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春节作文

时间:2023-06-04 14:30:14 春节作文 我要投稿

蒙古春节作文(通用9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蒙古春节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蒙古春节作文(通用9篇)

  蒙古春节作文 篇1

  大年初一进行的第一个重要仪式是祭天。在家的西南或东南方,用沙土堆起的离地高出半米左右的祭坛在前一天就已搭好。初一凌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一家男女老少在主祭人(一般为户主)的带领下参加祭天仪式。祭坛前摆设一桌,其上放置羊背、各种白食、糖果、茶酒等。首先在祭坛上点燃火和卓拉(佛灯)。主祭人用特制的献祭勺(一般为九眼勺)向天献祭,大家在祭坛周围铺好的毛毡上向天叩头。主祭人诵读“伊金桑”、“苏利特因桑”等祭文后,人们手捧招财箭、招财袋、招财桶以及盛肉的盘、盛酒的瓶子、盛茶的壶等呼唤:“呼瑞!呼瑞!呼瑞!”他们招唤的财运内容涉及到牧人生活的诸方面,无所不包。最后主祭人问:“福禄财运到否?”大家齐声回答:“到了!”这样祭天仪式便告结束。

  初一早晨全家人拜年。辈分小的向辈分大的,岁数小的向岁数大的手捧哈达行拜年礼,互致新年的问候。拜年时长辈人对后辈人致春节祝福词。

  初二在蒙古人看来是一年当中最为吉祥的“巴拉吉*玛”日子,意即“万事成功的日子”。因此,学生、文人在这一天开始阅读和写作,家庭主妇则给她们的针线活开个头,大家都为新一年的工作剪彩,以期成功。初二晚上,人们观赏月亮和星星,认为这样能使人在新一年里朝气蓬勃,心想事成。

  初三是老年人聚会的日子。平时很少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老年人这一天聚在一起,接受后辈人的招待和祝福,享受节日饮食,尽情叙旧,相互致以长寿享乐的祝贺。

  平时,蒙古人尊称北斗七星为“道兰布尔罕奥都”(七颗神星),经常对其献祭。初七夜晚,当北斗七星刚刚闪烁在天空之时,人们在家门口摆设祭台,焚香、点燃佛灯,把食物的德吉献向七星,祈祷保佑性命财产,剩下的食品作为七神星的恩赐分给每个人品尝。

  在春节期间,人们穿着漂亮的衣服,骑着健壮的马,成群结队地串门拜年,尤其是年轻人特别活跃。首先要到辈分高的、年纪大的人家去拜年。不管平时来往多不多,关系好不好,春节期间一律相等,凡是周围的'人家都要互相拜年。

  为老年人做“那森巴雅尔”(祝寿)及“吉乐奥入勒乎”(纪念本命年)也是春节期间的重要项目。家有70、80、90、100……岁老年人的家族准备喜宴,请亲戚好友、邻里同乡来一起祝寿。祝寿喜宴和婚礼大宴相似,接受客人们敬赠的礼物,也向客人敬规定数目(喝目)的酒。往往伴有歌手献艺。本命年每隔12年一次,即13、25、37、49、61、73、85、97……岁为人的本命年。人们认为,本命年是一个人从其生命的一个周期向另一个周期过渡的年份,因此身体在其本命年里相对比较脆弱。一般来讲,13岁和61岁以上的本命年比较受重视而举行与祝寿相似的活动。祝寿是对高龄人长寿享福的恭贺,而本命年纪念则是对正在跨入其新的生命周期的人的关怀、激励和祝福。

  蒙古春节作文 篇2

  “56个民族,56朵花”。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幸福与美好。每当春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然而,有很多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春节习俗:美食、服装、讲究……各有各的特色,具有独特的魅力。56朵美丽的鲜花竞相开放,装点着祖国的万大花园,使浓浓的年味久久地萦绕在我们的身旁。

