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

时间:2021-02-01 11:13:39 作文写作 我要投稿

古今

古今1

  韦庄的“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写出了思乡之情;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道出了诗人对妻子的怀念之情;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诉说了作者凄楚孤独的心境;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篷篙人”,表现了诗人的高傲与自信……这些千古名句,流传至今,令人百读不厌,让人不得不佩服先辈的文学才华。

  王勃初次参加滕王阁的宴会,就写出千古名篇,“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古往今来,还有谁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只可惜王勃英年早逝,否则还会有更多的名诗名篇将流传于今。鲁迅曾说过:“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由此可见,古人对文学的造诣之深!

  在古代,人们可以即兴作诗,因所见所闻所感而出口成章,而在当今社会,有着先进的文化与技术,却写不出一首好诗,甚至于写一篇文章都会觉得头痛,这是为什么呢?

  现代人看见美丽景色,最多说一句”真美啊!”哪会说“日照顾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现代人离乡在外,突然想家了,最多说一句“真想家啊!”哪会说“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现代人想对父母表达感谢之意,最多说一句“我爱您!”哪会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由此观之,古代人与现代人差别在于:一、见识经历;二、生活背景;三、对学识的态度;在这三方面,古人比现代人做得好,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应该说他和我们现在一样,过得也是好日子而他却能创作出许多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不像我们,只会写流水账。而且从最基本上讲,现代有的人连做人的方法也不知道。古时生活虽不如我们,但至少民风淳朴,和谐团结,道德高尚。不像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时常有违法犯罪现象发生。

  虽然在当代,也有人文章写得很好,但总觉得没有古人写得自然而传神动情。如李商隐《锦瑟》中“沦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我们现在一直在赏析这些古人的名诗名句,若我们能在这基础上,去创作更好的诗,而不仅仅是赏析它,我想中国人将对诗有更深的造诣,而且中国的文化也会更先进,同时也可以提高人的素质,修身养性,真正做到中国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

古今2

  初到苏堤,是在流火的七月。

  在一个少见的没有阴天的下午,从拥挤的巴士下来,跟随人潮来到苏堤。天气本是燥热难堪,阳光毒辣地抽打着地面上的一切,一股股暑气从干燥的柏油马路里向上袭来。但这份燥热,一进入苏堤,就消失的无影无踪,苏堤与外面仿佛是两个世界。垂柳低下身子为游人拂去燥热,筛出一丝丝晶莹灵动的细碎的光,洒在地面上。看向西湖,在阳光的点缀下西湖如此典雅,安静,却又活泼而灵动,既像房中独自轻抚秀发的大家闺秀,又如机灵活泼的小家碧玉。

  即使是夏天,在如此燥热的环境中,苏堤仍能流露出这样的美,那假如在春天呢?在本属于西湖和垂柳的春天呢?想到那翠绿的柳树,波光粼粼的湖面,若有微风拂过,就更能使人产生安静而优美的感受了。畅想到这,我又不禁想起苏堤的建造者——苏东坡。

  是他当初在杭州引领二十万劳工开田凿渠,最后用挖出的淤泥修筑了这一痕享誉古今的长堤。他走在这上面又会产生什么不同的感受呢?会有漂泊的怅痛,还是造福一方的自豪和责任,亦或者只是像我一样抒发对景物的美好怅想,留恋呢?苏轼一生被贬多处,算是一个有丰富旅行经验的人。他在那些旅行中也留下了不少作品,如《赤壁赋》,如《承天寺夜游》。当他得知自己走过的路在千百年后也会有后生重走,自己体会过的心境,情感也会有后生揣摩品味,从而得出新的东西,不知道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想法。

  再看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泰山,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他们之后,也有千万只脚踏过他们走过的路,也有千万双眼睛领略他们所领略的风景,也会千万个头脑在想着,思考着他们的遗风余思,进而得出全新的,不同于他们的东西。这些旅行不单是跨越了地域,而且跨越了古今,无数人从这跨越古今的旅行中提炼出新的东西,带到未来,再由后人提炼出新的东西,重复着,轮回着。站在苏堤,我这样想。

  终于,我走过了这道跨越古今的长堤,身后只有渐长的垂柳的影子与无尽的余思。

古今3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随处可以看见人工智能的影子。虽然这项技术还不发达,但它们迟早会像人类一样学习思考。但人类的思维也在日渐变得机械化,甚至如苹果公司总裁库克所担心的那些,失去价值观和同情心。

