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四年级启示作文四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启示作文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启示作文 篇1
今天,我们班开了一个综合性讨论回会,了解了很多知识,知道了人们从大自然的动植物身上得到了很多启示,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就和我们一起去看个究竟吧!
在丁老师的主持下,我们盼望已久的`讨论会终于开始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起手,王首翰说:“人们从鲸的身上得到了启发,发明了轮船。”陈禹冲又说:“人们从蜻蜓的身上得到了启发,发明了飞机,可是飞机总飞不平稳,东撞西撞的,怎么回事?原来,科学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地方,蜻蜓每个翅膀末端有一个黑点,它能控制蜻蜓平稳飞行。”我又说:“科学家从狗的身上得到了启发,发明了电子鼻。”孙铭说:“人们海豚身上得到启发,发明了潜水艇。”班级里像发生了抗日争一样。
这次同学们都有很大的收获,知道了大自然的收获,知道了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人们从动植物身上得到了很多启发。比如:飞机,潜水艇,电子鼻,电子蛙眼,监控系统和人造发光植物,等等。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贡献。
四年级启示作文 篇2
小小的蚂蚁微不足道,只要我们轻轻一踩,它们就上西天了。可是,蚂蚁的身上有一种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品质——团结,就因为这两个字,让蚂蚁的.队伍“强大”起来。
有一次,我在园子里散步,看见地上有一小块饼干,一只小蚂蚁在旁边转来转去。我想:它在干什么呢?于是我好奇地蹲下来,仔仔细细地观察着这只小蚂蚁,只见它用触角顶了顶这块饼干,可饼干丝毫不动。它的举动让我明白了它想干什么——把饼干搬回家。我继续观察它,它的脚又细又短,让人有些担心,它勉强地抬起一边,另一边却纹丝不动,于是它又抬起另一边,可是这一边又倒了下去,小蚂蚁吃不消了,只好将饼干放下,转身就走了。我感到无聊正想离开的时候,只见一群蚂蚁大军向着饼干“全速前进”,领头的正是那只小蚂蚁,我蹲下来,想看看这次它们能不能成功。在小蚂蚁的指挥下,蚂蚁们分别在饼干两边排成两列,大的用后背扛,小的在后面推,终于把饼干抬起来了,它们成功了!我一直注视着饼干和那群蚂蚁,看着它们消失在我的视线中。
或许一只蚂蚁的力量太小,但是一群蚂蚁的力量却大多了,这是因为它们的合作和团结,我们也要学会团结、合作,这样能够克服更多的困难。小小蚂蚁的启示可真大啊!
四年级启示作文 篇3
一天晚上,我到外面玩。突然,我看到灌木丛中有两个亮闪闪的“珠子”,我连忙拿手电筒一照,呀,原来是只野猫。
为什么猫会有如此强大的夜视能力呢?为什么猫的眼睛在夜间会发出绿色的.光呢?一连串的问题浮现在我的脑海,我要把它捉来,弄个明白。
说干就干,我用纸团塞住猫的嘴巴,我想:或许它和蝙蝠一样,是用嘴巴发出特别的声音,以此来行动的吧。没想到,它在屋子里行走如常,不管怎么走,都没碰着什么东西。我又把猫的鼻子堵上,我心想:既然你不是和蝙蝠一样的,那我认为,你一定是靠嗅觉来行走的吧。没想到,这只能干的猫呀,还帮我在米缸下捉了一只肥老鼠,当场吞掉了。
我又把猫的眼睛蒙上,哈哈,笑死我了,别说是有那么多的米缸、米袋和木块了,就算是什么都没有,猫也像一个醉汉似的,到处乱撞,一点儿都没有往常的风度了。
这是怎么回事呀?通过查阅资料,我才发现:原来猫的眼角膜比人类发达,眼角膜越发达,收集到的光也就越多,看得当然更清楚了。
后来,人们根据猫眼,发明了夜视仪。
啊,大自然真不愧是人类的好老师呀!
四年级启示作文 篇4
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它有着让人类受益无穷的启示。
我有一次外出画画,我要画高楼大厦,可是画出来的楼房歪七八扭;我又画巨大的松树,可是叶子去不会画;我要画草地上的蚂蚁,可是他们又到处乱跑……我非常气愤,急得哇哇大叫。这时我发现了一只蜘蛛在织网,我就细心观察起来。只见蜘蛛不停的.爬来爬去,吐丝跳跃。眼看网就要织成了,树上却滴下一滴水把蜘蛛的网弄破了,蜘蛛停下了,它傻着眼看着自己破烂不堪的“成果”。可是蜘蛛很快又振奋起来重新织网,一张网又渐渐地成形了,蜘蛛织得更快了,很快,一张大网便在风中飘舞起来。
我看到蜘蛛这种精神很受震撼,便又开始画起来,很快,一张城市的“肖像画”便展现在我的眼前,我很高兴,这都是蜘蛛的功劳呀!同时我也明白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蜘蛛的这种精神让我受益一生,我一定要记住这个信念!
我相信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不止这一件,我还要发现更多大自然的启示!
【四年级启示作文】相关文章:
四年级启示作文11-07
启示作文 生活的启示04-28
动物的启示四年级作文11-24
大自然的启示四年级作文11-07
大自然的启示四年级作文01-28
四年级作文大自然的启示05-01
大自然的启示作文四年级04-28
四年级启示作文15篇12-01
【精选】四年级启示作文5篇04-30
四年级作文生活的启示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