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现代设计史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现代设计史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现代设计史读后感 篇1
通过这学期的“世界现代设计史”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更深的了解了没事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众多画家流派的风格,深刻地感觉到,不能以好看不好看来评价画的好与坏,要深刻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画家们的思想境界才可能对某个画家的作品做出正确的判断。老师也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众多设计师的作品以及个人背景,让我知道国外的一些著名设计师,课 堂上的知识远远不够还要我们
在课外去了解更多。 阅读了《西方美术史》、《中国美术史》以及相关设计的书籍深有感触。首先我理顺了中西方美术发展过程,西方美术逐渐发展了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罗马时期的美术,比如雕塑《郑铁饼者》,古罗马在建筑上成就很高,接下来中世纪美术,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到十八世纪美术先后出现古典主义艺术和浪漫主义画派。十九世纪是现实主义美术蓬勃发展的时期,期间的大量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或歌颂人民辛勤劳动。二十世纪以来,现代美术呈现出流派迭起到后现代艺术。中国美术史以朝代分从史前及先秦,新石器时代主要以彩陶为主,后来的青铜礼器、甲骨文、岩画等。秦汉美术由秦代陶塑兵马俑、画像石、画像砖,汉代的釉陶、筒灯、铜镜、帛画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到近现代美术,各自时期都有其代表时代的画家和作品。
在这个被时尚充斥,一切都在出现之初就即将消逝的年代,建筑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生活需要,它的作用更多地体现为物质生活的必需品。然而作为一名建筑师,建筑便是他的生命,在建筑的意义中他才能实现生命的意义??《像建筑师那样思考》这本书让我领悟了我怎样才可以像建筑师一样思考建筑,思考我的人生,理解建筑带给人们的真正快乐!书中的第一篇讲了一个优秀建筑的选址有多重要,刚刚开篇就给我很大震撼!作者和他的妻子为了墨西哥一处现代主义风格和式样精心修建的建筑所打动,他们非常享受这样一个充满奇妙美景和奇迹的胜地的感觉,竟然因为这一处建筑居家移居此地,开始了在一个新的国家的新生活。尽管那时他们还不会讲这个国家的语言。建筑师的达观与开阔是很难让他人所效仿,然而可以让所有人钦佩的!读过这本书,我忽然顿悟到,人来最原始的需求是建造能够遮风挡雨的栖息之所。如果把建筑当作艺术来做,则要始终保持对美的追求,这要成为我们个人考虑问题的`核心。学会像建筑师那样思考,在进行设计时将其视读为一种建筑艺术,做一个充满热情、见多识广的参与者。 我们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 环境与我们息息相关。人类是自然之母,自然是人类之母。保护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使人、自然、建筑乃至整个城市形成一个整体。这是城市环境规划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在阅读了《环境美学》这本书之后,我觉得城市和建筑的设计影响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让建筑环保实用、安全舒适有效率,并尽可能美观是一个相当普遍的需求。优秀建筑师设计的理解对创造有活力的建筑和公共空间是何等重要。
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自己做事的原则,而我虽然不是设计师,但我梦想成为一名设计师,设计我自己的东西。
读现代设计史读后感 篇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的设计教育大国,现在每年有50多万设计艺术类在校生,有数以万计的在校研究生和数以千计去国外留学的学生和访问学者;每年我们有无数优秀作品获得国际著名设计奖,中国设计正在走向世界;但是,我们必须充分清醒认识我国还不是设计教育强国,由于我国现代工业设计历史较短,设计教育的科学、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特别是中国设计历史和理论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设计教育界的重视,尽管十多年来出版了很多设计教材,但有关设计历史及其理论的著作寥寥无几,而且翻译或者编译为主,用史实来反映我国现代设计的著作更是屈指可数。