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茶与黄梅戏散文

时间:2021-04-24 15:36:15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紫云茶与黄梅戏散文

  黄梅县是黄梅戏的发源地,黄梅戏的孕育、萌芽与紫云山和紫云茶密不可分,这种缘份就是黄梅戏自紫云来。紫云山在唐代就产名茶“团黄”,由此可见,在历史上黄梅县就有种茶、采茶、制茶、贩茶、饮茶、唱茶、爱茶的传统职业和生活习俗。

紫云茶与黄梅戏散文

  唐·李肇《唐国史补》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蕲州有蕲门之团黄,而浮梁之商货不在焉。”黄梅在唐属蕲州管辖,“团黄”的产地在黄梅县境内。茶圣陆羽为切实考察“团黄”的生长区域和采制方法,曾攀登了海拔2000多米高的紫云山,他将实地考察所得著录在他的不朽之作《茶经·八之出》之中:“蕲州、黄州又下,蕲州生黄梅山谷,黄州生麻城山谷。”明·高濂在其养生学著作《遵生八笺·茶》中对“团黄”的形状、采摘、炒焙、保存作了记述:“团黄有一旗一枪之号,言一叶一芽也。凡早取为茶,晚取为荈。谷雨前后收者为佳,粗细皆可用。惟在采摘之时,天色晴明,炒焙适中,盛贮如法。”

  唐宋以来,黄梅县北部考田、小溪、垅坪、古角四大山区,既有茶农种植的家生茶,也有杂生于灌木丛中的野生茶,还有老祖寺、四祖寺、五祖寺、中山寺、龙俊寺、南山寺、北山寺等寺庙僧尼种植的禅茶。清朝官修地理总志《大清一统志》载:“紫云山在县北七十里,山路萦纡,望如削笔,共顶平旷,东西环拱,内有平田,僧人植茶,即为紫云茶。”黄梅县的茶叶除北部山区之外,在上乡的丘陵地区也有种茶的习俗,全县各处的茶叶又以紫云山的紫云茶,规模最大,技术最精,质量最好,声誉最高。

  现存的清·顺治、乾隆、光绪版的《黄梅县志》及部分文人诗词,对紫云茶留有不少题咏。宋·翰林院学士、黄梅县柳林乡人王仲瑄《游西山》五律中有“竹树侵寒里,野茶入暮秋”的诗句,赞颂了紫云山的野茶。明·兵部左侍郎、黄梅县下新镇人汪可受,晚年在紫云山建挪步园,颐养天年,种茶自乐。其挚友余振远亦随其隐居于此,余在《鸟牙山卜居》诗中记述“篱疏栽竹补,事少采茶回。约与山中老,为邻共举杯”的种茶、品茶生活。

  清·余学益在《千岁宝掌》诗中,描写了紫云山的茶园高入云端:“樵哥分鸟路,茗圃占云屯。”清·梅开琼在《凤凰山晚眺》诗吟咏了陆羽考察黄梅山谷中“团黄”之茶事:“夜月庄周梦,春风陆羽茶。”

  清·同治丁卯进士、黄梅考田山人梅雨田在《黄梅竹枝词》中把黄梅的“紫云茶”与北宋黄庭坚家产的“双井”名茶相比美:“茶同‘双井’摘云腴。”据史籍记载,黄梅“团黄”、“紫云茶”远产于汉代,在唐·斐汶所著的《茶述》一书中就把当时以黄梅“紫云茶”为代表的“蕲州茶”列为第一类贡品,对“紫云茶”生产和“紫云茶”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制茶技术的改进与提高。唐·翰林院学士钱起也留有赞美“紫云茶”的诗篇:“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新中国成立后,大河镇、苦竹乡分别在紫云山兴建了挪步园、老祖寺茶场,所产的当代“团黄”,即“挪园青峰”茶,曾多次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蒙顶山杯”国际名茶金奖、“湖北名茶”奖、湖北省茶叶学会“陆羽杯”金奖。因茶叶纤细碧绿,形色如挪步园青秀美丽的山峰,兼为怀念享有“天下清廉第一”、晚年在此隐居种茶的明代兵部尚书汪可受,弘扬其“两袖清风”的精神品格,故取“清风”之谐音“青峰”为其名,形似神宜、情真意切、内涵深远。

