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重建》读后感

时间:2024-07-03 08:02:3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命的重建》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1

  往事已矣,逝者如斯,人生怎可重来?生命如何重建?露易丝·海端上的这碗鸡汤下料未免太猛,这是我乍看到标题的第一反应。

  很多时候,站在今天的路口去回首从前,都会有一种“再回头已百年身”的沉重感,带着一点宿命悲观,所以起初我是抱着一种不屑的姿态来翻阅《生命的重建》这本书的。

  一目十行先浏览了几页,突然感觉一股清泉破冰而入,清洌无比,让人从浑浑噩噩的世事中毫无征兆地冷醒过来,然后细细品读,发现这真是一本直达人灵魂深处的好刊物。

  不困于心,善待自己

  露易丝·海最后用她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很好地诠释了这本书的精华所在。所有的苦难和不幸,都是我成长的足迹,不能将我打倒,就必将使我坚强,关键不是外因,而看内在。

  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心里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每天告诉自己“你没有任何价值”,那就不要怪别人像对待门口的擦鞋垫一样对待你,正是因为你内心存在的这种思想,才会吸引别人用那种方式来对待你。

  你每天觉得自己是个糟糕的人、是个倒霉的人、是个一无是处的人,这种想法制造出的感受就会不断扩大,然后你就周而复始沉沦在这种失落负面的情绪中,你开始自卑,开始讨厌自己、憎恨自己,试想,最后连你自己不爱自己,还能指望谁来爱你。

  而当你改变这种负面思想,你会发现出现了一些奇妙的变化,那些困扰着你、纠缠着你的恶意反而会自动走开,从此不再光临。你,已经不是它们的宿主了。

  不要过份苛求自己,人无完人,你已经尽力了,“不要再因任何事情而责怪自己”,因为批评、责备不能改变什么,你已经责备自己多年了,有过一丝一毫地改变吗?反而,各种批评、责备只会让自己背上沉重的负担跟枷锁。

  与其如此,不如善待自己,每天尝试多一点赞赏,跟自己说“我喜欢你,并且接受你原来的样子”,你是独一无二的,你是不可复制的存在,就算全世界不认可你我也爱你。

  当我们真正爱自己的时候,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会运转正常。

  不念过去,宽恕别人

  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了,无法再去改变,我们能够体验的只有现在。即使我们要哀悼过去,那也只能在现在的时刻中去回忆过去的经历,而在我们回忆的这个过程中,我们又会失去对现在的体验,丢不下过去,就不能够很好地享受现在。所以说别让过去的事影响你,不论这些过去的事是多么不堪和痛苦,都已经过去了。

  你可能还会对过去的某种情境感到非常愤怒,到此时此刻还沉浸在那种感受中;你在很久以前被糟糕地对待过,时至今日还活在憎恨的漩涡中。可是你再愤怒、再憎恨都是徒劳,只能加重你内心的无力感,与其继续愤怒,继续憎恨,不如大度地选择原谅和宽恕。

  那个最不能被原谅、最难让你宽恕的人,正是你最需要原谅和宽恕的人,当原谅那些不值得原谅的,宽恕那些不能够被宽恕的,告诉他们:“虽然你过去对不起我,但我决心宽恕你,不再记恨,让你自由自在。”化干戈为玉帛实在是世界上最好的事情,当宽恕的话出口时,你不单解放了别人,也解脱了自己,心无旁骛,再不被怨恨所困。

  那时你会发现,退这一步,不是活不下去,而是海阔天空!甚至于有更大的惊喜——原来真的.是所有的病痛皆来自于不宽恕,在放下过去,释怀曾经的时候,你身体上疾病开始慢慢痊愈,心灵上创伤开始渐渐抚平,连各种烦恼也都烟消云散了。

  不畏将来,开始改变

  “你生命中经历的所有事件,都是由你过去的思想和信念造成的。”有些佛家因果论,却是很有道理,不管是幸与不幸,那一页旧黄历已经翻过去了。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重要的是此时些刻你有什么样的思想,有什么样的信念,这些思想和信念会创建你的未来!也就是说将来如何,以后你将走一条什么样的路,所有的力量源泉皆来自于“当下”!

  让我们就在“当下”作一个全新的开始吧!改变可以从现在开始!对着镜中的自己说“我愿意改变”,我愿意变成什么样子,并照着这个样子开始改变,不要畏惧,不要退缩,不要说我已经不再年轻了,我已经没有时间了,我现在才开始转变已经太晚了之类的话,因为改变任何时候都不晚!

  生命永不停滞,每一个时刻都是新生的、新鲜的,也正因如此,生活中的每个时刻都是我们弃旧迎新的起点,当你想通这一点,并开始改变、开始朝着目标行动,生命,便得以重建!

  人生一世,多少都会有所缺失,我们内心也有很多苦痛和迷茫,但是我们不能悲观绝望,更不能沉浸在已逝过往之中,要勇往直前,要时刻告诉自己:“在我广阔的人生中,一切都是完美、完整和完全的”。

  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好!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2

  我们永远处于不断变化的河流之中,甚至不能同时踏入两条相同的河流,但是是什么阻止我们冲破旧我的藩篱,而在原地逡巡不前?

  我们常常有着很深很深的旧思想、旧信念隐藏在我们的内心。当你留心到他们的时候,当你开始为自己的“不足”开始自怨的时候,说明你已经处在了的是否要去改变的关键时刻,在这个关头我们会走近一位良师,一位益友,在书中寻找一些道理,让你似有所悟,但是改变自己并不是那样简单,当你认识到自己的时候,往往没有勇气细看。这时,你的心情或独自神伤,或浮躁易怒,但路易斯告诉我们急躁是拒绝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实际上意味着拒绝学习,拒绝接纳新的东西,拒绝变革。如果你想到从椅子上到另一个房间去你必须改变坐着的姿态,你必须站起来,你必须打破原本的身体机能所适应的宁静的状态。但通常的情况是:我想去那里,但我不想动,于是所有的命令都化为泡影,等待了一个小时之后,原来我还是在原地,现实告诉我们仅仅坐在那儿命令自己是无济于事的,尽管我们心里翻越了千重山,身未动一切都无计于事。事后,我们心里总是涌起比之前改变的决心更汹涌的另一种感受那就是愧疚。那么如何走出这艰难的开拓头?露易丝阐述了她的诀窍。

  不要在幻想里寻找自我

  在幻想中寻找自我,很多人喜爱这么做。他们称之为自省,他们老是在寻求执着物,意图强化和填充虚的幻的自我感。他们大部份的自我感,给了他们虚弱的灵魂以支撑,那里有另一个顺风顺水的世界,像聊斋中的画壁里的世界一样,现实中不如意的都能在这里找到慰籍。这情形一日发生,他们最不愿意见到的是摆脱它们;因为这意味着自我的丧失。无意识的我执在痛苦和受苦上,会做巨额的投资。当你一体会到心智认同是无意识的根源时,“我愿意丢弃旧的信念来创造新的环境”这是露易丝提出的我们需要对着自己无限重复的一句话,每当你想当那些使你放弃做出改变的潜意识的时候,你需要告诫自己,这些看起来美好的诱惑都是美女蛇,不被它所伤,最好的办法是摈弃它。

