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女儿》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山的女儿》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1
《大山的女儿》这部电视剧是以农村为题材的整体的剧情,看起来有一些平平无奇,但是却非常的细节和用心,把最真实的情感表达了出来。在播出之后也是好评如潮,无论是人物设定还是故事场景,都是非常接地气的,而且这部剧主要讲述的就是脱贫。杨蓉在这部剧当中的打扮也非常的符合原形,很多观众在观看了之后,之所以会连连夸赞,也是因为剧中的事迹非常的有感染力。《大山的女儿》主要讲述的.就是黄文秀这个人物,被称作为时代楷模,有刘奕军跟杨蓉主演,在演技方面也是非常精湛的。
黄文秀出生的家庭非常贫困,在毕业之后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选择回到乡村并且也奋战在扶贫的道路上,整体的剧情是完全不会枯燥乏味的,而且也充满了烟火气息。在播放之后收视率也位居第一。一开始的场面就非常的令人揪心,在扶贫反途中,黄文秀也遇到了山洪跟暴雨,整体的画面有一种很强烈的不好预感。
黄文秀因为心系灾情,所以生命也停留在了这个夜晚,这样的结局也令很多观众心动不已。很多观众在观看扶贫剧的时候,都非常害怕剧情不够真实。而这部电视剧的土味儿却非常的浓郁,黄文秀为了自己的梦想,一直都在不断的努力。具体内容非常的扎实,完全不会出现拖沓的情况,这部电视剧最大的亮点就是所有的演员说的都是广西方言。因为有方言的加入,也让整体变得更加真实了,而杨蓉在出演这个角色的时候也真正的融入到了广西乡村当中。虽然没有特别浮夸的剧情,但是也没有影响整体的观感,这部电视剧的表达方式也是比较朴素的,很多细节都非常的有感染力。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2
电视剧《大山的女儿》看完了,带给我的全是感动感动感动。一位不到三十岁的女娃,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工作,毅然回到贫穷落后的大山,真心把村民当作亲人,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奉献一切。期间竟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怎不叫人动容。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事情的属实性应该和电视上差不多,毕竟是真有好人的,只不过这样的人太少了。
感动的同时我有更多的是感慨,全国的扶贫工作都像黄文秀那样真心扶贫,我们还会有贫穷之说吗?同样是扶贫,黄文秀所代表的百色地区是那样一番景象,全国其它地方的扶贫呢?会是一个样子吗?应该是有类似的地方,但也是少数,这不全国就出现了一个黄文秀,多数地方的扶贫是不理想的,其它地方我不很清楚,我们这里的扶贫是令人失望的。
我有印象的扶贫是九十年代中期了,我们这里的扶贫和她们完全不同,一般是由市县级各单位派干部到农村去扶贫。一个乡镇由乡镇委选出几个应该是最贫穷的村子,来做为扶贫的目标。事实上选出来的都是乡镇上最有名的最富有的,一般是一些大点儿的,不能太偏僻的村子,大概原因是太穷太偏的村子招待都困难,交通也不方便。所谓的扶贫都知道不过是这么回事,走走形式,象征一下,又改变不了多少,更谈不上扭转了。去名村大村这叫让钱花在脸上,宁愿锦上添花也别雪中送炭。那时的套路基本一样,由上面各单位派出一到两名干部,进驻一个村子,在该村住在该村吃,一月要住多少天,一年下来多少次都应该有规定。他们在村里就是吃喝玩耍,毫无事干,和电视上演的大相径庭,大概是年代不同。别看他们有时间,又无事可做,可他们生活上还是需要专人照顾。大队为此专门找一个做饭的,伙食还挺好,平时就是扶贫的和做饭的吃,隔三差五或者有事时,村干部就一起用餐。一年下来连办饭的工资加招待费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那时整体都穷啊。关键是他们没有在这里的必要,还发着工资,浪费人力。一到年底,村里反而向扶贫干部送礼。会计保管和办饭的一块拿着称满村子里收笨公鸡,再弄一些小米花生等土产,至于还送些什么外人就不清楚了。当然了,人家来扶贫还是对村庄有利,这样在村子待上几年,也是有规定的时间,算是扶贫结束。其间扶贫干部和村干部一块商议,给村里上个什么事?这才是扶贫的'真实作用。一般都是给村里修一个小桥,或打一眼大口井,或盖一个学校等等。对村里的扶贫起作用不大,这是两千年时的扶贫。
进入二十一世纪了,我们这里的扶贫还是不断,也说明了上面的决心。扶贫的模式也先进实用了,不只是单纯的给建一个什么东西了,也逐渐开始给上一个项目了。我了解的一个村子,扶贫干部和村干部商议着给村里建高效保温大棚。这就实用多了,确实能为村里扶贫大有帮助。他们盖了高效大棚和普通大棚两种,这个花费巨大,当然了不是所有的扶贫都给与这么大的帮助,这个责需要看扶贫的单位,该扶贫的单位是市财政局,可谓是财大气粗,一般是达不到这种规模。投上巨资,拿出好地,使上功夫可最后的结果同样是不理想。因为这些大棚不是针对贫困户的,村里明文规定,谁想种谁承包。村里的贫困户他能包的起吗?他们有人力物力和能力玩的转吗?最后全部成了村里的干部和村里有能力的人种植了,又是一次锦上添花的行动,其结果可想而知。扶贫需要那么高端吗?既然建上了不会再帮贫困户谋资金谋技术?直到圆满销售,就像电视上演的那样帮助,不行吗?不会吗?就是管富不管贫。这就是我们的真实扶贫操作。
这里面还藏着一个大问题,建大棚花费巨大,说它花一百万也中,说花一百五十万也中,说花二百万也行,又很难掌握清楚,这里面的关键问题就不言而喻了。凡是做事出发点就不正确,其结果就一定不会好。甚至这个扶贫案例,在市扶贫大会上受到表扬都不算回事。
这是我们这里一零年左右的扶贫模式了,至于现在的扶贫应该更先进了,也称呼第一书记了吧。但是其核心性质不变就很难见效。这也难怪出现不了第二个黄文秀,多数都这么一个素质,这个扶贫怎能真正做好?好在我们这里还不是那么贫困,都能说的过去。但是想想国家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大的人力物力,我们下边的所做所为对的起我们的党和广大百姓吗?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3
