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爽爽川北游散文随笔

时间:2021-10-09 08:40:54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秋意爽爽川北游散文随笔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秋意爽爽川北游散文随笔

  秋,依然带着夏天那一絲微微淡淡的气息,飘然而至了。随之迎面而来的,显然,也是那秋意浓浓凉爽宜人怡情的气候。浅秋静美,秋意凉爽,仿佛让人看到了丹桂的飘香,菊花的芬芳,枫叶的落英,霜红的争艳,以及还有那累累的丰硕收获!

  立秋前后,成都,连续下了第一场绵绵的秋雨。一場秋雨一阵凉,它竞然洗去了酷暑燥热的夏日,猛然间,就将人们带进了浅薄凉爽的初秋。尽管多日的连绵秋雨,让人有点淡淡的感伤,但秋日以这种方式地到来,比起酷热地夏天,显然,人们还是非常乐意接受的。

  九月十日,连绵的细雨仍未停止。上午,在送大孫子到西南民大报到,办理好入学手续后。下午二时许,我们预先愉快地接受了儿子与儿媳的多次善意劝说,毅然搁笔放下手中的写作及其它事务,并提前做了一番准备。然后,带着浅浅秋日愉悦爽朗的心情,由儿子驾车载着我们父子-行四人,从成都出发,一路暢行,便开始了对向往已久的川北那片神秘而奇特的地方的旅行了!

  夜宿阆中观古城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在杜甫这首著名的《阆水歌》的轻吟下,我们经成南高速,穿越南充市境向前行驶。途中,历经三个小时车程,于当日下午五时许,即到达了那在绵绵细雨与薄雾轻浮的笼罩下,山水相依的古老而神秘的古城一-阆中。

  尔后,选择住进了既热情且古朴卫生,又价格合适的私人旅店——“汪家小院”。待收拾停当后,在朦胧的夜色与时隐时现的市景中,我们闲情逸致地沿着古老的巷街而行,在-家叫“吴家老厨房”食店,专门点烹了颇有名气的色香味俱全,而价格低廉的嘉陵江青椒裸斑鱼。然后,静心尽情地坐在古朴的食店里,在那略带神秘朦胧的夜色,又宛若星星眨眼的霓虹灯的闪烁下,倾情地聆听着古城轻音的呼吸与味道,怡情地品味着美食、美酒、美景,真使人飘飘然如仙如神如醉如痴,自然别有一番意境与滋味!

  所以,我们对这座具有二千多年悠久历史的阆州古城,显然有着另一番独特地深刻印象。由此,而倍增了我们游览它的兴致!

  第二天上午九时,我们慕名品尝了阆州古城特肴——“一根面”。之后,绕有兴致地漫步在数千年历史的古街巷中。游览了古城诸多的名胜与山水景色,将古老而美丽的传说,与古街、古迹、古苑、古水、古山、古玩,一一收入眼眸带入心底,收藏于心于脑,铭刻于心。以此增添自己历史文化以及人文素材的积累,丰富和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

  然而,经过亲临古城参访与游览,我却被阆州古城悠久而灿烂的古老历史、文化、山水、景物,以及美丽而动听地传说,深深地震撼了。一扫过去“只知其名,不知其里”的朦胧慨念。真有:“不入海,不知海有多广多深,不到阆中,不知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有多么厚重”的真实体验。使人由衷地感叹:此次阆中之旅,真不枉此行啦!

  诚然,由此而让我们清晰的知晓,阆中,不仅是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更是中国“春节”的发源地。它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徽州,并肩齐名为中国四大著名古城。它建城的历史悠久,已有2300余年的历史。为古代巴国、蜀国的军事重镇,汉蜀为巴郡,随为阆内县,宋以后称阆中,多为历代州、郡、府的治所。

  然而,古城的建筑艺术风格,较为透彻地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居住风水观,为棋盘式的古城格局。由于古城地理位置所处在南北方之间,因而,它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古城建群,形成“半株式”、“品”字型、“多”字型等风格迥异的建筑。据称,为我国古代建城选址的“天人合一”,较为完备的典型范例。

  因而,在阆中古城中,文化、文物方面是极其丰厚的。城中有:张飞庙、永安寺、五龙庙、滕王阁佛塔、观音寺、巴巴寺、大佛寺、四川贡院等8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另有:邵家湾墓群、文笔塔、石室观摩崖造像、雷神洞摩崖造像、牛王洞摩崖造像、红四方面军总政治旧址、华光楼等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南充市及本级111处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处于四川省内县级之冠。

  而阆中古城,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嘉陵江水依城而绕,山水城相依,造就了生态幽雅,风光绮丽,自古既有“嘉陵第一江山”的美誉。灿烂的历史人文与优美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本源文化、巴人文化、风水文化、三国文化、科举文化、天文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红色文化等源集其一身。彰显了阆中的文化厚重的积淀,映衬了“江山如此多娇”的壮丽景色,彰显出了古城的历史古朴文化厚重的婆娑多姿的无限魅力。难怪,连诗圣杜甫都发出了:“天下稀”的千古赞叹!

