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弟子规》有感【精】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弟子规》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弟子规》有感1
今天我听了《弟子规》里的《黄香温席》,讲的是冬天黄香给他的爸爸用自己的.体温给爸爸暖床,爸爸睡觉就不冷了,夏天给爸爸用扇子扇枕席,爸爸睡觉就不热了,黄香真孝敬自己的爸爸。
我也要向黄香学习,也要孝敬我的爸爸妈妈,爸爸下班我要向爸爸说辛苦了,妈妈累了我要帮妈妈,还要帮爸爸妈妈分担他们的我自己能做的事。我爱爸爸妈妈,我以后要很好地孝敬他们。
读《弟子规》有感2
弟子规。信。二十课讲的内容是做人要有诚信,要实事求是。凡是说出的话,首先要诚实讲信用,欺诈不实的言语在社会上不会行得通!多说话不如少说话,说话就是实实在在的,不要将不符合实际、做不到的花言巧语。刻薄挖苦的话、让别人不舒服的话、肮脏不雅的.词语以及粗俗的小市民习气都要切实的戒除掉。
做个守信的人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读《弟子规》有感3
《弟子规》出自清朝的李毓秀。读此文,是一个提升个人修养、思想品德的过程。读好胜于读坏,背好胜于读好,而真正理解,胜于一切,实际做到,更是上一个等次。每三字为一段话,两字为一组,不免有些枯燥乏味。但这些非华丽的语言,却蕴含着一片极为广阔的空间。当我认真品完后,反复回想,深有感触。
中国有一句俗语,“百事孝为先”。因此,《弟子规》首先讲的是“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看了第一个篇章——出则孝,回想之前的所作所为,太多太多对不起父母的事……我们的一切是父母给的',不要再强求了。趁他们健在的光阴,及时行孝,岁月不待人。
第二篇章讲的是兄弟之间的原则,我很是看重这一篇章。兄弟之间,要合为一心,相互帮助,团结相处,不要因为利益,而抛弃友情。金钱买不来友谊,切记!
”谨“这一章,讲的是生活习惯。这点我认为我是做的很好的。
”信“极其重要,此章节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诚信: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在现实社会中,失信往往会令朋友十分厌恶,我可是深有体会。一次,我经过长途跋走到朋友家。我和他约好一块玩,却迟迟不见他下来,过了一会儿,他打电话来说,他有事。就这样,我被”放鸽子了,只好走回去,心里很不爽。
“泛爱众”讲的是儒家学派的“仁”。这章里有两段话我非常重视:人所重,非貌高。相貌不能判断一个人,而生活中,许多却恰恰相反。流浪者的品质可能会胜于某位官员。
“亲仁”告诉我们要向有仁德的人学习。
“余力学文”是对学习方法的一种总结。
上千字,讲的就是这几个方面,而这几个方面,却不是做上千件事就证明你能做好的。必须牢记于心!
