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录朋友圈及其他的散文

时间:2023-05-02 01:51:58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通讯录朋友圈及其他的散文

  昨天晚上往手机里一条条输电话号码直到零点过,生出很多感慨来。

通讯录朋友圈及其他的散文

  时代发展太快,手机不停更新换代,父母一辈儿就一直跟在后面拣二手或是三手手机用,从不知名的小破手机,到彩屏能照像的天语、一代神机诺基亚,再到低版本的三星、充话费送的海信,昨天又换上刚刚淘汰的还过得去的三星,父母们一路被动着走进智能时代,机敏如我七十岁的老妈,居然磕磕绊绊地学会了看网易新闻,不时学点食疗养生偏方,不时的会看微信,误打误撞的接几次视频通话,新奇感一直有,虽然边学边忘,但是肯尝试,不排斥,不象懒的动脑筋的老爹,不时为手机大发雷霆——给我换回去!太麻烦了!尽管排斥,他老人家还是学会了看计步软件,只是,再进一步的可能性不太大了。

  除了换手机,在资费变便宜的时候还给他们换卡换套餐,换一次折腾一次通讯录,有时导出神马的一时整不明白,就一条条手动输,这事儿干过多次了。好在他们的朋友圈也不大,就那么几十个联系人,除了亲戚邻居就是几个老同学老同事,有耐心一会儿就OK。有时也从自已的联系人里先挑几个输进去,输着输着就会发现,我和父母的交集只有有限的十几个人——我们的圈子在渐渐变大,他们的圈子在渐渐变小,通讯录里都是他们在那个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土地上结识的,有血缘的,有交情的那些人,归拢到通讯录里从A到Z依次排列,多是张王于姓,还有一些是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懂的简单字符,“孝”、“五”、“梅”……每个字后面都是一段记忆,一份乡情。

  把父母接出来三四年了,有孝的成份,更多的是私心,不想两地跑,生生的把他们从老家搬来。他们念叨着故土难离,最后还是过来了,很迁就我。不知道他们在这个城市是不是寂寞,可是知道他们很关心那个村子的风吹草动,喜欢高声扯着乡音跟老家人在电话里聊,那一个个名字仿佛一扇扇门,拔通了,一步就跨过了几百里的路程,一只脚就踏进了曾经熟悉的门槛。

  在这个城市,他们的作息如同时钟一样准确,早上接送娃上菜场,下午接送娃散会儿步,一前一后,蹒跚着穿行在大街小巷里,再就是一日三餐,茶水电视,偶尔会循着报纸里的广告去听个保健讲座,混在一堆陌生人里打发半天时间,然后回来再有滋有味的回味半天——他们终究还是寂寞的。他们对从老家来的“新移民”如数家珍,得闲就聚一聚,再远也能找过去,寻过来,拉上半天呱,解一解乡愁。

  每年暑假他们总要回去住两个月,接接地气儿,见见朝思暮想的那些人,你来我往,热闹许多天。在我的想象中,在老家的日子,仿佛一株干渴了许久的玉米淋了场大雨,从根茎到叶尖都吸饱了水分,变得青翠欲滴,他们神情舒展,自在适意,人也变得精神起来了。再想,就又是欠疚了。所谓故土难离,就是这个意思吧。不象我们,从十几岁就在外面念书,浮萍一样从一个城市漂到另一个城市,觉得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以至于走到哪就想把父母搬到哪,忘了他们是有根系的。

  于是,心虚的我总让小朋友当查颜观色的卧底,每天问一遭:他们今天看起来心情还好吧?有人和他们聊天吧?希望能听到让自己心里踏实些的回答,希望他们能适应在这里的生活,渐渐的在这片土地上扎下根去,有新的朋友和圈子。

  新的时代会有无限可能吧。老妈正在一点点研究新手机,学习使用微信朋友圈,可以离我们近一些,离这个时代近一些。只是当回乡的路变成了网路,看到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会有无声的思念生出来,不时化作细长的根须,绵绵长长的伸向那片土地。

  父母子女一场,有交集也有距离,谁都不是谁的全部。希望离他们更近一些,希望他们不寂寞,不时为自己的选择惶惑不安,也知道有些问题始终无解。

  他们的朋友圈的另一端,永远是故乡,梦绕魂牵。

【通讯录朋友圈及其他的散文】相关文章:

其他04-29

大班其他教案:区域活动_大班其他教案01-16

大班其他教案:春天来了_大班其他教案01-16

大班其他教案:学成语_大班其他教案01-16

其他教案:不怕冷的大衣_小班其他教案01-17

什么是其他功能04-26

其他教案-春05-02

其他教案-比的意义05-02

什么是其他功能04-26

其他部分倒装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