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沈榆教授经过长期艰苦的调研、收集第一手历史资料出版了二部工业设计领域的呕心沥血之作,其一是《1949年—1979年中国工业设计珍藏档案》,其二是《中国现代设计观念史》,均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策划、责任编辑同为毕业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孙青。两部著作均围绕着中国设计发展的历程展开研究,《档案》一书历尽千辛万苦,选取了21个代表设计案例进行深入的剖析,作者自述其工作方法来自于我在国外做访问学者时学到的“设计与生活方式”研究课程中的“田野工作法”训练,事实上是基于“实物、文献、影像”三位一体整合、对比研究得到的结果。中国设计的史料长期以来处于碎片状态,由于急速的经济发展和时代变迁,使我们无暇回首整理已经发生设计活动,但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国家设计发展脉络都梳理不清的.行业如何来创造美好的设计未来,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看,《档案》一书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一切历史研究的目的不是怀旧,更不是重演历史,而是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找到发展规律,服务今天,预测未来,超越历史,再创辉煌。《档案》一书真可谓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历史研究大都枯燥乏味,但作者在《档案》一书中都能够运用生动的词句进行叙述,这与作者具有工业设计的背景相关,而近年国际技术史、科学史领域的著作成果表明,具有深刻行业背景的人员来撰写行业发展史已经成为常态,而且避免隔靴搔痒的情况发生,所以聚焦设计,让设计回到设计自身,是《档案》一书的显著特点。当然,作者并设有封闭地说中国设计的事实,使其成为“孤岛”,而是将其量身于国际设计发展的大背景下来叙事,固为任何一个国家的设计不可能独善其身,必然有善“转移”的逻辑,这也是中国大专院校教师、学生必经阅读的理由。
从更微观的角度来看,《档案》一书中有关每一个设计案例的介绍都有大量关于“设计背景”、《设计逸事》的内容,不同于滥竽充数、拼凑文字的叙述,这些内容对于理解中国设计的发生、发展及最终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史学研究的路径来讲可以认为是一种“外史”的方法,即关注影响设计发展的各种要素及其组合,当然并非否定“内史”研究方法的价值,只是说,现有的设计史研究成果中“内史”已经比较熟练地为研究者所掌握,而“外史”涉及到诸多的其他专业学术领域,要统领和驾驶非下一番苦功夫不可。
在《档案》之后的《观念史》一书中作者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前述的研究方法,只是将中国设计的发展量身于更加广阔的近百年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之中,涉及的也更广泛,从图案的作用工程的知识结构分析,从计划经济时代的设计观念到改革开放以后的设计反思,其错综复杂的结构让读者体味到中国设计史的叙述并非是简单地为每一个时代贴上标签的工作。
当今世界的设计面临新的革命和挑战,必须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加快转型升级和加强设计历史理论的学习及其探索实践,沈榆教授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材;当然,《档案》和《观念史》不是已经完美无缺,但足以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特别在当下追名逐利、急功近利和学术腐败风气盛行的时代背景下,沈榆教授不忘责任、不辱使命从《档案》走到《观念史》其独辟蹊经的探索精神难能可贵,值得人们借鉴。
设计历史及其理论的研究和其他学术一样学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想读了沈榆教授的二本大作能够感悟到设计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读现代设计史读后感 篇3
近年来有关设计史研究话题不绝于耳,西方学者在反思以往研究成果、方法的同时扩大了研究的视域,并大胆提出了世界设计史研究去西方中心化的预言。从面上来看,是西方设计史研究者们已经事无巨细地将自己的历史梳理了一遍,似乎已经再无吸引人的研究题材而将目光投向“非西方”地区,但其本质是研究者将研究注意力转向当下。
反观中国学者圈中的中国设计史研究现状,对西方设计史方兴未艾的研究,已形成大量的有价值的研究文献,对启发中国设计发展发挥了较高的价值,同时中国的设计史研究者也纷纷推出自己的研究成果,涉及的话题也十分丰富。
在对中国近百年设计史发展研究成果中,《1949-1979中国工业设计珍藏档案》、《中国现代设计观念史》两本著作无疑是重要的文献。从表面来看两本著作都“能够让人读下来”,其实是作者的研究都怀着强烈的“现实感”所致。作者坦言,所谓的“现代”概念是指中国人走向工业化过程的历史时期,而不仅仅是时间的概念。在这段设计史研究中,作者采用“共时性”的研究方式,将同时代的电影、建筑、商业、艺术中“现代性”的要素加以整理,并加以提示、比较。
作者研究的态度没有纠结于“概念”,而着重于“观念”,这无疑是向设计史指向当下的重要判断,作者判断中国设计发展不能仅凭靠概念演绎来推动,关注观念能够使中国设计史研究成果更具有现实感。
