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融让梨读后感 推荐度:
- 孔融让梨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孔融让梨》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融让梨》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孔融让梨》读后感1
一天,我读了一篇故事,名叫《孔融让梨》,我读后很有感触。这篇短小精炼的历史故事中,仅有5的小孔融,竟知道要尊老爱幼,他的这种高尚的举动和优秀的品德深深的教育了我。
6 岁的时候,我就能将三字经背下来。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融四岁,能让梨。意思是说,孔融四岁的时候就知道了给哥哥吃大的梨,自己吃小的。 让我来说一说这个故事;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孔融,他聪明好学,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个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十分喜爱他。孔融有四个哥哥。一天,父亲带回来一篮子的梨。看上去又大又好吃。哥哥们都舍不得先吃,就让孔融先去挑,孔融把篮子里的里挨个看了一看,最后他高兴的拿起那个最小的梨,说‘我要吃这个。’爸爸看到了,笑着问孔融: ‘这么多的梨,又让你线条。你为什么拿的是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给耻笑的,大的留给爸爸妈妈和哥哥吃。’只有四岁的小孔融,就懂得孝敬父母,谦让自己的`哥哥,大家都夸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以前,我总觉得,我是小孩子,应该多吃点。每次妈妈让我选吃的,我总会比了又比,选了又选,哪怕只大一点点,也是好的啊!
尊老爱幼,是多大的美德啊!它能让每个人都对你刮目相看,快学会这种美德吧!这样才会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你的生命更加有滋有味!
《孔融让梨》读后感2
今天,我读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深受启发。
孔融有五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孔融是这几个兄弟中最聪明的一个。孔融四岁时,母亲买了一些梨,梨有大有小,孔融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开始吃了起来。父亲好奇就问:“孔融,你为什么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因为我的哥哥们比我大,我比他们小,所以我要拿一个最小的梨吃。”孔融回答道。父亲有好奇地问:“你还有一个弟弟,最小的因该是他吃才对呀?你为什么要吃最小的梨?”“因为弟弟比我小,我要让着他,所以我拿了一个最小的梨。”“恩”父亲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个故事让我得到了一个启示:孔融四岁的时候时就学会了让梨,而我们现在还是不理解父母的苦心。难道不应该反思一下吗?四岁的孔融把最大梨给他哥哥们和他的弟弟。在我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拿来就吃,可是孔融却把梨给了自己的哥哥,说自己小要吃小的。现在时代是变了但是我们却不能忘记我们先祖们的美德,我们要在发展的同时也要保留一些祖先们传下的东西,美德是藏在心里的我们要发掘它们把它们用到生活中去,那才能让它体现出它那宝贵的价值。
所以我们做人要懂得谦让,不要老是斤斤计较,这样的日子会很无趣。如果你懂得谦让,你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的欢乐。我们还要向孔融学习,尊老爱幼,尊长的好习惯。
《孔融让梨》读后感3
今天,我读了一篇故事,名叫《孔融让梨》,我读后很有感触。这个故事说的是:东汉鲁国,有个叫孔融的小男孩。他非常聪明,也很懂事。在他四岁时,有一次,爸爸拿回来一袋梨,给孩子们吃。爸爸让孔融来分梨,孔融把最大的给了爷爷奶奶,把比较大的给爸爸妈妈,把其他的给了哥哥弟弟,而把最小的给了自己。大家都夸他懂事。
看到这里,我的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一个仅有四岁的'小孩竟那么懂事!想到这儿,我的脸上一阵发烧,不禁惭愧不已:我和他竟形成天壤之别!怎么回事?听我慢慢道来。
我天生喜欢读书,我家也正好在少儿图书馆附近,我便有事没事就到图书馆借书,但我一般喜欢有人和我一起去。去年有一次,我急着要去借书,便缠着爷爷跟我去,但爷爷因为在烧开水,而且弟弟一人在家,需要有人照顾,所以爷爷烧完开水就要去照顾弟弟。但我却不懂事,一个劲地缠着爷爷。爷爷非常生气,批评了我,我还不服气,也小声嘀咕了几句。唉,现在想起来多后悔啊!爷爷是多么疼爱我啊,我却那么不尊重他老人家。再看看人家孔融,人家四岁就懂得尊老爱幼,我十岁了还那么不懂事,惭愧啊惭愧。
尊老爱幼,是多么伟大的美德啊!它能让每个人都对你刮目相看,快学会这一种美德吧!这样才会让你的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让你的生命更加有滋有味。
《孔融让梨》读后感4
谦让是我国传统的礼仪。前不久,我看了一篇〈孔融让梨〉的故事,主要讲:孔融,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语。孔融4岁时,一日,父亲给他和他的哥哥买了一些香梨,父亲给他了一个最大的香梨,可是,他却拿了一。最小的香梨,父亲看了非常惊喜、高兴。
记得有一次,我和姐姐上街去玩,我们乘上了车,坐到了位子上,第2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上车了,老奶奶没有位子,只能站着,第3站,一些人下车了,老奶奶刚要坐下,一群年轻人跑过来,把老奶奶推开,自己坐下,老奶奶差点儿摔倒,看到着一幕,我心里真不是滋味,拉了拉姐姐的衣角,轻轻地说道:“姐姐把我们的位子,让给那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你看她没有位子坐,多可怜呀!”
