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时间:2024-06-18 11:18:22 读后感作文 我要投稿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玫瑰与教育》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1

  这本书一共有四辑:第一辑——清谈与忧患,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由孩子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其中与朋友的交流、与《人民教育》的交流等,玫瑰与教育读后感。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特别对于中国和日本教育的对比与不同有了很深的体会,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博览群书的读后感。

  光是看完本书的自序都已经被深深的吸引了,当我开始真正写作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文字是那么笨拙,有时心里的感受很强烈,可倾吐出来的文字却很“蹩脚”。往往不自觉地把别人的一些话,当成自己文章中的内容。后来读到鲁迅称自己的文字是“硬写”出来的,心里这才颇感安慰;即使是天才,也需要漫长的、艰苦的修炼。” 窦老师的这段话给了我极大的鼓励,我想,即便是挤,是抠,是榨,笔耕不辍,才是真理。我不禁对她又多了几分敬仰之情,想想自己的教育之路,也曾付出过一些努力,但还不够,还需要多下功夫,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争取做一个优秀的教师。

  本书的第一辑里有一篇文章《小红花的背后》看完之后,感触颇深,本文主要讲了课堂上物质奖励的利与弊,很多时候,看起来有利的做法,却在无形当中把对学生的伤害从皮肤深入到心脏。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没想到:没想到一个漫不经心的`表扬,会对一些孩子幼小心灵造成伤害;没想到一朵奖励的红花,会让一些孩子蒙上难以磨来的阴影;没想到一次不公正的评比,会在一些学生心中种下刻骨铭心的痛苦。这篇文章对于我们这些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来说肯定会感触颇深,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要仅仅以竞技的原则发放小红花,或者说不可以将竞技的奖惩原则过早地引入到小学生的学习中去。小红花固然可以是对优秀者的奖励,同时也该是对那些暂时落后或者不积极学生的鼓舞。更深入地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等待滋润的孩子,每一个灵魂无论其智力高下,都应得到尊重、等到温暖的照耀,从而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生长出鲜艳的花朵而不是阴暗角落里的毒蘑菇。“用快乐的心灵启迪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拥有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一直是我工作的座右铭,对比这篇文章,是否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来一个深深的反思呢?

  同上篇文章一样,在本书的第二辑里有一篇文章《无风格何以立身》正如路易斯.奈泽说的:“一个用他的又手工作的的人是劳力,一个用他的手和脑工作的人是木匠,一个用他的脑和心灵工作的是艺术家——由此,你展示的就是自己独特的魅力。”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老师,特别是新教师为了能够上一节“精彩的课”经常把那些名师的课照搬过来,虽然有时候收到的效果也不错,但是这种方式很容易使教师迷失自己、丧失自己,把自己当作体现某种理念的工具。本文有一段话说得很好:“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除了要排除外部环境的不良干扰,教师自身的素质更为重要,教师要能够找到独特的自己。教学有特色的教师不一定就能成为有风格的教师。一个有特点的教师,能赋课堂以智慧,融教学以自己的独特思考,这样才能拥有风格。”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时时刻刻把这段话拿出来拜读,争取做一个有风格的老师。

  本书的第三辑是让我最有感触的一个专辑,她通过对比中日两国教育方式和教学理念,让读者发现原来我们的教育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体现,其中本辑里有一篇文章《这样的培训能让我们走多远》本文讲述了作者在日本交流时,所遇到的一节培训课,发现日本的培训除了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外,还深入切实的注重“微格”培训,注重情景的模拟等训练——真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的教师培训,尤其是小学培训,不外乎一种形式——课堂观摩,为了符合教师口味,为了让老师马上学到手,为了立竿见影,但我们是否想过,这样的方法,适合自己的学生吗?这样的设计适合自己吗?

  在本书的最后一辑里有一篇文章《品味爱情的传说》本文是作者读张爱玲的爱情小说的一些感受,张爱玲也是我喜爱的一个作家,每每读到她的文章都有一种被超渡的感觉,心中惊喜的感觉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但是作者却做到了,从中可以看到作者的细腻与用心,这也是要学习的。

  《玫瑰与教育》这本书里精彩的文章太多太多,就如作者自己的网名为“玫瑰”一样,“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本书让我深深懂得了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要以情动人,以自己的火点燃学生,让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关注和丰富情感世界的过程,成为智慧生成和人生态度、生活品质提升的过程。

  最后我想引用窦老师的一段话作为结尾:读书,使精神高贵而丰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阔远;读书,让我们在限的从教时间内,实现自身的无限。因而,读书,是我心灵的振翅;读书,是我精神的呼吸。然而读书需要凝神静气、沉思默想、反观回味——可是,谁能保证我阅读的时间?谁能给我飞翔的空间?答案:书。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2

  几年前,为了找几本书来充实自己的生活,我去了趟图书馆。那天收获颇多,我不仅发现了一套双语阅读书籍,能让我感受英语的魅力和体验英语的快乐,而且在一排教育著作前,我还惊喜地发现了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乍一看题目,我就非常好奇,象征浪漫的玫瑰怎么与严肃的教育联系在一起呢?最近,我又想起了这本书,于是我又去了一趟图书馆,借到了此书,再次好好地品读。

  读窦桂梅老师的书,就像在读她这个人。从《玫瑰与教育》这本书里,我们一样可以看到她的幽默与风趣,她的鲜明个性和对事物的独特见解。她确实就是那香飘万里的“玫瑰”。“我们萧萧的树叶都有声响回答那风和雨,你是谁呢?那样沉默着?我不过是一朵小花。”她认为自己是一朵小花,只是那么一朵带着一丝芬芳的小花,在风雨中执着的盛开着,以最大的努力回报春天。