进入七月,每晚八点央视一套两集连播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紧紧牵动着我钦佩而激动的心。一个柔弱而坚强,且洋溢着善良与道德的光芒,以其青春之智慧和对大山里父老乡亲无私大爱的身影,时时萦绕在我澎湃的记忆里,镌刻在我灵魂的深处。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广西大山里深度贫困的百坭村第一书记。从繁华的首都大都市,到偏僻穷困的小山村,从天之骄子,到扑下身子与父老乡亲为伍,一心一意奋战在脱贫一线的乡村第一书记。正值青春年华的知识女性黄文秀,如此惊人的身份转换让她身边的人感到惊愕和不可思议。然而,她割舍了爱情,告别了痴心真诚挽留她的男友,说服了亲人朋友的劝阻,她放弃了优越的都市生活,依然决然的回到了她曾经生活成长的大山深处。她本可在百色市委宣传部的办公室里,处理公务,迎来送往。但她却主动请缨,到深度贫穷而偏远的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
黄文秀,一个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文秀书记的大学生小姑娘,温和而坚定地走进了百坭村,并深深地走入了乡亲们的心里。
万事开头难。曾经村民疑虑的目光,村班子涣散的现状,村支书不愿接受改变的狂吼……接踵而至的挫折和打击,让这个年轻的
小姑娘曾流着泪水,彻夜地思索过。然而,当黎明的曙光穿越窗户,投射进心里的那一刻,她依然扛起锄头,带领村干部们挥汗如雨在帮扶贫困户的田间地头。
为了保护大片橘树不被砍伐,她独自驱车数百里,找专家,寻技术,苦口婆心,诚恳请求。终于请来了市里的农学教授和他的学生团队,他们进村入园,修枝剪叶,并指导橘园管理,培训农民技术员。终于使一度险些被人砍伐的橘树,迎来了硕果累累的`春天。村上一部分贫困户也因此脱贫致富。村民们更加
信任他们的文秀书记了。村班子成员之间也因此消除了误会,更加和谐团结了。
当初有人曾不止一次的问黄文秀为什么回村,她说,她出生在贫困的家乡,从小在父母艰难的扶养下上学成长,走出大山。她看惯了乡亲们饱受贫穷的煎熬。她说:“我回来就是要‘改变’的,要让贫困消除,让村子成为乡亲们的乐园”。文秀书记不仅这样说,更是一步一个脚印,风里雨里,不辞劳苦,一心一意地努力去做的。她帮带着两个孩子的寡妇双应姐买回了榨油机,办起了榨油作坊。她还多次上门反复劝导,使年逾四十的光棍汉黄元军重新振作,并主动出门学技术,不仅找到了一份劳务工作,还成就了他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
文秀书记不仅是第一书记,她还是村民的小妹,是女儿,是孙女……在乡亲们心中,她比亲人还要亲。八十多岁的孤寡老婆婆独自一人生活。文秀来村后给她梳头洗脚,还和村里青年一起给老人打扫屋子。当得知老人已有几个月没有吃到大肉时,她自己掏钱去镇上买肉,还亲自为老人烹饪喂食。老人家声泪俱下,感动不已。她却亲切地说,您就是我的亲奶奶,我是您的孙女,孝敬您是应该的。
文秀书记一心一意为村民过上好日子忙碌着。父母年老多病,依然生活在贫困中。她没有时间回家,常常牵挂二老,但因村里工作忙而不能脱身。直到得知父亲因患癌卧床,才匆匆赶回家,安顿父亲住院手术后,又匆忙赶回村子。
在黄文秀的带领下,百坭村成立了种植业合作社,养植业合作社,村民们依托自然资源,发展种养加工业,酿酒业,通过公司加农户加学院的现代联合模式,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支持。然而,当广西电视台闻讯赶来百坭村采访文秀书记时,面对镜头她却谦逊地说:“我做的还很不够。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从新手到熟路。"
是呀,“从新手到熟路",她曾多少次走访贫困户贴心交流,又曾多少次翻山越岭上门帮扶,带着专家技术员下田指导。调查摸底贫困原因,制定脱贫计划,落实帮扶责任,开展党建活动,调解村民纠纷……一桩桩,一件件,身负重重压力,肩扛时代使命,坚定的信念支撑起蓬勃旺盛的青春力量,在乡亲们
的眼里,她始终阳光灿烂,乐观向上,是一个永远不知疲倦,活力四射的热心姑娘,文秀书记。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她帮助百坭村实现道路硬化1.5公里,带领群众种植油茶,八角和杉木,发展猕猴桃,砂糖橘,农产品电商等多种产业。
历尽千般耕耘苦,迎来黄花分外香。黄文秀带领村民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使百坭村这个百色脱贫战场上最难攻的山头,全村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到2.71%,全村共脱贫88户418人。实现了贫困家庭户户有致富门路,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番。
然而,正当文秀书记满怀希望带领乡亲们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勇敢奋斗的时刻,不幸却在突然间降临了。-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书记在回村的路上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她靓丽的青春永远的定格在了30岁的坐标之上。闻讯扑来的村民哀声动天,哭声撼地,人们一遍又一遍喊着文秀书记的名字长跪不起,泪水涟涟。大山哽咽,田园恸哭,百坭村的父老乡亲们用最纯朴的真情表达着对他们的文秀书记的百般不舍,万般眷恋……
在当年的百坭村全面脱贫庆功大会上,支部书记搬出了黄文秀书记生前自费预订的两大坛酒,高声呼唤:“文秀书记,请一起为咱们的百坭村全面脱贫举杯庆贺,得不得?”,“得!”,台下全村的父老乡亲们齐声回答。这洪钟般的声音穿越林海,跨过河川,在百坭村的大山深处久久地回荡着……
黄文秀书记永远活在乡亲们的心中!
