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树成长散文

时间:2021-04-17 18:14:25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同树成长散文

  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荒郊野岭。有一位男人从远方把全家般进这个地方,从此开始了男耕女织的生活。

同树成长散文

  荒郊野岭有长长的溪流,水源条件好;有许多平坦的大地,有利于农业生产;有一望无际的森林,出现了虫鸟野兽狂奔野跑;太阳从高山一出来,要到傍晚才开始落进西山口;皎洁的月光等不住星星的挽留,悠悠然漫过了高高的山脉;苍茫的大地像是醉卧的雄狮,它那挺直的脊梁和肥饱的肚蘘,几乎囊括了大自然最美的神妙。

  山沟平地前,一位爷爷的爷爷,正在深耕细作。一条老黄牛在爷爷的背后又在爷爷的前面,埋头耕地苦干。正直春耕生产,那一条老黄牛就只好起早贪黑,跟着主人忙完了春耕,才能够稍作休整。老黄牛耕地休整是假话,在三百六十多天的时间里,只有劳动强度在一天天加大,哪里会出现休整时间越来越多可能性存在。这就是我们经常歌颂的老黄牛精神。

  爷爷的爷爷心很细,在年年春耕生产当中,有一棵小小的皂荚树离自己家不远处,长得非常茂盛,似乎长了一张笑脸,人见人爱,人人羡慕。每当此时,这棵心爱的皂荚树,就成为爷爷的爷爷培育和浇灌的对象。尽管在生产活动中,爷爷的爷爷有意把土松开,把肥料上够,把周围的野草清除干净,但好像仍然没有达到爷爷的爷爷那种心里要求,就要重新扛上劳动工具,来到皂荚树前面,要把围在皂荚树周围粗细不均的泥巴疙瘩,用手捏细,除掉石子,松松软软地就把一份份细泥土,覆盖在皂荚树根部上,最后完毕爷爷的爷爷,又搬来又方又圆的石块,在皂荚树周围砌成长方形结构,让这棵皂荚树从树的顶端到地面,即完美又好看。无论从地面那个角度看上去,皂荚树在耕地一旁一闪亮,让上下人来人往抬眼一看,就成为一道漂亮的风景线。因为这棵皂荚树在不断地焕发着勃勃生机和青春向上的光辉色彩。

  皂荚树周围土地平坦广阔,缓缓向上爬的陡坡,几乎没有多少,有几处像馒头一样的山峰,它的海拔没有超过五百米左右,隔着山峰望过去,它们的地势还是一马平川。回望皂荚树的东面,有一条潺潺溪流哗啦啦流过,春夏秋冬从不断流过,而且也是爷爷的爷爷他们上好的生活用水资源。爷爷的爷爷勤劳聪慧,不光是把皂荚树周围铺展开来的平坦土地精耕细作,在后来而是发动了全家所有的劳动力,把成片的土地精心打造成,一片片农耕梯田。一年又一年,不知多少年过去了,农耕梯田像满天星斗一样,挂满了爷爷的爷爷房前屋后。站在高高的梯田上,可以看到那一棵皂荚树,已经从爷爷的爷爷手中变成参天大树了,那种婆娑高傲树枝的影子,影影绰绰洒在梯田庄稼苗上,像是一串串闪闪发亮的金子,铺满了大地,似乎收获了一生的希望。

  爸爸的爸爸送走了爷爷的爷爷,爸爸的爸爸把他安葬在一座山顶一棵松树下,俯瞰大地,在地下长眠爷爷的爷爷就可以一眼看到,自己亲自培育成长起来的那棵皂荚树的高大形象。子承父业,爸爸的爸爸在爷爷辈的梯田里,无论种上什么庄稼,都是丰收在望,很少减产。吃不愁,穿不愁,年年有余,有了这样的幸福生活家庭,爸爸的爸爸在庄稼地里越干越有劲。在不断地劳动生产实践中,爸爸的爸爸充分利用了周边的水源条件,把爷爷辈的梯田在短短的几年里,改造成了大面积的水田。爸爸的爸爸劳动累了,就自然到那棵皂荚树下面抽抽烟喝喝茶。有了兴致的时候,爸爸的爸爸还要在皂荚树下面,乐呵呵地给子孙后代讲讲远古的故事。当明晃晃太阳挂在天空,爸爸的爸爸一离开皂荚树时,看到那一株株金黄色稻谷映在水田中,像是一张张笑脸的时候,爸爸的爸爸就要看着皂荚树对着子孙后代说:“这是爷爷的爷爷亲手栽的',都这么高大了;我们今天能够种上水稻,多亏爷爷的爷爷亲手修那么多的梯田,给我们打好了新修水田的基础!”

