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姑妈散文
我的大姑妈去世两年了,想讲述她的故事也有两年了,但总觉得很多东西我都没有办法说清楚,今天,我岳母的近况对我有了新的触动。俗话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大姑妈也好,岳母也好,都属于这样一类人:到这个世界上来过一遭,一直都在苦水里泡着,死后如一阵风过,除了儿女,什么都不会留下,也没有人记得。这样的人贱如草芥,自古以来多如牛毛,在历史上却失去姓名,只有一个共同的模糊称谓“人民”。既然我的大姑妈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东西,我也不可能像现在的网络炒作一样,把她的生死说得如何惊人。倒正是由于她是我们父母辈当中的一个典型,或者说,你也有这样一个大姑妈甚至母亲,凭借着这样的一种血脉的关联,我觉得我们应该可以抽几分钟,一起来回顾一下她的一生,或许我们还能想到某些东西,今生应该珍惜。
父亲兄弟姐妹六人,三男三女,个个都经历坎坷。大姑妈嫁到一个人口密集的大塆,姑父弟兄也有好几个,分家之后,住在塆子当中几间狭窄的小屋里。大姑妈共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是老大,远嫁麻城,对方当时是很不错的家庭。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匮乏,政治运动比有意义的生产活动多,养活一大家子,拉扯大五个孩子,逐渐帮他们各自成家立业,这中间要经历多少困难?别的不说,每分一次家,就得做一幢房子,女儿算是别家的人,四个儿子就至少要分三次家。事实上,有的夫妻最终把自己都分出来了,一生为儿女做好几幢房子,自己老了,却没房子住,到任何一个儿子那里,都差不多像乞丐。
到我上初中时,家里经济日趋紧张,而那时社会上却产生了“万元户”的说法,我的大姑妈家就被称为“万元户”,到底他们是不是真达到了家庭收入过万元,这个问题现在有了明确的答案:绝对没有,千元都难说。但相对于大多数人家,他们似乎确实要好过一点。可能是由于劳动力多,打的粮食多,家庭养殖搞得好,小副业也有些收入,日子就显得很蓬勃。那时,我大姑妈原来的老屋分给了她第二个儿子,姑父在公路边另建了新房,带着家庭余下的成员住在新房里。我每个星期上学都从她门前经过,有时候,大姑妈就拦住我,暗中塞给我一两块钱。这一两块钱能给我解决一两餐伙食,更重要的是,让我在苦涩的生活中感到了不常见的温馨。我家一直穷困,前不久,我翻检我高中毕业时与同学的合影,其中有一张让我无声泪下。炎热的七月,我穿的是大姑妈给我的表兄的旧衣服,那是一件厚厚的灯芯绒。
拉扯大了孩子,理论上应该是大姑妈享福的日子到了,但晚年的大姑妈,常常生活在与儿子媳妇的斗争中。有的抱怨她心不平,偏爱其他兄弟、妯娌,有的不愿意她当家。结果,老大,老三相继分出去。老大、老二都过得不好,她始终操着份心。老大人本分,本事有限,加上一直不交好运,干什么都不成气候。而且他的儿子后来得了严重的抑郁症,生活都不能自理。老二华而不实,能享受,不能吃苦。我到黄州读书时,他还坑过我,害我一个多月没有生活费,向同学借钱他们都怕了我,我还挨过几餐饿,因此,他后来几乎都不和我家往来。不幸的是,一次矿难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留下妻子儿女,日子更加艰难,最终妻子改嫁。不过近十几年来,我的另外几个表兄生活倒是蓬蓬勃勃。由于大姑妈和姑父依旧和小儿子住一起,老幺的媳妇也不满意了:你不能吃着我家的饭,想着别家的事。其实,老幺现在的幸福生活,完全来自大姑妈的精心设计,因为他的婚姻直接带来了现在的生活方式。而且大姑妈从来没有吃过闲饭,田畈里生产、家里的养殖,一直都是主劳力。就因为放不下每一个子女和每一个孙子女,大姑妈任何一面都没讨到好。大姑父在一次与儿媳的争吵后服了农药,虽经抢救,生命保住了,却不复往日的生龙活虎,人一蹶不振,终于在两年后去世。大姑妈也在负气的情况下,不小心从楼上滚下来,摔成骨折,坚持两年,就步姑父后尘而去。
大姑妈一生要强,从我记事起,她留给我的印象都接近于旧社会的大家闺秀。有时候我想,人是不是有逃不脱的宿命?我大姑妈大半生心思和力气都花在子女身上,为他们生存下来、接受教育、成家立业、养家糊口当免费的保姆和佣人,最终离去的时候,有没有面带笑容,我不得而知。同时,尽管现在农村经济和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我却看到更多老人,挣扎在田亩之间,病床之上,甚至子孙高楼大厦,自己却居于牛栏、草棚之中。每个年轻人都有理由为自己开脱,但每个人最终都要老去,天下父母都把儿女放在第一位,而儿女永远把父母放在最后考虑,我们要一代代重复这样的故事吗?我的大姑妈,现在灵魂在何处?
【大姑妈散文】相关文章:
散文04-29
散文04-28
经典散文06-23
秋水晨曦散文优秀散文04-27
席慕蓉散文池畔经典散文04-27
散文小记的抒情散文04-27
优美散文10-22
经典散文语句11-02
精选爱情散文06-08
秋天的散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