在《观念史》一书的结束部分作者提出了“复杂思维”的讨论,毫无疑问,作者是质疑了“标签式”研究结论,特别可贵的.是作者将其思辨的问题置于社会创新背景下来推敲,并追溯其理论原型,由此实现从“现象经验”到“本质经验”的转化,简言之,个人的经验并不是作者关注的终极内容,通过过滤、体系构架形成的具有规律性的经验才是重要的知识点。这对中国设计研究而言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突破。
作者沈榆除教学任务之外,埋头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建设,特别是中国设计文献的写作,除上述两本著作外,应该还有一批成果面世,其面向当下的研究原则一直没有改变。
读现代设计史读后感 篇4
“治史”与讲历史故事不同,除了需要有历史学的范式之外,更加需要埋头发现新史料,一如原历史学家傅斯年所述,历史学首先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资料”。
历经漫长的等待,中国设计终于诞生了属于自己的史料研究文献,三年前《1949-1979中国工业设计珍藏档案》一书面世,2017年一开年《中国现代设计观念史》新书面世,仿佛是揭开了中国设计的面纱。前者是具有“考据”性质的设计案例研究,比较客观,后者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追溯其思想方法和实践探索,两本书均以发现中国设计发展的“细节问题”见长。据了解作者在动笔写作前已经有十余年的资料积累,特别可贵的是作者设有满足其在文献上的资料收集整理,更是基于“文献、实物、影像”三位一体的“集成史料”而展开研究,所呈现的案例生动、有趣,得出的结论自然也十分引人注目。
作者在2010年创办了“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以收集1949年以来中国各时代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为宗旨,在博物馆的资料库中则是收藏着近100年来中国设计的影像、文字及相关实物,这为作者的写作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优势条件。
作者坦言,无论是创办博物馆还是写作文献都不是为了怀旧,而是期待中国设计能够超越自我走向未来,而对自身发展历史的梳理则是这种超越的起点。一如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所言:历史发展并非是“过去——现在——未来”一种线性模式,而是三者的互动模式。换言之立足现在,遥望过去,可以预测未来。
作者认为:中国设计发展过程中,“图案”并非唯一思想资源,虽然早期图案教育对启蒙设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伴随着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工程实践和知识也应该作为中国设计发展的见证,更何况任何社会现象的产生、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一个牵一丝动全局的系统。研究历史当然要从不同角度、不同专业入手,而当这些时空(上下、左右、前后)的研究成果融合在一起时,自然会让人类这种不仅有五官、体感,还具有大脑、良知的灵魂觉悟,这个社会发展的动力还带有本质的观念显现。这也可以证明意识对存在的能动力,时常还是巨大的。所以,解析历史不能仅从某一支流朔源,还要梳理历史长河流经的峡谷、高原、险滩、沼泽、三角洲,乃至大海海床的沉积物和地层剖面……
在《观念史》一书中,作者深入地还描述了上世纪80年代中的“设计大讨论”,我作为当时的亲历者力争将“设计”的概念予以澄清。中国有工业却缺少“工业化”,也就意味着工业制度、文化的缺位,历经这个过程的中国设计在有力拼搏的同时也感受到这种要素缺位的痛苦,这也是作者经常与我讨论的关于写作中国设计史的意义,力争发现刺激中国设计发展的各种要素及其组合可能,而不仅停留在设计技术范畴里讨论如何推动中国设计的发展。
作者近年来一直就“设计的实践智慧”进行着痛苦的思辩。在《观众史》一书中初步看到了其结果,他所说的“设计的实践智慧”是指“非理性地组合各种要素,达到解决设计问题的目的”,与之形成互动的.则是“设计的理论智慧”与“设计的技术与工艺”,他希望三者形成一种互动的关系,他通过追溯中国设计史上比较成功的案例来说明这一问题。书中将“事理学”放在“设计理论智慧”的范畴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设立了专门的一小节,篇幅之长令人感叹,着重阐述了理论自身的特征,更加关注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其背后是作者对技术史、技术哲学方面问题的深入研究,另外还设计了部分科学哲学的内容,正如作者在结语中写到的那样,研究范式的改变会发现新的知识。而中国设计史研究更是期待着能够从历史发展的再梳理中发现有益于今日设计研究的“知识点”。
两书的作者沈榆是一个辛勤的拓荒者,而中国设计史的研究无疑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看到他前一个10年研究的成功特别令人鼓舞,而后十年的计划更加宏伟,意图以(手)工艺、工程、工业三个视角为切入点完整地展现20世纪中国设计发展的全貌。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的设计实践也在其伟大的变革中塑造着自身,期待中国的设计史论也能够成为这个时代的见证者。
