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后感(精选11篇)
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会观看欣赏许多优秀的作品,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后感 1
为了更好的学习和贯彻“坚守初心、敬业奉献”的精神,12月23日下午,瑞幼党支部的部分党员教师去影院观看了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
影片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第一书记们的群像,他们扎根扶贫一线,用热血挥洒青春、用行动诠释奉献,勾勒出一幅有关青春、奉献、责任和勇气的时代画卷。
学习勇于开拓,做群众的致富领路人
影片开幕用黑白色调呈现了青藏高原的壮美但发展状况严峻的现状,面对这里的酷寒环境和部分村民的不信任,旺青罗布书记苦思出路,苦口婆心地劝说村民兴办养殖合作社……两年多的奋战,旺青罗布书记带领全村如期脱贫,在贫瘠的高原上开拓出一条致富的康庄大道。
作为教师,我们也要时刻学习旺青罗布书记敢为人先的精神态度,拥有开拓创新、敢闯敢试的勇气,在工作中不断创新理念、激活动力。
学习关怀备至,做群众的暖心劝学人
“村里家家户户都认识他,他也了解家家户户的情况”,胡小明书记对村情知根知底,和群众心贴心,对工作鞠躬尽瘁。他清醒的认识到只有兴教育、练内功,阻断贫困的代际传达,才能让这个曾经一度只有两个初中毕业生的彝族山村拔穷根、挪穷窝,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胡小明同志不仅仅是一名令人敬佩的书记,更是一名伟大的“教师”。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必须用更高的师德规范标准来要求和约束自己,时刻做道德上的模范、情操上的模范、责任上的模范……
学习栉风沐雨,做群众的家园建设人
“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这是属于黔西南大山深处坡头村的真实写照。易地搬迁,成为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然而,当地村民出于对故土的眷恋与不舍以及对搬迁的未知与不安,并不愿意离开大山,劝离难度极大。刘恭利书记带队走遍全村,晓以利害劝说,逐一解决困难,还带着村民们去看新居,直观地了解搬迁的好处。在她的努力和带领下,坡头村的村民们终于搬出了大山,住上了新家。
对于教师而言,我们的岗位虽小,但同样意义重大,我们要不断学习刘恭利书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做好我们的教育事业,用心感受幼儿,用爱呵护成长。
观影结束,老师们纷纷表示,真切的体会到第一书记们艰辛的付出、执着的坚守和攻坚克难的勇毅,深刻感悟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所应当具有的奉献和付出的精神,为幼儿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后感 2
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自在全国上映以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阔步新征程的昂扬斗志。影片用一个个真实故事生动刻画第一书记们扎根扶贫一线,用热血挥洒青春、用行动诠释奉献的动人事迹,勾勒出一幅有关青春、奉献、责任、勇气的时代画卷。
近年来,全国各省、市、县都会从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选派年轻干部到贫困村、难点村、后进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一线,选派干部认真履职尽责,披荆斩棘、负重前行,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观影时我总是不自觉地想,如果我是他们该怎么办?我该从何处着手带动百姓增收富?我要怎样才能向他们一样做到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和魄力?所以我理解选派“第一书记”的意义就在以下方面:
一是党组织和群众的沟通桥梁,是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第一书记”作为党组织从各单位选派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代表,带动扶贫是其核心任务之一,也是乡村振兴的支点,是联通党心民心的中坚力量。因此作为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是接触农村工作的重要一环,农村工作是保持稳定的前沿阵地,也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切实帮助困难群众、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加大对薄弱基层党组织的帮扶力度,推动基层党组织升级晋位,要通过抓好“第一书记”工作,切实改善困难党员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二是培养锻炼干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内生动力的重要源泉。选派“第一书记”,就是为了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向群众汲取营养,为群众贡献才智。不管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都要依靠本土力量、本土资源、本土人才来实现,借助外力帮扶,将输血彻底转为造血的持续动力,才能为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搭桥铺路、牵引定调。同时,这也给广大选派干部大施所能、大显身手提供培养锻炼的广阔舞台,和“练兵场”。