  本书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清淡与忧患。写了她的教学反思和由孩子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在这其中与朋友的交流、与《人民教育》的交流等等。第二个部分主要写了她在语文教学中的所做所想。第三个部分写了她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特别是对比中国和日本教育的不同所引发的深刻的体会。最后一个部分写了她博览群书的读后感。

  从窦老师真实质朴的语言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她对教育的热爱,在教学过程中的快乐。这一点从第一次观摩她的课的时候我就深刻地感受到了,她的快乐感染着每一个人,每一位学生都深深地被她吸引,在欢笑中学到知识。她也曾在日日夜夜不停地拼搏与奋斗。她的成功源于她的勤奋,她的执着与坚强。因为她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窦老师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只要与孩子们在一起,心情就会变得像蓝天一样纯净。”这样的话听起来很容易,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不断制造意外的孩子,厌烦的情绪总会有,这种厌烦就是因为我们还没能完全把自己的爱浸透到孩子们的骨子里。

  “境由心生”是窦老师在《心中盛满阳光》一文中提到的,都知道每天面对繁杂的事务,孩子不经意间制造的麻烦,面对自己专业成长的困惑与压力,还有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不满现象,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不能改变这一切,我们只能换个角度想问题,也就是窦老师总结出的四条人生哲理:一是改变态度。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如意,我总是会想怎么是这个样子的,怎么不能像我想像的那样去发展的?这样真的很累,就好像和人相处,很多事情也不是像自己心中所想的那样,我们改变不了别人,改变不了事情,我们只能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事情的态度。当然也不要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感觉很无奈,其实这样挺好的`,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快乐的因素,做什么心态最重要。二是享受过程。“生命是一个括号,左边是出生,右边是死亡,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填括号。要学会享受这个过程——无论是精彩还是糟糕。”看到这句话很有感触。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路要走,都有自己不同的未来。谁说只有读大学才有出息了?谁说赚到大钱就是本事了?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无论是繁花似锦还是落叶纷飞,都要细细地品味,活出自己的精彩。三是活在当下。这句话很熟悉,老师们经常会说,就好像知足常乐,就好像那个称自己是船长的老师——Mr Kitin所说:及时行乐。四是学会感恩。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就可以得到很多快乐,正如我们改变态度的对面对人生一样。学会感恩,即是拥有幸福。

  身处教师这个岗位,有很多事情会不尽人意,教学中也会存在很多的不足。在读了《小红花的背后》一文之后,我陷入了沉思。我在课堂上和学生日常行为上都给学生实行分数制,然后给他们奖励小星星。本来我想把这样一个表格直接挂在教室的墙上,现在我觉得这样可能很不好。它可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孩子,可也在同时伤害了一些孩子。那些贴满小星星的孩子感觉无比的骄傲,可对那些只有寥寥几颗星或近乎空白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造成自卑的因素。我们说学习上没有失败者,只要付出努力了,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没有一个真正不想学习的孩子,做为老师我们不可以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可以鄙视任何一个孩子,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窦桂梅让我了解了激情与快乐,了解了对教育的热爱与真诚。我希望我可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可以像她一样成长为一朵绽放的玫瑰。让我的教育事业中充满芳香,充满爱。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3

  《玫瑰与教育》是窦桂梅老师的教育随笔集。这本书记录了她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显现的种种反思。和其他一些书籍相比,它没有长篇大论的教育理论、理念论述,而是记录了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以及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

  刚拿到这本书,就对书名感到好奇,读了几页,才懂得“玫瑰”是她在“教育在线”的“小学教育论坛”的网名,是桂梅颠倒过来的同音“玫瑰”。

  书里写道:作家冰心只钟情于玫瑰,冰心老人认为玫瑰有刺,那是风骨,玫瑰的芳香艳丽就是冠艳群芳。窦桂梅老师用玫瑰的含义要求自己——像玫瑰那样对待同行,努力做到“互敬、互爱、互谅”;像玫瑰那样怀着感恩之心对待“关怀及鼓励”自己的人;像玫瑰那样学会在现实中“忍耐与期待”;像玫瑰那样,以“一颗赤诚的心”对待自己的人生;像红玫瑰代表的那样,对教学付出热情和真爱;像黄玫瑰代表的那样珍重自己,祝福别人;像紫玫瑰代表的浪漫那样,感受心灵的真实和独特;像白玫瑰代表的.纯洁一样,一辈子拥有童年天真;以至努力做到黑玫瑰的温柔,橘色玫瑰的友情,蓝玫瑰的善良……爱事业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我知道,要把个人的生命融入教育的使命。

  由此可见窦桂梅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之情,我不禁为她的满腔激情而动容。

  为了自己能像“冰心玫瑰”那样绚丽和高贵,她一路拼搏,一路汗水。读到“要追求文章朗朗上口,要能够在大庭广众中大声朗读,能让读者不仅听见声音,而且还能看见作者的笑貌——”我似乎真的看见了窦桂梅的爽朗而热情的笑貌!她说:“无论如何也要“挤”时间也阅读,并用笔促进自己的思考——这是促使自己成长的科学途径。”“写作,记录着我教育生命一次次开花的轨迹。”诗意的语言,真切而热情,文如其人。

  品味这朵这芬芳的玫瑰,她为我们每一个热爱教育、献身于教育的人做出了做好的榜样。

  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这话一点都不错,我认为,这门艺术的关键就是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而老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掌握这门艺术的诀窍,更重要的是掌握爱的艺术。有些老师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好话听不进去,好心不接受,真是没良心;也有些老师总是常常以“我是恨铁不成钢”来宽容自己在教育方法上的简单甚至粗暴,认为只要出发点对,是爱学生,是为学生好,方法上就可以不去计较。于是就出现了不问青红皂白的斥责,甚至打骂学生的现象,其实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我的话是否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我的“爱”是否能被学生欣然接受。其实,这是教师情感教育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缺乏了“爱”,更缺乏了“爱”的艺术性。

