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俗作文

时间:2023-03-27 10:02:43 芷欣 风俗习惯作文 我要投稿

有关民族风俗作文(精选38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民族风俗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民族风俗作文(精选38篇)

  民族风俗作文 篇1

  内蒙古的风景美食,足以让人魂牵梦绕。

  ——题记

  “甘甜的美酒,醇香的奶茶,让我看不够草原如画……”在众多草原歌曲中,手把肉,羊排,奶豆腐,奶茶,让人垂涎欲滴。放假第一天,我便有幸来到“金陀尼”蒙古风味大营。这才让我这个生活在内蒙古的人第一次感受到了家乡的文化气息。

  “金陀尼”蒙古风味大营呈蒙古包状,由白、蓝两色组成,既干净又漂亮。一进门,好客的蒙族姑娘正站在门口向你用蒙语问好。整齐的蒙古袍,高贵的蒙古家具,浓厚的蒙古气息,让人感觉仿佛已置身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别有一番风味。

  进了吃饭的屋子,蒙式餐具映入眼帘,画有祥云的`银色底盘上整齐的摆放着白色盘子和瓷碗,筷架上搭着筷子,干净整洁,令人舒坦。

  过了几分钟,羊汤上来了。一股浓浓的羊膻味扑鼻而来,我拿起勺子在装有羊汤的大锅里翻着,羊肚、羊肝等羊杂混在羊汤里。我吸了吸鼻子,嗯,真香啊!我禁不住大夸其词起来:“还是内蒙古好,有吃的还有喝的,不比别的大城市差!”

  细细品味时,服务员又端上来了奶皮子和奶豆腐。这次飘来的可不是羊肉味,而是奶香味。我夹起一块奶豆腐,慢慢地品,慢慢地嚼,慢慢地尝,闭上眼睛,仿佛坐在毡房里,听蒙古族人唱长调,看蒙族舞蹈,赏草原美景,品草原美食。

  内蒙古,对于外人来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蓝天,白云,草地,雄鹰,但是,蒙着面纱的内蒙古正向你们款款走来……

  民族风俗作文 篇2

  我的家乡在雪域高原新城——天祝藏族自治县,那里有圣洁的白牦牛,雄伟的马牙雪山,还有热情好客的藏家儿女。我的家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藏历新年。新年一大早,阿爷起来便挤好了新鲜的牛奶,阿奶开始熬制奶茶,炊烟袅袅,茶香扑鼻,不一会儿,一大锅奶茶翻滚着香味,使我馋得直流口水。

  阿爸拿来了上好的酥油,放在了龙碗里,阿妈舀上熬好的奶茶,金黄的酥油化开了,荡漾在洁白的奶茶上,闻一闻,真香啊!这天,人们还要吃手抓羊肉。阿爷说,藏历新年这天吃手抓羊肉象征着幸福美满,来年五畜兴旺,庄稼丰收。当阿爸把一只羊剁成大块时,我已迫不及待地端起盆子把肉倒进了大锅里,围在灶火旁等待吃超香的手抓肉。整个下午,村庄里都飘着手抓羊肉的香味。晚上的节目更热闹。大人小孩都穿着节日的盛装,来到村里的大场上,围着篝火跳锅庄。

  音乐响起来了,篝火燃起来了,锅庄跳起来了,全村男女老少的脸都被篝火映红了,欢乐荡漾在他们的脸上,欢呼声、笑声、孩子们的呐喊声响彻了整个村庄,幸福洋溢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很美吧!希望你有机会也来我的家乡和我一起过我们的传统节日——藏历新年。

  民族风俗作文 篇3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这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习俗,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北京的春节是什么样子的吧:北京的腊月出旬是这一年最冷的一天,所以,大家都一起熬腊八粥,喝了这腊八粥,一年都有精神。除此之外,这一天家家还要泡腊八蒜,把泡好的蒜瓣放进醋里,密封起来,可以在过年的时候包饺子吃,做出来的饺子色香味俱全,使人忍不住都要多吃几个。大人们准备这些,孩子们也不甘落后呀,和大人们买许多杂物,还有就是买爆竹,男孩子们最喜欢爆竹之类的,在过年时一起点燃爆竹,看着爆竹噼里啪啦的响声,以示辞旧迎新。

  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天,因为可以吃到麦芽糖和江米糖,这些糖又甜又黏,吃起来非常好吃。过了二十三,家家都开始忙起来,都开始了大扫除,并且准备许多菜和肉,为除夕做准备。到了除夕这一天,到处飘散这酒肉的味道,门外都贴上了红对联,大家一起吃团圆饭,还要守岁。

  正月初一这一天,男人们要去别人家拜年,女人们则在家中招待客人,孩子们呢,都特别喜欢逛庙会,因为庙会上有许多好玩的、好吃的。

  很快,元宵节到了,这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有名的老铺子都挂出几百展灯来,小孩子们都买各种花炮燃放。家中也有各色各样的灯:走马灯、纸灯、纱灯。这一天大家还都一起吃元宵,真是个快乐的日子。

  北京的春节就是这样,家家到了过年都非常快乐,北京虽然是城市,但是它也跟着农村一起过年,而且过得还分外热闹。

  民族风俗作文 篇4

  “一步迈进历史,一日游遍中国”这句华丽的标语不仅点出了锦绣中华。民俗村的好玩吸引人,更增添它的了神秘。其实锦绣中华。民俗村是反映中国的历史,文化,艺术的主题公园,深圳因为有了它的点缀而显得更有文化气息。

  今天,我来到了这个历史圣地—锦绣中华。民俗村。进入锦绣中华·民俗村后,一条笔直的楼梯出现在我的眼前,楼梯上还有着两条可爱的金黄色长龙,我顺着楼梯走了下去,迎接我们的是一个开阔的广场,我被各种形形色色造型奇特的房子惊呆了。

  首先,我们看了大型原创实景历史剧《金戈王朝》,雄浑的钟声带我们回到四百多年前的万历年间,因倍受惨孽统治,辽东地区满族英雄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建州,以区区四万军队和无畏气概迎战数倍于他的朝廷四十七万大军,在一场实力悬殊的战役里,在兵临城下的紧要关头,在铁背山前的萨尔浒河畔,打响了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壮烈之争。看了这部这么震撼的大型原创实景历史剧《金戈王朝》,不禁被那马背上民族的豪迈与雄风感染了,好像自己也亲身经历过这一场惊心动魄,逼真壮阔的`历史战争!