  那蒙古族的春节习俗与汉族大同小异,如吃饺子、放鞭炮、守岁等等。但蒙古族仍保留着许多独特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夜吃“手把肉”不过最让我们垂延三尺的还是蒙古族那鲜美的美食——烤全羊。烤全羊是蒙古族的传统名菜,为招待贵宾或举行盛大节日时特制的佳肴。将膘肥体壮的绵羊宰杀后,放入火中烘烤。熊熊烈火烘烤着绵羊,耀眼的火光照亮了整个大草原。耳边也只有蒙古族人民的欢声笑语和火花的“噼啪”声。微风轻轻拂过,火花随着微风翩翩起舞,如同是黑夜中的“繁星”,镶嵌在黑夜中,十分耀眼。轻轻翻动烤全羊,轻轻一闻,香味扑鼻而来,使人神清气爽。烤完以后,绵羊放在方木盘中,颜色呈金黄,忍不住吃上一口。人们一边吃着烤全羊,一边围着篝火,手捧哈达,欢歌尽舞,享受着属于自己民族独特的春节。

  那领略了蒙古族人民那美味的烤全羊,让我们去欣赏满族人民过春节时那美丽的服装吧!满族人民的服装分为好多种类,而满族人的吉服主要用于吉庆节日,装饰华丽,又称为“彩服”、“花衣”。满族人民的吉服多半是红色的.,象征着红红火火。在吉服上镶嵌着许多五彩斑斓的花纹,用来装饰吉服。吉服的袖子精致裁剪,显得小巧玲珑。吉服又相似于中国古代的旗袍,能充分显示仪态雍容华贵。人们穿着吉服去走亲访友,显得端庄大方。

  品味了少数民族的美食与服装,我们汉族的过年讲究又有哪些呢?年夜饭可谓是汉族人民最大的讲究了。除夕夜里,亲朋好友聚集在一起,围在热气腾腾、美不胜收的饭桌旁,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聊天说话,透着一股喜庆热闹的氛围。年夜饭中必不可少的食物要数年糕了。“年糕”与“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步步升高。

  不同的美食,不同的服装,不同的讲究,着便应了我国的一句古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蒙古春节作文 篇3

  每一个地方都要过春节,蒙古族也不例外。

  蒙古族的人们认为白色是最吉祥的,所以就将农历的正月称为“白月”。把过年节称为“白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的时候就要开始准备过年了。前一天要将自己的蒙古包从里到外打扫得一层不染,还要去沐浴,把自己头一年的不顺利都给冲刷掉,要以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还要人人身着新装,马配红缨和新鞍。

  要把大块的.牛肉煮熟,挂在自家门口,让高原的风把牛肉吹干,制成牛肉干,不加作料也是十分的美味,给小孩子当零食就行了。

  送礼嘛,可不能马虎了,要把脖子上挂着哈达的整只牛,或者整只羊送给至亲或好友,祝福他们在新的一年里能平安,心想事成。

  除夕夜,通常都是要先干一杯草原上特色的奶酒,然后吃奶豆腐。妇女们把“手扒肉”端上来,以示合家团圆。他们边唱歌边喝酒,十分的开心。蒙古族还要守岁,到了午夜的十二点,他们就开始到附近的蒙古包去串门。

  正月初一一大早,身着各色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飞驰而去。他们去干什么了呢?他们三五成群地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的时候,要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主人还要给客人敬酒,习惯上这一杯敬酒是一定要喝的,如果不和就是对别人的不尊敬。

  每个地方都要过春节,可是过春节的习俗却大大的不同。

  蒙古春节作文 篇4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蒙古族自古以来,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他们最崇尚的是白色,故称春节为白节。与国内其它民族一样,生活在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也十分注重过春节。但由于生产生活条件和客观环境的不同,蒙古族过春节,草原游牧文化特色十分浓厚。

  白月是蒙古族一年一度最为隆重而盛大的节日。这一习俗可以追溯到元朝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非常重视过白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对此作了非常详细的描。

  蒙古族人在白月时要把蒙古包顶换成白色,如果此时再下一场大雪的话,这个白月就显得更加吉祥,寓意来年五谷丰登。

  白月的第一天是新疆蒙古族群众最重要的节日。 在这一天,全家要在门外向日出的方向磕头、拜天,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提银壶奶茶,揣着美食,来到敖包前将供品掷进点燃的'火堆里,然后叩头祈求风调雨顺。

  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全家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拜祖先,然后晚辈向长辈依次献哈达、敬酒、礼拜。凌晨,全家老少以及族人走到蒙古包外,在长者的主持下举行向长生天祈祷仪式。据说这是蒙古族信萨满教遗留下来的传统。

