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 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老屋 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老屋 作文1
家乡的老屋,是我父亲出生前一年建的,如果现在还"健在"的话,应该已到"古稀"之年了.
在我的童年时代,老屋承载了我太多的回忆.父亲说:当时,在村上我家的老屋是最好的:大块的青石打的地基,土坯建的墙体,屋顶是整整齐齐码好的小青瓦,非常的漂亮.据说:我奶奶就是看上那间老屋才嫁给我爷爷的,但这话无从考究.父亲还说:当年,公社划成分时,就因为那处老屋,我家还被划为富农.后来,随着我在老屋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但当时,我们一家五口人也还是挤在那间老屋里.
直到我读初中时,家中的日子才慢慢地好起来,但也只是够吃饱饭的',经济上还不是很宽裕.那时的老屋也比较老了,有时阴雨天时,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我和弟弟只好用盆盆罐罐到处接水.屋顶的小青瓦上长满了绿绿的青苔,两边斑驳的山墙也开始向外倾斜了,墙体出现了很大的裂缝,太阳的光束都可以"透?"进来,父亲只好用几条大木棍把它支撑起来.最后,看实在不行了,父亲才凑点钱,把小青瓦换成了大青瓦,屋顶是不漏了,但其它地方依然如故.
参加工作以后,我离开了老屋的怀抱,很久再也没有闻到过它的气息,于是也渐渐淡忘了老屋的存在,淡忘了它曾经带给我的欢乐.在工作后的第二年时,我写信问弟弟老屋怎么样了?父母是否还在老屋内住?弟弟回信说:老屋没什么大的变化,只不过是又比以前略显苍老了一些,他已让人修缮了,还能住人.
那年我成家时,弟弟又对我说:老屋太老了,已摇摇欲坠,不能再住人了,他曾与父母合计着准备给父母在村边上再建两间,但商量了好几次,他们就是不愿意搬出来,说是对老屋有感情了,凑合着还能住几年,就不要再麻烦了.弟弟让我劝劝父母,说住在里面他不放心,也不安全.我把想法同父母说了,等了好几天,他们才勉强同意.就这样,第二年,父母极不情愿地搬到了新建的房子内,老屋从此就再也没住过人,更多的时候也只是放一点杂物而已.
去年夏天回老家时,我又特意到原先老屋的位置看了一下,老屋已经坍塌了,当年的墙体还有半人高,破碎的青瓦已被母亲收集在一起,整整齐齐地堆放在墙角处,当年的小院子也被母亲种上了南瓜,到处飘散着花香.墙体上爬满了豆角秧,短短长长的果实一簇一簇的,煞是好看.我记忆中那熟悉的老屋大致轮廓还在,站在原地,还依稀能听到我童年的笑声在老屋的四周飘荡,只是老屋已不复存在了.
老屋 作文2
几多落花擦过额际看着眼前的,不禁想起家乡的老屋。老屋是位神秘的老者,它留下无限的线索让我寻找。
依稀记得门口有一木椅----三角为木一角为铁,我向坐在上的爷爷打笑:“爷爷这房子的年龄与我的哪一个更大?”
“当然是这房子了。”爷爷捋下胡须,满意地笑。
“那你和房子比呢?”我追问道。
“当然是我啊。还记得我亲手砌起它,它就是我的财富......”爷爷眯着眼又满足地笑。
旧式的竹条黄椅已布满尘埃,手一捋便可以咳人心肺。躲在小黑屋一角的黑白电视,更淡褪了颜色,退出了舞台。昔日墙上的小灰色脚印已被覆盖,满墙的光辉已落下,已被重新刷成如发白的纸张。
老屋的外墙壁爬满了爬山虎,绿绿的,掩盖了表面龟裂和将要掉的瓦。老屋里面的墙角爬满了一圈又一圈的蛛网,挂着苍蝇、蚊子的干尸。老屋前还有菜地,老屋见证了菜地一天一天绿了黄、黄了绿的四季轮回,菜地看到了老屋沧桑变迁。
蜉蝣及夕而死,夏蝉不知春秋,老屋已经历几十年的轮回。
可是,每当一家人重聚在老屋中,老屋便活跃起来。
炊烟袅袅升起,空气氤氲着香气。灶台处是她亲手烹饪煲好的`饭菜。白米干饭、白菜肉饺、红烧牛肉加豆芽、清蒸排骨、素鸡炖青菜、等等,这些便是几天丰富诱人、回味无穷、令人落泪的家常便饭。
老屋如同电影留声机一样播放着一次次的“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乐与哀在一念之间,人常常都笑着分别,又笑着相聚。
老屋不会移走、不会抱怨,它有能截取一瞬间的痛楚与欢乐的照片。老屋如同一扁舟,在风雨中漂泊、流荡。放晴后,老屋恰好望见一抹彩虹对它微笑,便觉得风雨也没有什么大不了。老屋一直沉默守护着心屋,让我们有什么痛楚,都可以在老屋中得到最大的释放,因为它离我们最相近、最温馨。
老屋在我们心中很浅,因为我们不敢埋没它,时时漂子啊心头上,随时随地都可以追忆。
老屋如同老人一般,不急不慢地前行,或许它会落后“大部队”,但我们不会忘记老屋,不会忘记家的方向!