  然后,我们看到了西藏的布达拉宫,走进去,又依次看到了:广西的象鼻山,北京的故宫,颐和园,云南的石林,西安的秦兵马俑,看得我眼花缭乱,每一个景色都栩栩如生,淋漓尽致。看了这么多,我仿佛在全国各地都走了一遍。

  看完了许多名胜古迹后,弟弟突然说:“我刚刚看见有泼水玩,我也想去。”姨妈听了,立马带我们来到了举行傣族泼水节的地方,泼水节是傣族的节日,用来泼去各自的霉运,在这个地方,只要你不怕弄湿衣服,就可以和傣族人民一起感受傣族风情。弟弟迫不及待的想去玩,可我们又没带换洗的衣服,这可怎么办啊?弟弟好像看出了我心里所想的,说“姐姐,那边有卖雨衣和水盆的,只要六十元,雨衣45,水盆15。有了雨衣就不怕弄湿衣服了,有了水盆,就可以尽情地泼他们了。”一边是昂贵的泼水必需品,一边是弟弟苦苦哀求的眼神,我也不知如何是好,便把目光投向了姨妈,姨妈说:“没关系,买吧!”于是他们在喷水处装满一盆水,就开始泼了。大家泼完了一盆又一盆。不一会儿,弟弟就变成了穿着雨衣的落汤鸡,当然,谁也不例外。大家都玩得兴高采烈的!

  天渐渐地黑了,我们也该回家了,我感到这一天的旅程太棒了!锦绣中华·民俗村让我见识许多东西,了解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走遍了中国的名山大村。朋友,如果你来到深圳,可千万别错过这么好的地方!

  民族风俗作文 篇5

  茅山庙会,是传统民俗与春天的一场约会:4月13——农历三月十八日,具有两千多年的文明史的茅山古镇今天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节庆的气息,威风锣鼓,激扬茅山福地;龙腾狮舞,跃动古镇春风。来自周边城镇的老百姓们汇集一堂争相观望茅山庙会的盛况,颇有“平民狂欢节”之感。

  追溯茅山庙会,约始于清乾隆年间,已有二百余年,今年是茅山有组织规划的第二十二届庙会,庙会虽然有些迷信色彩,但其目的是去集商贾,交流物资,供应春耕生产及人民生活所需用品,起到振兴经济,搞活市场的作用,另有文艺青年,发挥特长,化装表演,比赛娱乐,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早晨八点,“哐哐哐”的锣声声解开了庙会的帷幕,威风凛凛的舞龙队率先登场,在空中飞舞翻腾的舞龙引得众人高声欢呼。这些舞龙队由各个乡镇组成,一般一个乡出两条龙,多则四条,舞龙由专门的船运送,到达茅山后被安置在当地的庙中,待到庙会正点,以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将舞龙从庙中请出来。龙身大多用竹扎成圆龙状,节节相连,外面覆罩画有龙鳞的巨幅红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约莫有十数来丈长。龙前由一人持竿领前,竿顶竖一巨球,作为引导。舞动时,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摇摆,龙首作抢球状,引起龙身游走飞动 。

  舞龙穿过东岳庙,东岳庙会源于东岳大帝的原型——三茅真君的茅盈,他也是南方道教的创始人,每一条舞龙都在东岳大帝像前三叩头以示祈福,最终到达景德禅寺稍作歇息,等待下午一点的扫街。香客们跟随龙队进庙拜佛,寺庙里摩肩接踵,人烟鼎沸,漫天的烟雾让人恍如仙境。而由千年古刹之称的景德禅寺更是香烟缭绕,梵鸣悠长,大雄宝殿也在今日举行上梁仪式。寺内卧佛殿、藏经楼、方丈室上梁和山门殿已经重修完毕,对外开放,卧佛殿最为热闹,造价大约一亿的卧佛由缅甸进口的玉石雕琢而成,重约6吨,他静静地接受来往香客的膜拜,聆听他们的心声,潜心修行拜佛的老奶奶穿着藏青的法袍在卧佛殿外等待,满眼的虔诚和期待,满身的坦然和灵气。

  来自兴化的淮剧团在景德禅寺里搭台表演,老百姓们为了看得清楚,早早地就用条凳占上了地方,茅山号子那嘹亮的'唱腔和急促的节奏穿过天空,站在老远就能听见,柔软缠绵的舞蹈,天真可爱的小朋友同台演绎,给台下的老百姓提供了一台充满欢声笑语的视觉盛宴。

  下午一点,舞龙汇合,组成一条百米龙队,环绕茅山镇游行扫街。舞龙的用意,概括起来不外乎几条:一为祈雨祈福,二为娱神娱己,三为彰显力量,四为兴旺人丁。龙队前面有一人敲乱棒锣,以示紧急,继由马皮清路。马皮是当地人请来的巫师,在社祭前进行扫街,以驱除妖魔和邪气,马皮带领龙队穿过大街小巷的每一户人家,众人夹道欢迎,十多面颜色异同的彩旗,迎风招展,以助阵威,家家户户,秉烛焚香,燃放烟花鞭炮,以保来年平安吉祥。

  民族风俗作文 篇6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就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这是我们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因为在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我们也把这个节日叫做“春节”。事例述说

  在不同的时代,吃喝玩乐这四个字的意义也就不大相同。

  吃。记得我上一次就盼着过年,过年就有好吃的,可以使劲吃而不会找来长辈的责骂,现在的要求是如何吃得健康。

  喝。要有一定的档次,所以很多的家庭都选择在酒店吃年夜饭。当然大部分还是在家吃个团团圆圆的年夜饭。

  玩。过年的时候,和亲朋好友们聚一起玩玩小麻将,斗斗小地主,这也是很多人的选择,大年三十的'晚上,刚过12点的时候“开门炮”也是必须放的,还有正月十五的鞭炮也是必须放的,意味着年过完了。