“第一书记”就应该要“驻村”,只有下到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听民意、解民忧、帮民富,让党和政府的政策在基层落;摸实情、办实事,与村干部一道为民排忧解难,促进当地发展。真情实意、真抓实干,才对得起“驻村干部”的称谓,才是真正“助村”的好干部。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要深刻体会到第一书记们艰辛的付出、执着的坚守和攻坚克难的勇毅。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用他们的精神激励自己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奋勇拼搏,在最美好的年华写下洋溢青春活力的篇章。
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后感 3
近日,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热映。作为亲历脱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自然想对反映我们自己的影片格外关注。未及看完,依然泪眼朦胧;看完电影,心情久难平复。该片真实讲述了四位扶贫第一书记通过搞产业、兴教育、抗台风、保丰收等带领群众摆脱贫困的先进事迹,讲述了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感人故事,展现了脱贫攻坚时期各地驻村第一书记恪尽职守、担当实干、吃苦耐劳、牺牲奉献的精神本色,直击人心、令人震撼。
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接棒而行,赓续“第一书记”精神品质,勇担重责,奔赴新时代乡村振兴“赶考路”。
怀揣为民服务“初心”,一往无前勇担当。“第一书记”这副担子不是谁都能“担”,得有为民服务的真心实意,得经组织考验选派,这不仅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重托。但当好“第一书记”角色,要像西藏日喀则市宗措村第一书记旺青罗布一样,身入乡亲、心系群众,为省下五千元运费和小一万饲料费,在平均海拔4400米的喜马拉雅山北麓开车十几个小时拉回村民养羊所需草料,不觉辛苦反而认为占了天大的'便宜。“第一书记”角色要在村民心里立起来,就得付出时间和真心,带着情怀,扎根乡村,不以第一书记自居,反以当好公仆自豪,一以贯之融入群众中间,为民代言、为民办事,义无反顾站在群众一方,知民所盼、纾民所困,接过“振兴棒”,跑出“加速度”,书写“为民服务”真章实迹。
磨砺担当实干“恒心”,爬坡过坎强韧劲。脱贫攻坚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乡村振兴也绝不会一蹴而就。“第一书记”活跃在一线战场,是村民战贫脱困、奔赴振兴的主心骨,是确保上级决策部署落实的尖刀兵,就是要担当干事的,必须要做好吃苦迎战的准备,锤炼迎难而上的自觉主动,磨砺担当实干的恒心毅力,像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博作村第一书记胡小明一样,为了改变彝区孩子教育,一户一户走,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帮,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练就“想干事、能干事、不怕事”的过硬本领和乐观心态。
坚定攻坚克难“决心”,不破楼兰终不退。“勇担当”“善作为”是基础,敢于破难题才是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法宝。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多变经济形势及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第一书记”要敢于接“烫手山芋”,不怕做“热锅上的蚂蚁”,像贵州省望谟县坡头村第一书记刘恭利一样,为了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历史难题,一轮接一轮地攻坚,一次又一次地动员,不达目标不放弃,不破楼兰终不退。新时代“第一书记”要紧扣“五大振兴”总目标,坚定攻坚克难的决心,拿出“赶考”的姿态,实打实、硬碰硬,破解乡村振兴关键性难题,争取更大功绩,擦亮“第一书记”名片,敢于创优争先,无愧“第一”称号,为“我们是第一书记”而自豪,让我们共同续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之荣光,在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中再立新功。
自豪,我们依然是脱贫攻坚巩固拓展期的第一书记!
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后感 4
昨天我看了一部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里面主要讲了很多书记来到各个贫困地区,帮助孩子读书,改变贫困地区的生活,让人们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多帮孩子学习怎样才能脱贫。最后许多贫困地区依次脱贫。
在我看到一个书记因癌症而去世的那里,我心如被初绞一般痛,要知道他可是人民的根顶梁柱,他去世了相当于柱子塌了,人民心中的依靠没了。如果我是贫困地区的一个人,那一定会尝到前所未有的.残酷。
在这里,我十分感谢你们这些人,是因为你们,我们才能有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一定会珍惜现在的生活,铭记你们这些英雄,为向你们学习,将你们的事迹发扬光大。
我想我现在改正我的问题,去努力做你们那样的人,还有很充足的时间,如果我能将你们做的事延续下去,让每个人当他们这种人,那该多好啊!
哪天真的这样呢,希望你们能看见第一书记们!
