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故乡散文

时间:2024-09-14 12:46:28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舌尖上的故乡散文

  从山野地粗咧咧的风中,我一路走来。城市到乡村,乡村到城市。我像一只风筝,那一根线牢牢地攥在娘的手中,无论我走的多远,飞的多高,都难以脱离那份飘着腊八粥香的民间。

舌尖上的故乡散文

  也许,在地图上你只是偌大国土上的一个句点,辽南,我却要耗尽一生去爱你。

  多少年前梦想成为一个城里人,张家祖祖辈辈皆是农民,到了我们这一代就发生了变化。弟弟大学毕业后首先把户口变成了某城某街道几号楼的居民。前不久,我也搬进了新楼。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没了村庄里赶着老牛慢悠悠放牧耕田的闲适。日子和工作成了一碗素食面,简洁方便。总是脚不沾地的以奔跑的姿势活着,故乡的青山秀水还有美味佳肴只能压缩在母亲一次次送来的大包小裹中。

  于是,在很多个周末,打点行装坐车返回老家,一头扎进母亲煎煎炒炒的氛围里不肯归去。

  我们北部山区群岚叠叠,庄子里有人家养着绒山羊。多者几百头,少的也有几十头。这种羊体型不大,有爬山攀岩的本领,肉质细腻,因为食草又有攀山跃岭的本事,所以它的肉感极佳。绒山羊汤是辽南一带乃至东北三省极负盛名的特色小吃。

  每一个来辽南观光旅游或者经商的外地客儿不喝上一大海碗羊汤,不大块大块地吃羊肉等于虚度此行。

  就是辽南乡土人物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时绒山羊汤都是宴席上必不可少的风景。

  羊要选一头一岁大的,牙口不老也不嫩的杀了。在一铁锅沸腾的热水中烀熟了,但不能太烂,太烂了没嚼头。最好是不烂也不硬,这火候一定得掌握好,不是每个人能调理到位。偏在我家乡老街上,有一个叫“春暖”的羊汤馆,那里的厨师做的拿手,大凡在老街歇脚的外地人均会慕名而来,稳稳当当坐下,喝上一碗绒山羊汤。那汤是要放上香菜姜末味素还有醋。如果是冬天的节气,这里的生意格外火爆。农事暂时搁浅的父老乡亲一个个随着集口的当儿,笑吟吟地前来。

  人未到,“春暖”羊汤馆的老板娘“一枝花”,就一脸阳光地迎了出来,大哥大姐叔伯姨姨,响当当地叫着,那温暖似三级小风刮来,你不喝都不行。心情舒畅了,喝一碗还想喝第二碗。不仅仅是羊汤的味道,更是当地的一份人文关怀。

  这些年,城市逼进乡村,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土地在减少,封山育林的措施一出台,大部分绒山羊项目被砍掉了,没处放牧。原先老街有好几家羊汤馆,如今只剩下“春暖”一家,生意还算可以。

  不过,到城里安家落户的年轻后生大喜那日必回老家大操大办,绒山羊是主打菜肴。就有东家将整头羊放在院子里支起的大铁锅里烀熟,喝汤。大冷的天,村里人最得意这一口。七老八少的围着大铁锅你舀一碗我舀一碗,哧流哧流喝,喝得浑身是汗,嘴角流油。那大块的骨头连带着肉你一块我一块啃着,没有了斯文。别说这下里巴人,就是城里那些穿着体面开着私家车来旅游的人碰到这场面也是撒了膀子地吃。

  我回老家总要给父亲带些羊肉杂水羊血嘱咐母亲熬汤喝,我之前也喝羊汤,放点辣子,后来就有一回去姨夫家遇到他挥刀宰羊时那羊痛苦的哀鸣和求生的泪水,当姨夫不忍心杀它时,这只羊居然前腿跪地叩谢姨夫,那一瞬我发誓今生不再吃羊肉。不是我善良就能延续它的生命,而是起码我维护了良知的天秤不再倾斜。从那以后我拒绝吃羊肉,不管它有多么美味。

