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1
秦始皇兼并六国,创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专制帝国。但专制暴虐、焚书坑儒、大兴土木,使秦始皇饱受抨击。这个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帝王就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他在13岁即位9年后亲政,迅速平定太后的舍人嫪毐发动的叛乱,并以放纵嫪毐的罪名罢免吕不韦。通过这些行动,秦王嬴政把权利完全集中到自己手中。他花费10年时间,实现了统一各国的雄心,也适应了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成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国。在政治方面他推行以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和三公九卿制分权独立又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统治体制,确保皇帝对全国的统治,组建了一个空前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在文字方面全国改用小篆,文字的统一对各地的文化交流和共同文化进一步形成具有深远意义。同时,他下令统一货币度量衡,方便了各地的贸易来往和国家的财政税收。并且还修筑驰道,疏浚鸿沟开凿灵渠,为抵御匈奴,修建长城,有效阻挡北方少数民族侵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采取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的措施,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权机构。
秦始皇也是一个唯我独尊、专制暴虐的君主。他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无限制地使用民力、物力,超过了当时人们所能忍受的限度。为了修建宫殿、陵墓和满足秦始皇奢侈的生活,秦王向民众征收大量的赋税,造成“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力织不足衣服”的悲惨状况。为了稳固其同志,还制定严酷的刑法。
尽管后期他昏庸无道,但是他结束了战国以来的混乱局面,《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缺点掩盖不了他的光芒。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2
黛玉的人生是极不幸的,幼年丧母。她还太小,楚楚可怜的模样令人心疼,黛玉自小体弱多病,长年是卧病在床的。当 她的父亲也离她而去时,她的心就像上了一道枷锁,紧紧的,将所有人都隔离在心之。,只因受的伤太深。大观园的出现是黛玉人生的转折点,她此生的爱恨情仇或许就凝固在了大观园之中。
她有能让落花满地鸟惊飞的美貌,比传统美女的沉鱼落雁更富有情韵。曹雪芹在西施,飞燕等古代美女的基础上,赋予她“绛珠仙子”的神话,使她融古往今来之秀美,集仙界凡间之灵慧。
弱质纤纤,风韵淡淡,林黛玉便以这个形象走进我的视野。不知道如何直视这个世界,只能自己努力抬起骄傲的头,任凭寂寞、疼痛似紫色藤蔓一样在身后纠缠蔓延。别人都说她似只刺猬,拼命地用刺来保护自己,而我认为,她,不过是只蜜蜂,蛰了别人又何尝没有伤到自己?
作为封建时代的女子,她有独到的人生见解,具有诗人的敏感气质和奇逸的文思,生就的伶牙俐齿,锋芒毕露,从不趋炎附势,而且反抗着社会对她的迫害。她以落花自比,始始终保持着高尚的情操,执着的维护自己尊严和个性自由。蔑视功名,反对封建的黛玉一生以泪洗面,在生命和理想绝望的边缘,却反常的出现了笑容,她以笑来结束她哭的一生。
今生今世,黛玉的华丽而至,却没逃开死亡的枷锁,我尝遍了她这一世的所有酸甜苦辣,当我去真正品味她的一生时,突然发现很是压抑,不得不长吁一叹。
似乎我也明白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悲痛不能解决一切离与分。即使结束了什么,也不要悲观将自己锁压。沉默,悲伤,痛苦,只是上天一次玩笑的终止。结束了,不必再留恋什么,找什么能够让自己宣泄的方式,而应该保持一颗纯洁的心。千万不要将自己的幻想破灭,追求也许正是人生中最好的魔法,比悲伤这些令人痛心的小角色好一千倍,甚至一万倍……
最后请记住一句话:昨天代表的是已消逝后的留恋,而明天象征的却是憧憬的希望。珍爱自己,放下思想上的包袱,让自己重新变得璀璨,变得辉煌!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3
当我七岁: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茫茫沙场,这肯定是位历经战斗的男将领,披戴着人生世态的沧桑。
当我十岁: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江南小城,乘舟漫游,心隐情闲,有双看透世间红尘的慧眼。
当我十三岁: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思乡念故,情愫纠缠,以醉浇愁,待得梦境回乡引一笑。
