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作文

时间:2024-09-01 02:48:57 读后感作文 我要投稿

读后感的作文八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后感的作文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后感的作文八篇

读后感的作文 篇1

  从以上两篇读后感可以看出,初稿叙事清楚、结构简单,实际上通篇只是把《昆虫记——神秘的池塘》简要地说(用自己的话)了一遍,与其说是读后感,倒不如说是缩写、文章剪辑或者是讲故事!我们知道,读后感首先要读,然后才能有所感悟,读的内容应该也必须有所交待,但不能占太多太大的比例,更不能占去读后感的绝大部分篇幅(除非是为了充字数或者混稿费?),毕竟读后感类的文章重点在于读了以后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可是如果让一个8岁的、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写出完整的、连贯的、丰富的真情实感来,不仅需要相当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夫积累,说实在话有些勉为其难!

  写读后感不能脱离原著的内容和框架限制,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感知、升华、宣泄,但是对于原著的叙述,字句的取舍,内容的分析以及读后感结构的安排都是很有技巧的,叙和议究竟占有多大的比例合适也要认真考虑。写文章,学生学习的一般顺序是语句——小文章——记叙文——散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其他,而读后感严格说来就是议论文、或者说是夹叙夹议,初小阶段的孩子既然要写,要求可以不必太高。其实,读后感人人能写、大家都在写,即便是成年人或者专业人士,真正写得好的,能够出彩的并不多!好的读后感需要严谨的构思、深厚的文字功底、独具匠心的写作技巧、发自肺腑的真知灼见,有些大作甚至还要有一些时代感的!但不管怎样,受原著限制太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就小得多,远不如直接命题文章写得潇洒、自在得多!也由此,好多人包括笔者并不愿意甚至惧怕写这一类的文章,当然也有错误的观念在作祟:认为这明显的只是让学生写的东西!

  小龙女的第二稿稍有进步,不再记流水帐,但感悟方面却是很肤浅的,所占篇幅也极为有限,这里面有年龄、个人能力方面的原因,也有接触的少、写得少,专项练习不足之故。通观《昆虫记——神秘的池塘》一文,我认为该读后感写作可以从三个方面下手:

  1、尽管你可能没有钱,可能没有事业,可能没有车子甚至房无一间、疾病缠身或是情感失落,但只要你去发现:生活仍然不失美好,光鲜亮丽,去感知、发现、拥抱生活吧!

  2、你可能不被理解,你可能是少数派,你甚至可能被人看作怪物,就像爱迪生学老母鸡抱小鸡那样,可是你在钻研、在思考、在专注着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天生我材必有用!有头脑的.人,往往是特立独行的天才,一番努力当然也必然是功成名就的!

  3、做一件事情,就要详细的规划,周密的布置,认真地观察,全身心的投入,持之以恒并且不断努力之下,终将有所回报!

  写读后感的“感想”大多落在对原文内容、思想、主题方面的提炼,即便是专业人士大致也概莫能外,充其量对文章构思、遣词造句、写作艺术方面的独特技巧加上一些附带的褒奖语句而已。专注于某篇文章、著作的写作技艺从而有感而发的读后感,真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好的作品就更少了。而一般人,尤其是孩子甚至往往忽略了这些方面的交待。无可否认,内容决定形式(写作技法),我们期望读后感写作内容(主题、思想内涵)与形式(写作艺术)并重,是文化艺术界、文字工作者、教师的美好愿望。

  顺便说一下,学校、家长、校信通提倡的读书和阅读活动,与我们通常地写读后感,尽管可能有前后或者因果关系,但我认为在实际中其侧重点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学生本人阅读书目,一般流于对文章故事情节的探究和未知事物的好奇;我们要求的阅读关注的则是识字能力、好词美句、写作技艺、美好思想的培养、知识阅历的积累和可资借鉴的模板;而读后感的写作侧重的是思想教育意义,适当顾及一下写作技艺而已!上述见解是否正确,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读后感的作文 篇2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这个故事有一点凄惨的感觉,灯火灭了,去年的树没有了,鸟儿与树是难舍难分,当鸟儿飞走了,它在想什么呢?

