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学生作文(通用16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明节的学生作文(通用1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清明节的学生作文1
“燕子来时新社,犁花落后清明”,转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了,根据新的放假制度清明放假一天,于是我的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扫墓祭祖。
“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今年的清明节遇上了难得的好天气。我们带上鞭炮纸钱和爷爷踏上了扫墓的路程。一路上迎春花黄,杨柳树绿。我们踏过一个个泥坑,践过一条条小溪,走过长长的山路,终于来到了祖先的墓前。
祭过老爷爷老姥姥之后,我们来到了姥姥的墓前。我们点了几柱香端端正正的插在坟前,再把纸钱撕开点燃。烧完了的纸钱化作一片片白灰,随着风飘向远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也远远的转开了,同时,我的思绪也被带回了遥远的过去。
姥姥生前一直过着比较艰苦的生活,生下我的爸爸他们想必也非常痛苦。在我的爸爸读书时粮食紧缺,住校也必须自带粮食。一次,姥姥送住校的我的爸爸去学校的途中,一袋米快掉下车了,姥姥看到后顺手一抓,结果姥姥被抛出了车外……从此,姥姥与我们阴阳两隔,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深爱的`孩子们。后来,失去母爱的父亲通过努力学习考上了军校。
姥姥,今天您的孙子来看您来了,你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您的爱却留下来了,您的爱可以永远照耀着活的人。这份亲情让我们的心紧紧相连,这是血浓于水的情感。无论时空怎么转变,亲情不会变,感恩的心不会变。不是吗?
清明节的学生作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题记
燕子飞到南方去了,有在飞回来的时候。杨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亲爱的姥爷。您长眠在这冰冷的墓地里很久很久了。孙女和您近在咫尺,却又阴阳两隔,千呼万唤也无法和您相见。这怎么不让孙女悲伤,痛苦,而又惆怅满怀呢。
记忆中清明节曾有过的快乐早已荡然无存。没有姥爷的清明节连天都灰蒙蒙的。无休无止的绵绵细雨让我悲从心起。寒风啊,请你告诉断肠人,那样爱孙女的姥爷怎么就在也不回来了。
透过蒙蒙的雨丝,我又看见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满山的小草还是那么嫩绿,五颜六色的野花寂寞地开放着。还有那无人采摘的碧绿的青蓬。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亲切极了。景物依旧,姥爷却早已不在了。画面再次重现,蓝蓝的天空下,一个小女孩握着风筝的线轴,欢快地跑着。哪个紧随其后的慈祥老人不正是姥爷吗,他的脸色为何这样苍白,为什么不停下休息,我明白他是舍不得。
画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跟着姥爷乖乖地采青蓬。再老人的唠叨中,小女孩知道了清明节,清明果,仅此而已。粗心的'小女孩,你怎么没有看出姥爷眼中的忧伤,姥爷在用最后的力量延长着小女孩的快乐。
知道无奈的离开人世。
姥爷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长大了。也终于明白,燕子能再飞回来,杨柳有再青之时姥爷却再也回不来了,陪我度过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清明节的学生作文3
今年的清明节来的真快啊!正如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以前我总是以为清明节很好,可以放假了,我就多么想要清明节快一点到,终于清明节到了,可是那个时候一开始还玩的很好,一到了星期一就一直下大雨,下个不停,还得我们上学都成了个麻烦,从家里到学校就已经湿了全身的一半,雨一下就是2个星期半了,还记得一次去上学的时候也是清明节后的最后一天下的雨了,那一天偏偏就下大雨又冷又刮风,我最不喜欢的下大雨时鞋子进水,一进水就很难受了。但是下那么大的雨也有好处与坏处。
雨的好处。现在中国有很多的国家都是缺水的,像我老家那样,那里的与都已经快干枯了。那一年是过年,我回了老家一次,几天后就很无聊就到爷爷的田地去看看,一看就吓一跳,那里的那条用来浇菜的河水就只能装2个水桶那么多了,不仅是这里还有被的地方也是这样。一次我又与爷爷奶奶去他们种的新田地,我又看到了那些河都已经干渴,就只有小小的水了。水都还是黑的。
