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舌尖上的半命题作文
篇一:舌尖上的阅读
阅读,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一种最有效的治愈心理疾病的药方;是一个人应当具有的一种能力;是一种享受。我热爱阅读,因为阅读不仅能开阔我的视野,还能使我在心烦的时候平静下来,急躁时冷静下来。在我眼中,阅读是舌尖上的百味。
阅读是酸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广,读的书也从童话故事变成了中外名著,内容、故事情节也越来越丰富。《巴黎圣母院》中,美丽与丑恶之间的纠纷使我焦急忧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顽强坚忍的意志令我敬佩;《追风筝的人》中,兄弟朋友之间的悲欢离合也让我声泪俱下。故事中主人公的一切就像是我正在经历着一般,令我为之动容、感同身受,我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跟着情节发展而喜怒哀乐。
阅读是甜的,两三岁认识一些简单的字时,我便觉得书本是多么美妙;五岁时,我和爸爸一起看绘本,我读给爸爸听,有陌生的字词时,爸爸就会耐心地教给我它的读音和意思。在不知不觉中,我认识的字词越来越多,读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有趣,那时我第一次感受到阅读的'感觉——甜甜的、幸福而奇妙。
阅读是苦的。由于我阅读过量,用眼过度,我戴上了笨重的眼镜,它给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同时,因为阅读占用的时间太多,有时在上课时还忍不住想着书中的情节,这导致我的学习分心,成绩也有了些下滑。原来,阅读就像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有甜亦有苦!
阅读是辣的,辣和苦一样,都是令人生厌的字眼。有一回,我借了同学一本课外书,写完作业熄灯后,偷偷地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照着看,可能是这本书太有趣,于是忍不住看了一页又一页……这不,被火眼金睛的爸爸逮了个正着。被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唉!怪谁呢?怪自己。谁让自己看书没时间概念,真是自作自受!当时我心里和脸上都烧得火辣辣的。
阅读是咸的,就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盐一样,一日三餐,都需要盐。同样,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阅读,切记,咸淡适宜应是我们遵守的一项规则。阅读也是这样,不可太多,否则会影响视力、学习和生活;也不可过少,否则会缩小我们的眼界,使我们的知识面受到限制,也会影响学习和生活。生活,因为阅读才多姿多彩,丰富有趣。
阅读,丰富了我的人生经验,开阔了我的视野,充实了我的生活。阅读的味道就如同舌尖上的味道,只有经历了酸甜苦辣咸,才知人间冷暖!
篇二:舌尖上的乡土记忆
磐安,是青山的宠儿,是绿水的骄子。她静静地躺在浙中这片最绿的地方,远离尘世的喧嚣、浮躁与奢靡,静静地吸气、呼气,保持着那份最初的质朴与纯真。