  价值观是人类在接触世界,与他人交流中不断获取信息而形成的行动准则,同情心是人类对于别种事物所产生的主观想法,是建立于价值观上的。库克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现在的人们沉溺于网络与假想现实,对现实世界的注意越来越少,对于现实的价值观迟早会扭曲,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能实现任何愿望的假想世界的准则,这明显是不适用于现实的。

  既然价值观是人的行动标准,那么人就离不开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而不同的价值观互相碰撞、激励,此起彼伏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那个时代之所以会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也是因为价值观的大爆发,其中也是许多思想被流传到了后世,孔子的儒家学派是对现代影响最深刻、最久远的。他的“仁爱”思想正是同情心的体现。价值观的重要性,想必看春秋战国后的历史也能明白不少——唐、宋之所以繁盛,归功于那时的文化造诣,而文化则是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如果说,古人的价值观是河流,那么现代的价值观就是它的分支,经历史时间的影响分出了不同的想法,但其本源还是相同的,毕竟我们所受到的教育就是那样的,有人敢说自己没有受过一丁点儿古人思维的教育吗?想必是没有的。这些思想一点一滴地渗入现代人的生活中,使我们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让我们相信,“君子爱竹”,乃至于社会,法律也是基于如此价值观。

  那假如人类真的在某一天忘记了自己的价值观,古人流传下来的价值观,成为了没有价值观、同情心的,法律会变得毫无意义,社会分崩离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战争肆起,不顾自然只为己,世界灭亡也是在所难免的。就算科技再发达,人类得以苟延残喘,只要还没有价值观,人类文明灭亡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而这些,作为人是极力要避免的,而其方法,非常的简单,只要维持我们的现状,科技发达了也不忘初心,传承好老祖宗所遗留下的价值观,自己不忘、后世不断,那就没问题了,如果能在其基础上再次精进是再好不过了。

  科技是必要的,但人之本是不能忘的。人之本便是价值观,是古人所奠定,令人所传承的准则。

古今4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借书一事论古今”。

  打开一本书,就好像轻轻感受到淳淳杨柳风,扑面而来;就好像慢慢感受到蒙蒙杏花雨,从天而降;就似乎全新体验到带给你的轻松与快感。

  古诗人言:“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修养精湛,表现在外自是雍容的气度,出俗的谈吐,脸上洋溢的亦是灼人的光华。

  那么,古人究竟是如何读书的呢?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曾经,他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竟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但老师避而不见。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冻得够呛,他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不慎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他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博学之人,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朱元璋称其为“开国文臣之首”。

  说到这里,我想问一问,在当今社会我们中学生又是如何让读书的呢?有多少人能像宋濂一样呢?当然,屈指可数。如今的学习环境不像古代,我们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有和蔼可亲的老师。可是,又有多少学生悉心听取老师教导,经常去请教老师问题的呢?当然,也为数不多。其实,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却最远,最简单的音调却需要最刻苦的练习。我相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中国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可以说是“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古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尚的品质,超脱现实,沉浸在书的海洋中。他们不追求这些物质的东西,他们追求理想和真理,是书让他们得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读书更是一种修养。也许我们没有宋濂那样为了读书而“刨根问底”的执着,没有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境界,但我们无须惭愧,因为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享受读书的心。

  读书足以怡情,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书也是一种德行,在理性的引导下,让你有一种享受读书的态度。读书更是一种放达,你可以漠然时间或空间,即使是惊鸿一瞥,也可执掌漫天光辉。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古今5

  在神州大地上,江河俩岸生活着拥有五千年文化的古民族—华夏族。我们的仙人,以他们智慧的头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渴望创就了那一页页文坛璀璨光辉的篇章。

  现如今21世纪的我们,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来普及普通话。中国,是一个悠悠古国,他有着千年的文化。从三千年前的甲骨文到西周金文、秦皇小篆再至繁体中文到现在的简体中文,单单是这一小小的方块字就历经千年的沧桑变换。就更不用提我国闻名于世的华夏文明。

  从《离骚》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山下而求索。”到《道德经》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到《将进酒》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从《破阵子》的“夜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到《自嘲》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这沧桑的文化变换之时,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文化,

  古代文化虽有差异,但同属一脉。普通话与汉字的普及也对更好的研究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有着重要作用。时代的脚步变徙的十分迅速,中国虽然从落伍已经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但是我们是需要走到世界的先列,领导时代的变化。