  为当下而活

  当下这一刻几乎不存在,哪怕我们觉得我们拥有无数个当下,其实只有过去和未来被认为是重要的。悲观的'人总是回味过去,认为过去是最美好的,关切着如何让过去起死回生;乐观的人,憧憬未来,工作、学习、圆滑世故都是为了未来的幸福,但却很少人为了当下而活。是谁呢?执着地为了确保过去的存续,为了从未来寻求纾解和实现。便不断地把自己投射到未来。它说:“有朝一日,等这个、那个发生的时候,我就会能万事顺心如意了。”可是再多的许诺也不能堆积出一个真实的明天,改变必须从今天开始。与心智认同,就是自陷于时间的泥沼:几乎一意孤行地只活在记忆和期盼里的驱迫力。这创造了你对过去和未来的执迷不悟,对当下这一刻缺乏尊重、认知和容许它存在的意愿。

  “时间既不宝也不贵,因为它是个幻相。你所认知的宝贵,不是时间,而是时间之外的那一点:当下。当下才是既宝又贵的。你专注在时间上——过去和未来——的程度越大,你磋跎掉最宝贵的当下的程度就越多”甚至可以说,当下之外一无所有。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3

  《生命的重建》这本书能够给我们很多很多的启示,比如第十章的这个人际关系。我们很多的时候会讨厌某一个人,或者喜欢某一个人。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讨厌他?为什么会喜欢她呢?

  这是很久以来我都在思考的问题。但是终于有一天,我明白了。的确是这样,我讨厌的人,我发现他跟我真的有很多很多相似的地方。他的那些我受不了的特点,的确是我自己身上所特有的特点。

  就拿我来说吧,我当年作为小公主的时候,我喜欢的白马王子都是斯文的,内向的,因为我是外向的。所以我吸引的男孩子都是文质彬彬的,最终我的爱人也是文质彬彬的一个人。

  虽然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常常会告诉他,我怎么眼那么瞎找了你。但是细想下来,他身上很多的东西都和我是相似的。这样我们才能相互吸引,的确是这样。当我们认识到自己,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的时候,我们才能知道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才能把握住我们想要的东西。

  第十一章工作:对我震动非常的大。因为曾经的我就是觉得自己的工作,这样的不满意那样的不满意。各种的不满,各种的对不起我。现在走上心理学的道路[]我才慢慢地发现,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只要用心,只要全力改变自己的'思维,重新自己的工作方式,不要给自己设限。你认为你不行。我常常是这样,以前的我相当的没自信,总觉得别人不喜欢我,是因为我不好,但是现在我发现不是这样了。

  希望在以后的人际关系中,把握住我们的每一个当下,为我们的明天做一个好的准备。

  《生命的重建》总是能带给人新的思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思想意识有多大,你的眼界就有多大,你的财富并不由钱来决定,但你拥有金钱的多少是由你的财富意识决定的!为别人拥有财富而祝福别人,不要去怨恨!你关注成功,财富,你也会拥有成功和财富。试着让自己充满信心!

  露易丝分析了导致身体疾病的可能的思维方式,猛一听有些让人匪夷所思,因为这完全是一个全新的角度,细细想来,是告诉我们身体的每一部分都需要我们好好爱护,好好的对待!这就是爱自己!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4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生命的重建读后感。健康是人生第一的财富。———<爱默生> 生命如此脆弱,真的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自己!当看看医院病床上生病的人,当全家一起开开心心吃这年夜饭,当和自己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挽着手仰望着美好的世界。有时就是感觉健康的活着真好!健康是一笔无价的财富,相当于零前面的那个1,没有1,后面有再多的零也没有意义!没有健康,一切都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还要奢望什么呢!让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就是对亲人爱的一种表达。不要让父母挂念,让他们安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我们能健康而幸福的生活!我记得2009年的10月份,我发了一次高烧,母亲好几次让我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我倔强的不听他的话,以为自己休息一下就好了,到了晚上半夜后,我发烧加感冒,我在床上难受的翻来翻去睡不着,人越来越不舒服。母亲半夜到厕所方便后又到我房间看看我怎么样,看着我这样难受的样子,他疲劳的面孔上露出担心,立即半夜带我去医院看医生,守护我身边挂盐水。让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就是对自己工作敬业的表现。自己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参与到工作当中,绝对能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让我们把健康放第一位。

  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人的生命只有这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呢?我觉得我们既然到世上了一道,就得珍惜生命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生要比死更难。死,只需一时的胆量,生,却需一世的勇气。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不要在于它活的是不长久,而在于活得是否充实。有时我在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来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能显出生命的价值,更能让我善待生命。所以要珍惜自己眼前比金子白金还亮的时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我们应该把握时间和时机去完成它们。我记得以前我看到一篇文章是美国的一位普通的博士生毕业,他在自己的故乡自己的城镇里开了一家小小的冰激凌店,他跟他的同学说:“我的理想是有自己能做出各式各样的冰激凌店。他虽然没有赚很多钱,但是他很开心。他完成了他的人生理想。”看了这文章以后我对自己的目标有点动摇了,因为我从小在爸爸事业成功的背影下长大,我那时候觉得自己要是能创办一个轰动自己父亲的神经的公司,开着比自己父亲还要贵的汽车,穿着比电影里面还好看的衣服......但现在我知道这些“昂贵”的梦想实现太难了,可能1万个人里面只有1个人能实现,不过我会尽量驾驶自己的小船向成功的岸边慢慢靠近的,因为他是我的人生目标之一。我的还有一个人生理想是成为一个全世界电脑游戏比赛WCG的中国代表选手。我把WCG比赛看做和奥运会一样的比赛,是一个运动员。中国的WCG比赛太差了,丢脸啊!想和刘翔一样,为国争光!呵呵不说了,我知道这不可能实现的!!

  纽约时报畅销书、露易丝。海创作的《生命的重建》,源自一个朋友的推荐,花了近2个月时间来精读并摘录,体会很深,收获很大:这真不愧是一本全球畅销2000万册的好书:通过对重点篇章的诵读摘抄等,我亲身体验到了内心的.逐渐强大,通过对自己的赞同和爱,我感受到内心的平和,通过对生活宣言的诵读和冥想,我感受到内心的快乐幸福。这是一本我将放置枕边随时温故的好书,这是一本我想向众多朋友推荐的好书,这是一本可以给自己内心注入强大力量的好书,这是一本能够让你感受人生幸福的好书,这是一本值得代代相传的好书。难怪全球如此多的人信奉和仰慕,因为她确实能够给你带来全新的生命:爱自己,接受自己,找到生命的价值:

  这是露易丝理论的精髓。她的文字告诉我们,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不幸甚至疾病都是由自己创造出来的,我们不懂得爱惜自己,常常处于自我否定和内疚的状态,这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期会带来身体的疾病。她告诉我们要爱自己,要赞同自己,要接受自己,这样才能找到心灵的力量,找到生命的价值。爱是人类最大的馈赠,小时候,父母之爱是孩子最大的营养,长大之后,朋友之爱、恋人之爱让你更加完善更加快乐,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你对自己的爱。没有自我认同和爱,你就不会创造出一个磁场,吸引自己喜欢的人来爱你。生命是个奇迹,只有你爱自己,接受自己,赞同自己,爱自己的身体、爱自己的心灵、爱自己的精神,才会让自己更有魅力,才有可能吸引更多和你相同磁场的人到你的生活中来,这是生命力法则,这也是生命的神奇。