风卷着沙子迷乱了眼,望着眼前的废址,不禁想:老屋将芜,胡安在,胡不归?
老屋 作文3
我是在蓑草连天的二月回去的。
本来纯粹只是回来看看,却未曾想到:它已是这般沧桑了。原本结实的土墙貌似已坍圮地有些时日了。青砖却依然是青砖,苍苔来此安家。黑瓦却依然是黑瓦,向后退了几十步后,猛然发现:飞檐没有向上勾起,只是懒懒散散地卧着。真的很想握着铁环在门上重重地叩响。然而,又有谁会握着锈迹斑斑的东西做这些傻事呢?我的勇气只限于抚摸着苍白支离的门神像。
轻轻一推。门,是虚掩着的。
呵,我的故事,我与老屋的故事原本也是虚掩着的。门后是另外一个世界。
我有一匹“战马”。前蹄起,后蹄落,四蹄着地很是平常,却不能凌空来一个飞跃。骑着长凳,环游一周。板凳“吱呀呀”地呻吟着。系上一串风铃,随风飘荡,好似断桥边秦琼与杨林斗智斗勇。红漆一块块地脱落下来。早早地,地上已经被磨出了几个深深的坑了。
一个踉跄,不禁惊醒过来。看着脚下的大坑,我只是一直“嘿嘿”地傻笑着。它是这样结实,已被我牢牢地踩在脚下了。老屋毕竟很久没有来过了。它没有落地窗,更没有天窗,但我仍能感到蛛网密布的深处是那熟悉的灶头。
伸手,又回到了那个世界。拾柴,加火,炉灶里被我塞满了一膛松树刺。噼里啪啦的火炉中,疯狂地炸响着。柴木的尾部“嘶嘶”地翻着水泡,炉灶深处的水似乎被热气逼迫,节节败退。脸好烫,我仍然自顾自地添着柴。祖母奋力地炒着,一边招呼我这个小滑头慢点。但把菜烧焦一向为我所乐。我是如此向往烈火。无论是通红的`底炭,还是牵连着薄烟和烈火的柴薪,都竭尽全力地配合我。一切热都将最终聚焦在明亮亮的炉膛和黑乎乎的锅底。欢笑,彻底地使坏,彻底地欢笑。
再往里走些,应该有一口大锅了吧!我醒来后喃喃自语。相比刚才的锅,应有小巫与大巫之分了!
喜滋滋地畅想着在锅里洗一次热水澡的情景。身下是热气腾腾的温水,再下面是一口直径数米的大锅。再往下,就不得不是熊熊的烈火了。原始而又古拙的洗澡方式,仍然是畅快淋漓的。浮游于江海之上,幻想着烹杀活人的古事,莞尔一笑,不也是人生一乐吗?四周紧闭似是囚笼,一张门帘隔断东西。热气在这四方的空间内翻腾着。啊,美哉一浴!
老屋陈旧事,我又怎能不动心呢?这是我曾经倾心的圣地,是扎根生长的土地。我是一根芦苇,有思想的芦苇。虽然蓑草连天,但芦苇依旧。
心中空落落的,尽力去抓住我与老屋的最后一缕记忆,不至于随风逝去。
以上是我与老屋的故事。
掩门,给故事一个大大的句号。
老屋 作文4
风吹不走的,唯有我心中独有的故事,老屋中承载着太多无法忘怀的记忆。
我记忆中的老屋依旧安详。整齐的瓦片中刻着童年的记忆,泛黄的墙面上留着小时的涂鸦,如此亲切。它伴着我走过了四季轮回。春日,在和风中谈笑风生,享受快乐;夏日,在树荫下乘凉,寻一份“轻罗小扇扑流萤”的情景;秋日,看院中硕果累累;冬日,在窗檐边幻想,在雪中舞蹈。老屋无声,却如麦片胶卷记录点滴。用时光的笔,在我心中刻下最美的回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老屋只存在于我的记忆中,如海市辰楼,如象牙塔,可想却十分遥远,无法去触摸,感受岁月的痕迹。拔地而起的高楼取代了方正的老屋;色彩斑斓的霓虹灯老屋中洒下的月光。繁华拥挤的交通惊扰了老屋的宁静,我记忆中的老屋,在现实中已无处可寻。纯粹的心灵,除却老屋,无处安放。
心灵是相通的,无论身处何方的人们,心中总会有同样的触动。记得《海边的疗伤小屋》中,有这样一件事,帕特丽曼和儿时的邻居惊闻老房子即将被拆除,立即动身,千里迢迢去看一眼曾今的地方。作者感叹,“对于我们这些局外人而言,那房子不过是有型的物体罢了,但对他们,却是人生的一部分。”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座老屋,不必豪华大气,必定温馨。它的气息早已流动于我们的血液。
叶赛宁说:“我回到故乡即是胜利。”老屋不正是我们的栖身之所吗?作为个体,老屋中融着我们的`乡情。作为国家,那一座座老屋中载着我们名族的精神。名人故居拆了又建,古屋成了人们谋取利益的手段,古屋中蕴味荡然无存,古屋就只是一座古物,一个空壳,一个没有情感,没有文化意义的“行尸走肉”。
不汲汲于功名,不苦苦奔波追逐遥远的风景,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身边的美丽,正如高密之于莫言,正如门罗所说:“我无法以同样的感情再拥有其他任何一片风景,一个乡村,一个湖泊或一个小镇。”我心中的古屋,是我心中独有的风光,虽已无力挽回,我希望更多的文化守望者守望那些故居,捍卫我们的精神之魂。我不希望我的古屋白白牺牲,我想唤起更多对古屋的遥想。
老屋,请不要走远,听到我对你的呼喊了吗?