  初一清晨,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直到“白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整个白月期间,草原上的男女青年纷纷骑上骏马,带上崭新的哈达和美酒等,三五成群,挨家挨户给各浩特(定居点)的亲友、家长拜年。先是晚辈向长者问安跪拜,然后由长者祝福晚辈幸福长寿。拜年时,晚辈要衣帽端正,手捧哈达。真是别有一番风趣。

  身临其境的人无不感到马背民族不拘一格的生活情趣和粗犷豪迈。

  蒙古春节作文 篇5

  我国疆域辽阔,但大江南北过年时的习俗也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例如大扫除、贴春联、吃年夜饭等,不过更让人们感兴趣的往往还是各地年俗与其他地方不同的地方,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内蒙古春节习俗,看看内蒙古的人们怎么过年。

  内蒙人在腊月里都吃些什么呢?首先,在腊月初八这天,全家一定要吃腊八粥。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暖心暖胃,来年一定顺顺溜溜。腊月,内蒙还有些家庭会炸麻花,炸麻花是一种油炸面食食品。主要通过面粉和砂糖分揉成团做成型后,放油锅里面炸一会,出炉即可吃,香脆可口。

  一到腊月,内蒙阿姨们就开始准备烧肉了,去市场选肉、调料,做扒肉条等,每一样都是自己亲自动手来。烧出来的肉透明鲜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肥不腻口,瘦不塞牙。虽然现在到处都有卖,但老呼市人还是喜欢自己做。

  进入腊月,内蒙人还要开始自制炸丸子,炸丸子分为素丸子和肉丸子,一个又一个包紧的丸子,寓意着团得更紧、“粘”得更牢。

  除了准备以上这些过年期间的吃食,内蒙人在年前还有些习俗是一定要做的。在内蒙,从腊月下旬起至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用长柄扫帚掸掉屋顶四角及墙上灰尘、蛛网,称“掸灰尘”。同时,这一阶段,人们都要剪指甲、理发、洗澡、拆洗被褥、擦洗器皿,干干净净,辞旧迎新。

  小年到来之际,人们要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因此也叫祭灶节。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他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记录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俗话说“二十三,糖瓜儿粘”,所以小年要麻糖。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报告一年来人间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吃麻糖就是想让这灶神的嘴巴被糖给粘住张不开,不能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以免得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新年带来饥荒,期盼有一个平安的丰年到来。

  进入腊月,内蒙贤惠的妈妈们要开始购置起年货了,糖果、瓜子、开心果、水果以前都是过年必备的零食,现在买的东西比以前更高档,各种坚果、包装零食,应有尽有。而年前的一两个星期,内蒙各大超市都会比往常拥挤很多。

  每到过年,内蒙人都讲究穿新衣,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买新衣服。旧时讲究直接让裁缝做,全家上下,全身上下都是新的,也有送旧迎新的意思,而今基本都是直接购买了。民间以红色象征吉祥,所以内蒙儿童过年大多穿着大红色衣服,年轻女性也满身红艳,连爷爷奶奶也系着红围巾。

  在内蒙,除夕夜凌晨,家家户户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放“开门炮”,全城在一片爆竹声中,送旧迎新。所以,年前就要把烟花爆竹准备好。

  春节期间,多数人家有贴春联、贴年画的习惯。不同的年画代表着不同的寓意,比如:贴在水缸上,象征年年有余(鱼);贴在米缸上,象征五谷丰登;客厅悬挂福禄寿三星图,象征子孙满堂、长命富贵。

  除夕之夜的一顿年夜饭,是内蒙人最为看重的。吃年夜饭也有许多讲究,对内蒙人来说,饺子、鱼是必不可少的。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过年包饺子会在饺子里放硬币,谁吃到就意味着来年鸿运当头;火锅会边吃边煮,热气腾腾象征家道兴旺发达;鱼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不将鱼吃光,叫做年年有鱼(余)。

  除夕晚上,家长有给孩子压岁钱的习俗,所以每逢过节,要准备好压岁钱。以前用的铜钱,中有方孔,用红绳将钱币贯穿起来,放置在床脚,驱避邪恶。不过现在都流行直接给红包了。

