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_750字
陶渊明_750字1
尊敬的陶渊明先生:
您好!
您前半生有“大济苍生”的宏愿,而后半生却“躬耕自资”。是官场的黑暗反衬了您“部位五斗米”的气节。您不慕荣利,安贫乐道,一生足矣!
是《桃花源记》让我了解了您。你带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这其中就包括我,一个价值观尚未明确的少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多美好的自然环境呀,俨然是人间仙境。更何况“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淳朴的民风,和谐的关系,幸福的生活。这是您的`期望和梦想呀,也是多少代人的期盼和追求啊。
我喜欢您,喜欢您那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朴真。您的《归园田居》,字字句句都表现出您的安贫乐道,潇洒自在。“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您内心超脱尘俗,自然不理会世俗沉浮。
我最爱您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个真正的隐士,必然陶醉于大自然的雄伟与灵秀。以景怡情,以情怡景,人与自然的和美统一,人生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此。我向往与您一样,悠悠地望着高高的青山,无论贫穷或富有,无论成功或失败,在大山面前都南无渺小,那么微不足道,自然而然的忘乎无谓的悲伤与欢喜。
我敬佩您高尚的气节,您不肯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趋炎附势。而是不卑不亢地面对权贵。富贵可以抛,气节不能丢!现代社会,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向往,俨然超过了精神上的追求,若没有您,谁为我们做指路明灯?
其实。我有事也在想,与其“独善其身”,不如救济天下。我不知道,如果你积极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结局会不会一样。即使您没有成功,但起码做出了努力。当然,您能的血液中就透着正气,与小人斗争,不符合您的气节。
如果一天,我能和您见面,将无比欣喜。因为我盼望真实地走入您的世界,感受您的气息,感染我,陶醉我。
现在,着仅是一个美好的想象,我们的肉体跨不过时空的距离,但是我盼望饿的精神世界可以与您有点点交融。我更希望所有人的精神世界都可以与您交融,这样世界会变得更好。也不枉《桃花源记》的字字忠良。
祝您永远畅游桃花林!
您忠诚的读者:xxx
x年x月x日
陶渊明_750字2
人活在世上,无论贫富贵贱,还是穷达逆顺,都免不了要和名利打交道,对待名利,人们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追名逐利。而从古至今,又有几人真正做到淡泊名利,大多都是“义无反顾”的追逐著名利,几多较量,几多迷茫,几多沮丧。
而说到淡泊名利,那就一定要说陶渊明了,他是一名诗人,更是一名隐士。他的大部分都是表达对大自然的向往,对官场的厌恶,比如《归园田居·其一》中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去来兮辞》中的“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园田居·三》中的“晨兴理荒废,带月荷锄归。”
而中国古代“追逐名利”盛行,每个人都梦想着通过考试入朝做官,走上人生巅峰。而陶渊明的梦想确实回家种田呢?一个所有人都想摆脱的事情?然而事实上陶渊明最初的梦想也不是这个,《归园田居·其三》中提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所以其实陶渊明也根本1不擅长耕种。最初他也满腔热血,总有伟大的抱负。但晋朝的门阀制度,使得“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在那种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车轧争权夺利十分激烈的年代,陶渊明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伟大抱负。除了社会环境的逼迫,还有陶渊明自身的原因。他自命清高,孤芳自赏: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不远的彭泽做县令。不久,他的上司派来一名官员来视察,这位官员是一位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县的地界,就派人叫县令来拜见他。身边的`人对陶渊明说:“参见这位官员要十分注重小节,衣服要穿的整洁,态度要谦卑,不然的话,他会在上司面前说你坏话的。”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渊明再也忍不住了,长叹一声说:“我宁肯饿死,也不能因为五斗米的军饷,像这样差劲的人折腰。”于是马上辞职,离开了只当了八十几天的彭泽县令职位,从此再也没有做官。