正是这山明水秀的生态环境,才孕育出勤劳智慧的磐安人民,传承着亘古久远的古老文化。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磐安人,印象深处封存着的,是一段舌尖上的乡土记忆。
幼儿时,总盼着过年,过年了便有好多美味可以品尝,不论是大鱼大肉还是馒头发糕,都在我心底留下了一串印迹,回想起来可算是记忆犹新,可嘴馋的我最爱的,是大年夜那晚奶奶煎的油豆腐。豆腐并不是什么稀奇物,烤、煮、熏、煎,吃法也五花八门,而其中最过瘾的就是煎出的油豆腐了。油豆腐的做法也有讲究:取上好的茶油适量倒入锅中,待油色清亮后便可将切成方块的豆腐入锅煎制,白白嫩嫩的豆腐在油锅中翻滚,洗了个“油水澡”后变成了“大胖子”,浮上了油面,此时的它已换了一套衣裳,变得金黄酥脆,方正饱满。我站在灶台旁,不顾飞溅烫手的油汁,拿起筷便夹起一粒塞入嘴中,热乎乎的油豆腐外酥里嫩,要是蘸点酱油和醋就更美味了。看到我的馋样儿,奶奶满是皱纹的脸上笑得就如一朵菊花盛开。此外,油豆腐还可以煲汤,下火锅或是炒菜,用场可大咧!于是,这年就沉浸在油豆腐的香气中。这便是家乡的年味:温暖心扉,绵长悠远。
上小学时,校门口有个早餐店,卖的是方前特色小吃“糊拉汰”。光从字面上理解,此食物颇像粥、羹之类既黏且糊的东西,乃至见到庐山真面目,才发现此类望文生义的'尴尬——错把小伙子认成了大姑娘。“糊拉汰”的制作工艺与鸡蛋饼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技术含量要高很多。它通常在镬中进行制作,用的是玉米粉,因此玉米粉调水的稠稀,铁镬中油量的多少,灶膛火候的强弱都应掌握得恰到好处,不然的话“糊拉汰”不是“溜了”就是“粘乎乎”的。早上,店前总是排起长龙,等待时看店中的女主人手法轻盈速度极快,做面团、糊饼、加菜一气呵成,简直是一种享受。她的“糊拉汰”厚薄均称,松软适度,鲜香可口,佐料也营养丰富,有腊肉丝、南瓜丝、土豆丝等等,还有一层喷香的猪油,赛比西方的比萨。早饭吃下一个“糊拉汰”,一天的学习生活就这样有滋有味地开始了。这便是家乡的小吃风味:地道可口,回味无穷。
如今,我已是一名远离故土的学子,每当我清夜苦读,饥肠辘辘之际,老妈那碗油亮的肉丝索粉总会出现在我的脑海,却是欲吃不得,只能徒添愁绪。
“索粉”是磐安之俗称,“细若丝,白如雪”,是史籍对磐安索粉之赞誉。索粉以大米为原料,经水洗、浸泡、研磨、蒸煮、抽丝及干燥等工序制成,道道工序皆有技巧。索粉的制作技艺,是辛勤劳作、睿智非凡的磐安人千年之前摸索创造出的,流传至今更显得弥足珍贵。索粉既可做主食,又可作小吃,同时更是逢年过节,生辰吉日的馈赠佳礼。倘使你在异乡吃上一碗清香扑鼻的肉丝索粉,你的思乡之情定会油然而生,丝丝缕缕、地道美味的舌尖佳肴,便似一根根无形的丝线,将游子的心与家乡紧紧拴在一起,尽管天各一方却依然心心相连。这便是浓浓的乡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落叶要归根,人也不能忘本。磐安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是我心底深处永远的牵挂。如今,我虽在异地他乡,但我始终不会忘却家乡的味道:亦苦、亦甜、亦浓、亦淡,也终究不能割舍心底的思乡情愫。因为家乡,永远会给予我爱与希望……
篇三:舌尖上的姿态
把小事做好就不是小事,把平凡的是做好就不会平凡。依稀馥郁的稻花香,辗转千里的纷飞,在舌尖下的遗留是在显示我们舌尖姿态的高贵吗?