  她在随笔的封页上写着:“我们萧萧的树叶都有声响回答那风和雨,你是谁呢?那样沉默着?我不过是一朵花。是的,我只是一朵小花,带着一丝芬芳,和着风和雨,我却执着地孕育着,盛开着,以最大地努力回报春天。”她是一朵小花,那我们是什么呢?读完她的随笔,我好像走进她的内心,与她近距离聊天,了解她的率真和为校长、为教师、为人母的所思所想,感受到作为一位特级教师的宽广胸怀和博大。从她的字里行间,我看到了一位文学功底深厚的作者,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一位充满人文精神的教师。更让人值得称道的是作者那种天人合一“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的情怀。

  积极实践,勤于积累。窦桂梅老师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长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断地创新实践,并且善于积累总结。窦桂梅老师在不断的探索中始终保持着自己敏锐的触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谈教育的弊端,勇于用自己的言语发声,勇于上探索性的课。有实践就要有反思,不断地积累已成为窦桂梅老师的自觉行为。她的个人专著的出版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我在成长,我在写。

  也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学生调皮、不听话时,我们就对他们严加管教,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动辄批评,甚至有时大发雷霆。很快,学生确实“老实”了,也许我们还会暗暗自喜,但其实这有可能是一种假象,学生只是迫于你的权威,嘴巴不敢说,内心却不服气。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从爱出发,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心底里关心爱护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付出百倍的耐心、细心和同情心,这样,许多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玫瑰是美丽的,窦老师不仅有美丽的外表,更有美丽的内涵。在书中,我感触最深的是窦老师那质朴而真实的语言,透露出的是她对教育教学的热爱,她的机智和对教育事业的追求。她敢想敢说,敢于批判一切她认为不正确的做法,锋芒毕露,又文学性十足。她那玫瑰的花瓣柔软,芬芳,但是又带着尖利的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作者是把自己的思想情怀慷慨解囊,送一支玫瑰,让我们的生活都充满希望,让我们的双手都留有余香。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4

  《玫瑰与教育》一书是由窦桂梅老师所写,窦老师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曾获全国十杰教师提名。这是窦老师平时的一些杂感,有的是写在网上的一些随笔,书中的内容有的是与教育有关的,有的是她自己的读后感。读完这本书,好象更了解她了,书中对我最有益的莫过于她有关教学的感受,她的一些思维的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发。

  本书是窦老师的文章的合集,从文章的性质入手分成了四个部分,即第一部分清淡与忧患,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第二部分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部分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第四部分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的很多读后感。这四个部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又各有各特点,通过对这四个部分的仔细阅读,我们明白了窦老师的教育理念,也明白了现当代学生的学习应该注意什么,老师应该重点抓什么。

  一、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

  作为一名老师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专业尊严,我们与与那些名师的差别,是少了一份对自己专业的自信,少了独立的思想和专业的尊严。而具有高超专业素养的教师,才能对自己的课堂作出明智的判断与抉择。反观一下自己,我们是否被评职称、写论文所牵制;是否注重扎根实践,潜心读书;是否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否有了关于教科书以外的见解;是否走出文本与权威的围墙,敢于在“意外”中聆听学生思想拔节的声音。在轰轰烈烈的课改大潮中,我们鼓励教师不仅要拥有突破樊篱的勇气,更要有专业的底气。底气从哪里来?唯有提高自身,真正掌握教育教学的要义;与书籍为伴,获得广泛的人文视野;在实践反思中积淀自己学科的专业知识,并且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方能在教育的土壤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拥有属于自己的专业尊严。

  二、课堂要有激情魅力

  我感觉作为一名老师上课应该富有激情,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网络上听窦老师的课就是富有激情。窦老师也曾经说过:“没有情感的课堂就像一口枯井,没有激情的女教师就像没有光泽的旧瓷器。”我在想,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可以这么说,没有情感的课堂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窦桂梅老师善于运用激情去唤起学生的情感,并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用心体验,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从窦桂梅老师身上,我们看到的语文课堂是富有诗意的,是激情昂扬的',其他的课也应该是这样。教师要每一个神情都传播着情感,每一个动作都散发着魅力。声情并茂的讲解及其挥洒自如的演绎,给予听课者艺术的享受。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喜欢课堂,学习成绩才会提升。

  三、读书—思考—实践

  通过阅读《玫瑰与教育》我深刻地体会到读书的重要,作为教师更应做好“读书-思考-实践”。窦老师是一名语文教师,书中写的都是她教学生活中的随笔和感想,从书中我看到了她那淳朴、自然的人格魅力,心中盛满阳光,怀着一颗感恩心为人处事的窦老师。这本书中,窦桂梅并没有讲大道理,也没有罗列出许多原则和规律,而是选择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研究教学活动中的“细节”入手,从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自己去悟出“规律”。我们青年老师也要养成这种习惯,读书、思考、实践,为教育事业而奋斗。

  四、勇于创新

  好教师应该具有独特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名好教师一定会给孩子营造一个有诗意的课堂,使教学成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塑造学生完整健全的人格。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民主平等;知识是师生互动生成的;学生成绩的评价是全方位的、立体的、运动的。 要成为一名好教师还应不断地改革创新,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结语

  通过阅读《玫瑰与教育》一书,我立志做一名好老师,第一要有理想信念。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第二,要有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第三,要有扎实学识。老师自古就被称为“智者”。俗话说,前人强不如后人强,家庭如此,国家、民族更是如此。第四,要有仁爱之心。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老师的爱,既包括爱岗位、爱学生,也包括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5

  《玫瑰与教育》是窦桂梅老师的教育随笔集.这本书记录了她最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显现的种种反思,和其他一些书籍相比它没有长篇大论的教育理论、理念论述,而是记录了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以及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