  它的'内心一定在哭泣,去年的树永远没有了,伐木工人带走了它,伐木工人手里那罪恶的斧头让鸟儿再也见不到树了,鸟儿只祈求一个安宁的家园,只要一个能陪伴它到永远的树朋友,我们为什么连这小小的祈求都做不到呢?

  我又反反复复品读这个故事,鸟儿和树的友谊让我品味人生,人与人的友谊能像它们的友谊那样吗?

  在鸟儿准备去南方,对树做出承诺,当时,它们是那样的山盟海誓,如今,当时的誓语化为泡沫。

  树失踪了,鸟儿不顾疲倦到处找它,树一点一点消逝在空气中的时候,鸟儿心灰了。

读后感的作文 篇3

  这本书让我读得心惊肉跳,书中十余位中学男孩、女孩对自己青春期性体验的坦诚讲述使我想到了很多…… 日记

  我想到了自己的青春期经历,想到我的女儿正处于青春期,想到我一直在陪伴青春期的学生成长,却没有足够重视他们迫切要解读的青春期性话题,内心因此感到不安和内疚,我对孩子们的关心还远远不够啊!

  书中揭示了一个事实,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在发生性关系,书中用十几位孩子连滚带爬的青春期成长经历给父母、老师与青春期孩子以警示。我想到作为一个母亲、一名老师要怎样给青春期孩子以生命的本真关怀。

  这是一本用心灵来写,也是需要用心灵来读的书,读这一本书就是和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对话。每个孩子成长当中,都会面临问题,出现困惑,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是孩子发展的两条生命线,关系好,可以化险为夷;关系糟,必定雪上加霜。所以我希望所有的家长读读这本书,最好在孩子10岁前后读;所有的老师读读这本书,特别是初中和高中老师,希望班主任在接班前读;所有的青春期孩子读一读这本书,让同龄人的性经历启示自己解开青春期关于性的好奇和困惑。青春期孩子处在情绪的浪尖上,心理很不稳定,需要更多关注和帮助,而教育和帮助的前提是了解他们。读这本书,你会对他们了解更多。

  “据记者对北京地安门附近几个成人用品商品进行调查。有4成安全套卖给了看起来没有结婚的人,其中6成以上是中学生,还包括一些其他物品,如图书、音像制品等都被学生买走”。可见,孩子不会因为大人的回避、漠视而放缓对性的探索,他们好奇,想尝试,但没有人告诉他(她)们发生的后果,所以几乎每一个孩子事后都悔意重重,对被耽误的`学业和受伤害的身体隐隐作痛。

  孩子们在经历他们的生活,所有该发生的都会发生,他们需要直观又感性的学习经验,打破爱情神话,安全跨过成长中的每一步危险,而不必非要品尝失败,遍体鳞伤地长大,我们要因势利导地帮助他们培养对爱和性的慎重思考的态度。

  总之,既然存在着这样一个事实,那就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坦诚面对吧!

读后感的作文 篇4

  7月3日,我走进了乐清市图书馆,找到了一本我最喜欢看的书——《简单地喜欢你》。

  过了午夜十二点,公主就要变成灰姑娘了。对于一个普通的女中学生来说,丁小寒就如同童话里的灰姑娘。她敏感而又自尊的生活着,爱着。但是,一场生活的突变事故,让她不得不离开熟悉的环境,离开温暖的网络,远走他乡。多年以后,在一个流星雨之夜,她与往日自己喜欢的'男生不期而遇……

