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理想国有感
读理想国有感(一)
理想中的正义王国
李晶伟
写在读书笔记之前
柏拉图(公元前423—347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思想家,出生在雅典城邦的一个名门贵族家庭。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柏洛本尼撒同盟之间进行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这场战争被看作是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治与以斯巴达为主的君主专制之间的较量。由于雅典极端过分的民主,在整个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民主政治与偕主政制交替进行。随着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战败,整个希腊城邦制度走向衰落。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柏拉图认为当时的希腊国家已经失去了它的真正品质,忘记了它们的真正的目的。面对混乱的社会现状,柏拉图表现出对社会秩序强烈的向往。在充分理性思考之后,他大声疾呼:"只有让真正的哲学家,或多人或一人,掌握这个国家的政权。他们把今人认为的一切光荣的事情都看作是下贱的无价值的,他们最重视正义和由正义而得到的荣光,把正义看作是最重要的和最必要的事情,通过促进和推崇正义使自己的城邦走上轨道"(P312)否则,"对国家和对全人类都将祸害无穷,永无宁日".(P217)在这种背景下,致力于构建正义秩序的《理想国》诞生了。
对传统和流行的正义认知的反驳
何为正义?这是柏拉图首先为我们抛掷出来的一个问题。在书中的第1—4卷中,柏拉图对当时传统和流行关于正义的认知进行了反驳与纠正:
有人说,"正义就是有话实说,有债照还"(P6)。柏拉图认为这种正义只是日常生活中某一情形下的行为,而不是正义的定义,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这种定义方式牵涉到还债的时机与对象。为了证明这一点,柏拉图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譬如说,你的朋友在头脑清楚的时候,曾经把武器交给你,假如他后来疯了,再跟你要回去……如果竟还给了他,那倒是不正义的。"(P6)也有人说,"正义不是别的,就是强者的利益"(P18)。柏拉图对这个世俗观点进行反驳,他认为对强者有利不一定是正义的。比如牛肉对运动员有利,但是我们不能说身体弱的人吃牛肉就是不正义的。而且正义不一定掌握在当时的强者手中。还有人说,"不正义比正义更有利"(P32),柏拉图认为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正义是智慧和善,不正义是愚昧和恶"(P36)。按照这样的道理,作为智慧的正义,是既聪明又好的,所以父母和老师告诫他们的孩子去追求正义,获得好的品行、荣誉,进而得到好的职位和美满的婚姻。"正义者不要求胜过同类,而要求胜过异类。至于不正义者对同类异类都要求胜过。"(P34)由于不正义者的愚昧,什么方面都想超过他人,所以往往一事无成。不正义的人行为狭隘,与他人合作困难,甚至完全不能合作,自然没有任何战斗力。反之,正义的人依靠智慧,与人为善是能够成功的、是坚强有力的。
总之,柏拉图认为目前传统和流行关于"正义"的定义与认知都是具体的,不能代表人类永恒的价值观念与追求。他所追求的正义是超越个人利益、普遍的客观的标准,不仅仅是个人的具体的行为,而是一种事物的本性达到一种"善"的状态。
从国家和个人视角构建理想正义王国
国家视角——等级分明,各安其位,各司其职
为了说明正义是什么,柏拉图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城邦,或者说是他心中的正义国家。这个理想社会城邦的构建起源于社会分工,分工是城邦产生的原因和动力。柏拉图认为每个人单靠自己是不可能实现自足的,城邦是一个相互需要的体系,是一种保障人人都过上幸福生活的制度。"一个人分一点东西给别人,或者从别人那里得来一点东西,每个人都觉得这样有进有出对他们自己有好处。"(P58)而且,"只要每个人在恰当的时候干适合他性格的工作,放弃其他的事情,专搞一行,这样就会每种东西生产得有多有好".(P60)