离开了官场的喧嚣,陶渊明也真真切切的感受了“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肺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乐趣。名利,陶渊明所欲也,品德,亦其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名利而去道义者也。
陶渊明_750字3
把桃花源游尽,片片落英载不完惊羡情;到南山寻菊,滴滴花酒醉不了诗人心;屋前抚柳,丝丝柳絮飘不尽隐世梦……
于是,随着这些与韵味十足的作品,我走进了陶公,走进了他的诗意生活。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东篱外带露的菊花啊,你可听见陶公在茅屋中对你深情的呼唤?屋前五柳随风摇,室内心静气自流。你是他一心寻求的僻静的'居所唯一的寄托。
但是,又有人说陶公是在逃避现实,那么何谓逃避呢?督邮至,陶公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抖落沉重的官袍,抛却名利,大彻大悟的陶公放声舒啸——归去矣!心开始自由呼吸,尽情吮吸田园之气。因此,这并不是所谓的逃避!。
东篱外的田园,我看见陶公在荷锄高歌,于春华秋实的季节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丰收之喜,菊酒之香,生活之逸包揽其。陶公醉倒在安乐自由之中,不愿醒来。
曾还有人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并不在酒,而在乎陶公的心境与品味。陶公虽与酒相伴,但是,他并没有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而是借酒作诗,其诗内容独特,又是油然而生“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的感叹!
在盛唐时期,陶公常与李太白一同饮酒。两人皆善饮,以酒佐诗,乘着酒性,从酒壶里斟出诗篇。他们花间一壶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于是发出了“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的呼唤。这三人中必有陶公一人,否则李白不会发出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的感叹。志同道合的你们今生注定无缘,只能在历史的长河里各自叹息泪流。
仁隐进退归去来,劳逸饥饱田园乐。这就是陶渊明的一生。因此,千百年来,人们也对这位伟大的田园诗人的高尚人格和对汉字的影响推崇备志。人们赞叹他乐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所以,人们为了纪念他,在明代还建立了陶公祠。如今,这座陶公祠虽经历风风雨雨,但它还是屹立地保留至今。陶公的精神和品质永远刻在我们的心中。
心静,所以世界静。在喧嚣的世界里,我宁静的心怀早已被打扰得面目全非,在陶公怡然自得的文采中,我感受到陶公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我开始打扫心灵,还内心一片净土,与陶公共思学。
风吹不去心中的古典,陶公,我对你的顶礼膜拜,唯有举杯与君酣畅豪饮…
陶渊明_750字4
我穿越时空,落到一个小菜园子中,小径上迎面而来的是一个老翁,他的两鬓有些斑白,两腮的黑胡子随风而飘,手中拿着一个破竹竿在地上四处敲着,身上穿的是打了补丁的花衣服。么非这是五柳先生陶渊明吗?
我近看了看,他好像喝醉了酒,走起路来身子摇摇晃晃地。于是我上一户人家去打听,人们说他经常被他的朋友请去喝酒,去了就一定要喝醉,而且既然醉了就会立刻就走,不会一点也不好意思,这更像五柳先生了。
于是我问到了他家的住宅,一到门口,门檐低矮,走进院子,厅堂窄小且简陋,住宅四周都种着柳树和桃树,现在正值春季,因此住宅一片花红柳绿,鸟莺啼飞。柳树垂下它嫩绿的.枝条;桃花绽放出它粉红的花瓣;鸟儿唱出了婉转的歌声。宅子里一片春意盎然。咦!那不就是刚才的那位老先生吗?我跑了过去,他起先有些惊讶,不过一小会他就摸了摸他的黑胡须,笑着说;‘既来就是客,来坐下吧’。他将她身旁的凳子拿给了我,哇,这里的湖和山也很美啊!
高峻的山峦重叠延绵着,上面长着嫩绿的青松,潺潺的流水似是将山峦浮着似地,飘飘荡荡。这水绿的是山倒影出来的还是他真的就这么绿呢?