跳动着的姿态是勤俭节约,舌尖上的姿态是举手投足的行动。飘舞着是你别样的风采,彰显着你豪华的姿态。这便是从自己做起了的实际行动。
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生活在这物质充裕的时代,我们似乎忘了那种迎难而上。克勤克俭的记忆。一年又一年的丰收,振奋着亿万国人的心扉。
追寻着稻花的香味,我来到千里梦幻的江南。诗酒领风,体味到那飘飞到餐厅的呼唤。走进又走出寻觅不到古风音韵,却感受到那豪情的大手笔!都说示诗意江南,却有“反正吃的不是咱的钱,多点些显得咱有面子!”的观念留连。
江南水乡的夜很柔弱,拂面的杨柳旁听着面子的伟大。豪情纵天的'喝斥便引后厨的热火朝天。沿着古道的幽静,舌尖上的姿态多么豪迈,犹如那年李白的豪情纵天“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的大气!彷徨古道的雄奇,看一场舌尖上的飞扬,吟颂一曲现代佳人才子的风流。
飞扬过后的落寞无法体味那一米一粟当思来还易,粮收千斤,也要粗茶淡饭的古国淳风
颗颗稻米香,粒粒皆辛苦。水绵绵,情悠悠;故国回首衰荣无定在,彼此共俭之的约定。我越过长城古道,跨过太行五岳投入到北大荒的怀抱。品尝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简朴。风吹麦浪听闻着一年又一年的双丰收捷报连连,似乎我们忘了那句天地“粮”心珍惜一米一粟的自律。大兴安岭上的饥寒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寂寞,姿态上的面容掩盖着不安的心绪……
如有欢悦的讪笑和梦幻的端倪,每一次早出晚归的劳作,每一个黄土纷飞的季节,我们劳作了,也得到了那一张张迷魂的红印钞,似乎我们可以忘记饥寒的苦难。峥嵘岁月的远离,幺曳起来舌尖的高度;勤俭节约已消逝在啤酒肚的弧度。昔日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汗水枯涸在变革的春天,残存的记忆仅存舌尖的悦动。但在举手投足间我看到一个个乡间母亲的节俭是那么纯粹,轻轻弯腰拾麦穗的姿态多么完美。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每一个朝朝暮暮的耕作,换取的是舌尖上悦动的舞姿;秉承自我简朴的风节,从我做起平凡的每一次,把握春秋耕作的开始。
节约粮食,人人有责,仓禀实而知礼节。这就是当代青年的舞姿吧!
篇四:舌尖上的中秋
今年的中秋,来得稍晚了一些,又连着国庆,我们的兴致更高,还出了远门。异地的风情、异地的美食,组成了这个别样的舌尖上的中秋。
没有膏红肉嫩的肥蟹,却有着各种特色的'小吃;没有豪华包装的月饼,却有着绿色的各种果蔬;没有霓虹闪烁,却有着满天的繁星和那一轮皓月。我在安徽黄山的外婆家度过的这个节日极其美好。
那天我们到达得晚,刚巧赶上吃晚饭。一大桌子的外婆的拿手好菜看得我口水直流。“臭桂鱼”、“毛豆腐”等黄山名菜,我早有耳闻。刚坐下,我就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块鱼肉送到嘴边,一股淡淡的仿佛豆腐乳的味道飘进鼻子,咬上一口,火候恰好。再一细嚼,满嘴鲜香,略有些辣,却辣得刚刚好,辣的人舒服。原先闻到的“臭味”一下子被香味给盖住了,“臭桂鱼”此时在我心里已成了“香桂鱼”。再回过神来,才发现一块已经下肚,仍不够,又夹了几大块入口,这才略过了嘴瘾。终于有心思观察了,我仔细端详了这盘菜,只见鱼身是白中透红,表皮煎得脆黄,上面铺了一层碧绿的小葱,一层鲜红的辣椒,零星点缀着白的蒜、黄的姜,真是色、香、味一应俱全啊!