  宽恕别人,释放自己,让自己更健康

  怨恨是疾病的源泉,为了健康我们需要宽恕,宽恕那些曾经伤害过你或正在伤害你的人。宽恕别人,就是释放自己,这是爱自己的一种表现,宽恕的习惯会让我们更健康。我们常说,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拥有了爱自己、赞同自己的信念,我们就会比较容易去宽恕别人,因为我们想要健康、快乐、幸福的生活,因为有能力宽恕别人也是一种幸福。站在另一个角度,一个总会伤害别人的人也许他是可悲、可怜的,他的人生有缺陷、他的自身有不足所以才会伤害别人。

  感谢生命,汲取力量,让自己更快乐

  生命很神奇,感谢父母给我们生命,感谢大自然赋予我们营养的食物,富足的物质生活,感谢亲朋好友给予我们的愉悦的精神生活。心灵的修炼在于自己,爱自己,经常冥想,感谢生命,体验幸福,汲取力量,让自己内心更强大,生活更快乐。

  感恩的心态让我们珍爱生活,感恩的心态让我们更好地活在当下,感恩的心态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一切美好。当你感觉无助、无奈和无辜时,赶快闭上眼睛冥想或祈祷吧,让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反复地在自己的脑海里上映,这有助于帮助你从宇宙中汲取力量,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宣言改变生活,创造生命奇迹

  把你想要的生活状态通过宣言的方式写下来,然后每天大声多次朗读宣言,也可以把宣言用歌声表达出来。坚持下来,你会发现,生活在发生变化,正在向你自己想要的那个方向转变。

  这是露易丝的生命宣言,我们可以学习并效仿:

  “我心深处有无尽的爱。现在我让这爱从内心涌出,充满我的心,我的身体,我的头脑,我所在的空间。它离开我的身体,向各个方向辐射,然后又成倍地返回我这里。我越来越多地释放爱心,我释放出所有的储备。释放爱心让我感觉良好,这是我内心愉快的表达。我爱我自己,因此,我用爱来照顾我的身体。我满怀爱心地提供给它富有营养的食品和饮料,我满怀爱心地修饰它、装扮它,我的身体回馈给我的是健康和精力。我爱我自己,因此,我给自己准备了一个温暖的家。这个家可以满足我的任何需要,是个快乐的家。我用爱来装满每个房间,因此,不管谁进来,包括我自己,都会感觉到这种爱,并且被它滋养。我爱我自己,因此,我做我真正喜欢的工作,一个可以发挥我的创造力和天赋的工作。我和那些爱我的人一起工作,我为了他们而工作,我的收入也很好。我爱我自己,因此,我用爱的方式思考和行动,我这样对待所有的人,他们又成倍地返还给我。我在我的世界里只吸引可爱的人,因此他们是我的镜像。我爱我自己,因此,我宽恕并解放过去,以及过去所有的经历,我自由了。我爱我自己,因此我完全生活在现在。我体验每一个美好时刻,而且我知道我的将来充满光明、喜悦和安全。因为我是宇宙中一个可爱的孩子,所以这世界乐意照顾我,现在和永远,都是这样。”

  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都应该珍惜、珍爱,我们需要每天诵读宣言来强化对自己的爱和赞同,我们需要宽恕来接受别人,释放自己,我们更需要表达对生命的感激之情,创造自己的生命传奇:“在我广阔的人生中,一切都是完美、完整和完全的……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好。”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5

  本章从问题清单开始,检查我们的思想,同时回顾应该清单、消极观念清单,我们会痛彻痛悟,原来我们日常中所思考的来自于对人生、世界、自我的看法中,有很多的并不是我们自己真正所秉持或者真正如我所是。

  这个现象我们姑且用本书所提的关键词“问题”来指代。这些问题都是有思想根源的,而思想根源是可以改变的,因为没有法律规定,曾经有过的思想不能改变。就像“杯子的水可以是半空、也可以是半满”,这些都取决于我们看待他的视角。由此我也想起了ABC理论,当我们改变对事件的看法时,事件所给我们的压力也会随之改变。

  我们认识了思想的可改变性,接下来需要的就是找到这些根源的来源。这个来源也恰恰是当我们还是完美婴儿时全心呵护我们成长的父母、家人给我们的言传身教,伴随着我们的逐渐长大,影响到我们的还会有我们的兄妹、亲戚、朋友、邻居、期刊杂志书籍等等,在我们成长的这个大环境系统中,所有这些人、物的意见、看法、想法、判断的信息,传达给了我们他们对我们的`看法,而这种看法也逐渐地就作为了我们的人生信条植入到我们的信念系统中,成为指导我们人生的行为准则。

  当我想到这里时,我不由得为之一惊,因为这是多么可怕的轮回!我们为人父母时,不曾有过任何指导如何做好父母,大部分经验、方法是从我们的父辈那里沿袭过来的,而我们也在重复着他们对待我们的方式,在潜意识中传承着他们传授给我们的家族文化信念、家族信仰价值观。读书笔记·我不由得在想,面对已经长大、或者尚未长大的孩子,我们究竟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给孩子种下了什么样的信念?

  诸如本章中所讲的“男子汉不哭”、“女孩会轻轻走路,从不乱跑”、“世界是可怕的”、“都是我的错”、“我没有价值”、“没人爱我”、“家里物品总是很匮乏”、“我很糟糕”、“我常常会祸不单行”、“我很悲苦、可怜”等等,还有那些信念呢?我们在给自己心灵大扫除的同时,也在警醒着自己的育儿过程。

  好在这些思想根源可以选择,我们可以像在超市里挑选需要的宝贝一样,在呈现出来的思想中挑选我们想要的、需要的,而这恰恰也是我们的疗愈过程,让我们在从过去走向未来的路途中,注入新的、属于我们自己的能量!真的很感恩这份美好的遇见!

  正如本书作者所说,希望把“你的思想如何运转”这个课题成为学校教育的主题课,是啊,如果我们的这一代人能够在很早就接触这些深层思想,去思考思维信念的运转,去思考财富的管理,去思考如何做父母,去思考怎么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去创建和保持完整独立的自尊体系和自我价值,那么我们的后代将会是怎样的呢?用书上的原话来说:

  这种憧憬太具有诱惑力了,还等什么呢,我们行动吧!走上自我成长的路,疗愈自己,造福他人!作者:孟庆红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6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谈的关于如何爱自己,甚至有很多地方都给人一种很神奇的感觉,有太多的时候最伤害自己的人,却是内心的那个不能原谅自己的自己,不能放过自己的自己。说的有点绕口,但我能够理解的是这个意思。我觉得我一直都是一个很开心的人,但是问题是,我认为我不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或者说我的能力还没有达到我理想中的那个状态,而这种不满足,却发展成为对自己的不认可,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优点,看到的只有缺点,而这个缺点就像是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样,很快的我就对我有越来越多的意见、抗拒和排斥。书中有很多的地方在教我们如何的'原谅别人,原谅自己,光是读完这本书还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在认真细读的同时,一遍一遍的,认真的做里面各项练习,并且在做的时候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并去到相信这个位置上,这本书的力量不是短短的一个月就能够完全吸收到的,我相信以后也会时常多读读这本书的。

  还有一些部分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限制性观念:我不够好它从哪里来:他的父亲反反复复说他很傻”

  想到我童年的时候,不知道从哪天起就听到父母、亲威时常说起的那句话:“小短脖,吃嘴怕干活”(这句话是一个算命的说的)。从那一刻起我就背负了一个“懒”的罪名,起初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觉得是委屈、是不服、是不满、是反抗、是无奈,到后来转变为“我就是懒,我就是好吃懒做”的自暴自弃的心态,再到后来,我内心真的就这样认为了,认为我就是个天生的懒,一直到今天这始终在心里有这样一个阴影,很难说服自己不想这些,不信这些。所有消极的观念在等着我用我的意志力一个一个的击破,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才是能够做到的第一步,相信我是充满了灵性,是辉煌的!