青山遮不住,黄花永亮丽。《大山的女儿》在观众涌动的泪水中徐徐落幕了,然而,黄文秀的名字却永远的闪亮在我灵魂的深处。
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获得者……万千荣耀彰显着她青春的辉煌,美丽百坭村铭记着她大爱的奉献。
正如感动中国人物给予她的颁奖辞:“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4
看完电视,那一幕幕感人的情节还时常浮现在眼前,常令我感动不已。坐在电脑前,我想把我的感觉写下来,然而想写的话太多,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黄文秀心怀大爱。黄文秀刚来百坭时,和龙战山为度假村吵过,但当老支书三叔跟她分析建度假村不利条件,黄文秀主动向龙战山道歉。刚来百坭村时,大家还没有认可她,面对冷嘲热讽她从不见气,像个没事人一样。龚福洋到乡里,到县里去告她们,她还多次上门家访,在龚福洋的儿子偷着去昆明学种烟时,她亲自开车追到了白色,追到火车上。不管村民如何对待她,她都毫无怨言,想方设法地帮助村民解决困难。她多次说我是百坭人,我们是一家人。
她不是来镀金的,她是来帮助百坭村脱贫的。黄文秀是在国家资助下完成学业的,她和贫困户感同身受,贫困就像一根刺扎在她心中。为了保住砂糖桔,她顶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为了扩大枇杷种植面积,她们甚至揭发顶头上司的侄子。她想的不是个人得失,她想的是百坭村的脱贫。
韦奶奶是个空巢老人,眼晴不好,提起她来,曾经的扶贫干部钱经理是一脸的嫌弃,说她身上有异味。黄文秀一点也没有嫌弃,亲切地唤她奶奶,得空就去帮她洗头,照顾她的生活起居。一次,黄文秀从韦奶奶家出来,正好碰到了龙战山,龙战山问她在这里干什么?说她们家又不是贫困户。黄文秀说,我来帮韦奶奶洗头,我们村对空巢老人关心不够。龙战山私下里对蒙昌龙说,你知道韦奶奶多久没吃过肉吗?黄文秀知道,韦奶奶有一年多没吃肉了,那天过节,黄文秀特地叫人在镇上买肉回来,这件事对龙战山触动较大。
黄文秀,是个乖女儿,父亲对她要求很严,工作永远是第一位。正在六叔那儿家访时,接到姐姐电话,得知父亲得了肝癌,当时就哭了。姐姐叫她快回去,只有她才能劝得动父亲。她立即赶回去,送父亲去住院,因为六叔喝了一碗酒,不能开车,龙战山开车送她。在回家的路上,黄元军打电话来,说钱经理送榨油机来,黄文秀说她今天有特别重要的事,回不去,黄元军说,妹,这事你不能不管。黄文秀说我知道了,挂了电话,委屈地哭了,她还是稳住了情绪,叫停车。此时此刻,她已是归心似箭,姐姐正在家等她呢,但是她说这事没处理完,她心里也不踏实。此时此景,半路返回,多少人做得到?