当我十五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愁刻骨,寸肠断,闻者不禁泪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便是李清照,诗尽人醉。
她是大家闺秀,观城市之风,沐书香门第。没有乡下女子的闭塞,自由歌颂理想的爱情。观灯赏景,陶冶性情。她无疑是幸运的,亲临了当时的人情世故。
她是空闺女子,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却只能以书信来往。“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奈何最后只能因为政治斗争被活活拆散。
她是悲情才女,被欺骗感情,经历国家变动,贫困忧苦,四处流荡,最终只能客死江南。但到最后,她是否有些欣慰,将自己的灵魂永远留在了这片幽美之地。
经历时间的洗涤,感受历史的气息。无论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是“杜紫薇”杜牧,“崔鸳鸯”崔珏,所题之文,皆有风韵。
或者是我总有一种悲剧情怀,当首次看见李清照的文字,便不禁沉迷于此。她有女性的柔情,有将士的刚硬,有江南的抒情,有北国的惨淡。这是一个奇丽的女子,盛开于中国历史长河中一朵璀璨的莲花。
当我迷醉于月夜宁静时,晚风拂脸,水映清月,不禁吟起“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当我伤感于春花坠地时,无人理会,参差斑驳,不禁感叹“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当我亲临世事变迁时,不见昔日,只剩流影,不禁感怀“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当我无端生起愁感时,双眼迷蒙,悲秋之怜,不禁惆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是一段如莲一般的人生,不是为了生存而存在,而是为了生命而燃烧。时间如银河相隔,看不见她的面庞,却能听见她喃喃的语调,黑墨在白纸上挥洒,感情在文字中流淌。
她是李清照,像百合般脱俗,像腊梅般宁静。穿越时空,我在她的文字上感怀,她在秋千上轻吟。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4
叹息之声如梦里花落,一朵朵敲击在几案上,如隔窗的雨碎了芭蕉的衣裳。——题记
总想选个月华如水的夜晚与你温一壶薄酒,一脚踏在北宋的沧海,一脚踩在南宋的桑田,醉卧柳荫花阶,流连苹花汀草,亦或泛一叶兰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你究竟是怎样一位女子?乍暖还寒的时候,凭着史册上残存的注释,我把你读成西风中一株黄花的模样,你的客船远航千年,却早已消失在碧空的尽头,迟到的我,手捏一张过期的船票,在摆渡的口岸守望。我愿一直等下去,只为读你的词时没来由的感动。
无须旁人用过多笔墨为你写文树碑,只那一本《漱玉词》就已言尽春秋与风流。
风住,尘香,花尽,寥寥素词,淡淡清愁,在阡陌中飞行,在街巷中穿越,像是迈入了一条时空逆转的隧道,沿着岁月的脉络穿越千年,走进你传奇般的故事里。尚未觉“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羞涩少女初长成,转眼间竟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凄苦怨妇。那倦倚西窗问海棠花瘦的女子,那把酒东篱待黄昏日暮的身影,我该用怎样的胭红轻染她唇边的哀伤,该用怎样的脂粉淡抹她腮边的泪痕。
江南繁华依旧,如火的石榴花映红了一江春水,江南那座庭院依旧有黑白瓦墙,镂花木窗,依旧有青玉香炉。香烟袅袅,怎敌得起乍暖还寒的晚来风急?王朝衰落,亲人离去,只留下你一人在这世间踽踽独行。国耻和家愁让你这位柔弱的女子倍感苍凉,那一颗女儿心怎能承受命运的如此重创!易安,别再温情于凤凰台上的笛音,也别再担心莲子已成荷叶的湖水,当你把少女最美的心事写入红颜绿鬓时,你得到的应是“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可是,眼前的景致并非如此,断肠方草在漫长,满园落花里,泪洗残妆的你没有卷帘。惟有楼前流水淙淙声响,念你终日凝眸,但在凝眸处又添了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新愁。你太有才情,所以你注定在词赋中一寸一寸瘦下去。晓风疏雨,千行泪下,何人扶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你如带香的清风,如皎洁的明月,在岁月的清流中缓缓行,徐徐舞,自在花开花落。临水照花的女子,谁不愿在月移花影下就朦胧夜色描眉梳妆,你却为国家的兴亡而悲歌,人如池莲冰清骨,文如秋水不染尘。
何时与你把酒,就砚旋研墨,共桃李春风,一解旧愁。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5
“剑折沙尽血洗风,七载成败转头空。荡恨笑饮苍天泪,段韧傲刻夕阳红”。黄沙场上,他是运筹帷幄的常胜将军;霸王别姬,他是情深意重的痴情男儿;乌江河畔,他是至死不渝的正义之士。
他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他就是楚汉之争中,不屑苟且偷生,光明磊落的西楚霸王项羽!