看着看着,馋虫又开始爬动了,我的筷子伸向如画般的美食。这一回我斯文了很多,不急不忙地夹菜,先看后吃。放在我眼前的一盘菜是著名的“黄山毛豆腐”。一块块金黄色的块状豆腐整齐地排列在椭圆型的瓷盘中,我夹了一块靠近一闻,并没有臭豆腐的诱人香气,只好尝一尝。这一尝可不得了,外酥里嫩,带着浓浓的豆香,一丝丝的葱香,和自内而外的油香,众香在嘴里交融……直让我叫好。闭上眼睛,只感觉那一股香味不减反增,正自体会那份浓烈时,忽然那香味一收,没了,仿佛本来就不曾存在。
这一回的中秋宴上,我还品尝了其它的很多美食,可我似乎就记住这两个,它们带给我舌尖上的感受实在太深了。
篇五:舌尖上的家
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题记
提到家你会想到什么?熏黑的烟囱,缕缕的炊烟,月下寂静的小桥流水,还是那永远不会陌生的乡音?我想到的,是那一碗普普通通的白米粥,因为那是家的味道。
“奶奶,奶奶,我饿了。”
小时候,不论何时,只要听到这句话,奶奶就会满脸慈爱地笑着,停下手中的事走向厨房,给我熬白米粥,我便蹦蹦跳跳地跟上去。
矮矮的厨房,低低的灶台,奶奶弯腰在米缸中舀起一碗米,再倒入一瓢水,慢慢的将白米洗净。等清水变得浑浊,便倒去脏水,再舀一瓢,用手细细的搓洗。将白米洗净后,便和着水倒入锅中,用锅铲搅拌均匀。奶奶做这些动作时如行云流水,极是熟练。
我常常搬着小板凳儿坐在厨房门口,饶有趣味地看着奶奶忙碌的身影。
奶奶在围裙上抹抹手,拿起一捆柴,点燃了放进炉灶里,然后拿扇子猛扇,橙黄的火苗迅速窜了起来,急急地舔舐着锅底。柴火“噼里啪啦”的燃烧着,一缕黑烟缓缓上升。等火候差不多了,奶奶起身站到灶台旁,拿着锅铲不停搅拌。我便赶紧跑过来,踮起脚趴在灶台上嗅着米粥的香气,望眼欲穿地看着锅里。
奶奶笑了笑,又皱起眉头,急切地将我撵去外面,让我去捡些柴火来。我嘟着嘴,心里满满地惦记着那白米粥的香味。
回想起那时年纪小,以为是奶奶不想让我知道白米粥的奥秘。现在细细想来,奶奶一定是怕厨房里的`气味呛到我。想起幼时对捡柴火的怨念是多么天真可笑。
当我抱着一大把柴火摇摇晃晃地走进厨房时,浓浓的黑烟已经消散,白米粥的香味扑面而来。我一把扔下抱着的柴火,拍拍手,赶忙接过奶奶手里的白米粥。舀起一勺放进嘴里,甜软可口,细细品来,还有一种不可名状的香味,暖暖的,透透地,一直飘进我心里,不曾散去。
在白米粥腾腾热气中,我看到了奶奶和蔼的眉眼,慈祥的笑容。粥,真好喝。
后来渐渐长大,与奶奶相处的日子越来越少。直到奶奶逝世后,我才恍然发现,原来我已经好久没吃到奶奶熬的白米粥了。
于是我自己动手。步骤、流程全部还原小时候奶奶的方法,淘米、生火、搅拌……可是熬出来的粥,远远不及奶奶熬的粥那般美味。说不出缺了什么,但是却真真切切地少了一种记忆中的熟悉味道。
我沉默无言地搅拌着眼前的白米粥,腾腾热气中又浮现起奶奶昔日的面容。和蔼的眉眼,慈祥的笑容仿佛尽在眼前,而我却再也无法真切地拥有。我不禁潸然泪下。
我仿佛明白了,眼前这碗粥里缺少的,正是奶奶带给我的——家的味道。
篇六:舌尖上的快乐
吃货出没!各家小吃摊请注意多备食材!吃货要大开吃戒啦!
吃货,在这个时代并不少见,处处有吃货,吃货处处有。上个星期六我就和我另一个吃货朋友一起大开吃戒,吃到肚子都如同弥勒佛。
星期六,天气并不像自己想的那么阳光明媚,晴空万里,天空灰暗灰暗的,不时刮起几阵冷风,穿了两件长袖衣服的我还是觉得好冷,但这阻止不了我们俩吃的欲望!半个钟的“跋涉”,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步行街,那里有很多好吃的!我们走在大街上开始寻找“猎物”有好吃的绝不放过!