  刚拿到这本书,就对书名感到好奇,读来原来玫瑰是她在“教育在线”的“小学教育论坛”的网名,是桂梅颠倒过来的同音“玫瑰”。她说:“作家冰心只钟情于玫瑰,冰心老人认为玫瑰有刺,那是风骨,玫瑰的芳香艳丽就是冠艳群芳。”“现在,我已用玫瑰的含义要求自己——像‘6朵’玫瑰那样对待同行,努力做到‘互敬、互爱、互谅’;像‘8朵’玫瑰那样怀着感恩之心对待‘关怀及鼓励’我的人;像‘19朵’玫瑰那样学会在现实中‘忍耐与期待’;像‘20朵’玫瑰那样,‘一颗赤诚的心’对待自己的人生;像红玫瑰代表的那样,对教学付出热情和真爱;像黄玫瑰代表的那样珍重自己,祝福别人;像紫玫瑰代表的浪漫那样,感受心灵的真实和独特;像白玫瑰代表的纯洁一样,一辈子拥有童年天真;以至努力做到黑玫瑰的温柔,橘色玫瑰的友情,蓝玫瑰的善良……爱事业如同热爱我的生命一样。我晓得,要把个人的生命融入教育的使命。”由此可见窦桂梅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之情,我不禁为她的满腔激情而动容。

  为了自己能像“冰心玫瑰”那样绚丽和高贵,她一路拼搏,一路汗水。一个吉林师范的中师生,先从吉林一实验小学,再到北京,而且当上了北京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其间受到过国家政治局常委的接见,参加过国家教育报告团,出版了不少教育专著,这些成就肯定包含着她的心血和汗水,也是对她的付出的汇报。从她对自己的'成长和成名的描述,虽有被“逼”之感,但更多的是自己在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后,所做的许多工作是很令人佩服的。

  读到“要追求文章朗朗上口,要能够在大庭广众中大声朗读,能让读者不仅听见声音,而且还能看见作者的笑貌——”我似乎真的看见了窦桂梅的爽朗而热情的笑貌!她说:“无论如何也要“挤”时间也阅读,并用笔促进自己的思考——这是促使自己成长的科学途径。”“写作,记录着我教育生命一次次开花的轨迹。”诗意的语言,真切而热情,文如其人。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这是窦老师所喜欢吟诵的诗句。作为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的工作者,字里行间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对文学的爱好,并时常有意识地扮演着“拉近朋友、学生亲近母语、亲近书籍”的角色。更让人感动的是:她此举目的竟是“让人在亲近文字的脚步里抓到爱。”

  品味这朵这芬芳的玫瑰,她为我们每一个热爱教育、献身于教育的人做出了做好的榜样。

  《玫瑰与教育》是窦桂梅老师的教育随笔集.这本书记录了她最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显现的种种反思,和其他一些书籍相比它没有长篇大论的教育理论、理念论述,而是记录了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以及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

  刚拿到这本书,就对书名感到好奇,读来原来玫瑰是她在“教育在线”的“小学教育论坛”的网名,是桂梅颠倒过来的同音“玫瑰”。她说:“作家冰心只钟情于玫瑰,冰心老人认为玫瑰有刺,那是风骨,玫瑰的芳香艳丽就是冠艳群芳。”“现在,我已用玫瑰的含义要求自己——像‘6朵’玫瑰那样对待同行,努力做到‘互敬、互爱、互谅’;像‘8朵’玫瑰那样怀着感恩之心对待‘关怀及鼓励’我的人;像‘19朵’玫瑰那样学会在现实中‘忍耐与期待’;像‘20朵’玫瑰那样,‘一颗赤诚的心’对待自己的人生;像红玫瑰代表的那样,对教学付出热情和真爱;像黄玫瑰代表的那样珍重自己,祝福别人;像紫玫瑰代表的浪漫那样,感受心灵的真实和独特;像白玫瑰代表的纯洁一样,一辈子拥有童年天真;以至努力做到黑玫瑰的温柔,橘色玫瑰的友情,蓝玫瑰的善良……爱事业如同热爱我的生命一样。我晓得,要把个人的生命融入教育的使命。”由此可见窦桂梅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之情,我不禁为她的满腔激情而动容。

  为了自己能像“冰心玫瑰”那样绚丽和高贵,她一路拼搏,一路汗水。一个吉林师范的中师生,先从吉林一实验小学,再到北京,而且当上了北京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其间受到过国家政治局常委的接见,参加过国家教育报告团,出版了不少教育专著,这些成就肯定包含着她的心血和汗水,也是对她的付出的汇报。从她对自己的成长和成名的描述,虽有被“逼”之感,但更多的是自己在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后,所做的许多工作是很令人佩服的。

  读到“要追求文章朗朗上口,要能够在大庭广众中大声朗读,能让读者不仅听见声音,而且还能看见作者的笑貌——”我似乎真的看见了窦桂梅的爽朗而热情的笑貌!她说:“无论如何也要“挤”时间也阅读,并用笔促进自己的思考——这是促使自己成长的科学途径。”“写作,记录着我教育生命一次次开花的轨迹。”诗意的语言,真切而热情,文如其人。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这是窦老师所喜欢吟诵的诗句。作为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的工作者,字里行间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对文学的爱好,并时常有意识地扮演着“拉近朋友、学生亲近母语、亲近书籍”的角色。更让人感动的是:她此举目的竟是“让人在亲近文字的脚步里抓到爱。”

  品味这朵这芬芳的玫瑰,她为我们每一个热爱教育、献身于教育的人做出了做好的榜样。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相关文章:

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感04-28

带刺的玫瑰作文02-09

红玫瑰作文02-08

沙漠玫瑰作文02-09

骄傲的玫瑰作文02-10

写玫瑰的作文02-08

美丽的玫瑰作文02-09

玫瑰花02-18

精选玫瑰的作文四篇05-18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玫瑰与教育》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1

  这本书一共有四辑:第一辑——清谈与忧患,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由孩子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其中与朋友的交流、与《人民教育》的交流等,玫瑰与教育读后感。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特别对于中国和日本教育的对比与不同有了很深的体会,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博览群书的读后感。

  光是看完本书的自序都已经被深深的吸引了,当我开始真正写作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文字是那么笨拙,有时心里的感受很强烈,可倾吐出来的文字却很“蹩脚”。往往不自觉地把别人的一些话,当成自己文章中的内容。后来读到鲁迅称自己的文字是“硬写”出来的,心里这才颇感安慰;即使是天才,也需要漫长的、艰苦的修炼。” 窦老师的这段话给了我极大的鼓励,我想,即便是挤,是抠,是榨,笔耕不辍,才是真理。我不禁对她又多了几分敬仰之情,想想自己的教育之路,也曾付出过一些努力,但还不够,还需要多下功夫,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争取做一个优秀的教师。

  本书的第一辑里有一篇文章《小红花的背后》看完之后,感触颇深,本文主要讲了课堂上物质奖励的利与弊,很多时候,看起来有利的做法,却在无形当中把对学生的伤害从皮肤深入到心脏。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没想到:没想到一个漫不经心的`表扬,会对一些孩子幼小心灵造成伤害;没想到一朵奖励的红花,会让一些孩子蒙上难以磨来的阴影;没想到一次不公正的评比,会在一些学生心中种下刻骨铭心的痛苦。这篇文章对于我们这些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来说肯定会感触颇深,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要仅仅以竞技的原则发放小红花,或者说不可以将竞技的奖惩原则过早地引入到小学生的学习中去。小红花固然可以是对优秀者的奖励,同时也该是对那些暂时落后或者不积极学生的鼓舞。更深入地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等待滋润的孩子,每一个灵魂无论其智力高下,都应得到尊重、等到温暖的照耀,从而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生长出鲜艳的花朵而不是阴暗角落里的毒蘑菇。“用快乐的心灵启迪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拥有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一直是我工作的座右铭,对比这篇文章,是否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来一个深深的反思呢?

  同上篇文章一样,在本书的第二辑里有一篇文章《无风格何以立身》正如路易斯.奈泽说的:“一个用他的又手工作的的人是劳力,一个用他的手和脑工作的人是木匠,一个用他的脑和心灵工作的是艺术家——由此,你展示的就是自己独特的魅力。”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老师,特别是新教师为了能够上一节“精彩的课”经常把那些名师的课照搬过来,虽然有时候收到的效果也不错,但是这种方式很容易使教师迷失自己、丧失自己,把自己当作体现某种理念的工具。本文有一段话说得很好:“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除了要排除外部环境的不良干扰,教师自身的素质更为重要,教师要能够找到独特的自己。教学有特色的教师不一定就能成为有风格的教师。一个有特点的教师,能赋课堂以智慧,融教学以自己的独特思考,这样才能拥有风格。”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时时刻刻把这段话拿出来拜读,争取做一个有风格的老师。

  本书的第三辑是让我最有感触的一个专辑,她通过对比中日两国教育方式和教学理念,让读者发现原来我们的教育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体现,其中本辑里有一篇文章《这样的培训能让我们走多远》本文讲述了作者在日本交流时,所遇到的一节培训课,发现日本的培训除了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外,还深入切实的注重“微格”培训,注重情景的模拟等训练——真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的教师培训,尤其是小学培训,不外乎一种形式——课堂观摩,为了符合教师口味,为了让老师马上学到手,为了立竿见影,但我们是否想过,这样的方法,适合自己的学生吗?这样的设计适合自己吗?

  在本书的最后一辑里有一篇文章《品味爱情的传说》本文是作者读张爱玲的爱情小说的一些感受,张爱玲也是我喜爱的一个作家,每每读到她的文章都有一种被超渡的感觉,心中惊喜的感觉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但是作者却做到了,从中可以看到作者的细腻与用心,这也是要学习的。

  《玫瑰与教育》这本书里精彩的文章太多太多,就如作者自己的网名为“玫瑰”一样,“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本书让我深深懂得了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要以情动人,以自己的火点燃学生,让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关注和丰富情感世界的过程,成为智慧生成和人生态度、生活品质提升的过程。

  最后我想引用窦老师的一段话作为结尾:读书,使精神高贵而丰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阔远;读书,让我们在限的从教时间内,实现自身的无限。因而,读书,是我心灵的振翅;读书,是我精神的呼吸。然而读书需要凝神静气、沉思默想、反观回味——可是,谁能保证我阅读的时间?谁能给我飞翔的空间?答案:书。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2

  几年前,为了找几本书来充实自己的生活,我去了趟图书馆。那天收获颇多,我不仅发现了一套双语阅读书籍,能让我感受英语的魅力和体验英语的快乐,而且在一排教育著作前,我还惊喜地发现了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乍一看题目,我就非常好奇,象征浪漫的玫瑰怎么与严肃的教育联系在一起呢?最近,我又想起了这本书,于是我又去了一趟图书馆,借到了此书,再次好好地品读。

  读窦桂梅老师的书,就像在读她这个人。从《玫瑰与教育》这本书里,我们一样可以看到她的幽默与风趣,她的鲜明个性和对事物的独特见解。她确实就是那香飘万里的“玫瑰”。“我们萧萧的树叶都有声响回答那风和雨,你是谁呢?那样沉默着?我不过是一朵小花。”她认为自己是一朵小花,只是那么一朵带着一丝芬芳的小花,在风雨中执着的盛开着,以最大的努力回报春天。