他坐在旁边,静静地钓着鱼,神情盎然自乐,我问他;‘老先生,您家中如此贫穷,为何还能如此的安然自若呢?’他回答道;‘只因有青山,秀水,贵人和好心。’我带着不惑。这时门响了,来的像一位官宦人家,我听五柳先生称他为‘道济兄’,在五柳先生前去接待他是,我也跟了过去,那个官宦人家好像是来送钱的,并这样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五柳先生摸了摸他的胡子,将送来的钱推了回去,‘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多么谦虚啊,‘真不愧是五柳先生’,我感慨道。顿时也悟出刚才五柳先生所抒之哲理。
他辞官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志而益坚。
乐莫非如此,只因青山,秀水,贵人和好心罢了。
陶渊明_750字5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岁月从指缝间溜走,不觉容颜老去,而我心中的陶渊明依然如故。
陶渊明是才华横溢的。《晋书.陶潜传》曾有记载:博学善属文。而萧统的《陶渊明集序》这样评价他: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如之京,不疑有问。众人皆知陶渊明博采众长,他的智慧有如皎洁清凉的月光,缓缓倾泻在诗歌的花蕾上,为诗歌增添风采。如果说水是生命之源,那我心中的陶渊明便是诗歌的使者。他引领着晋朝的文人攀登文学的高峰。
陶渊明是傲骨冰心的。唐有李白愤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而晋有陶潜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他的'品性是高贵的,他的灵魂是坚贞的。他也有满腹志向。“大志济于苍生”便是他的夙愿。更有诸多文章可追其印迹,如“潜少怀高尚”“语时事则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他满心热情,却被俗世击得粉碎。他宁愿放弃,也不愿像某些人一样苟颜于官场。在世人眼里,他是怯懦的。可又有谁能看出他内心的坚持。他以心为笔,以血为墨,才换来了中年时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他不贪图权位,所以当他的人格、心志遭到侮辱时,他便不顾一切,如一株梅花,傲立于霜雪中。
陶渊明是悠然自在的。在经历了几度东风,几度飞花后,他的胸襟更为豁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是对他生活境界的写照。许多人一生都无法寻得的“桃花源”,却在辞官归隐后,在心灵深处寻获。放下杂念,忘却官场的失意,回归自然宁静的生活,在落英缤纷的桃林中高歌;于春光融融的时日,在田里劳作;在晚风习习的夏日里抚琴;在满天星辉的月色里赋诗……无不透着闲适的氛围,让人心生沉醉。
我心中的陶渊明,他才华横溢,傲骨冰心又悠然自得。他的博学,他的孤高,他的怡情就如这柔柔的春风,吹拂着我们的灵魂。夕阳西下,放眼远望,满目青翠。静静的,轻轻的,是你走进我的心里来了吗?
陶渊明_750字6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便是你,五柳先生。你毅然挣脱出世俗漩涡,坦然归隐田园。
我曾怀着一颗好奇心,跟随你的思绪,穿越“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去探访“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宁静和谐的桃花源。我知道,那是你所憧憬的没有现实中种种纷扰的回归自然的生活。
我曾怀着一颗敬仰之心,透过朴实精炼的.文字,悄悄来到你家,凝望你忘我的博览群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又看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我心里不免生起一丝悲凉,你过着如此贫苦的日子。但见你安然自若,忘怀得失,悲凉渐渐消散,又多了一分敬仰。
我曾怀着一颗欣喜之心,踏入脑海中浮现的画面,陪伴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丝清风掠过,淡然的微笑荡漾在你脸上,多么超凡脱俗!菊乃花之隐逸者,不奢求骄阳照耀,只掩身于青山绿野间,默默地吮吸甘露。你甚爱菊,是因为你亦是如此,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固守寒庐,只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遥观日盛月缺,沐浴着寒月的清辉,与雅菊翠山相伴便足矣。
看,是谁在五柳树下尽兴地饮酒?是你,纯朴自然的你,最近人情的你。柳树伴着风儿缓缓摇下柔和的柳条,轻轻抚摸你,与你这是大自然美妙的馈赠。风拂清酒,将醇厚天然的酒香散向远方,这便是你在繁杂尘世中绽放的一抹独特的芳华吧。
听,是谁在饱含感情地吟诗?是你,醉卧与菊花丛中,仰望湛蓝明镜的天空,发出人世间最美的绝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朴实动人的诗给后世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飘然而至。每每读到你的诗文,我仿佛远离喧嚣,置身与大自然,世俗的尘埃被悄然拂走。我羡慕你用绝妙的文字勾勒无与伦比的桃花源;称羡你将高洁志趣赋予诗文之中,流芳千;仰慕你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坚忍不拔。