柏拉图显然是根据每个人天赋才能的不同来进行社会分工的,他认为人的天赋才能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只从事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才能做得最好,城邦才能有序健康地发展。按照他的观点,"正义就是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P15)"按照正义的原则,"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P54)他将理想中的城邦分为三个阶层,生产者阶层、护卫者阶层和统治者阶层。经过严格的社会分工后,国家便正式形成了。在柏拉图看来,只要城邦的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尽其责,分工互助,国家就实现了正义。正义"就是履行自己的义务",就是"做你自己的事情,不要干涉人的事情".正义强调的是社会生活的等级秩序、严格的社会分工以及三个等级能够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之中。由此可见柏拉图所主张的国家正义,本质上就是追求一种社会的和谐,即各等级间的和谐。
个人视角——灵魂三要素的统一和谐
柏拉图设计出国家正义之后,依照由大见小原则,考察了个人正义。他认为,城邦是个人的放大,个人是城邦的缩小,二者是同构的。他认为一个人的灵魂包含理性、激情和欲望三个要素。一个有德行的人应该使理性居主导地位,统帅激情,控制欲望,这也是人的灵魂的最佳状态。正如他所说,"正义的人不许可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相互干涉,起别的部分的作用。他应该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P172)与此同时,他认为个人与城邦相似,"国家里存在的东西在每一个个人的灵魂里也存在着,且数目相同"(P168)。城邦的正义是三个阶层互不干扰,各做各的事。以此相应,个人的正义就是自身内的三种品质在自身内在各起各的作用,做它本分的事情。当人的灵魂内部的三部分彼此友好和谐,各部分不相互干涉,起别的部分的作用,个人就实现了正义。由此推及城邦,哲学家、军人和生产者分别是理性、激情和欲望的代表。人的理智体现出智慧,类似于城邦的统治者,是为整个城邦的利益而谋划的,所以它在个人灵魂中应该起领导作用。激情类似于城邦中的辅助者,辅助、协助理智的领导。欲望的满足会使人快乐,但欲望太过强会使人变得邪恶,因此,必须由理性和激情结成盟友去领导欲望,使欲望得到节制。通过教养、教育和训练,人们的理智和激情就能够起到领导作用。总之,个人的正义就是合理地安排自己灵魂中的理性、欲望和激情,达到个人灵魂的和谐状态。
柏拉图的理想国实质是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的和谐统一。从国家角度来看,只要城邦中的三种人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各司其职,而不越轨,城邦就有了正义,社会国家便有了秩序,便能达到长治久安。从个人角度来看,只要每个人都应该建立一个与自己职业角色和社会地位相称的内心秩序,使自己外在的行为符合自身内的和谐状态,这样人的灵魂才会得到安宁,其行为才是正义的行为。人人保持灵魂的和谐,尽其所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国家也会实现正义。
柏拉图正义王国的局限及对我们今天的启示
两千多年前的柏拉图面对雅典城邦的政治危机、极端个人主义的盛行、社会秩序的混乱,希望把正义当作治疗社会的良药。与中国同时期孔子所遵循的由小到大,从内到外,从个人做起,孝梯、爱人再及社会和国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路径不同的是,柏拉图遵循知识与权力结合的精英主义政治设计思路。他重视强化城邦范围的理念政治,依靠"哲学王"治国,维护三个等级的体制,推行顺序是由大到小,从外到内,着眼于城邦国家、社会整体再到个人,先宏观后微观,倾向于当时的斯巴达式的奴隶主城邦。他要求社会三个阶层各尽其职,各安其份,这实际上表达了他对社会统一和谐稳定的渴望。柏拉图的正义王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代表了和维护着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限制着平民的自由和权利。但是他的正义王国理论对人类寻求正义的社会制度提供了一种价值上的参考,两千多年后实现社会正义依然是我们孜孜追求的目标。
正义和谐的社会应该是有差别的