读现代设计史读后感 篇5
1、方晓风的前言中说“以观念史而论,见诸文字的出版物总是关照的重点”,可惜的是,沈先生对此可能有所欠缺,书末所列参考文献与设计史、观念史密切相关的非常少。
2、第一章,所谓“写法”,其实也有点儿虚幻。唯一觉得比较独特的是将港台设计史置于视野之中。
3、第二章。早期中国现代设计观念的源流。第一节国际技术与产品转移中“设计观念”的渗透比较有意思,可惜并未谈到非常重要的日本。第22页,四川省教育厅长郭子杰创办四川省艺专其实不确,四川省立艺专的成立离不开郭厅长的支持,但不是他创办的,应该是李有行、沈福文先生。此外,郭子杰一般多称郭有守。本章第二节关于图案的思想资源,其引文全部为二手文献,即袁宣萍的《浙江近代设计教育(1840-1949)》,实在令人不解。第30页,“图案研究会”由1944年考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田自秉发起并任会长不确,1944年国立艺专还未迁回杭州。第35页阐述新艺术的高迪时“萨格拉达大教堂”、“居里公园”其实已经有约定成俗的译名“圣家族教堂”、“古埃尔公园”。第37页引用庞薰琹先生的回忆录也是二手资料!
4、第三章。第二节低度工业化中设计的契机,角度不错,可惜均为二手思考,引自《民国时期的工业化思想》。第三节写设计师的人格力量,可惜没有展开。第四节写市民文化的形成与设计的`影响,几乎没有提及这一个时代与市民文化相关联的重要设计领域“书籍装帧”。
5、第四章。第二节写郑可老师,期待他的文集早日面世。第三节,“雷圭元、庞薰琹论图案研究”,在叙述国立艺专的成立时认为“是受到西方工艺美术思潮和设计理念的影响”这是错误的,两校的合并是受到当时教育部的指令所致,战时很多高校都有合并,最著名的当属西南联大。雷、庞二人的离校,直接原因是“倒林事件”,四川省立艺专的成立也与他们没有关系。“设计实践智慧”其实质还是“设计师”的能力与价值观问题。
读现代设计史读后感 篇6
现代设计对于艺术发展的重要性我认为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情,然而现代设计的发展更是所有艺术工作者所关注的最为焦点的重中之重。但是当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效的运动所学的现代设计理论或是知识都必须要清楚的了解现代设计的发展历史,所以我利用这个假期,找来了大二时期学过的课本《世界现代设计史》来重新的仔细的阅读,在不断的深入到现代设计史中,我发现我所学的知识只是皮毛,真正博大精深的就蕴含在这部《世界现代设计史》中。从中我理解了了这么几点:
一、“反与度,反者道之动”
这是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个“反”可以解释为“对立”,也有“返回”的意思。我把这个中国古典哲理嫁接到对现代设计史的理解:当一种设计潮流发展到足够的程度时,人们就开始追求与之“对立”的另一种设计潮流,而这个新潮流继续向前发展,也总会有“返回”最初潮流中的趋势。简单来说就是“物极必反”。
19世纪工业革命初期,人们出于对需求、审美、生产方式、流通方式、社会形态等的不安于现状,除了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在广大群众中开始了工业化的设计和生产。而19世纪末期,即英美的“工艺美术”运动,欧美又掀起了“新艺术”运动,涉及到十数个国家,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一直到雕塑和绘画艺术都受到影响,延续十余年。而这个“新艺术“运动的起因就是对当时两个不同设计潮流的反动:一是对之前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的反动,二就是对新生的大工业生产的反动。“反者道之动”一言可见一斑。
20世纪20年代由欧洲兴起的“现代主义”建筑形式特点,一是功能主义,二是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包括六面的建筑外形、柱承重体系和玻璃幕墙的应用、标准化的批量生产和反装饰主义的立场。而当“现代主义”传到美国,这种对新建筑的探索显得浅薄的多,缺乏思想道德高度和意识形态的力量。原来在欧洲忧国忧民的现代主义思想内容被美国中产阶级的富裕抽掉了,剩下了越来越精炼、越来越形式化的外壳,日益走向形式主义,到70年代,这个世界大国的现代主义业已穷途末路了。可见若想要保持一种好的思想不断流传,就要把握使用它的“度”,这样才能“勿使其反”。
二、质与量
历史的发展并不是自成天然段的,而是连续不断发展。我们所看到历史上的闪光点,也不是一蹴而就,应该是由深厚的矛盾积累而成的爆点。所谓“量变引起质变”。
世界设计史的发展也是如此。从前以为“现代主义设计”就是有一天一群人说“我们不喜欢古典了,来点现代的吧”就开始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之前,针对工业化的新世代,人们已经进行了多次对艺术、对设计的探索,包括单纯追忆往事的“工艺美术”、反动意味十足的“新艺术”、绣花枕头一般外强中干的“装饰艺术”,才酝酿出了这个不仅更迭了设计风潮、更加体现对现代社会的反思的“现代主义设计”,真正关心、服务于普通民众的“现代主义设计”,实现了质的飞跃的“现代主义设计”。
