,与自己孤寂的心跳,他遥望远方,沙哑的声带奏出一声颤动的低鸣:“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雨轻顿着风,让陆游顾盼自省,他听雨,听到的是一颗赤诚的心与火热的.鲜血,他便抚掌而笑,笑声洪亮,高呼:”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那也许是个朝雨连绵的清晨,王维煮酒,凝望友人,蒙蒙薄雾,随雨笼罩渭城,王维仰天,雨点落地、消散,成为生命中的过客。他听雨,听到的是依依惜别的心与友人别离的愁,他于是轻吟:“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那也许是个和现在一样的正午,一老翁独坐船上,“白发渔礁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几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他听到的是从古至今的逸事,而雨默默地记述了这一切,雨一直在看着,观望着我们,让我们深刻地忆及这一段光阴。
四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雨在笑,雨在哭,雨朦胧,雨幻灭。雨是实体,叮咚在砖瓦隙间,淅沥在眼前,他由水凝聚,是每一滴,每一丝的汇聚,才成为了绵绵,淅沥,抑或是倾盆。雨又是虚幻,“天空是暗的,但雨在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他飘然莅临,带着些许的悠悠,携着丝缕的情绪,绵长而充满轻盈,低沉而富有韵律,无人知晓他在笑些什么?他在哭些什么?他只是敲响,敲响,敲响一段动人的历史,敲响一段属于我们自己的在雨中感怀的时光。
他变成了北国之雪,每片都含着幻灭的情思,他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他显出了一种自然,平静,同样默默无言,消逝于冰冷的土地,消融于霎那间的安宁,交织着幻想与朦胧,失去和希望,凋零与新生。“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着,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五
雨声不断,我听;雨声间断,我仍听着。我独坐一隅,我只想听这一段雨,慢慢地听雨……
听雨的作文 篇5
天空哭了,下雨了。
雨丝滴滴答答的打在了窗户上,像预知了路线一样,井然有序的流了下来。
雨丝在原本明净的玻璃上绘画出了一条条大小不一的水痕。偶尔会有几滴顽皮的小水珠在玻璃面上绕来绕去的,弯弯曲曲的水痕看上去像是无数朵只勾勒了花瓣边缘纹路的瓜叶菊。不一会儿,花朵绽开的越来越多,空气也越来越清新了。
我的脸侧贴在窗户上,闭上眼睛不去想任何事情,这一刻是属于安静的。
心静了下来,我仿佛看见了雨丝在湖面上旋舞,溅起的小水浪就像是它的伴奏,叮叮铃铃的,它们合作的天衣无缝。
听,水面颤动的频率减小了,我打开窗户,仰靠在窗台上。雨水滴落在我的脸上,感觉凉凉的。
我睁开了眼睛,双手伸出窗外,我想要摸一摸天空朦胧的`脸。石灰台上一圈圈浅淡不一的水印,如同是冰冷的雪点在此融化了。我重新闭上眼睛,双手并在一起。我在祈祷——请让时间记住这一刻,这美妙的一刻。因为我把每一场雨都看做是天空的洗礼。
雨小了很多。
我的心仿佛亲吻到了天空的脸,聆听到了雨呼吸的声音。
听雨的作文 篇6
狂风卷集着乌云,像训练有素的士兵,迅速向头顶的天空靠拢。雷声便是那嘹亮的集结号。
突然,风停了,一切静得可怖,我知道,雨就要来了。
天空纠结着一段苦闷的心事,在顷刻之间泪洒大地。久旱的大地终于迎来了带着一点苦涩的不期而遇的雨。
