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09首都国庆见闻录之四--画家村宋庄
2009首都国庆见闻录之四--画家村宋庄(中国大学网 www.unjs.com) 认识画家村,是缘于那里画家与村民的小产权房的纷争,但这些丝毫都没有影响到我对宋庄的向往,我甚至对那不断找寻自我艺术实践目标的一拨艺术探索者产生了无比的敬意。27日下午,在三联生活周刊当副主编的妹夫载着我和父亲前往宋庄。因为父亲从年轻时就爱好并擅长国画,所以他对这里的关注度又要比我高得多,每隔一段时间就想到这儿来看看画展。一次妹夫来采访一位画家,父亲一道前往,画家对艺术之纯粹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父亲,他信誓旦旦地说:要再年轻十岁,我也到这里租个房子。可他毕竟70多岁了,精神上还仍能保留这份的追求,实属难得。踏上宋庄的土地,我立马感受到艺术家院落那田园诗般的宁静,嗅到了弥漫在宋庄领空上浓浓的艺术味道。来到这里就是领略艺术,被艺术熏陶。当天下午我们在中国美术馆看了"水墨社会"国画展;在宋庄美术馆看了"蓝顶艺术群落"的画家举办的油画展(注:四川成都的一个画家群体,因为租下的厂房时蓝色的铁皮顶而得名);在上下艺术空间观看了"宣和画会2009年度展"等。在这里,我们既看到了观为叹止的国画油画作品,也有令人费解的当代艺术作品,这里选取二三供大家欣赏。外形别致的中国美术馆端庄大气的宋庄美术馆这是我们三人公认的一幅好作品,来之钢的中国画《山水》,充分体现了展览中倡导的"水墨社会"的艺术理念。今天的水墨已不是笔墨纸砚的材料问题,水墨应该是也只能是社会的水墨,当代的水墨。这两幅是局部特写画家村记事■1994年原先住在圆明园的张惠平由于不方便再住在圆明园,移居到"宋庄",宋庄的历史就此揭开。■1994年300多名追求梦想的画家在这里租住农宅,生活、创作,宋庄原始景观形成。艺术家方力钧、刘炜、岳敏君、杨少斌、王音和批评家栗宪庭迁移到宋庄镇居住。■1995年圆明园画家村解散,大部分先锋艺术家迁移到宋庄,并在宋庄形成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颇具规模并不断完善和扩大的艺术家群。■1997年部分圆明园艺术家来到宋庄,宋庄成为海内外的一个新闻关注点。此时,艺术家几乎"进驻"了宋庄镇的所有自然村,如大兴庄、辛店、喇叭庄、北寺、小杨各庄、白庙、邢各庄等。■1999年9月宋庄镇被国务院体改办正式批准为全国小镇试点镇。这是李光明的作品《让世界安静120"》。我们刚进大厅,就醒目地看见右下方的两辆推土机,第一直觉是大厅在施工,下去一看说明,原来是一幅作品。哈哈,不好意思!戴广郁的《高处不胜寒》(材质:装置)(眼见为实:两个用纸裹着的人形,被高高地平吊在双人床的上空)秦冲的《过去.未来》(材质:装置纸)上面两幅照片组成一幅作品,题目:《水.雾》,作者:李铁军,材料:装置、影像。(眼见为实告诉你:带有间隙的白色隔板间夹着棉花,迎面从右边延伸至左边,左边蓝色地毯上对着两堆棉花和JVC3D影像)画家村透视"宋庄"一个从圆明园画家村"移民"的艺术家群落,曾被视为"另类"或"边缘"的族群,在艺才领域中一提起先锋艺术往往就会想起这个位于北京东郊20公里的村落。这里是北方典型的村子,由于农舍廉价租金,院子宽敞,吸引了来自各地、有着不同的职业和知识背景的艺术家,现在居住在这里的艺术家有400多人,而且仍在扩大。这是一个"煽情"而充满动感的村落,它容纳的是自由遐想和理想追求的艺术家,这一独特的人文环境不断地吸引国外画商、经纪人、评论家和新闻记者。它与世界的接触甚于与中国的接触。他们其中不乏成功者,最早入庄的方力钧被誉为成功艺术家之一,他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他的绘画超越了现实主义艺术,他的经历成为美术界一个传奇。同样毕业美院或高校美术专业的杨少斌、岳敏君、夏小万等等宋庄的"社员"都曾经历了徘徊、无奈、彷徨,但现都成了公认的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但目前在宋庄,取得成功的艺术家不会超过百分之三,其余的大多数还都在默默奋斗,其实,他们才是宋庄的主体.这是这样一种生活风格:闲暇和自由主宰着一切,在闲暇和闲暇之间的空隙,有一些短暂的劳作,一些艺术品的生产,还有无数的难以实施的计划、盘算、方案。劳作是他们的现实,无休止的方案讨论也是他们的现实。他们在光天化日之下酣睡,但又一次次地将暗夜变为白昼。他们居住在乡村,但又趁着落日的余辉潜入城市。他们和整个城市的车轮逆向而行,大量的酒精,些微的银子,一两个时尚姑娘,昏暗的酒吧灯光,这常常是他们的夜晚布景。这里并不颓唐,反而笑声朗朗。我们确信,他们摆脱了现代性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模式,但他们摆脱不了资本法则。他们闲适的下面潜伏着残酷的市场,它驱使着个人的挣扎、并令人委屈、怅然、失落和焦虑。和宋庄其他"画家村"的"村民"一样,这儿的画家也同样缺乏家庭观念,离婚、未婚、同居的大有人在。他们也同样表现出对先锋艺术的热爱和对新鲜、刺激、自由事物的挚爱,但许多人的思想中又充满了偏执与狂躁。有画家开玩笑地说,千万别爱上艺术家,这儿的人,全有"病"。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周旋于画廊老板、艺术赞助商和批评家之间,并不停地出没于各种先锋艺术展、艺术事件及活动。目前,他们的贫富分化已日趋明显。村里已有了富人区,富有者早已名扬海外,一幅画能卖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他们住着"大耗子"(Townhouse),开着进口车,享受着同行们的尊重与敬佩。差点的,隔三差五也有作品脱手,万把块钱时有进帐。而最穷的却几年卖不出一幅画,日子过得比贫农强不了多少,有些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据说知名画家鹿林连电话费都交不起了,说到自己的窘迫时,竟忍不住失声痛哭。有人于是逃走了,去城里"练摊儿",甚至当了和尚。但更多的人却不愿舍弃"艺术家"的头衔,更不愿结束自己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村里公共区域的艺术品造型别致,选材也奇特。【首都国庆见闻录之四--画家村宋庄】相关文章:
国庆见闻录作文800字(通用54篇)10-09
宋庄居住区规划方案04-27
奥本见闻录作文04-03
国庆之游作文09-12
国庆见闻之灵岩山04-28
国庆见闻之-放生记04-28
国庆见闻之温顺的“小白”04-28
国庆见闻之寻找板栗04-28
首都北京作文07-30
生态花园首都堪培拉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