《弟子规》引导我们树立各种优秀观念、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带给我们的启示无穷……
读《弟子规》有感4
当我轻轻翻开《弟子规》时,就如同步入一个神圣的知识殿堂。
《弟子规》告诉我们,先端正品德。那句使我“脸红”的“冬则温、夏则清”,让我好好地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觉得自己确实有很大的差距。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不住父母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依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父母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他们都觉得是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我,多啰嗦了几句,我却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现在想来,那多不应该啊!我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却成了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小皇帝”,比起同龄的“黄香”——一个在冬天帮父亲暖被窝、夏天拿扇子把床扇冷的孝顺孩子来,我真是感到莫大的耻辱啊!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多亏了这本《弟子规》,使我受益匪浅,是他提醒了我,让我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是他,唤醒了我,告诉我做人的道理;是他,告诉我将怎样做好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过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读《弟子规》有感5
有人喜欢幽默搞笑的漫画,也有人喜欢内容多彩的小说,我,却只钟爱那平平凡凡的《弟子规》。
《弟子规》没有故事那样精彩的结局,没有小说那样优美的文笔,它平凡的许多人对它不屑一顾,但它传承的是我们祖宗五千年年留下来的观点,它蕴含着的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记得刚接触到《弟子规》时,把学习它当成一种任务去对待,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发觉自己已经喜欢上《弟子规》了,每次学完一句,自己就觉得心中开阔了,就象是沉积在心底已久的乌云飘散了,心情变得喜悦了,回到家把我所学习到的知识说给妈妈听,妈妈也很欣赏我的言词表白,这更加坚定了要坚持把《弟子规》好好的学下去,为我之用,家中的温馨和谐也随之而大放光彩,虽说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却也是相敬如宾。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既然学习了《弟子规》,就应该落实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中,时时反省自己,鞭策自己成长进步。以前妈妈批评我时,我总是很不乐意,不,准确地说是非常之不乐意,就是抵抗,眉头紧皱,脸拉得要多长就有多长,一种视死如归的架势。可自从学习了《弟子规》中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后来同样是批评,可我就觉得很快乐,把眉头打开,海阔天空,听父母的话,心情再一次感受到了喜悦,因为有人在关注我,重视我。父母批评我们时,应坦然一点,勇敢的接受批评并改正错误。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告诉我们父母叫你时,应该马上应答,父母有事交代时,我们不能慢吞吞的,行动要迅速,要积极响应父母。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的,就拿生活中最平常的一件事情来说,吃饭,我以前呀,妈妈叫我吃饭,因那阵的我就想赶紧写完作业是最重要的,饭嘛,可以迟一会吃,有一次被妈妈叫五六回了,我还是拖拖拉拉,慢吞吞的,把老妈惹急了狠狠地把我批评了一顿,被妈妈严厉地训斥后,我不由得感觉到对不起妈妈,当然那个时候还没学习《弟子规》呢。但自从学习弟子规后,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是爸妈叫我,我总会在第一时间给他们回应,或者说“妈妈我还有两字就写完了,请稍等我一会儿”,或者回应说,“就来”,我的这些小变化让爸妈有一点小兴奋,为此,好几回都得到了老妈的好评,更让我开心的是每天中午放学或是下午放学我都会比爸爸妈妈回来的早,听到他们的脚步声,我飞快地给他们开门,然后深深地给老爸老妈行鞠躬礼,不知不觉地妈妈爸爸也会回敬我一个鞠躬礼,我心里那个乐呀,甭提有多美了。
《弟子规》告诉我们,我们首先要做到尊敬长辈,百善孝为先嘛!接着要友爱兄弟姐妹,做人要做一个有道德,讲信用的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和睦相处。
学习《弟子规》,不仅能提高一个人的修养,更能提高一个人的思想,并且还可将思想升华,我们应该爱我们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与社会,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地和谐健康。
平凡而又不普通的《弟子规》,教会了我做人,教会我孝顺,至少教会了我怎样对待为我操劳的父母。传统文化的精髓——《弟子规》,我爱你,你是我最喜欢的经典作品。
读《弟子规》有感6
我没能做到。爸妈叫我,我都只应一声而不过去;爸妈命我去做什么事,我从来都是答而不做,偶尔会做。对爸妈的话都是爱听就听,不中听就不听,哪里有恭敬可言,而且爸妈责备我的.时候我都绞尽脑汁的找理由回答。
古人对自己的父母都那么孝顺,更何况我们呢?但我们现代人能做到的廖廖无几,我决心从此按照《弟子规》里的要求行动,我还要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四句话列入这学期的报喜鸟行动中,以此来鞭策自己。
读《弟子规》有感7
通过单位集中组织学习《弟子规》后,我深有感触。《弟子规》总的思想是要把圣人的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人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
《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德行。首先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领导、同事、兄长朋友。其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讲信用,也就是诚信为本。最后是说我们与人交往要平等仁和,要亲近有仁德的人,并向他们学习。在空余时间里,要学习各种方面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身的缺点,从各个方面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入则孝、出则悌:孝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父母,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帮助许许多多的人。悌,说的是家中兄弟相处之道,以及如何和长辈在一起的规矩。通过学习这些规矩,可以使孩子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那样就很容易融入团体,为大家所接纳。而我们在工作或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不同的人,也会扮演不同的角色。那么在公司的领导、长辈面前我们便是弟子,我们应该对他们有尊敬、敬仰之情;在同事、同学、朋友面前,我们便是兄弟姐妹,相互之间要相互学习、帮助,相互关爱。所以,孝悌之义不只教会我们如何对待家中的长辈