你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闪耀在历史长河中,永垂不朽,“须信采菊东篱下,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
陶渊明_750字7
弃彭泽微官,松翠菊黄,琴书而外醉三斗;开田园诗派,韵真辞朴,千百年来第一人。
家,是安乐窝,是避风港,那里有天伦之乐,有浓浓亲情。你浪迹天涯海角,不管是得志还是失意,家都使你魂牵梦绕。
陶渊明,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在经历了八十一天的官场生活后,亦然决定摆脱官场的束缚,回到自己那魂牵梦绕的家,享受天伦之乐。
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是快乐的,他归心似箭,“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他兴奋异常,“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是悠闲的。他悠然自得,自娱自乐,“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他成日“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不是还观赏“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风而知还”的景象。
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是自由的`。他“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升华,笔下所写的都为真性情。试问,有谁能发出“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样的感慨。
回到桃花源的陶渊明,是我所羡慕的。他有胆识,也有勇气辞去官职,归隐田园。即使他家境贫寒,也决意不再答应做官。这份坚持,让我感动。
陶渊明的一声,平淡无奇,色彩缤纷。他虽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但却留下了无数传颂千古的诗句。陶渊明笔下所出,都包含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让人读着亲切,回味无穷。
陶渊明,一个敢于追求自我的人。喜欢他,不仅喜欢他的诗,他的词,更他那句句中透露出的自然清新的味道。这种味道令我着迷,也令我向往。
陶渊明所做的一切虽已成历史,依旧受人们喜爱。这就是自然的影响力。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人不向往大自然,没有人不热爱朴素的生活。
这些,只有陶渊明做到了。他真是“韵真辞朴,千百年来第一人。”
陶渊明_750字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是陶渊明留下的不朽诗篇。陶渊明是南朝有名的田园诗人,他的诗和散文大都在歌颂自然,讽刺社会。他对那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隔离与冷漠的态度,令所有人都印象深刻。对我来说陶渊明不仅仅是一名文学家、诗人,更是一位有骨气、有胆量、有豪情的伟大人物,他嫉恶如仇,厌恶黑暗的官场,不屑与那时代官场之人同流合污,只求回归自然,洁身自好。我对他的印象最为深刻。
陶渊明生于败落的官宦世家,他从小有豪情壮志,立志为国奉献。但身居官场后,他看见那里面肮脏污秽、残暴不公。社会的腐朽令他悲愤不已,可他无能为力,他厌恶官场的黑暗,愤然辞官,隐居田园。便有了妇孺皆知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田园生活贫苦而清淡,但陶渊明乐在其中,正如诗仙李白所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陶渊明便在这清贫自在的田园生活中度过了余生。陶渊明,离我很远,却又似乎是一个老朋友,我熟悉而又陌生,《桃花源记》使我认识了他,明白他内心所向往的生活;《归田园居》使我了解他,他不羁的性格,对官场阴暗的厌恶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不为五斗米折腰》我看到了他的高傲,遗世独立,正如他毕生所爱的菊花,像个不与世俗争奇斗艳的隐者。
陶渊明的品质如此高洁,但他的一生是那么不遂人愿。家道中落、国家腐败,年少壮志的他看到了社会的阴暗面,心中悲伤愤怒,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独自生活在自我的“桃花源”里,带着疲惫的身体和充实的`灵魂,以及淡泊名利的心走过无数春秋。
陶渊明的心愿固然完美,但他所向往的“桃花源”终究不可能实现。一味的逃避世界,逃避事实,而不去改变只会落得“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悲惨境地,但陶渊明不屈权贵、淡泊名利的优秀品德值得后人传颂。
陶渊明,你正如一朵盛开的菊花,不似牡丹富贵,不似梅花高傲,也不似桃花绚烂,你平静、淡然,犹如为天边的启明星,永远闪烁着光辉!