  “当你清扫你的房子时,你从哪个房间开始真的并不重要。就从最需要你打扫的那间开始吧,其他的也会跟着改变的。”

  看到这句话,感觉和我以前说过的那句很相似,“当一个方面做的好的时候,其实的方面也会更加的有力量”。我相信书上的内容和我说的相似的地方,绝对不是一种巧合,我愿意用行动来证明它。就从减肥开始!

  当在做“我愿意改变”的练习时,我脑海中出现了在我减肥的路上阻挠我的行为,“吃很多的东西,喝过多含糖量很大的饮品”/。这的确让我看到了当下就能够做出的改变是什么,能够检验自己改变的决心有多大,真实的改变会不会发生的一个标准。

  “宽恕自己,宽恕别人,能够把我们自己从过去中解放出来。”

  原谅别人容易,原谅自己确是那么的难。

  “当我们看到一本好书、一出好戏、吃到什么美味、发现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我们常常会想和我们的朋友一起分享。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却不可勉强别人改变。要求自己改变,已经是一件困难的事,又怎能强求他人去改变呢?尤其是当别人完全无意改变时,如果一定要这样做,只有徒然伤害彼此的友情。”

  很容易的就想到了感召别人来上课,搞不清哪是对的哪错的,现在我是没有再非让我一个朋友来上课了,这是我的选择,说是很难做的选择,其实在我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决定,虽然内心还有点矛盾。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7

  生命的重建,这本书讲到了用思想治病的原理。他认为一个人有喜乐的心情、愉快的感受,这些就是治病的良药。作者曾经经历了很多精神上的挫折和不同疾病的折磨,曾经罹患癌症。在他坚定的信念下,他通过冥想,积极的自我暗示治好了自己的疾病。他所经历的挫折和疾病的折磨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他却治好了自己的病痛,不是通过药物而是通过自己强大的精神力量。

  今天科学已经证明,良好的心态,积极向上的自我暗示,愉悦的心情是治病的良药。很多疾病都是因为我们不良的情绪,不良的嗜好而引起的。所以改变我们的心态,改变我们的认知,看待事物积极的一面都会让我们的心情愉悦,会减少很多疾病的发生。尤其是癌症。癌症的发生绝大多数与情绪有关。与恶劣的心境有关。恶劣的情绪往往会产生毒素,使我们的身体不再平衡。所以要想让身体的大环境平衡。首先要保证我们的心理平衡。一但心里失去平衡,就会出现焦虑和愤怒,恐惧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伴随的是身体内分泌的失调。结果就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

  因此生命的重建,这本书尽管写出来很早,那个时候也没有这些科学证明。但他确实在当时很畅销,受到很多人的追捧。这本书还提到,付出是最大的快乐。因为人在付出当中,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自然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因此乐于助人,也是自我治疗的一种良方。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8

  作家毕淑敏说:“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蛛丝般飘荡、俯对我们的孩童,我们是至高至尊的惟一。我们是他们最初的宇宙,我们是深不可测的海洋。假如我们隐去,孩子就永失淳厚无双的血缘之爱,天倾东南,地陷西北,万劫不复、、、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摔碎一件就少一件,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成品我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

  “我很重要!”

  是的,我很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分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

  读完《生命的重建》,我心潮起伏,感慨颇多。她真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畅销的心理励志书,是誉满全球的.健康观念第一畅销书。她被誉为生命教育圣经般的巨著,人类身心健康的福音书。作者 露易丝·海,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心理治疗专家、杰出的心灵导师、著名作家和演讲家。她是全球“整体健康”观念的提倡者和“自助运动”的缔造者。 露易丝·海在《生命的重建》中给我们揭示了疾病背后所隐藏的心理模式,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采取积极的思维方式,实现身体、精神和心灵的整体健康,从而为人们开辟了重建生命整体健康的完美道路。

  在书中, 露易丝·海将深刻的哲理、科学的精神与博大的爱,结合自己的坎坷经历,以浅显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如清泉般滋润着读者的心田。正如戴夫·布朗的评价:露易丝的书是上帝送给这个烦恼世界最好的礼物。读完以后,真真切切如沐春风。它教导我们怎样应付生命中的一切,和怎样使我们的生命更健全、更充沛。使我再次深深认识到人要自信、自爱、知足、感恩,学会把握当下,让生命变得充实、快乐。

  露易丝·海认为“我们的生命经历,完全是我们自己造就的。”“我们的一思一念,都在创造我们的未来”“每一次经历都是一种成就”。她在书中说:“经验的定律时常都很公平,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思想和信念完美地表达出来,就不会失败。一个人觉得他失败,一定是他忽略了必定要走的某一步;或者他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自己再不会成功,所以放弃了他未走完的路。这就和我使用计算机一样。如果我的计算机出错,通常是因为我没有遵守计算机本身的使用规律。这意味着我要另外学习一些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读到这里,我豁然开朗,有时候我会失败,我想可能就是因为我“忽略了必定要走的某一步”——不自信或者没有付出努力。读了《生命的重建》,我真的觉得“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力。如果我们并没有将它变为现实,可能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内在的能力,也可能是因为我们不相信它会在我们自己身上实现,或者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的成功之处。”

  我记得当年刚参加工作的我,学校安排我教专业外还要教音乐,我不自信,没敢接,然后只好选择再教地理一科。可当时一想自己读高中时,地理成绩经常刚及格。想退却,又怕给刚认识的校长留下不好的印象,只好硬着头皮上。我经常暗地里下功夫钻研,不懂就找地理专业的老师请教。结果一学期下来,我班期考成绩居然得了全区几十个班级的第一名。这结果大大提高了我的自信,之后我甚至渴望再次尝试,争取做得更好。再联想近段时间,我在面对工作中新的挑战时,我却经常这样对待自己:称自己为“傻瓜”、“笨蛋”或“失败者”,从而使其过程变得更加困难。本期,我新接手的高二212班,生源较差,学生学习习惯差,而且坏的习惯已根深蒂固。起初,我充满信心去与学生交流,走进学生心灵,半个学期下来,我已累得筋疲力尽,血压升高,可缺乏耐性的学生,只要我不到场,几乎可以两本复原、、、我失望了,觉得自己毫无成就感,也由此觉得对自己的工作失去了驾驭能力,老是觉得江郎才尽。对自己不再自信。看完这本书后,我再次燃起了工作的激情,我相信,我会改变我自己;我会相信我自己;只要去做,我就一定会成功! 是啊!就像书中说的“不管你把自己看成失败者已有多长时间,你现在都可以开始创造‘成功’的模式。不管你想介入的是哪一个行业,原则都是一样的。我们需要播下成功的‘种子’。这些种子终有一天会结出累累硕果。”我相信,只要我播下成功的“种子”——认真学习,做好自己该做好的一切,那我一定能顺利通过!