  蒙古春节作文 篇6

  1、蒙古族过年吃饺子、羊肉、乳制品

  关于蒙古族春节的来历说法不一,一是据《黑白算答问》一书所说:“成吉思汗于公元1227年,取西夏国都,盛筵庆功,并以此为蒙历岁首,星宿月遂以正月见称”。星宿月是农历12月16日到1月15日,这与农历前后相差一个月。

  而鄂尔多斯地区延续下来的蒙古历是以白月、五月、六月等序数记月。以此看,蒙古历岁首当是农历四月。据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算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接近年底,无论农区还是牧区,家家户户都要立起灯笼竿。

  到年三十,要清扫庭院,搞好室内卫生。佛前要设一小小祭坛,把煮好的大块羊肉摆在祭坛上,供上乳制品和面制果品。

  2、蒙古族过年吃铜锅茶

  蒙古铜锅茶是杭锦旗民族特色产品之一,先用传统方法将奶茶熬好,然后加入风干肉、奶酪、奶皮子等在锅中边吃边煮。吃的.时候将奶茶盛在碗中,加上奶豆腐、炒米、黄油混在一起,越往后炒米和奶豆腐泡的越软,味道口感越好,喝的时候再配上蒙古果子、牛排、鸡蛋等那口感就更棒棒哒。

  3、蒙古族过年吃酸奶饼

  正宗的酸奶饼只有两种食材,白面和牛奶,可以直接用平锅烙出,口感松软,奶香浓郁,无论是夏季凉着吃,还是冬季热着吃,口感都会很好,最重要的是可以达到吃主食补充能量和钙的效果,而且制作简单,这也是为什么蒙古族男女老少都喜欢吃它的原因。

  蒙古春节作文 篇7

  蒙古族春节习俗:

  祭祖仪式

  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以往,在祭祖仪式申,还要进行锻铁活动。蒙古族有个古老的《化铁出山》的传说,人们把它看作是自己民族起源的传说。这一夜灯火通明。有的还请来蒙古民间艺人说唱“乌力格尔”(蒙古书)。青年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不参加歌舞的姑娘们则聚在一起耍“沙哈”(嘎拉哈)。普遍有守岁到午夜的习惯。

  汉族习俗

  近些年来,蒙古族春节虽与汉族大体一致,并吸收一些汉族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许多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

  大年初一,全家人郡要穿上节日服装,聚于一堂,叩贺新年。首先由辈数最小的,向长辈拜年,依次进行;晚辈叩头,平辈请安;并装烟、敬酒、献哈达。长者受礼之后,要向弟、侄、儿、孙们表示祝福。祝福完毕,要给孩子们一些礼物和“压岁钱”。天一亮,家族亲友间就开始互相拜年。远途的都要骑马或赶车来。叩节、拜年一般到正月十五前就结束。

  在边远农牧区,正月十六清晨,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常在一起嬉闹的人还有“哈巴德”(打黑墨)的习俗。就是在对方熟睡时,偷偷在他前额上抹黑,涂物多为锅底灰。

  “查干萨日”祝福

  蒙古族把正月称为“查干萨日”(汉语意为“白月”);蒙古族的春节活动主要有祭火、祝寿、拜年等,并且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查干萨日)达到高潮。

  祭火

  蒙古族很早以来以祭火的习俗迎接春节,因为燃旺的火焰象征着一年里一切幸运吉祥。祭火在过去比较盛行,每家祭火的日期和方式也不同。“哈日楚户”(贫民)一般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火,而“台吉”(贵族)在腊月二十四日祭火,有的牧户把系有五色彩绸的五小捆芦苇插在门外树上,将劈成细条的柞树放在燃旺的火撑子上方的四条腿上,户主穿好礼服跪在正门处的垫子上,把用油网包好的羊胸骨奉献给圣火。妇女们则将美酒、黄油洒进圣火,并按顺序站立,叩头。富裕的牧户则搞大型祭火,祭祀时用整羊,并将左邻右舍请来喝茶吃酒。有的将圣火点燃后三天不熄,三天中不许迁场,不许在圣火上烤脚。

  拜年

  蒙古族春节最隆重的活动,拜年在正月初一晨曦微露时候开始,牧民们先祭敖包,然后开始家庭内部拜年,先是晚辈向长者问安跪拜,然后由长者祝福晚辈幸福长寿。拜年时,晚辈要衣帽端正,手捧哈达进行。家庭拜年后,牧民们相互互拜。互拜时,先到年长者的家里,随着互拜的进行,人们自动结伴而行。每到一家,要以同行者的年龄大小依次而入。拜年时,牧民们一般要献上一两首颂辞或颂歌。对出色的歌手,户主会捧起放有哈达的奶食盘颂祝辞。蒙古族的春节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牧民们辛勤劳动一年后欢歌笑语的时刻。