在那用屯全屯脱贫的庆功会上,黄文秀高兴多喝了,送她们离开时,听到村民唤她是大家的“家长”。黄文秀转头说,我不是你们的家长,你们都有自己的家长,我也有我的家长,我的家长今天很高兴,这个时候她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她担心自己的父亲,他想对父亲说,那用屯全屯脱贫了,她的努力没有白费。
只有心中有大爱的人才能有这样的`格局,才不会和别人计较,只有心中有大爱的人才能把别人的奶奶当成自己的奶奶,只有心中有大爱的人才会感同身受,想方设法去帮助别人,只有心有大爱的人能真正做到舍小家顾大家。
黄文秀敢作为,勇担当,不怕得罪人。刚来百坭村时就宣布村委会室内禁烟。走访时,贫困户蒙昌盛的猪栏做得好,但是空的,她当即批评驻村干部小杨,作为责任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蒙昌龙说兰双应做党小组长不合格,和兰双应发生争执时,黄文秀没有听之任之,而是当即决定接下来的党课改为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种植户和昌龙嫂起争执时,黄文秀果断地叫村干部通知党小组长动员村民上山背枇杷,及时地解决了问题。
短短八个月,黄文秀取得了让人钦佩的成绩。二0一九年元旦,黄文秀来到百坭村八个月之时,百坭村当年已有八十八户四百一十七名贫困人口脱贫,百坭村荣获脱贫攻坚先进村、文明建设先进村、优秀党支部三面锦旗。
短短一年三个月,黄文秀帮助村民修好了路,架起了路灯,成立了烟草合社、畜禽专业合社、枇杷种植合作社。村民们看到了希望。
更可贵的是,短短一年三个月的时间里,百坭村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人人争先,个个奋进。黄文秀带动和激发了村两委和驻村干部的积极性,干部党员拧成一股绳,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百坭村民的思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刚到百坭村时,贫困户都躲着她,现在黄文秀一句话,村民冒着雨来了。雨中背枇杷,是百坭村民对黄文秀一年来的工作最好的“评语”。
黄文秀想的不只是全村脱贫,想的不只是眼前的职责,她想得更远。黄文秀对北师大的师弟师妹们说,我们第一书记现在谈得最多的不是脱贫,而是如何保证在脱贫之后没有人返贫,如何保证脱贫之后一年比一年富裕,如何保证村民生活富裕了精神层面也有所改变,如何把村民的善良和自尊激发起来,发扬光大,这才是我们的责任和目标。
黄文秀不只说说而已,成立合作社是她防止返贫的第一步,她和新化镇其他第一书记起草的《乐业建议》,谈的就是在全面脱贫之后,如何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如何提高村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最后一集,我都不忍心看,我相信很多人都不忍心看。黄文秀在看望刚出院的父亲,返岗的途中遇山洪暴发,不幸牺牲,年仅三十岁。
当噩耗传来,村里的人都哭了,韦奶奶一声孙女儿呀撕心裂肺,让人痛心。
一个阳光美丽的小姑娘,一个乖巧听话的小女儿,一个一心一意为人民办实事的好书记走了,走得让人不舍,走得让人心碎。黄文秀用她最美的青春,诠释着生命的意义,黄文秀虽然走了,但她永远活在百坭人心中,永远激励着千千万万人努力前行。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5
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感动中国的颁奖盛典上,白岩松这样向黄文秀致颁奖词,催人泪下。以“时代楷模”黄文秀为原型创作,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则再次引领观众走进黄文秀30岁平凡而伟大的奋斗人生,点点滴滴,情真意切,令人泪目。
换一种方式认识黄文秀。不同于以往平铺直叙,娓娓道来的英模题材剧,《大山的女儿》节奏飞快,艺术表达新奇,开场就以倒叙手法将观众的情绪迅速拉到顶点。暴雨之夜,黄文秀独自驾车行驶在崎岖山路上,年迈父母担忧返程的女儿,百坭村同事不停打电话发微信预警山洪,让她不要回村,可惜一切都来不及了……该剧开篇用急促紧张的镜头真实再现了黄文秀生命的最后时刻,令人心痛。然而故事讲到这里,导演却出人意料地采用了打破第四面墙的电影语言——杨蓉饰演的黄文秀直接面对镜头,像对观众诉说一样,平静地介绍自己:我叫黄文秀,由此拉开了她30岁的无悔青春。不少观众表示:“好故事越真挚,越打动人。开场的山洪,黄文秀坐在车里的最后一次自我介绍,把我看哭了。”“今天的眼泪为黄文秀而流。看着黄文秀殉职前在车内的自我介绍,再看她带着父亲看天安门,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下来。也许是因为一开始就知道结局,她的笑容是那样灿烂,越动人、越心痛。”“看《大山的女儿》,又像去年看黄文秀事迹图片展那样忍不住哭了。舍小我,为大我。内心有多热爱人民,才有如此坚定信念,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向黄文秀致敬!”