  我觉得丁小寒是一位善良、善于写古典词句和作文的才女,但是,没有人去了解她、关心她。我觉得李逊白很骄傲,很冷血无情。我说他骄傲,是因为他是一位学校主席,常常和大队委罗独独来往,从不关心丁小寒。使丁小寒有种自卑感,总觉得自己不好。她有时和罗独独在一起说话,李逊白打招呼,丁小寒都觉得李逊白都只跟罗独独打招呼。她又转头一想,也对!虽说丁小寒是学校里的第一美人,许多男生都暗恋她。但罗独独是大队委,学习成绩又比她好,人长得也不错。后来,丁小寒心血来潮,在BM论坛中做了一个雨荷论坛,并QQ分身。动感恐龙(丁小寒的QQ名)又变身雨荷,变成柔柔弱弱、文采好的姑娘。菜鸟老白(李逊白的QQ名)就不自觉喜欢上了雨荷。直到以后一次捐款,他才发现了雨荷是丁小寒,才知道丁小寒有这么多的优点他都没发现。可是,林总,也就是丁小寒的妈妈,由于贪污,被李逊白的妈妈揭发。为了不露馅,就把李逊白妈妈砍伤。丁小寒前去道歉,并带着捐款的一张恐龙,还是李逊白幼儿园时画的。可李逊白不跟她说话,增加了恨意。因为这件事,林总被带走了,丁小寒他们父女俩远走他乡。丁小寒转学后,李逊白十分想念她,自己忏悔以前不好好对待丁小寒。五年后,在一个狮子座流星雨之夜,他们相遇了,在丁小寒旁边,有几个小朋友。李逊白才知道丁小寒去做了贫困地方的乡村老师……我看了这本书后,感受最深的是,只要一直追随着自己的幸福和生活,灰姑娘依然可以变成美丽的公主。

读后感的作文 篇5

  “过去那二十年就这样被抽丝剥茧、原形毕露,他再也无法躲到那些平淡无奇或陈腔滥调背后,与这片土地上一切细节一样,所有伪装都不复存在了。没有谁可以想象这样的孤单。”有时候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从哪里出发。激情注定无法长久,玫瑰色的光环一旦隐去,生活开始归于平淡,我们几乎都渴望对方的拯救。但往事如烟,心怀的热切,在现实中慢慢冷却。

  我们以为是生活辜负了我们,其实是我们错过了生活。小说中“一路上我记起了很多东西。很多我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忘了的回忆。有些回忆很不容易,但大部分都很美。我很害怕,我怕有一天,或许很快,我就会又把它们弄丢,这一次永远都找不回来了。”

  六十岁的哈罗德菲莱,默默无闻地在酿酒厂干销售四十年,没有升迁没有朋友。他和妻子生活在英国乡间,情感疏离,生活平静过了一日又一日。但这种日子的打破是因为二十多年未见的老友珍妮的一封来信。珍妮因患癌症来写信告别,哈罗德情绪复杂喷薄而出,写了封简短的回信。寄信途中,他错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后来因为一句话他决心横跨英格兰,就这样走着去见珍妮,哈罗德心中有这么一个信念:只要他坚持走下去,珍妮就会活下来!

  一个人的朝圣,这是一次心灵救赎之旅。在漫长而艰难的旅途中,哈罗德回忆起人生中的很多失意,包括酒鬼无能的父亲,离家出走的母亲,疏离他的儿子戴维,被他辜负的妻子莫林,二十年前不辞而别的好友珍妮……哈罗德曾经对幸福的希冀,曾想要努力成为一个好丈夫、好父亲,然而因为他童年的经历无法让他给出“爱的表达”,和妻子儿子疏离错过。

  面对痛苦,才会超越。伤口只有重新剖开,才能有愈合的可能。“他可以原谅自己的父母不想要自己,不教他怎么去爱,甚至不教他怎么表达爱,他可以原谅他的父母,还有他们父母的'父母。他只想把自己的孩子要回来。”比命运更惨的是屈服和逃避,麻木自我只会带来恶性循环的毁灭。只有踏上回归心灵的朝圣之路,我们才能实现自我的救赎。

  “为了坚持到底,他一定要诚实坦然地面对最初推动自己迈出步子的感觉。别人选择的方法不同并没有关系,这是无法避免的。”“我们用尽全身的力量和意志往前走,心里清楚自己是永远不可能到达的,然而就算永远也无法到达,我们仍然选择往前走,这就是生命。”只有上了路,才回的了家。