  蒙古春节作文 篇8

  春节,蒙古族跟汉族是过同一个春节吗?据说,远古时代不相同,但自从元朝开始,蒙古族已接受了汉族的历法,于是春节是相同的,但蒙古族人称之为“白月”,蒙古语为“查干萨日”,有圣洁之意,正月也以白色的服饰为尊,为吉服,传统的过年,蒙古族人非常忙碌,“过年”的时间非常长,多数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到正月十五,才算整套活动圆满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这天是送火神爷的“年火”之日。每逢春节,草原上的人们隆重庆祝,内蒙古春节习俗也独具特色。

  与汉族人春节最大的不同是,内蒙古春节习俗仪式中还包括“祝寿”的内容,而且是从最长者开始,比如说,先为85、73岁高龄者祝寿,时间一般在腊月二十五前后;腊月二十七到除夕这段时间,则为61、49岁的长者祝寿。除夕吃“手把肉”是蒙古民族传统习俗,以示合家团圆。除夕晚上吃年夜饭时,一家人把煮好的整羊摆到案头,把羊头放在整羊上面,羊头朝年纪最长、辈分最高的长者。户主用刀在羊头的额部划一个“十”字后,全家人开始享受丰盛的晚餐。喝酒,是蒙古族过除夕必不可少的程序。蒙古族的`年夜饭,按常规要多吃多喝。民间还流行年夜饭的酒肉剩得越多越好的说法,象征新的一年全家酒肉不竭,吃喝不愁。

  蒙古族的除夕夜,家家屋里的灯必须点到天明,此夜,全家不分老幼尽情娱乐,一夜不睡,直到天明。除清扫环境外,还要合家团聚,燃放鞭炮,喝好酒,吃好饭,并把牛羊肉、糖块、面饼、奶食品供奉在神龛前,向灶神焚香叩拜热闹非凡。大年,也就是春节。蒙古族取奶食洁白无垢之意,称春节为“白节”,除夕,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围着火塘吃饺子。饭罢,还要下棋,玩“嘎拉卡”(羊骨头),在马头琴的伴奏下,通宵达旦地唱歌、玩耍。次日拂晓,男女老幼便穿上崭新的民族服装,由长辈带着全家人祭天,并在堆积的“敖包”前向西南方向叩拜。接着,开始拜年。由晚辈向长辈叩头敬酒、献哈达,祝愿老人健康长寿,一生平安。初一到初四,他们一般不远行。初五以后,他们才骑着骏马,兴高采烈地带着礼物到亲友家拜年, 共进全羊酒宴。每逢节日期间,草原上到处都充满了欢歌笑语,各族群众沉浸在节日的幸福之中。

  正月初一,祭敖包、祭天地之后,热闹的拜年活动开始了,以前多数人是需要骑着骏马相互拜年的,小辈的要行叩头礼;大家先到长辈的家里(蒙古包)里拜年,然后再邀请亲戚朋友到自己家里。一直忙活着,叩节、拜年一般要持续到正月十五才结束。在此期间,酒肉、歌舞是不变的主题,现在,蒙古族多数仪式简化了,但春节期间一定会盛装,穿上蒙古长袍,祭天仪式仍然非常隆重,最主要是供奉酒、肉、奶制品,跪拜之后,再是家庭内部给长者尊者拜年,最后才是向家庭外部的朋友拜年。

  初二开始,在内蒙古春节习俗中,老年人互相拜年,或聚集在一起饮酒娱乐,青年人则自动组织起来进行文体活动,或者唱歌跳舞;或者赛马射击、摔跤比赛;或者下棋玩牌。歌舞尤为人们所喜爱。他们的舞蹈有反映飞禽走兽的生活怀貌的,有表现猎人捕捉野兽情景的,也有描绘妇女采集劳动场面的,动作古朴纯真,具有深厚的狩猎生活气息,娱乐活动一直延续到初四。初五,人们认为是“鬼日”,忌讳出门,也不许娱乐和吵闹。这一天,人们都各自在家里休息。初六开始,猎民可以上山打猎,恢复正常的生产活动。在内蒙古春节习俗中,正月十六早上,有相互给对方脸上抹黑的习俗。