田野中刚刚还有些蔫吧的水稻瞬间精神起来,一个个昂着头,张开嘴,像争先恐后的娃娃,尽情畅饮着,那白色的稻花,便是它们灿烂的笑靥。
听雨,雨用它独特的声音倏地一下钻进我的心里,蔓延开来,挥之不去。刚开始,雨声密而急,哗哗哗,迫不及待地将心事全部倒出来,像毫无忌惮青春繁华的少年。不一会儿,雨便又似一位少女,渐渐矜持起来,雨声便时高时低,忽缓忽急,时响时沉,忽断忽续。雨落在塑料顶棚上,如咚咚的鼓点,浑厚而充满力度,演绎鼓声的传奇;击在玻璃窗上,犹如百鸟争鸣,奏响琴声中高高低低的音阶;打在石阶上,细腻而光洁,像红珊白瑚沉入海底;洒在田野里,仿佛用密密的针脚为大地绣上一片锦绿,沙沙沙,如细沙筛过篾子。
听雨,雨用它神秘的舞姿打动了我。撑一把黄油布雨伞,有如荷叶撑起雨珠的安然,瞬间如梦如幻,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行走于青砖碧瓦的古巷之间。看雨在水乡环绕,覆盖,朦胧,雨在空中时旋时转,时如一幕接连不停的珠帘,或如刚刚浣洗的轻纱。任雨水泵迸溅到我的身上,时时刮过的习习 凉 风,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畅快。此时有声胜无声,我的心仿佛被雨水洗过一般,满心的宁静。
听雨,雨用它万般雨意,勾勒千般诗情。蒙蒙烟雨中,我似乎眺望到南朝孤独的支撑,败落的颓势;我随着雨感受了一番“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无奈与悲伤,也终于领悟了文天祥视死如归的气概;仲夏的雨,伴着起伏的蛙声,正好对应了那一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又在深夜,人静之时,听窗外淅淅沥沥,淅淅沥沥的雨声,跟随陆游发出“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英雄豪情……
雨又密了,连成了一片,在雨中,我的心感到安全,那一片雨缥缈而又真实,似一场美梦……
听雨,我听出了自己……
听雨的作文 篇7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
我喜欢独自一个在夜里倾听细雨的声音,雨是自然的精灵,我想。打开台灯,黄色的灯光洒上一片温暖,泡上一杯香茗,细细地品,静静地听……打开窗,清新的泥土芳香夹着淅沥的雨声飘然而入,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不出的惬意,我要三分易安的婉约,三分东坡的豪放,三分耆卿的淡泊,一段纳兰的心绪,凑成十分的惬意再来倾听着自然的雨声。春雨细小,使人温馨,她清新而不妩媚,纤小而不失豪劲,她总是细细地诉说,诉说春的.幽远和煦。夏雨的豪爽让人痛快,她像惊世骇俗的佳作美文,忽而高山流水,忽而一泻千里,忽而崇山纳壤,忽而大海吞流,让人畅快淋漓。秋雨凄凄怨怨让人爱怜,她忽而浅吟低唱,忽而如行云流水,忽而欲说还休。冬雨不再矜持,但她仪态端庄雍容典雅。
倾听着四季的雨声不觉感慨镜花水月,沧海桑田。雨是有灵性的,她似乎顺乎人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同样是温柔的,不见“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雨还是妖艳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每当寒暑易节,总感慨世界险恶,红尘滚滚,于是便更向往那“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杯中的茶已尽,不愿再倒一杯。