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我见

时间:2023-04-28 02:58:13 中学生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音乐之我见

音乐之我见1

音乐,大家再也熟悉不过的东西了。听音乐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了。我想大家之所以爱听音乐是因为,它有着……奇妙之处。

它会给你带来快乐。当你心情不好时,可以放开心去听听音乐。比如:潘玮柏的`“”,教会你怎么去快乐,让我们不要为了生活中一些琐碎的烦心事而感到愁眉苦脸,要乐观的去对待,去面对。还有在你寂寞时,音乐伴随着你走过,最孤独的心;当你害怕时,它就像一位顶天立地的汉子,给你安慰,给你壮胆;当你情绪低落时,对自己没有信心时,听听一些雄伟壮观,振奋人心的歌曲,那样做会有一些令你意想不到的奇迹(我国号召解放的歌曲使全国人民站起来去为解放事业而奋斗。)

音乐之我见

我认为音乐是人间最美好的东西,它会给你带来很多很多的惊喜。希望今后我们能从音乐中获得更多的东西。

音乐之我见2

  中学音乐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对有音乐特长或爱好的同学予以关爱,为他们个性彰显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为音乐特长生搭建舞台。学校是个五彩缤纷的教育乐园,音乐教师应该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学生的兴趣欲望、教师的职业优势,开展形式各异的音乐活动。如组织乐队、合唱队、舞蹈队,编写音乐墙报,举办文艺演出,开展歌咏比赛……总之,要想尽一切办法,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为学生音乐特长的彰显搭建平台。这不仅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工作的需要。

  帮助学生选择志向,定位理想。好多家长从孩子启蒙教育时就开始了音乐教育的投入,他们未必期望孩子长大后走这条路,吃这碗饭。而一些中学生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还对学歌、练琴、跳舞……情有独钟,可是不知道以后的路子该怎么走。至于,那些从初一或高一才喜欢上音乐的学生,更不知这种爱好会对他今后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因而,面对茫然的家长和学生,受过专业训练和专门教育的音乐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和家长选择志向,定位理想。至少可以而且也应该在这方面当好参谋。

  总之,音乐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有某种艺术专长的教书匠,育人的重任系于其职业的终身。

音乐之我见3

  音乐,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没有音乐,我们的生活该多乏味;没有音乐,我们就捧不出一批优秀的歌手;没有音乐,我们怎能去描绘五彩斑斓的生活?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形式,而流行乐又是音乐的其中一部分,或伤感或欣喜或狂热的旋律总能勾起大家对生活的各种看法。

  通俗文化的产物使得音乐这门艺术不再是属于那些贵族和文人雅客,它也是属于大众的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流行音乐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在西方,音乐是一种工业。再具反叛精神的东西,纳入消费的轨道,它必然经历即时流行与即时不流行的.规律,这里面的商品属性是流行文化的本质之一。流行文化是被消费的,也是不断更新的。”这是最近在网上看到的一段文字,或伤感或欣喜或狂热的旋律总能勾起大家对生活的各种看法。

  很难说中国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联系是一种必然,也很难给中国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关系一个完整和正确的定位。中国民族音乐存在了数千年,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意识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民族音乐也随着变化和发展,而且一直都在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也用音乐这个特殊的方式记载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文背景。可以说,中国的民族音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特点比较鲜明的体系。而中国的流行音乐尤其是所谓的“新潮音乐”可说是在西方强势文化冲击下的派生物,虽然众多音乐人可以借“流行音乐”的形式来表现生活和情感,但是作为音乐它已经不再是一种宜于实现超越性的艺术,而是一种在人们日常生活过程中加以消费的使用价值。虽然流行音乐有时也显得很贴近人们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但是在精神特征本质的缺陷方面却显得比较极端和盲目。

  音乐,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没有音乐,我们的生活该多乏味;没有音乐,我们就捧不出一批优秀的歌手;没有音乐,我们怎能去描绘五彩斑斓的生活?

音乐之我见4

  【摘要】说起日记教学,大家都知道它是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可如果说写音乐日记,大家或许会感到很新鲜吧!我们学校现在各科都在写日记——即日记教学。

  【关键词】音乐;日记;教学

  说起日记教学,大家都知道它是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可如果说写音乐日记,大家或许会感到很新鲜吧!我们学校现在各科都在写日记——即日记教学,是我校的一大教学特色,自去年上半年开始我们学校就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初见成效,下半年新的一个学年开始,校领导带领我们不断进行研究,全面铺开了日记教学的新篇章,并成为我校的一大亮点工程。

  日记教学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曾经感到过迷茫,没什么参考,音乐日记到底应该让学生怎么写好呢?通过不断地学习探讨,与同事互相切磋研究,我对音乐日记教学的思路逐步明朗,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1.写对歌曲(乐曲)的感受

  每一首歌曲或乐曲,词曲作家都渗透了自己的思想情绪、艺术表达,人们听赏后都会产生人们心灵的共鸣,同时能够愉悦身心,并引起人们不同的思考与心理感受,随着知识水平、欣赏阅历的不断提高,感受会越来越深。初听时我都让学生用简单几个词来说说自己的感受,但一堂课下来学生感受会更深刻。因此学生应该拿起笔来把自己的切身体会写出来,既写出了感受,又牢记住了作品所表达的内涵。