  回望中国古代史,一项是其他国家中的天朝,中国的文化、科技、艺术都是当时其他国家所不能相比的。但是自1840年,中国走向屈辱。从那一刻至今也有百余年了,这使中国开始落伍了。为了使中国重新走向富强,再次成为“天朝”。我们要团结,而且普通话与汉字就是我们团结的桥梁。但并不意味着漠落杉树民族的文字与文化。他们同是中华一员,他们的文化也是当时我国的光辉篇章。

  现如今,好多人崇洋媚外。对西方的文化追尚不已,而几乎忘记了自己是什么人,忘记了自己身体中流的是什么血!他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迂腐,现代文学枯燥。而说话时还带有汉语加英语。这种人,根本不配做中国人。先人们以他们智慧的结晶鞭策我们“为中华之振兴而读书”而那些人诋毁我们的国家,即使有经天纬地之才,有胸怀天下的抱负也没有对国家怀有一颗赤心的文盲伟大。这也正是为什么中国的经济为什么发展不起来,文化不能广泛传播的原因。

  民族文化略见之差,但国家的语言文字通用,民族也将加促融合。国金文华虽略看差之巨大,而事实,古今相同。只看你是否以一颗对中华文化热真的心去看。

古今6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望茫茫历史长河,叹多少俗世庸人来了又反,不过匆匆过客,又真正有几人能称得上“风流”二字?有真正有几人能芳名百世,永垂不朽?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等你初被贬到黄州,你的心中也有过惶恐,不安。但当生活安顿下来之后,樵夫野老的帮助,亲朋故旧的关心,州郡长官的礼遇,山川风物的吸引,使你拨开眼前的阴霾,敞开了心扉。这首乐观的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就是你在这种心情下吟出的。你的人生虽然不得志,但你并不想被命运打败,在周围一片诗情画意中,你呐喊出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在贬的生活中,能摆脱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写出如此催人自强的诗句,正体现出了你执着生活、旷达乐观的灵魂。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你站在滚滚江河边,发出如此的感叹,其中也有你自己的一份悲伤,“想当年,三国鼎立,多少豪杰,最后也不过如此,那么一己之荣辱穷达复何足悲叹!”

  你被贬黄州已两年有余,曾经的壮志豪情早已消磨一空,“可是,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吾却汲汲于一时功名,不免过于迂腐了。”想到这里,你的心又平静了下来,仰天大笑,你,依然是你。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在官场郁郁不得志的你又被贬到了海南,在远离朝廷的这里,你的心灵好像被净化,你用荔枝的甜美洗去了官场的污垢。宁愿只做一个普通的岭南人,每天尝尽甜美的荔枝。这是何等豁达的心境,官场与生活的风雨均无法阻挡你灵魂前行。你要让你的一生过的无悔,豁达。、

  苏轼,你的一生有风雨,有豁达;有美丽,欢乐,有……

  叹阑干瀚海,慨沧海桑田,几多风流人物,几多风流往事。

古今7

  大唐,千年前盛世,那里有夜夜笙歌的华清池,美轮美奂的大明宫,万国拜含元的含元殿。

  更有一群盛世牡丹,她们大胆,热情,骄傲。不似后世女子,整日满怀幽怨,哭哭啼啼。她们用自己的手撑起一片天,达到权力顶峰。不过说到大唐女子,怎能不提武则天?

  武则天,她是两代皇帝的妃子,两代皇帝的母亲,更是一名皇帝。她所站的地方是世间最高点,她的悲伤喜怒,让每个人感到恐惧,她是如何走向御座,制服对手,这似乎是个难解的迷。

  武则天年幼时,国师袁天罡曾给武氏一家看相,见到男装武则天便说:“此郎君子神色爽彻必若是女,实不可窥测,后当为天下之主矣。”武氏这时已是高龄,但膝下无子(在古代算是断后),更把希望寄托于武则天身上,对武则天极为溺爱,这样养成了武则天强势,骄横跋扈,喜爱权利的性格,

  武则天14岁时被召进宫封为才人,武则天的母亲深知皇宫人心险恶,想着女儿要在那里受罪,临走时哀痛欲绝,相反武则天当很镇定自若说了句:“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才人在宫中地位并不高,属于中下,后来太宗死了,多数都去感业寺出家。当时武则天也在其内,但她岂愿当个小尼姑,便于高宗李治(当时皇帝)暗渡陈仓,这也是为什么李治常来感业寺,武则天为何能回宫的重要原因。