  我建立了成功的新概念。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想问题,做事情,及时清扫心房,消除那些不合理的奢求欲望,轻装生活,在平淡的生活中和辛勤工作中找寻快乐,这样就会发现平凡中的不平凡,品尝到平凡中那成功的甘甜。我进入了成功循环圈。世界对我的佑护超出了我最好的梦想。对我来说到处都是黄金般的机会。神圣的天赋给予我所需要的全部灵感。我遇到的每一件事都是成功的。人人有份,我也在其内。不再去担心‘怎样’实现,相信机会将会来到我身边。相信我自己的天赋将会指引我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获得成功,成功是我原本的价值。

  真的,自信是一种无坚不摧的伟大力量,自信是金,是一个人一生幸福、快乐的源泉,唯有自信的人,才能勇敢地面对生活、面对未来。今后,我会自信地面对生活、面对未来,我坚信,自信会让我的人生更加美好!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9

  《生命的重建》是一本全球畅销书,被译成25种语言。作者是露易丝·海,美国最负盛名的心理治疗专家,杰出的心灵导师,著名作家和演讲家。她是全球“整体健康”观念的倡导者和“自助运动”的缔造者。她帮助了千千万万人改变了健康状态,提升了生命质量!

  这本书在序中这样写到:“假如不幸被困在一个荒岛之上,而又命注定只能存有一本可读的书,并且无法保留其他书籍的话;我会毫不迟疑的选取露易丝·海所著的这本伟大巨著:《生命的重建》。由此可以看到这本书的影响力之大。

  这本巨著不单给人以师长般的教导,而且是由这位女作家以亲身经历写出,所以感人至深、影响颇大。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知道有关自己生命的一切,而这本书就是教导我们怎样应付生命中的一切,和怎样使我们的生命更健全、更充沛、更激情。

  露易丝·海在这本书里写出了心理和疾病之间的相互影响,引述她自己的亲身经验,并作出非常精辟的.讲解。虽然我不信佛,但书中的道理还是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使我们懂得知足、感恩,学会把握当下,让生命变得充实、快乐;进一步告诉我们:我们的生命经历,都完全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的一思一念,都在创造我们的将来。最有力量的是“当下”,不是过去,也不是将来。我们可能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但是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何不开开心心度过每一天呢?实际上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心理状态的调整来改变的。书中还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接纳自己、喜爱自己,找到问题根本所在,批评和指责别人都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反而会使我们被束缚在问题之中,所以要尽快从问题中解脱出来,认清问题的本质。当你找到导致问题的心理原因,你有了新的模式,马上让这些思想开始在你的生活中实现。从现在就开始改变……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10

  “想重建生命,先改变下自己的信念吧!”

  这是我读完《生命的重建》后最大的感触。有什么样的信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我们经常抱怨某些事物,那是因为我们总希望这个世界应该是平等的,那些伤心事,悲伤事不只应该发生在我们身上。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信念,世界是不平等的,也不可能平等。但世界是公平的,这些不好的事是不是在向我们暗示我们离成功很近。因为往往最困难的时候就是离成功最近的时候。

  怎样改变自己的信念?我从书中总结出3点:

  1、控制头脑,做自己头脑的主人

  你的内心具有难以置信的力量和天赋,它们经常会对你所想的做出反应。通过有意识的寻找思想控制头脑,才能和身体的力量结成联盟。

  当旧思想对你说:我做不好,我做不到,我不够好。试着告诉自己,不,你行的。你一定可以的。重复多次的鼓励自己,并且尝试张开嘴巴,动起手来。改变,进行下去的。是的,我可以做好的.。我一定可以的。

  2、从过去的事情里解放出来

  我觉得不够好,那是我以前不够好,不是现在,现在我很好。把所有的精神集中到当下,现在我我很好,而且,我将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样想就对了。

  3、宽恕自己,宽恕他人

  对过去的悔恨、悲痛、伤害、恐惧、责怪、愤怒、怨恨,有时甚至对复仇的期待。走出来吧,爱是任何疾病康复的良药。不要去恨,要相信,要期待,他有一天也同你一样怀着宽恕的心对待别人。如果,不能,就相信因果报应。自己不要忘记了,宽恕你所犯过的一切错误,宽恕他人对造成的一切伤害。就活在现在,活在当下。

  《生命的重建》给了我莫大的鼓舞,令我更有勇气去改变自己!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11

  生命的重建一书由露易丝·海所著,主要介绍了作者倡导的整体健康观念,以及揭示了疾病背后隐藏的心理模式。下面小编带来的是《生命的重建》第五章读后感:我们现在该做什么。

  第五章的标题是我们现在该做什么,副标题是我看到我的模式,我选择改变。不知道我们一起共读的小伙伴,还有几位坚持在日常的生活里,运用《生命的重建》里提到的练习来提升自己的觉察和改变的步伐?

  经过前面四周的共读和练习,现在我比较常用的几个书中的练习是:尽量少的苛责和批评自己;应该——可以的练习;照镜子的练习;当头脑中有消极观念出现的时候,尽量想一想它从何而来?这几个练习已经帮助我在遇到麻烦或困难的时候,能够缓一缓,平复情绪,减少焦虑与愤怒的发生。让我们一起继续加强练习,提升自我。

  第五章重点谈到的是愿意改变。我想,改变,可能是我们共读的小伙伴最希望发生的事情。在这章谈到改变时,提到的练习仍旧是照镜子,同时,感受自己在说“我愿意改变”这句话的时候,喉部的震动所带来的力量感。国庆前一周,这一章已经读完,当时我的心情有一些起伏,因为遇到了一些事情。于是,我就用第五章的练习来调节情绪。当镜子放在我的面前,我看着她的眼睛、对她说:“我愿意改变,我能够改变。”同时将自己的手放在喉部,当声音发出的那一刹那,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这个力量,可以说它很大,也可以说它很小。说它小,是因为它好像只是我轻轻地震动喉结,就跑了出来。说他力量很大,是因为它让我觉得,改变,原来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困难。当对自己说了好几遍“我愿意改变”,并且感受到自己手部传来的力量时,我觉得原来的困难仿佛不再是困难:我相信自己有力量越过这个困难。