  2.写收获

  每一课的教学内容都有新知、重点、难点,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随时做笔记,课堂最后几分钟,可以系统的加以整理,以本课的收获作简短叙述,即成一篇完整的音乐小手记。

  3.写教学片断

  课堂上学生有时会对哪一个环节的`内容很感兴趣,课后也可以写出来,比如学生在学习《苗岭的早晨》一课时我让孩子们初步欣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后,复听全曲的同时我让学生根据乐曲的情绪内容画一画“苗岭的早晨”,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也可是把这个环节的内容写一写,并加入自己的点滴感受,即成一篇美文。

  4.写对音乐的感悟

  每个同学都会对音乐有所感悟,音乐家贝多芬说:音乐能够使人们心灵蹦出火花。学生可以把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对音乐的体会,用文字描绘出来,和大家共享,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我把这些做法贯穿于教学实践活动中,课堂教学初始,学生无从下笔,一节课下来,写不出几个字,我想这是细水长流的功夫不可急于求成,不管写几个字,几句话我都鼓励学生“写的不错!继续努力!”并加以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练习,学生不仅养成了良好的写音乐日记的习惯,并牢固掌握了学习内容,而且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都能做到出口成章了,这又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正如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是非常合拍的,也与我们学校日记教学的出发点也是一样的,日记教学利在当下,功在百年。

音乐之我见5

  高中阶段学生就其已有的音乐欣赏水平和能力而言,虽然他们已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在音乐审美能力上有一些基础,但不能说很完善。就此,我谈点个人的想法。

  目前,通俗音乐几乎占据了学生的整个音乐审美空间。时下有学生这样对我说:流行歌曲对同学们而言,不用教就会。可见,现在高中生喜欢流行音乐的程度。只要一提起音乐,他们就认为是通俗,流行音乐。加上初中、小学很多学校以前没有开设欣赏课,在这方面学生基础差,底子薄,音乐欣赏层次参差不齐。作为音乐教师,有必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学生,认真设计教学内容,要做到务实、全面、高雅、创新。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又要注重欣赏格调的高雅;既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要考虑知识的全面性。

  我刚给高一学生上欣赏课时,学生好不习惯,几节课之后,有学生向我提建议:“老师,能不能在课堂上多教我们唱流行歌曲,那些经典音乐作品我们不感兴趣。”我乍然,后一了解,大多同学在初中接受的音乐教育,就是老师的纯歌曲教学。于是我感到了课堂教学的压力,我便尽力地搜集音乐素材,音乐故事,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让课堂教学力求生动、形象、能吸引学生,课外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同学们观念大有转变,不但是能接受,也逐渐喜欢上了音乐欣赏课。后来,在我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很多同学说:“我现在觉得音乐欣赏课越来越有味儿,一周一节音乐课时间太少了。在课堂上,我们不仅能学到音乐理论知识,还能了解很多闻所未闻的世界经典曲目,不像以前上音乐课只学几首歌曲而已。”可见,上好欣赏课并不难,难的是束缚学生的心灵,不认真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周大风说:“在音乐教育中,应以欣赏曲目为主体,它符合音乐是听觉艺术的本质”。日本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也说:“学习音乐,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起孩子内心的感觉,这种感受声音的感情和生命的能力,是在反复听优秀音乐的过程中逐步建立、提高,完善起来的。”

  同学们喜欢流行歌曲,我问他们为什么那么痴迷流行歌曲,是歌词写的好,还是旋律谱的好,大家毅然地回答我:“当然首先是旋律优美,离开伴奏音乐,有些歌儿也不觉怎样。”于是,我乘机对同学们大讲了音乐的魅力,不同风格的音乐表达不同的情绪及情感。我鼓励同学们创编旋律,或根据已有的旋律创编歌词。有几位同学大胆尝试,他们改编了一首作品,命名为《心碎的感觉》,请我帮看看,我发现这首作品是他们青春时期自我情感的流露,倾诉。十七、八岁的孩子在情感的叉路口徘徊,他们渴望理解,需要帮助。作为教育工作者,我矛盾了,照一般人看,这是爱情歌曲呀,可转念一想,何占豪、陈钢不是在学生时代创作了那么经典的《梁祝》吗?这是学生盟动的创作欲望呀,不能压抑使之熄灭。我便将学生的作品修改后在班上演奏演唱了一遍,请同学们帮评评,当学生听说是身边同学的作品,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发出:“哇----”!不用说,惊叹加羡慕。但我觉得歌词表达太直白,建议大家帮帮忙,在表达作者真实情感的基础上,将歌词作含蓄一点。”于是小组开始了再创编。之后,同学们强烈要求我将这首歌教给他们。通过这次音乐课,同学们也更能正确对待异性之间的情感,尤其给我的启发很深。在此我们且不说学生作品如何高明,重要的是让我看到了同学们的'激情,看到了同学们智慧的光茫在闪烁。这难道不是音乐欣赏带来的直接效应吗?