  武则天再次进宫,被封为昭仪,赐号宸妃,与萧淑妃,王皇后争宠,武昭仪用自己的机智,在这场战斗中脱颖而出,王皇后被废,自己被封为皇后。内宫大权落入武则天手中。武皇后利用高宗对自己喜爱,和自己的“通文史,多权谋”积极参加政务当中。之后五年,她逼得长孙无忌上吊自缢,在朝中扫除长孙无忌的支持者,使自己的权利进一步扩大。显庆五年,高宗失明。朝中大权尽数落入武则天手中,也使武则天由幕后走向幕前。这时的高宗什么权利,虚同摆设。

  武则皇后也为皇帝宝位做了牺牲和准备。当时,高宗想让李弘当太子,武后不顾母子之情,杀了李弘。后来武后扶植李显、李旦,这两人全都昏庸无能,仅是傀儡。

  再后来李贞,李冲反武中,武后无留情面,皆杀之,恐怖连杀,酷刑滥用,展现武后残忍一面,也为后来称帝奠定坚实基础。

  公元690年,武后称帝。

古今8

  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基于此,中国以礼仪之邦、信用之邦而著称于世。

  在中国的古书上,有“香九龄,能温席”的记载。讲的是我国古代“黄香温席”的故事。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窜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爸爸,我在这儿呢。”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黄香说。爸爸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

  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了,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9岁的小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人称扇温席的黄香,天下无双,他长大以后,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情正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古今9

  中国古代,文人之路,或是浮华,只一支笔在官场上叱咤风云,实现政治抱负;或隐居,一生平平淡淡,亦一支笔在薄纸上挥洒自己的一生,与摇曳的烛火相伴。悠悠数载,终成黄土一坯,亦不后悔。为何?因为他们都曾激情过。都曾拥有过那一刹那的幸福,长存于心。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回首往昔,血洒长空,阵阵呐喊穿透云霄,秋风萧瑟,一杯酒,醉矣。

  荒凉的边塞,簌簌寒风,身上还穿着老母缝下的雪白棉衣。战士们的嘴角,还依存着昨日玫瑰色的液体。醉酒当歌,人生几何?今日,只为——-一战!战!战!为国而战,为亲人而战,为,苍生而战!猩红的血珠,从勃颈喷射而出,头颅高高飞起。直到最后,他们还想扭过头来努力抛洒着最后一个微笑,留给这片荒凉的土地,他们,是用鲜血埋葬的战士。在心口处,还贴着那封未寄出的家信。

  跌宕起伏的丘,为他们遮住了风沙,也拂去了一切痕迹。虽死,但犹荣,我相信,他们亦是幸福的,他们没有辜负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用生命保卫了他们的国家。人已死,但眼,却还仰望着天空,看着战友,看着敌人,看着,这里的一切。

  风,凌冽的刮着,犹如战友们最后的一声呐喊,摄人心魂,不知那声,是否传回了那寂静的长安?古人的幸福只需慢慢回味,而这,仅仅只是一角天空。要说什么是幸福,那便问问你自己的心是什么。

  穿越时空,来到现在,我们亦是幸福的。安逸的生活,让我们时常轻抿茶水,摇摇蒲扇,躺在床前凝望夜空;或跑出家门,奔跑在大街上,听着小贩放的音乐,流连在树前,抚摸着粗糙的树皮,感受这一切,欣赏这片近前的美景 ……回到家,柔柔的灯光,恬淡的微笑还有父母不断的唠叨,对着夜,不是小桥流水,却别有一番滋味,闭上眼,那一幕,却还停滞在我的眼球。

  幸福,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它近在咫尺,甚至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你未曾发现,没有品味出来罢了。而我的幸福,便在于生活中的点点关怀,点点温馨。它们,给了我无限力量,让我在漫漫人生路上不再孤单,越走越远。

  幸福,它就藏在你的心底,只等一片洋葱。让它流出滴滴感动的泪水。我听着,那是心灵的呜咽。

古今10

  记忆,悠然一境,不许尘侵。历史烟云笼罩,无声无息。清凉、寂寞且盛大,盈盈然,给心憩息。

  记忆与现实相互碰撞,那感觉像读一首诗。文字之外是意境的张力。心中起伏鼓荡,偏又形容不到一个恰到好处,甚微甚妙,只余叹息,于此深味。

  害怕脱离现实而选择完全忘记历史,这是痛苦的。为了逃避现实而一味去怀旧,这是可怕的。毕竟现实是真实的,而享受回忆才是悦纳自己。要做到坐销岁月于幽忧困菀之下,生趣未失,尽可能保留精致的记忆。