  乐。在过年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吃过年夜饭之后,就守着电视机看“春晚”,当然,大年三十就是我和孩子们的天地乐园。比如:长辈们一般会跟小辈压岁钱,或者,前几天买来的鞭炮,就一起放掉。呼应结尾

  以上所说的这些活动均是以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春接福。以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而且还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民族风俗作文 篇7

  过年是有许多风俗习惯的,民族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它们表达的意义也不同。

  就拿我们老家来说吧!每年过年,小朋友们最惦记的就属要压岁钱了。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在发压岁钱的同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还能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这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族活动。

  但是对大人来说和自己的亲人团聚在一起吃一顿年夜饭才是最重要的'。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家人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可是在我们老家还有更有意思的,就是在初一早晨4,5点钟煮上一锅饺子,把其中的四个饺子里包上四枚硬币,要是谁能吃到其中的一个含硬币的饺子,就表示谁有才气,有福气。

  这些风俗习惯是不是很有意义呢?

  民族风俗作文 篇8

  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那么每个民族中也有各种风俗节日,比如苗族,我最喜欢苗族的花山节。

  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云南屏边、蒙自、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几个苗村寨之间的开阔坡地上。“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扎以鲜花,彩旗。定花村的人(又称花杆头)是大家公认的“好心肠的人”。这人必须在节日的第一个早晨,趁太阳出山以前把花杆竖好。

  “踩花山”这天,首先由“花杆头”向前参加“踩花山”的人敬酒,祝福,随后宣布“踩花山”节开始。这时,花山场内外锣鼓齐鸣,鞭炮声,铜炮枪声此起彼伏,鲜花、朋旗迎风招展,各种欢庆活动先后开始进行。青年男女有的对唱山歌,有的跳三步舞、蹬脚舞,有的跳狮子舞,还有的斗牛,整个花山场上一片欢腾。

  滇东北和滇南一带苗族,每年农历六月六日过“踩花山节”。传说古时苗族战败流落异乡,想起祖先东逃西散的苦,伤心落泪。一年六月初六,祖先显灵,劝他们不要太难过,应该到高山顶上吹芦笙、唱歌跳舞给我们看。说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挂在一棵树上。大家围着这棵树歌舞,吹芦笙,这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从此后,每年六月六,苗家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树,举行跳芦笙舞、斗牛、跳狮子舞、爬花杆等活动。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杆,谁爬得高,就把一个猪头和好酒奖给谁。

  苗族花山节,是不是很热闹呢?有机会你也可以参加参加。

  民族风俗作文 篇9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竟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在“堂堂堂”的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吸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

  泼水节源于印度,曾经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其后为佛教所吸收,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时间约在十三世纪末至十四世纪初,距今有700年历史。随着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增大,泼水节的习谷也日益广泛。泼水节为傣历新年的庆祝活动,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届时人们先至佛寺浴佛,然后互相泼水,用飞溅的水花表示真诚的祝福。到处欢声笑语,充满了节日气氛。

  民族风俗作文 篇10

  春节:潮汕人过年,从腊月廿三就已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方落下帷幕,其间的高潮当是“除夕”和“新年”。祭祖、贴春联、围炉、送压岁钱、守岁、辞岁……这些习俗都要在过年夜(潮汕地区对“除夕”的说法)之前完成。 游神:把老爷请上金膝木雕做成的金壁辉煌的“轿子”,由选定的年轻力壮的青年抬的着,前导抬着“××老爷出巡”、“肃静”、“回避”等匾额,犹如古代官员出巡。

  潮汕民间舞蹈,如英歌舞、车鼓舞、骆驼舞、蜈蚣舞、麒麟舞、鳄鱼舞、白马舞、孔雀舞、鳌鱼舞、双鹅舞、舞鲤鱼、舞九鳄、布马舞、舞狮、舞龙、耍竹龙等,都是游神赛会时的把戏。

  潮汕锣鼓队:每年正月至二月,各乡各里游神赛会的标旗队,有潮剧戏出人物,有潮乐队,有潮汕锣鼓队,还有茶担。标旗队中穿袍的乡里老大、着唐装的童佬,洋洋大观。晚间,在老爷宫前的戏台上演潮剧,做木偶戏,热闹非凡。有的'乡村游神锣鼓队光锣就有36面,有的乡村游神后,连续演大戏。游神时锣鼓声、鞭炮声震耳欲聋;人们的个个喜气洋洋,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这些美妙绝伦的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首悦耳的新年颂歌,它是那么和谐,那么令人心醉。

  发“压肚腰”:午夜十二点,新年钟声响起时,家里的长辈则要给小辈们发“压肚腰钱”(利市),已经参加工作的小辈也要封红包孝敬长辈。“送压岁钱是潮汕过年夜习俗中重要的一项,家里的长辈要给小孩压岁钱,俗语叫‘压肚腰’,意思是孩子们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大人给小孩分发压岁钱的同时,照例还有一番勉励祝福的吉利话。到了睡觉时,将这份礼物名副其实地“压”在孩子们的枕头底下,伴随他们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除夕夜,共迎新的一年到来。

  民族风俗作文 篇11

  纳西族人生活在云南丽江,是一个开朗的民族,更是一个智慧的民族。那里的传统舞蹈——打跳,更是远近闻名。暑假我去了梦寐以求的丽江,亲身经历了打跳的趣味和习俗。

  一到纳西族的精髓——丽江古城后,便闻到了一股木头的独特气味。这是古城两旁的民居散发出来的气味,这里的民居都是土木结构的“木楞房”,顶上是砖瓦。脚下的条石,经历了八百多年的风风雨雨,被磨得很光滑了。小路的旁边,总有一条很清澈的小溪缓缓流过。这便是纳西族人生活的地方。原生态的环境,你烦躁的心一定会平静下来。这里远离汽车的尘嚣,展现在你眼前的.只有原始,安静,让人陶醉的古城。