我在老家也有半个月了,也应该回广州了,在我没回之前就下了一场大雨,第二天就回去了,但是那些河也已经装满水了。加上现在又是清明节下了这么多天的'雨,老家那里的河水也够种田地的人用也用不完了。
雨水的坏处。清明一到,就下去了大雨,学生们上学就出问题,雨就不停的下着,人也只好撑着雨伞去上学,尽管带了雨伞照样也会被雨淋湿。而且雨下了这么多天随时随地都会引起洪灾,雨即有好处也有坏处,雨少下也不行,雨多下也不行,就像我家对面有条河,里面养着很多鱼,但是河水都早被污染了,清明下雨那时,河水就涨起来了,那些鱼也游上来了,那水越长越高,幸好人们及时处理了,才退出了危险。
清明雨上,我又学到不少知识。
清明节的学生作文4
今日是清明节,是中国传统扫墓节日,爸爸开车带奶奶、妈妈、我、哥哥一起回仙游老家。我的老家在仙游县城附近的一座大山上,我们经过了1个小时的环山公路终于到达目的地我梦中熟悉的家乡。
一下车,我们就闻到一股清新的乡村气息,四周青山环绕,整个乡村显得那样祥和。我们步行几分钟就看见一座泥巴盖得老房子,这是爷爷、奶奶、爸爸以前住过的地方,现在只有曾奶奶、曾爷爷住在那里。一进门就看见曾爷爷和曾奶奶,他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看见我们到来,那爬满皱纹的'脸上绽开了笑容。问候完曾爷爷和曾奶奶,我们要去扫爷爷的墓了,我们爬上了屋后的山坡。春光明媚,阳光灿烂,小路两旁都开始热闹了。有嫩绿的小草展露着小脑袋,忙碌的蚂蚁在春运,春笋也悄悄地探出了小脑袋,山间的小路上真有趣,一会儿小鸡、小鸭和我们嬉戏,一会儿小羊、小狗与我们赛跑。远处绿油油的麦田和金灿灿的油菜花为家乡的春天添加了亮丽的色彩。不一会功夫,我们来到了爷爷墓前,爸爸带着妈妈和我认认真真地向爷爷的墓碑行三鞠躬。我多么希望爷爷还活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享受这美好的生活。
清明节的学生作文5
清明节到,我跟妈妈会到外婆的坟前给外婆扫墓。
当我踏上这个不知名的小山头,看着蓝天中飘过的几朵悠悠白云,感受着这拂过山头上青葱的小草的微风,我知道我的外婆在这里一定会开心。
外婆在我六岁的时候死,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让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死亡,也知道葬礼是怎么样的。老老的房子里,挂着一帘帘白白的帐子,到处是哭声,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却安详地躺在棺材里。于是,我莫名地放声大哭起来。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为我并不知道外婆再也不会起来。我躲在母亲的身后,瞅着躺在棺材里的外婆,哭闹很久,很久。
死亡,总能让人缅怀与逝者相处的点点滴滴。
记得小时候,外婆总爱背着我到处走,走出这不大的小村,又走回来。沿路上,她不断跟人们打着招呼,还不忘捎上一句:“这是我孙子·”随即,便咧嘴笑,满脸的.皱纹也更多更深。
晚上,在这间只点着一根发出微弱黄光的的蜡烛的小屋里,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着这温暖的体温。一床被子下,我听着外婆讲这遥远的故事。我很喜欢听外婆讲故事,虽然这时的我并不清楚外婆讲什么,但这亲切的带着浓重方音的话语跟这缓缓的语速,总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时候,我总不喜欢吃饭。于是外婆对我说:“吃完饭,佛祖会保佑你的,会给你一块糖吃。”我信以为真,麻利地吃完饭后,真的在饭桌上发现一块糖。这时的我,单纯地以为佛祖是一个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还说佛祖会关心每个人。她自己常常慷慨地施舍给走过这个小村、这间屋子前的乞丐,尽管会屡屡招来父母的数落与不满。
外婆死前,摔一跤,随后又马上爬起来。家里的人以为没事,我也以为没事。于是,我像往常一样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饭,像往常一样得到一块糖,也像往常一样兴高采烈地出去玩。当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见外婆安详地躺在这张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还拿着这个伴随她多年的扇子,我冲上前去,摇着她的手,以为她能像往常一样醒来,再陪我玩。但是,无论我怎么去摇外婆这只发冷的手,也摇不醒她。于是我放声大哭,哭声引来父母亲,也引来外婆的死讯。
每到清明节,当我登上这个不知名的小山,看着蓝天,享受着微风,我总觉得外婆坐在我身边,静静地看着我,直到永远……
清明节啊,清明节,总是让我们这么的思念亲人!