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后感 5
“文艺是时代的镜子,是历史的回响。”伟大时代的“主旋律”,都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我和我的时代”同频共振的互动,“我和我的祖国”血肉相连的信任,这份在全社会涌动的向心力凝聚力,是创造奇迹的基础,也是中国发展的根基。
近日,新闻纪录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开启全国公映。没有炫酷的特效,没有花哨的包装,没有所谓流量明星参演,但这部全程聚焦“第一书记”的现实主义作品,却以有血有肉的人物和真挚真切的情感,吸引了众多“自来水”,被誉为“年度最催泪电影”。
《我们是第一书记》为什么火,一位观众的留言很有代表性:“这里面的故事令我感同身受,和我平时看到的一样,特别真实。”事实上,正是这份深度亲历感,让脱贫攻坚主题作品频频成为爆款。讲述西海固移民搬迁故事的《山海情》,以个体的成长和经历再现“干沙滩”如何变身“金沙滩”;着眼村支书带领碗米溪村摘帽的《江山如此多娇》,以细腻笔触描绘农村产业脱贫的曲折不易;聚焦青年共产党员响应国家号召“走基层”的《最美的乡村》,以心路历程刻画主人公从抵触落后农村到积极投身改变的复杂情感……拍摄风格各具特色,结构情节各有千秋,但求真求实却是它们的共同底色。大家身边的真实故事、鲜活人物、现实问题,让观众们对这些影视作品产生强烈共情。
“文艺是时代的镜子,是历史的回响。”面对贫困这个人类社会的顽疾,几十年间,中国人披荆斩棘、栉风沐雨,不仅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书写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锻造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也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饶的素材。而那些山川换颜、百姓致富的故事背后,又有太多俯身一线、不计回报的奋斗身影。为让大山里的孩子接受更多教育,刚毕业的.大学生坚守村小数十年;为帮靠天吃饭的村民掌握一技之长,技术专家钻菇棚、掏腰包、挨拳头;为促村民加入养殖合作社,驻村书记行万里路、进万户家……舍小家、顾大家,肯奉献、敢担当,正是一个个这样的“人”,选择了一条叫做“没有退路”的路,才成就了中国式扶贫的壮丽传奇。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见证了无数人的奋起和改变,浸透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也自然成就了一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伟大作品。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事实说明,伟大时代的“主旋律”,都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新中国的成长史,本身就是一座座“干”字丰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是这样干出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就是在这样的实干中呈现出历史性新面貌。“国家需要什么就奉献什么,哪里需要自己就去到哪里”,如果说,一代代共和国的脊梁们以自己对“大我”与“小我”的抉择,引领国家前行的脚步,书写了这个日新月异的伟大时代,那么他们的奋斗,则早已融入中国人的精神血脉,成为文艺创作最深厚的精神滋养。有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奋斗者,有什么样的奋斗者就有什么样的文艺作品,这份内在的价值关联,正是“主旋律”作品纷纷成为爆款的动因所在。
这些年,“主旋律”作品渐成顶流,创造了一系列现象级的文化景观,这虽然有作品本身硬核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切身经历让大家对“那年、那事、那人”有了发自内心的认同。说白了,真正的“爆款”建立在人民心里。脱贫路上的“一个都不能少”,灾难当前的使命担当,面向世界的开放包容,桩桩件件清晰可感,也丰富着国人对家国的体认。作为亲历者、见证者,中国人对自己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也对主流价值和家国大事有了更多了解的热忱。“我和我的时代”同频共振的互动,“我和我的祖国”血肉相连的信任,这份在全社会涌动的向心力凝聚力,是创造奇迹的基础,也是中国发展的根基。
在观影团现场,有人问之前主要操刀商业影片的制片人,为什么会担任《我们是第一书记》这样一部电影的制片人?他并未直接回答,而是问了现场刚刚看完影片的观众一个问题,中国应不应该有像《我们是第一书记》这样的电影?答案毋庸置疑。
中国的事得中国人自己干,中国故事更得中国人自己讲。脚下的热土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些都是文艺作品取之不尽的题材富矿,也开启了文艺创作的“黄金时代”。激扬精神、感召奋斗,期待更多优秀作品不负时代,讲述更精彩的中国故事。
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后感 6
之前,我曾在电视节目中看到有关扶贫工作者的一些采访片段,但并没有真正的感受和触动,直到观看《我们是第一书记》这部电影后方才知道,在我国,能让一亿人摆脱贫困,是因为有1800个这样的第一书记在艰苦的岗位上,任劳任怨履行他们的职责,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甚至付出他们的生命,才使我国很多贫困地区在短短几年内达到脱贫的状态,真心为他们的奉献精神点赞。
电影通过几个片段真实记录了第一书记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没有任何摆拍,展现了第一书记的风采。我看到他们的'共同点是,满腔热情、默默奉献、深入百姓,实实在在做事,他们是得到村民认可的党的好干部。这样的群体在我们生活中接触不多,我知道,有些单位里会有扶贫工作者,但他们的角色和工作与影片中的人物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大多数人对这个群体并不了解,他们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平凡却又伟大,他们是历史应该记录和记住的一群人。我们生活的环境富足,不会想到,在我国有近一亿人还生活在这样的困苦环境中,他们收入低,信息匮乏,生存条件恶劣,学习环境差,看着影片中的孩子说鸡蛋是甜的,老师说考好了就给鸡蛋吃;有的地方竟然没有水喝得去很远的地方挑水;一个村里仅有一两个初中生;高海拔地区养羊成活率非常低;这些都让我鼻子酸酸的。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经过多年的攻坚克难,村民年收入大大增加,村里出现了五个学生,村民举家搬迁住上高楼大厦,这些翻天地覆的变化,这些成绩取得的背后,是书记们全身心投入,苦口婆心,百折不挠,任劳任怨,与村民融到一起,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他们默默无私地付出,深深打动了每位观众的心。