陶渊明_750字9
在别人的眼中,陶渊明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东晋诗人,可是在我的眼中,陶渊明就是一位值得让人赞赏的爱国之士。
陶渊明虽然仅有着平凡的一生,可是没有哪个人会明白他会造就如此传神的诗篇。令人敬佩的是,他不图钱财更不为名利。陶渊明当官时,他仅一百多天便辞去所有官位,从此归隐田园。从陶渊明的种种表现中显然表达出了对东晋王朝的强烈不满,他以他特有的方式与官府作斗争,田园生活也成就了他的田园诗,使陶渊明成为历史中的田园诗人之祖。
陶渊明对国家、社会的不满显现于他的诗文之中。比如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就单单从一个渔人因捕鱼而造访桃花源的文章当中,就可清晰的反映出陶渊明反对当代社会的黑暗与对世外桃源的自在生活所向往和憧憬。再来看看他的五首《归园田居》,陶渊明对国家现状的不满、担忧和归园的迫切、期待,都表现于字里行间: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中看出他对因世间之乱而倍感忧伤;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中便能够看出他的归园之切;又从“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中透露出对国家复兴的期望而向往……不仅仅如此,陶渊明身上还有许多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弘扬。
陶渊明确实是一个诗人,他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诗人,他更加是一个明辨是非的智者,他的诗表达出了他对自我国家的担忧与愤恨。为了批判黑暗的当代社会,陶渊明写了无数的诗与文章,从而发泄自我的不满,并且对那种安定和谐社会的向往。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完美生活的向往,恰好源于他深深地爱国之情。陶渊明拥有着的敢于斗争与维持正义的志气是没人能够改变的,他以如此顽强的爱国与反抗之志,是历史长河中所有人的模范与标杆,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所在,才铸造了华夏民族的精神!
最终,我想再次强调:不管在别人眼中是怎样去看待陶渊明,就算别人说他只是个诗人罢了,说他只是个普通人罢了,也不会改变我对他的看法。这,就是我眼中的陶渊明!
陶渊明_750字10
我荡着小船,东折西绕,穿过了一片茂密的森林。水位突然下降,我不得不下船行走了。
刚踏上岸边,便觉得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地方。眼前,片片黄菊,蝴蝶飞舞,蜜蜂访花绿时伸展;身旁,树木繁茂,绿叶浓浓,翠绿欲滴;身后,清澈的小河,流水声潺潺不息,前面不远的菜园边,一座绿绿的茅草屋,端立在那儿,增添了几份悠闲和清平……
看到眼前的这一切,便觉得自己像是来到了与世隔绝的地方,能看到这么美丽而宁静的地方,心想,去走一走,看一看,顺着曲折的小径向前走去,毕竟是头一回,心里还有一丝帕意。走了几折后,身被美丽的`田园包围了,却有隐约的读书声: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这不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吗?”我心里忽然一喜:“难道是陶渊明的田园?”田园里野草茂盛,稀稀疏疏的有几根豆苗,这可谓“草盛豆苗稀”;再听听四周的音讯,听不到半点吵杂声,这可谓“而无车马喧……”
越看越觉得像陶渊明的田园,可是没见到陶渊明,还不能确定,再向前走去。
来到小茅屋前。桃树,细细的叶子,尽情的舒展着,绿油油的,像刚洗过一样;高大的柳树,它纤长纤长的柳枝,倒立下来,一直垂到屋檐上,像一个纯朴的农人……对了!这是“桃李罗堂前。”
心里高兴得不得了,便大步地向朝阳开的那扇窗子走去。
来到窗前:一位长胡须,衣着朴素,头遮巴蕉叶,手持长杆笔,正在全神贯注地写着什么,口里还吟着“……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他神情闲适愉悦,悠然自得,屋子清淡无具,闲适宁静……
“对了,他就是陶渊明,五柳先生。”抑不住内心的激情,正要伸手向他问好,可看到他紧握笔杆,急促地写着,肯定是又在写千古名篇。以免又断送了一篇名文,就又把手缩了回来,我呆立在窗边许久。
天色以晚,该到了回家的时候了,为了让他(陶渊明)知道是我这个无礼之人打扰了他的宁静,便留了一张纸条:
“遠平凡到此一游”
而后,我登上小船,掉转船头,踏上回家的路,身后,一轮圆圆的明月倒映在水中。
陶渊明_750字11
靖节先生:
您好。
久仰您的大名,今日与您交谈甚是荣幸。也恳请您为我指点迷津,授人以渔。
近日我常常拜读您的大作。深深地为您之“不为五斗米折腰”所震撼,为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闲适安逸所羡慕。我不禁想问您:“在那时那样一个社会里,您是如何想的?”