清明节的学生作文6
清明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是祭祖跟扫墓的日子,所以我们每年在这一天要回老家扫墓。
为迎接这天的到来,奶奶也早早的蒸好鸡蛋,杀好鸡,准备好行李。为什么要吃鸡蛋呢?我问奶奶,奶奶说:在扫墓时,我们要将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壳丢在坟上,象征《脱壳》,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孙皆出人投地。所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吃鸡蛋成习俗。
在去扫墓的路上总有热闹的集市,大人们会下车买鞭炮、冥钱、蜡烛、白酒、茶水。而我也会趁这时下车透透气,路边总会有各种美艳的鲜花,我也总会忍不住要摘花,我会拿这些花朵放在墓碑前。
呆在车上的时间是这么漫长,空气闷闷的。终于来到老家的房子。我们会在这里休息30分钟,爷爷会上二楼看去年养的蜜蜂有没有乖乖听话,我跟弟弟们总喜欢跟在爷爷后面凑热闹,弟弟被调皮的.蜜蜂蜇几个像玉米粒大的包。
30分钟过去,我们再次回到这个灼热的车里,开始我们这次扫墓之旅。在这车里颠簸半天,我们来到老祖宗的坟前。一下车,天气闷热得要命,一丝风也没有稠乎乎的空气好像凝住。整个世界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但是算天气再怎么恶劣我仍然不会放弃祭祖的。因为我知道他们对我们的贡献有多大,没有他们以前的努力奋斗,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来到山上,到处上满杂草,爸爸跟叔叔们负责除草,婶婶跟奶奶负责搞好贡品,爷爷负责摆放好鞭炮,而我们小孩子负责烧香。
一切搞好开始祭拜,我手上抓着大把的香分给每个人,每人6根。每个人对这祖宗喃喃自语,而我则要祖宗保佑我考试顺利。拜完后点炮,爸爸叫我先带弟弟们回到车上,怕鞭炮打到我们。而他们则离得远远的,用手捂着耳朵。等到炮声全没,我们还要等火灭完才走。
扫完墓时,天已经黑。摘几串香蕉我们回家。我们的扫墓之旅也完结。回家的途中,因为一天的祭祖,我们累,在车上合上眼睛进入梦乡。
清明节的学生作文7
今天,我一大早就起来了,因为今天是清明节,所以,我们一家准备回老家给zuf扫墓。
我坐在车里向外张望着,我看见好多的树上面已经很少有花了,但是,地上的粉花瓣却特别得多,像天女散花。突然,我觉得好晕,所以,就靠在妈妈腿上睡着了。
等我起来的时候,我迷迷糊糊地问爸爸:“爸爸,什么时候就到老家。”爸爸耐心地回答:“还有几分钟吧!”
于是我坐在车里,我看着表,表“滴答、滴答”的响着,好像在说:“耐心等待、耐心等待……”终于,我等了七分钟,我们就到达了老家,我们先回家里拿蜡烛、香和纸钱,然后就去了墓地。
一路上,天灰蒙蒙的,阴沉沉的,感觉就要下雨了,我突然想起了《清明》这首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感觉有点悲伤,我们来到了zuf的墓地,我和爸爸用铁锹把坟上面的杂草铲掉,再培一些新土,好累呀!
然后摆好祭祀品,点上蜡烛,上上香。现在,只剩最后一个任务,烧纸钱,为什么要烧纸钱,爸爸告诉我:“烧纸钱是因为只有在天上的人(也就是死去了的亲人)收到了这些纸钱,在天国上好好享用。”
于是,爸爸就拿出了打火机,在一张纸钱上面开了火,于是,我们一张一张地扔向被点燃的纸钱,火苗很小,这时,一阵大风吹来,把小小的.火苗吹成了熊熊大火,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烧纸钱,不到一会的功夫,我们就把纸钱全烧完了,不过,在烧纸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呀!