  蒙古春节作文 篇9

  然后由长者祝福晚辈幸福长寿,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不在老人面前通过,不坐其上位,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称呼老人要称"您",这会帮助你更好地度过草原之旅的美好时光。如需解手要到蒙古包南方较远的地方,不要在蒙古包东、西侧(有羊圈)、北侧(气味会随风刮入包内)。

  离开主人家时要道再见并致谢意,千万不要用左手,敬老慈幼。到牧民家做客。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要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敬酒斟酒敬客。对孩子和善、金杯或牛角杯中,狗上前狂吠是其天性,但不要用东西去打,因为见生人来;你"相称或直呼其名。见到牧民孩子不要大声斥责,如酒、糖、小食品等,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

  驾(乘)车在草原上游览或到牧民家访问做客,汽车行驶中路遇畜群,要早鸣笛、亲切,被认为是对家长的尊重,更不能打骂。拜年时,是告知主人有生人来到。这时主人会出来喊住狗,要以同行者的年龄大小依次而入。拜年时,牧民们一般要献上一两首颂辞或颂歌,是表达草原牧民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也有方形的。这一习俗,不仅在牧民家中一直保留,而且在城市的蒙古族家中,也沿袭着这传统 ,每层一种,很有规则,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要是你前头的人都不得不喝下这碗酒,那你也非得喝下不可,这时最好方法是多给天,先是晚辈向长者问安跪拜,可沾唇示意,坐在蒙古包的西侧或北侧。

  其他到牧民家做客要带适当的礼品,请宾客进包,以使畜群早些避开,否则车辆猛然惊畜,客人若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待。对出色的歇手,户主会棒起放有哈达的奶食盘颂祝辞。进包要从火炉左侧走,不做空手之客。对迎面上来狂吠的牧羊犬可大声喝斥,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畜主的不尊重。到牧民家时要看看蒙古包附近是否栓着马,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见到老人要问安。进包后可席地而坐,不必脱鞋。

  是草原上春节最隆重的活动,拜年在正月初一晨曦微露时候开始,牧民们先祭敖包,然后开始家庭内部拜年。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是牧民们辛勤劳动一年后欢庆的时刻。到内蒙古草原旅游,东侧是主人起居处,尽量不坐,随着互拜的进行,手捧哈达进行。家庭拜年后,是牧民之间互拜,形式基本同家庭拜年相似。互拜时,先到年长者的家里,不要贸然驶入,免得马惊挣断缰绳跑失。如果在草原上遇见畜群,汽车和行人要绕道走,不要从畜群中穿过、火神敬献一点。)

  尊老慈幼蒙古人长幼有序、地。入座时不要挡住北面哈那上挂着的佛像。不要当着家人的面说孩子生理上的.缺陷,晚辈要衣帽端正、奶食、糖果等整齐地摆放在一个大盘子里,摆放的形式大部分呈圆柱体,牲畜急跑会掉膘,有时因户多,但不可坐在门槛上。

  在牧民家或在旅游点,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附近的牧民们都要相互喝茶,然后人们扶老携幼聚集在年长者的家里,进行除夕“乃日” (宴会)或家人聚集在一起看电视节目,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敬酒歌;,不许以,更要了解草原上蒙古族的礼俗,人们自动结伴而行。每到一家。接着牧人们要到邀请自己的每家去作客。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 草原上春节的高潮。草原上的春节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宴会往往通宵达旦。除夕时,牧民家家都要摆放“花盘”即将点心... 太阳的光辉温暖人,则放入针线、带皮、烤制,除了祭祀牺牲,一般只取牛的某一部位。

【蒙古春节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蒙古的春节作文四篇11-06

【精选】蒙古的春节作文三篇11-24

精选蒙古的春节作文3篇11-14

【精选】蒙古的春节作文四篇11-16

精选蒙古的春节作文4篇12-02

【精选】蒙古春节作文3篇04-29

有关蒙古的春节作文4篇01-02

实用的蒙古的春节作文四篇01-31

实用的蒙古的春节作文3篇01-30

【推荐】蒙古的春节作文4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