  孙子的孙子告别了爸爸的爸爸,没有悲伤也没有忧虑。从今以后,孙子的孙子格外奋发图强,艰苦奋斗。不但建设好自己的家园,而且把目光投向了远方。几经周折,孙子的孙子走遍了大江南北,扩大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学到了文化知识。孙子的孙子回到家乡以后,第一件事创办学堂。在当时,学生学习环境很恶劣,没有教室更没有桌椅板凳。学生只好从家里自备桌椅桌凳。孙子的孙子把招收来的学生,只好安排在那棵皂荚树下集中授课。授课的内容很简单,孙子的孙子反反复复让学生背诵或者听讲解《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等儿童启蒙读物。课间,孙子的孙子还给学生普及一些科学文化知识,教学生写写文章,学学画画,上山砍砍柴,下地劳动劳动。

  春天来了,那棵皂荚树树冠葱绿,肥肥胖胖的叶面上,撒下了不少的鸟屎。偶尔间,一颗颗鸟屎尽然有时落在了,在下面读书识字写字学生们的头顶上。学生们也不惊不乍,认认真真听取孙子的孙子讲授内容。学生们休息时,稍大一点的学生,就爬上那棵皂荚树掏下鸟蛋,在学生们中间有胆大的学生,拿上鸟蛋就生吃起来。当秋天来的时候,秋风一吹,那棵皂荚树上的叶片,三三两两落在了孙子的孙子头顶上。不一会儿工夫,飞飞扬扬皂荚树的叶片,在学生们中间,在孙子的孙子身体上,在每一个人脚下的大地上,落下了厚厚的一层。孙子的孙子和他的学生们,一连扫去两天总算扫走了,不少的皂荚树落叶。过去遮天蔽日的皂荚树叶片,如今在秋风中慢慢走向消失了。虽然皂荚树上的叶片枯黄落地,但孙子的孙子所有学生,都还在皂荚树下坚持学习上好课。

  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孙子的孙子过了多少年之后,培养了有知识有水平的有志青年,走上了社会有多少数量,连自己也不知道也不清楚了。但是,有一年居说是孙子的孙子培养下的一名青年,在外地当了大官,年过半百回到家乡,掏出银两,请来了许多工匠人才,在那棵皂荚树西南面修了三间漂亮的教室。从此之后,凡是来这里求学的学生,都能够在教室里安心学习上课了。孙子的孙子后代和方圆几十里的父老乡亲,为答谢这位有识之士达官贵人,在三间教室的大门前方树起一块功德碑,以示纪念。

  有了学生,有了三间教室,那棵皂荚树下面和它的周围更加热闹起来。学生们的课外活动和体育运动,一个个都离不开这棵皂荚树。爬上皂荚树这项课外活动是学生们习以为常了;合围皂荚树一天天到底长粗了多少,也是学生们一项体育活动的惯例了。一茬学生走了,那一棵皂荚树在成长;又一茬学生来了,那棵皂荚树在壮大。记不清何年何月,其中一位学生的学生学成归来,有一年这位学生带上十多名懂得勘探技术的人才,分别在皂荚树周围几座山脉上,进行了为期半个多月的野外勘察活动,在埋藏爷爷的爷爷一座山脉上发现了储量不少的钨矿,很可惜在这位学生临死之前,这座钨矿也没有被开发出来;学生一生的心血就这样付诸东流了。

  那棵皂荚树在爷爷的爷爷辈就出生在生长。皂荚树面对人,人在变化,爷爷的爷爷、爸爸的爸爸、孙子的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但到后来他们在人们中间有了自己的学校;皂荚树面对物,物也在变化着,从芳草地到耕地、到梯田、到水田,到了祖祖辈辈这份土地上,终于在一座山脉上发现了丰富的地下矿产资源——钨矿。正当人们把这座钨矿淡忘了的时候,忽然有一队人马乘着春暖花开爬上了这座钨矿山顶,刚过第二年深冬,有人传言要修一条公路通向钨矿山脉,准备开采地下钨矿了。在短暂的时间内公路的确修通了,通向了钨矿山脉,但公路不得不从学校中间通过,学校就此迁移了,在后来还是保住了离学校不远处的那棵皂荚树。

  在开采地下钨矿那一天,有一位头发斑白的老技术员,对当地一位矿工说起他们家的往事,居他爷爷说,他们的祖辈曾经就居住在这一带,在这里读过书,在一棵皂荚树下度过了童年生活。生活中的事情就这么巧合,在他有生之年还能够来到祖辈生活的地方,还能够看到那棵皂荚树还健在,已经成为千年古树了;那所学校虽然迁移了,但那块功德碑还醒目耀眼。说完,那位头发斑白的老技术员和那位当地矿工,都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同树成长散文】相关文章:

我与责任同成长07-02

我与重庆同成长04-22

与书同成长作文02-01

我与小树同成长07-24

雨中的同里散文06-14

我与小树同成长作文05-12

我与小树同成长作文09-09

小树与我同成长作文08-09

我与祖国同成长作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