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盐碎语散文

时间:2021-06-07 19:43:33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咸盐碎语散文

  有一次,妻子和她的几位同事谈论自己的丈夫的脾气秉性和生活喜好,当大家问我妻子:“你老公喜好吃什么菜?”时,妻子一下子懵了,结婚快20年了,孩子都读初中了,她还真没看到我对哪个菜特别钟情。于是,她冥思苦想了好半天,才在大家的催促和打趣下,才说:“我老公喜欢吃咸菜。”当然,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快乐的小插曲。不过,我的“口”重,却是给妻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往往做了一桌子菜,我只是对咸菜情有独钟,其实不为别的,我只是嫌那菜没滋味——口味太淡了。但妻子和儿子,早就习惯各自清淡的口味,我只好喜欢吃咸菜了。

咸盐碎语散文

  我的“盐”重来自童年,或者说是天生吧。

  小时长在沧州农村,生活拮据是不必说的。也许是父母从小盐重,也许是生活的紧巴,让他们养成了盐重的'口味和习惯。是啊,在艰难的日子里,菜里的油水少,可上桌的菜也少,有时还“请”一些野菜上桌。常言说:“礼多人不怪,油多菜不赖”,油水少,菜的品味自然就打折扣——这和烹调水平无关了。

  聪敏的母亲,也是出于无奈,也是出于调剂口味,经过一番巧妙运作,于是平淡的菜肴有了滋味。而这全归功于盐。那时,还没有精盐细盐,母亲就用擀面杖把大粒盐擀成细末,或者就是炒饭,或者在起层的油饼中撒上盐末,说是炒饭,说是烙油饼,其实有点油花就不错了,饼呢,也多是玉米面的。可无论怎么做,只要有盐粒,我们就都特别喜欢吃。有时,我还和姐姐一起数数谁的饼里细盐粒,当然谁的饼里盐粒多,那就代表着谁的好吃。

  小时养成的习惯很难改变了,且有随着年龄增长,越发盐重的趋势了。

  长大了外出求学,学校食堂的熟菜很少吃。为了节省伙食费是一方面,更主要的东北师傅做的菜不合我的口味,太淡了,于是就自己从家里带点咸菜,还在学校旁边的商店买了袋盐,每餐自己调剂一下,这样才算在寒窗苦读中,度过了也算是“有滋有味”的求学生涯。

  参加工作了,从事的是文字工作,熬夜成了家常便饭。父母的影响,让我对烟敬而远之。漫漫长夜与作伴的就是一壶粗茶了。粗茶,很酽的粗茶,很体神,但口味很苦很涩,有时还搅得肠胃反常——恶心欲呕。也是偶然间,随手放到茶壶里一小撮盐末。口味立变。口感舒服了,肠胃也安宁了。灵感渠道似乎也顺畅了许多。

  由于工作原因,常常出没于酒席宴,又很少运动,也就几年间,身体就像气吹的一样,迅速胖了起来。好听的说是发福,其实自己遭罪自己知道。尤其到了夏天伏案写作时,一会一身汗,常常有虚脱的感觉。恰巧一位中医朋友告诉我,夏天不妨多喝点加盐的白开水,解暑还降温,并能补充身体挥发的水分。一试之下,效果还真不错,感觉比喝茶好多。当然,剂量要把握好,也有一次,盐放多了,不仅仅是苦,而且喝一口,嗓子齁了好半天。看来,什么事都得把握好其中的度,对盐也是如此。

  由此,我自己做了发挥,夏天的每天早晨起来,我就喝一大杯加盐的白开水。不仅口感上滋味美,身体也好像轻松了许多。某天读报,有资料说我这种做法还多少有些科学道理呢。看来,我的好感觉不仅仅是精神作用吧。

  沧桑岁月,百味人生。

  盐为百味之首,让我的生活有滋味,也带给我们一些感悟:无论是什么样的生活——富贵也罢,贫困也好,压力都是有的,对生活中某件事物没有感觉或是感觉生活没滋没味也是正常,并不一定是触觉神经麻木或是漠视。只是没找到像盐这样调剂的媒介。这种媒介,生活中很多,就看用什么眼光去找,用什么剂量调节了。用好生活的调味品,看上去是登不了大雅的小窍门,其实也是一门值得研究和深思的学问啊。

【咸盐碎语散文】相关文章:

咸盐05-23

手机碎语散文01-14

心灵碎语散文06-25

碎碎恋散文12-10

碎语无拾散文02-17

寒冬碎碎念的散文11-13

十月,碎语散文06-13

十月碎语散文06-28

芽菜碎碎念散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