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读后感1
当老师,总会遇到“不懂事”“不听话”“屡教不改”的让人头大头疼的学生。王晓春老师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给了我们应对的有效武器。但如果学习这本书仅停留在表面机械的问题分类和应对分类上,是不可能在实践中运用书中的方法的,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问题也都有自己的起因、发展、特点。如何抓住书中的要义和精神,让我们的教育能力真正得到提升呢?
一要转变观点。
王晓春老师毫不客气地指出,很多老师存在理念、情绪、能力方面的不足,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反而加重了学生的问题,甚至就是学生问题的源头。首先要认识到这一点,意识到教育者的身份并不能让我们自然拥有必要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等,受教育的是和教育者一样的有自己独立思想意识的人,他们身上的所谓问题都有因果,都能解释,并不以教育者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然后我们在面对学生的问题时,才能用科学思想和研究者心态,去分析、去思考、去诊断。
二要培养科学思想。
遇到问题不能简单粗暴地上纲上线:老师家长都是为你好;道理讲了这么多,怎么听不进去;这孩子就是品行有问题,没救了……而是要冷静分析:我听到看到的是不是全部的真相?问题的本质是什么?问题的缘由是什么?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问题可能解决到什么程度?有了科学思想做基础,能力提升才有可能。
三要多学习,多反思。
王晓春老师在书中多次提到,虽然给问题学生分了类,但也只能提供参考,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一方面我们要向包括王老师在内的专家学习,增加自己的理论储备。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反思,向自己学习。能运用于实践的知识,经过实践检验的知识,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才是有生命力的.知识。
另外,当我们把王晓春老师的理论应用到实践后,除了提高教育技能,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职业焦虑下降,幸福感增加。
通过学习加实践,对常见的问题学生和学生问题(龙泉中学的问题学生毕竟较少)能做到心中有数,真遇到了也能心平气和地应对。处理一段时间后一般都会有一定效果,能收获学生和家长的肯定,颇能体会到自我价值实现的幸福感。
二、与学生关系升华。
一方面,遇到问题学生和学生问题不会反应过激,能平等、平和地对待,学生是能感受到,并作出积极回应的。另一方面,能真正帮学生解决问题,也能给自己在学生心中形象加分。理想的情况是学生信任、佩服、尊重、亲近老师。
总之,《问题学生诊疗手册》不仅仅提升了我们的教育技能,还让我们真正享受到作为教育者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读后感2
老师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正是一本为教师提供教育智慧的书……面对作者在书中所展示的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学生’,会不知不觉进入一种教育的情景,并忍不住和作者一起思考和探讨,进而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的学生和教育,在享受阅读快感的同时受到思想的启迪。打开这本书,我们便打开了教育智慧的‘百宝箱’"李镇西老师的话语打开了我兴趣的天窗。
深入读进去,书中的内容很快就吸引了我的眼球。 看完十种常见的错误思路,不由地感慨,这也正是我所曾犯过的错误呀。特别是"迷信权力,迷信管理,迷信说教,迷信惩罚"和"惩罚不见效的时候,又转而迷信‘爱’"这两条,曾是我最迷茫的。于是我迫不急待地读下去,十一种正确思路很快读完, 记得我刚做班主任的时候火气是比较大的,很容易在课堂上发脾气批评学生,有时弄得自己也很难堪下不了台,而且我发现这种方法批评学生,即使他表面上服气了但实际上他只是摄于你做班主任的威严而心里不服气。后来在做班主任的过程中不断的反思和探索,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招数。第一招叫做: " 退三进一 " ,为什么撤退呢?是为了更好的向前进攻!我们批评学生一个缺点的时候不妨先表扬他的三个优点,此谓之 " 退三进一 "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你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头的大金矿。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 " 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 "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刘心武先生在他的一篇作品中也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话: " 一个丑恶的罪犯也有他自己的心灵美! " ,我们的学生再怎么调皮也不至于将他同罪犯等同起来吧?我们班有个男生雷益,性格比较反叛,具体表现可以用两句话来总结概括:班主任说什么他都不乐意,班干部做什么他都认为不对!但是这个学生有一个爱好爱踢足球,口才和反应能力都很不错,出黑板报也是个人才,一次班会上,我看准时机话题突然一转: " 但是你有没有好好想过,你在班上那么有才干却没有一个人选你当班干部,你有没有冷静的思考过为什么? " 然后我跟他一一分析原因,开始的时候他还只是点点头,到了后来他自己主动表态,过了一段时间我又跟他出来长谈了一次,慢慢的我发现这个学生在学习态度及与同学相处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这本书,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论分析,不是抽象谈理论;有案例,但是不单纯讲故事。王老师冷静而理智地解剖着我们几乎每天都会遇到的一个个教育难题,从中可以看出王老师对教育的爱正倾注于分析之中。读这本书,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大有帮助的。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读后感3