  故宫,一个需要携带激情走进的宫殿,用大气辉煌铸就了显赫与威望。跨过宫门,喧嚣被抛在脑后。故宫的记忆似冰河破裂,刹那间在历史的河道奔腾翻滚。

  故宫深处的办公区内,有几个安静的小院子,这里隐居着一群身怀绝技的文物修复大师,《清明上河图》、《马踏飞燕》等绝世珍宝,在他们布满岁月痕迹的手中日复一日地摩挲。他们抚摸的不仅是静怡沧桑的精品,更是丰盈如水的记忆。现代许多博物馆利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延续着文物的生命,然而在故宫,很多修复手法已经延续了上千年。用猪血、做浆糊、晾制树漆,用最古老的记忆成全了最古老杰作的重生。略显陈旧但熟悉的陈列和工具,不正是几代人共同的记忆吗?

  文物的修复使故宫做到了在文明的疆界坐拥河山。宫内与宫外,神秘又日常,古老又鲜活。文物有无穷的生命,修理他们的人却是换了一代又一代。但只有人的制作,人的欣赏,人的赞叹,人的`传承,才让他们拥有了灵魂。

  春秋数载,乱云飞渡。故宫经历过万种天风狂骤,黄尘湮没古道;经历过英雄栏杆拍遍,红颜铿锵叹怨。华美的废墟、热忱的血液和明澈的清澜,都只不过是她记忆中的一角。这让她能够在浮华中拥有亘古的肃穆,奔腾的血液在寂静中渐渐舒缓平和。这深邃甚至让记忆中纷扬飘洒的尘灰都找到了归宿。当过往在星空宛转,美丽便如潮水徜徉。

  生命有常态,我们都会老去。给自己一个希望,在现实中坚持一片纯洁的念想而不是无助的虚妄,不要害怕在记忆中迷失自己,因为:水可以熄灭火,但水不可以改变火,神圣的东西不会被改变,如果可以,仅因他不够神圣。

  翻阅历史弥醇的往事,熟悉的温暖扑面而来。回望被岁月侵染的记忆,却又迷恋于新萌出的惊喜,时光将年华打磨,记忆却不曾老去。

古今11

  在40年以后中国发明了第一台时光机,我被任命为机长与12名队员穿越时空,回到古代。接到命令后我们坐上‘时空一号’开始了时空冒险。

  在指挥员的一声令下,我按下了启动按钮。我们感到眩晕想呕吐,但过了一会儿时光机降落了。突然我感到了失重,时光机开始下坠!‘10000米9000米4000米1000米坠落’随着机器的读数我们着地了。我们艰难的从时光机里爬出来,我很高兴没有人员伤亡,但转过去一看时光机我脸上的微笑凝固住了——时光机损毁我们被困住了。

  我们一行人有的痛哭有的在唉声叹气,我知的这样是没有用的。于是我让大家振作起来,我们先检查了损毁情况,只是动力零件损毁其它的都还可以用。我派防卫官代4名队员防守,其它人和我去找有没有村庄。

  中午了我到了一处村庄在村庄,我找人问了问现在是唐朝,皇帝是武则天。我们正准备返回时一队官兵拦住了我们后面跟着个大马车,我的时光机和其它队员被绑在上面,我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带进了皇宫。进宫后我被带入大殿其他人被留在外面,我刚进入大殿就被惊呆了殿中金碧辉煌,正在我入迷与宫殿的美丽事,一个武士将我按地上让我跪了下来。

  皇帝转了过了问到:‘你是哪国人?见我为何不跪?’我答到:‘我是从一千三百多年后来的,也是中原人’。顿时满堂大笑说我是个疯子,应该处斩。皇帝又说:‘你如何证明你来自未来’。我拿出我的手机,太监接过手机呈给皇帝。她仔细端详了一会说:‘这是何物’。我给她讲了如何用,她试了试说到:‘好哇,这真是个宝,朕就相信你是为来的使者,你来我大唐有何事?’我讲明了经过,皇帝也愿意帮我们条件是吧我的手机送给皇帝。