和兄妹,同样也是在告诉我们在其它环境中如何与他人相处,教会我们做人的根本。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孝悌之义在工作当中并不是一种阿谀奉承,而是一种相互之间的关怀。古话说“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对的',并不只是单方面的顺从、尊敬。所以我们不应过分抬高他人,贬低自己,而是应该保持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谨:弟子规当中,谨的篇幅所用的笔墨最多,可见谨的重要性。行为谨慎,不给自己和家人,还有其他人添麻烦。穿着服装,言谈举止行为,符合身份。走中道,不偏不过分,不走极端,修习德善。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穿着,给人一种简洁大方,干净利落的感觉。尊重自己也是尊重他人。工作生活中一定要注重礼节,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事要事无巨细,悉究本末,认真努力的完成自己每一项工作。
信:凡出言,信为先。孔夫子说“人无信不立”,一个没有信用的人很难在社会立足。所以凡是说出的话,首先要讲究信用。话说的多不如说的少,凡事实实在在,不花言巧语,戒除奸邪巧辩。没看到事实真相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于事情了解不够清楚,就不要轻易传播;觉得事情不恰当,就不要轻易答应别人什么,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做错事,不要故意去掩盖,如果故意掩盖就是又增加了一个新的错误。所以,对于以往的过错,要想办法弥补,坚决改正。
泛爱众: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品行高尚的人,
名声自然高,因为人们敬重他的德行。才能大的人声望自然大,因为人们信服他的真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以谦卑为原则,做到不自私自利,以平等心待人接物;不说人是非,不揭人短处,注意发现别人的优点;要时刻提醒自己,反省自己;与人相处时,要多帮助别人,多给予别人;要求别人做的事,自己要先做到;注意换位思考,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也不能要求别人去做;时刻记得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找机会报答;与别人发生的矛盾,要尽快找机会化解;多为别人着想,共同营造一个相互关怀、相互体谅的温馨社会。
亲仁:晋代文学家、哲学家傅玄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三六九等,良莠不齐。时代发展到今天,社会分工已经极为细致,同样是为了生活奔波劳碌,难免会沾染上世俗之气。也正因此那些仁德的人显得更加稀少。能够亲近仁者,向他们学习就会得到无限的好处,自己的品德自然也会提高,过错也会相应的减少。所谓“大隐隐于市”,真正仁德的人会悄居闹市,布仁施爱,德济苍生。当今,有很多成功人士,为慈善四处奔走。例如:李连杰从艺多年来一直用实际行动支持和参与慈善事业,更是于20xx年创办了“壹基金”,全身心的投入了慈善,甚至计划把慈善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这恰好体现了一位仁者应有的社会价值。 余力学文:指那些对于“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应该努力做到的本份,却不肯力行。而只在学问上研究探索,这样容易养成虚幻浮华的习性。所以。孔子曾指出:“立志、自立、立仁的
君子要广博的研究各种学问,然后用礼节来约束言行。”所以,我们要珍惜剩余的时间,并在有限的时间里,努力的学习充实自己。 总之,在《弟子规》的教导下。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每天都在虚度时间?而从《弟子规》里,我们了解到总纲领所教导我们的五项要领,都是很值得我们重新来省思的。过去我们没有学习《弟子规》,所以不是很明白。但现在我们深刻的学习了《弟子规》,那么我们应该重新改造自己,这样我们的生命也将过的更加有意义。
读《弟子规》有感8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文明是唯一不曾终绝而绵延启蒙教育的。
在众多的启蒙教材中,《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唐诗》等文字简练、合辙押韵、内容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对我们语言能力的开发和良好品行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年轻时,在科举不中之后,就放弃了仕进之途,终身为秀才,他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教育儿童为人处世规范的启蒙书,是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的蒙学读物。对于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学习、如何“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最后养成健全的道德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清朝后期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
《弟子规》其内容以《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而爱,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主体精神,全文分为五个部分,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是启蒙端正,养成忠义家风的最佳读物。
读完这本著作后我深有感触,交给人们孝道、讲诚信、关爱他人、努力学习等这些在人生路途上非常重要的东西,它不仅教我们学做人,还教给我们一些生活中的道理,,古代的人们把具有这些道德的人称
为圣人,比如我们伟大的孔夫子,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道德理论一直流传至今,为中华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我们生活中真正做到这些道德行为言论的人非常的少。
我们为什么不做这种被所有人称赞的人呢?让我们一起传承和弘扬伟大的中华文化,为祖国的伟大事业作出努力,作出贡献!