  古城的中心——四方街,墙壁上刻有许多象形文字,就是纳西文字,纳西族是迄今为止还在使用象形文字的民族。夜幕渐渐降临,在四方街的广场中央熊熊燃起一堆篝火,打跳马上要开始了。纳西族的居民们到一栋栋房子前叫唤人们,大家纷纷从楼里出来,参加这一次打跳。

  一时间,音乐响起了,纳西族人们开始跳舞了。姑娘们穿着鲜艳的宽袖布袍和对襟长衫,腰间束着各色彩带,背披着羊皮,头上带一串白色的圆片,小伙子们穿着棉布衣,头戴毡帽,只见他们时而往前,时而往后,时而踢脚,时而挥手。他们手拉手围成一圈,绕着火堆欢快地跳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许多游客争先恐后地加入行列,圈子越围越大。我的脚也痒了,加入了欢快的打跳行列。刚开始,我那拙笨的舞步怎么也跟不上节拍,渐渐地我终于掌握三步一跺脚的技巧,我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

  朋友,百闻不如一见,还是亲自去体验一下纳西族的独特风情吧!相信你也会像我一样喜爱这个热情友好团节的民族。

  民族风俗作文 篇12

  帖春联是迎春的一系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春节的前的几天,街上就挤满了大声叫卖春联的小贩。摆在摊子上的春联更是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每张春联上都写着祝福的话语,但各有不同,耐人寻味,有的春联上写着:“和风吹绿江南柳,春雨催开塞北花”,有的春联上写着:“水水山山处处画,家家户户年年丰”。短短两句,写活了新春佳节人们心中的美好心愿。

  听爷爷说,春联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中的新桃和旧符便是春联的原型了。春联也是对联的一种,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从五代十国时开始,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但它的.最鼎盛时期还在明清两代。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在一年除夕之前,传旨金陵等地:“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除夕夜,他亲自微服出巡,以体实情。一次他发现一家未贴春联,问后方知是一阉猪者,不知该怎么将自己的经营内容写进联句。朱元璋听后,寻思片刻,为阉猪者题联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此可见,朱元璋这位马上皇帝,在弘扬和发展春联事业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到了康乾盛世,春联艺术日见完美。不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平。康熙也是撰联的高手,他题的镇江金山七峰阁联,便是一副很好的摘句联:“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春联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春联这一古老的长青之树,必将在新的世纪中展示诱人的姿容。

  民族风俗作文 篇13

  满族人的发式继承了金代女真人之习俗,男子发式是半剃半留,即前剃后留,留下的头发编成发辫垂于脑后。辫子上可结有各种各样的装饰物,从装饰物上就可以基本判定其地位的高低和身份的尊卑。传说这种发式与女真族骑射的生产方式有关,主要是为避免前面的头发遮挡视线,影响猎射野物。六、七十年代,汉族农村的小男孩,为了好养活,仍有脑后留小辫的习俗,这不能不说是受满族风俗的影响。

  满族妇女对头发十分爱惜,对发式也十分讲究。满族妇女"辫发盘髻"的习俗,也是来自女真遗风。"两把头"是满族妇女最具有代表性的发式,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上,分成两绺,结成横长式的发髻,高高的发髻最为流行;再将后面余发结成一个"燕尾"式的'长扁髻,压在后脖领上,使脖颈挺直。满族女子身着旗袍,足蹬高底旗鞋,显得亭亭玉立,仪态万千,充分体现满族女子的端庄优雅。

  清代中期,满洲贵族妇女开始盛行"旗头",也叫"旗头板"、"大拉翅"。就是以头顶发髻为座,上面放置旗头。旗头和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差不多,是一种扁形的冠,里面有铁架支撑,外面用青绒或青素缎等制成,正面有各种珠宝首饰的装点,侧面悬挂流苏,真可谓是动则摇曳生姿,静则雍容华贵。旗头是由"两把头"发展而来的,由于是进关以后才流行起来的,所以,人们也把它叫"大京样"。

  民族风俗作文 篇14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广西人, 我爱广西,爱广西的山、广西的水。

  广西有许多处山水城市,有桂林、阳朔、北海、贺州……最能代表这个特点的便是全国闻名、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使桂林有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便形成了其天然的各种溶洞、清澈见底、水平如镜的漓江、貌似大象的象鼻山。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各种天然奇观尽聚桂林,象鼻山,就是桂林的象征,它因山形酷似一头大象。她神奇壮观、形象兼备,鼻脚之间的水月洞就如同一轮临水皓月,构成“象山水月”的奇景,潇潇洒洒。

  桂林的山水也是独一无二的。人们常说“人间仙境、梦幻漓江。这话一点也不错。看第一眼漓江,只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清澈而平静。山的倒影再倒映下来,美得无与伦比。漓江是美的.,它不会被任何天气影响以至丑陋—晴天,青峰倒影;阴天,漫山云雾;雨天,涟漪圈圈。

  我爱广西的景色,也爱广西的食物。

  广西有三大名粉:桂林米粉、柳州螺丝粉、南宁老友粉。桂林米粉以爽滑而闻名,桂林米粉入口香,爽滑,细嫩,容易入味;柳州螺丝粉和南宁老友粉都是以辣闻名,辣让食客更有胃口,为食客增加了食欲。

  我们广西人,热情好客,有客人来,他们会唱起山歌,跳起山舞;他们又会拿出最好的食物和客人分享,还会搞一些活动让客人增添乐趣。

  读文章的你,如果来到了广西,不要忘了逛逛桂林,吃吃三粉,这会让你领略到广西的美丽与魅力!