电影看后,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孩子们的笑容,村民的笑容,第一书记的笑容,这些笑容是如此地灿烂,是发自内心的笑容,是感染到我们的笑容。郭老师说,每次看这种电影都会忍不住落泪,来宝说,这部电影看得热血沸腾。是的,正是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有他们的存在,才使我国的落后地区逐渐摆脱贫困,使我国逐步走向强国。
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后感 7
《我们是第一书记》是一部深深触动我内心的电影。它以真实的故事为背景,记录了第一书记们在脱贫攻坚中的艰辛与奋斗,将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力量。从青藏高原的壮丽景色到四川大凉山的贫困村落,从黑龙江的丰收田野到贵州大山的易地搬迁,第一书记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带领村民们走出贫困,走向富裕。他们的身影在田间地头、学校课堂、搬迁路上来回穿梭,每一个努力都凝聚着对村民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特别是看到第一书记们为了教育而奔波的身影,我更是感动不已。胡小明书记在大凉山为孩子修建小学,让更多的孩子有勇气眺望未来;刘恭利书记在贵州大山深处带领村民易地搬迁,让孩子们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他们深知,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只有让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电影中的第一书记们不仅是脱贫攻坚的领路人,更是村民们心中的贴心人。他们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了解村民的需求和愿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他们的坚守和付出,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我们是第一书记》不仅是一部记录脱贫攻坚历程的影片,更是一部弘扬中国精神、彰显崇高信仰的丰碑式作品。它让我看到了第一书记们的坚韧不拔和无私奉献,也让我看到了中国人民在脱贫攻坚中的伟大力量。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第一书记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后感 8
观看《我们是第一书记》这部影片,内心深受触动,仿佛亲身经历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扶贫历程。电影以真实的故事为蓝本,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深情的叙事手法,展现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们带领村民搞产业、办教育、抗天灾、保丰收的艰辛与成就,让人在感动中看到希望,在希望中汲取力量。
影片中,每一位第一书记的形象都鲜活而立体,他们不仅是脱贫攻坚的领路人,更是村民心中的希望之光。胡小明书记在大凉山深处修建小学,让更多孩子有了眺望未来的勇气;刘恭利书记在贵州黔西南帮助村民易地搬迁,带领大家走出大山,迎接新生活;旺青罗布书记在海拔4300米的极寒雪域高原养羊,带领村民找到致富之路……这些动人的故事,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贫困地区的夜空,也温暖了无数观众的心房。
影片不仅展示了第一书记们的无私奉献,更深刻揭示了扶贫工作的复杂与艰辛。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贫困的现状以及村民们的种种困难,第一书记们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用真诚和汗水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在他们的努力下,一个个贫困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影片的结尾,一张张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牺牲的第一书记的照片缓缓闪过,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伟大的价值和意义,让人不禁泪目。这些英雄的事迹,不仅是对脱贫攻坚精神的最好诠释,更是对新时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写照。
《我们是第一书记》不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更是一部催人奋进的力作。它让我们看到了扶贫工作的伟大与崇高,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爱与希望的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以这些第一书记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后感 9
观看《我们是第一书记》这部影片,内心被深深触动,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影片真实地展现了第一书记们在基层的奋斗历程。他们远离城市的繁华与舒适,一头扎进偏远的乡村。那里有贫困的阴霾笼罩,基础设施薄弱,教育资源匮乏,村民们守着传统的农耕方式,收入微薄。但第一书记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带着坚定的信念和使命担当,深入到每一户村民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困境与需求。
在产业扶贫方面,第一书记们可谓绞尽脑汁。他们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探寻适合种植或养殖的项目。有的地方发展特色水果种植,从引进优良品种,到教授村民科学种植技术,再到开拓销售渠道,第一书记们全程参与。他们积极联系电商平台,举办农产品展销会,让深山里的优质农产品走向城市的餐桌,从而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改善了乡村的经济状况。