电视剧《大山的女儿》生动形象地还原了黄文秀不忘初心使命,奋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感人故事。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黄文秀学姐已经离开百坭村、离开我们三年了,但她身上的精神从未远离我们。回顾黄文秀学姐的`一生,她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但这并没有消磨她的意志,反而给了她对抗生活的勇气。成年后,她不远千里来到长治学院求学,从广西百色到山西长治,这是红色精神的延续,是红色血脉的传承;研究生毕业后,黄文秀义无反顾选择回到家乡;在那满镇挂职后,她又主动请缨,选择做百坭村的驻村第一书记;牺牲的那天夜晚,她怕耽误第二天的扶贫会议,没有选择留下。最终倒在了扶贫一线上。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像文秀学姐一样站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无私伟大的扶贫工作者们,我们国家的脱贫攻坚事业才如此向好。这种伟大的精神将持续激励着我,积极影响着我把青春的活力融入到为祖国为社会奉献的事业当中。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6
近期,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在央视一套热播,全国网收视居高,热度不断升温。该剧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黄文秀为原型而创作,讲述了北师大硕士毕业的黄文秀主动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选择成为一名选调生奋战在脱贫一线。黄文秀克服困难、不懈努力,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带领全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脱贫18户56人,教育脱贫28户152人,发展生产脱贫42户209人,共计88户417人,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至2。71%;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6。38万元,实现翻倍增收。然而一场暴雨,却将黄文秀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路上。虽然黄文秀牺牲了,但是扶贫并没有结束,其他人接过黄文秀的接力棒,努力使百坭村实现了全村脱贫。而如今,黄文秀为百坭村设计的愿景也一一实现,一个幸福的百坭村逐渐呈现在世人眼前。
黄文秀在风华正茂的年纪,选择扎根基层、反哺家乡,奋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作为一名选调生,我深受感触:
一是要坚定信念,汲取奋勇开拓的智慧力量、凝聚踔厉奋发的拼搏力量、迸发敢闯敢干的青春力量,始终坚定不负人民、不负党的决心,将青春热血奉献给我的家乡。
二是要担当实干,俯下身子、深入地头、联系群众、做好调研,时刻听取群众的心声、心愿,用双脚丈量乡村的广阔,用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树立起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建立起实干为本的工作原则,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
三是要提高本领,知识方兴未艾,科技日新月异,新时代新形势新变化对当代青年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多到问题现场调研,多在基层一线墩苗历练,加快成长为党和人民需要的人才。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7
电视剧《大山的女儿》中,有很多场面都使我热泪盈眶。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黄文秀可以选择大都市的优渥生活,像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一样,把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作为生活的点缀。可她在回乡与留城的两条道路上,毅然地选择了前者,用绽放的青春回报家乡的养育。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她用脚丈量了百坭村的每一寸土地,誓将蓝旗变红旗。入村伊始,她从改变村委会广场的环境做起,从培养村委的文明习惯做起,从转变乡亲的观念做起,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在关键时刻,她能帮村民挡棍子;在鳏寡老人面前,她能做贴心暖人的亲闺女;为了让优秀学生不辍学,她能追赶到火车上;为了坚持把挂果的砂糖橘保留下来,她能克服各种各样的阻力……
黄文秀记得老父亲的话,用桂柳话跟村民打交道,帮助乡亲们解决实际问题,换来村民的信任。在扶贫路上,她不辞辛苦,一户户地走访。她的'愿望不只是让贫困户脱贫,而是让他们永不返贫。作为第一书记,她要面对各种风险挑战,要妥善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她不惧恫吓,不为利诱,在一心为民一身正气下不怒自威。她讲究工作方法和策略,善于建立“攻守同盟”;她扶贫先扶智,延请专家解决农科问题,寻找致富带头人担当领头羊,开辟出一片光明的前景。当路灯亮了,当果实收获了,当贫困户的腰包鼓起来了,第一书记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渐渐高大了,她变为村民的主心骨。
用黄文秀的话说,“我到百坭村不是镀金的,是来帮助乡亲们脱贫的,不改变面貌绝不离开”。为此她脚踏实地,付出了许多艰辛的努力。在走访不顺的情况下,她也曾有过彷徨和沮丧,但正因对脚下的土地爱得深沉,她将委屈埋在心里,把阳光和微笑挂在脸上。
《大山的女儿》在开篇即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将观众的情绪带入高点。黄文秀的独白,让荧屏前的观众难以自抑。三十岁的人生是短暂的,但她作为优秀扶贫干部和选调生的代表,在老百姓的心中树立起的是不朽的丰碑。正如该剧主题歌《秀丽的翅膀》中唱得那样:“我要挥舞那秀丽的翅膀,让小小身体爆发出力量。”我们不愿相信消失在暴雨中的人是黄文秀,我们都希望在助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涌现出千千万万个黄文秀,心怀希望和梦想,为着伟大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8
近日,以黄文秀为原型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正在热播,我和大家一样被黄文秀的感人事迹打动……