妙玉说过:“一杯为品,两杯便成了解渴的蠢物。”风属烈性,雨属知性。风属艺术,雨便近乎哲学了。喜欢一个人在夜里倾听雨的声音,倾听着自然的旋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她使我思绪不断,这思绪如同一片白云,飘在我心灵上空,使之变得宁静而高远。凡人多一分世故便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便少一分高雅。我倒宁愿少一分机智多一分高雅。醉心于皈依自然的高雅。夜深人静,挑灯听雨,会心之状,不觉莞尔。
听雨的作文 篇8
天微微亮,晨曦里没了那道道粉红的霞光,满天的雨,断线珠子一样,不缓不急地撒落着。淅淅沥沥,叮叮咚咚,像一首经典的老旧的曲子,在耳畔清脆作响,心一下就欢喜起来。
这是南方入冬以来第一场下得像模像样的雨,有着北方初雪的珍贵。
急急跑到屋檐下,静坐听雨。那一声声,淌着,如纤纤素手拨弄的琴声,时高时低地飘扬在青翠硕大的芭蕉叶上;那一声声,敲着,如一个调皮的孩子,恶作剧地站在窗前不紧不忙的轻叩着门楣窗棂;那一声声,落着,如一首清妙的宋词里的韵脚,错落有致地在天地间滚动回旋。
这样的'光阴,原是凝固的。什么都不去想,思绪如一张素白的纸,兀自空着;什么都不去做,身体如一尊佛般,自在安乐。耳边细雨声声,仿佛自己也溶成了一滴雨,静静地伏在冬的怀里;屋外细雨声声,仿佛大千世界只剩下这雨,潇潇洒洒干干净净地落着,清洗着世上的尘埃和污垢。
雨脚密密麻麻,紧赶忙赶地滋润着一季的干燥。雨声滴滴答答,低吟浅唱着一冬的清韵。天和地澄澈起来,唯有一帘烟雨裹着、笼着。耳中没有噪杂喧嚣之声,只有雨声潇潇,灵魂也澄澈起来,心如沐着佛光,身边梵音袅绕。静静地坐着,时光仿佛停步不前,面对一帘烟雨濛濛,竟自顾自地醉了,痴了。
一缕清寒,数点雨声,一上午的时光,就在这微雨的檐下消磨了。
这样的光阴,原是潺潺流淌的。仿佛那光阴就伴着雨声哗哗的流走,转眼只留下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无从追,也不可追。有那么一瞬,听得见自己心跳加速的声音,想要逮住这清幽的时刻,打捞着光阴中的精彩,却只剩下雨声阵阵。这样清宁的时光流淌着,却不知流向何处?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那个盛唐的多情才子,听雨听得是相思绵绵。雨声依旧,情怀依旧,千古风流化作雨打残荷,冰凉清冷而又铭心刻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那个命运多舛的词人,听雨听得是人生的滋味。雨落声声,从少年到白头,仿佛只隔着一场雨的距离,却是世事无常,沧海桑田。万般人生况味,在雨落声声里竟然如此淋漓透彻。盛唐的时光已远,大宋的时光已远,而雨很近,近在眼前飘飘洒洒地落。此时此刻,临窗听雨,听得是一份宁静,一份清幽。
雨,淅淅沥沥地下。 几把雨伞,在雨雾里撑起,如几朵鲜艳的花在雨里开着。湿漉漉的青石板路,幽深幽深的长长的小巷,丁香一样的姑娘,从戴望舒的诗里走出?而那分明是烟雨朦胧的江南小镇,这是南国细雨绵绵的郊外。一样的水雾氤氲,一样的诗意浓浓,不一样的是谁拂去了姑娘眉间淡淡的愁怨?任笑声随水花四处飞溅。
一帘烟雨,如泼淡墨,洇着古旧的风景新净的楼台;洇着苍翠的藤蔓初绽的蓓蕾;洇着潋滟的近水隐约的远山。雨声阵阵,如曲悠扬,奏着冬天的清韵自然的梵音,奏着千古的风流命运的沉浮,奏着世事的无常人生的悲欢。
雨声时远时近,时疏时密,雨点时大时小,时缓时急。静静地听着雨声滴滴哒哒,有些痴迷,有些陶醉。这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不就是对生命的 低吟浅唱吗?