之前说美国的“现代主义”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而其后出现的“后现代主义”目前却并没有取代“现代主义”。这是由于“后现代主义”本身不够完善,没有足够的社会条件使其生存,并不能完全迎合社会的需求,即“量”的积累不足,也就无法产生“质”的飞跃了。
三、设计与工具
“人之所以与动物有区别,其中很大一个特点就是人类会制造工具。”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人类设计的进步与工具的进步是息息相关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是决定设计实现的可能性的重要因素。早期的人类使用工具,要求工具具有方便、实用性。后来随着文明的进步,对工具的美观也有了要求,因此在工具上进行改造、装饰。当工具的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它们又具有了商业价值,出现了为降低成本的批量化生产和流水作业方式。设计的起源和工具的起源一般古老而悠久。
如果对工具更广泛的定义,那一切人为造成的、满足人类某种需求的事物都可称之为工具,比如,车辆是交通工具,建筑是居住工具,服装是保暖装饰工具,广告是宣传工具等等,制造这些工具的产业,就是工业。
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使得工具的生产更加有效率,从而产生了不同以往的现代设计。工业革命是划分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分水岭。工业革命之前,设计以手工业为中心,设计与制作不分家,没有精细的分工,仅为权贵服务,连推动设计进步的主要力量都是权贵们的喜好,比如18世纪的巴洛克风格、19世纪的维多利亚风格,都只是贵族的流行时尚,与大众无关。工业革命使得设计者与制作者分工明确,先进工具的'广泛而便利的使用,使得现代设计的服务对象从权贵转向广大人民群众。
以上三点是我在读过《世界现代设计史》以后总结的三个概括性的认识。但是最吸引我的还是这本著作的细节我最喜欢的有两个部分,当然也是因为我对这些部分在课余时间我也有过不少的查阅经历。
一、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受限在法国发现起来,这与法国家居设计家萨姆尔滨在1895年开办的设计事务所的名字“新艺术之家”有关,评论家取其中的新艺术三个字为名来称呼这个席卷了欧美的设计运动。时间大约在1895-1910年,长达10余年,涉及欧美十余个国家,后来逐步被“装饰艺术”运动的现代主义所取代。他是设计上一次非常重要、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形式主义运动。
虽然新艺术运动的风格在各国之间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从追求装饰,探索风格上,所有卷入这个设计运动的国家都是相同的,它的装饰性、手工艺的方法依然是陈旧的。这场运动是世界之交的一次承上启下的设计运动,它既传承了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和设计探索,希望在设计矫揉造作风气泛滥的时期,在工业化风格浮现的时期,重新以自然主义风格,复兴设计的优秀传统。他是一个新旧交替时期的重要过渡阶段。
在法国发起的新艺术运动这段历史时期,运动时间只是工艺美术运动时间的一半而已,也就是只有15年上下。而在书中所说再加上我的理解,新艺术运动只不过是工艺美术运动与在其之后发生的现代主义运动的一个过渡而已。也就是通过前期法国的新艺术与比利时以及西班牙的新艺术风格,和德国青年风格与奥地利分离派风格的不同,或者说是种进步与创新。在此,还要好好的谢谢日本浮世绘对其的影响,不然,也就不会有新艺术运动的创新了。
二、包豪斯
包豪斯是德国魏玛市的“公立包豪斯学校”的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习惯上仍沿称“包豪斯”。在两德统一后位于魏玛的设计学院更名为魏玛包豪斯大学。她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一词是格罗披乌斯生造出来的,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
从书中我了解到,包豪斯专门培养新型工业日用品和建筑人才。设计风格注重满足使用要求,注重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强调各门艺术之间的交流融汇,将手工艺同机器结合起来,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抄袭和墨守成规。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基本模式,确立了工作室的教学方式,建立了和工业企业界的联系。
总的来说,现代设计是基于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计划内容,受现代市场营销、一般心理学、工程学约束,具有高度应用性的设计活动,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是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计划、构思的形成;二是视觉的传达方式;三是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现代社会标准、现代经济和市场、现代人的需求——包括生理和心理需求、现代的技术条件、现代生产条件等等都会影响计划和构思,使视觉传达的方式变得复杂和发达。所以现代设计是为现代人、现代经济、现代市场和现代社会提供服务的一种积极的活动。设计的目的是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加方便、舒适、经济的服务,同时也为企业生产增加利润,促进市场的交流和繁荣。