“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这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黄文秀的颁奖词。黄文秀同志生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百色工作。—年黄文秀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埋头苦干,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年6月17日凌晨,她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黄文秀同志被追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青春无悔,她用忠诚担当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按照黄文秀的北师大硕士的'学历和能力,她本来可以选择留在北京或者出国深造,按照流行的“成功学”,可以有“更灿烂的前程”,但她毅然选择了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线倾情投、在穷乡僻壤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忠诚担当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巧干实干,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扎根基层、一心为民”的价值追求。黄文秀把青春之梦写进了泥土里,她一次次走进贫困户的家中记下来一本本的扶贫日记。正如她在日记中写的“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她用无数次的入户、无数次的谈心交流,换得了老百姓的拥护。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有一个为民服务的大局意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黄文秀一样,用双脚拉进与群众的距离,用暖眼细雨温暖民心,走与众不同的别样人生。 “有的人死了,但她还活着”。黄文秀把生命奉献给了百坭村,她永远活在百坭村群众的,也永远活在我们的中。她的事迹值得铭记,她的精神值得学习,作为一名积极向党靠拢,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的我更要以她为榜样,从她身上汲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往直前的精神伟力,积极向上,无私奉献,用担当践行忠诚,用在奋斗诠释本色,做忠诚干警担当的时代先锋,我想这才是对她最好的致敬和怀念。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9
观看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在第一集后,同为选调生的我心中感慨万千。第一次了解到选调生就是在学习黄文秀师姐的先进事迹时,黄文秀师姐在硕士毕业时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时机,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广西。剧中,父亲劝说女儿:“我们家里可比不上北京。〞黄文秀师姐的答复是:“正因为如此我才要回去。〞回报家乡、建设家乡也是我选择报考选调的初心,因为我明白家乡的.开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家乡人的努力和奉献,更明白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的开展中去。未来,我也会走到基层的工作岗位上、走到田间地头,我将时刻铭记我作为一名党员的使命和担当,以优秀的黄文秀师姐作为典范,甘于吃苦、戒骄戒躁,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扎根基层、不懈奋斗,在家乡土地上奉献我的青春、奉献一份力量!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10
在看了央视播出的《大山的女儿》,我内心感慨万千,她牺牲的那一刻,我不禁潸然泪下。
北师大硕士毕业的黄文秀动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她的家乡,在百色市委宣传部任职,她主动请缨到广西最贫困的一个小山村百坭村任第一书记,白天她走村事户谝访贫困户,晚上与“村两委”研究脱贫对策,制定工作方案全力推进。黄文秀克服困难、不懈努力,在一年多时间内让88户贫困户顺利脱贫。但是一场暴雨却将黄文秀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路上。黄文秀牺牲了,但是扶贫并没有结束,其他人接过黄文秀的接力棒,努力使白坭村实现了全村脱贫,如今黄文秀为百坭村设计的.愿景也一一实现,一个幸福的百坭村逐渐呈现在世人眼前,该剧展现了以黄文秀为代表的新时代青年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奉献精神,描绘出一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画卷。该剧是一部根据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黄文秀事迹改编创作的现实题材电视剧。
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这样评价黄文秀:“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
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在自己为之热爱的工作岗位上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她将30岁的大好年华定格在扶贫路上,将知识带回家乡,用行动建设家乡,用生命谱写扶贫乐章,身体力行,不忘初心,知重负重,砥砺前行,她是脱贫攻坚道路上的践行者,同为选调生的我们。更要以她为标杆,主动担起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重任,扎根基层,脚踏实地,用实干谱写未来。
通过观看电视剧《大山的女儿》,我对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有了进一步了解,黄文秀同志对初心的坚守令人敬佩。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心里要燃气一团火,要像黄文秀一样,在选择理想的时候,要让自己真正热血起来,要主动响应祖国和社会的需要,投入到真正可以发挥拳脚的地方,在基层这边给祖国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地方。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11
《大山的女儿》这部剧是根据真实事迹创作,讲述黄文秀从乡村走出来,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到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动人事迹。
其中,无论是场景细节的处理,还是演员的表演细节方面,极其真实地还原了脱贫攻坚战中的情节,农书记经典迷彩服,极具特色的'农家屋,包括口音方面的处理,极大地还原了当时情景。
细节方面真的很打动人心,看到预告的时候就已经泪目了,那句“总有人要回去啊,而我,就是要回去的那个人。”为了人民,黄文秀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一条艰辛路,她放弃了大城市的优越条件选择,转身来到小乡村,没有任何的保障,没有鼓励,甚至连前方道路会如何,她自己都不清楚,她一颗炙热的心,迎接万难,来到基层