从您的《桃花源记》里,我明白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自食其力、和平宁静的社会,那是您与广大劳动人民真实的向往呀!您对战争和黑暗社会的痛恨便跃然纸上。
从您的《五柳先生传》中,我看到了一位卓然不群、“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高贵品质的雅士。读书、饮酒、作诗即使他的爱好。那不是您吗?五柳先生?
在《归去来兮辞》中,您对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厌恶和对人生的感慨令世人深思与折服。
我还有一事想请教。您写了大量的饮酒诗,也像隐士一样退隐山林。难道您是否是为了逃避而用酒麻醉自己的心灵。用酒来疗伤?隐,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为什么不去学习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为什么不像梅一样”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故”呢?不如与社会一搏,哪怕是以卵击石也留的千古美名。
与您所生活的时代相比,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现代化的时代,人们住着几十层高的楼房,每天乘电梯上下楼。我们有了比马车快几十倍的.汽车、火车;也有了能像鸟儿一样翱翔于天空的飞机;更有了可以探索月球的飞船。
现代的人很会享受,平日里,喝杯茶、跳个舞、唱首歌。生活比您的那个时代要舒适多了。但现代人却不像桃花源里的人那样热情好客。人人都互相防备着,犯罪事件常有发生。
您居陋室而不卑,是因为那里没有污浊;您食不果腹而不急,是因为您有精神食粮。草盛豆苗稀并没有使您烦忧,是因为志不违心。
人各有志,愿您能勇敢面对!
至此搁笔,打搅了。
您之崇拜者
20xx年3月14日
陶渊明_750字12
尊敬的陶渊明先生:
您好!
当我今天沉静下心来,又一次品读《桃花源记》后,忽然眼前浮现出一幅图画,片片桃花林一眼望去无边无际,层层叠叠的粉红,给人以梦幻的遐想,下面是象征生命的嫩绿,是田地。一阵风吹过,落下片片桃花瓣,淡淡的芳香迎面袭来,沁人心脾…
初次认识您,是在《爱莲说》中的“晋陶渊明独爱菊,自里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从那时起,您就走入我心里,一位隐士,不求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分守己,渴望和平与安宁,不愧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我也同样喜欢菊,却没您那样的觉悟和平静的心。您若一汪深潭,望不到底,掷去一枚石子也无波无浪。
生活在现在的`中学生的我们压力都好大,要拼成绩,写作业,放假了突然松懈下来,溃不成军,而上学时什么也听不进去,老师的话行云流水左耳进右耳冒。如此恶性循环,相信后果只会是学习不好,作业不好,身体不好。生活没有任何质量而言。最初我的想法也很简单梦幻:心中有同样美好的“圣地”:大海多蓝多随意,浪花不知疲倦的拍打沙滩,似乎是在揭示着事情都会随波而去。蓝天多惬意,一碧如洗,洗涤着我的灵魂。山峦多神秘,高高低低,郁郁葱葱。这些幻想多美好,可幻想毕竟是幻想,可望而不可即。毕竟生活在这样一个努力的年代,我还必须学会接受,学会随遇而安,但这并不代表安于现状,还是要挣扎,证明自己。忽然感觉品到了您创作《桃花源记》的无奈,有些释怀。
如若我们生活在一个年代就好了,或许我们会成为不加任何利益的,纯粹的“灵魂老友”。我们心中都有“仙境”和“圣地”,我们也都在不停步的追寻,我相信,这样的地方一定有的,只是暂时未找到罢了。
待一日我如你般随遇而安,保持平常心态,平淡自然,超凡脱俗,纯真美好,如你般强大,我想大概可以读懂你的灵魂,便可以彻底领略您心中那片净土,那份久违的美好。
此致,
敬礼!