通过对“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学习,使我更深的了解了艺术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众多画家流派的风格,深刻地感觉到,不能以好看不好看来评价画的好与坏,要深刻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画家们的思想境界才可能对某个画家的作品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本书也让我知道国外的一些著名设计师,课堂上的知识远远不够,还要我们在课外去了解更多。也明白了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自己做事的原则,而我虽然还不是设计师,但我梦想成为一名设计师,设计我自己的东西。希望有朝一日也能为现代设计做出一份贡献。
读现代设计史读后感 篇7
我国教育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使教师队伍具备良好的素质。要更新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提高自身教书育人的技能。
小学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学生的发展既是教育目标,又是教育的基本依据。教师要想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必须了解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我应把握学生的认知特征,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是教师的天职。若要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就必须懂得和熟练地运用学习规律。所以我们教师要知道学生认知能力、动作技能和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和有效学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
教师必须学好教学心理学才能使习得的学习论原理转化为教学技能。为我们的教学决策提供心理学依据和应用技术。
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需要许多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作指导。教师必须知道并理解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课堂上的`任何教学方法或技术的选用必须适合教学目标的需要。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顺利完成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必须自始自终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
学习的测量和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行为或倾向的改变,因此,教师就要善于运用测量来评价学生学习后的情形。目前,教师往往忙于教学,比较重视教材教法的研究,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问题,更谈不上运用测量来改进教学。但是,事实上,考试影响着教与学,错误的考试引导错误的教与学,影响教学质量。
《现代教学设计论》揭示出教育过程中应当了解学生的特点,并且阐述了这些特点对教学过程会产生何种影响。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学会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将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学会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学会将教学置于“共同体”中,学会在整体中去把握;不再教学分离,既要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要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思辩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则永远是教学最本质的核心。明白了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越,我很认同“终身学习”和“学习社会化”的观念和模式。在学校,学习的不是死的知识,而是学习的能力,学习要伴随着人的一生,要学会学习。