  音乐新“课标”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教会学生倾听。我班有一位女孩子钢琴弹得不错,上课时,我让她给同学们演奏一曲《童年的回忆》,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听后大家好不羡慕。后来,我上了一次欣赏课,介绍了阿炳及其作品《二泉映月》后,有同学对我说:“老师,我想学器乐。”这事让我更受启发,兴趣完全可以用典型来诱发,一但诱发起来,就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效果。

  让我们重视音乐欣赏教学,交给学生欣赏的钥匙,让他们学会倾听,与音乐共鸣,走进音乐,这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音乐之我见6

  论文导读:哼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声音基础训练,哼鸣训练是塑造美好声音的重要辅助手段,是获得头腔共鸣有效快捷的方法之一。我们将通过哼鸣的状态、气息、音色、表现等方面加以说明哼鸣的作用及方法。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很多声乐学生在练习哼鸣是缺乏良好的气息支持,感到练习哼鸣非常困难,通过长期练习也收益不大,甚至出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关键词:哼鸣,状态,气息,表现训练

  哼鸣,又分闭口哼鸣和开口哼鸣;闭口哼鸣在练习时一般都把嘴唇轻轻闭上,在口腔、咽腔、鼻腔、喉腔自然而不扩张的基础上,以真声哼唱中低声区,同时使声门可以良好的闭合。开口哼鸣是将嘴张开,抬起悬雍垂,使声音完全由鼻道哼出,更接近于歌唱中的鼻腔共鸣的感觉。

  在歌唱者作闭口哼鸣时,由于无法直接观察歌唱者的口腔状态,所以可能会出现舌头后缩、舌根隆起等毛病,因为是闭口,所以不宜及时纠正问题。免费论文参考网。再者由于人们都习惯于张开嘴巴演唱,我们可以直接地看到歌唱者口腔状态,如果歌唱者出现上述毛病时,能够及时调整,减少口腔内部不协调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哼鸣训练的效果。免费论文参考网。开口哼鸣的感觉更接近于“唱”,避免了哼鸣是由于闭口的缘故,带给歌唱着的特殊感受。其实正是由于这种的特殊感受干扰了歌唱这部能够准确地掌握哼鸣。开口哼鸣是歌唱者的自我感受能够和平实的歌唱感觉接近一致,所以可以使歌唱者快速建立起鼻腔、口腔、咽腔的协调、平衡、配合的能力,有助于从容的、有效地进行训练。在练习的时候,歌唱者在张口的同时,轻轻的吸气,并和歌唱时的口型保持一致,嘴松弛地竖起张开,不要横向开口,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分张大。

  一、如何调整哼鸣时的气息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很多声乐学生在练习哼鸣是缺乏良好的气息支持,感到练习哼鸣非常困难,通过长期练习也收益不大,甚至出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哼鸣是检查“气”、“声”结合的一面镜子,正确的哼鸣首先应该建立在稳定的呼吸基础上,如果没有良好的气息上的支持,就会发生喉头的紧缩。喉头一旦紧缩就绝不可能发出通畅的“哼鸣”,脱离气息的训练会对哼鸣的训练,对发声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会阻断由气息建立起来的发声通道,使歌唱者的声音吊起来,失去胸腔的共鸣,使声带疲劳,声音单薄。但实际上不是哼鸣使喉头发紧,而是不正确的气息运用导致了后头的发紧,从而使哼鸣不能够顺利正常的进行。因此,哼鸣练习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要学习正确的呼吸。运用口鼻同时进行呼吸,但是不宜吸得过满,因为过于饱满的吸气反而容易造成气息的僵硬,引起喉头发紧。良好的哼鸣,需要有吸气扩张的感觉,在哼鸣进行的时候,气息要做平稳的运动,同时要注意保持住横膈膜的支撑状态,以保持吸气的平稳进行。气息的平稳和流畅是哼鸣进行时质量的重要保证。保持气息运动匀速进行,注意气息的流动性,可以使哼鸣地进行变得较为容易,充满弹性,圆润,优美。

  二、如何调整哼鸣的音色

  哼鸣虽然强调鼻腔的积极性,但哼鸣并不意味着就是鼻音。即便是传统的闭合嘴唇的哼鸣,也和鼻音有着本质的区别。鼻音是由于歌唱者完全丢掉了唱腔的作用,在哼鸣时软腭下垂、舍后部隆起、咽腔紧缩、上咽肌的扩张动作把鼻腔和整个发声系统割断,孤立地由鼻子发出“哼”的声音,这样发出的声音发闷、发涩,像人们在感冒时鼻腔堵塞所发出的声音,只局限在一个部位。另一种哼鸣现象则是听起来很响,但是只能在很窄的中、低声区徘徊,无法进入到更高的音区。这种现象则是抛弃鼻腔的配合,压迫喉咙过分用力,气息僵硬所致,听起来完全是喉音。在对闭口哼鸣和开口哼鸣的练习时要谨慎一些,只有在中声区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练为佳,如果过多、过早地取得了较多的鼻腔共鸣,会无意中失去中声区悦耳的光彩。就是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也要结合开口音、半开口音的练习,注意调整好鼻咽腔、鼻腔共鸣和口腔共鸣的比例关系;以达到中声区悦耳而不苍白、丰满而不昏暗的声音。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区别何为哼鸣,何为鼻音和喉音,更重要得是从声音色彩上加以区别。只有建立了正确的声音观念,对声音具有专业性的高度敏感,才能在实际训练中准确把握哼鸣,指导练习哼鸣,使哼鸣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三、哼鸣在艺术作品中是如何表现的

