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道士塔读后感

时间:2021-01-29 15:02:0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文化苦旅道士塔读后感(通用6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化苦旅道士塔读后感(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化苦旅道士塔读后感(通用6篇)

  文化苦旅道士塔读后感1

  世间万物,代代更迭,人们常将历史比作长河,就是在映射这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变化”二字,宛如奔腾不息的流水。而在这浩浩长河中,人类渺小得比不上一朵浪花,贯穿着整个历史的也永远不会是脆弱的人类生命,而是山、河、树、石,以它们坚韧的生命,默默地伫立在河水边,冷眼旁观着时代变化。

  很难想象,也许在未来不知多少个年头之后,我们如今生活的城市是否还存在,是否也像如今我们眼中的“历史”一样,只剩下几方石料、一口废井。

  读《废井冷眼》,我似乎能感受到作者见到这一口废井时的心情,仿佛有时间的细流从指间流走,又仿佛时间在废井的冷眼中缓缓凝固。这时候眼前似乎燃起大火,灼烧着几百年前的这口老井,烧沸了,又烧干了,最后只剩下一副把一切都看倦了的千年冷眼。

  作者说,“历史很漠然,在多数情况下不讲曲直,不讲感情。”但我想,正是历史的漠然使我们对自己也漠然了,可以以整个历史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又怎会在意这微尘般的跌宕呢?

  历史中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甚至像渤海国这样繁荣的大都市也不过在历史中存在了几百年,还不如一个传承几代的文明。一切活着的都将死去,在历史上,只有文化是永恒的。有人为自己一时的起伏长吁短叹,可倘若更加达观地来看,也许依旧没办法解决当下的问题,但至少可以在人生的悲欢离合中保持一个淡然的心态。而当我们真的放下了、看透了,无论到哪里都能随遇而安。

  这是冷眼教给我们的,也是历史教给我们的。

  再回头看这颤巍巍伫立在土地上的废井,尽管破败却显得坚韧。这副冷眼已经见惯了朝代更迭、家族盛衰,想必再不会为什么所动了。历史是漠然的,但它使我们宠辱不惊,使我们看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我想,这已是历史最大的慈悲。

  文化苦旅道士塔读后感2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代表作,我读后收获颇丰。这本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全书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

  这本书里,我感触最深的,是《道士塔》。莫高窟是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艺术的一大宝库。可是,这样的一个宝库却被一个道士给毁了,没有发挥它的价值。余秋雨对于这些宝物的损失深感痛心,从中深省酿成这场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这时的莫高窟,并没有在文化保护之内,于是任由这些来自西方的“游客”将它一卷一卷,一车一车的带走,文化的精华的字画竟然在道士手中成了换来银元的交易品。在这个道士一笔又一笔的“小买卖”中,敦煌莫高窟的文化就这样被挥霍掉了,而王道士也万万没有想到,这些使他沾沾自喜的买卖却几乎葬送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外国的学者精心探索莫高窟文化时,曾几何时,这是属于我们中国的文化,中国的骄傲,而诺大的中国,真的容不下这片小小的土地?

  看了这本书后,我发现,原来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余秋雨妙笔生花,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笔触,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

  “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急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正是这样的创作愿望,形成了《文化苦旅》低徊、感伤的历史氛围,从而引导我们不断深思。《文化苦旅》是一本沉甸甸的书,值得我好好品味。

  文化苦旅道士塔读后感3

  《道士塔》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段沉痛的文化历史悲剧,它揭露出那个令人揪心、不禁的年代。如举重若轻、绘声绘色地泣涕道:“我好恨!”

  王圆箓——一个无知的杂修道士,用他无知的“黑洞”吞噬了一幅幅珍贵的壁画、一本本无价的经书……因为无知,祖国的瑰宝受到无情蹂躏,不幸流失,给后人留下无限的遗憾与叹息。

  国宝流失,我们从心底感到难过、愤慨、痛心。但是,在伤痛之余,我们剖开本源,谁又是真正的罪魁祸首?这透着无知、病态、落后的事件都处理算在王道士一个“个人”身上吗?这本应切入审慎的态度,深思这造成民族悲剧的三个男人和其背后中国各种根深蒂固之病态与愚昧,列强的各种霸道与阴暗。斯坦因,其强盗行径确实令人发指。然而,“高傲”得不懂中文的他怎能干的这样一番“大事业”;蒋孝琬,身为文学功底深厚的一位“文人”却用自己的文采蛊惑同胞,帮助外人剖开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供其“吮吸”,愚昧至极。看着那没落在闭关锁国中的“天朝”,那腐朽与落后映示着“落后就要挨打”的残酷,连民族的血也要被列强掠走,民族自尊化作笑谈……道士塔折射出的往事,令我们感到恐惧与不安。