听雨的作文 篇9
雨在中国古典诗词里面是一种重要的意象。诗人或词人借景抒情,往往用雨,听雨更是古人的一种喜好,而雨声在诗词里面,更是让人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享受丰富的审美体验。
“风也萧萧,雨也萧萧,是谁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有情人的生活情趣都浸润在这雨打芭蕉的声音之中了。雨打芭蕉是中国传统审美中的特色之一,看到芭蕉不由便想起了风雨。在中国的审美传统中,除了雨打芭蕉,还有雨打梧桐。梧桐雨也如芭蕉雨一样,令人心醉抑或心碎。“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点点滴滴”这种微弱而凄清的雨声,滴落在词人的耳里,更滴落在她的心上。我们的心也被打动了,这是令人心碎的雨声。雨打荷叶也别有一番风味。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残)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连绵的秋雨敲击在凋衰的荷叶上,这低沉深远的意境与羁旅漂泊的情韵,难免使人联想到凄冷的人生风雨。平凡的残荷,平常的雨,两者碰撞在一起却激荡起我们心灵的涟漪,仔细倾听,含英咀华,那隽永的情味就幽幽地飘逸出来。
春天的雨往往给人喜悦的感受。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杜甫《赠卫八处士》)
你能听到雨剪春韭的声音吗?是雨声在响,还是拨高的春韭发出成长的欢歌?然而人生的聚散离合却给诗人平添许多感慨。
当然,春雨更多的是给人以希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的夜里,绵绵密密的细雨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诗人倾耳细听,听不清楚,只好出门去看。“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原来雨意正浓。诗人不禁想像“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份听雨看雨的喜悦“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地洋溢出来。这样的细雨是要用心去听才能听得到哟。然而,春天夜雨也让孟浩然担心了一夜。“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听着夜里的.风雨声,他担心着被风雨吹打的花儿,是否已是香损玉销陨落了许多。这夜的风雨一定没有让他睡好。这种惜花爱花的心情也只有诗人自知了。
王维的朋友就要远行。渭城早晨的微雨是那样的轻柔,轻柔地你听不见声音,因为它只能湿润地面上的尘土。“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但友人的情谊却是那样的诚挚与热烈。“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雨、这情、这酒,让人心头永远充满温馨。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诗人在春天的景物中独自欣赏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对在高处且声音动听的黄莺毫不在意。春潮带雨,水势湍急,本是渡船行舟之时,可这渡船偏偏幽闲在横躺在水面,听任潮拍雨打。这潮声这雨声里,也蕴含着许多的无可奈何,作者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忧伤情怀,含蓄在流露出来。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秋天的雨更是平添几份愁绪。“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在秋天的夜晚,雨点敲打着发黄的树叶,淅淅沥沥地响个没完没了;灯下的白发人漫话着人生的凄凉。
秋雨有时也寄托游子的相思之情。“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时。”(李商隐《夜雨寄北》)这夜的雨好大,也一定下得时间好长。这雨涨满了池塘,这相思也涌满在他乡作客的游子的心。巴山的夜雨是相思的雨,点点滴滴落在相思人的心坎上。巴山的雨是暖人的雨,明日的相会让人心头充满憧憬。
初冬的寒雨在夜里悄悄来到润州。那一夜的寒雨想必为王昌龄平添许多离愁别绪。“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但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和晶亮纯洁的冰心,把作者高尚纯洁的精神境界展现无余。寒雨之寒不仅在自然现象,更在人的感受里。杜甫《绝句四首》其一:“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这里的气氛惊险寒冷,以至连雨声也使人不寒而栗。闻雨声而起寒意,这雨声确实吓人。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所听雨声给人的感受也是截然不同的。“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宋·蒋捷《虞美人·听雨》)听雨者,并非仅仅是听声,当听人也,听心也,听情也。这雨声里有春夜喜雨的欢欣,秋天夜雨的愁绪、亲人间的真情、朋友间真挚的情谊,情人间的相思、对人生社会的感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雨声原来包含如此丰富多彩的内涵,真当好好听听雨声。
【听雨的作文】相关文章:
听雨作文 -雨作文06-20
听雨的作文02-06
听雨的作文08-02
听雨作文07-19
听雨07-31
听雨小学作文09-07
有关听雨的作文05-18
听雨的作文【热门】07-05
关于听雨作文06-25
听雨的作文【热】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