这几天读了王晓春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书中对问题生的种类,教育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指导,语言幽默,浅显易懂。
在“问题生教育在教师工作中处于什么位置?”中,王老师说:据他多年的观察,在学校的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教师精力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倒挂现象。这既是教育低效率的表现,也是教育低效率的一个原因。
他提到了四个倒挂。一是教师用在管理方面的精力多于用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精力。二是教师的经历相当一部分用在了脱离教学的教育方面。即使在教学方面,教师的主要精力也常常并非用在真正提高备课水平和讲课艺术上,而是用在了教学管理方面,比如催逼作业、分数排队等等。第三个倒挂是教师面对一个班的学生,本该把注意力的重点放在多数人身上,然而,许多教师实际上是把重点放在问题生身上了。第四个倒挂是老师面对问题生常常想都不想,上手就管,碰了钉子也不琢磨是怎么回事,只会继续和学生较劲,给家长打电话,这就正好把主要精力放在次要方面了。
通观这四个倒挂,你会发现我们的教育工作科技含量很低,效率很低,是粗放型的。而一名真正优秀的教师,真正用在问题生教育上的时间应该反而更少。每天和问题生对着干的老师,几乎可以肯定他是专业水平比较低的,精力倒挂的。王老师说,问题生只是教师工作对象的一小部分,对问题生教育绝不是越重视越好,教师也不该被问题生牵着鼻子走,花费更多的精力。非常值得思考!
在“问题生教育的`中策如何实施”这一部分。作者提到了这样一点:先问“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王老师说,问题生出了问题,教师的第一反应太重要了,正是这第一反应决定了教师后来行动的方向。
他的建议和主张是:教师遇到问题生出问题,第一反应最好像科学家见到不明飞行物的照片一样,怀着好奇心问道:“这到底是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反应导向冷静、导向询问和研究,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大有好处。
当我们冷静的把问题生当作一个研究对象的时候,我们的反感和厌恶立刻就会减轻,因为你不大可能讨厌你希望了解的东西,好奇心能冲淡厌恶,甚至欲望越强烈,态度就越冷静,科学家都是这样的。
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遇到问题生时常常都是考虑怎么办,而不是先问为什么,不去研究这种现象。所以常常是义愤填膺,用管理主义的怎么办去思考问题,这样我们的思路就不对头了,因此也常常出现问题处理不当的情况。
这就提醒我们,在教学中遇到问题要多思考、多研究,不能凭着自己的感觉去处理,也不能急于去下结论。凡事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多加思考,综合研究,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此书不但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但有激情,更有策略。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读后感4
这个月读书会指定阅读了王晓春老师的著作《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收益良多。以前在工作中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有一种忽然开朗的感觉。这也印证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只有用理论去指导我们的实践才能更好的做好班主任工作,才能真正做到游刃有余。
这些年一直潜心帮助问题学生,但未进行系统的思考与分析。王晓春老师将问题生主要分成了五大类:
①行为习惯型问题生:“懒”。
这一类学生突出表现在行为习惯方面,比如违反班级纪律,没有礼貌,马虎,迟到早退,一般没有品德问题,只是爱惹“麻烦”。教育这类学生,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得改正。只需要抓破坏性最大的还有纠正起来容易见效的毛病。逐一进步,不求立竿见影。
习惯问题根源一般在家庭,我和同行老师们一致认为“问题学生一般问题在家”。所以争得家长的配合很重要。
②厌学型问题生:“怠”。
这类学生品德也没多大问题,只是不爱学习,一谈学习就烦。不喜欢听课,不写作业。这类学生不适合用惩罚的办法,尤其是学习惩罚,比如罚抄,只会让学生更厌恶学习。关键是要找到厌学的原因,背景知识问题还是智力问题,基础差还是学习类型不适应(比如喜欢交流型学习,不喜欢被动听讲)。知道原因,才能知道怎么鼓励和给予信心、学习成就感。
③心理型问题生:“怪”。
