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游记小学作文
【第1篇】:三清山游记小学作文
放假了,我们全家和其它同学们一起去了三清山玩。在六个小时的煎熬下,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三清山。在山路中,那蜿蜒的山路盘旋在半山腰中,往下望,是去和山绚丽的风景,连绵不断的山的周围,环绕着一片片白茫茫的雾,如同仙境一般。
走进三清山,里面人山人海,热闹极了。我们跟随着导游坐着览车,来到了三清山的半山腰,我们抬头望前,就远玩的看到了“观音神曲”的石像,屹立在山的顶峰。
随着览车往上升,从不同的角度看,那“观音神曲”的石头又变成了“众仙迎客”。再看看旁边的石头,又变成了两只大乌龟。这些石头可真是奇形怪状呀!
接着我们下了览车,沿着石阶往上走,还没走多少路就累的气喘吁吁,汗流夹背了。终于有了个平台,我们休息了一会儿,又接着爬。一个小时之后,我们来到了“高空栈道”,这是在山的周围,绕了一圈的平地。往下一看,那真是胆战心惊,可是那美景是那么的吸引人:在连绵起伏的山群里,那一大块一大块的洁白的云朵,层层叠叠地包围着山的四周,使人不得不往下看,在栈道上,我们看见了“送子观音”屹立在山峰之间,还看见“花果山”上的猴子,摆着各式各样的动作。。。。。。
终于,我们要下山了,在下山的时候,我们走了“渡仙桥”。我们走在上面,也是无比惊恐的,但是,对我们小孩子来说,这一座桥好好玩,因为这摇摇晃晃的桥,是刺激的。最后,我们又乘着览车,回山脚。
三清山可真是奇呀!三清山的石头花样多变,千姿百态;三清山的路蜿蜒盘旋,横在半空;三清山的风景烟雾缭绕,美如仙境;三清山的云和山构成了一幅壮阔云海,连绵群峰的画。
【第2篇】:三清山游记小学作文
早就听说三清山风景优美,闻名遐迩。我非常向往,趁着今年寒假,我们一家人一起领略了三清山的秀丽与奇妙。
终于乘车出发了,一路上,边听导游为我们做着详细的介绍,边欣赏路边美妙绝伦的风景,不知不觉间,我们便到达了山脚下。
由于山势比较高,上下有一段陡峭的山路,必须乘坐缆车。坐在缆车上,只见脚下的河川从高处流淌下去,那连贯的流水声,似乎谱成了一首曲儿,所以,那儿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观音赏曲。
不到20分钟,我们便下了缆车,来到了山的三分之一处。抬起头瞧瞧!那矗立着的山石,有的像老道士正盘腿而坐,有的像大犀牛正仰天长啸,还有的像巨蟒正凶猛出山……真是形态各异,在雾气的缭绕中,隐隐约约,但又栩栩如生。一阵风吹过,雾气又被全部拉了过来,将这一番美景“遮”上了面纱。呵!真是有趣!
继续向上爬,一路上,各种各样的松木纷纷屹立在路的两旁,顿感行走在林荫小道之中,一阵风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大约向上爬了200米左右,便来到了三清山最著名的景点——空中栈道,是在山间用水泥架起的世界最长的空中栈道(下方由柱子架起),走在上面,远处的景色时而一览无余,时而若隐若现,绿色与银色交相辉映,那都是因为有仙气一般的雾的衬托,形成了一幅最美的三清山画卷。
登上山顶,原本多云的天气,太阳却露出了笑脸,似乎在为我们登上了山顶而高兴,我也大声地欢呼了起来。
三清山的旅行在眨眼间落下了帷幕,那坚强的松木、那嶙峋的`山峰、那缭绕的云雾……真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第3篇】:三清山游记小学作文
位于江西上饶的三清山,不是雄伟的大山,她如一条清澈的小溪,在人们心中静静流淌,柔情满怀。
走在险峻的栈道上,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树,倔强地生长在悬崖之巅。是为了证明他们的坚强吗?哪怕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承受更多的痛苦。想到这儿,我不禁会心一笑,这正是我该拥有的信念啊!
下了栈道,各种各样的花岗岩向我们问好。花岗岩经历风化后,形成了一幅幅奇特的自然景观。玉兔?仙人?这都不算什么,西天取经的师徒们也来凑热闹了!让人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神奇的画笔。
一个下午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我们一行人终于来到了山顶营地。这时,夕阳正对大千世界的美好恋恋不舍,最后的金色阳光洒在大地上,洒在人们身上,普照着世间万物。冷不防抬头看三清宫的屋顶,灰暗的瓦片被瞬间镀上了金箔,光辉闪耀。整个三清宫俨然成了玉皇大帝的宫殿——金碧辉煌,气势磅礴!
第二天清晨,小草还挂着露滴,似颗颗水晶。我们伸伸懒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顿时神清气爽,准备迎接初升的太阳。不一会儿,害羞的红日缓缓出现,正如青涩的小女孩,含蓄而可爱。红日渐渐成熟,如美少女般挥舞着七彩魔棒,将她周围的云朵染成金色,染成橙色。
层层叠叠的山峦也开始变化多端,由黑色的波涛汹涌,演变成烟紫色的浪漫。更远就只能看见朦朦胧胧的山形了,无从确定它的形状,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三清山,它带给人们清新的大自然,而人们为他留下了最真挚的感情。
【三清山游记小学作文】相关文章:
三清山游记-作文05-12
三清山游记优秀作文12-24
三清山的游记作文01-16
三清山游记初中作文06-28
三清山游记作文07-02
关于三清山游记的作文07-24
三清山游记作文07-05
初中游记作文:三清山游记09-03
江西三清山游记作文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