  民族风俗作文 篇15

  今天,我体验到畲族的婚嫁习俗。我们跟着讲解员,她说需要四个人分别来扮演新郎、新娘的舅子和两位伴娘。赵老师自告奋勇的扮演“新郎”,另外三人都是我的同学。

  新娘在哪儿呢?我正好奇着。该不会在一旁的轿子里吧,想着,便探着脑袋往轿子里看,一旁的.导游似乎听到了我的心声,接着说道:“我们现在还不能见到新娘呢,要新郎闯过一道道难关后,才能见到新娘。

  在一扇大门前,我大家停住了脚步,我看到前方的地上放着两把交叉的扫把,扫把上还有尖刺。它们挡着我们的去路,必需要对出歌才能继续前走,村里的姑姑们都说畲族自己的语言,让我们听得云里雾里,也真难为赵老师了,他不但没知难而进,反倒知难而退,只好被新娘家的人罚了三碗酒。

  畲族的不少人家还会上山打猎,正因为这样,新郎的箭法一定要很准。对新郎的第二项挑战就是射箭,我们在一旁窃窃私语:“赵老师恐怕连弓怎么拿都不知道。”“小心,别被赵老师射到啦。”听了这,我们都躲得远远的,生怕被箭法不准的赵老师射到,果不出所料,五支箭,赵老师一支也没射到。

  要进到新娘的家中,还得猜出哪一位姑娘是女祭司。“应该是头上盘着鹤的吧。”“可能是身上的衣服绣着凤凰的吧。”“不对,可能是身上背一个包的!”大家七嘴八舌地给赵老师支着招。是啊,三个姑娘都不一样,哪一个才是呢?最终,赵老师选了那位绣着凤凰的。结果,讲解员说,应该是身上背着包的。

  赵老师最终没见到新娘,在真正的婚嫁中,需要全是满分才能娶上新娘呢。

  民族风俗作文 篇16

  苗族大约有740多万人口,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地。苗族居住地带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在山岭之中,给人一种祥和的气氛。

  苗族人还认为世上有鬼神,他们认为鬼有两个种类,一种为善鬼,也就是神,会给人带来幸福、好运。而另一种则是恶鬼,他们认为,死去的人或动物的怨恨化做的恶鬼,会带来霉气、厄运、灾祸。有些地方的苗族人认为盘瓠(一种神犬)或枫树枫木为他们的始祖,把它们当作祖先来崇拜。很有意思吧!

  苗族人认为万物有灵,崇拜自然。他们拥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各种原始宗教形式,苗族传统社会则迷信鬼神和巫术。苗族人对某些奇特的自然景物认为是灵性的体现,如果遇到,就会对其顶礼参拜。他们大多数人都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极少有人信仰佛教和道教。

  他们的饮食也很有意思。一日三餐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则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里面包着鲜肉或酸菜,味道极为鲜美。苗族人还爱吃酸、辣味的食物,他们的.典型食物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介绍完饮食,就要介绍服饰了。在我们苗族,不管男女老少,都爱戴银饰。银饰的种类也很多:有银花冠、银牛角、银花带、小银花坠……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苗族,我们的民风民俗是独具一格的。

  民族风俗作文 篇17

  我的家乡在浦城,这是个很小的县城,但仅管如此,浦城的人民一直崇尚着中华的传统民俗,这表示着大家对祖先的尊重。

  那我就先从春节开始说起吧!除夕之夜,家家3点多就开始吃年夜饭,“蛋卷”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的颜色是金黄色的,象征着家家年年都繁荣,儿女能够孝敬长辈。吃完晚饭后,我们是从不出门的,听奶奶说:“若出了门会把大家的好运给带走的。”虽然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依然能够玩的有声有色。大人们在家中打牌打个通宵,孩子们放烟火放得起劲!这表示大家的`好运年年,财运年年……除夕过后,换来的正月初一也是很受人欢迎哦!

  早晨起来,洗漱完毕后就先喝一杯“桂花蜜”,这是我们孩子的最爱,味道甜甜的,香香的……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甜甜美美……吃完饭后就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就要包压岁钱,孩子们得到压岁钱后可开心了,但初一至初三是不可以乱花钱的,这又代表着大人们在这一年里很难很难挣到钱,运气也不太好……给长辈们拜完年后,女孩在家帮父母干活,男孩就跟随大人们去各自的亲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过的十分开心。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庙里去烧香,给菩萨请安,让菩萨保佑子孙满堂,儿女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过了初六,大家就一切都恢复正常了,大人们工作的就继续工作,孩子们该去复习功课,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了,这个春节是令人难忘的。

  民族风俗作文 篇18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在苗族人家做客,切记不能去夹鸡头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夹鸡肝、鸡杂和鸡腿,鸡胆、鸡杂要敬老年妇女,鸡腿则是留给小孩的。当你离开苗族主人家时,一定要有礼貌地说声“哇周”,意为“谢谢”,感谢苗家对你的盛情款待。

  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民族风俗作文 篇19

  家乡的>端午节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今天农历初五,这一天有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它能和家乡的春节、清明、中秋节一样热热闹闹,处处洋溢着人们欢歌笑语,欢度节日的快乐。

  家乡的端午节更加隆重,端午节前几天家家户户就准备迎接它的来临,后几天准备划龙舟庆贺。这天人们买好箬叶、棕、糥米和肉等物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节更加具有节日气氛,你看现在离节日还有四五天,挨家挨户都在紧锣密鼓地包粽子。原来单调的粽早有了改进,现在有豆沙馅的.、板栗馅的、蜜枣馅的真是五花八门,口感好极了。满街都能闻到粽子飘香,真是猴得人直流口水,提前带来节日的气氛。

  端午节这天,每家每户早餐桌上都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早点,让你看得眼花缭乱。不

  过最不能缺少的是包子、麻圆、粽子、茶蛋和大蒜,这是家乡传统的佳肴。大家欢度在一起,团团圆圆,吃得热热闹闹,津津有味,但对我来说到没有什么新鲜感,因为这些东西我早就吃厌了。听外公说,他们小时候多么盼望节日这一天的到来,因为只有过节才有这样的>幸福生活,平时那有这样好的生活呢?