  然而,在阆中这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却有着神奇动听而美丽的传说。相传,华胥氏是伏羲、女娲之母,她根源于四川盆地北缘的渝水(今阆中市),其后裔部分留居原地,其中一支华人带着部落的图腾“花”,沿着东去的河流向肥沃的平原和丘陵迁徏。后有的华人演变为东瀛的一支,舜帝即为其中后裔,而大部分华人则演变为炎黄族系,构成了早期的华夏民族部落。至春秋时,中原地区的东瀛人,入炎黄族系,最终形成了华夏民族的核心。

  上古时代,相传自伏羲至大禹九位帝王,为同宗而有天下,各后裔支系并延至商周时代。对于此传说,文字载于宋代罗泌的《路史》:“太昊伏羲氏,母华胥,居于华胥之诸”。《路史》作注称:“所都国有华胥之渊,盖因华胥居之得名,乃阆中渝水也”。而另据上世纪末,国家对大地湾羲皇故里的考古发掘,根据出土文物及皇城遗址推测,距今已约有8000年的历史。华胥氏葬于今陕西省蓝田县,而华胥氏陵墓至今尚存,正缘于此,才有今天的“华山”之名。

  承上所述,至今尚流传于阆中的这个美丽而神奇的传说,或许,是有一定历史依据与可信度的吧?!

  揽胜雄奇剑门关

  九月十一日上午十一时,阴间多云。我们依依不舍的告别了阆中古城,沿着南(充)——广(元)线,驱车行驶了三小时车程,前去参访慕名已久的天下雄关——剑门关。

  剑门关,李白曾作诗是这样来形容它的`:“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剑门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见,剑门关的雄奇、惊险,却是古代军事的重要关隘。

  然而,当我们到景区后,抬首环顾,只见:景区四周群山环抱,刀劈神工的峻岭屹立并插入云端。古木参天,植被丰富,绿树成荫,给人一种雄奇、险峻、静幽、阴深的感觉。仿佛古时在此发生的屡次战役中的厮杀声,也不断地在耳畔响起,恍惚间,将人带回到古代历次惨烈地战役之中……

  由此,处于对历史文化的感知,以及对雄美险峻关隘的猎奇,驱使我们对它要一探究竟。所以,我们一行为节省时间和体力,免去爬山的辛苦和汗水,购买了缆车票。电动缆车载着我们,沿着近七十度的山体上行,将我们送到大剑山底下的小山山梁上。待我们欲再乘坐上大剑山顶上的缆车时,由于当时气候有些恶劣,风势较大,为确保游客安全,缆车已停止运行了。无奈,我们只好作罢,停留在小山梁上观景了。

  我们与众多青年男女游客一道,浏连在风景如画的小山上,虽不及大剑山顶的视野开阔,但也有:“会当临绝境,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抬首远眺,视野仍较开阔,一眼望去,仍可见十数里远的山水景物。但仍有一批年轻勇者,沿着似刀劈的悬崖上开辟的古栈道,在奋力向前行进。有的爬上山顶后,不知是为了释放劳累,还是为了测试雄关大剑山的粗犷,竟然扯开嗓子,大声并声嘶力竭地嘿嘿的吼叫。由此,而引起了群山一阵阵悠长,而连绵不断的回声!

  据史载,以及接待人员介绍。剑门关,地理位置处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剑门县北部,现为国家五A级景区。唐武周圣历二年(669年),新置剑门县,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以汉德县(今县辖汉阳镇),有“大剑至小剑隘朿之路三十里,连山绝险”为由。尔后,于此地“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又于大剑山峭壁中断两崖相处,倚崖砌石为门。置阁尉,设戌守,谓之剑阁,成为军事要隘。

  由此,在封建诸侯割据时期,交通、经济、科技落后的古代,此地构成了与外界通旅的险隘。成为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天然雄关要塞。然而,若以现时的观点去看待它,显然,是不足为奇的。但古时自然不是现时,所以,剑门关的历史作用与价值,又岂能以现时的观念去评价它?

  因而,它的历史作用,以及它在政治、军事、经济、旅游、文化等方面的价值,自然是不可低估的!

【秋意爽爽川北游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散文随笔:秋意正浓时06-21

秋意02-13

秋意04-22

游华山的散文随笔02-23

心游的散文随笔04-22

爽爽理发店优美散文05-23

雨後殊有秋意,雨後殊有秋意陆游,雨後殊有秋意的意思,雨後殊有秋意赏析 -诗词大全01-01

秋意作文05-12

秋意的散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