我心目中的项羽从不失一个英雄的风范。面对兵强将猛的大秦国,他身先士卒,势如破竹,带领着战士们攻破敌军的堡垒,他是百战不殆的英雄;与刘邦同席对峙时,仅仅只是对刘邦的赏识,便凭着一念之仁放虎归山,他是有情有义的英雄;四面楚歌后被困垓下,爱妻自刎手下精兵所剩无几,他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拔剑自刎,他是一个无愧于心的英雄。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对于我而言,项羽的离开铸造了他的崇高,人们眼中名垂青史的千古英雄以凋零的形式,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寒风凌冽,江面吹起层层波光,手中的剑带着鲜血划过长空,伟岸的英姿倒在江边,一个伟大灵魂的枯竭为冬日增添一份悲壮。倒下的瞬间是令人惋惜的,死后被敌军五马分尸的下场是凄凉的,却显露出英雄本色,宁死不屈的万丈豪情。这令人大加赞赏,但如此下场,真的如项羽本人所言的“天要亡我”吗?
项羽是不可多得的军事奇才,却又不得不担起一介莽夫的称号,他是何等的一意孤行,刚愎自用。倘若他听取手下的意见,不放虎归山,倘若他听取手下的意见,横渡乌江,在江东占据一方势力,历史的.结局尚未可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西楚霸王重掌天下也指日可待。可也正是这样一个固执己见,看重名誉尊严的英雄,更显得可爱,更显得珍贵,更令人称赞。人们常常惋惜这样一个创下无数丰功伟绩的战神逝去,但这样的离开也正创造了一个新的辉煌,他高大的身影无法在满朝文武的簇拥下重振楚威,却永远的立在了人们心中!立在我的心中!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著名词人李清照眼中的项羽,也是人们眼中的楚王,也是我眼中那个永不明灭的英雄之火,他是我最喜欢的一个风流人物,西楚霸王项羽!
爱美人,爱故交,爱攻无不克,更爱西楚霸王!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6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题记
自古以来,人们都赞赏文人墨客,而不看好军事家,即使偏爱军事家,又看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一类。就像《三国演义》一样,人们喜欢诸葛亮,喜欢刘备,而憎恨曹操。
但我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我觉得像诸葛亮一样有才华,却无统治的魄力的人不可取,像刘备一样遇着点事就哭哭啼啼的人更不可取。在当今社会,需要的就是曹操这样的人。
曹操是一名政治家,他拥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勇气;也有着先见之明,他知道天下为定,不宜称帝,而要称王;他更擅长“ 攻心计”,当官渡之战后,袁绍败退,曹操收获了许多写给袁绍的信,其中不少是自己人的,他知道,给袁绍写信的人不止一两个,而是上百个,如果一一查清,只会动摇军心,于是他一封信都没有拆开,只是付之一炬,全部烧毁,从此他的兵卒都死心塌地的跟他了。曹操也是一位文学家。他“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在《龟虽寿》一文中更是写下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样的豪情壮语。
当然,曹操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有作为的军事家,在诸多战役中大获全胜,特别是官渡之战,至于赤壁之战,我想杜牧说得很对: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不过,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他也有一些缺点:他太多疑,以至于误杀吴伯奢;他太自私,“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的功应大于过吧,他理所当然应是一位明君。
在当今社会,有谋略、有才华的人固然很多,但大多都是等待伯乐来发现,渴望像诸葛亮一样有人会赏识,会成就“三顾茅庐”的佳话。但这是理想中的生活,现实毕竟是残酷的,是处于激烈竞争中的,这需要我们能像曹操一样,敢于勇立潮头,劈波斩棘,去开创自己的事业,成就人生的功绩。虽然,我们不能成为帝王将相,可努力了、付出了、奋斗了,可以让人生无憾。如果千里马只是骈死于槽枥之间,不自己尝试走出去,那人生的价值也就没有体现的舞台和机会了。
我欣赏曹操,欣赏他敢于冲破束缚,欣赏他有勇有谋,我更希望有更多的人像他一样,展现自己,最大限度的实现人生的价值,让自己的人生熠熠生辉。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7
五千年的文化,传承着一代代的文明。再长久的时间,也不会遮住耀眼的星光。若愿意回首,等待你的就不会是千年之久。
愿意回首,相信你的多情,无时间之隔。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短短十三个字,在初读时便有了心灵的触动,一种悲哀惋惜便巧然滋生。一叶诗承载的不仅仅是文字,诗句之间,我们感受到了你的无奈,无奈与妻子阴阳两隔;感受到了你的凄凉,无处寻觅的失落。或许你不愿接受与妻子生死殊途,依是旧情难忘。“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无限的悲哀钻进你的内心,一种揪心之痛却也只有眼泪可以代为发泄。哪里是无言,纵有千万句想告知,也不如眼泪来的痛快。
好一个多情的苏轼!
