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记事作文7篇(精)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记事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记事作文 篇1
我去香港玩回来啦!在那里,我发现香港和大陆有许多不同呢!我回来分享分享吧。
在车上导游给我们介绍,香港房价很贵的,一平方米就要好几万。那是因为在香港的人流量太大,香港又小,房子当然贵啦!但是,一个6口之家居住的房子据说也不超过80平方米。而且,高楼与高楼间间隔非常小,有的两栋楼还和用一堵墙!一出门就能看见一层一层的大马路,根本没有什么小区。以上的不同都是因为香港太小的问题,这也难怪,我们坐车环游香港,绕来绕去都是维多利亚港。
我的第二个发现:当导游说到“香港司机开车的`位置都是在右边”时,我恍然大悟,是吗?我怎么没看到。于是,我不由自主抬头观察。对呀,我上车时怎么没注意呢?我不时看窗外那些面包车、小轿车司机在开车,见到左边没有方向盘,总觉得怪怪的,担心他们车开不好,撞到人了。
自由逛街了!好开心哪,我决心要在发现一些不同。第三个发现:香港很干净,没有人会乱扔垃圾。想起几天前我去深圳第一家超市,超市对面的大广场上,面巾纸、塑料袋随风打着滚,翩翩起舞到我脚上了。这和香港比,差别巨大呀。
第四个发现:我可以放心大胆地把手机拿在手上喽。那是因为,香港政府超级严,监控无处不在,如果你捡了东西没有送去公安局,那就是偷,可要判刑的!那么抢就更不用说了。
第五个发现:香港的大巴车都是两层的,真好奇他们怎么上去,梯子到底有多高啊?!不过香港会不会太节约了?
这次香港之旅我主要就这五个发现,你也去玩玩,说不定还有其他发现,记得分享哦!
小学记事作文 篇2
我爱小白狗
我爱狗,我更爱我家的小白狗。
小白狗非常可爱。它的身子雪白雪白的,小小的脑袋上嵌着黑黑的珠子,在灯光里闪闪发亮,小小的鼻子黑黑的,两只三角形的耳朵耷拉着,四只短脚粗粗的,一根细细的尾巴向上翘着。我抱起小白狗,摸摸它的身子,滑溜溜的,胖乎乎的.,肉乎乎的,暖呼呼的,可爱极了!
小白狗不但外形可爱,而且行动灵活。早晨,天刚刚亮,小白狗就在小场上蹦来跳去,在进行早锻炼呢。看见我从屋里走出来,它就四蹄腾飞,径直向我奔来,围着我的脚转来转去,小尾巴不停地摇着,不时轻轻地咬咬我的脚。我弯下腰,摸摸它的头,小白更欢了,头直向上伸,整个身子几乎直立了起来,趁我不注意,小嘴巴在我的脸上亲吻了一下。我情不自禁地抱起它,来个近距离接触,这下可好了,小白狗不停地舔舔我的手,还舔舔我的小脸蛋。
我放下小白狗,向厨房走去,小白狗也快步追了上来,一下子冲到了我的前面。我推开门走了进去,小白马上奔到吃食的地方,一看碗是空的,它就抬头直看我,嘴巴张着,好像在说:“小主人,我饿了,给我点吃的吧。”我赶紧打开橱们,看见里面有点昨晚吃剩的肉汤,我就拿起空碗,盛了一点冷饭,浇上肉汤,稍微拌了一下,放到小狗嘴边。小白狗立即凑上去,嗅了嗅,“啊呜啊呜”地吃起来,小尾巴不停地摇着。我站着看小白狗用早餐,不一会儿,小白狗把碗里的东西收拾得干干净净,抬起头,两只小眼睛盯着我,似乎在说:“谢谢你,我吃饱了。”接着伸了个懒腰,出去玩了。
我爱我家的小白狗。
小学记事作文 篇3
今天的语文课,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不一样的课——《小蝌蚪找妈妈》,在课堂上,老师让几个同学在讲台前分角色朗读表演,他们每个人都表演的有声有色,非常生动。让我记忆非常深刻的是:同 学们模仿的`声音那么形象。这种上课的方式我非常喜欢。从这节课上,我也感受到很多,今后,我也要像台上的小朋友一样,敢于表演,敢于发言。这节课我觉得上得非常有意义。我也等着下次我能有 这样展示自己的机会,我期待着。
小学记事作文 篇4
1.选材
哪些是有意义的事?对此,有些同学在理解上有偏面。他们以为,有意义的事只是拾金不昧、乘车让座、扶盲人过马路之类“好人好事”,或者是英勇机智地与坏人作斗争、冰河上救人、大火中抢救国家财产这样的大事。在这样的认识下,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做过这类事,就没有材料可写了,因而一提笔写作文就为难,有的甚至就把作文当作编故事了。其实,写有意义的事不一定就是写好人好事或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诚然,好人好事可以写,重大题材应该写,但我们不能用这个框子限制自己。大事可以教育人,小事也同样能使人感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平凡的事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意义,有许多看似微小的事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受到教益。它们也都是写作的好材料。