  哼鸣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歌唱方法,其发出的声音色彩和一般性的歌唱有着极大的差异。虽然哼鸣和歌唱的发声运动方式是一致的。但哼鸣在进行时不能够借助语言来直接表达音乐的文化含义,它只能用充满感情的纯粹的人声、运用独特的音色来表现音乐。这就使哼鸣区别于歌唱而别具魅力。免费论文参考网。

  在中外许多声乐艺术作品中,对哼鸣的巧妙运用也同样不乏佳作,如合唱作品中有一首非常经典的无伴奏合唱《牧歌》:首先由女低音和男低音哼鸣进入主旋律,把人们带入了辽阔无垠、绿草蓝天、白云羊群的内蒙古大草原上,展示了一幅宁静、优美、充满生气和诗情画意的'草原放牧图。此曲在结束部分四个声部同时进入哼鸣状态,慢慢地由强到弱再到极弱…羊群由近到远,最后消失在绿绒似的草原尽头。此曲用哼鸣充分地体现了草原那辽阔、宁静、优美的景象。

  东北民歌《摇篮曲》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刻画了一幅恬美的母亲与待睡婴儿的生动生活画面。歌曲的结尾有5小节的哼唱,再一次重复了歌曲的主旋律。通过哼鸣强调了歌曲的主题,深刻而生动。柔和哼唱渐渐弱去,使人们仿佛听到了宝贝慢慢入睡的甜美鼾声。在我国传统戏曲艺术中,对哼鸣的应用也很广泛。京剧、昆曲、豫剧等的旦角唱腔中,经常运用哼鸣来表现沉思、犹豫、害羞或者得意等情绪,一小段优美流畅的哼唱,往往具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在外国歌剧或艺术歌曲里,哼鸣的表现也是功不可没的,凡是看过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的人都不会忘记,当第二幕缓缓拉开时,女主人公乔乔桑静静地守坐在窗口旁等待丈夫归来得情景。长夜已过,晨曦映照着乔乔桑孤寂的背影,只有幽幽的哼唱围绕着她。伴唱者发出的声音显得很悠远,这是哼鸣高位置发声阿的特性所至,无言的哼鸣声把乔乔桑的无助、哀怨和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又内敛含蓄,胜过千言万语。所以,哼鸣不仅是一种辅助发声的练习方法,也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音色,它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手段。

  四、如何将哼鸣用于民歌的训练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民族唱法还是美声唱法,其发声方法是歌唱艺术中根本的重要问题之一。当前,民族唱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也因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增多而相互沟通,二者在发声方法上有共同之处。民族唱法在培养学生歌唱整体感、呼吸的支持、共鸣腔体的运用,以及喉头位置相对稳定等方面和美声唱法虽在说法上不同,但实际上要求却是相通的。通常,民族唱法的学生容易“挤、捏、压、白”,下巴使劲,共鸣位置低,单纯使用口腔共鸣等毛病,从而造成唱高音费力,嗓音持久能力差,共鸣不饱满,演唱范围受限制,只能演唱一些小型抒情民歌,像一些音域广、力度大、感情幅度变化较多的民族歌唱、创作歌曲等就难以胜任了,而哼鸣练习是正确解决以上问题的最直接、最能应用的方法之一。

  在歌唱方法中,哼鸣是一种很好的调节声音高位置和发展共鸣的练习方法。无论是哪一种训练手段,只要符合生理发声规律,正缺的启发指导手段,以理性思维为基础,都会具有良好的训练效果。正确运用共鸣器官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扩大和美化声音的一条必由之路,只有掌握好共鸣,才会有明亮、宽松、优美动听的声音。

  参考文献:

  [1] 《怎样提高声乐演唱水平》 中央音乐学报编辑部 华乐出版社 20xx年5月

  [2] 《歌唱的艺术》 薛良 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8月

  [3] 《歌唱——机理于技巧》 李维渤译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xx年9月

音乐之我见7

  摘要:声乐艺术是音响艺术、抽象艺术,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发声方法来指导实践,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遵循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的教学原则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关键词:声乐教学;思想;歌唱

  声乐是一门以人声为载体的音响艺术,我觉的首先它很抽象,它不同于器乐表演艺术是依赖人演奏的水平和不同的乐器来进行的,在教学上是有较系统的理论的,遇到技巧也是能“看的见”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一般有教师的正确指导,在加上学生能够刻苦的练习,一般会取的较好的效果,而声乐就较为抽象,声乐的乐器就是歌唱者本身,它需要全身的共鸣腔体及气息,通过耳的功能去听,去感觉分辨,借以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进行训练,从而找到一种不单单是靠嗓音支撑的声音,而是一种圆润、明亮优美的歌声。通过学习、教学,我认为学习声乐,不走弯路,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思维理念,它需要正确的思维方法去引导学生正确发声,学生一定要努力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逐渐地树立正确的思维观念,在发声前首先要有饱满的热情,使大脑机构首先进入歌唱状态中,想在做之前即发声必须从思维开始,同时刻苦努力学习,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相长的良好训练,才能走上正确的声乐道路。在声乐教学中,有的学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在上课时有老师的纠正和指导,唱对了,但下课后自己唱时就感觉不对,唱的不好,后来我明白了,这种现象的出现都是由于没有明确的思想认识和对发音的正确规律性的掌握不够造成的,所以声音时还时坏,自己把握不住,无法完成一首歌曲的演唱,后来在上课时我注意让学生听,唱对时是什么感觉。记住这种感觉,下去自己练习时找到这种感觉。