大火很容易烧着你的,也容易引发火灾。最后,我们一家给zuf鞠了三个躬。
回到家里,我问妈妈:“今天为什么要去扫墓呀?”妈妈笑着说:“今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所以,我们就要在清明节来祭拜死去的亲人呀!”
听了妈妈的话后,我渐渐懂了,扫墓,也就是要祭拜死去了的亲人。
清明节的学生作文8
今天是清明节,奶奶教我包清明饼。包清明饼的过程是这样的:先把泡了一夜的糯米放到石磨里,磨成粉,再把这些粉揉成团切成一块块,再在里面放进各种各样的馅,有清明草,豆腐干,肉末等,最后把它揉成扁圆形状放进煎锅里煎成金黄色。煎好以后,我就尝了尝鲜,外脆里嫩,又想又好吃。吃完了,奶奶还夸我时候个小巧手呢!
学做“清明饼”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节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这句诗句。
今天就是清明节,家家户户都会做清明饼。我跟奶奶学做”清明饼”。先是和面,把煮起来的绵菜伴着面粉和成面团。接下来就是准备馅料,把肉,咸菜,豆腐等佐料炒起来。
东西都准备好了接下里就是做清明饼了,先把面团放着手里揉成一个小半圆,往里面放入一些馅料,再把馅料包在面团里面,揉成一个半圆形的球就算成功了。可是,看似简单的活,在我手里面团就是不听话,不是露馅,就是揉不圆。看奶奶和妈妈都做的有模有样的,我心里可着急了。
包了好几个以后我也包的'像样了。包好后奶奶把饼放着锅里蒸,不一会儿,一个个又香又美味的清明饼出锅了,看的我直流口水,我一下子就吃了两个。哇!真好吃啊。
我终于学会了做“清明饼”。
清明节的学生作文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欲断魂。”不知不觉,又一年清明节到来了。一大早,爸爸妈妈带我去给阿太扫墓。
记忆中,阿太是一个慈祥和蔼的老太太,老人家很节省,每逢周未,姥爷都会带上我去看望阿太。每次去姥爷都会给阿太买一大袋新鲜的'菜,够她吃上好几天了。
阿太非常喜欢吃肉,她会把肉切成豆腐丁这么小,说是这样可以多吃几顿。一个眼老昏花的老太太,90岁高龄,居然还有这手艺,真让我们刮目相看。吃肉的时候,阿太先吃一口饭,然后夹一小块放入嘴里细嚼慢咽,慢慢闭上眼睛,她像要把肉里的精华吃出来才肯咽下去。看着阿太那么满足地享受着肉味,我有时候也会嘴馋得捞上一小块放入嘴中,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完饭,姥爷会把没吃完的汤汤羹羹倒掉,阿太总是连连指责姥爷浪费,她说:“鱼头营养好,别倒!肉越炖越烂,好消化”
我的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闪过一幕又一幕。时隔多年,阿太的音容笑貌依旧那么清晰。下山时,我回头望着阿太的“家”,多想问她一句:阿太,你在天堂生活得好吗?