愿意回首,想信你的多愁善感,无时间之隔。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诗已善过万语千言。一朵黄花凋零,划过愁思。婉约的名号,前生潇洒,快乐无处不在;而后生,家世败落,丧夫之痛将她浸沫在愁苦之中,整日把酒做欢。一句“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惜,别恨难穷”更是令人有所感。那种甘肠寸断,那样的难舍,早已看出她对丈夫的爱,寄情于一草一木,一鸟一兽,这样情,让人情何以堪?更想“梧桐更兼细雨”的千古愁思。
好一个多愁善感的李清照!
愿意回首,相信你的豪迈,无时间之隔。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无需再多的文字去概括、渲染一个桀骜不驯的灵魂,一种真性情的豪迈,终塑成一代诗仙,受万人敬仰。袭一身白,拿一壶酒,戴一顶帽,不受约束,享自由。不为官位眼红,不屑奸臣,这是一种怅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种傲气与清气不禁使人叹服。不愧杜甫称赞其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又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而这全源于他的那种豪迈之情,敢怒敢言。
好一个豪迈的李白!
愿意回首,相信你的忠诚,无时间之隔。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他的忠诚,已是超凡脱俗。移情于物,亦表达了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在腐朽的官场里,他是一朵孤花,却终得花落枝头。但也愿化做肥料泌入泥土为下一代引得芬芳。如此一来,也算报效祖国。
好一个忠诚的龚自珍!
瞧吧,若愿意回首,古人不远。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8
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曹操是白脸的奸臣、专门玩弄权术、“宁我负人,勿人负我”的极端利己者,但我却极其喜爱曹操。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从这些评价中便可见他年轻时的能力。
建安元年,曹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昌,形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形式。听到这个消息,离汉宫较近的袁绍对曹操嫉妒得咬牙切齿,十分后悔,痛骂他的卑鄙作为。殊不知,明明是他没有这份智慧以及深谋远虑。
官渡之战,群雄实力最强的是袁绍,曹操最终战胜其原因就在于能正确分析客观条件,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所以能扬长避短,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使战争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经过自己主观上的努力,终于赢得了胜利。
赤壁之战对于曹操是当头一棒,但曹操不是一个轻易言败的人。所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也绝非自吹自擂。赤壁战败,只不过把他从飘飘然的骄傲情绪中拉回现实。他并不为了自己战败就急于“将功补过”,而是采取了一些措施,稳定内部。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求贤令》,说:“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尽量把人才收罗到自己身边,可见他的足智多谋。
我喜欢曹操,喜欢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勇气和谋虑;
我喜欢曹操,喜欢他“裸足迎才”的爱才之举;
我喜欢曹操,喜欢他“割发代首”的诚信;
我喜欢曹操,喜欢他“废除寒食节”的体谅民情;
我喜欢曹操,喜欢他“提倡薄葬”的节俭;
我喜欢曹操,喜欢他“在《龟虽寿》中体现的豪情壮志。
曹操不仅是军事方面的人才,还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我喜欢曹操!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9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足以傅彩”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先生让我从小就深深迷上读书。读《水浒》,我领略到武松打虎的英勇;读《西游记》,我领略到悟空取经路上的坎坷与执著;读《红楼梦》,我领略到黛玉葬花的多愁哀思;读《三国演义》,我领略到周瑜火烧赤壁的从容与倜傥……喜欢读书,一个个曲折生动的故事活跃在我的记忆之海,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烙印在我的心灵之港。它们给我启迪,让我深思,教我成长。
