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周庄作文800字

时间:2023-05-07 09:47:44 作文写作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水乡周庄作文800字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乡周庄作文8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水乡周庄作文800字

水乡周庄作文800字1

  水乡江南,江南水乡之首——周庄!

  正是夏末秋初,天气凉爽,爸爸提议去周庄。早就听说那举世闻名的古镇了,这天慕名而来。

  不负众望,这儿的景是真的美!亭台楼阁,古色古香,小桥流水,黛瓦粉墙。我们走在石板路上,踩出“嗒嗒”的声响。向两边望去,一座座古老的房屋,错落有致地排在两岸,房屋顶端向上翘,好似小燕子的尾巴。就连窗户也造型别致,图案和花纹都与众不同。素雅的墙,精致的窗,山水人家,这就是满载着苏州风韵的'古镇——周庄!

  岸边,绿柳拂风,阳光洒落在柳树上,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桥小巧玲珑,弯弯的拱桥,准是一只新月落在了人间,时而有一只只花船从桥洞中钻过去。船也是古色古香的,有人穿着古装在船中赏景,有人喝着茶吹着习习凉风。水乡,没有水怎么能叫水乡?这水是溪水还是山泉呢?竟如此碧绿。阳光照耀在水面上流连忘返,水中波光粼粼、碧波荡漾。水上倒映着桥,倒映着桥上的人来人往,影影绰绰。

  这儿的人还蛮多。车水马龙,有游客来赏景的,有卖家做生意的。远处的房屋青烟袅袅,那户人家在烧饭。近处的房屋全是吆喝声,这位老板在摆摊。叫卖声传了很远,把许多人都吸引过来看个究竟。卖的都是些手工艺品,布老虎、剪纸画、糖人……谁看了都想去买些带回家。还有的人,在老店里品着糕、饮着茗,都已经是常客了。河边的码头,一位年轻女子在洗衣裳,衣服在水中来回翻滚,清水洗净了上面的污渍。孩子们成群结队在河边玩耍,“可小心点,千万别掉下去了啊。”一位老阿姨提醒他们。游客们走走停停,总会被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我们一家在河边坐下,吹着暖风,分着瓜吃。

  时间悠悠,很快,夜幕降临,明月东升。一盏盏华灯点燃,整个水乡瞬间灯火通明。缤纷的霓虹灯在水中游动,照在人们的身上,流光溢彩,光斑点点。我们在一家小吃店解决了晚饭,正吃着呢,忽然听到远处有人在弹琵琶,有人在拉二胡。悦耳的声音让人忽然间睡意朦胧,时间确实也不早了,临别时都还恋恋不舍,大概已经沉醉在了水乡的月色中。

  江南水乡,景美、人美。水乡之首——周庄,的确是名不虚传。有最美的景、最热闹的街市、最动听的声音,夜晚,连月亮都因此圆满。

水乡周庄作文800字2

  清明节这天,我们来到了“中国第一水乡”——周庄。

  今天倒是不像前几天那样阴雨密布,并没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景象。在这个艳阳高照的日子里,我们一家人来到了这座古朴典雅的古镇。这里与其它古镇并没有什么特别,都有小桥、流水和人家,但却又不一样,因为这里的气氛很温馨,并没有那么吵闹。这里如其名,不愧是中国第一水乡,碧水环绕着这座静谧的村庄,一只只小船划过这水面,荡起了层层涟漪。

  这里很大,一排排古色古香的小楼和流水一样看不到尽头,四面八方都有一些小巷子。我和弟弟一起徘徊在这些小巷子里吃雪糕,甚是开心。脚下的大理石,过往的行人,拂着水面的柳絮,都散发着浓郁的乡村气息。碧水映照着蓝天,成群结队的金鱼你拥我挤地吃着游客们喂的鱼食,小孩子们拉着大人的手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些漂亮的鱼儿,不时高兴地哇哇大叫。感觉这真是人间乐园!这些鱼中大的可达十几斤,小的就只有巴掌那么大,真是让我长见识。

  我们一家人一边吃着小吃,一边在古镇上逛着。一会儿跑到这个铺上看看那些木匠做的精美的艺术品;一会儿又跑到那个铺子上去瞧瞧奶奶和阿姨们的刺绣,直到逛累了才在路旁找了家饭店,坐在靠窗的位置上吃午饭,享受着悠闲的美好时光。

  这里不仅有古朴典雅的'美景,还有美味的小吃。其中最著名的就属“万三蹄”了!所说的“万三蹄”,其实就是猪蹄。它源于明代沈万三家,是用来招待贵宾的必备菜肴,香嫩美味,咸中带甜,肥而不腻。据说是朱元璋来到沈万三家,看到桌上的菜,便向沈万三问这是什么,沈万三正想回答猪蹄时,差点犯了大忌,头顶大冒冷汗,幸亏沈夫人拍了一下沈万三的腿,于是沈万三便说出了“万三蹄”。从此,万三蹄就在江南一举成名。

  这次,我们游览了周庄,也知晓了这么有趣的“万三蹄”的故事,虽然现在已经回到了嘉兴,可我还是意犹未尽。周庄,真美啊!

【水乡周庄作文800字】相关文章:

水乡周庄作文11-14

水乡周庄_750字作文05-02

江南水乡周庄作文07-09

江南水乡,烟雨周庄05-01

水乡周庄作文精华[7篇]12-28

水乡周庄作文4篇【优】01-18

第一水乡周庄游记05-05

江南水乡,周庄300字作文04-30

中国第一水乡——周庄作文11-13

水乡神韵水乡作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