  前人的错铸永远的悔,我们为其惋惜、无奈。那一罪孽深重的一天,呆痴的王道士为几两碎银欢喜,洋人瞪大那诧异的眼看着那被打开藏经阁,天朝之官因不用花费路费处理经卷而一脸轻松;一箱箱、一车车……运走了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带走了传承的“三魂七魄”,这样的奇耻大辱,我们怎能不心生愤慨,有人说:“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要么你我同乘战马,一决高下!”每个国人心中或许都有这般“理想”。然而,现实开的玩笑总是这般的无情。曾经,蒋孝琬——为洋人卖命,甚至在洋人圈中对于消除国民“华夷之防”颇有名气……现在,依旧有些人沦为洋人的奴隶,为洋人卖命,对待屈辱的历史往事只是一味的抨击国家的无能,却不以行动冲破这“桎梏”,实现国人“理想”。

  不大的墓园,不起眼的墓碑,透着那个年代的腐朽、孤独、荒凉和脆弱。

  文化苦旅道士塔读后感4

  《文化苦旅》是一本文字优美却又言之有物的书。这本书让我游历了大江南北,带我穿越时空,领略唐宋元明清的历史。本书写的是中国名处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可按以说是一本游记;而在其中又记录了许多史实;也可以说是一部史记;而全书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诗情画意,又使这本书成为一部很不错的散文集。

  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作者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这本书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其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成了一篇篇绝妙的文章。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不禁严肃起来。像一个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块自己不熟悉的土地,逼使我不得不走向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我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这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多年后的今天,这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并非外表炫丽,而是它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人性的,及它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国千年的标本,一样美的标本,纵使它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转换。

  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从他的文才想至他的被贬,既遭贬谪,而永柳二州又是荒远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泽之间,将其困厄感伤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赏山水之间与文章创作之中,使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了「永州八记」这样出色的山水文学,这样的一代士人的气节与傲气让后世学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和疑问来瞻仰这位大文豪。

  苦与甜本是一家,先苦后天,才知甜滋味。正如余秋雨把书名取作《文化苦旅》!但苦中处处有希望的曙光。

  文化苦旅道士塔读后感5

  《文化苦旅》的第一篇《道士塔》从莫高窟外的一座道士圆寂塔写起,讲述了20世纪初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以谎言和微不足道的金钱从王道士手里掠夺走了石窟藏经洞内的大量的经文,经书,经卷的故事。在这篇文章中,余秋雨教授表达了一种“恨”的情绪。恨外国的那些巧取豪夺的文化海盗,恨愚昧无知,贪图小利的王道士,恨尸位素餐,昏庸无能的官吏,恨丧权辱国,腐败无能的封建政府,……,还恨自己生不逢时,不能及时阻止强盗们的野蛮行径。

  恨外国人,恨他们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来到中国,恨他们用超低的价格“买”走了经卷。可他们是怎样来到中国的又是怎样用超低的价格“买“走了无价之宝的'经卷文中已有明确的回答:”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外国人直接走到了那个洞窟跟前。洞窟砌了一道砖,上了一把锁,钥匙挂在王道士的裤腰带上。外国人未免有点遗憾,他们万里冲刺的最后一站,没有遇到森严的文物保护官邸,没有碰见冷漠的博物馆馆长,甚至没有遇到看守和门卫”,还有:“王道士口袋里有了一些沉甸甸的银元,这是平常化缘时很难得到的”。看看,“化缘”,说难听点就是“要饭”,那能要到什么呢王道士根本就是一个没见过世面,没有文化的人,他哪里知道经卷的重要性!要是这样的话,还不如把这些经卷让外国人运到他们那儿,总比在中国受不到一点保护要强。然而余教授说了:“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