老屋 作文5
又逢春节,照例得去老屋过,我便随父母乘车去。爷爷奶奶依然伫立老屋前迎接我们,踮起脚,望着驶来的车子。我也望着,望着,往昔的记忆不觉间又浮现出来,变得那般清晰。
父亲刚停好车,奶奶便冲过来,摸了摸我的头,把我抱起来,慈祥地笑着,“呀,又重了点啊!”,一脸的幸福。记忆中,奶奶每每见到我,便总会抱起我,她那双大手,便是最准的大秤,我便是秤上站着的孩子。多年来,奶奶便一直用她的大手,支撑着我,成长,成长。也许哪天,奶奶再也抱不起我,但奶奶的大手仍会支撑着我,奶奶的眼神仍会慈祥地看着我,幸福地看着我。
我带着这样的感念,徘徊在老屋前的那块空地,缓缓地坐在门口的石阶上。空地是青砖铺的,青砖上有些许青苔,仔细看,才看的出来,砖缝中钻出几棵草。记忆中不必等到夏天,这草便要长到齐膝高了。那时,我便和爷爷一起除草。用铲子顶着草根,用脚一踩,便除尽了一棵草。若根已十分韧了,便用手拔起来,或而用小铲子挖出来,爷爷便用扫帚扫到墙角,让它自己烂去,铲到田里,变成肥料。幼时的我,对这样的游戏不知疲倦,在空地上,笑着,跳着,欢呼着,叫喊着。完后,便等着爷爷开一只大西瓜,再搬出两只长板凳,坐在院子里。老房子靠着河,河面上的风便吹进院里来,把热气尽给吹去了。
前屋门上的红漆早已开裂,一小片一小片翻卷起来,一捋便可捋得满地遍红。推开,进去,便是一个灶台。这是厨房,我一直喜欢在这里烧火。记得冬天,火光映的满脸通红,全身都暖和,还有那听木柴爆裂的声音,“噼”、“啪”,令人陶醉。厚实的锅盖罩在大锅上,却掩不住那香气,溢了出来,弥漫在空气中,笼着人,暖暖的。这时爷爷奶奶便搬出蒸笼,架在锅上。我便帮着把菜端进蒸笼里,然后乖乖地坐在桌旁,揣测着会有什么好饭好菜。
正想着,母亲却早已在喊了,“喂,来吃饭啦!”,我满心欢喜地被唤到了桌边,一家人围坐在八仙桌旁,高兴地谈着话,谈什么早已不记得了,只记得那微黄的灯光,脸上的'笑容的和那涌入心头的温暖。
那记忆,那老屋的记忆,那温暖的记忆,永远会刻印在我的生命中,不会忘记。
老屋 作文6
瓜藤攀上支架,叶子爬满墙壁,是这般肆无忌惮地顺势蔓延。我打开屋门,一股陈旧的气息迎面袭来,隐隐约约透露着熟悉。抬起头,发霉的斑斑点点簇拥在天花板的怀抱中;再环视周围,墙壁的洁白被黑乎乎的暗淡所替代;又往厨房望去,灶台上已被大批的蜘蛛网军队所占领,凌乱不堪。每一处角落都弥漫着孤独凄凉,不禁让我的心头一阵冰冷——所见的一切面目全非,就连往日满载欢声笑语的老屋也变得如此沉默寡言,似乎已经沉睡在时光的流里,不复苏醒......
倏忽之间,一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正当我陷入沉思之刻,一股剧烈震动拉我回到现实——我睁开眼,才幡然醒悟:自己一直都在回老家的车上,刚刚的所见都是一个不存在的虚幻的梦。可人们往往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么我这奇怪的梦又从何而来?我带着这个谜绞尽脑汁。猛然,一种眩晕难受的感觉油然而生,仔细想想,自己也好久没有这般长途奔波罢了。具体时间亦不存在记忆之中,只是这种久违的感觉更加泛滥起我对老屋的思念……
随着一声喇叭的鸣叫,我慢慢地走下了车。眼前的一切再次令我震惊——与在车上的梦境一模一样。瓜藤叶子,黑污暗点,错综复杂的蜘蛛网……一切都好似一场梦,是那么不真实。处于纠结之中的我不断掐着自己的手,一阵阵疼痛让我正确清楚地知道这一切都是现实。
我始终不敢相信,伫立在眼前的老屋竟是生我育我之地,它看上去是多么的苍老,好像一个佝偻的老人,隐约中带着无奈的喘息。一旁的'瓜田因无人打理,竟毫无生机,渐失昔日的活泼开朗。可这儿确实我从小玩到大的基地呀!我接二连三地摇头,可是画面依旧如此,没有变样甚至消失。这只是我逃避现实,自欺欺人的方式。以梦作为借口,却不能成为搪塞现实的理由。
重回老屋,送上久别重逢的问候,可它却以沉默不语对待我这个老朋友,这般怎能让人无所谓?