2.要有一个确切的中心
写文章总要有个目的,或说明一个道理,或抒发某种感情,或赞扬什么、批评什么,或歌颂什么、揭露什么。文章表达的思想内容,就是文章的中心。文章有个明确的中心,才能使人读了受到教育和启发。因此,我们写记事的文章,不能只是把事情说一遍就完,应该先想一想,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即在这篇文章里自己要表达一个什么思想内容。有些同学由于在动笔之前没有确定一个中心(也可能是还不知道一篇文章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因此“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就哪里”,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所写文章往往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3.具有积极的意义
我们写记事的文章,不能单纯地把事情说一遍就完了,而要写出事情所含的积极意义,使文章有个正确的中心,使人读了能受到启发和教育。有位小作者写了一篇题为《难忘的一件事》的作文,是这样写的。
放学以后,我在家里做作业。李小虎和赵云峰叫我和他们一起去踢小足球。为犯规不犯规的事,我和李小虎发生了争吵。趁我不注意,李小虎突然推了我一下,我摔了一跤,痛得我直叫唤。赵云峰教了我一个“绝招”,也趁李小虎不留神的时候,摔了他一跤。赵云峰拍着手笑着说:“好一个标准的后滚翻!”我望着李小虎那狼狈的神色,也笑了。
从此,我和李小虎不要好了。当然,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又和好了。
这一件事真使人难忘啊;
这篇习作的中心思想是:“我”学了“绝招”使李小虎也摔了一跤,抒发了“我”高兴的心情。由于这一“高兴”是建筑在别人痛苦之上的,所以这一中心不能给人以教育和启发。这样的文章就是没有积极意义的。
其实,根据原文提供的内容,这篇文章可以写出同学之间应当团结友爱或有错就改等思想
意义。比如确定“团结友爱”这一中心,可以简介发生矛盾的缘由,将“老师的帮助”“我们和好”的过程展开写,在叙述的过程中又注意突出同学之间应当团结友爱这一中心,这样写,文章就有了积极的思想意义,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自然容易写出积极意义来,但我们经历的事大多是一些平平淡淡的和细小的事情,这些小事不起眼,隐含的思想意义不显露、不容易看出,又如何写出它们的积极意义呢?这就必须在动笔写作前,要把它前前后后的经过想清楚,从中去寻找、去发现新的、美的、有意义的东西。只有想清楚想明白事情中包含的意义,才能把生活中的平凡琐事写得使人读来有耳目一新之感,受到启迪,得到教益。有些同学觉得有些亲身经历过的事,如自己做的错事之类,写不出它的积极意义。这是因为他们缺少以小见大的思想认识水平,即从小事中见到大的东西——好的思想,好的品质等等。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去发现“大”,这就要多观察、多思考。小朋友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会因为各种原因惹祸、捅漏子。这些事留给自己的印象最深,教训也大。假如能把自己对错误的认识、受到的教育、懂得的道理写出来,自己的思想就提高了一步,让伙伴们读读,从中也是会受到启迪的。这样写,文章就很有意义了。
4.记事作文的6要素