没有智慧,知识本身是没有用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中的事,要创造学习化的社会,我们个人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让学生更新了本身原有的学习观念,以前只是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情感,态度,方法,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而这些方面是很重要的;注重学习活动的创新性,以前习惯于接受老师或书本的现成知识,懒得思考。因为只要掌握了老师讲的东西就一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自己的懒惰情绪,而现在要转变成发现式,创造性学习,探索未知的领域。学习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而且需要建立灵敏,完善的反馈调节机制,通过对学习评价理论的学习,更新了评价观,评价决不仅仅是考试,老师的评语。同时也要重视自我评价,而它才是学习过程的出发点与归宿,只有更多地进行自我评价,才能形成自我意识,获得自我超越。
学习的过程,首先要端正态度,在学习上勤奋,踏实,一丝不苟,在此基础上,要寻找并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就是“巧学”,有些学生整天埋头苦读,虽精神可嘉,但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人们看重的是成效,结果,没有人会同情这类人。从来没有救世主,这类学生要从书本,题海的泥潭中走出来,寻求科学的学习方法,做到“会学”,而不是“死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现代设计史读后感 篇8
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就像一幅画的美在于它的色调、构图等各方面的和谐;一首歌曲的优美在于它音色、音调、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和谐。和谐是最佳组合,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更是生命课堂的呼唤。
拜读皮连生主编的《现代教学设计》,不由地回忆起一位教育学者曾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有助于信任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是真正的生活。”细细品位,意味无穷。如今的课堂,是洋溢着人文关怀的课堂,更是充满着生命活力的课堂。
生命课堂呼唤师生真实和谐的对话。生命的课堂需要生命的文本,生命的文本需要我们用生命的眼光去感悟。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的过程,是一种心灵的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本身就是师生之间共创的教学生活最生动的文本。课堂上既要重知识学习,也要重情感交流,教师要乐于蹲下身子,履行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的义务,用平等、民主取代专断与师道尊严地去解决问题,课堂才会宽松,教学才会和谐,学生才会畅所欲言、展示自我、张扬个性、最大限度地追求自己的成功,感受并获得新的成长和发展。
生命课堂重视师生生活和谐的精彩。生活的世界是由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的感受构建起来的世界。这个世界多姿多彩,生活中蕴涵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一旦教师将生活与书本融合起来,学生可以感受到书本知识对生活的意义和作用,收获人生经验和学习乐趣,陶行之先生就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因此生命课堂不是滔滔不决讲解的课堂,也不是呆板死记题海的课堂,而是操作的课堂,时间的课堂,生动发展的课堂,是重视实践性,互动性,开放性延展性,搭起文本与生活的桥梁,把课堂营造成师生心灵自由翱翔的天空,理想灵性展示的舞台,才智纵横驰骋的原野,个性异彩纷呈的大地,生命多姿多彩的大观园。
生命课堂充满和谐宽容的课堂文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现代教学观把犯错误视为获取知识的必然过程,教育者也就理所当然在课堂上要竭力保护学生的求知热情,要爱护他们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当学生没有信心时,能否唤起他的力量?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如果我们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不顾情面,横加指责,就会扼杀学生创造的激情。在充满和谐宽容的课堂里,学生才能自由、健康地成长。
和谐与美是相对的,在追求和谐的征途中不应忘记理性的思考,和谐是什么?是民主、平等?是发展、生成?是发自内心的原始希望?