第二天早晨,当太阳升起之时,我便挥手告别了老屋。即使不再有昔日的违和,但它仍是我深爱的老屋。世上没有永远不变的定义,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老屋给予我最平凡的陪伴,陪我度过最快乐的童年,这便以足够,无需再奢求。
离开亦会再见,只是不知道下次再见是何时……
老屋 作文7
大年初二,天空湛蓝而辽阔,无处不洋溢着喜庆与欢乐。一缕缕炊烟从天际袅袅升起,在暖阳的照射下,曼妙朦胧,如同拿过门时的闺女身上穿着洁白的婚纱。
穿过熟悉的乡间小路,望着其中一抹炊烟愈加清晰,心里也莫名的温暖。车一停,家到了。
外婆早已站在家门口,老屋亦默不作声地矗立在外婆的身后,如同一位沉默的老人,在等待着过年时的儿孙满堂。
舅舅和姨妈也陆续赶到,大大的一家人挤满了整个屋子。大家许久未见,嘘寒问暖,拉拉家常。而我也时久未归,突然出了神。“谁来帮我烧火”外婆问道。“我!”我闪速回过了神,并抢先回到。
哥哥和妹妹帮着洗菜淘米,而我就坐在被岁月染的又黑又黄的灶台后,添着柴火。“噼里啪啦,”灶膛里发出燃烧着的木柴的声音,一种熟悉的柴火的味道充呛着我的鼻腔。屋里飘着层层的雾气,如同仙境。不一会又飘出来稻米的清香,与柴火的味道融合在一起,清香而温暖,仅仅闻着,胃里便不由得发出温柔的叹息。
雾气渐浓,外婆忙碌的身影清晰可见,我的内心变得十分平静,像一艘漂泊许久的船只又回到了宁静的'港湾。“时间过得真快呀!”不知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是啊,现在这平凡温暖又如同仙境一般的场景,如同每年必看的春晚一样,年年重复上演,但却也有些不同。而这承载着一切的老屋又多了几分沧桑。
吃完饭,我绕着老屋散步,东边的那颗不知道多大的松树依旧挺立着,树下的阴影是我们小时候,夏日午后乘凉的地方。老屋后的小河也还如同小时候的那般清澈,岸边依旧还保留小时候在河边摸虾、玩耍时留下的脚印。老屋的南面和西面种着几亩薄田,而老屋独立于其中,这位老人依田傍水靠着树,充满着岁月冲刷留下来的痕迹和我对于它的温馨的回忆。
余秋雨曾在《山居笔记》中说:“时光易逝,但那些城市的风情又怎么会烟消云散。”是啊,时光虽短暂而易逝,但那对家园的情怀,对旧人旧物的回忆怎么会褪去?它们将一代代,随时间,传承下去。
终于,要离开了,我们后来凑巧的与外婆说声再见,便上了车离去。
我回头望着那老屋。
“再见,老屋。”我在心里轻声的说。
老屋 作文8
不知从何时起,月下的荷塘变得更加幽静,宁静;不知从何时起,不在有青蛙那惊扰荷香梦的“呱呱呱”声。我知道,又是一个秋天到了……
八年前的这个时候,我们全家从老屋搬进了新房。记得年幼的我,大哭大闹地赖在家中,不肯挪动半步。结果,爸爸妈妈哄骗我,说:“咱们是去城里玩几天,一星期后就会回来这里的。“真的吗?”我抬起过满银豆豆的脸,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爸爸妈妈,问道。“嗯。“爸爸肯定地回答:“真的!”