柏拉图构建的理想国的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对理性的绝对服从。在理性这一权威的支配下,人们"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共同维持整个社会的和谐有序。柏拉图正义的理想国是建立在不同的等级的基础上的,这些不同的等级的确定又被认为是天生的,带有宿命论的神秘主义色彩,但是这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正义的社会应该是建立在有差别的前提下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正义,只有相对的公平。在构建和谐正义的社会时,我们应该容许差异的存在,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差异基础上建立的正义社会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
正义和谐的社会要注重人的内在德性
柏拉图很重视人的内在德性,他认为正义基于人就是一种内在的德性,个人正义是实现国家正义的必要前提。要实现国家的正义、实现国家的和谐有序,必须重视个人德行的培养。柏拉图非常重视教育,他认为教育是"灵魂的转向".他认为人的心灵与生俱来就具备了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了学习的能力,教育者需要做的就是给心灵的主体——城邦的公民,指引一个方向,(www.unjs.com)一个通向知识、通向智慧(柏拉图称之为"善")的通道,帮助他们的心真正转向"善".正如他所讲的"洞穴比喻"暗示的那样,尽管其中有一个洞穴人走出洞穴看到外面的阳光,但他最终还是选择回到洞穴伙伴身边,这说明对知识的寻求、灵魂的转向是一个过程。这也就启示我们要注重教育,实现人的完善与德性的回归。只有实现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正义和谐的社会才会实现。
社会正义应该成为我们孜孜追求首要的社会目标
正义是缔造和谐社会的价值尺度,是人类心灵的秩序。柏拉图《理想国》所论述的正义思想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应该是价值理念上的,即让正义成为我们孜孜追求首要的社会目标。柏拉图的社会和谐是以实现社会正义为前提的,在柏拉图构建的理想国中,人与人,人与社会是和谐共存的,各个等级之间不互相僧越,分工合作,和谐有序。这对于今天的中国有什么样的启示呢?长期以来传统的城乡二元制社会结构使得我国公民身份割裂与分化,带来较为严重的社会冲突与矛盾。构建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我们应该塑造公民的共同理想,更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一个没有身份地域歧视、社会阶层之间流动顺畅的开放社会。
读理想国有感(二)
太阳、线段与洞穴
宋香蕾
《理想国》是柏拉图最重要的一部哲学对话,也是西方哲学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Politeia在希腊语中是指政治或宪法,因此也被翻译为《国家篇》或者《论正义》。全书分为十卷,讨论了包括什么是正义、为什么要正义、理想的城邦等一系列具有哲学和政治意味的话题。我并未读完全书,但是在已经读到的部分里,对于柏拉图举到的三个比喻最为印象深刻。
在第五卷里,柏拉图借由苏格拉底之口把人分两种:真正的哲学家和凡夫俗子。他做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应该让真正的哲学家做国王。在第六卷的开篇,苏格拉底在追问,为什么现实中没有哲学家成为国王、为什么现存的城邦培养不出真正的哲学家、真正的哲学家应该如何培养?为了回答这一系列问题,柏拉图打了三个比喻。
太阳的比喻
真正的哲学家的培养,需要"善".而在讨论"善"这个话题时,苏格拉底说,我们没办法讲善本身,但可以讲善的后代或者它的摹本。然后他打了个比方"善自身在理智领域中与理智和可知事物的关系,就如同太阳在可见世界中与视力和可见事物的关系一样。" 我们能通过眼睛来看见事物的形象,太阳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没有电的时代,因为有太阳的光线,我们才得以"看见".在可感知的世界中,太阳使眼睛的视力成为视力,使得可见的事物成为可见。善就如同太阳,因为心中有善,所以才赋予了理智以洞察力和理解力,赋予了事物以可知性。他以"阿波罗之名"把善说成是一种极其神秘的超存在之物。回归到他说我们不能讨论善本身,但是可以讨论善的后裔和摹本,可以看出,在这里所指的善的后裔,是理智,所以说善是理智力和可知性的源泉。但归根结底,我们只能从中推断善的重要性,而并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善。
线段的比喻
数学的思维是柏拉图在进行哲学思考和比喻时的一个特色,他喜欢将这个世界量化。例如,他曾经将世界按照不同的比例划分成可感知世界和不可感知世界。在这里,他将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分别按比例划分并且指出了其中的对应关系。其中现实世界被划分为四个层级,最低级的是影像,然后是可感物,再是数理对象,再是形式。而感性世界则依次是想象、信念、思想和理解。他还赋予了每段线段以比例和等量关系。
