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米散散文

时间:2021-04-15 13:59:29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甜蜜的米散散文

  按合浦乡下的风俗习惯,女儿嫁出去之后,娘家还得为女儿的“月子”忙碌。米散、糯米甜酒、瓜皮醋……都是乡下媳妇坐月子的时候家家户户必备的,而这些一般都是由娘家人来准备。所以只要看到哪家门前楼顶在晒米散,大家就猜到这家嫁出去的女儿估计快要生了。

甜蜜的米散散文

  我奶奶有一个女儿四个媳妇,她也经常做米散,不仅为女儿做,也为几个媳妇做。奶奶做米散的时候,我常常在一旁凑热闹。要做米散了,奶奶总会挑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淘洗好糯米,泡上一两个小时,放到锅里蒸熟。用一根一尺来长一指宽的单竹篾片,围成一个圈做成模子。旁边摆上一碗清水,把篾圈在碗里过一下清水,再摆在大簸箕里。已经晾凉的'糯米饭,用手抓了,把篾片模子铺满、压平压实,再把篾片模子轻轻抽出,一个米散就做成了。奶奶做的米散像一个个扁扁的小盘子,还有点像大王莲的小叶子,有底有边有棱,立体感很强,很好看。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做出来的米散却总是差强人意,不是崩了一个大豁口,就是没边没棱。奶奶也不责怪,只是呵呵地笑,笑得眼角两边皱成一朵菊花。

  米散要在簸箕里晒上两三天才能成形,每天还要不时地逐个翻动一下。直至一粒粒糯米饭紧密地粘在一起,变成半透明状,米散就晒好了。这时候的米散什么味道也没有,硬梆梆的,得用油炸过才变成一道风味美食。往烧开的油锅里放进一个个晒好的米散,糯米饭粒在热油的作用下慢慢地膨化。米散慢慢变大变轻,浮在油面上。用大笊篱把米散捞起来,沥干油,倒在大簸箕里。全部米散炸好后,每十个一叠,用红色的带子捆绑好,只等日子一到就送到女儿家去。本地乡下人很少有做"满月酒”的习惯,生男孩做“十二朝”,如果生的是女孩,就做“十朝”,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是不能搞混的。

  炸好的米散,可以干吃,很香很脆。但大人们不允许我们多吃,说容易上火。最常见的吃法就是用来泡米散糖水。米散不用煮,在滚烫的糖水中泡上几分钟,就会变得又软又糯,入口即化,唇齿留香。米散糖水的泡法也有很多花样:桂圆米散糖水、鸡蛋米散糖水……有一种泡法现在已经很少见,煮好面条糖水,再往面条里泡几个米散。这种米散糖水面条,我们小时候最爱吃。面条爽滑,红糖的清甜中带着米散的香,米散和着面条,很有嚼头,而且耐饿。做“十二朝”或“十朝”那天,家里面一下子来了那么多亲戚,杀好的鸡呀鸭呀得花些时间才能煮熟,酒席还没做好。这时候,煮一大锅糖水面条,泡上娘家人刚挑来的米散,用大海碗盛了,每人一碗,边吃边聊,尽了待客的礼数,也让气氛提前热闹起来。当然,酒席散了,还要分发一些米散给客人带回去。客人拎着米散心满意足地告辞,娘家人也觉得挣足了面子。

  困难时期,物质匮乏,要沾婶娘姑姨“坐月子”的光,才可以吃上一碗米散糖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只要想吃,随时都可以来一碗。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夜,吃上一碗米散糖水做夜宵,既驱寒又养生。中医说,糯米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红糖有补中益气、健脾胃、暖胃的功效,孕妇产后失血多,体力和能量消耗大,喝一些红糖水,有利于产后体力的恢复。米散糖水是甜品,也是产妇们的最佳补品。

  一碗米散糖水,满满都是娘家人对自家女儿的呵护和疼爱。谁说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做合浦乡下人的女儿,是一种福气!

【甜蜜的米散散文】相关文章:

散忆散文06-30

米的散文06-12

散淡的云散文06-20

凤凰散墨(散文)07-14

随风而散不留痕迹散文07-13

寻春散章优美散文12-29

甜蜜的回忆散文01-18

散文特点形散神聚优美散文05-30

用散章记录人生散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