教育扶贫也是影片中的'重要内容。看到那些破旧的乡村学校,简陋的教学设施,第一书记们心急如焚。他们积极争取教育资源,为学校带来了新的桌椅、图书和教学设备。还组织支教老师,为孩子们带来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广阔的知识视野。他们深知,只有教育才能斩断贫困的根源,让孩子们有机会走出大山,去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影片中第一书记们与村民之间建立起的深厚情谊令人动容。他们与村民同甘共苦,一起在田间劳作,一起为村子的发展出谋划策。村民们从最初的怀疑观望,到后来的全力支持,这一转变的背后是第一书记们无私的付出与真诚的奉献。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为人民服务,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这部影片让我们看到了在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中,第一书记们的英勇无畏与默默奉献。他们是新时代的英雄,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祖国的大地上书写着壮丽的篇章。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也要努力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后感 10
在静谧的夜晚,我独自坐在屏幕前,观看了纪录片《我们是第一书记》。这部影片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扶贫事业的艰辛与辉煌,更映照出那些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们的光辉形象。
影片中的每一个场景都深深触动了我。那些第一书记们,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都怀揣着同样的信念和使命,那就是帮助贫困地区的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他们不畏艰难险阻,不惧山高水长,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他们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人民公仆”。他们不仅带来了资金、技术和项目,更带来了希望和信心。在他们的帮助下,贫困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影片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一位第一书记为了帮助村民解决饮水问题,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各个部门之间,最终成功争取到了项目资金。当清澈的自来水流入村民家中时,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第一书记们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决心和毅力。
观看这部影片,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扶贫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扶持。第一书记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着正能量,激励着更多的人参与到扶贫事业中来。他们的付出和努力,不仅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更改变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影片结束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些第一书记们的身影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更是我前进的'动力。作为一名普通人,我深知自己的力量有限,但我愿意尽自己所能,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们是第一书记》不仅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部激励人心的奋斗史。它让我看到了中国扶贫事业的伟大成就,更让我看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后感 11
在观看了《我们是第一书记》这部影片后,我的内心深受触动,仿佛随着镜头一同走进了那些偏远而充满故事的乡村。影片以真实、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第一书记们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感人形象,让我对“第一书记”这个群体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崇高的敬意。
影片中的第一书记们,面对的是条件艰苦、资源匮乏的乡村,但他们没有退缩,而是选择迎难而上。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的第一书记通过引进现代农业技术,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有的则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还有的关注教育,为孩子们的未来点亮了希望之灯。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温暖和力量,让人感受到第一书记们对乡村、对人民的深情厚谊。
在观影过程中,我无数次被第一书记们的坚守和付出所感动。他们放弃了城市的繁华与舒适,选择到乡村去,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希望和信念。在他们的带领下,乡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影片还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乡村振兴不仅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更关乎亿万农民的幸福安康。第一书记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传承。
回顾整部影片,我更加坚信,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同时,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像第一书记们一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是第一书记观后感】相关文章:
第一书记观后感07-14
第一书记手记04-28
《第一书记》观后感(精选16篇)08-31
观看第一书记有感05-02
观后感作文:唯有我们才能拯救我们自己10-02
第一书记事迹材料08-02
我们,我们10-19
关于支部第一书记工作纪实08-04
最好的我们观后感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