  我们去了矿山。找到各种矿石,把他们溶化后铸成了一种合金。然后又用银铸造了‘反事空圈’我们小心的把它们安装上去。

  由于第一次坠落其它零件无法再次进行冲击,所以要一次成功我们坐上时光器皇帝向我们挥手,我倒数了10秒按下了按钮。在眩晕中我们回来了。咦,有点失重,天哪!又要坠落了。

古今12

  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风雨无阻,“风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

  苏轼一生的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蓑风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的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我们的人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了多少的英雄豪杰。我们的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是他历经风雨后的坦然,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要用美酒来面对如画的江山,如梦的人生。

  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西湖承载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梦,苏轼虽被贬至此,然而他没有悲怆,没有哭天地,没有愤愤不平,风雨任平生。他懂的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简单道理。于是,一道苏堤便横卧西湖。他要让西湖储藏的心灵,淹没去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忧伤。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是他被贬至天涯海角的海南所作的诗。他用荔枝的甜美先去了官场的污垢。他宁愿一辈子做一个普通的海南人,每天尝尽甜美的荔枝。你看这是一个何等豁达的心境。官场的风雨,生活的风雨均无法阻挡他心灵的前行。他要让他的一生过的甜美、豁达。

  《明月几时有》一词道尽了诗人在外想家想人的心境。“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然而他也没有因此悲伤叹息,对生活失去勇气,失去信心。他让天上的明月传达自己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人,家人的思念。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让他的风雨的一生的升华,而且抚慰了多少中国人思乡思人的心灵。这个时候,他把其豁达的心交给了饱怀思念之情的人们。他要告诉他们——生活的风雨摧不倒我们,我们同在。

  风雨的一生;豁达的一生;美丽的一生;多情的一生。

  苏轼,永垂不朽。

古今13

  “孝”这一话题可谓在《论语》中占据了一席之位。孔子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

  《论语》为政第二中提及的“无违”,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规定“无违”就是不要违背礼仪,时刻依照礼的规定来孝顺父母,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该如此。因为热爱自己的父母,死后还要常常祭祀纪念。这都是人之常情,不能违背。

  时代不同了,但孝顺父母始终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孝敬父母这条标准是永远不会过时的。需要我们思考的是,究竟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孝顺呢?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在这里强调了孝必须是对父母发自内心的敬重,是一种自觉的伦理意识和道德感情,而不仅仅在供养上,否则就是”华而不实“的孝。当下,许多自以为孝的人,实际上却把孝道完全形式化、浅薄化了。每个月寄点零花钱,就算完成任务了。只把孝当作受控于潜意识中的义务奉养而不被社会唾骂所产生的行为。当然,我们不仅为了履行义务,但也不是光做给别人看的,而是从内心发出的情感使然。有些人不仅不把父母放在心上,甚至把他们当做一种负担,却对自己的宠物呵护备至,常常挂在心上。这种行为,实际上早已背离了孝道,几乎与狗、马无异了。

  做到了有发自内心的孝敬父母之后,其次便是主张情感和意志上的顺从了。我们要孝敬父母,也应该继承古人的优良传统,做到“不违”,不仅仅满足于让父母穿好吃好,还应该不违父母的意愿,在情感上尊重父母,跟父母交心。如果对父母而言,满足他们的心愿远比让他们吃饱穿暖更让他们开心,那么就尽量去实现他们的心愿吧,这也是孝,而且是真正的孝!这种在情感上的孝可能是今天最缺少的了。有些真正孝顺的人确实给了父母衣食无忧的生活,却给了父母另一种意义上的空巢感,即感情上的空虚。有时子女在外,忙于工作,对于父母也仅仅于下班时的嘘寒道暖。父母真正希望的是生活上的陪伴,生活中的点滴共鸣。一个笑脸、一声问候并不难,可我们的父母却常常求之若渴而不得!所以当代社会一个让父母体会到这样淳实的孝:有了儿女,他们便不再孤单;有了父母的牵挂,做儿女的会永远感到幸福!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便是圣人所说的孝子心情吧!