  想想现在,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这真要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我们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民族风俗作文 篇2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藏族就是这些民族的其中之一。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吉青海海北、海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东地区。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存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袍是藏族主要服装款式,藏袍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时间要把下部上提。下摆离脚面有三40公分高,扎上腰带。藏袍可分,牧区皮袍,色袖袍,农区为氆氇袍,式样可分长袖皮袍,工布宽肩无袖,无袖女长袍和加落花领氆氇袍,男女穿的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男衬衫高领女士多翻领,女杉的袖子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跳舞时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姿态优雅。

  藏族有着各种各样的礼仪。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的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20厘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这就是藏族,一个少数民族。藏族的服饰别具一格,多姿多彩,享誉世界。

  民族风俗作文 篇21

  今天中午,和阿姨叔叔在一起吃饭的时候,阿姨说:“今天是重阳节,每家的饭店生意十分好,因为大家都在给老人过节日。”

  吃晚饭回到家,我赶快打开电脑查看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我仔仔细细的查阅每一篇资料才明白: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爸爸告诉我:我们国家从今年起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要让天下所有的子女尊敬老人,孝敬老人,赡养老人。我想起从我记事起,我的姥姥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的给我缝小被子、小棉袄和棉裤;我的爷爷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端到我跟前,我的爸爸妈妈不论自己多辛苦,对我总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他们对我的爱付出的太多了。

  我心里祝愿天下所有的姥姥爷爷爸爸妈妈节日快乐!等我长大了,我要发明一种长命百岁的药,让您们长命百岁,永远身体健康,我长大后用我自己挣的第一笔钱,给您们买最好吃的东西,让您们穿最好看的衣服。

  民族风俗作文 篇22

  我的家乡在黑龙江,过春节时那里有许多的有趣风俗。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过年的传说。所以春节又称“过年”。在除夕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守岁以驱赶年兽,当然并没有真正的年而这些习俗却流传了下来

  在除夕夜,每家每户都要吃年夜饭,全家不论男女老少,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谈论着即将过去的一年和新一年的打算。当新年钟声响起的时候,大家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吃过饭,屋外便会响起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孩子们拿着早已准备好的小礼花,冲出门,与自己最要好的朋友们一起放。绚烂的焰火映衬着他们的笑脸,是的除夕也变得更加热闹。

  在春节期间,我们的家乡都会举办大型的扭秧歌比赛,连队的,场部的人,不论男女,都穿着统一的服装。手里拿着彩扇,步代整齐,伴着震天的锣鼓声,舞到广场上。他们变换着各种方阵,一较高下。队伍里还能看到可爱的大头娃娃,漂亮的新娘子和唐僧师徒四人。比赛的结果并不重要,这次比赛为的是展现农场人民的风貌,使得节目的家乡更加热闹。秧歌比赛结束后,广场上会有烟火表演。看,那一朵朵在空中绽放的鲜花,红的、黄的、绿的.、紫的,仿佛让人身临一片花的海洋。焰火照映的每个人脸上都亮晶晶的,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啊!

  我的家乡还有许多特色有趣的习俗,这一切让我更加了解家乡,更加热爱我的家乡。

  民族风俗作文 篇23

  傣族的家庭和婚姻过去带有明显的封建色彩,其特点是等级内婚。土司之间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盛行一夫多妻。广大农民实行父权制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家庭成员为父母与未婚子女。青年男女婚前社交活动相当自由,可以自由恋爱。未婚青年在节日里或盛会场合“串布少”(找未婚女子谈情说爱)很盛行。流行召赘上门的习俗。通行土葬,贵族与贫民的葬地是严格分开的。和尚、佛爷死后,先行火葬,再用瓦罐盛骨灰埋于寺后。

  傣族服装,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纹身的习俗很普遍,男孩到十一、二岁时,即请人在胸、背、腹、腰及四肢刺卜各种动物、花卉、几何纹图案或傣文等花纹以为装饰。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着白色或绯色内衣,腰身细小,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芒市等地妇女,婚前着浅色大襟短衫,长裤,束小围腰,婚后改着对襟短衫,黑色筒裙。内地傣族妇女服装与边疆大体相同,但有地区性特点,往往因此被其他民族呼为“花腰傣”、“大袖傣”等。

  傣族的饮食以大米为主,德宏地区的`吃粳米,西双版纳等地的爱吃糯米。喜饮酒和食酸辣,好吃鱼虾等水产。普遍有嚼槟榔的习惯。村寨大多建于平坝近水的地方,翠竹掩映,溪流环绕。干栏式建筑是傣族住房的特点,分上下两层。德宏多数地区傣族住平房,土墙茅顶,呈四合院。

  民族风俗作文 篇24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就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这是我们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因为在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我们也把这个节日叫做“春节”。事例述说

  在不同的时代,吃喝玩乐这四个字的意义也就不大相同。

  吃。记得我上一次就盼着过年,过年就有好吃的,可以使劲吃而不会找来长辈的责骂,现在的要求是如何吃得健康。

  喝。要有一定的档次,所以很多的家庭都选择在酒店吃年夜饭。当然大部分还是在家吃个团团圆圆的`年夜饭。

  玩。过年的时候,和亲朋好友们聚一起玩玩小麻将,斗斗小地主,这也是很多人的选择,大年三十的晚上,刚过12点的时候“开门炮”也是必须放的,还有正月十五的鞭炮也是必须放的,意味着年过完了。

  乐。在过年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吃过年夜饭之后,就守着电视机看“春晚”,当然,大年三十就是我和孩子们的天地乐园。比如:长辈们一般会跟小辈压岁钱,或者,前几天买来的鞭炮,就一起放掉。呼应结尾

  以上所说的这些活动均是以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春接福。以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而且还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民族风俗作文 篇25

  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把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故乡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习俗把古老又悠久的习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民族风俗作文 篇26

  我的家乡在雪域高原新城——天祝藏族自治县,那里有圣洁的白牦牛,雄伟的马牙雪山,还有热情好客的藏家儿女。我的家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藏历新年。新年一大早,阿爷起来便挤好了新鲜的牛奶,阿奶开始熬制奶茶,炊烟袅袅,茶香扑鼻,不一会儿,一大锅奶茶翻滚着香味,使我馋得直流口水。