  1要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

  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莱泰巴尔迪曾经说过:“歌唱的秘密就是找到一位好教师”,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对,一个优秀的老师会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观念和正确的技术方法,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条件,发挥他们声音的特色,去开拓他们各具特色的歌唱艺术道路。要做到和做好这些并不容易,我认为要每天进行训练才能取的好的效果如:

  1.1每天进行一定的时间的闭口和张口哼唱练习,增强声音的高音位感觉。音域保持不高不低,太高会引起各种肌肉用力,失去练习意义。气息应保持垂直、集中、通畅,声音的感觉在鼻腔以上。

  1.2深呼吸练习。在深吸一口气后,舌头自然平放舐在下牙,用吹灰动作把气缓缓呼出,注意发声时口腔内各部位不要用力。这样既练了呼吸,放松舌肌,并使二者动作协调。进行练习时,在相当一个时期内,要半音量唱,要严格控制音量,不然喉头又会呈僵硬状态。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坚持去做,确实很有效。

  1.3注意歌唱者的读字问题,当我们掌握了发声和运用发声器官的技巧之后,在读字方面的学习,也是很重要的。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歌唱的位置来大声地、带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只有正确的处理好读字吐词才能达到真正的“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2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声乐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比其他学科的师生关系更为密切,是一种一对一的上课形式,师生间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思想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我国声乐教育大师沈湘教授在处理声乐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时,就很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他说,教与学的关系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唱,而不代替学生唱,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唱好,千万不能让学生为你的“学说”和经验服务,这样十有八九要失败的。所以说,在日常的教学中,由于学生音乐基础、文化修养、理解能力、性格以及听觉等都不相同,作为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对学生条件做到心中有数,掌握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从嗓音条件、理解能力、程度高低等方面依据个体的不同做出不同的要求和施以不同教学经验,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这样教学才会有效果。

  3形体表现技能是唤起内心情感的重要手段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歌剧表演艺术家都十分看重形体举止的作用。卡鲁索认为:“一些人似乎具有敏锐的智力、灵活的头脑、也有优秀的嗓音,但是缺少大艺术家必不可少的舞台上的吸引力和一定广度的音乐知识。往往这一缺点在他们的举止中如此清楚地表现出来,有时我在他连一个音还没有来得及唱出之前就对他说,他的`努力是徒劳的”。所以形体动作不单是表达感情、体现意境、塑造形象的有力手段,它同时也是唤起内心情感的有力手段。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许多这样的例子,很多课堂上唱的很好的学生,一到考试或走上舞台表演时,紧张呆板,演唱效果大打折扣。而动作表现力丰富、心理素质好的学生在舞台上就可以发挥自如。所以平时在课堂上,老师要加强学生这方面的训练,课堂练声要引导学生用肢体动作大胆地表现,来帮助身体歌唱,并强调歌唱的表演性。协调准确的形体动作,能够唤起相应的内心情感,情感的投入可以免除精神的紧张,心、声、身的良好协调状态,才能获得整体的艺术效应。

  总之,声乐是一门充满魅力的艺术,是最能直接抒发人的感情的一种表演形式。同时声乐教学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涉及到声学、声乐、声乐表演、声乐教学、声乐研究等多方面的内容。从建立整体的学术构架到形成教学的规范,都是长期积累的过程,这样需要我们从事声乐教学的同行们不断提高自身演唱及教学水平,将所学的新老知识综合运用到教学中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一切为学生服务,把学生看成金子,积极探索、锐意进取总结出更有效果、更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的教学原则和新的教育思路,来更好地完善声乐艺术。

  参考文献

  [1]孔令华.《声乐入门》[M].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2]薜良.《歌唱的艺术》[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

  [3]薜良.《歌唱的方法》[M].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4]张效中、李宗堂.《声乐研究与实践》[M].中国文联出版社.

音乐之我见8

  摘要:秦腔是我国西北地区古老的传统地方戏曲艺术。在经历了千余年发展变革后,秦腔艺术已形成了独立完整及稳定严格的表演程式及音乐表现体系。单就秦腔音乐而言:它已成为西北地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地方戏曲音乐形式。秦腔音乐风格豪放,韵味独特,地方特点及地域色彩极其浓郁。

  关键词:秦腔艺术 电声乐器 功能及特点

  电声乐器一般由电子键盘乐、电子合成器、电吉它、电贝司及爵士鼓、电子鼓组成,有的乐队还辅以小号、萨克斯管及小提琴、手风琴等作为色彩乐器。电声乐器最大地优势特点在于它使用乐器件数少、音响力量强大。由于直接使用电子音响装置还原发声,电声乐器很容易产生较强地音响,这是任何靠自然力演奏的乐器所不能比及的。此外,电声乐器中的电子琴及合成器具备模拟多种乐器复合音色及合成许多非乐音声响的特种功能。

