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怎么改作文
怎么改作文在语文教学所涉及的知识领域中,作文是最令人迷惘和捉摸不透的。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很难像数、理、化学科那样通过记忆公式、定理以及高强度的训练来达到正比的提高。正因为如此,作文教学历来是让许多初中教师望而生畏的,学生也大多不愿甚至讨厌写作文。学生大多认为,作文训练耗时耗力,而且,如果作文不符合阅卷老师的胃口,就很难得高分。因而,很多学生认为,还不如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基础知识和文言文训练上,反而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这是目前作文教学(尤其是初中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也是最棘手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使作文教学之花永不凋谢呢?
一 让精彩素材彰显作文之魅力
作文言之无物,说假话、空话、大话、套话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主要原因还是缺乏材料的积累。充实的材料不仅可以给文章以血肉之躯,而且还能够推动作者的思考,引发作者的观点,所以在高考作文备考中材料的积累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又该如何去操作呢?
1.教材的充分利用与激活
选入教材的课文都是经典、唯美的佳作。文中有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故事情节,精彩的诗文,闪光的哲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人文和历史素材,许多高分作文都来自对教材中课文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忽视了教材的素材价值,舍主求次,更没有用心去挖掘教材的内涵,使之成为作文的素材。学生的生活空间狭窄,课外阅读时间又难以得到充分的保证,因而,教师只有吃透、钻研教材,把书教“活”,使之成为学生们信手拈来的素材库,才能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2.生活的体验与领悟
语文的外延就相当于生活的外延。回顾古人的诗句,无论是“诗歌合为事而作”还是“劳者歌其事”,他们都提倡文章要回归生活。早在20 世纪20 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要为生活而教育,用生活来教育。写作应该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更应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现实、表达真情实感。有人曾说:“作文植根于生活的土壤。”这句话已充分表明了生活和作文之间的密切关系。可见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没有活灵活现的素材。
二 用真情实感孕育作文之活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此言极有道理。一篇优秀的文章,它能打动读者的不仅是充实的内容、新颖的构思、流畅的语言,更重要的是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无限的真情。因此,我认为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灵魂,饱含深情的文章它能够以自身独特的魅力吸引读者并引起读者的共鸣。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让情感成为学生作文的闪光点。
1.感悟生活,孕育情感
作文是植根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因为并不一定有了生活的积累就能写出扣人心弦的文章。学生的生活相对成人而言比较狭窄和单调,但在他们的生活中同样能产生喜怒哀乐的情感,也同样能发现善恶美丑的现象,并且能成为他们作文里引入的材料,从而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创作情感。可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学生对周围的一切反应冷淡,见而不思,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反思其原因是缺乏对生活的感悟,没有感悟的文章是乏味的,只有着眼于熟悉的生活,融入自己的内心感受才可能吸引读者,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感悟生活的同时孕育写作情感。
2.欣赏作品,培养情感
作文的源头活水不仅来自于生活,也来自于大量的阅读。欣赏不同层面的书籍,可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刘勰曾说过“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学生的情感受到触动之后,学生必然会带着情感去认识一切事物,这样一来,所有的事物就会变得神奇、具体、含情、立体、活跃了。我们常感叹名家的名作情感真,意蕴深,而这些都是长时间观察思考而得。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撷英揽华、用心咀嚼,增强对饱含情感名作的认识,从而激发其写作的欲望。
总而言之,学生读的书多了,生活中注意了积累,掌握的信息丰富了,他们心中拥有了一定量的素材,自然就会引起表达、倾吐的欲望。这时如果能够适当适时地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让学生把感人至深或催人泪下的真情自然地倾吐出来,那么那种富有灵魂和生命的文章便出现了。
【怎么改作文】相关文章:
怎么改变自己的命运?07-25
孩子偏激易怒怎么改善03-05
怎么改变盖子内向胆小的性格02-27
怎么改善机械工程材料浪费现状理工论文05-04
作文啊作文02-11
我与作文作文01-01
日出作文作文10-04
野炊作文_作文600字作文05-02
作文:工人的作文05-06
感动的作文作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