“那里!奶茶!喝不喝?”朋友拍着我的肩膀指向对面的'一间奶茶店,奶茶!“当然要啦!快点过去!”我拉起朋友的手一起跑过马路买了两杯奶茶,冰冻后的奶茶在冬天里喝是最爽的!我们俩一边喝一边继续寻找“猎物”。
“对了!上次我不是在微博上跟你说过那个鸡排超人吗?去那里看看!”说完朋友就拉着我跑到清辉园那边找到了“鸡排超人”。这店好小——还以为特别大呢,能有啥好吃的?失望得很。我们要了两份酱爆鸡排,据朋友介绍说这种鸡排里面都是芝士,咬一口就能看见芝士。待接过鸡排时,我眼前一亮——新鲜出炉的,热乎乎的,外表炸得金黄金黄的,一咬下去肯定很脆!我赶快咬了一口,除了嫩滑鸡肉之外还有金黄色的芝士,芝士都融了好像要流出来似的,嗯!真的很好吃!外脆内滑,香脆可口。
“完了!我这么吃下去肯定要肥了!”我吃着鸡排担心的说道。“你要吃还是要瘦?”朋友反问道,“两个都要…。”我望向朋友,只见她不屑一顾地白了我一眼,好像在说“就知道你要吃!吃货!”我们一路走一路吃,吃得肚子都撑德滚圆滚圆。朋友说:“做吃货,肚子一定要吃得下好吃的!吃货的肚子绝对不能不舒服!”这不就是吃货精神!
赶上幸福时代的舌头没少吃好东西,怕是开心得不行!
篇七:舌尖上的浓情
一座海滨城市,拥有长长的海岸线;碧水蓝天,三面环海,资源丰富,气候宜人,这便是我们可爱的家乡——湛江。
湛江被誉为“东方日内瓦”和“南珠之都”,那闻名遐尔的湛江更是有浓郁的地方风格,独特的魅力。那萦绕在舌尖的美味,怎能叫人忘怀?
俗话说:“人在异乡,乡愁两物,其一白切狗,其二牛骨仔。”异乡遇旧友,长谈理想,笑谈现状之余,总不忘谈到记忆中的白切狗。白切狗可谓是湛江一大特色。结实、香嫩的狗肉香气逼人,勾起无数游子的思乡之情。传说古代的雷州石狗,人们总要在门前放上两个,用形态各异的石狗乞求平安幸福。因此人们崇拜狗、吃狗,只为求得游子一路平安、健康幸福。
提起湛江,人们自然会想到湛江的特色美食——白切鸡。走在大街上,路边各式的饭店都打着湛江鸡的招牌,仅因此,就会吸引许许多多的客人到湛江来旅游。来湛江的人,都不忘尝尝湛江的白切鸡。湛江鸡从不用轰轰烈烈的宣传便能打响响亮的招牌,甚至远销到香港及其他省份。湛江人做白切鸡,一重选鸡,二重煮鸡,三重配味。湛江人注重选真材实料,选鸡都要选好鸡;煮鸡讲究原法原味,细火慢炖;而http://配味则讲究清清淡淡。正是这一顿白切鸡,就能尝到湛江人的默默无闻、朴素正直,清淡无华却有深深的人情。
作为海滨城市,海鲜当然是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食海鲜,到湛江。”一谈到鲍、参、翅、肚,谁能不想到湛江呢?海鲜是湛江美食的一大亮点。湛江特产丰富,海鲜自然品质极优,无论是龙虾、螃蟹,还是石斑鱼、对虾,主要讲究的是鲜甜。湛江渔民一次出海,从不过量。即使是为了谋生,也会保护环境。输送到各个市场、餐馆的海鲜,都是最新鲜的'。用这些原料做出的美食真材实料、鲜甜味美。品尝那些美味佳肴,不仅尝到了海鲜的鲜美,尝到的更是湛江人的纯朴、诚信。