一件事情,无论大小,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环境(地点)里,还有一定的人物参加,并且有其起因、经过和结果。因而这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就被称为事情的六要素。我们要写好一件事,就必须写清楚这六个要素,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有条不紊地叙述清楚。一要让别人看清楚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二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三要交代哪些人干了这件事,哪些人和这件事有关系;四要让别人看清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五要交代清楚事情的经过;六要让别人看到这件事最后怎么样,起了什么作用。只有把六个要素一一写清楚,文章的内容才算完整,眉目才能清晰,这样也才能很好地把中心思想表现出来。不然的话,读者就会对文章所写的事情不甚了解,甚至糊里糊涂,以致影响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5.几种常见的叙述方法
写一件事情,想清楚了事情的六要素,有了完整的内容,也确定了文章的中心。安排好了详略,还应该采用一种合适的叙事方法,才能把事写好。常用的叙事方法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1)顺叙。
什么是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时间的先后从头讲到尾的就叫顺叙。这种叙事方法最简单,也最常用,是写事的主要方法。运用顺叙的写法,文章的层次段落和事情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所以写起来容易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平铺直叙的毛病,叫人读起来索然寡味。课文《第一次跳伞》就是运用顺叙的方法写的.。它顺着跳伞这件事固有的次序,写了“到机场”、“飞机起飞”、“跳伞”、“着陆后”等全过程。其中着重写了“跳伞经过”:准备跳伞一跳出机舱→飘在空中→双脚着地。也是按事情发展的实际过程顺叙,写得有条不紊。更重要的
是:全文能紧扣“第一次”跳伞所特有的感受来写,在顺叙中突出重点。“飞机起飞”时重点写了在空中看地面的新奇感觉;“跳伞经过”着重写在半空中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着陆后”主要写愉快轻松的心情。经过这样剪裁处理,避免了顺叙的文章容易出现的“平铺直叙”的弊病。
(2)倒叙。
什么是倒叙?在记叙事情的时候,有时把事情的结果放在开头写,然后再从事情的开始进行叙述,这就叫倒叙。这种叙述,除了把事情的结果提前外,其他跟顺叙没有区别。使用这种方法叙述事情,一般地说有这样两个目的:一是先写出事情的结果,后文紧紧围绕这个结果写,使文章紧凑不散;二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先把结果端在人们的面前,以引发人们读下去的兴趣。
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就是这样写的。它的开头是: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八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作者在这篇文章的开头先写她的父亲(李大钊同志)去世了,这是这篇文章中事情的结果。人们读了这一小段,不禁会想:李大钊同志是怎样被捕的呢?他在敌人的法庭上表现得怎么样?文章采用了倒叙手法,在读者心中造成强烈的悬念。然后接下去,作者再用顺叙的方法回过头来写李大钊被捕的前后经过,一直写到他为革命光荣牺牲,使文章产生更显著的感人效果。运用倒叙写法是从思想内容表达的需要出发的。我们不能把事情的结果随便提到前边,应该是这个结果特别打动人,才把它放在开头写,这样文章能一下子吸引住读者,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另外,运用倒叙写法,要注意倒叙与顺叙的衔接自然,注意结尾与开头照应,这样文章才显得严谨。
(3)插叙。