为脱贫攻坚战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剧中的一个人特别吸引我,农战山农书记,脾气倔,但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村里人,他的立场都是为了人民,为了大家,起初,他看到新来的黄书记行为做事别具风格。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12
最近一段时间,完整追了《大山的女儿》。因为知道结局,所以对这部剧的态度,从一开始是不敢看、不愿看的,但是心里又想看,所以着实矛盾纠结了好几天,这期间也看了一点其他的肥皂剧,觉得无比空虚,最终决定还是要看文秀书记。然后一口气追完。每一集的剧情都让人感觉心里暖暖的,涨涨的,都让人眼含热泪,里面没有一丁点刻意的煽情,有的只是一点一滴的真实的琐碎的事务,却让人产生最真实的共情。昨晚看到最后一集,我们一家三口鸦雀无声,平日里都是笑呵呵的老公,也在偷偷的抹眼泪。我记得之前刚刚播完《山海情》的时候,我也是写了一个文章来谈观后感,当时就觉得《山海情》是我近二十年看过的最好的电视剧,没有之一。《大山的女儿》我认为是可以与之比肩的,不管是从演员的演技上还是剧情还是给人带来的感触上,都很优秀。
剧中几个演员的演技都很好,没有浮夸造作,很真实,与人物特征非常贴合,饰演文秀书记的杨蓉已经让人忘记了这是谁在演,让人忘记了她之前演过什么角色。虽然现实生活中没有见过文秀书记,但是从演员身上,感受到了文秀书记的那股劲,那股精气神儿!支书的扮演者刘奕君不仅长得帅,而且演什么像什么,同时还在播的《张卫国的夏天》里面林宏年的角色和支书的角色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这说明演员的'演技非常棒。本剧中支书从开始的倔强和抵触到后来一点点被文秀书记这种无私和干劲所折服,刘奕君很好诠释了这一变化历程。其他几个主演也都演得很好,蒙昌龙从开始想要扩大枇杷种植时因为没有得到文秀书记的支持所以是有敌对情绪的,再往后随着种烟合作社的成立,一成提成,让他开始思考,再往后,看着班华元的沙糖桔合作社分了那么多钱,他是很纠结的,到最后文秀书记带领上千人冒雨背枇杷,他其实是很感动的,但仍然坚持着没有供出马万里,直到马主任冤枉文秀书记千钧一发之际,他终于站了出来,说出马万里吃回扣的真相。演员也演出了蒙昌龙的心理活动,很细致。还有黄元军的懒汉形象简直太精彩了。
剧中的角色除了马万里外,没有绝对的坏人,几个村干部都那么好,虽然蒙昌龙在其中显得有些另类,但是其本质不坏,从偷偷给岑利凌家送水泥就可以看出。罗姐是在文秀书记到百坭村以来从一开始就对她特别友善的人之一,后来为了让老公帮助贫困户种烟,与其斗智斗勇,这何尝不是一种舍小为大的优秀品质。还有驻村干部老李在爱人去世后瞒着大家第二天就投入工作,在会议上铿锵有力的表态,和后面坚持住在贫困户家里帮助贫困户养鸭子,无一不让人动容。支书全力支持和配合文秀的工作,为了阻止蒙昌龙带人砍树,那横拦在地里的小电驴,让人觉得这个支书又酷又帅又可爱,还有他卖萌耍帅地给自己爱人做工作酿酒合作社只提0.5个点,都让人感觉到这是一个身先士卒的好干部……
有人说这部剧是不是有点拔高了,我并不这么认为,扶贫工作的真实情况会比电视剧中演的更加艰难,真实的文秀书记付出的努力会比电视剧呈现还要多,其中的心酸和艰难,从她的日记中可见一斑。我虽然没有下乡做出扶贫,但是我的同事曾经做过扶贫的驻村干部,每天两万多步,虽然工作的内容不清楚,但是最起码可以肯定的是驻村干部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在看这部剧之前,我一直不太理解第一书记都做哪些工作,为什么让这些文化水平高的人做第一书记,现在才懂得,第一书记不仅仅是处理村里的日常的事务,更多的是需要有见识、有能力、有方法,为脱贫致富提供更好的思路。文秀书记不仅做到了这些,而且还把每个村民的情况都放在心间,平凡中见伟大。文秀书记的精神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工作中的责任和担当。这是现实中很多人都欠缺的,需要去弥补的。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肩上扛着担子与责任的人能意识到这一点。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13
我国的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共产党的荣耀使命,更是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项事业的伟大与卓绝,无需拔高、不必渲染,真实就是其最动人的力量。《大山的女儿》客观呈现了脱贫攻坚战的艰巨性和必要性,并真实展现出黄文秀在融入这项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如何从“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到“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的成长过程。
剧中既没有回避黄文秀初出茅庐的稚嫩,也没有隐匿她遭遇的挫折。石山林立的百坭村是个深度贫困村,全村472户中有贫困户195户,且全村11个自然屯位置分散,多个屯距村部都在10公里以上。“我们这里穷了那么多年,真的能脱贫吗?〞“你一个城里来的女娃,能行吗?〞剧中,村民们的疑心让初来乍到的黄文秀面临严峻考验。村里的懒汉黄元军一听到脱贫就跑;嗜酒如命的周六猛因酒致贫,一句“她扶她的'贫,我喝我的酒,跟我有什么关系〞,不仅揭示了他贫困的原因,也代表了一种不关心、不信任的态度;连村委会的同事也对黄文秀的脱贫方案不抱期望,村支书农战山更是直言:黄文秀就是来镀金的,走走过场,是拿百坭村当她的试验田。由此可见,百坭村的脱贫难度不仅在自然地理条件上,更在于人心。黄文秀有过沮丧,有过动摇,但依然选择坚持。她挥笔写下:“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黄文秀正是在挫折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扶贫干部。扶贫先扶志,关心群众先了解群众,先放低姿态,扎进泥土,从小事、实事做起。剧中,黄文秀第一次进村,从治理环境卫生,标准停车,村委会室内禁止吸烟,将微信工作群命名为“脱贫攻坚地表最强战队〞等细节做起,提高了村委会精神风貌和工作斗志;为了全面了解贫困户真实情况,黄文秀走村串户,满大山跑,一户贫困户都不落,绘制了“脱贫攻坚战役图〞挂在墙上,脱贫一户就插上一个红旗。她给村里安路灯,给村民参保新农合,让危房老人住进了崭新高楼,通过电商销售砂糖橘,成立百坭烟草合作社、酒业合作社,让村民真正挣到钱、得实惠,一件件实事做到了村民的心坎里。
这样一条鲜明的成长线,勾勒出黄文秀的心路历程,展现出扶贫干部与群众共同成长、互相促进的情感脉络。《大山的女儿》里的黄文秀,不再是校园里的天之骄子,而是脚踩大地、满身泥泞,与百坭村融为一体的家人、朋友,是带着大家脱贫致富的“大山的女儿〞。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14
近日,一部以“时代楷模〞黄文秀为原型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走上荧幕,影片真实复原了一位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工作时机而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当代青年,她带着村民实施脱贫攻坚的故事,引起了广阔基层青年干部强烈共鸣。
从走出大山到反哺家乡,黄文秀以其“一心一意〞的坚决信念、“一往情深〞的为民初心、“始终如一〞的无私奉献彰显了新时代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广阔青年干部要读懂本片中的“精神密码〞,拿好信仰之“杆〞、责任之“桨〞、创新之“犁〞,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决、更加自信地擘画壮丽蓝图。