  1全面了解电声乐器功能特性、围绕秦腔音乐主旋律基调合理使用

  电声乐器除去用电子方式发声的特征外,主要乐器都具有与相同类非电声乐器的一般技术共性。如在演奏法上电子键盘乐类同钢琴,电吉它类同古典吉它,电贝司类同低音提琴,电子鼓类同爵士鼓。它们各自都具备独奏、合奏及演奏和声的功能,且音色独特、风格别样,并能适应各种情绪基调的乐曲表现之需。秦腔音乐体系在长期的发展沿革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严密地板腔体系及唱腔音乐特点,当代秦腔音乐创作者在此基础上努力拓展音乐的表现力度、并在一些作品中根据原有传统音乐的主基调,创作出了一些新的旋律模式及曲目形式。由于秦腔音乐的传统风格及特点所决定,秦腔乐队中板胡、二胡等民族乐器及打击乐的主奏地位作用已被牢牢确立,并成为秦腔音乐具体表现中的主脊梁及其物质精髓。在这种特定条件下,电声乐器的运用首先不能以声压人、喧宾夺主,应该巧妙地衬托主奏乐器演奏,并弥补主奏乐器在音域及宽厚度上存在的不足、突出主奏乐器的特色作用。传统秦腔音乐有着极强的自身特点,但与现代流行乐、摇滚乐相差甚远。因此,在电声乐器的具体运用中一定要围绕秦腔音乐的特征及主旋律基调合理使用,并发挥电声乐器在和声、复合音色及节奏力度上的功能优势、增强整个乐队的层次感和立体感。电声乐器除去共同的优势优点外,在与传统民乐相互混用中容易表现出其音色特殊、“电子味”过浓过重、有些模拟功能模仿民乐音色不真不纯、固定节奏模式与秦腔板式难以自然兼容等客观不足的现象。因此,电声乐器在秦腔音乐中的运用必须牢牢把握秦腔音乐的特点科学、合理地使用,并做到有效补充、扬长避短。绝不能因为一味地图造声势之快而大用特用、更不能因为生拉硬拽式地掺杂使用而造成秦腔音乐主体“伤筋动骨”与“不伦不类”。

  2选用合适的和声织体、发挥功能和声的巨大优势,增强秦腔音乐的整体表现功能力量

  秦腔音乐在调式体系上与西北民歌大致相同。它的大部分乐曲及唱腔以“5”调式为多、其次是“2”调式及“6”调式等。然而,在运用和声方式上秦腔音乐一直令许多研究、创作人员颇感费力、尤其是令一些长期从事交响乐及现代音乐、而不多接触、了解秦腔音乐的创作者感到头疼费神。究其根本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因为秦腔音乐中频繁使用游移半音“7”和“4”以及一些旋律行进多使用弦乐器压揉音造成音准不好固定的缘故。在旋律和声的具体运用中,秦腔音乐不易整齐规则地套用一些音位的原位及三次以内的转位和弦,这就给一些乐曲及乐队在和声织体的应用上造成难度,属七以上的和声就更难运用了。近年来,电声乐器在和声运用方式上大胆突破原、转位模式,探索总结出了一整套功能和声体系及运用模式,取得了较好地效果,并形成了一定的运用规律、简化了乐谱的标写方式。现在一些歌曲乐谱上一般都标写了许多简单明了的功能和声字母符号,如“C”、“Cm”、“A”、“Am7。”等等。演奏者只要按照谱面标写要求视奏正确,就能完成基本和声伴奏。这给演奏电子琴、电吉它、电贝司的演奏员们带来了极大地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规范、简化了现代和声谱的写作体例、改变了过去和声谱写一大堆纵向阿拉伯数字、占用许多谱面空间的状况。电声乐器在秦腔音乐中的具体运用,同样会遇到如何发挥和声功能优势的问题。使用得当,优势得以发挥、乐队效果大为改观;使用不当,优势变成劣势、乐队效果刺耳难听。因此,恰当地选用和声织体、合理地发挥电声乐器功能和声的表现优势,并以此增强整个乐队演奏效果的层次感、律动流畅度及立体感成为电声乐器在秦腔音乐运用中的重要问题。我在经过探索与实践后认为:一是要准确灵活,忌生硬使用;二是要有的放矢,忌过多过繁;三是要充实饱满,忌空泛虚构、遮盖主旋律。一般在“5”与“2”调式为主的“尖板”前奏中,应以主音功能和声依旋律行进延续、增强音乐的庄重与宽广度;而在唱腔行进中,应加强和声混音力度增强律动感。在一些旦角抒情唱段中,电子琴、电吉它应以符合调式的分解和弦与电贝司基础根音辅佐主奏乐器及演员的唱腔旋律平稳行进、增强旋律的流畅性与律动感;在以“2”调式为主的“滚白”唱段前奏中,电声乐器应共同以“柱型”和声随节奏强拍以特强力度放出;而在演员轻声演唱时,电声乐器应嘎然收住、由板胡随腔伴唱,由此加强前奏的激情力度、表现出前奏与唱腔在情感上的'强烈反差、弥补主奏乐器力度上的不足。在一些丑角演员唱段中,以“6”调式居多、且风格轻快、旋律音程跨度大。伴奏中应发挥电子琴、电吉它易于演奏分解和弦节奏音型的优势加以铺垫,使全曲明快简洁、轻松活泼。在秦腔音乐中,个别新编间奏乐曲使用爵士鼓后可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但是,一般唱腔音乐由于受秦腔打击乐程式的严格限制,很少能使用爵士鼓。若使用不当,相反会产生破坏性的效果。总之,选择何种和声模式加强功能和声作用及织体动力、选择什么样的分解和弦及节奏音型、以哪一种电声乐器去完成独奏或伴奏等,完全取决于创作者与演奏者依据具体作品去完成具体的创作与演奏加工,但必须要作到恰当的运用与谐和完美地再现。