这些书中,我尤爱《三国演义》,贤明的刘备、鲁莽的张飞、善战的关羽……而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聪明的诸葛亮。
羽扇纶巾的诸葛,手抚长琴,在高高的城楼上轻吟浅唱。你的淡泊与从容吓退咄咄逼人的司马懿,演绎一出令人叹绝的空城计。
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胸有成竹准备二十条小船,连夜开向曹营,你却和鲁肃于船舱喝酒谈天。大雾弥漫、战鼓震天,狡猾的曹操也只敢拼命放箭,十万支箭一夜工夫造就。这一出草船借箭让人钦佩得五体投地。
足智多谋的诸葛,你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你的为人,你的忠诚更让人折服。白帝城,一盏孤灯暗淡照着病榻上刘备,已奄奄一息的贤君执起你的双手,泪水连连:“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涕泗横流的你:“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所以你用后半生所有的精力辅佐刘禅。为蜀国鞠躬尽瘁,耗尽生命之光。
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但你用勤奋,用诚信,用宽容,用真诚,用智慧,治理蛮夷之地,使这里成为丰饶的天府之国。你身处蜀国却心系天下,六出祁山为统一中原,殚尽竭思,终病逝五丈原,留下“出师未捷生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长叹。
你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付出的一生,是克己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你告诉我们“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让我学会静心读书。你舌战群儒的风采让我学到雄辩的力量。你是一位古人,但你活在今人心中。你是沧海中一粟,但你的光彩照亮历史。你——诸葛孔明是伟大的古人。你如航海的明灯,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你如沉淀的芳香,伴随我漫漫生命之旅。你——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10
一浪白云,我选择了最骄傲、滚滚洪流,我选择了最疯狂的巍峨山峰,我爱的是最雄伟、无边无际的古今,我仰望的是最辉煌的一卷——那就是承载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
太阳像血,风在晚上吹。他站在山顶上,衣服在飞,阳光在脸颊上挥之不去,山风轻轻地吹满了她脸上的皱纹。曾几何时,他登上泰山,高呼“登上泰山,天下小”。他带领弟子三千人游说诸侯,试图实行“仁政”,但山风打破了他的理想。这片土地被金铁马占据了,他没有地方可以驰骋他的梦想。
他没有实现“学以致用,然后做官”的愿望。因为他的仁慈,他在王子中毫无价值。他甚至连“管鞭子的人”都没有成功。
当他凝视着夕阳时,他感到困惑。为什么人们要“不择手段”地获取财富和财富?在夕阳下,他脸上的沟壑更加明显。”“贫穷与卑鄙”是人类的罪恶。他们不顺路也不走。这不是我以前的声明吗?他突然醒悟过来。所以“他写了《春秋》和《诗经》”。最终,他赢得了“圣人”的美誉。我的心在颤抖。在历史上,我觉得我的灵魂在成长,我的生命在成长。他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孔子。
月亮是黑色的,风是高的,光是暗淡的。他坐在书桌旁,写得很快。光线在纸上顽强地叹息,笔杆在纸上悄悄地投下一个影子。他就是司马迁。
曾几何时,他在皇家学院服役,陪着国王四处转悠,尽忠职守,只想让国家强大,但灯芯之火摧毁了他的梦想。听说李陵把敌人打倒了,皇帝很生气。他听不清一半的话,但判了他帝国刑。
光线暗下来时,他拿着钢笔的手有些虚弱。为什么会这样结束?往灯里倒了一点油,灯突然亮了,整个桌子的每个角落都特别明亮。如果是未来的历史书,这不是他最大的愿望吗?还有什么?他突然醒悟过来。
所以他写得很努力。最后,他留下了《史记》,鲁迅称之为“史家至尊,离骚无韵”,古今横朔。我的心在颤抖,我觉得我的灵魂在成长,我的生命在成长。
