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人生如菊散文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故事里的是是非非,故事里的曲曲折折,你当悉心听来。
汉生爷爷以前是长工在蒋家打工,后来东家死了,就和夫人结成连理。生有一女三子。这个老头识字明理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在过去也是个文化人。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很崇拜他,跟着他学写毛笔字。不过半途而废没有所得,直到这个爷爷死时候我才知道这是我们村上的一个损失因为会写毛笔字人已经屈指可数。
汉生爷爷在世的时候每到过年,村里的人都会向他讨对联。记得我外公就向他讨过对联。
上联:举案齐眉兴家业
下联:出将入相建功名
横批:齐家治国
这副对联让外公家蓬荜生辉,不过外婆却很不高兴,因为她和外公已经出现感情问题。
这也是后来外婆向我说起过的,因为外婆怀疑外公在外面有人,所以很早外婆就和外公异居,在那时还没有离异这么一说,因为那时的人思想保守,毕竟离了是件不光彩的事情,为了顾脸面,外婆和外公维持着微妙的感情关系。
其实,外婆还是爱着我的外公的,那得从那把梳篦说起。小时候外婆就不允许我到她的房里去玩。出于好奇我总是偷偷的溜到房里玩。说来也奇怪,除了一张床一个衣柜一个写字台一面破了的镜子一把梳篦,简单到寒酸的地步。我出于好奇对那把梳篦很感兴趣。那是“非”字型的梳篦,梳篦上是漆画,一枝梅花,竹子的梳篦因为长久使用有了胞浆,闻着一股子的油腻味。
后来我问起这把梳篦的来历,外婆说那是外公从常州篦箕巷带回来的估计它的年岁比我的年纪还大。
外婆是改嫁给我外公的,这在保守的年代是遭人白眼的,可是外婆没有墨守成规,毅然选择自己的婚姻。
那时,外公在粮管所挑篓行,在那个闹饥荒的时代,外公总能够托关系找些细米回来养家糊口。
用怎样的字眼来形容外婆呢!我想了很久就是“清苦”。
等我长大了那时已经是九十年代了外婆还是穿着那件在腰处带扣的青布衫,蓝色长裤上带着补丁,一双穿得鞋面已经有破洞的解放牌劳保鞋。
外婆在世的时候常给我讲那头猪的故事。那时外公患了黄疸肝炎,外婆把自家养的那头年猪卖了换钱给外公治病。那时没有交通工具,全靠步行,外婆从金坛徒步回家走几十公里的路。
外婆是个寡居的人,很少和村子里的人交流。这个个性直到千禧年时,外婆开始在街上做些蔬菜的小买卖。一来补贴家用二来为舅舅减轻负担。
七十岁之前外婆还种地,这是一个农民的执着,她认为农民就该种地,这也是因为旧社会没自己的地的对土地那份感情。外婆感受过共产党的恩惠,当农业税免除之后,农民对土地有了更深的情怀。那年外婆去世直到过世后几个月我还从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取出外婆在田庄上的补贴。中国的农民是幸运的赶上了好时代。
对于外婆的死我很难过,因为脑瘤晚期外婆故去了。可是我仍然记得那个晚上。
“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就这样外婆在门上上吊轻生了。
那扇敲不开的门,那重阴阳相隔的门,那个鸟宿池边树,甥敲月下门的晚上,我的外婆决绝的离开了我。
就在去世前一个月我从学校回来外婆一直说手臂疼,而我竟迟钝地以为是外婆劳累过度所致。可是没想到这是一个可以夺去人生命的前兆。我的迟钝我的漠视我的无知换来我的痛哭,就在外婆去世那天。
外婆有很多的子孙,这也是她知足的原因。
她从来不羡慕嫉妒那些富贵人家,倒是对子女寄予厚望,平安健康是福。她别无所求。所以在世的时候她是幸福的。
外婆的人生哲学就像这首《天净沙》曲:
金银珍馐富甲,
多孙多子人家,
到老满口无牙,
人生无涯,
一土馒头当家。
今年是外婆去世十周年,如果她活着已经八十四岁,她也有了重孙。可是,生死有命,阎王给你活你就不会死。当然,活着的时候就该知足。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生在世还不是图个太平。
外婆死后那几间老房子也坍圮了,在原地生出数丛野菊花,睹物思人我想我的外婆在我的心里是有地位的。外婆生性喜静有甘于平淡,这也是菊花的品性。所以我常在案头看那首《一片儿》曲:
凭栏故地数枝绿,
那堪平添一片雨,
归去七关转世去,
长叹吁,
一片儿秋风一片儿菊。
【人生如菊散文】相关文章:
与菊同在散文04-27
淡如菊散文04-27
菊抒情散文04-27
菊香弥久散文04-27
夜品菊抒情散文04-27
明月素菊抒情散文04-27
菊香九月的散文阅读04-30
岁月静好生如夏花优美散文04-27
人生如棋,落子无悔[散文欣赏]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