  本书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清淡与忧患。写了她的教学反思和由孩子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在这其中与朋友的交流、与《人民教育》的交流等等。第二个部分主要写了她在语文教学中的所做所想。第三个部分写了她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特别是对比中国和日本教育的不同所引发的深刻的体会。最后一个部分写了她博览群书的读后感。

  从窦老师真实质朴的语言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她对教育的热爱,在教学过程中的快乐。这一点从第一次观摩她的课的时候我就深刻地感受到了,她的快乐感染着每一个人,每一位学生都深深地被她吸引,在欢笑中学到知识。她也曾在日日夜夜不停地拼搏与奋斗。她的成功源于她的勤奋,她的执着与坚强。因为她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窦老师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只要与孩子们在一起,心情就会变得像蓝天一样纯净。”这样的话听起来很容易,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不断制造意外的孩子,厌烦的情绪总会有,这种厌烦就是因为我们还没能完全把自己的爱浸透到孩子们的骨子里。

  “境由心生”是窦老师在《心中盛满阳光》一文中提到的,都知道每天面对繁杂的事务,孩子不经意间制造的麻烦,面对自己专业成长的困惑与压力,还有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不满现象,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不能改变这一切,我们只能换个角度想问题,也就是窦老师总结出的四条人生哲理:一是改变态度。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如意,我总是会想怎么是这个样子的,怎么不能像我想像的那样去发展的?这样真的很累,就好像和人相处,很多事情也不是像自己心中所想的那样,我们改变不了别人,改变不了事情,我们只能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事情的态度。当然也不要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感觉很无奈,其实这样挺好的`,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快乐的因素,做什么心态最重要。二是享受过程。“生命是一个括号,左边是出生,右边是死亡,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填括号。要学会享受这个过程——无论是精彩还是糟糕。”看到这句话很有感触。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路要走,都有自己不同的未来。谁说只有读大学才有出息了?谁说赚到大钱就是本事了?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无论是繁花似锦还是落叶纷飞,都要细细地品味,活出自己的精彩。三是活在当下。这句话很熟悉,老师们经常会说,就好像知足常乐,就好像那个称自己是船长的老师——Mr Kitin所说:及时行乐。四是学会感恩。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就可以得到很多快乐,正如我们改变态度的对面对人生一样。学会感恩,即是拥有幸福。

  身处教师这个岗位,有很多事情会不尽人意,教学中也会存在很多的不足。在读了《小红花的背后》一文之后,我陷入了沉思。我在课堂上和学生日常行为上都给学生实行分数制,然后给他们奖励小星星。本来我想把这样一个表格直接挂在教室的墙上,现在我觉得这样可能很不好。它可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孩子,可也在同时伤害了一些孩子。那些贴满小星星的孩子感觉无比的骄傲,可对那些只有寥寥几颗星或近乎空白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造成自卑的因素。我们说学习上没有失败者,只要付出努力了,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没有一个真正不想学习的孩子,做为老师我们不可以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可以鄙视任何一个孩子,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窦桂梅让我了解了激情与快乐,了解了对教育的热爱与真诚。我希望我可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可以像她一样成长为一朵绽放的玫瑰。让我的教育事业中充满芳香,充满爱。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3

  《玫瑰与教育》是窦桂梅老师的教育随笔集。这本书记录了她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显现的种种反思。和其他一些书籍相比,它没有长篇大论的教育理论、理念论述,而是记录了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以及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

  刚拿到这本书,就对书名感到好奇,读了几页,才懂得“玫瑰”是她在“教育在线”的“小学教育论坛”的网名,是桂梅颠倒过来的同音“玫瑰”。

  书里写道:作家冰心只钟情于玫瑰,冰心老人认为玫瑰有刺,那是风骨,玫瑰的芳香艳丽就是冠艳群芳。窦桂梅老师用玫瑰的含义要求自己——像玫瑰那样对待同行,努力做到“互敬、互爱、互谅”;像玫瑰那样怀着感恩之心对待“关怀及鼓励”自己的人;像玫瑰那样学会在现实中“忍耐与期待”;像玫瑰那样,以“一颗赤诚的心”对待自己的人生;像红玫瑰代表的那样,对教学付出热情和真爱;像黄玫瑰代表的那样珍重自己,祝福别人;像紫玫瑰代表的浪漫那样,感受心灵的真实和独特;像白玫瑰代表的.纯洁一样,一辈子拥有童年天真;以至努力做到黑玫瑰的温柔,橘色玫瑰的友情,蓝玫瑰的善良……爱事业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我知道,要把个人的生命融入教育的使命。

  由此可见窦桂梅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之情,我不禁为她的满腔激情而动容。

  为了自己能像“冰心玫瑰”那样绚丽和高贵,她一路拼搏,一路汗水。读到“要追求文章朗朗上口,要能够在大庭广众中大声朗读,能让读者不仅听见声音,而且还能看见作者的笑貌——”我似乎真的看见了窦桂梅的爽朗而热情的笑貌!她说:“无论如何也要“挤”时间也阅读,并用笔促进自己的思考——这是促使自己成长的科学途径。”“写作,记录着我教育生命一次次开花的轨迹。”诗意的语言,真切而热情,文如其人。

  品味这朵这芬芳的玫瑰,她为我们每一个热爱教育、献身于教育的人做出了做好的榜样。

  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这话一点都不错,我认为,这门艺术的关键就是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而老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掌握这门艺术的诀窍,更重要的是掌握爱的艺术。有些老师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好话听不进去,好心不接受,真是没良心;也有些老师总是常常以“我是恨铁不成钢”来宽容自己在教育方法上的简单甚至粗暴,认为只要出发点对,是爱学生,是为学生好,方法上就可以不去计较。于是就出现了不问青红皂白的斥责,甚至打骂学生的现象,其实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我的话是否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我的“爱”是否能被学生欣然接受。其实,这是教师情感教育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缺乏了“爱”,更缺乏了“爱”的艺术性。