古今14

  是谁?以前彷徨,而后怀着满腔热情拿起笔杆子,向敌人的咽喉刺去;是谁?以前呐喊,而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铺满荆棘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追寻那一片光明;是谁?以前伤逝,为的是无法一向做人民的孺子牛,为革命多做一件事。是您,鲁迅先生!沧海横流,您是识时务之俊杰;刀光剑影,您是永远不倒的猛士!壮哉,您是千千万万人心中的巨人。

  您的眉宇之间透着一股刚毅,一股正义,您敏锐的目光揭示了当时社会丑恶的一面!您看到了被封建传统思想压迫致死的祥林嫂;您看到了那位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Q;您还看到了您儿时好友闰土怎样变得麻木。于是,您把这些丑恶用纸记下,用笔代枪,击中时弊,让人们从梦中惊醒。您说过,国人的病需要用文字来医,而不仅仅仅是药。慢慢地,有人揉了揉睡眼,看到了污浊;他们在您的指导下站起来,革命,为自我,更是为了国家。这一切,都让您看到了期望,您笑了,您看到一批批猛士如同您一样准备上战场!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战场上淋漓的鲜血,敢于应对惨淡的人生!

  您犹如一轮喷着红火焰的红日,在平静苍白的天空中炽热地燃烧,猛士的一生是不畏艰险的,在如地狱般的世界里炼狱,在一次次为“刘和珍君”追悼时理解考验,猛士呵,您也许是那只将要涅的火凤凰。

  您疼惜青年,您的那两本书是小售票员的期望。当您明白您身边有点点革命的火种,您便会以持续不灭的热情去关怀。您始终深信:星星之火,能够燎原!您为刘和珍君写下了挽歌,“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您何曾畏惧!殊不知,您的举动会让更多的刘和珍君站起来,到这天,若您仍在世,您便会看到革命的胜利所留下的辉煌。人们这样称呼您:猛士,一位不朽的文学巨人,一位流芳百世的精神巨人!

  您的不屈不挠,您的坚定无畏,更像一面高举的旗帜!时间的流逝能够洗去旧谜,但您——猛士的光辉将永远铭刻在历史中,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壮哉!猛士,听,人们前进的步伐……

古今15

  当又一年的春风拂过十八岁的面庞,当心中的激情承载了太多的梦想,当跳动的脉搏一次次勾勒明日的辉煌,放下心中的羁绊,我们微笑。

  没有谁不会经历这段最青涩的时光,因为它承载着太多太多的情感和梦想。然而当我们经历过后,却发现,一切只是太阳的光影,明暗过后,只有笑声。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生命短暂,江水永恒。历史短暂,笑声永恒。当时间淡褪了生命的印记,只有笑声,回荡在幽幽万年的时空中,没有尽头。

  就像仲尼和他的满堂弟子,生命已逝千年,而言谈中的笑声依然在流淌;

  就像庄周和他的满园蝴蝶,梦境已越千载,而梦醒时的笑声仍旧在飞翔;

  就像陶潜和他的满山树林,桃李已隔百代,而醉酒后的笑声依旧在生长;

  就像稼轩和他的满腔壮志,江山已易千回,而回首时的笑声仍然在回荡。

  永恒的江水淹没不了短暂的生命,短暂的历史却承载着永恒的笑声。当生命的灵性散发出醉人的芬芳,当心中的热情幻化成隐形的翅膀,当经年的愁苦淡去,本性依然,笑声依旧。也许岁月的锋芒会刺破心底的梦想,但笑声不会变,因为它意味着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延续、生命的豪迈。生命失去了笑声,就如同滔滔的江水失去了它的咆哮,在郁郁的静谧中沉默,灵魂不附,如同灭亡。

  生命,因笑声而存在。

  笑声,伴着历史,悠然前行。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历史虽已注定,但回眸历史的人却一代代的变换着。笑声也因此而延续。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子在赤壁下留恋曾经的感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自嘲的笑声中,更多的是旷达,是对生命的珍重,对历史的感慨。历史不容停滞,时隔百年,后人看到了凝固在江水中的苏轼,于是笑声又响起:“其性情,其学问,其襟抱,举非恒流所能梦见……”生命的轮回继续,笑声继续。

  百年过后,你我或许也会成为别人谈论的话题,言谈中,伴着笑声。

  东逝的江水依旧流淌着,明天变成了今天,今天变成了记忆,记忆变成了历史,从此凝固。就这样,匆匆的脚步,只留下一串厚重的印记,与之相伴的,还有一路欢笑。当脚印终结,笑声还会继续。因为后人走在我们留下的印记旁,笑声依然。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古今】相关文章:

古今经典禅语05-21

古今经典对联01-01

古今优秀作文09-27

古今经典著名对联02-10

诚信古今说07-04

纵论古今气候12-28

古今劝学的名言05-21

古今励志对联01-01

古今茶联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