美是人们追求的永恒目标,追求着自然之美、和谐之美,则是一种更高境界。
我们的生命课堂同样追求着自然与和谐之美,在展示独特个性和生命智慧的过程中,体验着生命不断“刷新”的快乐。
有一种美叫和谐,有一种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读现代设计史读后感 篇9
近,我读了《现代设计史》(由于没能找到《近代设计史》,就看了这本),
也许接触设计史的时间过短,只是肤浅的择取了设计史的表层。
我认为设计学的发展是必然的,因为其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工业革命直接诱发了社会变革,当机械生产与普通人的.生活关联起来的时候,过去以手工业为主的造物方式改变了它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主流的造物活动自然而然的向着机械方向转移。机械生产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对平等的要求。
设计在过去的变化相当之大,而现如今,我们所使用的很多产品都是经典的翻版。而正是那些前无古人的设计大师成就了今天为之惊叹为之效仿的后来人。虽然时代变迁,经典却始终历久弥新,这能说明一点:设计作为一种实用艺术,其功能性的要求将成为恒久的标准。
恰当的设计不是着眼于通过设计为产品增添“附加价值”,而是将设计与技术结合起来,用全新的产品来创造市场,开拓市场,引导消费,而不是被动地去适应市场。 设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代主义设计是设计出大众用的起的产品。由此可见,设计应该也是源于大众,服务大众。一款产品要能够开拓市场,占据民心,便需要去以用户的需求为根本依据,去贴近大众。
读现代设计史读后感 篇10
工程设计解决人造物中的物与物之间的关系问题;设计解决人造物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设计的现代化一开始一定程度上是设计的民主化过程。个人主义、民主主义是其开创时最大的特征,这些特征助力推动的消费时代,促使它们本身又很快被商业主义取缔。
随着技术条件的变化,设计公司的主要需求由雇佣人员向设备投资转移,继而又因为设备普及、价格下降,设计公司出现了转小又变大再转小不断更迭的情况。
德国的现代设计与其高质量的工业特征紧密相关,突显功能主义、理性主义,同时有沉闷、缺乏个性的倾向。彼时,受东西德的政治因素差异的影响,“新德国设计”的新潮从西柏林设计发端,公开反对沉闷的主流德国现代设计。
地理特征对荷兰的设计影响深远,低洼的地势使荷兰人不得不以设计为武器与大海抗争,现代主义对于荷兰是民族的、历史的组成部分,与丹麦相似,两个国家都有高度的设计意识和水平,注重精细的细节处理。
荷兰的设计有以城市为中心的特征,各个市之间有不同的流派,市政给予设计极大的重视和支持,因此每个城市——尤其在平面设计上有其鲜明的形象特征。
“风格派”是荷兰最负盛名的设计流派,一方面有享誉世界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致使本土杰出的设计家求突破创新的光芒被盖住。
丹麦:“工具主义”的设计原则。地狭人少、种族高度同一也使丹麦的设计具有功能、外型上的`高度统一性。丹麦的现代设计中贯穿了一种冷静的、严肃的、高度功能化的风格。
法国的现代设计是为权贵服务的,具有奢华的倾向,并且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意大利设计:前卫的设计运动、激进的设计探索。
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改革:集体工作方式;标准化;科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的结合;设计“解决问题”;开创金、木、陶瓷、纺织、摄影工作室;创造了“基础课”。
乌尔姆设计学院:德国功能主义、新理性主义、构成主义设计哲学的中心,极端强调技术因素、工业化特征、科学的设计程序。学院在1968年因财政问题关闭,但其影响持续至今。
美国的设计教育的特点是基于美国的市场需求形成的——美术普及程度高,专业的教育则少而精。综合性大学的美术学院的教育面面俱到但点到为止,重在普及;美术院校的则注重教育专业技法,培养社会需要的美术专业人才。
美国的职业美术学院多为赢利性质的,各学院经营状况不同,条件与环境相差甚远,美术设计教育缺少引领潮流的全国中心。
受欧洲设计教育体系的影响,美国的设计教育由训练技法转向培养思维——大量的创作时间用于观念的讨论,而不是作品制作。
【读现代设计史读后感】相关文章:
儒学现代命运嬗变史考略04-29
儒学现代命运嬗变史考略04-29
教学设计的发展史04-25
现代汉语与中国美学史写作04-28
现代性问题与启蒙视域--作为中国现代哲学的中国哲学史04-27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测试题05-02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指导04-27
名师分析考研政治近现代史变化04-28
宗教与现代性:批判佛教之观念史解读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