什么是插叙?就是在叙述事情的过程中,中间插入另一段叙述,这另一段叙述就叫插叙。插叙有时是一件过去的事,有时是另外一件事,它对情节的发展、内容的丰富起补充作用。 例如课文《草地夜行》一文,在写老红军战士找到掉队的小战士,帮助他追赶大部队时,插叙了一段“金寨大”前,小战士村里来了几个“卖帽子的”内容。这段插叙既交代了老红军战士是一个很早就参加革命的同志,长征前就参加过有名的“金寨大”,并在前以卖帽子为掩护,进行革命的宣传鼓动;同时也交代了小战士是在革命根据地成长起来的,从小受到革命的熏陶和教育。除了对主要人物身份作了进一步交代外,这段插叙还是情节发展的需要,说明了小战士由生老红军的气转为对他敬佩的原因。这段插叙与文章中心吻合,恰到好处,所以读来并不感到是节外生枝,只感到是非如此写不可。运用插叙的时候,插叙部分的前后都应巧妙而自然地用文字交代一下(即运用过渡句),以便读的人明白什么地方开始了插叙,什么地方插叙已经完毕。插叙结束后,文章仍要回到中心事件的叙述上去。请看作家洪汛涛写的《蛇医传》中的一个范例。
(老汉把手指让蛇咬一口,手臂大肿。他立即用草药敷上,肿就退了。)看热闹的人,都大声地叫好,张土根更惊得呆住了,这使他想起三年前的一件事来:
那是一个灰云迷蒙的早晨,四明山浸在白茫茫的雾水里。看不见对面的行人,也看不清脚下的路。他跟隔壁的周宝六去金鸡岭扒柴。他们昂着头,一边唱着小曲,一边走。走过一个山垄,冷不防“飕”的一声,从斜里窜出一条手秤杆那样粗的大蛇,那也是一条绿绿的五步蛇呀!它在宝六的脚趾上咬了一口。宝六,她没走出三步,人就痛得晕在地上了。张土根急得高声喊:“救命!”但等到人们赶到,把她抬回家里,伤势已经很重。请了医生看,也没办法,说:“晚了,要是在刚咬的时候,把脚趾剁掉就有救了。”这样,十二岁的周宝六,大叫大嚷,在地上翻来覆去地爬了一夜,死了。……
张土根想到这里,打了个寒噤。
那老汉,把手上的草药拿掉了,皮肤已恢复原来的颜色,只留下米大的一个小红点。他拍拍胸脯,向周围的人介绍自己
插入的这段叙述,是后边写张土根决心拜老汉为师甘当蛇医的根本原因,它对故事情节起了补充说明的作用,从而更好地表现了中心思想。这段插叙前后都有交代语句。插叙前是这样写的:“张土根更惊得呆住了,这使他想起三年前的一件事来”;插叙后是这样写的:“张土根想到这里,打了个寒噤”。这些前后交代的语句,使读者一看,就会明白这部分是插叙。插叙完后,文章又接着开头老汉当众表演自己被蛇咬伤而治好的场面写下去,显得很自然。 插叙和倒叙不同。插叙往往是一个片断,文字一般较简略,它不是文章的主要部分;倒叙是把事情的结果放在开头写,它是文章的主要部分。
在一篇写得比较成功的写事文章中,不仅要有清楚、具体的记叙,还要有形象、生动的描写。因为光有清楚、具体的记叙,读者对文章所叙述的事情仅仅有所了解。而生动、形象的描写,能使读者对事情的各个方面有进一步的具体认识。写事的文章中,既有清楚、具体的记叙,又有恰当的描写,就会更生动、形象,文章的中心思想也能得到鲜明的表现。反之,文章就会干巴巴的,不形象,不生动,中心思想的表现也会受到影响。
例如有位同学写的《路上》一文,写的是退休工人在大雾中,热情地为人民服务的事。其中,写退休工人搀“我”过马路这件事是这样写的:
忽然,一个亲切的声音响在我的耳畔:“小朋友,我送你过马路。”我回头一看,在茫茫的雾中,站着个老人,大约六、七十岁,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那有力的手便搀着我,走下了人行道。我心里有了一种安全感,就放开步子往前走。我平安地过了马路,一踏上街沿,刚才拉紧我的一只手放开了。随即,这不知名的老人消失在浓雾之中。
这段记叙缺少生动形象的描写。如果能对退休老人怎样搀“我”过马路的,及他当时的神态、动作怎样,作一些具体的描写,文章就不会如此干巴巴,事例会更具体、生动。
描写应该有明确的目的,要服从于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特别是在写事的文章中,记叙事情是主要的,描写不能占过多的篇幅,不能花过多的笔墨去进行描写。所以说,在写事的文章中,要进行大量的记叙,也要进行一些描写;只有记叙而没有描写,文章不生动、不形象;而只有极少的记叙而进行过量的描写,事情叙述不清楚、不具体,更是得不偿失。一句话,在写事的文章中,要进行一些描写,但要恰如其分。
例如有篇题为《赛场上》的作文,记叙了蓝队的守门员胡钰为了保护红队队员周丹丽,自己却被另一位运动员撞倒在地,手被擦破了皮。周丹丽马上来到胡钰面前,扶起了她。文章接着描写了人物之间的一段对话:周丹丽来到胡钰面前感激地说;“谢谢你,太谢谢你了。”而胡钰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而另一位运动员也走上前来急忙向胡钰道歉,胡钰说:“不要紧,你下次当心就是了。”这时场上的人都围上来,问长问短,胡钰高兴地说:“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谢谢大家。”