就这样,我们搬进了城中的新家。起初几天,我觉得城中十分热闹,便把回家的事忘了。可是几天后,我躺在床上。突然觉得周围的一切都不大对劲:欢笑声、鸣车喇叭声、叫卖声……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声音?原来的安静呢?想到这儿,我便开始大哭起来。我的哭声引来了爸爸妈妈,他们问请了原因,便拍着我的背,安慰似的说:“没关系,没关系,很快就会好了,来,妈妈唱歌给你听。睡吧睡吧……”过了一会儿,便沉沉地睡去了。
至从这以后,随着岁月的磨砺,我渐渐忘记了童年的老屋。
这天,爸爸突然对我说要去老屋看看,我的心忽然漏了一拍。不知这么地就坐上了汽车。我茫然地坐上了车,甚至显得有些呆板。“老屋……是要去老屋吗?”我轻轻地讲了句,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别人。
经过一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从车上下来,看着这栋曾经我最留恋的地方。我感觉到,在我内心最深处,有一个东西,在蠢蠢欲动……
走到老屋前,老屋还是没有多大的`变化:灰褐色的瓦片盖顶,破裂的墙壁上爬满了爬山虎……
走进老屋,我感到周围的一切都那么亲切和熟悉。后院的荷塘里,由于进入了秋天,只剩下了几片溃烂的荷叶,东倒着,西歪着。走回屋子,我慢慢坐下,最后干脆整个人成大字型躺在了地上,去感受四周浓烈的气氛,心中最深处的那个东西,更活跃了……
“走了!”爸爸在门外叫着我。我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目光扫垃了眼这间房间,余光瞥见了一只在墙角的蜘蛛,他正在织着新网。“小蜘蛛啊,你也要造新屋了吗?”我苦笑着摇了摇头,走出了屋子。最后看了一眼老屋,摸着胸口,说:老屋,我会在内心深处永永远留你一个位置!”老屋,别了,别了……
“三天后拆屋!”这是爸爸离开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老屋,别了,别了……
老屋 作文9
红瓦、木门、石头墙,那是外公和外婆的家,也是我儿时的回忆。
屋,老了。屋上的红瓦残缺不齐,原来火焰一般的红长了苔,黑色的苔。木门上的一道道刮痕格外显眼,侧屋的石头墙上是孩子的涂鸦,各种颜色的笔反而给老屋添了点生机。
老屋后厅的墙上有一幅画,占了一大面墙壁。画上有两只栩栩如生的丹顶鹤立在松树旁边,向着太阳张望,旁边的对联上写着“玄鹤千年寿,苍松万古春”,横批是“吉星高照”。红日、青松、白鹤,每次家里来客人,看到这幅字画都赞不绝口,也不知是哪位名家谁画在那儿的。
前厅和后厅中间有个天井,那里养了很多花,养得最多的便是土兰花,是外婆最喜欢的花。花用旧时盛水的大缸养着,有两大缸。茂盛的兰花挨挨挤挤地站在缸里,外婆买来了几个花盆,分养了两缸兰花。每年夏天,土兰花就伸出了一串串花苞,绽开了一朵朵娇俏清香的兰花。奶奶把兰花剪下来,晒干,泡在爷爷自己养的蜂蜜里,又甜又香的兰花蜜消炎润喉,是我儿时的最爱。
外婆和外公都是农民,前厅有两间屋子,其中一间放满了农具和肥料。那些农具可是外公外婆的宝贝,虽然生了锈,有些还少了脚,但也陪着外公外婆风吹雨打、春耕秋种,功劳不小。房门口还有个狗洞,那就属于一只大黄狗的。大黄狗生活得很自在,白天在屋里逛来逛去,孩子们逗着他玩,有时就跑到院子里晒晒太阳、打打滚,晚上便躲在前厅的小窝里睡大觉。门口一有风吹草动,它便警觉地大叫起来。在这个老屋里,它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员,更是我快乐的小伙伴。
院子里有口井,井水清澈甘甜。老家的'院子没有围墙,每天早上是院子最热闹的时候,邻居们都会陆陆续续来提点水回去洗刷做饭,有的还提着一篮子的衣服到边上的洗衣池洗刷,大家说说笑笑,那是最轻松悠闲的时候。井的对面有一小畦菜地,里面种的菜可不少,葱、蒜、姜、韭菜、小白菜都有,需要的时候就摘,纯天然无公害,可好吃了!
小时候,我喜欢和外婆一起坐在后门的石阶上,外婆跟我讲着很久很久以前的事,讲她小时候的趣事,讲我妈妈成长的故事,讲“虎姑婆”的故事……外婆是个文盲,但她用通俗易懂的闽南语讲了很多故事,一个又一个,一遍又一遍,我百听不厌,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老屋越来越老,但关于她的美好记忆留在我的脑海里,永远不会忘记。
老屋 作文10
很久,花儿还在檐头狡黠地偷笑老屋的老气横秋,而在岁月中消瘦的老屋全然不觉花儿的调皮,依然凝神思索,是在辨认我这个从远方归来的新客吗?我久已不回老屋,在他处,我已只有栖息之地,如今心神恍惚地回来,正和老屋撞个正着。那一枚花儿笑得我心都碎了,忍不住都这么猝然泪下,老屋斑驳的身影映出那厚重绵长的岁月,轻浮我辈在红尘中漂泊如浮尘,老屋大概不屑于我所想,那么是在怀念曾经站立在它眼前朝夕相伴的树么?
