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课读后感

时间:2023-04-30 03:03:1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太空课读后感范文

  在太空授课的短短几十分钟内,王亚平从一个宇航员变成一个娓娓道来的老师,她的讲解引来现场学生的阵阵掌声:

太空课读后感范文

  王亚平:这是一个我们在太空中喝水用的饮水袋,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水是不会自己流出来的,接下来我要挤出一个小水滴。

  在饮水袋的后方,水滴出现了。

  王亚平: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个可爱的,漂亮的小水滴。为了不让它到处乱飞,我要用独特的方式来收集它。

  王亚平张开嘴,将小水珠含在嘴里。

  今天这堂课大家都非常期待,当然上完这堂课以后,大家也觉得非常的惊喜。记者在人大附中的现场见证了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太空授课的现场一共给大家演示了几个实验:

  首先是称质量,其实具体的演示,王亚平给指令长聂海胜称了一下他的体重。

  第二个实验是关于失重的单摆运动。在地球上,单摆小球会在一定范围内来回晃荡,但是在太空当中给它一个作用力,它会做圆周运动。现场的同学们见到这个现象,也感到眼睛一亮。

  第三个实验是王亚平手里拿了两个我们从小就玩的陀螺,在太空当中,给它一个作用力,它就会朝着一个方向去转动。

  第四个实验和水有关,是要验证表面液体的张力,捏出一个水泡之后,形成了一个水膜,后来紧接着的实验就是给一个水膜不断的注水,形成了一个透明的水球。最让大家惊喜的就是王亚平在后来就给这个水球里面用注射器注射进去了一个红色的水滴,这个棉絮状的水滴就蔓延开来,弥漫了整个的水球。

  很多同学在实验结束后都久久不愿散去,还在讨论着、相互分享着。

  虽然这次太空授课的时间有限,却拉近了普通人与宇宙的距离。在王亚平的家乡——山东烟台市福山区,王亚平的母校张格庄中心小学、福山一中的师生都集中观看了她的太空授课。

  今天非常巧,福山一中的物理教学目前正在进行着第六章,而第六章的题目就是万有引力与航天,然后就决定把这堂课就安排在今天上午,结合着王亚平的太空授课进行,记者在现场看到,学生们非常的活跃,一些有趣的太空现象往往让他们哈哈大笑,但同时又非常认真,当王亚平讲到牛顿定律的时候,很多学生翻开课本,然后在相关的地方做了标记。同时课堂上还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王亚平当年的物理老师刘老师,刘老师现在已经不在这里工作了,但是他还是过来跟同学们一块听了这样一堂特殊意义的课,最后刘老师还给现在的学生又上了一堂物理课,做了一下点评。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展太空授课的国家,中国却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完成太空授课的国家。那么说到世界上第一次太空授课,其背后是一个十分悲壮的故事和长达22年的坚持。

  1986年美国女教师麦考利夫就被选中参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教师在太空计划,但不幸机毁人亡,此后美国颁布普通民众不得再参与航天飞机任务的禁令,2007年当年一同参加选拔的另一名美国教师芭芭拉·摩根,跟随“飞进号”飞入太空,肩负着航天员教师和麦考利夫的继承者三重身份,弥补了21年前的遗憾,太空中55岁的摩根给孩子上了25分钟的太空课,其他航天员成了她的助教,18名4至8年级学生在地面听讲,除了负责完成部分专业任务外,摩根还开设太空课堂,与地面上的学生天地连线,通过视频向学生们展示了在太空运动、喝水等情景,成了那次任务的最大亮点。

  那么我们今天进行的这堂太空物理课讲的如何,学生们才最有发言权。

  北京十一学校高一学生:一方面是道具,当然它也是经过了缜密设计的,但实际上那些道具更多的是来自我们日常最普通的东西,所以就感觉真的很奇妙,能够看到这样一堂物理课,还真是觉得很有收获。

  梦想可以播种、梦想可以接力、梦想也真的照进了现实,这是一堂物理课、天文课,但对学生而言,这更是一堂激发兴趣、着眼未来的科普启蒙课。青少年的兴趣对太空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一堂太空课究竟能够带来些什么?

  天文专家、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我觉得有两方面,一方面对青少年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对全体公众的影响,就是大众对于航天事业的关注,对于科学事业的关注,我觉得这都特别重要。

【太空课读后感】相关文章:

太空第一课作文11-03

我看太空第一课作文01-12

太空04-29

太空逃亡05-03

太空学校05-01

初到太空05-01

太空之行05-01

太空杯04-30

漫游太空05-01

幼儿园学前班美术课《太空探秘》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