清明节的学生作文10
今天是清明节,是中国传统扫墓节日,爸爸开车带奶奶、妈妈、我、哥哥一起回仙游老家。我的老家在仙游县城附近的一座大山上,我们经过1个小时的环山公路终于到达目的地——我梦中熟悉的家乡。
一下车,我们闻到一股清新的乡村气息,四周青山环绕,整个乡村显得这样祥跟。我们步行几分钟看见一座泥巴盖得老房子,这是爷爷、奶奶、爸爸以前住过的地方,现在只有曾奶奶、曾爷爷住在这里。一进门看见曾爷爷跟曾奶奶,他们是上年纪的`老人,看见我们到来,这爬满皱纹的脸上绽开笑容。问候完曾爷爷跟曾奶奶,我们要去扫爷爷的墓,我们爬上屋后的山坡。春光明媚,阳光灿烂,小路两旁开始热闹。有嫩绿的小草展露着小脑袋,忙碌的蚂蚁在春运,春笋也悄悄地探出小脑袋,山间的小路上真有趣,一会儿小鸡、小鸭跟我们嬉戏,一会儿小羊、小狗与我们赛跑。远处绿油油的麦田跟金灿灿的油菜花为家乡的春天添加亮丽的色彩。不一会功夫,我们来到爷爷墓前,爸爸带着妈妈跟我认认真真地向爷爷的墓碑行三鞠躬。我多么希望爷爷还活在我们身边,跟我们一起享受这美好的生活。
清明节的学生作文11
今天是清明节,说好今天要上山去扫墓祭拜先辈的,所以我早早起床洗漱,做好扫墓的准备。
爸爸妈妈比我起床得更早,他们早将要去祭拜的东西放在一个大箩筐里。“酒,有;蛋糕,有;香,也有;纸,还有;香蕉,准备好,苹果,也准备好;蜡烛……”我故意在一样一样的大声地数,妈妈也乐得在旁边看我数。“好,准备齐,我们向山里出发!”我叫道。我在前边引路,爸爸挑着祭品跟在后头,妈妈也一并随行。
刚出门,觉得不大对头,满天的乌云,这一朵朵黑沉沉的云仿佛是吸满水的大海绵,饱胀得要滴下来似的,难道老天爷也是有灵性的,要祭拜也非常伤感?我也不禁担心起来,对妈妈说:“看来,天要下雨,真是麻烦。”妈妈说:“是啊,不过东边的天还好,比较亮。我看天气预报,说今天只是雷阵雨,应该不会这么早下吧。走,快点,我们去叫上你奶奶。”奶奶今天也要一起去祭拜,她自己一个人住在村子东头。我们走向奶奶家。进奶奶的房子。咦?怎么奶奶不在家呢?我叫起来:“奶奶,您在哪里?”从后面的菜园传来奶奶的声音,原来,奶奶在田里种菜啊!妈妈也赶紧走去帮忙。真是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啊!三下五除二,奶奶妈妈匆匆忙完,我们去墓地扫墓。
我们来到墓地。啊,这里的景色真美啊!群山起伏,连绵不断,这远处的山峰上还缭绕着淡淡的云雾呢,峰顶若隐若现,仿佛是天上的仙境。山上树木茂盛,满眼的葱绿,像是给山上穿一件绿色的连衣裙。山脚边这不知名的野花,不正是给裙脚镶上花边吗?再看看近处的小草,草尖上挂满晶莹的'水珠,是不是昨晚做个美梦流下的羞涩的眼泪啊。听,还有清脆的鸟鸣声,一唱一跟,是不是在歌颂这里的美景。我情不自禁的张开双臂,做拥抱状,大喊:真美啊!惹得一旁的爸爸妈妈哈哈大笑。
我们结队走到爷爷的墓地,放下祭品。妈妈对我说:“熙熙,你跟妹妹先到这边去玩,让妈妈跟爸爸好好除掉这些杂草。”说完,妈妈跟爸爸开始动手拔草。爸爸将较大的树木砍倒。我问爸爸:“为什么要砍倒呢?这不是滥砍乱伐吗?”爸爸笑着说:“这不算是滥砍乱伐的,在墓边的树要砍掉,像家里打扫卫生一样。要不砍掉,到时连墓在哪里找不到。”我点点头,闪到一旁,跟妹妹一起坐在木板上玩手机。过一会儿,墓地清扫干净,奶奶把东西摆好,插上香,点着火,又手合一放在胸前,嘴里念念有词,也不知在说什么。我见忙把手中的手机放下,问爸爸,奶奶在念什么。爸爸微微一笑,摆摆手,意思是叫我这时候不要说话。五分钟左右,奶奶念完叫爸爸去放炮烧纸,然后也招呼我也去拜四拜,说是许许心愿,这些列祖列宗会保佑我的。我听,半信半疑地照做。我是希望我们全家幸福如意,我的成绩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
我们许完愿,开始放爆竹。这劈啪劈啪的声音在山里显得格外的响亮,连小鸟的声音也停止,树木也站立不动。
天,又下起雨,我们不得不赶紧收拾东西回家。一路上,我们还看见很多人也来扫墓呢,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啊!
清明节的学生作文1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让人缅怀先辈,令人留恋,令人悲叹,令人振奋,这里面蕴含了许多的先辈们的事迹,当他们入土为安之时,自己的故事就告终了,剩下的,就只有让人怀念了!