香港著名美食家梁文韬先生曾说过:“湛江的美食有自己的特色,原汁原味,不仅有故乡情,更有人情味。”是啊,湛江菜原汁原味,清淡无华,正因为湛江人返朴归真、淡泊名利,那清淡却有浓郁人情味的美味才会让人无法忘怀。
细细品尝独特的湛江菜,喷香的白切狗、细嫩的湛江鸡,清甜鲜美的海鲜……那些令人馋涎的香味萦绕舌尖,久久无法忘怀。闭上眼,细细感受,那浓浓的乡情和朴素的人情轻轻荡在舌尖,暖在心头。
篇八:舌尖上的记忆
人生就像一瓶五味杂瓶,里面装着自己的各种经历与记忆,有着别样的味道。人就是品尝者,打开瓶,一股特别的味道扑进鼻来。百感交织又涌上心头,将记忆回溯到那个时期。
妈妈端上一盘草莓,鲜红欲滴,一股草莓香扑面而来,我忍不住拿起一个吃了起来,草莓的味道是甜的,然而咀嚼到最后却带有一丝酸味。让我想到了我的母亲。母亲总是把她们的儿女照顾的无微不至。她就像一把伞,炎热时挡着一片烈日,下雨时让自己的女儿免受风雨的吹打。母亲是这样的伟大与无私,让儿女们倍感温暖。然而,有时,儿女们还会与她产生矛盾。可是,有谁能够想到母亲的辛苦,她们为家庭所作出的贡献?她们总是默默无闻,现在,我慢慢懂事了,也应该学会为妈妈分担一份责任,为她排忧解难。
晚上,爸爸调了一份苦瓜。平时,我不爱吃,但我今天鼓起勇气吃了一块儿。入嘴十分苦,然而嚼着嚼着,苦味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是一片清凉在口中弥漫。我想到了我的父亲。他平时较母亲比较严肃,也是他撑起了这个家。爸爸时常教导我,如何做人做事,告诉我这是他成长经历上的经验和教训。可是,有时我听多了,就置之不理,甚至有时不耐烦。这时,我明白了良药苦口的含义,父亲的话让我学会更加理智地看待问题,学会做人做事。
回到奶奶家,奶奶特地为我做了一道尖椒土豆丝,我胃口大开。火辣的`辣椒让我想起了奶奶和爷爷,他们的青年时期也像这辣椒一样,有豪迈与激情。他们满怀激情地投入到社会建设中去。慢慢品味着辣椒,一股麻麻的味道在我舌尖口中回荡。他们为这个社会付出了许多。现在,他们可以尽享天伦之乐。我要好好的照顾他们,给他们一个安详的晚年。
人生也是一瓶品不完的酒,各种味道交杂而成,让你想起了那些岁月与那些人。
篇九:舌尖上的力量
美食如药也,善品之可以医心,善莫大焉。
——题记
神州大地上,五千年来,江山代有才人出,更领风骚数百年。来了又来,去了又去,只剩下一道道或大名鼎鼎,或默默无闻的佳肴,凝聚了古人的智慧。
体味舌尖上的力量,从早上的一颗白水煮蛋开始。半锅水,一颗蛋,无需其他便已足够美味。轻轻敲开蛋壳,露出雪白的蛋白,牙尖覆上,体味那微微抵触的弹性滋味,稍稍用力,蛋白便啪的一下裂开,露出金黄的卵黄,边体味着鸡蛋的香甜,边轻轻抚摸那碎裂的蛋壳,想到捏整个鸡蛋时的艰难。众人拾柴火焰高,蛋壳,靠的是团结的力量。
舌尖上的鸡蛋香味,让我明白团结的力量。