  阿爸拿来了上好的酥油,放在了龙碗里,阿妈舀上熬好的奶茶,金黄的酥油化开了,荡漾在洁白的奶茶上,闻一闻,真香啊!这天,人们还要吃手抓羊肉。阿爷说,藏历新年这天吃手抓羊肉象征着幸福美满,来年五畜兴旺,庄稼丰收。当阿爸把一只羊剁成大块时,我已迫不及待地端起盆子把肉倒进了大锅里,围在灶火旁等待吃超香的手抓肉。整个下午,村庄里都飘着手抓羊肉的香味。晚上的节目更热闹。大人小孩都穿着节日的盛装,来到村里的大场上,围着篝火跳锅庄。

  音乐响起来了,篝火燃起来了,锅庄跳起来了,全村男女老少的脸都被篝火映红了,欢乐荡漾在他们的脸上,欢呼声、笑声、孩子们的呐喊声响彻了整个村庄,幸福洋溢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很美吧!希望你有机会也来我的家乡和我一起过我们的传统节日——藏历新年。

  民族风俗作文 篇27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民族风俗作文 篇28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个国家,每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是不同的,不同的国家喜欢的衣着也是不同的。今天,我要带大家去了解的是日本的和服和韩国人穿的“韩袍”。

  和服是是日本大和民族的传统服饰,在当地被称为“着物”,因和服的图案与色彩反映了大自然的具体意象,又叫“赏花幕”。和服不用纽扣,只用把结的腰带, 腰带种类很多,打结方法也不同,广泛使用的是“太鼓结”,就是在后腰打结处的腰带内垫一个纸或布做的芯。由于打结很费事,二战后又出现了“改良带”和“文化带”。

  “韩袍”是韩国人的传统服装,它的样式适合韩国的气候,和韩国人起坐习惯。女性的韩服短上衣搭配优雅的长裙,上衣和长裙的颜色,五彩缤纷,有的还加了明艳华丽的`锦绣。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色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的风情画,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各个国家的独特魅力。

  民族风俗作文 篇29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把这个节日叫做“春节”。

  吃喝玩乐,时代不同,四个字的意义也就不同了。

  吃,记得我上一次就盼着过年,过年就有好吃的,可以使劲吃而不会找来长辈的责骂,现在的要求是如何吃得健康。

  喝,有档次,所以很多家庭选择在酒店吃年夜饭。当然大部分还是在家吃个团团圆圆的年夜饭。

  玩,过年了,和亲朋好友聚一起玩玩小麻将,斗斗小地主是很多人的选择,大年三十的晚上刚过12点的“开门炮”是必须放的,还有正月十五的鞭炮也是必须放的,意味着年过完了。

  乐,我过年就是一家人吃过年夜饭就守着电视机看“春晚”,当然,大年三十就是我和孩子们的天地乐园。比如:长辈们一般会跟小辈压岁钱,或者,前几天买来的鞭炮,就一起放掉。

  这些活动均以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春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民族风俗作文 篇30

  我国历史悠久,景色优美,物产丰富,自然也少了不民俗。现在我就说说几个传统节日吧。

  元宵节,名字中有个“元宵”二字,其实在这一天早上要吃元宵,晚上要炸玉米,点燃火堆后,从上面跳过去,但跳火堆是乡下的习俗,城市里一般不会有。

  清明节,也是一个节气的名字。这一天,人们扫墓、踏青,一天都比较悲伤,正如《清明》中描述的情景。

  端午节这一天的习谷很多,有斗蛋、吃粽子、赛龙舟等。粽子是用芦苇包着糯米和其它食品,三角形食物,外表为黄绿或褐色,里面的馅各种各样,香而不腻。赛龙舟的来历是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楚国有个爱国诗人屈原,当时楚国局势非常紧张,屈原想出一条巧计,就去报告楚王。可是,楚王听了小人的`谗言,不但不听屈原的劝告,反而十分排斥他。后来,楚国灭亡,楚王被秦王和死。他听说事情后,抱着一块石头投汩罗江而死。人们为了不让鱼虫虾蟹吃他的尸体,人们就往江中倒雄黄酒、扔粽子。这一天,人们还喝雄黄酒,还给儿童肚子上系五彩线。

  好了,说到这也差不多了,下次再说吧。

  民族风俗作文 篇31

  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民族风俗作文 篇32

  关于春节的风俗习惯还有很多很多,它既是传统节日,也是传统文化。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阵阵鞭炮声响起,迎来了我盼望已久的`春节。早上,吃完饭,爸爸妈妈要带我去拜访亲戚,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新衣服要穿时,妈妈看见了衣服上的商标还在,于是拿来剪刀正要剪时,我连忙叫住:妈妈,过年时不能用剪刀,免得惹来口舌之争。妈妈恍然大悟,马上放下剪刀,用手扯下了商标。

  晚上,妈妈请大伯、叔叔两家人来我家吃饭,晚餐可丰盛啦,鸡、鸭、鱼、肉等摆满了餐桌,饭后,垃圾桶的垃圾已堆成了小山,妈妈叫我帮助把垃圾倒了,我摇了摇头,妈妈有点生气地说:长大了一岁,你倒是变懒了。我连忙解释道:妈妈,过年时,不能倒垃圾,以免把财运倒了。叔叔、大伯们大笑起来,说我的年纪虽小,学问却很多。妈妈也禁不住笑道:她呀,知道的比我还多。我听后,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过年的习俗还不止这些,还有:大年初一不扫地,怕把财运扫走;不倒水,以免把财运倒了。可真是有趣的风俗。

  民族风俗作文 篇33

  傣族最著名的恐怕是泼水节。每年四月的一天,傣族都要举行泼水节。这一天早晨,人们要采集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做完这些,群众性的泼水就开始了,只见一群群男女青年铜钵脸盆盛水,涌出大街小巷,嬉戏追逐,逢人便泼,从头到脚,全身湿透。这是吉祥的水,幸福的水,不管是泼者还是被泼者,都异常地高兴,脸上挂着笑容。

  傣族的女子对发饰很有讲究,大多梳高发髻,还爱在发髻上插缀鲜花;男士们则爱穿对襟或大襟的无领短衫,肥筒长裤。

  傣族的'居住物——傣族竹楼也小有名气。因为傣族人居住区气温高而竹楼又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因此,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傣族还有一个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新楼落城时,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这时,全村人都像过节一般热闹。同时还要亲请“赞哈”唱“贺新房”的曲子,据说这样才能吉祥,平安,家道兴旺。