读《弟子规》有感9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说话做事讲究信用。
就比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是说:在家里,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立刻回答,不要假装没听见或是懒得答应;父母叫我们干事情的'时候,一定要立刻做完,不要找借口或是不高兴;父母教育我们的时候,必须恭敬地听,不得随便或是装出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我们犯错了,父母指责我们时,一定要知错就改,不要一错再错,不要让父母伤心。
当我读到这句话时,非常惭愧、非常后悔。因为,我总是若父母生气,让他们担心,让他们为我操心。哎!我真不应该,父母这么辛苦的赚钱给我和姐姐读书,我居然……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好好孝顺父母,长大后让他们过上幸福的日子,让他们过得无忧无虑。
读《弟子规》有感10
暑假里,我认真阅读了《弟子规》,这本书根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是少年言语行动、道德修养、待人处世的行为指南,对于我们特别有教育和指导意义。
《弟子规》第四部分着重就学习作了阐述,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读懂弄通这个部分特别重要。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李嘉诚说:“知识改变命运。”由此可见学习的重要性。
就学习的方法,《弟子规》告诉我们:“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意思是: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心到是用心思考,眼到是仔细阅读,口到是多读几遍。学习中,只有心到、眼到、口到,才能准确理解其中的意义,学到真正的知识。
“紧要功”这三个字对我特别有教育意义,它让我明白:在学习的道路上,是没有捷径可走的,要想学到书山、学海里的知识,必须抓紧点滴时间,用心学习、细心探究、全心拼搏,这样才能增长智慧。
常说一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不好的书则会蒙蔽人的思想,破坏人的心志,让人永远迷失在黑暗当中。“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只有认真、细致、反复阅读经典著作,才能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品德修养。《弟子规》还告诉我们,“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我的`理解是:少年不光要学习好经典著作,还要在生活中努力实践,这样才能不负所学。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振兴中华民族的生力军,是学习知识的最佳阶段。作为少年的我们,只有勤奋读书、刻苦钻研,才能学有所获,才能实现个人理想,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读《弟子规》有感11
从小到大,念了十几年的书,直到最近这两年学习传统文化,才知道有《弟子规》这样一本专门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的书。如果我们这些已经知道,并认真学习《弟子规》教诲的人,能够将这本经广为流布,使其深入人心,相信,未来的世界是美好的,未来的孩子们是幸福的,未来的父母、老师是省心的,整个社会是和谐的、融洽的,快乐的。为了这个目标,我也一定要从我做起,谨记诸位大德老师的教诲,努力改过,早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依《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7个部分列举出为人弟子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是现代家庭不可或缺的良好教材,这样一本亙古弥新的经典,胜过成百上千的现代绘本,真的是物美价廉,是普通百姓家庭最好的选择,但是,虽然大多数人已经知道了有《弟子规》这样一本书,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这本书的真正地位和力量,其实包括现在的我,也没有真正将《弟子规》中每一条都落到实处,我相信,直到有一天,我们真正能扎扎实实的做好《弟子规》,真正幸福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只有真正受益,真正做到的人,为大众讲演,才能真正改变人们“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的思想,提升人们的素质,净化社会人心,灾难才能越来越少,环境也将更加美好。