  同时,我也对自己的消极思想进行了觉察,发现里面有很多在抵抗的部分。于是,我看着她的眼睛、对镜子中的自己说:“我愿意放弃所有的抵抗。”当这句话从我的嘴里说出来的时候,眼泪也瞬间而下,流过脸庞。就是在此时此刻,我说到这件事的时候,鼻子仍有一些酸酸的感觉。这些抵抗,可能让我觉得自己有力量,也可能让我觉得有安全感。我就在这样抵抗的模式里与困难作斗争。这个斗争并不是去解决困难,而是与解决困难的方法对抗。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办法解决这些困难,又无法面对自己的软弱(某些方面的无能),所以就用对抗让自己显得强大些。当看清这一点的时候,我非常想抱一抱那个软弱的、无能的自己,非常想对她说:“辛苦的你,不用再抵抗了,让我来抱抱你吧。可以安静地休息了,就在我的怀抱里。”

  这章提到改变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包括身体、思想和精神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我目前尝试的主要是前两种。6、7年前我对身体进行的尝试,主要是进行中药调理。我在两年的时间里连续服用中药,以期来改变自己抑郁的这种状况。(当时不知是抑郁,只是觉得很痛苦,撕裂感很强。)效果是有的,那个时候我主要是失眠非常严重,情绪也低落。服药一年多的时间里,睡眠随着药量的增加得到了改善,心情也有所好转,但是我总是感觉心里的某一个角落仍旧别别扭扭。我曾经跟江苏省中医院名医堂里一位非常有名的中医探讨过一个问题:当时我说在考虑要不要去看心理医生,这位非常有名的中医跟我讲:“不要去看了,你忘掉所有的事情吧,每天看一些开心的电影或者是视频,让自己保持好心情。”现在回过头来看,也许她说的是可以实现的,也是我最终的选择,但是当时的我已经没有更多的心理能量,把自己从那个泥沼里拉出来。所以在吃了两年的中药之后,感觉这个拐棍没有办法帮助自己走得更远,最终我选择了接受心理咨询,并且同时加强身体锻炼。

  身体锻炼一开始进行的时候,我是和自然观察结合到一起的。这个可能不得不提到,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对中医的接触。中医非常强调人从大自然里汲取营养,所以我在接触了相关的'中医的知识之后,经常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植物、动物。所以一开始的身体锻炼是和自然观察、自然体验结合到一起的,为此我还去接受了非常专业的自然体验师的培训,从而进一步帮助我打开了身心,带来了能量的交换与流动。最开始的身体锻炼,是任意游晃。没有硬性规定,晃到自己舒服为止,有时候一上午都在外面,有时候几天不出门。后来慢慢保持规律的、1到2个小时的慢步走,当时的身体非常的疲惫,没有办法承受剧烈的运动。坚持了一年慢步走之后,身体有了自然的变化,它提示我可以把步伐加快一些。于是后来,慢步走变成了快步走,又在坚持了一年多快步走的情况下,我就慢慢跑了起来。到现在,每次出去锻炼身体,如果不跑一跑的话,就会觉得全身不舒服。所以,这种以自己舒服为准的锻炼,更容易持久。

  心理咨询,在本章中作为改变的一种方式,是放在思想这一部分的。在接受了四年的心理咨询之后,我的确改变了自己的思想,提升了自己思维的弹性、广度和深度。其实,我还一直在一个家庭教育网校学习了八年。八年里,我也接触到了很多关于哲学、关于历史、关于文学方面的思想,这些思想对我也有改变,但是由于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局限,在网校学习的这些思想,和我总是有着水油分离的感觉。随着心理咨询的逐步推进,现在我觉着前面在网校学习的这八年里接触的那些思想,慢慢地变成了我的血肉。虽然我念了大学、读了研究生,但是我觉得自己的思想一直都非常浅薄。只能说是一个识字的人,脱离了浅层的文盲水平,并不能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这也让我非常的痛苦。但是我不想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所以,在前些年的时候,我加强了自己阅读上的广度和深度,一直保持着常年阅读的习惯。这两年,又把过去看的一些书找出来重读,并开始写读书笔记,同时把自己从书中看到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的生活里,争取做到知行合一。这个过程,也是伴随着强烈的不适到舒适,通过慢慢的提升,我的思想舒适区不断得到了拓展。

  本章的副标题提到了“模式”,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也非常难以几句话就说清楚的一个问题。我们常常说人有宿命,其实宿命就是代表着人会在自己的模式里不断轮回,最后变成了自己的命运。这里边起到重要作用的,就是心理模式。我们从小学习语文、学习数学、学习英语,甚至物理化学生物,都是有模式的,但是,对人生心理模式的识别,却从来没有人教过我们。在和咨询师痛苦互动的在这四年里,我在前一段时间才终于看清楚了自己的心理重复。为了从医学上寻找到一个确定、科学的答案,我跟咨询师探讨了自己的心理状况在心理咨询中的定义。咨询师说,我目前的状况属于焦虑障碍下的强迫性重复。从具象的跟咨询师的互动方式,到抽象的名词定义,然后再由抽象的名词定义,返回到日常的、具象的、与别人的互动方式里,这样有利于我从更高的层次来认识自己的意识与潜意识、心理与行动之间的关系。

  就如上一章里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日常生活里看到的事情、分析的问题,到底有哪些是真相?有哪些真相代表了我们这一章里提到的最根本的模式?我们要从那些真相里,将这个模式提炼出来,这个模式将是影响我们生活方式的根本所在。所以我觉得这一章提到的“我选择改变”,可能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精力放在寻找模式上。看清模式对我们的控制,然后,再有的放矢,来提升改变模式的能力。

  在每一章的最后,作者都写了简短的几句话,这些话可以常读,也能起到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

  让我们一起继续努力,改变我们的生活,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切断创伤的代际传递。加油,伙伴们!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12

  曾经有朋友问我,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我突然间想了好多觉的很重要又不是最重要的事,就在我不知道说些什么的时候,他笑着对我说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选择了。当亲情友情爱情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当利益金钱交织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站在十字路口该何去何从。想想真是很对,每天我们都在做不同的选择,大到人生大事,小到一句话,一个眼神。人们每天做着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造就了不同的结果,可我的选择却常常被怨恨、批语、内疚、恐惧四种我生活中的坏习惯所左右。越想做好却往往什么事都做不成,希望得到好的效果却又害怕失败。作为一名教授学生心理健康的老师,我自己却常常被自己错误的信念所支配,让我的生活充满问题,经常感到自己无比的脆弱。

  不久前到书店的一次闲逛,让我遇到了露易斯写的《生命的重建》一书,我感到自己的生活逐渐起了变化,充满了宁静、和谐和爱。

  我是一位心理健康老师,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没有升学压力,工作轻松。但对于升学率依然重要的学校而言,我只能算一个可有可无的豆芽科老师。大学时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现实的巨大反差使我的生活充满抱怨、恐惧,对自我价值的错误认识使我感到内疚和自我压抑。可我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些问题,只是感到生活的不如意,和内心的愁苦。但露易斯《生命的重建》一书却一针见血地迫使我直面我的问题。当问题发生在你身上,那么它来自哪里?它是存在的吗?这个时候,你应该做什么。问题的来临往往是为了改变什么。要改变问题就要拒绝被改变,而是先下手为强自己改变自己。在生活上建立新的一切,它就是你的功课。当你找到导致问题的心理原因,你有了新的模式。马上让这些思想开始在你的生活中实现。她的话让我第一次静下心来去思考我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去重新审视我日常的思维模式,我发现我生活中所谓的的问题都来自于我错误的思维模式,来自于自己对自己错误的评价和认识。根据露易斯书中的指导,我开始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