  傣族的民俗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了解,去探索。

  民族风俗作文 篇34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讲土家族过节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是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然而我很荣幸的当上这个家族中的一员。

  土家族是跟着汉族一起过春节的',但是过年的风俗却大不相同。比如说:

  1过年的时候要打糍粑,糍粑打好了,可以在新年当上家常便饭,而汉族却是大鱼大肉(这就是富与贫之间的差距啊!);

  2除夕之夜然大火。每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在吃完团圆饭的前提下然大火。然大火的主要目的就是“祭祖”,希望祖先在阴间的新的一年里开开心心,而汉族却只是简简单单的守岁;

  3大年初一的早晨不能把洗脸水倒掉。因为洗脸水相当去金银财宝,假如倒掉了它,子子孙孙在这一年就会大不幸,而汉族却要在大年初一彻彻底底的打扫一次;

  4在新的一年之前,必须把欠的债还清。俗话说得好嘛“新年有新气象”(这条和汉族差不多)。

  土家族过年的风俗还有很多,在这里我先卖个关子。如果想知道的话,就来到贵州,来到这个多民族的地方!

  民族风俗作文 篇35

  傣族主要居住在西双版纳地区。这里山川秀丽,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有大片的热带原始森林。森林里栖息着珍贵的野生动物,大个头的'亚洲象和美丽的孔雀,都是这里的“居民”

  傣族主要从事种植业。傣族村寨有一幢幢竹楼组成。竹楼多为两层,样式很漂亮,上层住人,下层没有墙,存放杂物或关养家畜。

  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入夏安居节(关门节)、出夏安居节(开门节)

  傣族泼水节在农历三月中旬,正值傣历六月,是傣历中一年的开始,所以泼水节就相当于我们的春节。

  泼水节期间,傣族人要到佛寺中向佛祖敬献贡品,青年男女则要穿上漂亮的衣裳,走到街头相互泼水嬉戏。按照傣族风俗,用清水泼洒可以洗去一年的污垢,祝福未来吉祥。

  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是竹筒饭。制作方法是将新鲜的米装进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

  民族风俗作文 篇36

  家乡的风俗相信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我的家乡,就有它自己独特的风俗。就先说除夕夜吧!在这个不平常的夜晚,小孩子们可以打着灯笼,到处去玩。不仅是小孩出来玩,有的大人也会忍不住出来玩呢!大人小孩都在街上放爆竹,那场面,好不热闹!除夕过完,第二天便到了大年初一,这一天,连着大年初二、大年初三,全家人都等于放假了。对了,这三天还不许动针线、剪刀呢!

  听那些年老的人说,这是为了劳累了一年的妇女们放了三天假。可见这是多么公平!大年初一这一天,大人们就领着小孩去长辈家拜年,拜完年,长辈们会发红包的!这红宝是给小孩子们的`,小孩子们可以自己攒起来,自己支配,比如买点书了,买点文具了。对了,这一天,大家还得放鞭炮呢!有兴趣的人们还可以在家里打开VCD,插上话筒,尽情的唱一番。

  到了元宵节之后,也就是正月十五,小孩子们可以买元宵,到晚上煮元宵吃。哦,对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还得点蜡烛呢!家家都点,屋里,院子里,还有大门外面,都点上了蜡烛,从外面看,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一样。十五过后,到了十六,就开学了,人们有各忙各的去了。

  民族风俗作文 篇37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我的民族——壮族的风俗。

  壮族是一个勤劳善良,豁达乐观,十分有特色的民族,它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先来介绍壮族的服饰吧。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壮族女子的服装一般为蓝黑色,裤脚稍宽,头上包提花头巾,腰间系精致的围裙。壮族小伙子多穿对襟上衣,腰间系一条腰带,颜色十分艳丽。

  对壮族的服饰做了介绍,那么,有没有关于壮族的节日呢?有的。“三月三”歌节就是壮族的传统节日。壮族人民能歌善舞,喜欢唱山歌,会定期举行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在农历三月初三最为隆重,壮族人民会在这一天对歌。这就是“三月三”。在三月三这一天,人们还会吃五色糯米饭。三月三的前一天,家家都会准备五色糯米饭,这是用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分别浸泡糯米,做成白、黑、红、紫、黄五种颜色的糯米饭,色彩鲜明,就为明天的三月三准备吃食。除此之外,在三月三,还有碰彩蛋、叫竹竿、抛绣球等活动。怎么样?壮族的风俗活动是不是很丰富呢?

  壮乡之美,源于壮乡之特点。这就是我的民族——壮族的风俗。你的民族呢?

  民族风俗作文 篇38

  民俗文化村生活着无数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他们和睦相处,团结一致,整天沉浸在欢声笑语中。

  清明节,来到了《传说》中的和谐民俗文化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雄伟的布达拉宫哦!应该不是布达拉宫的缩小版。虽小,却和真品一模一样:一样的屋顶,一样的颜色,花香,太美了!真是太棒了!我深深地沉浸其中,不由得纳闷:西藏很棒,拉萨很神奇,布达拉宫呢?伟大的!北京的长城在世界上是独立的、独一无二的。但是现在有一个非常小的版本!从嘉峪关到山海关,一直陪着我走。走了很久,还没有看到长城的尽头。分明是一条巨龙在盘旋,看不到前头后尾。我心里一惊:天啊!这是一个非常小的版本。哪怕是这么小的长城,也是无穷无尽的'。真正的长城有多少倍?秦兵马俑是举世闻名的珍贵历史文物。它是巨大的。每个士兵右手拿着刀,左手拿着弓,趴在马背上,高呼:“为国拼死拼搏,冲啊!”沙尘飞扬,叫喊声如五雷。这个缩小版形象地再现了秦军昂首挺胸和千军万马的气势。我惊呆了:没想到秦军竟然有十万块钱,在刀剑战场上,不怕,反而会为秦王战死!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我去了一趟西藏,一趟北京,一趟西安。多么忙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