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笕散文
前几日去祁门大山里的老家去赴侄子的婚宴,觥筹交错间,老三叔酒意浓时,说起他年轻时如何追求三婶的故事:久追不得的老三叔选一个春日,见姑娘时的三婶在她自家门前的水笕边浣衣,便去源头采撷了许多白玉兰和满山红,将花瓣一片片放在竹笕的流水里,流到三婶的木盆里,那木盆和竹笕顿时飘满了白的红的花瓣 ,三婶一激动,三叔终是抱得美人归。不曾想三叔年轻时候也是如此烂漫。
老家多竹,家什大多是竹子做的:筷子、竹床、竹椅、扁担、竹篮,连那写字的笔筒,毛笔杆也是竹子做的。记忆中的村口,还有一处水碓,用几根竹子引溪水的动力来舂米,滴答滴答的声音整日响彻古老的村庄。高田,因为缺水,农人便搭上数百米的竹笕,从山弯里引来泉水,灌溉庄稼,才使得乡亲年年获得丰收和喜悦。原先的山野,家家户户都用几片竹笕引来溪涧的清水,用于生活和洗涤,免去了挑水的劳力。清水从竹笕滴落在水桶里,汩汩流淌,若清风拨弄丝竹,声音婉转清越,恬静平淡,应了那句“草堂人去客来游,竹笕泉鸣山更幽”。
竹笕亦是古时文人墨客不惜笔墨去吟咏的对象。宋人周焘韵有诗《游天竺观激水》曰:“拳石耆婆色两青,竹龙驱水转山鸣。夜深不见跳珠碎,疑是檐间滴雨声。” 元代王祯在《东鲁王氏农书》中,将竹笕称为“连筒”。清朝朱彝尊《竹笕》诗云:“流泉半岭来,续以青竹管。穿过白花篱,忽注僧厨满。” 陆游在《闭户》中提到“地炉枯叶夜煨芋,竹笕寒泉晨灌蔬”,可见宋时竹笕已是被使用的'引水设施,这在苏轼写给他朋友仲的信件更是清清楚楚的记载,信中提到把竹笕作为城市引水系统来利用,说“惟蒲涧山有滴水岩,水所从来高,可引入城,盖二十里以下耳。若于岩下作大石槽,以五管大竹续处,以麻绳、漆涂之,随地高下,直入城中。又为一大石槽以受之。又以五管分引、散流,城中为小石槽,以便汲者。不过用大竹万余竿,及二十里间,用葵茅苫盖,大约不过费数百千可成”。苏轼建议用巨竹把二十里处的蒲涧山滴水岩的泉水引入广州城,然后再用竹子分散到城中各处的“小石槽”,方便每户取用。 仲后来果真按照苏轼的建议将这个供水工程建立起来。这可能是中国最早利用竹子在城市建设引水的范例吧。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宋代的《浣月图》中,那假山上的龙嘴里吐出来的水,据考证便是用竹笕从假山后面引来的。难怪英国学者李跃约瑟博士说,东亚文明乃“竹子文明”。
“家家争调水,曲笕引修竹”,古代中国的竹笕也流传到日本,其园林设计至今还有竹笕景观一项,被日本人弄出“道”来,美其名曰“添水”。日本许多地方还举办水流面祭典大会,吃流水素面也是日本的风俗和生活习惯,就是将面条倒入流着清水的竹笕里,大家随流水来夹面吃。
回想夏季时候,村民在溪涧的石头上搭建几片竹笕,满满的一竹笕水在半空中落下,冲在人身上,凉意透骨,十分消暑。 于是常想,老了一定还是要搬到山区老家生活,一张书桌,一笕流水,足矣.
【竹笕散文】相关文章:
竹残的散文06-18
雨,竹散文06-09
竹恋散文07-02
龟背竹散文10-07
竹海葳蕤散文04-14
读竹优美散文12-18
竹思优美散文12-11
王逸竹散文选01-10
竹情感散文(精选12篇)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