  佛教自古印度传入中国,不仅得到了传承,经历代得道高僧地弘扬,更是博大精深。其精髓所在,皆可在经卷上得以体现。可是现在看来,佛教再昌盛,经卷再多,如果国家不富强,以至于外国人“出入自由“,那不管你有多少宝贝,也会被一一搬空,成为别人的手中之物。

  也曾有人认识到“宝贝”的价值,“(叶炽昌),是金石学家,懂得洞窟的价值”;也有人想到过“保护”,“但是东西很多,运费不低,官僚们又犹豫了”。难道中国就真的凑不出那些运费吗不,“朱门酒肉臭”,人家当官的不想出运费,即使有一批送京的,也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结果,到京城时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如果真如余教授所想有有识之士去拦外国人运经卷的车队,没准还会被当作劫匪被抓被杀呢。国家已如此懦弱,如此混乱,老百姓还怎么过日子,佛教恐怕也会没落了。

  这件事也反应了当时社会的混乱,政府的无能。读罢文章,我也同余教授一样“恨”。要想不再添“恨”,只有国家强盛了,公民的素质提高了,所谓“盛世兴收藏”是也。

  文化苦旅道士塔读后感6

  我并没有忘记,十几年前当我还是个青年,初读本文时的恨,和难以控制的想决斗的冲动。

  一个愚昧的土道士掌管着敦煌数千年文明宝藏的洞门。他在壁画上刷白石灰,把壁上婀娜柔美的雕塑改成他的天师泥菩萨,把那洞窟中一大箱一大箱的文书经卷、画卷和雕塑,换成了几叠子银元和少许外国商品。他满足了,他想不到会得到那么多钱。

  一个诺大的国家,竟然无处存放一个洞窟的古物,道士为了孝敬官员拿出来的一些零星的字画,在官场上把玩、传递,流失、毁损。他们知道这些古物的价值和意义,却借口长途运费难筹集而置之不顾。

  封存千年的文化宝藏,就这样被挖掘毁损,散失异国他乡了。这不是民族的悲剧吗?文明最后变成空洞和废墟,这难道是历史的必然吗?

  在漫长的历史中,这个事件其实是很仓促的,就像盗贼踩好了点、瞬间完成了盗窃。尽管盗贼找出了各种理由,来掩盖其偷盗行径,掩盖其肮脏的欲望,但是终究掩盖不了丑恶的真相。

  今天读此文,我依然是冲动的。就像文中的那位当代青年诗人,要与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决斗单挑一样。我更钦佩秋雨教授的豪迈,要与盗贼他们国家的学者对立沙漠,比比学问!此刻,似乎只有这源自内心的冲动才能解恨!

  今天,我依然恨着,却不只是恨愚昧的王道士和腐朽的晚清朝廷,也不仅只是恨奸诈的窃取者和贪婪的掠夺者。我更恨,人性的自私、罪恶的欲望,和因此对文明的践踏。

  寻宝、掠夺和侵略战争,都是为了将财富占为己有。他们的目标就是我们的文化遗产。

  从价值的角度来看,物品越稀缺价值就越高,故称物以稀为贵。何况是更优秀和稀缺的中华文化遗产,堪称绝品,价值无法估量。所以,敦煌、圆明园、和那时的中国,自然就成了疯狂追逐利益的掠夺者的耀眼的目标。他们的生存理念和价值观,就是占有,且不论用何种方式实现占有。

  他们得逞了。一大箱又一大箱、一大车又一大车的文物,都装好了,运到伦敦,运到巴黎,运到圣彼得堡,运到东京。莫高窟空了,圆明园烧了。中华文明遭受了劫难。

  可是,他们却不知道,文物,是文化的实物遗产,但不是全部。文化遗产更重要的内容,不是实物,而是精神和思想的成就与传承!

  掠夺,只能解当时之渴,而不可以补虚空。武力,只能呈一时之强,远不足以撼历史。掠夺了文物,却抢不走文化,废墟上依然记载了文化的繁荣!

  如今,被盗贼掠夺的文物已经陈列在世界各地。我觉得,他们只是供奉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神明。

  是哪里的文化,终究会在哪里光明!

【文化苦旅道士塔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道士塔》有感12-02

文化苦旅 读后感01-13

文化苦旅读后感01-13

《文化苦旅》读后感02-10

文化苦旅读后感01-18

《文化苦旅》读后感01-01

文化苦旅读后感08-12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01-01

文化苦旅读后感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