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散文的随笔
01
二十一岁那年,她结婚了。
那时虽说已经开始自由恋爱了,但大多数的恋人还是通过亲戚朋友或邻居介绍。见几次面,两家人互相观察觉得可以,接着进入谈婚论嫁的阶段。
说穿了,她们那个年代的婚姻,主要看运气。就像抽签一样,运气好的,可能会抽到上上签,运气背的就只能是下下签了。
她的运气很好,是上上签。丈夫虽然不解风情,但为人忠厚,老实,待她也很是上心。
结婚当天,他跟她说,有我在,一定不会让你吃苦的。她听了他的话,很开心。但她也知道他的话不切实际。
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农村,想要日子过得舒适,不是容易的事。
虽然诺言比较难实现,但丈夫一直记住自己说过的话,尽量不让她吃苦。从不让她下田,说她在家打理家务就好。也想方设法去挣钱,不曾让她为生计担忧过。
她就这样一直被疼爱着,婆媳矛盾妯娌冲突姑嫂关系,从不需要她去处理,任何时候丈夫都会站着在她的面前。
周围的人都说她有福气,遇上这样的老公。
这份福气在孩子到来后,依旧有增无减。
她连生了四个孩子。两个女孩,两个男孩。孩子的到来,虽然要忙活的东西多了,但老公一直主动帮她分担。
生儿育女的苦,几乎是每一个已婚的女人都需经历的。但让女人难受的从不是照顾孩子的艰辛,而是自己日夜操劳,枕边人却云淡风轻地袖手旁观。
所幸,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无论是生男孩还是女孩,她都不用看谁的眼色。她也不用一个人为带孩子的事焦头烂额。
这样的生活,于她来说是幸福的。
02
她曾想,等到孩子大后,生活也会越来越幸福的。事实上,随着时间流逝,她却越发孤单。
当初围着她转的孩儿,一个个长大成人。读书,工作,再到谈婚论嫁。所幸老伴一直在身边。
大女儿生孩子的时候,因为生意忙,照顾不了孩子,婆婆也没办法帮衬,于是带回娘家让两老人带。
她自然是高兴的,既能帮助女儿,身边又有了孩子的欢笑声,生活不至于那么寂静。
但渐渐的,她感觉和女儿的关系,变了。
有次外孙女发烧,女儿听到后,不断责备,怎么那么不小心,平常带她多注意些。
女儿的话让她如鲠在喉,其实很注意了,但孩子感冒发烧总是难免的。
一晃眼,外孙女三岁,需要回妈妈身边上幼儿园了。
这时,二儿子的孩子也出世了。媳妇说不想孩子离开她的身边。于是,她第一次和老公分开,到城里带孙子。
儿子和媳妇都是公务员,而且儿子刚升迁不久。小家庭的生活环境不错,吃住都不用愁。
但是两代人的教育差异,让媳妇对她带孩子的意见日益俱增。她养大四个孩子,自然用自己一直带孩子的方法去照顾孙子。
然而媳妇是新时代的人,坚持要科学育儿。她知道媳妇说的没错,所以媳妇指出她的不当之处,她都努力去改善。
但,不开心是真的。
老伴不在身边,以前什么都有老伴帮衬,现自己一个人。虽然儿子是自己养大。但儿子娶回来的媳妇多少对自己有点隔阂。育儿分歧是一方面,生活习惯也是一方面。
然而,也不能说走就走,儿子是自己的心头肉。趁还有精力,能帮多少就帮多少。这一带,就是三年。
三年过去了,孙子长大了,去幼儿园了。媳妇虽然没直接说让她回去,但意思是孩子长大了,他们能自己带了。
她想,这样也好,老家才是属于自己的地方。她也想回去了。
03
刚回老家不久,第三个女儿的孩子又出世了。孩子出生不久又送来让她和老伴一起带。她很乐意,毕竟不用离开老伴。
就这样,几年后过去了,外孙女又带大了,又回到她妈妈的身边了。若大的家又剩下她和老伴两人了。
她和老伴的身体越发不如从前。有阵子老伴老感觉身体不舒服,一查,是癌症。
一辈子没得过什么大病的男人,查出已是晚期了。那一刻,她的天塌了,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虽然无数次设想过分离的情景,但当那一刻真的到来时,她发现她根本承受不了。
那段时间,她每天都哭,哭完又笑着去医院跟老伴说,不用担心,她一切都好。
没多久,那个陪伴了她大半辈子的人,走了。
老伴去逝后,她在哪里住是子女担忧的问题。
最后,儿女们商量后,一致决定她暂时跟小儿子一起住。因为小儿子的孩子刚出世,没有人帮忙照顾。他们也想着带她离开一下,不要睹物思人。
就这样,她和小儿子一起住。
但就算从大媳妇换成小媳妇,隔代育儿的矛盾还是会存在的。而且比和大媳妇的矛盾更尖锐。
她常常想,是不是自己上半辈子过得太顺了,现在老天爷要来考验她。
她和小媳妇闹大最大的一次,晚上七点多,她一气之下,一个人从城里搭车回老家,但那个时间,客车只回到县城,已经没有车回农村了。
那晚,她一个人几经波折,找到了在县城住的亲戚。她给亲戚的解释是,老家临时有事,她赶着回来。
其实老家能有什么事,老伴又不在了。
04
一个月后,那个让她滚回去的媳妇回老家来找她了,说不放心她一个人住。
她没说什么,直接跟小儿子上去了。因为小媳妇第二胎快临盘了,没人照顾孩子。
这一带又是三年。
当小儿子的两个孩子都上学后。小媳妇问她要不要去大儿子那住一阵子,可以看下大孙子。她说好。
隔天,媳妇打电话给大儿子,说她挂念大孙子,想过去住一阵。其实所谓的离开一阵,就是这里不能再回来了。
之后,她又从大儿子那搬到大女儿那。从大女儿那到三女儿那。再从三女儿那回到小儿子那。
她就像一个游客,在每一个子女家待一阵,然后,他们又以各种理由把她送到下一家。
再回到小儿子家,小媳妇明显对她不耐烦了。有次,她特意弄了媳妇最欢喜吃的糕点。结果,媳妇看着那模样不太好看的糕点,说饱了,随手扔到的垃圾桶。
她想,是时候回家了。那个属于她和老伴的家。小儿子这里容不下她,别的儿女那也容不下她。
回到老家,村里的人都很惊讶。说她生了四个孩子,个个都很争气,大儿子是当官的,小儿子是做生意的。两个女儿都嫁到了一线城市。为什么不留在儿女身边享福。
她笑笑说,是呀。儿女都很棒,但我还是习惯在家里住。身体好,在哪住都一样。
其实,她的身体并不好。回家一个月左右,她身体出了状况,差点摔倒。儿女们听闻赶回来,把她带到医院检查,一查,又是癌症,晚期。
她想,太好了,终于可以去找老伴了。
两个月后,她走了,走得很安祥。
【情感散文的随笔】相关文章:
父亲的情感散文随笔04-27
味道的情感散文随笔04-27
散文的随笔05-17
圣诞随笔散文随笔04-27
清明随笔散文11-05
生活随笔的经典散文04-27
初雪的随笔散文04-27
草原的随笔散文04-27
哲理随笔散文04-30
进城随笔散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