这段对话描写的目的是为了表现比赛双方团结友爱的精神,但过多的描写,反而显得不真实,赛场上似乎已为了一个队员擦破点皮而停止了比赛,“大家围上来,问长问短”。这在紧张的比赛中是不可能出现的,也不可能说这样的话。很明显,这些描写是不恰当的。
6.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和文章的内容、中心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环境描写,包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要抓住特征,要有目的。如下面这篇《在风雨中》的作文:
十四号台风还逞着余威,风一个劲儿刮,雨一个劲儿下。我走进学校大门,不觉怔住了:校园里的树木倒的倒,歪的歪,地上、屋顶上到处躺着树枝。我着急地想,明天就要开学了,同学们怎么来上课呢?我抬起头,突然发现后勤组的小夏叔叔正攀着竹梯,顶风冒雨锯着树枝。一段粗大的树枝压倒在办公室的屋角上,如果不及时锯掉搬走,就可能压坏办公室。小夏叔叔撩了撩雨衣袖子,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曲着身子,费力地锯起来。突然,一阵狂风把他的雨帽吹掉了。我连忙拾起来,高喊:“小夏叔叔,快把雨帽戴上!”他摇了摇头,仍旧一个劲地锯着。大风在无情地呼啸,大雨像瓢泼一样往下浇。操场上,那呼呼的风声伴随着哗哗的锯树声,显得那么清晰…
树在继续摇晃,小夏叔叔也跟着晃动起来。我的心也禁不住一阵颤动,焦急地扶着树杆,不断地叮嘱:“当心!当心!”他镇定地说:“没关系!”
……终于,那段粗大的树枝被锯掉了。小夏叔叔从树上下来后,深深地吸了口气,分辨不出脸上哪些是雨水,哪些是汗水了。
第二天开学了,台风也过去了,阳光驱散了满天乌云。校园里的树木经过风雨的冲洗格外葱绿。小夏叔叔背着工具包,又在校园里巡视起来……
这篇作文里有好几处自然环境的描写。开头一段中“十四号台风还逞着余威”,“校园里的树木倒的倒,歪的歪”,就有两个作用,第一,形象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第二,设置了一个令人关心的问题: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里,“明天就要开学了,同学们怎么来上课呢!”从而吸引读者读下去,也为后面小夏叔叔不顾个人安危,抢救房屋的感人行动写下了伏笔。
当文章写到小夏叔叔顶风冒雨锯树的时候,作者又反复描写了环境:“大风在无情地呼啸,大雨像瓢泼一样往下浇”,“那呼呼的风声伴随着哗哗的锯树声,显得那么清晰”。这些环境描写对文章的中心——赞颂小夏叔叔不顾个人安危、保护国家财产的品质,起了衬托作用。 文章的结尾一段,也对自然环境作了描写:“台风过去了,阳光驱散了满天乌云”,“校园里的树木经过风雨的冲洗格外葱绿。”这些描写的作用更明显。首先,它们和文章的开头一段形成鲜明的对照,形象地表现小夏叔叔辛勤劳动的成果,从而进一步烘托出小夏叔叔的感人形象。其次,间接地、意味深长地通过环境描写来点出中心思想。
由此可见,在文章中进行恰当的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文章中心能起到绿叶扶红花的作用。 社会环境描写,是对人物、事件所处的背景的描述,说明人物和事件是在怎样的环境下活动或发生的。对社会环境进行描写,与对自然环境进行描写一样,都属于环境描写。对社会环境进行描写,可以把事件交代得更清楚,有助于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更为生动形象。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珍贵的教科书》,一开头就描写了当时艰苦的环境:
一九四七年春天,我们延安小学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我们仍然顽强地坚持学习。
当时,我们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用黄土块代替。最困难的是一直没有书,抄一课学一课。我们多么渴望有一本印好的教科书啊!