老屋门前的树在父辈的刀斧之下远离尘世时,我还太小,只依稀记得那直可以把天捅个窟窿的大树,在树里安家落户的鸟儿每是清晨在那高入云端的树上欢快歌唱婉转如流水;日暮时分倦鸟归巢,在老屋的瓦上起起落落,痒得老屋嘿嘿傻笑至日落西山。
可惜母亲不喜欢那棵树,因为它挡住了太阳的脸。于是,树们在站立了多年后轰然倒下,老屋也是那时起无牵无挂了。
冬日回乡,望寒山瘦水,风景人情早把流年偷换。难不成被颓唐的老屋挡在家门之外,进门的思绪竟然捏拿不起?那时从思绪碎片的纷纷扰扰中忆起奶奶那颤巍巍的身影,她的欢喜以老人的苍老更加一览无余。奶奶真的老了,老得如残墙破瓦的老屋,老的如我幼时在大门上刻下的怪山。
门惨叫着被我推开,一方斜阳乘虚而入,在挤挤挨挨的尘土飞扬中大大咧咧地从门槛直流泻到堂屋正中,我仿佛听到老屋呜呜的哽咽。
老屋的墙再也不白了,老屋的壁再也不平了,无情的岁月把我儿时的心理、儿时的记忆全驱赶进了老屋的角角落落,叫我寻也不着、哭也不着。
何时,老屋的.梁变矮了?何时,老屋的灯变暗了?南墙上的灯开关还在那伸手过头顶便可以挪动的地方吗?何时……那桌儿何时只齐到我的胸口了?何时,那枚铜钱变得锈迹斑斑了?梁间残破的小燕子窝也曾儿孙满堂,怎么就知道老屋日益破败终不是久居之地?不晓得那最后远离的一对或一只在异地他乡可曾找到往日的幸福,不知道爷爷在另一个世界里是否可找到自己的天空,留给奶奶的记忆只剩下屋角那一方发黄的微笑的照片。老屋啊老屋,究竟你没能留住岁月这位贵客啊!
读书的路渐行渐远,叫我不及回头便远离了老屋,远离了奶奶,远离了她那似老屋墙壁般模糊的面孔。
走过老屋,有如走过那长长的孤独。回忆老屋,仿佛回忆这涩涩的心路。
老屋 作文11
层层麦田包围的故里,道道柳杨环抱的家乡,在华北广袤的富饶的黄土地上的村落里,有我的老屋------砖墙残瓦火炕和吊着干粮的房梁。
身居城市久了,便会感到莫名的孤独感。紧拥的林立,交错的马路还有那如潮水般涌来又涌去,而后又不知去向的铁流都好像同我那样陌生。只有双脚踏出汽车门,踏上通往老屋的路,才感到发自心肺的黯然。也许这坐落在潮湿土地上的老屋已定格成为我心中的依托。
心中涌动的是十几年前的感情------当我站在老屋之中。
虽已事隔十数载,我依然能在屋角辨认出我咿呀学语时的回音,我依然能在软软的土地上分辨出我学步时摔跤的地方,斑驳的墙上依然残存我学字时的条条“蚯蚓”,火炕的火洞里还能掏出一两个当年没见出来的`火烤栗子……
老屋记录着我的成长。
支撑住我躯体的是七年前的土地------当我站在老屋后的菜园中。
十岁的我刚到市区,但我不习惯城市。我总缠着爸妈带我回老家看看,看看我与爷爷合作种下的西红柿和脆瓜。
鲜红色,是浇了水的老屋菜园土的颜色。这一方红土承载了多少代先辈的鲜血的滴灌和多少代先辈的辛勤耕耘?我不知道。但这方土地一定溶有我祖先的魂!因为,长出的西红柿,又大又甜;脆瓜,格外的爽口……
如今,老屋依旧,但物是人非。
爷爷奶奶去世多年了。堂前爷爷奶奶的遗像依旧笑得那么灿烂……
犹记得爷爷在傍晚的村头呼唤我时的焦急,犹记得奶奶替我缝好破衣后用牙咬掉线头时的温情,犹记得星夜下的躺椅上爷爷幽深的嗓音讲的故事,犹记得清晨的奶奶为我摊的小面饼的香醇……
一幕幕场景回放,却再也不会继续新拍,老屋的人去了,且永远不会再来。只有地上年年多出来的砸烧纸的印记还印证着我们对爷爷奶奶的眷念与祝福。
老屋逝去了。
也许,老屋只是一个符号,一个家的轮廓,一个家的依托。老屋不需要感谢,不需要缅怀。真正需要歌颂的,是着老屋下繁衍延伸的人情世故,真正需要感谢的,是在这屋下生息的爷爷奶奶,是在这屋下栖身过的祖祖辈辈啊!