  综上所述,为我在几年的实践当中对电声乐器在秦腔音乐中如何合理运用方面提出的一些浅论。由于电声乐器进入秦腔艺术领域的时间较短,还有许多专业技术上的问题和矛盾有待于我们克服解决。此外,电声乐器存在着离不开电、离不开还声音箱、使用起来比较麻烦及建设投资过大等自然缺点。因此,它最终能否在传统戏曲音乐中得以生存并得到发展,还是一个需要人们、特别是戏曲音乐界的同仁们深入研究探索、并加强实践检验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有益的积极探索与尝试,电声乐器的加入毕竟使传统戏曲的古韵古调产生出了清新的气息和趣味,传统的戏曲音乐终将要发展、要创新,而新的表现手段及方式终将要进入、并占领传统艺术的广阔天地。

音乐之我见9

  近来许多教育杂志刊登了关于中小学音乐学习心理的文章,讨论研究了中小学生对音乐的需求及音乐学习的兴趣,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在不断的发展中的确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疑惑:为何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淡薄,甚至是排斥和厌恶?这难免会令人费解。究其原因,我们也讨论了很多,思索了很多。笔者在实施新课改实验区的江苏南通经过几年教学实践之后发现:教师对教学心理的把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心理活动基础之上的,在当前学科整合的大环境下,将音乐与心理学科整合对于我们的音乐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一

  首先来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要达到怎样的效果?《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的课程理念,何谓“兴趣”,“ 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的心理倾向……” 心理学上将兴趣等因素归纳为非智力因素,而这个非智力因素在音乐学习中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音乐学习没有升学压力,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唯一动力,如果我们的学生充满兴趣的去学习音乐,那么他们必然会体会到音乐带给我们的是快乐,必然能感受到音乐的美。曹理老师在她的书中提到:兴趣发展有三个水平,最初的属于有趣,随着心理的发展,兴趣从有趣水平发展为乐趣,兴趣发展最高水平为志趣。这三个水平中,有趣仅仅是对音乐声响产生直接的兴趣,是不专一的兴趣,而发展为第二个阶段时,兴趣则会相对专一和趋于稳定,到第三个水平时,那就会对音乐学习充满有信心。成功的音乐教育应该是愉快的,使学生得到情感升华的教育,所以教师所需要的就是如何抓住学生的心理,及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将有趣发展为乐趣,最终成为志趣。

  其次再来说说当前初中生的心理状况及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培养音乐学习兴趣的必要性。笔者身处的学校是一个以心理教育为特色的模范初中,中央等多家媒体也曾报道其心理特色课程,给学习和掌握少年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与音乐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提供了很好的机会。瑞士心理学家皮尔杰把儿童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而初中学生则是属于其中的第四个阶段——形式运算阶段,这不同于前三个阶段,这个阶段学生是复杂的矛盾的个体,自尊心、荣誉感和好胜心强,情感变化不稳定;兴趣广泛,意志品质有了突出表现,自我意识有明显发展。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强,感知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占优势,对事物有独立的见解。所以要将学生的心理活动及情感因素融入音乐中,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这将对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帮助。现在就目前来说,很多音乐教学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快乐,音乐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净化和升华,陶冶情操和提高人的素质,能消除疲劳,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是一门令人愉悦的课程。但如果也还是让学生们感到乏味,那么音乐教育就会失去他本身存在的价值了。所以研究如何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培养提高音乐学习兴趣就势在必行了。

  二

  在分析了 “为什么”之后,就要理论联系实际的谈谈“怎么办”了。首先要说的是我们所教学的内容,举音乐欣赏学习来说,当给学生放音乐时,我们不一定要求学生在一听音乐时就迅速喜欢它,因为不是每个作品都能使人“一件钟情”的,我们尚且如此,何况是十五六七岁的孩子们呢,如果他们的反应不是厌恶,那么这便是个好的兆头,应该把握好,再慢慢把他们的兴趣给激发出来。吴斌老师说过:“艺术歌曲要反复的听,音乐的兴趣在于熟悉,熟悉的东西才能产生感情,要让学生对你所教的音乐熟悉……”(《中国音乐教育》20__年3月)另外也不能一味的讲太专业太难的内容,超出初中生的接受能力,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还要提的就是大多数这个年龄阶段都喜欢听的通俗或是流行音乐,也是许多音乐教师在一起经常讨论的要不要让这类音乐进课堂的问题。调查中,大约有90%以上的学生是喜欢这些音乐的,这一方面是因为通俗音乐的宣传力度大,例如许多的 vcd、电视甚至是网络都广泛传唱,另一方面是通俗音乐在创作上也是十分容易使人记住的,先不说旋律的朗朗上口,光是歌词就是感觉每首都在是为自己创作的,初中的学生把自己对外界世界的情感都寄托在这类歌曲上,因为他们对除了亲情和友情之外的另一类情感——爱情有了模糊的概念和好奇的心理,再加上歌星富有个性的演唱,精彩的表演就更加令人难以忘记了。既然如此,要让学生们对非流行音乐产生兴趣不妨也来效仿一下流行乐的传播方式,在我们的校园里利用中午时间或课余时间播放一些高雅的音乐或是教材上的一些经典歌曲、艺术歌曲等等,这样给学生们一个良好的`听觉环境和学习音乐的氛围,渐渐的熟悉这些音乐并且爱上它。当然在了解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着越是老师强制不允许的东西越是想去做的逆反心理后,我们也可以为他们选择一些健康向上的通俗音乐,而并不是完全将这类音乐完全拒于门外。