读后感的作文 篇6

  老师在班上推荐同学们读一本叫《小屁孩日记一一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书。于是,我上当当网购买了。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杰夫金尼。主人公格雷调皮搞蛋又可爱,又有些许小聪明,总会有许多奇怪的小计谋和不切实际的幻想。

  书中讲述了主人公与他的亲戚朋友之间发生一系列的事情。我觉得格外雷有一大堆缺点,例如:有点自私、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撒谎;但是,他也有很多优点,例如:善良、幽默、仗义、想象力丰富。在他身上有着我们大多数普通孩子的优、缺点。虽然他很调皮,可是让我们感受到很真实。他在日记本中所记录的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也在我们身边和自身上发生过,这种真实让我与格雷有些共鸣。这本书很特别,上一半是中文版,下一半是英文版,让我们在积累课外知识的同时又能提高英语水平,一举两得,真好!

  一口气把书读完,却没有一丁点以前的.乏味,脑海里反而不断呈现出一个个片段,真是意犹未尽。在我烦恼时、无聊时,它就像一个魔术师,把烦恼和无聊都变成小溪里的水,流走了。如果你读过这本书,你定当会开怀大笑,而且这种快乐不会随着时间而流逝,反而会历久常新。

  读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快乐和惊喜。伙伴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读书,一起成长吧!

读后感的作文 篇7

  这本书一共有十五课,每一课都是有许多个文明美德的小故事组成的,每个故事的背后都蕴含着一个道理,它们深入浅出,不信,你瞧:第十课《老师,您好》告诉我们:要尊敬师长;第十三课《公众场合我最棒》告诉我们排队时不能插队,要尊重他人。如果书中的道理都学会并做到了,他能伴随我们成长,使我们受益一生。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爸爸妈妈辛苦啦》这一篇,它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一段小插曲儿:有一次我发烧了,妈妈用脸盆接了点冷水,又放了两条毛巾浸湿,把其中一条挤干后放在我头上,过了一会儿,毛巾热了,妈妈又换了一条毛巾。过了一段时间,妈妈还在继续,累了也不休息,渴了也不喝水,一直在我床边!……爸爸妈妈整天在外奔波、打工、赚钱,都是为了我们,而我们自己又如何才能不让他们操心?我认为作为一个学生,能做的就是把学习成绩搞上去,在生活中要学会自立自强,不要让父母担心。现在他们用坚实的臂弯为我们遮风挡雨,将来我们要用自己日益丰满的羽翼为爸爸妈妈撑起一片蓝天。

  读完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文明美德是多么重要,我们应该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

读后感的作文 篇8

  寒假期间,我从学校推荐的三本书中选择了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来充实自己。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被封面上的“自由”二字深深吸引,——我们的教育可以自由,那是多么值得期待的事啊。带着这个期待,我开始阅读此书。

  起初,当我只读了几页的时候,我就被李老师的真诚与朴实打动了、震撼了。这种感觉引导着我继续往下读,在接下来的阅读过程中我享受着、思索着,越发感受到吸引我的不仅仅是书名,更具吸引力的是这本书中所折射出的一位教育改革家的崭新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育智慧。他是真正地在用“心”做教育,真正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着想。我想能成为李校长的学生一定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可以“自由呼吸”。从李校长的教育故事中,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教师去学习与琢磨,那就是“方法总比困难多”。李校长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想我们很多老师也一定遇到过,只是我们通常的做法无非是心不在焉、草草了事,本来应该多想想再采取行动,却从来没有为学校、为孩子真正解决过。

  这本书是由多个教育故事组成的,每一个故事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因为这本书并非是一本深奥的教育理论书籍,相反它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他曾经经历过的教育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出他对教育的热爱与向往,从中他也向读者传达了他独特的感悟与深沉思考。我想一个人真正的能力与魄力可能在重大的时刻或紧要关头才能表现出来,但它却是在无关紧要的时刻、在琐碎的日子里形成的,因此我们教师应该重视日常平凡的教育生活,着眼于日积月累,多思考、多总结,这样的教师生涯、教育生活才会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其中有一则教育故事名曰“有比抓小偷更重要的事”,对我触动很大,并在此后的教学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大影响与启发。