古人不远,他们一直在我心中,他们的命运让我愤怒,他们的风度让我佩服,他们的事迹流传千古,他的思想总是影响着我,让我做一个公正、勇敢、善良的人。古人离我不远,他们一直和我一起成长。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11
我对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印象非常深刻,这本书中塑造了好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如忠勇双全的关羽,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老奸巨猾的曹操.....其中我最敬佩与崇拜的那就要数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先生。早年隐居隆中,后刘备三顾茅芦,请出诸葛亮作军师。
诸葛亮有很强的外交能力,尤其是他在赤壁之战中的游说,使得孙刘结成同盟。诸葛亮在孙权面前谈论战事时的精细,与当时东吴大都督周瑜、参军校尉鲁肃等人不谋而合;再有是军事才能,想必《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大家都不会陌生:周瑜借曹操之手杀了曹军水军将领蔡瑁、张允,心中很是得意,但他又担心这件事情骗的了别人,骗不了诸葛亮,于是派鲁肃前去试探。谁知诸葛亮不仅知道蒋干中计、曹操上当的事,还对鲁肃的来意也一清二楚。鲁肃回去如实向周瑜汇报。周瑜大吃一惊,心想诸葛亮真实料事如神。诸葛亮在军事上是长于治军而短于计谋。
第二天,周瑜召集众将领商议军情,请诸葛亮也来参加。周瑜在会议上请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之箭,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就够了。周瑜心中暗暗高兴,心想诸葛亮这下死定了。
诸葛亮对鲁肃说:“周瑜让我三天之内造十万之箭,分明是想让我死啊,只有你才能救我一命!”诸葛亮让鲁肃帮他准备二十条船,每只船配三十个士兵,船上用青布帷幔掩盖严密,船两边各扎五六百个稻草人。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去取箭,鲁肃很疑惑。诸葛亮传令让军士把船全力向北岸进发。这时,江上大雾弥漫,仿佛笼罩着一层轻纱。船队悄悄驶进曹军水寨。诸葛亮吩咐把船一字排开,就在船上擂鼓呐喊。鲁肃吓得脸都绿了,忙说:“快停!快停!曹军要是一出来,我们都没命了!”
诸葛亮笑着说:“放心!曹操虽有谋略,但疑心太重。他看见大雾,很是担心会有伏兵,绝不会轻易出击。”
在说曹军突然听到擂鼓和呐喊声,吓得乱作一团。曹操到江边一看,只见大雾弥漫,什么也看不见,江中长长地一只船队,似有千军万马。曹操说:“不许出击,只用乱箭射击。”于是曹军一万多将士拼命朝江中放箭,江面上万箭齐发,好像一场大雨从天而降。曹军越射越起劲,不一会,船上的稻草人身上插满了密密麻麻得箭。
天空渐渐发亮,浓雾散去,诸葛亮下令开船返回。又让船上士兵齐声呐喊:“谢谢丞相送箭!”曹操这才明白上了当,气得要死。
怎么样?你们也都十分佩服诸葛亮吧。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12
清晨,细雨绵绵,打湿了屋檐,我披着头发,抱着枕头蜷缩在房间的一角,手中紧紧的握着盏茶,微微低头嗅着若有若无的茶香,倏忽间,一阵乐声飘入耳内,细细聆听,原来是《广陵散》。那铿锵的琴声、激昂的旋侓久久的萦绕在耳边,我的思绪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东晋。
“哐当、哐当……”听到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来夹杂着些许竹叶的清香扑到了一人的脸上,青丝未束,松散地披散在肩头,足未着鞋,扎实地踏在被火光印红的地面上,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炉内的熊熊燃烧的烈火。那目光似乎是要把这世间一切堕落、腐败的东西抛入这炉中似的。滴滴汗水顺着脸庞的边缘滑下,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活力,熊熊的烈火冶炼着高尚的情操,如此豪放不羁,这就是嵇康,没有想到吧。嵇康,这个时代最风流的才子,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英雄,你想着嵇康本应为太学生之师、雄辩于朝堂之上的的吧。可是错了,他在给山涛绝交书上就已向世人宣布:他嵇康对做官,对仕途不屑,相当之不屑。好就让他作他自己吧,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竹林饮酒”、“南山采菊”的生活吧,切不要让世间的污秽玷染了幽幽的竹香。
