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九苦散文
佛经里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恚、求不得、五阴炽盛。
下面谈谈我的理解。
生之苦:出生前十月怀胎的闭闷,出生时在生门的挣扎,出生后衣食住行的不易,成长、成才和讨生活的不易,都是苦。活着本身就是苦。生之为人而不是物的苦,是一切苦的源起。
老之苦:老了,精力、健康和记忆,一切随风去,越老越恐惧,愁看秋叶落,无人相伴语。
病之苦:病来如山倒,佳年空恨少;苦盼康健来,命运自难料。
死之苦:表面看是一切苦痛的终结,但也是一切美好的终结。人一旦感到即将要和这美好的世界说再见,那么心内就有可能生出悔恨之苦、遗憾之苦、挂念之苦、不舍之苦。
生、老、病、死这四苦,全是自然规律造就的苦,是人生旅程必经之苦,惹不起也躲不起,唯有承受。
因为生死有命,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毕竟有限,所以,人的生死之间,一定会有的种种苦痛,全都会毫不留情地施之于人,使众生皆苦,菩萨奔忙。往往一苦将尽,一苦又生,从无灵丹,更无妙药,神仙也要忧心。
再谈另外四苦。
爱别离:人生和世情,也有好的瞬间。在最好的时光里,遇到了最好的人,最最亲爱的人。这绝对是一种幸福。美好的过去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有那么一个或一些内心美好的人在其中。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总会离开,心总会空白。所爱的人早已不在身边,只能思念和哀悔。酒入愁肠,总是要化作相思泪。这便是爱之苦。
怨憎恚:遇人不淑,小人当道,世间总有可厌可恨可气之人,这是无可避免的。更苦的是,这些人往往就在自己生活的近处,让自己眼见心烦,甚而提心吊胆。在这样的忧苦之中,作为一个严守道德高标的君子,只能心憋气闷,实在没有双全之法来改变受苦的局面。
求不得:某个理想永远不能实现,某个人永远追求不到,那便是求不得。求而不得,百求而不得,永远求不得,这种揪心苦,难道是因为太在乎了吗?假如什么都不在乎,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五阴炽盛:五阴炽盛苦是一切苦的源头,又是一切苦的集合,是繁复的苦,是错误的知见造成的苦,是难尽的苦海。
“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种过度欲念或行为对本心的遮盖。“炽盛”是说这五种过度欲念或行为遮盖之盛,犹如熊火燃烧之炽烈。色,即是声色犬马的生活,过度行乐的.态度,色会使人病苦;受,即是过度的压抑,过度的悲伤,总是逆来顺受,最终导致诸苦更深,难以自拔;过多的“想”,又会造成爱别离、怨憎恚、求不得之苦;行,特指妄行滥行的意志,它驱使着人麻木而又固执地行动,无辜地消耗健康和生命,又常常造就老之苦和死之苦;识,指的是人们都存在不可能成熟的认识,世事的无常是迷惑不解、难以认识的,只能造成人的愚昧无知,造成心无长物,浑浑噩噩而死,之后又下一轮回,又无辜地领受生死之苦。
第八苦的五阴炽盛苦是后四苦的归结。后四苦大都是主观所造成的苦,虽然因人而可多可少,但终究也没有人能全免。菩萨和佛祖也有流泪的时候。
写完佛经中所提到的八苦,我还想起自己多次受的一苦。也不知道这一苦该归到八苦中哪一类,暂且就单列开来,叫做好心没好报苦吧。
好心没好报苦指的是,带着古道热肠、过度宽泛地去做好事,却不一定有好报。这种没好报,用一首诗陈述出来,大概是:
历历春晖事,难受凄雨声;从前好人心,此刻不名文。
“凄雨声”会让好人寒心,会让后来人不敢做好人,好人的高境界会被不懂感恩的庸众耻笑,好人的良苦心甚至会招来恩将仇报的坏人亵渎。当一大部分坏人的人生走到了自私自利的逻辑上,那么,他们身边一小部分好人就会深受“好心没好报苦”,就不被理解,就仿佛身在地狱。
可是,佛祖竟然还在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这个“我”只是佛祖一人,和佛祖一起愿意下地狱的人,为什么没有一个呢?
也许佛祖正是愿意抢先受此苦,正是深受此苦不以为意,痛下大决心去做成大善,才成为佛祖的。
为了我们所真正在乎的可贵品格,如果难免要承受某一种深苦,那么就要勉强自己不去想、不嗔怪、永远快乐面对这种深苦,永远把受苦当做享受苦。如此,这样的人生又当如何呢?
【人生九苦散文】相关文章:
苦的滋味散文06-27
苦楝树散文06-30
苦才是人生02-08
腌苦菜散文01-26
人生,苦咖啡 -作文01-01
苦茶·人生 -作文01-01
人生中的乐与苦01-16
苦才是人生笔记07-12
感悟人生的经典句子人生的苦与乐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