《弟子规》开篇“总叙”,就将圣人对于弟子的要求,简要述说,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学习了弟子规,经过一年左右的实践,我体会到“孝”是做人的根基。读着“入则孝”中的经文,心中不免惭愧有加,我家是姐妹两个,因为自己从小学习尚可,身体又弱,所以,妈妈总是让我放学就读书、写作业,家务活很少干,渐渐长大,自己宁肯看闲书,也不去帮忙做事,慢慢养成了懒惰的习性,更由于从小只知啃书本,所以在工作岗位上,总有能力不足之感,领导交给的任务总是完成的不那么令人满意;更由于自恃学习成绩好,渐渐有了骄傲的心态,对父母的教诲总觉不入耳,妈妈耳朵不好,更是没有我懂得多,逐渐养成了娇小姐的脾气,听不进一点意见,只有自己给别人意见,从不检讨自己,甚至有时脾气来了,还要将父母长辈嚷嚷一顿,真正是大不孝,自己早已是地狱众生而不自知,还自以为聪明过人,善良可爱。真乃“鼠目寸光、井底之蛙”,“只见他人短处,不见自己短处”,有时明知自己脾气不好,不够孝顺,就是不肯改过,总要寻找父母长辈的不是来为自己开脱。
经过读诵、聆听蔡老师讲解各种经典,以及弟子规,才逐渐将自己的傲气收敛,嗔晦心转变,时时念母亲、叔叔(生父已过世)的好处,婆婆、公公的辛苦;自己也已生养了小孩,为人父母的艰辛才体会了一点点,相比较父辈们吃的苦,我们所经历的还不到他们的十分之一,我们若再不孝顺,怎么对得起生我、养我20几年的父母,培养我成才的国家。一个人,只有心中常存感恩,她的人生才会有踏实的幸福感,才会保持、甚至增长自己的幸福指数。
一个人能发自内心的孝顺父母,无欲无求的去尽自己的本分,这样就是与人的性德相应,自然而然就会长养慈悲心,恭敬心,对身边的一草一木,对自己接触的外界环境,心生恭敬、从容淡定,后面的“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亲仁,进而余力学文”,也都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不过,我们现代人由于缺少从小熏陶儒家文化的根基,所以,用两三年的时间,坚持每天读诵《弟子规》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根基才能扎得牢,将来长成的大树才能枝繁叶茂,堪为栋梁之才。
读《弟子规》有感12
今天,伯伯从书店给我买来一本书,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弟子规》,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来,只见第一页写着:“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二十四个字。我看不懂,就不想再看下去,伯伯于是很认真地对我说:“这本书很有意义,你结合译文认真看就懂了。”
听了伯伯的话我就坐下来,开始读《弟子规》这本书,一会儿就把心思投入进去了,真的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这本书,是根据古代圣贤对弟子的教诲编成的,教育我们首先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做到一切言行谨慎,要讲信用;和人交往时,要平等谦和,要时常亲近有品德的人,并向他们学习。做好这些事情之后,如果还有剩余精力就去学习文化知识。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它给我很大的动力,就是让我去学做一个懂礼仪,会做人,善学习的人。
在这些句子中,我最得启发的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叫唤时,应该一听到就回答,不要慢吞吞很久才说话,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立刻动身去做,不要推辞偷懒。我看到这里,脸不由得红了,我觉得我平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记得有一次,我正在看动画片《爱探险的朵拉》,妈妈在厨房叫我:“开泰,快帮我去买一包味精来”,我正看电视入了迷,想着还有弟弟呢?怎么不叫他去,就没有答应妈妈。妈妈又叫我了,我心里一百个不情愿,翘起嘴巴发脾气,很不情愿地走下楼。背后传来妈妈的叹气声。哎!现在想来太不应该了,妈妈心里会有多难受呀!妈妈,下次我再也不发脾气了好吗?我一定会很乐意地帮助您做更多的事情,我也要做一个懂事孝敬父母的人,为你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另外,我觉得书中谈到的一个读书习惯问题对我很有用,“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我喜欢读书,可是不太习惯做笔记,在读书中也有不明白的地方,但是没有马上记下来,后来碰到一样的问题了才后悔,想着我怎么不记下下来请教别人呢?我想,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一定要学会边读书边记笔记,然后做一个勤学好问的人。
这本《弟子规》给我的教育很大,我一定要认真读好这本书,还准备买一个本子把我感受最深的句子记下来,经常学习,因为它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盏指路灯。
读《弟子规》有感13