老屋空了,因为人已远去;老屋也永远不会空,因为人情永驻,子孙长存。
应感谢的人逝去了,所以只能感谢老屋------这是何等的悲凉?趁着亲人未逝,趁着光阴未老,去感谢他们为你做的一切吧……
老屋 作文12
老屋的门,被岁月锁着。我和老屋的记忆,也并没有结束……
——题记
夕阳西下,一栋矮小而破旧的老房屋,位立在我的面前。我站在老屋门口,回想那份情,那段记忆,久久不能忘怀,也永不会结束……
在我幼儿园时,祖母就住在那座屋子里。当我放学后回到家,我总爱缠住她给我将一些过去的故事。我总是会聚精会神地聆听,而她也会绘声绘色地讲述那个年代的故事。两个人的影子沉浸在一次又一次的东升西落的阳光中,来来回回不知道多少次。祖父也在的时候,他总是沉默不语,一卷又一卷地抽着旱烟。我有时很害怕他,但后来也渐渐习惯了。但当我品尝祖父所做的饭菜时,那种美妙的滋味在我口腔里荡漾,回味悠长。这时祖父总是微微一笑……这份遥远的记忆,在我的心底却并没有结束。
后来,祖母的身躯逐渐佝偻,青丝爬满了她的发尖,竟也消失不见。村里人总是叫父亲拆了这栋老屋,但他却无论如何执意不肯,村里人拗不过他,也渐渐不再提这件事。上小学后,我随父亲回老屋看过几次——他总是钟情地抚摸着那个椅背,那个祖母坐过的位置,然后眼底留下两行清泪。他严肃地告诫我说:“孩子,人不能忘本,这片生你养你的地方,是你的故乡啊!”我也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怀着一份郑重的仪式感在老屋的灵位前烧了一炷香,祈求全家人平平安安。在暮霭渐沉的黄昏中,父亲驱车离开了这个山村。车上播放着的是祖母最喜爱的歌曲,古老又悠远的音乐让我回忆起了老时光:“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能不怀想……”父亲又郑重其事地说了一遍:“孩子啊,人不能忘本,这片故乡的`记忆,值得你去铭记一生……”
如今步入了初中的我,独自走入老屋的那一刻,看见的却是一个更加凋敝的老屋。萧瑟的风从破旧的门前穿过,发出“吱呀”的响声;屋顶已经很久没有修补过了,岁月的手在地上播种了青苔,撬开了地砖。但我追忆着,有些人,有些事,是不会改变的。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精神的传承,也永远不会结束,湮没于时间的长河之中。那一幕幕在我脑海中闪过——正如祖母所教会父亲的,父亲所教会我的,这片故乡的土地,这份老屋的记忆,也会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中,不曾改变。
我在老屋门口,想着些平凡琐事。老屋的门,被岁月锁着。而老屋的记忆,在时间的长河中缓缓流淌,历久弥新,永远不会忘怀,也永远不会结束。
老屋 作文13
欢声笑语和天冷加衣,浮现在脑海里,可那毕竟是曾经。老屋仍旧,伫立在风雨中,似乎在等待着着什么?
多年以前,一栋房子坐落在小院中,小院中有五六户人家,新房子砌好时,院子里的人都来帮忙,大人小孩都忙得不亦乐乎,大人们来来往往,小孩们叽叽喳喳地打闹着。热闹过后,院子里热闹的气氛也还没褪去,一直持续着。每天小孩们就坐在院子里玩耍,谈天说地,等着大人们回家。大人们回家时总会满载而归。变着法给孩子们带玩的吃的。这是小孩们会扑进大人们的怀里撒娇地要着。大人们也拗不过孩子们只好无奈地给孩子们。此时院子里会传出一阵爽朗的笑声,久久围绕在小院里。
时间走了五年,屋子也不在新,渐渐变旧,门上的.油漆脱落好些,墙上的石灰像龟裂的土地。大人们也都去城市发展,家中只剩老人和孩子,闲暇时刻老人们会在院子里躺在摇椅上手拿蒲扇优哉游哉地扇着,讲述着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等到孩子们回家吃饭时老人们都会语重心长叮嘱道:“你们几个小崽子,天气冷了,多穿点,别给我着凉了”“好的,知道了”孩子们齐声答道。老人们躺在摇椅上望着孩子们渐行渐远的背影,笑着说道:“唉,这几个小崽子啊,真不让人省心”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人们在城市也有了稳定的工作,他们也想让自己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便把孩子们接到了城里。曾经热闹的小院人越来越少,树叶落满地也无人问津。渐渐的守在老屋的只有老人们了。大人们不想让自己的父母在乡下受苦也把老人们接到了城里。随后,老屋的门上结了许多的蜘蛛网,蜘蛛网上蒙了一层灰。论环境论物质条件,无疑是城里的好。搬进新家的人们拥有的是用冰冷铁门与外面隔绝的房子。打开门想与邻居们说上一两句话,可面对的却是一张张板着的脸和一堵冰冷灰白色的墙。在人潮拥挤车水马龙的大城市中,老人们住着就是不舒坦,纷纷回了老屋。
老屋早已变成危房,在风雨中摇摇欲坠。老屋,经历了沧桑,见证了变革,只有老人们还守在那里,守着曾经的欢声笑语和天冷加衣。
老屋 作文14