以信仰为“杆〞,举好“乱云飞渡仍沉着〞的理想信念之旗。“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她白天遍访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晚上与“村两委〞研究脱贫对策,夜深了,一个人孤零零住在村部一间缺乏10平方米的小屋子里,用初心坚守着曾经许下的诺言。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唯有理想信念,才有“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姿态不惧乱云飞渡、勇竞百舸争流。回望党的百年风华,无数的伟大成就都是革命先辈们在饱受饥寒的艰苦条件下创造的,正是有理想信念这最丰富的“精神食粮〞,党和人民一同跨越“娄山关〞,勇闯“腊子口〞,不惧任何挑战,在百年变局中开创新局,踏平坎坷成大道,信仰的力量在百年风雨洗礼中生生不息,越发活力。
以责任为“舵〞,掌好“舍我其谁挑重担〞的使命担当之舟。她毅然接受组织安排的任务,奔赴偏远的贫困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带动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敢于担当,勇于作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新征程上充满挑战,唯有担当实干,方可赢得民心,顺应时代。“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新时代要求我们不能畏首畏尾、避难就易,要有越是“险滩〞越要闯,越是“陡坡〞越要攀的“闯劲〞,“怕担责、恐问责〞的青年干部究其根本是忘了初心,必将被人民抛弃。“我为群众办实事〞不是一句口号,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入手,敢抓敢管、敢试锋芒才是守使命、勇担当、固初心的直接表达。
以创新为“犁〞,耕好“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开拓创新之田。“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山里缺产业问题,她带着村干部和群众学经验、找路子;为了翻开销售渠道,黄文秀带着全村开展电商;为了解决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黄文秀带着大家修建蓄水池、渡槽……新时代对青年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青年干部要提升工作的创新意识,打破惯性思维,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开展需要。创新首要在学习,要有本领恐慌,学习要不拘泥于形式,坚持学理论与学典型相结合,结合自身的优势创新谋划工作,探索路径,第5页共6页
而非凭空想象。创新要有勇气,切忌固步自封,敢于正视问题、突破常规,善于探究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创新要有意识,要从思想上增强创新意识,跳出传统思维框架,尝试从新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开拓全新模式。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15
荧屏上的黄文秀形象,知行合一、立体饱满。她从乡亲们那里汲取智慧和营养,也向乡亲们传播新时代的新思想和新理念
观看电视剧《大山的女儿》,不禁热泪盈眶、思绪澎湃。伴随着荧屏上“时代楷模〞黄文秀平凡而又非凡的人生历程的艺术再现,感受着这位“大山的女儿〞精神不断升华的轨迹,我为荧屏成功塑造了黄文秀这一艺术典型、唱响新时代青春之歌点赞。
这部关于精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的影视作品,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如剧名所示,《大山的女儿》浓墨重彩地为“时代楷模〞、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原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树碑立传。如果说作家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培育和引领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投身革命事业,那么,《大山的女儿》坚持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以精彩的故事、生动的细节、鲜活的语言,塑造既有理想又脚踏实地、既有精神高度又有文化内涵的新时代青年黄文秀形象,再次唱响了青春之歌。
黄文秀的形象已经出现在一些文艺作品中,同题创作,《大山的.女儿》充分发挥电视连续剧的独特优势,着力刻画人物的精神世界。荧屏上,黄文秀的艺术形象真实可信、可亲可学,既具思想深度又具感染力度和人性温度。全剧对黄文秀一生的表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从黄文秀出生到求学,主要凸显党和人民、社会和家庭对她的培养。她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放弃留京,主动申请回家乡,到艰苦的农村当驻村第一书记。此后,她真抓实干,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提升精神境界。剧中,她翻山越岭走访住在山上的残疾人黄美沙与韦平雨一家,目睹了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联系落户和医保事宜,维护了他们的自尊,使他们看到了希望。上级组织为让黄文秀安心照顾患癌的父亲,提出将她调回市里工作,但她仍坚守在一线,要与乡亲们一起让百坭村永不返贫、共同致富。其家国情怀、忠孝情结,感人至深。荧屏上的黄文秀形象,知行合一、立体饱满。她从乡亲们那里汲取智慧和营养,也向乡亲们传播新时代的新思想和新理念。
电视剧对于黄文秀驻村第一书记形象的塑造,桩桩由“事〞入手,件件着意于“魂〞。她不仅帮助乡亲们从经济上脱贫,更可贵的是引领大家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从精神上脱贫。村两委班子连同几位扶贫干部,都在她的影响下思想得到了可喜的升华。从龚福洋到黄元军、从双应姐到班小班,再到以龚连升为代表的中小学生,也都在黄文秀的言传身教下转变成长。饰演黄文秀的青年演员杨蓉,表演朴实自然、感人至深。经由杨蓉的动人演绎,典范的形象、楷模的形象,绽放出荣耀。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青春之歌。“大山的女儿〞黄文秀,她的青春之歌是如此壮美动人,让人铭记在心。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相关文章:
观看大山的女儿心得(精选8篇)09-01
关于大山的女儿的心得(精选7篇)09-03
观看大山的女儿心得范文(精选10篇)09-03
大山的女儿心得范文(通用7篇)09-03
大山的女儿心得体会(精选23篇)05-05
关于大山的女儿的心得范文(通用6篇)09-08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500字08-12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精选5篇)08-11
《大山的女儿》观后感(精选5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