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恒久的恶之花的散文

时间:2024-08-05 13:34:38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书香恒久的恶之花的散文

  对萧红的最初印象是她写的鲁迅先生。记忆犹深的原因是中学的我们当时正在学《纪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祝福》,我们所熟知的鲁迅是战士,专门揭露黑暗、批判世俗。而她笔下的周先生是一个十分亲近、平和的父亲、朋友、导师,甚至愿意和她探讨女人的穿衣风格。一下子就颠覆了我的认知,萧红,究竟是何等女子呢?

书香恒久的恶之花的散文

  直到看完《黄金时代》。在那个民气十足、海阔天空的时代,一群文艺青年聚在一起挥洒着才气,放任自流,用笔杆子开辟了一个个根据地。相比漫天飞的战时文学,萧红如同一支傲梅错开在了盛夏。从哈尔滨一路逃亡南下到香港,从《生死场》到《呼兰河传》,对生的坚强对死的挣扎在她笔下穿透纸背。我们可以用二十四字概括她短暂的人生:笔下生花,书香恒久;遇人不淑,颠沛流离;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萧红写的人物都是从生活当中提炼出来的,活生生的。人物的是喜是悲,我们都能感同身受,好像就活在我们身边一样·······”这是来自胡风在一次聚餐上对二萧的评价。《黄金时代》是一部诗意化的纪录片,导演借萧红自己和她的朋友亲人们的口吻,通过顺序、插叙、倒叙的叙事手法,将表演与独白巧妙结合,可谓是三百六十度真实地还原了二三十年代的萧红。暂且不说她的人生经历,就其作品来说,萧红的才气可以说在民国时期仅次于张爱玲,她的朋友们在这一点上意见高度统一。甚至萧军也在她死后说过:“作为一个有才能、有成绩、有影响的作家,不幸短命而死,我惋惜她。”或许与鲁迅的迷之交好也是因为萧红那份才情触动了周先生。萧红啊,萧红,感谢你在那个多元的时代脱颖而出。

  “当我死后,或许我的作品无人去看,但肯定的是,我的绯闻将永远流传。”这是萧红写给友人信中的一句话。作为女人,萧红宛如一朵恶之花,一生都在追求着爱、温暖和幸福,但却一直得不到命运的青睐,不仅童年充满着寂寞荒凉的回忆,成年后在追求情感的路上也荆棘满布,前后辗转流离不少于七个城市,身边停留了四个男人。最初和汪恩甲私奔撕破了家族联系,却在某一晚醒来后知晓惨遭抛弃;接着怀着未婚夫孩子的萧红与有家室的“三郎”萧军相遇,二者在相识不久便闪婚加裸婚,理应来说,共患难的二萧应长长久久,却是抵不过长时间分隔两地;萧红在日本的日子,萧军出轨,萧军在延安的日子,端木趁机而入,最后萧红怀着萧军的孩子和端木举行了婚礼,萧军和丁玲结成良缘;在武汉的日子,端木弃萧红下一步去重庆避难,萧红只得寄宿在蒋锡金处;在香港弥留之际,萧红和骆宾基相守44天,结下深厚情谊,端木直到最后才出现。萧红啊,萧红,你此生注定是穿梭在男人中抛来扔去,还是你注定是一块磁石,似近似远,无归无处,一切凭的是你那颗“我只想安静创作”的心?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萧红的一生在她的这句话中一语成谶。自古红颜多薄命,更何况萧红这般惊世骇俗的奇女子。小时候就想变成鸟儿冲破那个凶暴残忍的家庭,肆意享受着爷爷的溺爱;后又受不了“精神压抑”离开萧军避于日本,甚至断了与鲁迅的联系,直到鲁迅逝世;混战时期挺着大肚子奔赴港口,一跤摔在索桥上,静静躺着微笑着迎接天明;死前肺结核缠身却执意出院,只为寻求一处写作之地。萧红啊,萧红,若使岁月待你如初可好?

  “窗上洒满着白月的当儿,我愿意关了灯,坐下来沉默一些时候,就在这沉默中,忽然像有警钟似的来到我的心上: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此刻······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压迫,这真是黄金时代······”这是萧红在日本写信给萧军的一段话,这真的是她的黄金时代吗? 或许是自由时代吧。此刻的她忽然发现,自己正被世界理解,正处于自由的中央,如同彼时,被月光所照耀。她的天真与软弱,乖张与任性,叛逆与矛盾,孤苦与牺牲,从不乏自由之心来体恤。

  “黄金时代”,于萧红来说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书香恒久的恶之花的散文】相关文章:

解读波德莱尔《恶之花》05-01

恒久的纪念04-10

书香味散文05-02

花香和书香散文09-18

淡淡书香优美散文04-27

爱是恒久忍耐杂文08-21

书香相伴人生路散文05-02

书香传家笃行致远生活散文04-30

中考优秀作文:真情恒久远05-07

慧锐通:专业保障,恒久关爱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