  有了好的教学内容这仅仅为学生喜欢音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还需要教师通过一系列针对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从整体上喜欢音乐。华东师范大学戴定澄教授在《音乐教育展望》一书中指出:“一种成功的教育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设计和完善多样而不凌乱、学生感兴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课程的能力。”国外的几种音乐教学法,例如,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教学法、奥尔夫的“声势活动”,通过拍掌、摇摆、跑、跳、蹦等律动来表现音乐,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的好方法,但是在运用时要考虑到的是初中生特别是初二初三的学生愿意站出来蹦蹦跳跳的演唱表现歌曲的同学明显变少了,他们更多是愿意用相对简单的律动来表现音乐,所以我们就要启发学生,在即兴表演时不能要求太过而使他们感到勉强。举一位教师在执教《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一课时的例子,在拓展环节,教师请学生到台前用沙锤、拨浪鼓、摇铃等等边唱边表现这首歌曲,但是学生们都十分的扭捏,表情也十分不情愿,只是拿在手里动了几下,之后就再也没拿出来,我想这样不顾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学生的兴趣也不会有多浓。而笔者听过的《走进非洲》一课,就很好的抓住了学生的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设计“ x x杯”学生非洲音乐知识竞赛,让学生分组开展活动,教师模仿中央电视台“青歌”赛的形式,通过视听问答题、实践操作题、连线题等形式让学生回顾之前所讲的非洲音乐的一些知识,这次竞赛活动很生动,形式也新颖,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每个组的学生还为自己取了很个性化的名字,如:飞鹰部落、野人族、纳西部落、翱翔等,他们在主动的参与中很快巩固了之前学习非洲音乐的特点。这就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使学生自主的学习音乐,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乐”(音乐)即“乐”(快乐)的道理。

  第三,初中学生自我表现欲望强烈,爱幻想,自尊心极强,故教师对每个学生都要关注,做到“有教无类”。不能因为某些学生相对落后而歧视嘲笑他,这样就会让一个原本也许对音乐学习充满兴趣的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就如笔者在《音乐心育艺术》一书中看过:“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的一个实验,是说从一所学校随机抽出一些学生,告诉上课教师的这些学生是音乐有天分的,等过了一阵子之后,在对学生进行测试时,结果被点到的这部分学生的音乐学习成绩明显要好于未被点到的这部分,而其实当初点出的学生完全是随意的。”这个结果表明了教师在知道被抽出的是音乐有天分的学生时,就会格外的去关注他,就会利用各种方法去诱导他,鼓励他,这样这些受到特殊关注的学生音乐学习过程就会是愉快的,轻松的,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也会更浓。反之,未被关注的或很少被关注的学生,他们很少能体会到被肯定的感觉,自然也会很少体会到音乐学习所带给他们的乐趣。所以对学生,无论他是否有天赋,就应该一视同仁。

  另外,教师的个人魅力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影响,心理学表明,初中学生的行为很大程度是以他们的情感和情绪为转移的,学生是否喜欢自己音乐教师与是否对音乐学习有兴趣有很大的关系,大多数喜欢自己音乐教师的学生都会对音乐学习充满兴趣,很多学生都指出幽默、开朗,知识丰富的音乐教师,学生们普遍感到上他的音乐课感到很愉快,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很浓。相反只是在滔滔不绝的讲课,一味的给学生灌输,并经常板着脸、上课死气沉沉的教师,学生普遍不喜欢,并因此迁怒于这门学科。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爱屋及乌,恨屋及乌”。加之初中学生十分的敏感,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虚荣心,教师不经意的批评就会影响他的情绪,而如果他们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得到老师的赞许,比如一个微笑,一句表扬,都会让学生心理上感到自己得到了肯定,他们就敢于挑战自我,挑战身边的同学,在不断的挑战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了解了这一心理,那么我们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相对容易多了。

  三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还有很多,就如孔子所言:“自乐乐人,自正正人。”笔者认为在实施音乐教学时如果考虑到接收方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考虑到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模式等需适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那这样的教学才能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品格及较高审美情趣的学生;反之如果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就会导致学生的兴趣下降。很多学生的兴趣不是与身俱来的,它是在教师教育和影响下产生和发展的,了解学生,为学生设想是关键。当然这并不等于为了迎合他们的兴趣而忽视了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关键是看如何既能培养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习能力了。所有这些,使我们不难认识到音乐教师责任之重,这便是新课程给我们的要求和考验。

【音乐之我见】相关文章:

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之我见04-29

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之我见04-29

广告之我见04-06

作文之我见04-30

感恩之我见04-08

慎独之我见04-30

手机之我见作文01-28

医患矛盾之我见05-01

幸福悖论之我见04-27

真理问题之我见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