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小记散文随笔

时间:2023-05-02 04:26:04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醉翁亭小记散文随笔

  春雨霏霏不绝,一柄柄彩色雨伞在山间蠕动。我们踏着碎石,踏着青苔,踏着小草的柔躯,向瑯琊山的深处走去。

醉翁亭小记散文随笔

  已是午后时光了,微风轻拂,感到格外清新爽快。我们望那郁郁葱葱的山林,只见一丝丝闪亮的东西,象树缝中扯下的白带,那是瑯琊流泉,到处皆是,犹似一幅典雅别致的活动的水画。

  我们攀山道,循石级,沿溪洲水,慢慢前行,在一片豁然开朗的景致中,挺现着蔚然深秀的醉翁亭。

  传说,当年欧阳修太守与客稍饮辄醉,自称为“醉翁”,便用自己的名字——醉翁来命名这座山亭。现在这山亭经过修茸,更显出勃勃生姿。亭前亭后,山腰间,草坪上,树林中,到处是三三俩俩的人群,或是相依的情侣,或是结伴的友朋,处处都布满了他们的足迹。

  我们走着,看着,“有亭翼然”四个大字,赫然跃入眼帘。在“翼然”飞峙的亭墙石壁上,我们见到了历代文人留下的默迹,真、草、楷、隶,各具风彩。走入亭内,见到当年太守与客饮酒的地方,石桌石登,依然如故,我们仿佛看到了欧阳太守在酒酣耳热之际,慷慨陈词的动人情景。尤其是在“二贤堂”内,当我们仰观欧阳修的塑像时,看见那风流倜傥、须发飘然、目光炯炯的神态,真如见到一个活脱脱的“醉翁”了。

  醉翁亭全部建筑为江南园林格调,半明半暗,若隐若现,布局合理,小巧严谨。亭内的一切陈设别致奇特,仪态万端,巧夺天工,曲折幽深。我们在当年欧阳太守坐过的石登上打坐时,听见流水潺潺悦耳的声音,原来是“酿泉”,它在醉翁亭的西侧,一个“酿”字,表达了“酿与醉翁作饮”的绝妙意境。

  我们在亭子间徘徊,远观近视,到处是怪石嶙峋,古木参天,令人产生无限的幽情。在众多的泉水中,吸引我们的还有传奇般的“六一泉”,它是明代卢洪夏引水凿石作“九曲流觞”的见证。泉上建有“意在亭”,向北有“菱溪石”,据说为南唐遗物,原在城东菱溪塘,后由欧阳修移至“丰乐亭”,再由后人移于此处。沿着亭阁,过八角门,可见明代的“冯公祠”。这祠是为祁南太仆寺少卿冯若愚父子而建。在亭子的东厢,有清雅的一座“宝宋斋”,这里立有苏东坡写的正楷《醉翁亭记》碑刻,字体遒劲雄伟,如沉锤滞刀,入石三分。在静雅的方池中,立着苍然的一株古梅,传说为欧阳修亲手移植,这方池也因此而叫作“古见梅亭”。只是年深日久,这株梅早已枯萎了。梅树东有“览余”台,西有“怡亭”,出门向南有“醒园”,出“醒园”门逾桥往南有“洗心亭”……亭亭相接,泉泉相连,千奇百怪,趣味横生,愈加令人留连忘返,目不暇接了。

  但我们终于还是驻足在一座亭廓上,细细观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体味着这篇精美散文幽深的意境,忽然悟出,贯穿全篇的意思主要是一个“乐“字。可我们想:来往的游客,谁又能悟出这“乐”字的涵意何在呢?身为太守的一代文星,遭受着政治上打击、失意的痛苦,他却能超脱自己,寄情于山水之间,写山水之乐,难道不正是说明欧阳修把政治失意的悲愤转寄给大自然么?当年滁人游乐是由于生活安定,而滁州太守与游人同其乐则表现出多么复杂的思想背景呀!“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可见环绕着一个“乐”字,所包含的内容是多么广瀚,多么富有人生哲理发人深思啊!

  我们默诵着欧子的雄文,沿着怡亭后面的石阶,拾级而上,登临“玄帝宫”,极目四野,感到舒心悦目,心旷神怡,满园秀色尽收眼底。我们感到,这风光旖旎的瑯琊山,只是因为有了这流芳千古的醉翁亭,才显得更加妩媚多姿,光彩照人呢。

【醉翁亭小记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醉翁亭小记随笔散文04-27

生活小记的经典散文随笔04-30

醉翁亭小记900字作文04-28

每日小记12-19

“羽毛”小记04-28

随笔小记04-28

小记的作文10-01

校园小记05-01

中秋小记04-29

游园小记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