  她提出的每一次的失败,就是一种成就的思维模式使我认识到每一次的跌倒,不是说都应该在同一个地方摔倒,而是我们要认识到当时的错误,然后尝试另外的方法直到你做正确了为止。她书中的思想使我意识到尽管我教的学科不参加升学考试,但我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到自身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通过我的讲授使他们学到了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和知识,掌握了调节心理的方法。他们成长过程中每一点进步都包含着我的付出与努力。我所获得的各级奖励和学生对我亲切地称呼都证明着我的价值。尽管我也有不完美的地方:我的第一堂课,我对学生的第一次辅导。但我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这一切已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

  露易斯的《生命的重建》一书让我知道自己可以生活得多姿多彩,更加富有生命力,因为自己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在我广阔的人生中,一切都是完美、完整和完全的。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包括我自己,都以对我们来说意味深长的方式,体验生活的富足和充实。现在我用爱心来看待过去,我选择从过去的经验里学习新思想。无所谓对与错,无所谓好与坏,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现在只留下过去的经验。我爱自己,我选择以勇敢的心去面对自己、接受自己的一切,让自己走出过去,享受现在。我就是我,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好,我将以感恩的心去体验生活的乐趣。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13

  ◆ “当你愿意改变自己的观念时,你便能改变自己的人生。”这句听起来并不显眼的论点给了我极大的震撼,调动起了我全部的注意力。

  ◆缔造奇妙人生“我们人类是强大的、充满想象力的生物,我们脑海里的一个想法和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决定着我们的未来

  在我们最积极、最纯粹的精神状态下,我们拥有为自己创造最美好生活的能力。当我们思索着好的想法,我们会感觉良好;当我们感觉良好,我们就能做出人生中明智的选择;当我们感觉良好也做出明智的选择后,我们就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了更多好的人生经历。真的`就是这么简单、优雅、真实。

  ◆一生之计亦在晨

  只需每天面带微笑,对自己说如下的话:?我爱我的人生。我爱此时此刻。生活眷顾于我。我爱它的阳光明媚。感受心中的爱,我无比愉悦。我所做一切皆使我快乐。

  ◆戒习求尽不求速

  大多数人都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在脑海里不断抱怨的习惯。”露易丝告诉我,“我们每次这么做,都是在对自己进行一种自我肯定,很不幸,这是一种极为消极的自我肯定。我们越抱怨,就越能找到可抱怨的东西。生活总是带来我们一直在想的东西,因此我们越是老想不顺心的事,不顺心的事就越是源源不断地找到我们,我们就变得越痛苦。这是永无止境的恶性循环。我们也就成了生活的牺牲品。”

  “一旦你认识到这一点,下一步就是停止为这么想而自责。反之,应该以愉悦的、不出所料的态度来正视你的这一习惯。应该告诉自己:‘难怪我会有这种消极的反应——因为我就是这么想的嘛。今后我要留心自己每一次这么想,这样我就能化解这一习惯了。’下次你发现自己又这么想的时候你就对自己说:‘哦,又来了,很好很好,这都是化解坏习惯的一部分,我很快就要成功了

  ◆关于一件事的想法对人的影响比这件事本身要大得多。”

  我相信的便是我是一个坚强的大女孩,有无尽的正能量。我非常满意我拥有的活力,满足于我的生活,我在身边了不起的朋友们中间感到很幸福。我相信生活爱我,我相信我一直平安。我相信前方只有美好的未来。我知道生活赐福与我,照看我,应许我,也祝愿生命中遇到的所有人。我知道我的世界是美好的。”

  ◆影片的终结

  露易丝分享了几条她这些年一直在用的自我肯定语:?此生将尽,我憧憬与亲人在另一个世界的团聚。我欢声笑语,心平气和,走向生命的另一面。在人生的终点站见到逝去的亲人,我无比兴奋。在我即将去的那个新世界,将只有宁静和友爱。前方将只有幸福,我很安然,我也被爱。

  ◆在逆境中的时候:我爱生活,生活爱我;万物皆善,我亦安好。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14

  第三章的标题是“问题出在哪里”,副标题为“过去已经无法将我羁绊”。这一章我想可以是前面在第一章读后感里谈到的,“善护念”中我们的念从何而来?这些观念可能来自于父母,来自于兄弟姐妹,来自于学校的老师,来自于我们的小伙伴,来自于邻居,来自于权威人物,还有可能来自于广告。当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们从身边的环境里吸收了他们给我们的某些限制性的观念,或者说是消极性的观念,并且由于当初孩童的认知能力的局限,慢慢把它们当作了我们行动的唯一指南,并且将它们内化到我们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中。或许我们一开始曾经有过反抗,曾经有过争执,但是小小的我们无法抵抗周围的环境对我们的塑造,最后这些念头留在了我们的心里。随着岁月的流淌,到了七经八脉,变得根深蒂固、理所当然。

  把这些消极的念头写出来,当我刚开始做这个练习的时候,甚至不敢仔细看头脑里周围的人带给我的那些消极观念。可能是我从小成长的环境比较复杂,接触到的很多东西,真的是无法言语。(整理完这篇文章,我在高铁上看起了本书的最后一章——作者的故事,发现:我跟她的童年经历很相似。)并不是说要埋怨,或者说抱怨我成长的环境,我觉得这的确是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客观环境。这些客观因素塑造了我。很多年里,我无法原谅身边的很多人,最不能原谅的可能也包括我自己。先生常常对我说,让我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这个道理都是懂的,但是知道和做到,总是隔了十万八千里。如今,已经到了我接受心理咨询快四年的时候,此时此刻,我的怨恨、我的抱怨,已经降低了一些,但是还没有完全的消失。这些抱怨背后,隐藏着深深的恐惧,如果这些恐惧没有消除,我想那些抱怨,可能也真的没有办法做到彻底的原谅。

  这一章提到的“心灵大扫除”,我对里边提到的一句话非常的`敏感,她说:“清扫房间是不需要生气的。”在跟咨询师的互动中,我有很多的愤怒。虽然明白自己是去清扫心理的房间,释放心里的消极情绪,但是我的愤怒无处安放。虽然我知道有一些信条是该丢弃的,比如说让自己痛苦,把母亲和弟弟跟我自己捆绑在一起,没有把母亲和弟弟照顾好而内疚。某一次,林老师让我仔细地、冷静地来想一想这些场景的时候,其实我有很大的愤怒:我觉得他为什么不让我痛苦,为什么要让我从痛苦里走出来?因为我的信条是:只有自己痛苦了,与母亲和弟弟一起痛苦,才能消化内疚。痛苦是痛苦者的粮食。痛苦也是会上瘾的,它可能会让我们在某一种状态里保持很久,而不自知。当我看清生气或是愤怒,来自于对自己的不满意、来自于对自己脆弱的不接受的时候,我反而冷静下来,慢慢放弃了一直端着的假装坚强,接受自己的脆弱,接受自己也有很多事情无能为力。原来觉得接受自己不坚强是懦弱的表现,会自卑。这种接受带来了哀伤,继而带来了力量,自卑不见了。这个时候,那些心灵里边边角角的灰尘,才被自己轻轻地拂掉,而没有怨气。