“妹妹难道你想站着,不想坐着吗?”姐姐疑惑的问道“不是的,姐姐你想呀!孔融4岁能让梨,我现在是10岁,你现在16岁,难道我们这些都不懂吗?我们把座位让给老奶奶!这样也算助人为乐呀!”我认真地说道。“妹妹,妹妹你说的太有理了,让我实在太佩服了,那我们现在就开始让座吧!”“OK。”我回答到,说着我把老奶奶搀扶了过来,又让老奶奶坐下,老奶奶笑眯眯地连声说:“谢谢,谢谢呀!”“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我站着,偷偷的看着老奶奶,老奶奶舒服的做在凳子上,我偷偷地笑了。
孔融4岁都会让梨了,作为我们一定要向孔融学习,做一个学会谦让的小学生!
《孔融让梨》读后感5
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许多古人身上就有很好的体现。在孔融孔文举身上就体现出来了。
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父亲让孔融分梨,结果孔融自己拿了一个最小的梨。父亲问他:“为什么你自己拿最小的梨呢?”孔融说:“哥哥比我大,应该吃大的。弟弟最小,我应该让他。”
后来,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大家都说孔融四岁就知道让梨,是个懂得谦让的好孩子。家长们也经商用这个故事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懂得谦让。
我们平时做到谦让了吗?如果爸爸妈妈让我们分梨的话,我们会给自己留个最小的吗?估计大多数孩子不会吧?我们看了这个故事后,会怎么做呢?
我曾经在公交车上看到这样一副情景,一个老奶奶慢慢的走上了车,爱心座位被几个年轻小伙子占了,看见老奶奶上车,有的拿出手机玩,有的装作睡觉,没有人给老奶奶让座。真是太自私了,太不懂谦让了。
想一想平时,我们有的人上公交车争先恐后去抢座位,有的人在学校发什么东西的时候,也是抢在前面,生怕自己拿不到,有的人看到排队很长,就会挤到前面去插队。这些行为都是不谦让的行为。所以,让我们学会做一个谦让的人吧。
有人认为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我觉得谦让也会让人感觉快乐!让我们一起尽情享受快乐吧!
《孔融让梨》读后感6
中国自古以来,就传承着礼让兄弟姐妹的美德。
一天,我在读《三字经》,当读到“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时,发现这个章节里,有一段关于“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在春秋鲁国,一位名叫孔融的四岁小孩,非常懂事聪明。一次母亲端上一盘梨来,叫孔融先拿来吃,俄日孔融拿了一个最小的梨,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母亲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孔融说:“哥哥比我大,大的梨应该给哥哥吃。”
读完之后,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仅有四岁的小孩竟这样懂事,他的一举一动,机灵的、巧妙的回答深深吸引了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孔融相比之下,我感到很惭愧。孔融是最小的一个,现代社会中,长辈有好的,有大的东西,总会毫不犹豫的`给最小的孩子,无比溺爱他,无比呵护她。
想到一天晚上,爸爸妈妈正在津津有味的看着电视剧。我看了看表,快七点了。糟糕!我最爱看的历史记录片快开始了,于是,我连忙拿起遥控器换了台,爸爸妈妈见了很生气,狠狠地批评了我,我还生气的跑回了房间。现在想想真是不应该呀,怎么能这样呢?
现在想起这些事来,心里真不是滋味,《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我应该尊老爱幼,谦虚礼让。让我想到在生活中应该尊重别人,这让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也要学会谦让别人,这样才能够得到更多人的理解,是我们小学生应该具备的传统美德。
养成这样良好的礼让习惯与美德,你才会受益终身。
《孔融让梨》读后感7
今天,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一个小故事。最使我深有感触的是《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讲了: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疲乏:“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这让我不禁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件事情。
那一天,我妈妈放假,这天中午的时候,爸爸不在家,我妈妈来做午饭,妈妈说:“儿子,今天我烧蛋炒饭给你吃,好吗?”我说:“好啊。”过了十分钟,我迫不及待得去盛蛋炒饭,可妈妈说:“等等,我来考考你,孔融三岁就会让梨,不知道我们邵模伟十二岁会不会让饭。”说完妈妈就拿出两只碗,一只大地,一只小的。妈妈让我选一个,我选小的,我还以为小的可以盛几碗,可妈妈一盛,饭都分光了。我不知所措,到了下午,我肚子很饿了,可我不想惊动妈妈,于是就下去找汤晨旭玩了,到了三点,我回来了,妈妈叫我来吃点心,我又选了小的。晚上,我妈妈去大统华。我没去,妈妈帮我买了一件玩具,妈妈说是我今天让饭和让点心的报酬,我看了看商标,啊,要两百多块钱。我不经想起了一句谚语:好心有好报。我在今天学习到了一种知识,也学习到了一种品德:只要你肯付出,就会有回报。并且回报的东西会贵好几十倍。
今天,我真是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