  黄梅戏源于黄梅县的采茶山歌、民歌小调。“楚人善歌”,黄梅县在历史上乃是有名的歌乡,丰富的采茶山歌、民歌小调是孕育黄梅戏的基础。据黄梅县黄梅戏民间艺人代代相传: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北部的紫云、多云、垅坪等山区的采茶山歌和民歌小调。每年谷雨前后,成群结队的青年男女上山采茶,在云雾缭绕的山中,在狭小芬香的烘房,在坎坷崎岖的小道,他们用山歌小调和一些叙事民歌的形式,或独唱抒情,或彼此唱和,于是就产生了许多采茶调。如《十二月采茶》《十二月长工》《十二月花名》都是五句头的采茶山歌。

  《十二月采茶》唱道:“正月采茶是新年,姐妹双双佃茶园。上佃茶园十二亩,当面写字两交钱,当面写字两交钱……三月采茶是清明,姐妹双双赶茶春。左手采茶茶四两,右手摘茶茶半斤,三把两把茶篓满。四月采茶难又难,姐妹双双插早秧。扯得秧来茶又老,采得茶来秧又黄,姐妹双双两头忙……”不少黄梅戏传统小戏,就是以这些采茶山歌为骨架发展起来的。长篇叙事山歌《梁祝》,长达400余句,明代起就在黄梅民间流行。

  名目繁多的采茶山歌,被黄梅采茶戏大量吸收。早期黄梅戏传统剧目《大辞店》串戏中的.《姑嫂望郎》就是从采茶山歌发展起来的。如剧中人嫂嫂所唱的“正月里来,新年花,牡丹花,梅花儿开,拜年的客儿,锦绣花儿开(呀哈嘿嘿),往往来(呀嗬儿哈)。梅花一年,新年花,牡丹花,开两度呀——我郎一去,锦绣花儿开(呀哈嘿嘿),不回来(呀嗬儿哈)!”等唱词仍保留了采茶山歌的原始形式,充分表达妻子对外出经商一年未归的丈夫思念之情。此外还有《茶树青又青》《采茶扑蝶》《姑嫂采茶》等采茶山歌在民间广泛流传。

  黄梅采茶山歌、民歌小调孕育了黄梅采茶戏,历经了采茶小曲、采茶山歌联唱、采茶灯舞等历史阶段,与民间文学、民间舞蹈相结合,继而形成活跃于广大农村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它们多以采茶、茶灯歌舞为表现形式,通常以两小(小旦和小丑)或三小(小生、小旦和小丑)进行表演。其特点是表演欢快,诙谐风趣,载歌载舞,多为反映生活片断、朴实无华的喜剧,用采茶调演唱,一唱众和。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颇受群众喜爱。

  黄梅采茶戏在黄梅县形成之后,由于黄梅县“背山面湖”,“水患岁有”,每遇灾荒,逃荒艺人遂沿商路外出至皖西南、赣东北一带卖艺,或以教场为生,黄梅采茶戏随之远传外省。

  清·道光至咸丰年间,曾任皖南石埭(今石台)、东流、繁昌知县的江西乐平人何元炳,在《焦桐别野诗稿》中写下七绝:“拣得新茶绮绿窗,下河调子赛无双。如何不唱江南曲,都作黄梅县里腔。”1920年版《宿松县志》则明确指出采茶戏是自黄梅传入的:“邑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其实则为诲淫剧品,邑青年子弟,每逢场作戏时,抑或有习之者,然父诏兄勉,取缔极为严厉。”采茶戏始终被斥为“花鼓淫戏”,严禁青年子弟学唱。

  清·乾隆年间,黄梅采茶戏流传到安徽省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后,与当地的民间艺术相结合,衍用了当地的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现代黄梅戏的前身——黄梅调,1952年正式定名黄梅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地方剧种之一,长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已发展成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影响十分深远。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紫云茶与黄梅戏散文】相关文章:

黄梅戏散文06-29

又到紫云英开花的时节散文02-14

春到田间紫云英的散文06-03

紫云观06-22

紫云禅寺05-30

紫云峰06-01

茶事的散文01-07

写茶的散文06-28

茶语的散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