隆冬时节,天寒地冻。岁寒三友,竹在其中。冽冽寒风中,不禁想起乡下奶奶家老屋前的那一片翠竹来了。
老屋依山傍水,别有韵味。房子前面是一条水沟,40多米长的地段上长着一片翠竹,宛如一个天然的鸟园。竹林里,终日百鸟欢歌,莺飞燕舞。一道两米多宽的小木桥横卧在水沟上,一副“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正是得了流水的滋润,这片老屋前的竹林才越长越苍翠。在虫吟蛙鸣皓月当空的夜晚,默念着“不知夜凉风动竹”,“人静月当楼”的诗句,顿觉趣味横生,仿佛自己也沾了雅气,就是那两间简陋的老屋,也笼罩着一种素雅温馨的气氛。
“旁舍连高竹,硫篱带晚花”,“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老屋前的那片竹林,生机盎然,四季翠绿,充满着诗情画意。
春日,水沟两旁的山茶树开满红艳艳的花朵,庭院里的梨树、李树、栗树、石榴树也竞相开花。成群的鸟儿在竹林间婉转歌唱,再衬以满院“喔喔喔”、“嘎嘎嘎”的鸡鸭声,一片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的热闹景象。徜徉竹林边,逍遥舒畅,乐不思归。
夏日,绿阴满院,竹林便是乘凉的好地方。泡一杯茶,拿一本书,躺在椅上,看一会儿书,品味一下书中所讲的事理,望望院外的田园风光,听听人声水声风声鸟声歌声,雅趣意趣情趣鸟趣竹趣乐趣便油然而生,什么酷暑烦恼人生的不如意,全在这片绿阴中烟消云散了。
秋日,天高气爽,果实飘香,不说那田野里的一片蛙声,只这竹林里便是个热闹的世界。成群的'鸽子、画眉、黑头翁、麻雀,就在竹林里上蹿下跳,引得孩子们成天拿着弹弓钻来钻去。那吸足了雨水的竹笋都争先恐后伸出毛茸茸的脑袋,欣欣然看着满院秋色,只七八天时间,竹笋便长得一米多高,二十多天后,挺立在眼前的就是一片竹子,景象煞是威武壮观。
冬日,草木凋零,寒风凛冽,但庭院里的桔子、枇杷、石榴、兰花、缅桂、日本葡萄仍是一片翠绿,与之相衬的就是这片翠竹。下雪了,白雪中的竹林,鸟儿们藏起了自己的踪迹,竹林却是“雪压枝头低,低不下沾泥。一轮红日升,依旧与天齐”。小小竹林,隆冬不凋,经霜犹茂,亭亭玉立,摇曳多姿,成了老屋前、溪水边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
冬去春来,时光荏苒,老屋前的青青翠竹,就这么潇洒地伫立在苍穹下,颐养着农人们的身心,点缀着山村人的生活。走近竹林,远离了小城的喧嚣,暂时忘却了心中的烦恼,在鸟语花香中安享这一片沁人心脾的绿阴,那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啊!
老屋 作文15
每一次,都要和表哥比谁长得高而争得面红耳赤才肯善罢甘休。而外公总是在一旁微笑地说:“都长高了,都长高了。”渐渐地,外公要搬来凳子为我们刻身高。每次看到外公满头大汗时,心里特心疼,而外公还是微笑着:“哟,又长高了!”划起痕来也越来越吃力。
“上课!”“老师好!”这是我们幼时常玩的游戏,我们把院子当作教室,那扇门当作黑板,认真地当起“老师”来,而外公总是微笑地坐一旁津津有味地听着。不会像以前我们在门上画星星画月亮一样把我们骂得狗血淋头,他知道我们在学习,当他看着门上那些歪歪扭扭的字,总是会心地笑了——尽管外公不识字。当玩得筋疲力尽时,就扑到外公温馨的怀抱中,闻闻熟悉的味道,听着那些老掉牙的故事。当太阳的余辉照到我们的身上时,暖暖的,甜甜的……
和外公生活的.日子并不长,唯一能记起的片段就这些,然而在这点滴之中,永恒不变是外公的笑。外公的笑不是严峻威严的笑,也不是“嘿嘿”的傻笑,更不是“哈哈”的大笑,外公的笑,是悬在半空中,没有声音的笑。夕阳西下,外公端着板凳坐在门前吃饭,虽说是吃饭,却也还是那副笑脸。
然而在那天,一切都破碎了。当表妹哭着告诉我外公死的噩耗时,我记不清我是怎样跌跌撞撞跑回外公家了……在床上,外公像陷在泡沫里。床边,几根管子通向他的身体,喘息很弱,双目微闭,多想伸出一双神手呀,牵住外公身体里支撑生命的那几根神经,让他从此醒来!
外公走了,永远地走了,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去了另一个世界。外公没有一句遗言,脸上还是那副安详的笑容……
听说人死后回变成星星,望着满是星星的夜空,到底哪一颗才是外公。风好冷,夜好黑,可是我一点也不感觉冷,因为有外公那颗星抚摩着我…… 老屋还是那座老屋,还是那扇门,那些刻痕依旧还在,却少了划痕的人……
还记得,那种感觉叫做刻骨铭心;还记得,那种情结叫做魂牵梦萦……
当爱已成往事,我只希望在梦中看见你的容颜……
【老屋 作文】相关文章:
我家的老屋作文05-14
老屋优秀作文09-04
关于老屋作文08-07
忆老屋作文08-17
老屋的影壁作文11-09
岁月的老屋作文08-15
走进老屋作文07-22
老屋魂作文09-20
走过老屋作文10-16
那老屋作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