20xx年2月15日
您的学生王竹宁
陶渊明_750字13
沉浸在劳动和菊花中,陶渊明的诗充满了生机和雨后空山草的气息,给人一种宁静的印象。每当我想起陶渊明的诗,我就在心里再次遇见他。
"问你为什么不能,你的心离你很远。"官场的喧嚣,川流不息,对名利的追求,对富贵的渴望,都与陶渊明所珍视的仕途格格不入。曾祖父陶侃为陶渊明种下了当官员的梦想。29岁时,他第一次走出书房。可怜的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献身于道教。40岁时,他最后一次担任官员,但最终因“不要屈服于五蒲式耳大米的重量”的信条而辞职。这样,当五次官员需要勇气和感情,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一次又一次的重新进入。只有怀着极端的感情,我们才能坚持一个接一个地放弃。
陶渊明终究是属于他自己的,因为他“让鸟儿爱上了古老的森林,让池塘里的鱼深思”。“在种植豆子的南部山区,草里长满了豆子,幼苗稀少。”陶渊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高东,也许他真正属于那里。他42岁了,开始努力管理自己的生活。他的祖父孟佳也在他心中种下了一个“不羁”的梦,也许这就是陶渊明心中的声音。李白曾经写道:“当一个人陶醉时,可以看着风把自己的帽子吹落;跳舞时,人们喜欢让人们在月球上生存。陶渊明祖父的典故也曾使李白深受喜爱。但李白的洒脱是高傲的,陶公的'洒脱是坚守的。一所房子、一把锄头、一张方桌和几个邻居。陶渊明在这里耕耘,简单而快乐。"清亮的歌声驱散了新的声音,绿色的酒散发着芬芳."灵魂一次又一次被山川冲刷。“性是秋山爱情的精髓”。自然如此,夫妻想要什么?
就一壶酒,为什么问新来者是谁?毕竟,伟大的诗人离不开酒。“老朋友们很欣赏我的兴趣,帮我提壶,”陶渊明一定和别人谈得很愉快。“故意在我的花园里喝春酒和采摘蔬菜”,酒很美味,他们去后院收集他们喜欢的蔬菜和水果。他们对政治不感兴趣,而且很放松。刘玲对书童说:“我醉死在哪里,你把我埋在哪里?”,这深深地印在了陶工的心里。因此,如果任真这样说,“我醉得睡不着,但我想去”。我的爱与他人无关。我真的跟随我的心灵而存在。
在我真正明白“住在二等城市,享受人生”的意图之前,我在绵阳坡遇到了陶渊明的墓地。我也深深体会到了“东篱下摘菊花,南山悠然见”的感觉。
陶渊明_750字14
尊敬的陶渊明先生:
您好!如果说东晋是中国历史上的黑夜,那么你便是这片广袤无垠的黑夜最亮的一颗明星,永放光芒;如果说东晋是中国历史上的画卷,那么您便是这个寥寥几笔的画卷中,最浓厚的一-笔,永流芳香....