诵读中华经典,能让我们意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能让我们得到民族文化的滋养。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告诉我们要平等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还有多余的精力,就学习有益的知识。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告诉我们不要让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忧虑。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让自己的德行受到损害,让父母蒙受耻辱。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告诉我们借来的东西要及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就不难。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告诉我们话说得多,不如说的少。只说该说的话,不要花言巧语骗人。不要说奸诈取巧的话。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告诉我们事情要加到别人身上之前,要反问自己喜不喜欢,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就要立刻停止。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告诉我们如果不肯亲近仁人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因为奸佞小人会乘虚而入,跑来亲近我们,日积月累,我的`言行举止都会受影响,最终导致真个人生的失败。
弟子规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学习有益的知识、要孝敬父母、借来的东西要及时归还、不要花言巧语骗人、不要和不肯亲近仁人君子的小人做朋友。我的收获很大。
读《弟子规》有感14
.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弟子规》译文:父母叫我们,要马上答应,不能迟缓。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立即行动。
中华是礼仪之邦,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叫郯子的年轻人。他冒着生命危险,突破重重困难取鹿乳奉亲。身为儿女,我们不必刻意模仿“郯子鹿乳”的壮举,但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真诚回报父母。再读“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们扪心自问,尊敬父母,孝敬父母我们做到了吗?
生活中,有许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他们什么事情都让爸爸妈妈来做,而爸爸妈妈叫他们做一点事情,他们不是趴在地上又哭又闹,就是拖拖拉拉。从小到大,当我们生病时,父母给我们端茶送水;当刮风下雨时,父母给我们遮风挡雨……而现在父母叫我们帮忙时,我们又是怎样做的?父母养育了我们这多年,难道我们就不应该为他们做点事吗?我们就不感到羞愧吗?
如果你连“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点对父母的.基本礼仪也做不到,那么又谈何报答父母对你的养育之恩呢?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做爸爸妈妈贴心的小棉袄,做孝顺好少年。
读《弟子规》有感15
在学校的建议下,我最近读了一本名为《弟子规》的书。这本书以“三字经”的格式,给我们讲述了做人的道理。因为“三字经”的格式是一种古文,很多内容我根本看不懂,所以作者还给它们加了译文,并列举了相关的故事,图文并貌,让我一看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也让我一看就爱不释手,从中也让我受益无穷。
这本书中的很多内容都值得我们好好品味,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这句话,它的意思是:当自己有能力,可以为众人服务时,不可以只考虑自己而不舍得付出;对于别人的才华,应该佩服并加以学习,而不可以嫉妒甚至毁谤。我觉得这句话特别值得我们小学生们认真地学习和领会,它教育我们人不能自私、骄傲,要学会谦虚做人,时刻想到为集体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就拿我本人来说,我也特别想为班集体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幸运的是,我每天早读时有机会给同学们带读,看到同学们那么认真的`神情真让我感到高兴。另外,我也要学会谦虚,多向那些优秀的同学们学习。你看,我们班上有那么多成绩比我优秀的同学,还有很多同学有各种各样的特长,他们都比我有才华,我就要以他们为榜样,做到“人所能、勿轻訾”,虚心向他们学习,我相信我的成绩也一定会提高,表现也会更优秀的。
《弟子规》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相信你读了也会终身受益的。
【读《弟子规》有感】相关文章:
读《弟子规》有感12-21
读弟子规有感02-04
读《弟子规》反思04-26
读弟子规有感作文04-26
读《弟子规》有感15篇01-30
600字读弟子规有感04-26
读了《弟子规》有感范文10-14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05-18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06-14
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