  有一次课间,我从三楼往二楼正厅走,三楼的正厅恰巧有一群中学生在用自己的手机播放音乐排练舞蹈。由于舞蹈的`动作非常滑稽,所以我驻足观看了一会儿。就在这时,一个六年级男同学从这群人身边飞快跑过,同时将崭新的手机从地上迅速捡起揣进了上衣的口袋里。此时此景被我目睹了个正着,当时我的大脑在飞速地运转,想我是当场抓住他还是装作没看见呢?就在我犹豫时,一句平实的言语立刻跳入我的眼前——“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李希贵)我豁然放松下来,心中已有对策。但就在我愣神的一刻,那位学生像射出去的箭一般消失在热闹的楼道里。最终我费了很大劲在操场找到了他,见他身边没人,我便很自然地走过去微笑着和他打招呼,并温和地对他说:“刚才不知道哪位学生在三楼捡到了一个手机,失主非常着急,想通过监控录像看看手机被谁捡去了,送到了哪个办公室好去认领。”这名学生听后,顿时脸色煞白,微微颤抖着、小声对我说:“老师,我捡的,我还没想好送到体育组还是大队部呢,现在交给你吧。”我微笑着说:“你真是个拾金不昧的孩子,是咱们同学学习的好榜样,老师看到你的班主任一定告诉她,她会在全班表扬你的。”但他什么也没说,就一溜烟地跑掉了。在我将手机交给失主后不久,突然收到了一条不知名的短信,短信的内容是:“老师,请不要告诉我的班主任,是我错了,谢谢你没当场把我抓住,不然我真不知道会是什么后果。谢谢你给了我一次做好学生的机会,我会像你表扬我那样,做一个真正的拾金不昧的好孩子,成为同学们的学习榜样。”

  是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孩子呢,对孩子多一份宽容,就让孩子多一份希望。

  随着深读这本书,我的思绪渐趋明朗。我明白了为何这么多年来有的学校学习魏书生、学杨思、学杜朗口,其结果都不尽如人意,草草收场,是因为那都是从名师那儿学皮毛,借鉴者看到的只是别人的成果、经验,并没有过多地关注、体验教育的过程,感悟名师的内在文化底蕴。

  读着李希贵老师的书,如同与一位智者促膝长谈,从我们每天都经历着的事情娓娓道来,讲了许多令我恍然大悟却又浅显易懂的道理。细细品位书中的每个经典片段,让我感触颇深。作为教师,我们一路走来,是否也应该多思考一些,多自省一些,让自己成为有思想、有个性的教育者。或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早地体验到教育的成就感,找到作为教育者的幸福感,才会有更多机会和学生一起自由呼吸。

  阅读这本书,还让我清晰地明确了教学的方法、教育的方针、管理的体制,更重要的是让我再一次端正了人生态度。

  在书中,李希贵老师分别以教学、教育、管理这样三条主线,把源于自己教育实践中的小故事串联起来,同时融入自己对教育的独特体悟与深思。而尊重人、欣赏人、珍爱人的“人本”理念则贯穿三条主线始终。“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的管理艺术、“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评价观、“让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的育人观等等,这一切都是李希贵老师“人本”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

  读完此书,我不禁也自由呼吸了一回,希望我以后的教育之路也能真正地“自由呼吸”。

  最后我想借用李老师的话:“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善于发现,有一颗敏感的心,而这种敏感来源于我们内心的爱和责任感。

【读后感的作文】相关文章:

《怀念母亲》读后感作文 -读后感作文09-03

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11-19

读后感方案 -读后感作文09-24

狐假虎威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11-08

读后感作文10-10

读后感的作文10-23

读后感的作文09-03

读后感作文10-10

历险记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08-07

名著阅读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