  事实上母亲即是我的故乡,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不必用眼睛触摸,只要一踏进村庄的土地我就能在一朵花身上闻到母亲的乳香。

  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母亲将岁月捻进馒头里,盛入菜肴中一一让我们品尝。

  端午的粽子腊八的粥这些都是全国性的吃日,只是我故乡的杀年猪这一样就欢实了整个冬天。

  男人打工的脚步一踏进回老家的门槛,家里的向阳花便张罗着将圈里的猪喂肥了。豆饼苞米什么的管够它吃,如伺候娃子一样精心。一天四遍喂着,夜里起来再支着手电筒给一瓢泡好的黄豆吃。这么着猪就肥壮起来,可这样逼近死亡的日子,猪也是有预感:不愿意吃食,眼睛呆呆地望着主人。女人呢?心情是微妙而又复杂的。千瓢水万瓢糠养大了猪,舍不得它挨那一刀,又巴巴着老亲旧邻远方的儿女飞回老巢吃上一顿猪肉。

  有关杀猪的题材泛滥于网络的各大网站,我自己也写过两篇,一篇是小说,一篇是散文。而不同的地域有着不一样的吃法。有的地方将猪血扔掉了,杀猪那天不大块吃肉,只炒几样小菜喝喝酒。我们故乡灌血肠是杀猪那天的压轴菜。

  这血肠的做法也是一个师傅一个铃。我在家做姑娘时,家里杀猪邀请的屠夫是我本家的侄子,他灌血肠先打十几个笨鸡蛋,调料和别的师傅差不多,不过这鸡蛋增加了血肠的亮度。熟了,从锅里捞出来放在案板上切,一片一片的阳光下那血肠还闪着光泽,着实的惹你流口水。刚出锅呢,我本家的大侄子管我叫大姑姑的切一片就放嘴里吃,吧唧吧唧还有响,他这么一带动,吃客们都将筷子伸向了那盘血肠。一家一头三百到五百斤的猪的血肠一顿吃完,加上给亲戚们稍带点也就所剩无几。

  苦了女人等七大姑八大姨都吃得饱嗝连天提溜着打包好的往屋外走,桌子上的饭菜凉了不说,杯盘狼藉。女人吃到嘴里的也就几块肉,到了我这一辈儿的女人,就没有步母亲的后尘,最后才上桌。吃饭时把肉啊菜的端到桌子上,几个帮衬的女人还有孩子坐在另一张桌子上,就开始吃吃喝喝。只是心疼着母亲,今年杀猪那晌母亲也是最后吃的饭,那肉血肠都没了热乎气。即使是吃,老还是安看那假牙怎么也不得劲儿。心就酸了,泪就不争气的流了。为母亲那代女人,更为自己平时没有好好地陪陪母亲。

  来到城市,参加过几次文学方面的颁奖大会,宴席自然丰富,却怎么吃也吃不出家乡菜的味道。就愈发地眷恋母亲做的菜,哪怕是一盘凉拌白菜,萝卜丝儿也能吃出暖暖的亲情和乡情。

  不管你多富有,也无论你身处多繁华,任何闹市以及灯红酒绿的地方都无法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只有故乡,故乡连那一缕炊烟都是美丽的,我们更迷恋的是这里的民风民情以及地地道道的特色菜,故乡一直驻扎在我们的舌尖上。

【舌尖上的故乡散文】相关文章:

舌尖上的故乡05-01

舌尖上的故乡作文05-06

舌尖上的河套散文05-02

舌尖上的罗田散文07-21

舌尖上的石头散文05-01

舌尖上的另类饕餮散文04-29

舌尖上的故乡初中优秀作文05-06

舌尖上的生煎包散文05-01

舌尖上的春天随笔散文(通用5篇)04-29

舌尖上的豆腐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