上面的第一小节是总的交代当时的艰苦环境,第二小节是具体地写环境是怎样艰苦的。通过这些环境描写,当时小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就更为突出了。
又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心愿》,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描写了法国一个公园中的宁静环境:
巴黎有许多街道公园。离我们的公寓不远就有一座。
一个假日,我夹着一本书来到这个小公园。坐在几堆花丛中间的长椅上。这是我最爱坐的长椅,因为我喜爱那几丛花,在春天的北京,这样的花是经常见到的。
接着,作者写了“我”在这里遇到一位活泼天真的法国小姑娘。很显然,作者描写的这个环境,要突出说明这样一点:美好的心愿是在如此美好的环境中产生的。社会环境描写,起了衬托作用。
描写环境,有时很难区分所描写的环境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者有时交融在一起,只是社全环境往往侧重于“背景”的介绍,尽管在对社会环境进行描写时,也离不开对一些自然景物进行描写,但它着重于表现一种氛围,使人感受到一种事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特有的气氛。如下面一段从一篇作文中节选的文字:
陵园里,甬道两旁鲜花朵朵,郁郁苍苍的松柏和万年青,显得格外肃穆。扫墓活动开始了,在鼓乐声中,我们高举红旗,擎着我们精心制作的花圈,肃立在烈士墓前。
读了这段描写,使人会产生一种肃穆感,这是作者通过对环境所作的描写而形成的氛围,产生的效果。而这段文字中所描写的环境,尽管有景物,但属于社会环境。
在写事的文章中,经常要写到环境,不仅要会恰当地对自然环境进行描写,还要会恰当地对社会环境进行描写,以便形成一种气氛,使所写的事交代得更清楚,更感人。 7,如何写好开头与结尾
写事文章的开头没有固定的格式,一个好的开头,不仅要根据文章的内容、体裁、风格来选择恰当、合适的形式,还要切合主题,不落俗套。
开头的方法千变万化,常用的开头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落笔就直接点题。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我爱故乡的杨梅》的开头:“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二、用设问吸引读者。如作文《我班二三事》的开头:“一个闻名全校的乱班,真的变成了文明班?是的……”
三、描写景物。如小学语文课文《少年闰土》的开头;“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用描写景物开头,必须使所描写的景物与文章的主要内容有较密切的关系。《少年闰土》一文开头的景物描写,是为了介绍少年闰土夜间在海边的沙地瓜田看西瓜,这与后面写闰土向“我”介绍在月亮光下用胡*刺猹也有关。
四、介绍环境。如《大雪山》一文的开头:“大雪山在四川省的西部。那里没有人烟,没有花草树木……”开头介绍大雪山的环境,目的是为下文记叙红军“跟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战”埋下了伏笔,以突出红军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
五、介绍情况,交代背景。如《火烧赤壁》一文的开头:“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这个开头,使读者看了以后,对两军相对峙的形势、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即将发生的事一目了然。
六、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或事件。如《捉鱼》一文的开头;“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小辰拿着小盆,拎着小桶来到一条小溪边围坝捉鱼。”这个开头,只用一句话就把很多内容交代清楚了,很简练。
七、概括地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作文《春花朵朵》一文的开头:“五讲文明的春风吹开了学校这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的朵朵春花。让我们从这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摘取几朵,领略一下那满园春色吧!”这种开头如同全文的“总起”,下文则围绕着它进行“分述”。全文因此而比较有条理。
开头的方法很多。上面介绍的方法都适用于写事的文章,但适用于写事文章的开头不仅仅只有这些。开头用哪一种方法好,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也不要老是用某一种方法. 文章的结尾和开头一样,没有固定的格式。但结尾的方法,并非是不可捉摸的,从许多人写作实践中,有不少写好结尾的经验和方法,可以借鉴,受到启发,从而开拓结尾的思路。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结尾方法:
一、概括全文。如小学语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用“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结尾。这个结尾概括了全文内容,给读者留下了非常鲜明的印象。