您生活在东晋时代,生活在一个早已被黑恶势力充斥的时代。但是,即使这样,您依然顽强的与黑恶势力作斗争。你那顽强不屈,碌碌无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我们早已耳闻目睹。下面是我对您特点的总结:
您是一位顽强不屈且拥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少年时代的您,生活在简陋贫穷的农村,即使这样,你也拥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这句诗更是你远大的政治抱负的体现。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您甚至比其他人更热爱学习。但在当时那个看身份的时代,即使你再努力,再勤奋也无济于事。您也屡屡遭受失败,得不到别人的重用。而“但未有建业,前途渐前窄"这句诗则更是将您那远大的政治抱负得不到实现的不甘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您是一位高洁的隐士。在当时那个黑恶的时代,您没有被汹涌的波涛掀入无边无际的“黑色"海洋中,而是看破红尘,鄙弃功名,弃官隐居。对于您来说,田园的景色,悠闲自在的生活,和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官场是截然不同的。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少年适俗韵,性本爱山丘”这两句清闲自在的诗句,则更是表达您对自然的由衷喜爱,侧面反映出您对“浑浊”的漩涡的厌恶。
您是一位不怕牺牲,敢于驳论的诗人。生活在田园中的您,对劳动的认识也是焕然一新。您不怕牺牲自己,冒着滔天大罪,刚强而有力地驳斥了儒家对劳动的态度和认识这是何等的无畏啊!
您是我们的楷模,您的芳名早已流传至今,愿你安于平淡,成为“污浊"社会中的一朵菊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屹立不倒,永世绽放。
祝身体健康
后生:薛博宇
20xx年3月27日
陶渊明_750字15
灯下夜读,正读着陶渊明的文章,忽然一阵眩光,再次睁眼,我已置身于一个官邸门前。往里看去,陶渊明正坐在堂中,虽身着粗布短衣,神情却悠然自得。我快步走上前去:“久仰先生大名,今夜可否有幸与君畅谈?”他先是惊讶地看着我,却又转而开怀大笑:“来者是客,还请坐下与我共饮此茶!”
突然,一人影急急走了过来,细看原来是一个官差:“我是上级督邮特意派来告知您的,官人说,您得穿好官服,并整顿好辖区,否则……”官差顿了顿,“大人您前程不报啊!”这让陶渊明很是愤慨,“区区一介督邮,竟有这么大的官架子。”他越说越生气,突然吼道,“我岂能为这区区五斗米而向这个乡里小人折腰。”说罢,遣走了那人。却转身将自己的官印拴到房梁上,准备离去。
我赶忙拦住他,问道:“您这么轻易放弃官职,不后悔吗?”他答道:“后悔?不,我自己怎么能屈服于那一个小小的田野村夫呢?我宁可过清贫悠闲的生活,也不愿再踏足这黑暗的官场半分。”我不禁赞叹:“先生真是个有傲骨,不趋炎附势的人啊!”他哈哈大笑着,大步迈出了官府。
我跟着他一路走到了他隐匿于树林的家,两个仆人远远看到助人就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家里的几个小孩也拍着手蹦跳地跑了出来。此时的陶渊明,卸下了官场上的拘谨,只留下了那从容不迫的气度。
天刚要亮的时候,他就拿起了锄具,慢悠悠的走在豆苗地里,看见那些稀疏细弱的豆苗和丛生的`杂草,他不禁笑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但使愿无违。”他的背影融着早晨的星辰,散发着耀人的光芒,现在的他,才是最真实的他。我看着他向前走,离我越来越远……
猛然惊醒,才知南柯一梦,仍然回味着刚才与陶渊明在一起的经历。他的诗就和他的人一样,悠然自得,碎银所欲;他为人更是不屈于权贵,不为五斗米折腰。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应当过着我们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被环境影响而跟着改变。
【陶渊明_】相关文章:
遇见陶渊明08-18
田园隐士陶渊明10-02
关于陶渊明的作文08-10
品读陶渊明_600字11-05
品读陶渊明_550字08-14
当秋菊遇见陶渊明_3000字11-07
当李煜遇上陶渊明850字09-03
高一陶渊明优秀作文10-12
赞美陶渊明初中作文11-12
当范进遇上陶渊明作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