嵇康也许天生的一副傲骨吧,他不屈于俗,不慕于官,不仕于朝。面对司马昭,他只要稍稍低头,便可皆大欢喜,可他没有。我想当他站在刑台之上时,看着苍天他一定问过:“我做错了吗?”“没有!”所以,他选择了用一场冤死来捍卫自己的尊严。看着刑台下数以万计的群众,悲痛的百姓,愤怒的文人……他微笑着拾级而上,衣袂飘飘、恍若天仙这哪是即将赴死的囚犯,这分明是去参加宴会的宾客。嵇康在一片肃穆中走上了刑场,面对火速赶来的三千太学生,他无奈的笑笑,轻启薄唇“拿琴来!”一首《广陵散》将嵇康此时的怨、恨、无奈挥散的一丝不剩,真可谓是“一曲广陵断天涯”当人们还沉醉在美妙的音乐中时,嵇康这个时代的英雄、洒脱的文人引颈自戮了,人们反应过来时,嵇康已死,《广陵散》终。悲哉、哀哉,《广陵散》从此成为一曲绝唱,世上再无嵇康了。
一曲《广陵》终了,将自己从思绪中拉出来,嵇康,一个真正的文人,一个真正的英雄,我在心里暗叹,那样一个狂荡不羁,超凡脱俗,回肠荡气的嵇康永远的停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抬头望着天,太阳出来了,轻轻抿口茶,浅笑……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13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在这五千年中涌现出许多伟大的人物,其中,最让我敬佩的人物要数三国中的“常胜将军”——赵云。
赵云智勇双全,文武双全。武艺超群,忠心耿耿,历来被后人所赞颂,被后人所学习。因此小时候家人常用赵云来教育我要精忠报国。渐渐地赵云的事知道的越多,我就越加敬佩赵云。
我敬佩赵云,首先是因为他的武功很好,在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囊中取物。一杆银枪,被赵云使得风驰电掣,出神入化。一把剁铁如泥的青红宝剑,被赵云耍得神出鬼没,让人眼花缭乱。所以,无论什么怎样的大将见到赵云都闻风丧胆,狼狈而逃,否则,就会死在银枪之下。赵云直到老年仍英勇无比,真可谓宝刀不老。
我敬佩赵云,其次是因为他临危不惧,经常急中生智。有一次,黄忠夜袭曹寨,不料中了埋伏,赵云舍身将黄忠救回军营,可这时,曹操趁胜追击,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赵云大寨压来,这时,赵云军人队人员伤亡严重,无法应战,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赵云突然想起一妙计,他让弓弩的手埋伏在战壕里,待曹军接近,弓弩的手突然站起来,霎时,万箭齐发,曹操以为赵云早已布好了天罗地网,马上命令大军撤退。看来,赵云真可谓是一员有勇有谋,不可多得的武将。
我喜欢赵云,最主要是因为他时刻为天下百姓着想,而且认准明君就死心踏地的跟着他,决无二心。赵云年少时投奔袁绍,尽管袁绍势力庞大,但是个昏君,不听忠臣直言劝告,只听奸臣花言巧语,赵云放弃高官厚禄,毅然离开,几经周折,投奔刘备。当时,刘备势单力薄,连吃败仗,可赵云没有离开,决心帮助刘备脱离苦境。在长板坡时,赵云为了留下一点刘备的血缘,为了蜀国的将来,赵云领着二三十个军士闯入曹军去救甘夫人和刘阿斗。当赵云寻到刘阿斗时,已只剩下单人单骑,鲜血洒满战袍,可赵云不顾生命危险,把阿斗放入战袍中,又打入了曹操百万军中,就在他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力斩曹操五十多员,最后,赵云把阿斗完好的交给刘备。
赵云是一位世上少见的神奇武将,他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我将永远敬佩他。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14
仰望历史的星河,唯独瞩目东晋那闪烁在田野的渊明星座,不禁心驰神往,思接千载。
夜阑人静,桌旁一杯酽酽的香茗,轻捧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吟诵淡淡的田园诗句。优美的田园风光在我脑海中展现,我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金黄色的麦浪间,身旁环绕着的麦香沁人心脾。我躺在大地的怀抱中,头顶是湛蓝的天空,与高山为友,结河流作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迎着皎洁的月光,拖着满身的疲惫,在窸窣虫鸣中进入梦乡。从美好的幻想回到无奈的现实,所有的烦恼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心中惟有畅快。
小时候,只是迷恋这清新优美的诗句,憧憬这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日升月沉,斗转星移,稍长大些,脑海中总不由自主的产生了一个天马行空的问题,如果陶渊明穿越时空,与我们一并生长在这光怪陆离的时代,他还有没有勇气,去保持内心那份超世脱俗的纯真?面对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他还能否处之泰然,忍受着现代人无法忍受的清贫、寂寞?