  她在随笔的封页上写着:“我们萧萧的树叶都有声响回答那风和雨,你是谁呢?那样沉默着?我不过是一朵花。是的,我只是一朵小花,带着一丝芬芳,和着风和雨,我却执着地孕育着,盛开着,以最大地努力回报春天。”她是一朵小花,那我们是什么呢?读完她的随笔,我好像走进她的内心,与她近距离聊天,了解她的率真和为校长、为教师、为人母的所思所想,感受到作为一位特级教师的宽广胸怀和博大。从她的字里行间,我看到了一位文学功底深厚的作者,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一位充满人文精神的教师。更让人值得称道的是作者那种天人合一“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的情怀。

  积极实践,勤于积累。窦桂梅老师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长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断地创新实践,并且善于积累总结。窦桂梅老师在不断的探索中始终保持着自己敏锐的触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谈教育的弊端,勇于用自己的言语发声,勇于上探索性的课。有实践就要有反思,不断地积累已成为窦桂梅老师的自觉行为。她的个人专著的出版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我在成长,我在写。

  也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学生调皮、不听话时,我们就对他们严加管教,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动辄批评,甚至有时大发雷霆。很快,学生确实“老实”了,也许我们还会暗暗自喜,但其实这有可能是一种假象,学生只是迫于你的权威,嘴巴不敢说,内心却不服气。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从爱出发,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心底里关心爱护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付出百倍的耐心、细心和同情心,这样,许多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玫瑰是美丽的,窦老师不仅有美丽的外表,更有美丽的内涵。在书中,我感触最深的是窦老师那质朴而真实的语言,透露出的是她对教育教学的热爱,她的机智和对教育事业的追求。她敢想敢说,敢于批判一切她认为不正确的做法,锋芒毕露,又文学性十足。她那玫瑰的花瓣柔软,芬芳,但是又带着尖利的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作者是把自己的思想情怀慷慨解囊,送一支玫瑰,让我们的生活都充满希望,让我们的双手都留有余香。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4

  《玫瑰与教育》一书是由窦桂梅老师所写,窦老师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曾获全国十杰教师提名。这是窦老师平时的一些杂感,有的是写在网上的一些随笔,书中的内容有的是与教育有关的,有的是她自己的读后感。读完这本书,好象更了解她了,书中对我最有益的莫过于她有关教学的感受,她的一些思维的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发。

  本书是窦老师的文章的合集,从文章的性质入手分成了四个部分,即第一部分清淡与忧患,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第二部分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部分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第四部分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的很多读后感。这四个部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又各有各特点,通过对这四个部分的仔细阅读,我们明白了窦老师的教育理念,也明白了现当代学生的学习应该注意什么,老师应该重点抓什么。

  一、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

  作为一名老师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专业尊严,我们与与那些名师的差别,是少了一份对自己专业的自信,少了独立的思想和专业的尊严。而具有高超专业素养的教师,才能对自己的课堂作出明智的判断与抉择。反观一下自己,我们是否被评职称、写论文所牵制;是否注重扎根实践,潜心读书;是否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否有了关于教科书以外的见解;是否走出文本与权威的围墙,敢于在“意外”中聆听学生思想拔节的声音。在轰轰烈烈的课改大潮中,我们鼓励教师不仅要拥有突破樊篱的勇气,更要有专业的底气。底气从哪里来?唯有提高自身,真正掌握教育教学的要义;与书籍为伴,获得广泛的人文视野;在实践反思中积淀自己学科的专业知识,并且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方能在教育的土壤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拥有属于自己的专业尊严。

  二、课堂要有激情魅力

  我感觉作为一名老师上课应该富有激情,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网络上听窦老师的课就是富有激情。窦老师也曾经说过:“没有情感的课堂就像一口枯井,没有激情的女教师就像没有光泽的旧瓷器。”我在想,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可以这么说,没有情感的课堂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窦桂梅老师善于运用激情去唤起学生的情感,并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用心体验,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从窦桂梅老师身上,我们看到的语文课堂是富有诗意的,是激情昂扬的',其他的课也应该是这样。教师要每一个神情都传播着情感,每一个动作都散发着魅力。声情并茂的讲解及其挥洒自如的演绎,给予听课者艺术的享受。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喜欢课堂,学习成绩才会提升。

  三、读书—思考—实践

  通过阅读《玫瑰与教育》我深刻地体会到读书的重要,作为教师更应做好“读书-思考-实践”。窦老师是一名语文教师,书中写的都是她教学生活中的随笔和感想,从书中我看到了她那淳朴、自然的人格魅力,心中盛满阳光,怀着一颗感恩心为人处事的窦老师。这本书中,窦桂梅并没有讲大道理,也没有罗列出许多原则和规律,而是选择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研究教学活动中的“细节”入手,从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自己去悟出“规律”。我们青年老师也要养成这种习惯,读书、思考、实践,为教育事业而奋斗。

  四、勇于创新

  好教师应该具有独特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名好教师一定会给孩子营造一个有诗意的课堂,使教学成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塑造学生完整健全的人格。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民主平等;知识是师生互动生成的;学生成绩的评价是全方位的、立体的、运动的。 要成为一名好教师还应不断地改革创新,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结语

  通过阅读《玫瑰与教育》一书,我立志做一名好老师,第一要有理想信念。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第二,要有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第三,要有扎实学识。老师自古就被称为“智者”。俗话说,前人强不如后人强,家庭如此,国家、民族更是如此。第四,要有仁爱之心。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老师的爱,既包括爱岗位、爱学生,也包括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5