  关于垃圾,有人说,没有被放对地方的资源才是垃圾。我想用在我们的人生隐喻里也是十分的恰当。有的可能明明是资源,却被我们当成了垃圾,而有的明明是垃圾,我们可能却把它当做宝贝。如何来对二者进行区分?可能需要足够的智慧。

  我们的确无法选择父母,或者说,我们的确有主动权选择了父母。这一部分读的时候感受到,作者在强调是我们选择了现在的父母,让我觉得我应该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而不应仅仅埋怨、抱怨父母,这样其实是没有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起责任。当看清这一点的时候,内心反而轻松了一些,有的时候逃避责任(真相),反而比承担责任(看清真相)更痛苦。我一直无法原谅自己的母亲,直到现在,我跟她在一起时还会有很多的恐惧,所以我跟她基本没有正常的交流。即使回到家,我也跟她保持1到2米的距离。当我现在慢慢理解到,我的母亲可能也有她的痛苦,也有着跟我一样的恐惧和害怕,这个时候我才慢慢地放下了一些防御,想一点一点走进她。我已经很多年跟母亲没有身体上的接触。这种身体上的亲密感的匮乏,也让我十分的崩溃,阻碍我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所以我也有一个计划,希望在未来的一两年内,能跟母亲有一个拥抱。我相信就会在不远的未来得以实现。

  为什么作者会说把自己看作一个小孩?我的理解是:我们回到原点,回到我们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时的状态,那是我们的观念生成的时候。当我们回到原点,重新感受我们跟这个世界的互动,重新观察我们跟这个世界上的人之间的来往,重新看待那些来到我们身边的观念,用我们现在的智慧和知识重新去塑造。我常常会到大自然中去跟那里的花花草草待在一起,体会它们的生存智慧,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看它们在四季中的轮回。每一朵花、每一棵草都是那么的不同,看到它们的状态,与它们同在,我时常会感动得想流泪。我觉得这就是生命本来的样子,这就是生命本来的状态,在自然里被雨水滋润、被阳光照耀,全然打开自己接受生命的洗礼。或许我们出生在贫瘠的山坡,或许我们出生在富饶的农场,没有关系,都是大自然的孩子,都可以绽放出自己的光彩。

  从最小、最容易打扫的房间开始,修正过去的心灵地图,把控现在的自己,走向新的开始。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15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盛宴,我终不忍,未曾开席,便黯然离去,掩面而泣。也许,上天不给我的,无论我两臂怎紧扣,仍然走漏;给我的,无论过去我怎失手都拥有。

  一梦二十年,流年乱了浮生。开到荼蘼花事了,往事知多少。忆平生,坎坎坷坷,平平仄仄平。

  从小到大,我似乎一直都是命运的宠儿,开明的父母,至亲的手足,温和的性情,不俗的谈吐,屡屡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而高考,则是我人生的分水岭。也许是心中对于名校的执念太深,终究是意难平,岂甘命运有如蒿草?有着拿云心事的我,执意复读。

  如果不是有一种向往,我不会再次背负这沉重的行囊;如果不是有一种期待,我不会抛掉一切远走他乡。本想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到头来,终归只是梦一场。许是压力太大,第二次高考的失利击碎了我所有的梦想,骄傲与自尊。从未想过,聪慧如我,竟会今不如昔,只能上专科。而此时的我,再没了决意复读时的豪情万丈,所有美好的憧憬毁于一旦。

  后来,知道省内的一些高校在大一下学期末有学分互认的机会,通过后便可拿到本科文凭。就算对名校的憧憬再强烈,再心有不甘,也没有勇气读高五。心如死水,波澜不惊的进了泰医影专,而彼时的哥哥,已是北大光华的金融硕士。

  进了大学之后,才发现,原来人生还有更广阔的舞台。泰安的天很蓝,但我的天空却一直有朵专升本的乌云覆于其上,阴霾不堪。压抑着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安安心心的只读圣贤。坚定的相信,我的美好大学生活应是从大二升本成功之后才开始。

  天有不测风云,汶川地震的周年祭,我也在祭奠我逝去的“友情”。那个时候的感情,苍白单薄。朝夕相处的姐妹横刀夺爱,无论是宽恕背叛还是咫尺天涯,我都无力面对。原来地久天长,枉是误会一场。看着他们的`幸福模样,我泪落成殇……遇人不淑的我,像个怨妇般惶惶不可终日。半月余,悲哀的开始学分互认考试。

  大一暑假,几家欢乐几家愁。升本成功的同学笑逐颜开。而笼罩于我家的却一直是悲凉凝重。天气热的夏天,心像寒冷冬夜。

  谁能容忍在最美好的青春韶华里有着接连三次的关乎学业的人生挫折?

  谁能坦然面对在未来的人生中将一直因为文凭而永远的低人一等?

  谁能云淡风轻的说一句,只要曾经拼搏过,就算失败也无怨无悔?

  那时候常常在想,如果以后的人生将一直泥泞,如果我能带给家人的只是耻辱的印记,如果命中注定我永远失败,那倒不如一了百了……

  也许永远没有那么一天,前程如朝霞般绚烂;也许永远没有那么一天,成功如灯火般辉煌。也许,只能是这样,攀援却达不到峰顶,也许,只能是这样,奔流却掀不起波浪。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一直以来,喜欢在闲暇时翻些书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在这样悲哀的心境中,也唯有书籍可以让我沉迷其中,暂时的忘掉一切烦扰,抛开一切杂念。而《生命的重建》确是让我如获至宝,喜得新生。

  被媒体誉为“圣人”的露易丝。海将深刻的哲理,博大的爱和她坎坷的经历,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如清泉般滋润了我的心田,如清风拂去我天空的阴霾,如灯塔,照亮了我黯然失意的人生旅途。

  她解放了我的心灵,治愈我的生命,教会我成长,教会我爱。宽恕,会使我高贵。让我学会接受自己,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生命永不停滞……

  生活是一系列的选择和决心。成功从心起步,从良好的心态开始。选择开阔的高地,打造自己的未来。许是境由心生,当我换一种思维方式,便意外的发现,生活中有许多温情的瞬间,而我贪恋的那些美好,原来,一直都在。只要心中有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看透彻了,心就晴朗的多。一花荒芜凋零不了整个春天。就算是专科学历,生活依旧可以芳香四溢,依然可以诗意的栖居,幸福流淌于指尖。

  等待花开,我安慰自己,虽然是在最低的位置,看不到花儿绽放时的美丽,然而,总不会错过,花瓣飘落时,在风中,悠扬飞舞的浪漫。

  洗尽铅华,在一次次羽化成蝶的磨难中,我们日益成熟,生命也愈加完整。相信终有一日,会在更高更远的天空肆意翱翔。

  生命的重建,重建我的生命。用智慧和爱轻松的处理生活中的一切。在我们的世界里一切都好。在生命的盛宴中,终会笙歌婉转。错过的年华在北漠开出斑斓的花,繁华了人生的春夏。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相关文章: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02-26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01-21

生命的重建(第一章1)05-01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10篇04-16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读书心得04-25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3篇(热)12-29

重建缺失的诚信04-28

重建宗祠实施方案 重建祠堂的倡议书04-24

灾后重建简报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