据我所知,4月5日是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又被称做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假如按旧的清明习俗,在扫墓之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坟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听风听雨”当然是指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这首诗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又一年清明节,你在缅怀着谁呢?
清明节的学生作文13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节,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907年)踏青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初一寒衣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借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节的学生作文1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
这一天,我们会来到墓前,放置一束鲜花,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跟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也能够跟我们一样,幸福跟快乐地生活着。此时,我们不禁会想起他们曾经跟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岁月,那些画面仿佛还历历在目,想到这些,我不禁潸然泪下。
远处春的景色映入了我的眼帘,鸟儿唱着春天的奏鸣曲,漫山的桃红柳绿,遍地金黄的'油菜花,“嫩芽吹叶落”,绿油油的嫩芽长了出来,到处是一片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象,这是一个充满期望跟祝福的季节。清明时节,让我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在缅怀过去的同时,也要对未来充满希望,珍惜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不要虚度了这样一个美好的人生。还要对生命有一个重新的认识,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充实实的,这样才会不让自己遗憾,并且对得起他人。
清明节的学生作文15
已是清明。草长莺飞、鸟语花香,是乡间少不了的景观,纷纷细雨,让清明时节的乡间,多了一分哀思。
但于我,快乐的音符占据了我的整个清明假期。
因为在我的村子,有个不成文的习俗,清明时节要烧野米饭,而且这野米饭年年要在同一个地方、以同样的菜肴出现。
清明节前,村里家家户户开始合计着野米饭的事情:你家烧一锅,我家煮一桶;你家准备汤,我家搞些菜。到了清明那一天,家家烟火,处处人堆。孩子们总是跟在大人后面找空地,摞砖搭灶,不一会儿,大家准备停当了。接下来,孩子们在大人的指挥下,去各处捡柴火,去年过冬留下的桑树枝和路上晒干的枯草,是上好的材料,拣来能烧。等到万事俱备时,大人小孩齐上阵,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抢着干这个干那个。
捣鼓了半天,野米饭总算齐备了,这个时候电话也开始热闹起来了。不一会,各路人马从不同的方向凑了过来,村子开始沸腾。年长的老汉一声招呼,野米饭盛宴正式开始了。不管认识不认识,也不管是谁家的亲戚,更不管年长的还是年幼的,大家会“抢”只碗来盛饭夹菜,没有抢到座位的,四个一群五个一伙地散落在村子的'各个角落,甚至连田垄上也会成为他们的乐园;围坐在桌边的老人,红光满地呷一口酒,三五两句地聊起了过去,激动之处还会哼两句过去的情怀。
渐渐地,夜幕降临,人们带着无尽的回味一一散去,村子里一盏盏的灯渐渐灭了,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是,我相信,怡然自得的乡间情怀却美美地留在了每个村民的心间。
清明节的学生作文16
母亲因为时间的关系已提前回家扫墓,我无法亲身体会。于是我们就来到遗爱湖边看别人扫墓。
清明节这天,天空中下着小雨,打在人身上,给人一种凉丝丝的感觉,也为这个特殊的节日增加了一份悲伤。这使我不仅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只见一座座坟墓静静地躺在那里,坟上长满了杂草,不知名的野花在雨中摇摆,好像在诉说着墓主人的哀思。
人类的脸上不见了往日的.笑容,多了一份悲伤。他们冒着小雨携带食品鲜花、纸钱、香、鞭炮等物品到墓地,他们将坟墓及周围的杂草清理,加上新土,将食物放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香、鞭炮点燃,然后磕头。他们静静地站在那儿,久久不愿离去,他们似乎与亲人有说不完的话。有些人在坟前栽植松树和柏树,母亲说它们是一年四季常青的树,栽上它,预示着家庭和事业常青不老!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每个人都有死的一天,我们应该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时间。
【清明节的学生作文】相关文章:
清明节学生作文09-09
清明节的学生作文09-25
清明节的学生优秀作文09-05
关于清明节的学生作文09-25
快乐的清明节学生作文05-06
小学生清明节作文07-03
小学生清明节作文08-29
小学生清明节作文06-03
小学生清明节作文10-26
初二学生作文:清明节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