  《玫瑰与教育》是窦桂梅老师的教育随笔集.这本书记录了她最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显现的种种反思,和其他一些书籍相比它没有长篇大论的教育理论、理念论述,而是记录了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以及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

  刚拿到这本书,就对书名感到好奇,读来原来玫瑰是她在“教育在线”的“小学教育论坛”的网名,是桂梅颠倒过来的同音“玫瑰”。她说:“作家冰心只钟情于玫瑰,冰心老人认为玫瑰有刺,那是风骨,玫瑰的芳香艳丽就是冠艳群芳。”“现在,我已用玫瑰的含义要求自己——像‘6朵’玫瑰那样对待同行,努力做到‘互敬、互爱、互谅’;像‘8朵’玫瑰那样怀着感恩之心对待‘关怀及鼓励’我的人;像‘19朵’玫瑰那样学会在现实中‘忍耐与期待’;像‘20朵’玫瑰那样,‘一颗赤诚的心’对待自己的人生;像红玫瑰代表的那样,对教学付出热情和真爱;像黄玫瑰代表的那样珍重自己,祝福别人;像紫玫瑰代表的浪漫那样,感受心灵的真实和独特;像白玫瑰代表的纯洁一样,一辈子拥有童年天真;以至努力做到黑玫瑰的温柔,橘色玫瑰的友情,蓝玫瑰的善良……爱事业如同热爱我的生命一样。我晓得,要把个人的生命融入教育的使命。”由此可见窦桂梅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之情,我不禁为她的满腔激情而动容。

  为了自己能像“冰心玫瑰”那样绚丽和高贵,她一路拼搏,一路汗水。一个吉林师范的中师生,先从吉林一实验小学,再到北京,而且当上了北京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其间受到过国家政治局常委的接见,参加过国家教育报告团,出版了不少教育专著,这些成就肯定包含着她的心血和汗水,也是对她的付出的汇报。从她对自己的'成长和成名的描述,虽有被“逼”之感,但更多的是自己在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后,所做的许多工作是很令人佩服的。

  读到“要追求文章朗朗上口,要能够在大庭广众中大声朗读,能让读者不仅听见声音,而且还能看见作者的笑貌——”我似乎真的看见了窦桂梅的爽朗而热情的笑貌!她说:“无论如何也要“挤”时间也阅读,并用笔促进自己的思考——这是促使自己成长的科学途径。”“写作,记录着我教育生命一次次开花的轨迹。”诗意的语言,真切而热情,文如其人。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这是窦老师所喜欢吟诵的诗句。作为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的工作者,字里行间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对文学的爱好,并时常有意识地扮演着“拉近朋友、学生亲近母语、亲近书籍”的角色。更让人感动的是:她此举目的竟是“让人在亲近文字的脚步里抓到爱。”

  品味这朵这芬芳的玫瑰,她为我们每一个热爱教育、献身于教育的人做出了做好的榜样。

  《玫瑰与教育》是窦桂梅老师的教育随笔集.这本书记录了她最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显现的种种反思,和其他一些书籍相比它没有长篇大论的教育理论、理念论述,而是记录了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以及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

  刚拿到这本书,就对书名感到好奇,读来原来玫瑰是她在“教育在线”的“小学教育论坛”的网名,是桂梅颠倒过来的同音“玫瑰”。她说:“作家冰心只钟情于玫瑰,冰心老人认为玫瑰有刺,那是风骨,玫瑰的芳香艳丽就是冠艳群芳。”“现在,我已用玫瑰的含义要求自己——像‘6朵’玫瑰那样对待同行,努力做到‘互敬、互爱、互谅’;像‘8朵’玫瑰那样怀着感恩之心对待‘关怀及鼓励’我的人;像‘19朵’玫瑰那样学会在现实中‘忍耐与期待’;像‘20朵’玫瑰那样,‘一颗赤诚的心’对待自己的人生;像红玫瑰代表的那样,对教学付出热情和真爱;像黄玫瑰代表的那样珍重自己,祝福别人;像紫玫瑰代表的浪漫那样,感受心灵的真实和独特;像白玫瑰代表的纯洁一样,一辈子拥有童年天真;以至努力做到黑玫瑰的温柔,橘色玫瑰的友情,蓝玫瑰的善良……爱事业如同热爱我的生命一样。我晓得,要把个人的生命融入教育的使命。”由此可见窦桂梅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之情,我不禁为她的满腔激情而动容。

  为了自己能像“冰心玫瑰”那样绚丽和高贵,她一路拼搏,一路汗水。一个吉林师范的中师生,先从吉林一实验小学,再到北京,而且当上了北京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其间受到过国家政治局常委的接见,参加过国家教育报告团,出版了不少教育专著,这些成就肯定包含着她的心血和汗水,也是对她的付出的汇报。从她对自己的成长和成名的描述,虽有被“逼”之感,但更多的是自己在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后,所做的许多工作是很令人佩服的。

  读到“要追求文章朗朗上口,要能够在大庭广众中大声朗读,能让读者不仅听见声音,而且还能看见作者的笑貌——”我似乎真的看见了窦桂梅的爽朗而热情的笑貌!她说:“无论如何也要“挤”时间也阅读,并用笔促进自己的思考——这是促使自己成长的科学途径。”“写作,记录着我教育生命一次次开花的轨迹。”诗意的语言,真切而热情,文如其人。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这是窦老师所喜欢吟诵的诗句。作为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的工作者,字里行间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对文学的爱好,并时常有意识地扮演着“拉近朋友、学生亲近母语、亲近书籍”的角色。更让人感动的是:她此举目的竟是“让人在亲近文字的脚步里抓到爱。”

  品味这朵这芬芳的玫瑰,她为我们每一个热爱教育、献身于教育的人做出了做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