二、交代结果。如小学语文课文《找骆驼》的结尾:“商人听了,照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这就交代了事情的结果,从而结束全文。
三、写出感受,总结全文。如小学语文课文《马》,作者在记叙了他和弟弟一起赶着一匹拉了重载的马,在雨夜泥泞中赶走夜路的经过后,在结尾时写道:“我现在看到拉货车的马,还打心眼里感到亲切。真的,再也没有像马这样忠实的动物了。”最后一句,写出了感受,总结了全文。
四、篇末点题。如小学语文课文《心愿》,作者叙述他在巴黎的街道公园与一个法国小姑娘及他的爸爸、妈妈相遇的经过后,用这样一段话作为结尾:“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一对中年夫妇和一个天真的孩于,他们的心愿多么美好,多么纯真!人民的感情是朴素的,朴素的东西是最美的。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最后一句就是篇末点题。
五、表达感情和愿望。如小学语文课文《关怀》的结尾:“窗外阳光灿烂,菜花的香气一阵阵扑进教室来,春天这样美好,周总理这样关怀我们,我们感到又温暖,又幸福。”又如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结尾:“……灵车渐渐地远去了,终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六、首尾呼应。这种结尾方法有多种形式,有的是用相同的句子呼应,如作文《各就各位,预备——》,用“各就各位,预备——”开头,记叙了参加体育测试,联想到学习和要为将来参加祖国建设作准备,最后又用“各就各位,预备——”结束全文。还有一种是开头设问,结尾回应开头的设问。如小学语文课文《海底世界》的开头是“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结尾是“海底真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七、给读者留下思考和回味的余地。最常见的是结尾用个省略号。用省略号结尾,可以促使读者去思考、回味,但使用的时候必须注意的是,文章本身要有可以给人深思、回味的内容,不能结尾时没话可写就随便来个省略号。
除以上这些结尾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结尾方法。对小学生来说,这些结尾方法在写事的时候可以灵活选用。不过,可不能生搬硬套;
小学生作文时,往往是由老师先出一个题目,然后将这个题目作为文章的标题,但有时候,老师也会要求学生在作文完成后“自拟”标题。怎样为文章拟一个恰当的、好的标题呢? 第一,标题要具体,有内容。如小学语文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标题十分具体,让人一看标题就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二,标题要贴切。所谓贴切的标题,就是标题和文章的内容相照应。例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草船借箭》和《飞夺沪定桥》这两篇课文,标题就十分贴切。它们和课文中最重要、最精采的那一部分内容互相照应,把它们鲜明而形象地表达出来了。标题要注意贴切,而标题中的用词也要同时注意生动,以吸引读者,增强感染力。
第三,标题要简洁。标题的文字不能太多,要简洁,要用最少的文字把文章的内容概括地表现出来。例如,小学课本中的课文《描》,只有一个字,但将课文的主要内容全部概括了,十分简洁,又十分醒目。
有的文章,内容比较丰富,难以用一个标题概括地表达全文内容,往往除了一个主要的标题外,还加上一个副标题,以便使标题不仅表现和反映文章的内容,而且使文章的中心也更为鲜明。例如,有位同学听了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的讲话后,写了一篇记叙文,并给这篇文章列了这样一个标题:《攀高贵在少年时——听苏步青爷爷谈学习》。这个标题,把文章所记叙的主要内容简洁、具体地表达了出来,又把文章“一个人要想攀登科学文化高峰,重要的是在青少年时代就要树立起雄心壮志,就要勤奋地刻苦地学习”这个中心,明确而又简洁地点了出来。
第四,新颖。文章的内容要有新意,标题也要新颖。例如,写班级中的好人好事,可以给文章拟上《班级新风》的标题,但如果写发生在校园、里弄、商店、车厢等处的好事,也都在文章的标题中用“新风”这个词,分别按上《校园新风》、《里弄新风》、《商店新风》、《车厢新风》等标题,就使人感到俗气而不新颖了。
考虑给文章按个什么样的标题时,要考虑具体、贴切、简洁,也要考虑到有新意,要让标题新颖些。上面讲到的《校园新风》、《里弄新风》等标题,虽然比较具体、贴切、简洁,但过于一般化了。
第五,有趣。好的标题,还应该使人感到有趣。小学课本中有一篇课文的标题是《蟋蟀的住宅》。这个标题就很有趣。它把蟋蟀住的洞穴比作人的住宅。这就比较有趣,吸引人,使人看了这个标题后会产生急于想读一读文章的强烈兴趣。
总之,文章标题设计得好与不好,效果大不一样。为文章按一个好的标题,对突出文章的中心,增强文章的吸引力等都有很大的好处,不能小看标题的作用。
小学记事作文 篇5
大年初四,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阮叔叔家里去玩。阮叔叔的家是一座别墅。我在那里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啾啾。
我和啾啾玩得可开心了!我和啾啾一起荡秋千、放烟花、看电影等。走之前,啾啾还送给我几粒巧克力。我希望我爸爸也能买那么漂亮的`房子。
希望生活越来越美好!