这类学生思维方式“与众不同”,狂躁,攻击性或者忧郁多疑,自残。这类问题比较难处理,因为往往跟家庭和童年经历相关,老师工作要慎重,以防守为主,注意沟通方式和对其他同学的提醒教育。避免太过主动而适得其反。
④品德型问题生:“坏”。
这类学生不是简单的“淘气顽皮”,而是邪气。打架抢劫,偷窃钱财,不少人属于“边缘生”,价值观有问题,一只脚已踏入社会,与不良的社会分子有关。这类学生对老师本人的社会经验和战斗能力要求较高,尽量以稳定班级大局为主,稳住学生,不激化矛盾。当然必要时需给予纪律处分,甚至联合公安等机构。
⑤“好学生”型问题生:“骇”。
这类学生可能具有“双重人格”,“两面派”或者抗挫能力差,突然受刺激而爆发出来,做出极端行为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教育好学生关键在于不过分捧高他们,让他们学会接受真实的自我,发现苗头,预防其崩溃,特别是出事后要让他们休息一段时间放松自己。
以上是王老师的研究分类,不仅仅说内容予人启发,更重要的是能让我更清晰的看清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而才有可能对症治疗。
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对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应该是润物无声、文火慢炖的过程,没有哪一种教育方式可以立竿见影,都是需要时间的。教育问题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爱心和耐心,更重要的是智慧,遇到问题要先问“为什么”,再问“怎么办”,进而对症下药。用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让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读后感5
看了《问题学生诊疗手册》后,我领悟到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多看、多思考、多问一问为什么,贴近学生的心灵:
一、老师对待问题学生的态度:遇到问题,先稳住事态。
作为一个老师来说,对学生有耐心,就能仔细观察学生的语言和行为,这样,老师对问题学生的判断才更加准确。如果没有耐心,学生的问题行为只会变得更加的糟糕,并且这也不是老师希望看到的,这可能会导致老师的耐心进一步减少。反过来,如果老师对学生有耐心,会发现学生的问题行为的`原因,学生的问题行为的处理思路也会变得更清晰,这将促进学生的问题行为的解决。而这结果是老师希望看到的,以后老师对学生也会更有耐心。结合我的经验来看,我觉得,耐心是问题学生教育的态度基础。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经验告诉我们,对待问题学生,只要教师一急噪,就容易把事情弄僵,陷入被动。人在激动的时候,很难理智地思考问题,问题生也多是不善于控制自己感情的,他们冲动起来,可以忘乎所以,老师若跟他们对着干,不但没有效果,而且有失身份。所以对问题学生进行诊疗,前提是教师要冷静。
二、遇到事情多想为什么。
平时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碰到问题,比如说学生上课不认真听,作业不按时完成等等问题时,老是抱怨,怎么办呢?却未曾去思考学生为什么上课不认真听,为什么作业不按时完成,就象王老师分析的,不知道不听讲的原因和不完成作业的原因,怎么能知道对策?好好的反思了下,我想还是因为我们没有更深入地去了解学生,没有真正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所以,教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应该先思考一下,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找出问题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三、“只会责备别人,不会反思自己”。
学生的学习问题是老师最关心的问题,总有这样的一些学生,他们不注意听讲,上课走神,或者在上课的时候经常玩些小动作,我们会责备学生不认真听讲,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等等。或向班主任或向家长汇报这种状况,但我们没有很好的去想想学生为什么会出现种种问题呢?是学生的问题还是老师在上课中的课程设计出了问题呢?学生发生状况,教师最应该做的应该是反思自己,而不是埋怨学生,埋怨家长,否则,教师本人的能力无法得到切实提高,工作还会继续碰钉子。
所以在我的意识里面他们就是没有认真听我讲课,我上课的时候也仔细观察了他们,有时候也突然问他我讲了什么,他也能回答出来。原来这些学生缺乏明确的自我意识,其实他自己也搞不清自己是否在注意听讲,这就需要我们帮助他去分析一下自己的听讲姿态,让他们作一些小的调整。
我想,教育是门科学,所以教育出了问题,我们还是要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去解决。这需要我们教师有良好的素质和科学的发展观,要冷静思考客观的处理。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读后感】相关文章:
《朗读手册》读后感04-29
《人生效率手册》读后感03-31
读后感方案 -读后感作文03-13
历险记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03-13
名著阅读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03-13
西游记的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03-13
读后感05-01
汤姆索亚英文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03-13
再别康桥的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