而我们,又能否读到他那淡雅的诗句?
如果不能,那真是这个时代莫大的悲哀!
有人讥讽陶渊明是懦夫,隐居田园是纯粹的逃避现实,是意志软弱,是遇难而退。但重溯历史,当时的陶渊明才华横溢,有一腔建功立业的热忱,事业正处于上升阶段,假以时日,定能升官发财。是什么让他愤然辞官?是黑暗腐朽的政治,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
于是,我们有幸从“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中读出他对大自然迫切的渴望,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品味他的闲适,从“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中感受他的洒脱。也才有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千古佳话。
我想,在他作出归隐田园的决定前,一定经过了漫长的思想煎熬和痛苦的心理折磨后,才断然挂冠离去。毕竟,放下雍容华贵,锦衣玉食,去降身田夫野老,追求一贫如洗的生活,分明就是一场盛大的赌博!收获的只是常人眼中微不足道的纯真,筹码却是荣华富贵的人生。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心绪回到现代,在这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人们已经被打上了种种不可磨灭的烙印,尤其是在拜金主义日渐风行、人文精神日渐式微的今天,他们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内心深处本质的纯真而变得贪得无厌、圆滑世故。陶渊明的那份纯真也就更加弥足可贵。
我愿去触摸陶名士那安平乐道的灵魂,拉近他与当代的距离,重试内心深处的那份纯真。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15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是后人对诸葛亮的赞诗,诸葛亮以其不可测度的智慧、鞠躬尽瘁的精神,影响了多少人,虽然最终未能如愿以偿,但是依然成就了一个千古传颂的人物。
的确,在中国古代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中,诸葛亮是最为名声显赫的。他的智慧超越了他所生活的时代,他的处世之道,令世人千古传颂。他的“诸葛孔明”,从文人雅士到白丁俗汉,众口皆碑,妇孺皆知,并且广泛传颂的名字。
之所以这样,我想就是因为他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和他所带来的经典历史典故……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诸侯割据.孙坚、孙策占据江东,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赤壁之役,曹操挥军南下,用意在于消灭割据,一统天下。而曹操的这个企图,却被诸葛亮给瓦解了,曹操兵败,无力统一,江东仍然保持割据版图,诸葛亮和刘备方能借势构成鼎足三分的格局.
最值得回味的是这个格局早在诸葛亮意料之中,还没出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诸葛亮神机妙算、料事如神,他的想法,深不可测。三国鼎立中,刘备是弱方,但他却主导了整个格局,归功于谁?诸葛亮,这种大智慧岂是小说中一场“借东风”就能可以渲染出的?更何况那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修养所给予后人的不只是一种“大智慧”,更呈现了一种人格典型,予人无限之向往与敬慕。
综观诸葛亮的一生,正如杜甫所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三国鼎立的历史格局,是诸葛亮自己构画的。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则是他对刘备忠心耿耿的表现,以致鞠躬尽瘁,死而后。.这个情景构成了一种悲壮的美感,是孔子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类。最终北伐未能成功,逝世五丈原.
诸葛亮,他的忠贞、敬业、廉洁、谦虚等品格,无不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他对国家、对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及“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等身处世格言,又不知影响了多少人.他的政治、军事才能,有不知被多少政治家、军事家所学习和借鉴……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相关文章:
7.古人不远 -作文
8.古人不远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