小学记事作文 篇6
抱弟弟
我有一个可爱的弟弟,他是20xx年7月10日在金华出生的。弟弟出生的第一天,我就请爸爸教我怎样抱弟弟。
首先,双手分开,像抱大米一样,用右手或左手抱着脖子,另一只手抱着屁股托住腰。抱脖子的那只手要高一些,这样喝进去的奶就不会倒流出来了。
在弟弟哭闹的时候我就会去抱抱他,抱起来轻轻的拍拍他,给他唱儿歌,这样他就会慢慢的`安静下来,静静的看着我,然后就闭上眼睛睡着了!
抱着弟弟的时候我非常开心,他是我家的第4口人,我们是甜蜜的一家子。
可怕的伤
爸爸回金华的第二天早晨,他带我去打篮球。
我欢快地蹦跳着到了小区门口,一辆小轿车占了人行道路,并且和前面的车停的只相距20cm左右。我没当回事,以为可以挤过去。忽然,我一阵钻心地疼,我的小腿外侧受伤了。原来在那辆车的车牌前有两个非常锋利的刀片状凸起,我的小腿被刀片割出了一道很长的口子。爸爸看到后,连忙叫上妈妈把我送去了医院。
医生要给我缝针,我非常害怕,还没缝的时候我就哭了。开始打麻醉针的时候非常痛,缝的时候就不痛了。现在我的伤口已经拆线了,但在小腿上还是留下了一条蜈蚣一样的伤疤。
小朋友们,不要往窄的地方去挤,以免发生同样的意外。
小学记事作文 篇7
邻家女儿今天结婚,放了很多鞭炮。我和哥哥在楼底下的草坪上玩,看着满地的鞭炮纸,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好主意——看谁捡的鞭炮最多。
我们各自拿着一个塑料袋,跑到放过鞭炮的地方去捡。扒开鞭炮纸,我看到好多好多鞭炮。有的“身体”已经破烂不堪,敞着大口子,开成了一朵花;有的完好无损,可是“身体”两头已经是相通的了,这是被放过了的;有的“身体”好好的,可是“头上”的“辫子”(捻子)被烧掉一小截,“辫子”紧紧地挨着身体,这种鞭炮被列入我们捡的行列。有的鞭炮细一些,有的鞭炮则又粗又壮。哥哥说,一般又粗又大的鞭炮,爆炸的'威力也比较大。我最喜欢捡的是那种长着圆乎乎的身体、头发辫子长长的鞭炮,因为这种鞭炮燃放时,不容易伤着手。
到吃中午饭的时候,我们每人都捡了一塑料袋。吃过饭,我们聚在一起放鞭炮。听着“啪啪”的鞭炮声,我们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小学记事作文】相关文章:
小学记事作文11-15
记事的小学作文11-18
记事小学作文11-27
记事的小学作文05-02
小学记事的作文05-06
小学的记事作文05-06
小学记事作文(精选)10-08
小学记事作文[经典]10-08
【经典】小学记事作文01-26
小学记事作文【精选】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