“啪啪,”一条长面块顿时化为几个方方正正的小块,厨子拿起一块,一捏,一拉,一甩,一根越来越长的面条慢慢形成。那样纤细,却又那样坚韧,在室中飞舞时欢快的舞动。一碗面上来,挑出一根,轻轻嗅嗅,慢慢嚼嚼,一阵柔韧而弹性十足的劲头在我齿间流连,似一块橡皮糖。转头看看,那个厨子皮肤黝黑,好似张飞般魁梧,但执行手臂却象蛇一样灵巧。他身上,定也带有一股柔韧吧。人的柔韧,面的筋道,相辅相乘才是一碗正宗拉面。
齿间的面条的筋道,让我明白坚韧的力量。
一口下去,雪白的.馒头上象有了一个整齐的半圆形缺口,细细咀嚼,软软的,又带着一丝甜味,那甜味是最朴实的力量,好似看到艳阳高照的秋收时节,一个个弯曲的背影埋没在田间,好似煮熟的虾。他们的汗从额头,眉心,一道道流到鼻间,缓缓落在那一穗穗金黄的小麦上。他们脸上挂着大大的笑容,那是劳动的味道。
馒头的香味,让我明白劳动的力量。
世间万物,相辅相成,舞动的味蕾,告诉我们人生的酸甜苦辣,体味生命的力量。
篇十:舌尖上的年糕
过年,人们会用很多方式来庆祝这个举国欢庆的节日。在除夕,吃一桌丰盛的晚餐是家家户户最热闹的时刻,丰盛的年夜菜摆满一桌,一家人享受着欢乐的气氛。我们家每年的年夜饭总少不了年糕的身影,今年也不例外。
当一盘热腾腾的年糕端上餐桌,年糕的味道立刻飘香四溢,用筷子轻轻夹起一块放到眼前,金黄的身子点缀着火红的枣儿,黄与红的搭配使年糕看起来格外新鲜,用鼻子嗅嗅这黄米的米香与红枣的混合香味,简直让人垂涎欲滴。一口咬下去,粘中带有劲道,一家人同时吃,年糕会发出别样的声音。红枣的甜浸入金黄的软米中甜而不腻,吃了让人有一种甜蜜之感、幸福之感。
吃年糕这一习俗包含着很多寓意,从字面上来看,“年”与“粘”同音,希望全家人团团圆圆,“糕”与“高”同音,寓示着人们来年“步步高升”的美好愿望。
六七岁的'时候,我的一颗乳牙很长时间都只连着一点点,因为怕疼,每次吃东西,都特地注意它,尽管这样也会偶尔碰着它,时不时就会遭到阵痛的感觉。妈妈一说把它拽下来吧,我会捂着嘴话都不敢说。就是在过年吃年糕的时候,一见到年糕就忘记了自己的牙齿,一口咬下去,再张开嘴,牙已经被粘在糕上了,一家人笑得炸开了锅,甚是热闹。
今年吃年糕,不光吃,我还特意观察了姥姥怎么做年糕。姥姥先将黄米面用开水搅拌成黄豆大小的颗粒疙瘩,用手抓取适量黄米面疙瘩,一边撒一边用手搓,把拌好的面疙瘩搓散,撒入蒸屉,撒一层黄米面再撒一层红枣,大概面和枣各放三四层。开始蒸时竟然不盖锅盖,我便问起了姥姥,姥姥说如果不等锅里上来汽,无论蒸多长时间里面都会夹生。她还说上来汽还必须等面粉颜色变成黄色时,才能盖锅盖。听到这里,我对姥姥的聪明智慧赞叹不已。
其实,在每年年夜饭姥姥精心为一家人做的年糕中,不仅包含着年糕那美好的寓意,更包含着姥姥对我们全家人的关爱与温暖。
【舌尖上的半命题作文】相关文章:
半命题作文02-27
半命题作文11-15
舌尖上的美味11-24
舌尖上的成都05-01
舌尖上的豆腐02-26
舌尖上的美食11-24
舌尖上的家11-09
舌尖上的故乡05-01
我的半命题作文07-20
遇见半命题作文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