我未能理解这样的比例划分和等量关系间的内在逻辑,但是在整个线段的划分中,我们一种认知的递进过程。我们在认识事物时,会因为认识主体自身的理解力和智力而产生不同的结果,低层次的认知主体可能只看到了影像和想象,而随着阅历和知识的积累,当他成为高层次的认知主体时,看到的便是更深层次的形式,得到了更深的理解。比如我们读一本书,儿童时期贪图的是热闹,青年时期寻求的是心理的慰藉,而老年时期则从一句不起眼的话中都可以悟道。又如一场普通的雨,随着人生阅历的转变却可以听出不同的味道: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罗帐轻盈;中年时候,在异国他乡的孤舟里,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听西风中失群孤雁的阵阵哀鸣;而人已暮年时,独自一人在僧庐下,两鬓白发苍苍,任凭雨滴到天明。
洞穴的比喻
洞穴的比喻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比喻。最初听到这个比喻,是在本科时的英语课上,外教给我们讲他们的文化与观念时放了一段气氛很诡异的动画,在一个洞穴里,一群人被绑着,看着墙上的影子做出种种奇怪的反应。直到自己真正在书中读到这一段,才恍然大悟,原来竟然有这么深的出处。
柏拉图做了一个假说,有一群人从小便生长在洞穴中,他们的脖子因为被绑住而不能扭转,因此只能看到前面的岩洞墙壁。在他们身后有一堆燃烧的火,在他们与火之间,是一条小路,沿路有一堵矮墙,不断有人扛着器材从墙后面走过,火光便将高于墙的部分映射到了他们面前的洞壁上。这些人从来不能回头看过,因此他们一直把看到的墙壁上的影子当成是真实的存在。后来一次偶然,有一个人挣脱了绳索,他有机会看清了这一切都是由于火光的映射,也看到了这些器材的真实面目。他走出这个洞穴,外面的强烈的太阳光刺痛他的双眼,但一旦他系骨干了光明的世界,才会知道此前自己是多么愚昧,并开始怜悯还在洞穴中的人。
这些洞穴里的人,便是这世上的凡夫俗子。
看完这个比喻,心中一阵惶恐。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上,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真相、真理?有谁能判断,我们的视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切,到底是不是只像是映射在洞穴墙壁上的影子,而我们还顶礼膜拜奉为真相?这几天正值美国大选,一边被当成励志偶像接受万众的欢呼,另一边随即被爆出政治丑闻,报纸、电视、互联网,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洗刷着我们的大脑,我们所以为的真实,究竟有几分真实? 再看我们自身,每个人都无法逃脱这样的"洞穴".我们约定俗成的社会习俗、传统价值、伦理道德、行为规范,这些其实都将我们置于形形色色的洞穴中,只是我们太过于习惯而不自知罢了。
在柏拉图的比喻中,走出洞穴的过程是一个灵魂上升的过程,虽然有种种的痛苦、怀疑和不适应,但是克服这些便能看到阳光下真实的世界。但还有一种人,他们比这些真相的追寻者更为可贵。因为他们是走出洞穴之后,又回来的人。他得到了真相,但人类还生活在洞穴之中,他强迫自己回到洞穴,去解救更多的人。在解放洞穴中的人走向光明的过程中,他可能会被黑暗吞噬,可能会被众人指责,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回去了。人类历史上每一次观念的扭转,都是对先前固有知识的否定,也都伴随着一大批先知先哲们痛心的疾呼和视死如归的牺牲。这样义无反顾走回来的人,自古有之。苏格拉底因"蛊惑青年"的罪名而在"民主的审判"中被处死,伽利略因为坚持 "日心说"而被罗马教皇终身监禁……
但,说到底,我们存在的宇宙,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三维宇宙到十一维宇宙,从大爆炸到平行宇宙说,我们觉得自己在一步步走向真相,但谁又知道,我们今天的真相,是不是明天的洞穴?
读理想国有感(三)
《理想国》里的政治理想
王馨艺
《理想国》是柏拉图中期的一部伟大作品。他试图通过苏格拉底和其他人的辩论来阐述自己的理想,并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理想中的完美城邦。然而这部巨著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各个方面,要对其作出一份观点鲜明论据详实的报告是我力所不及的,我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理想国》中的柏拉图的政治理想谈一谈我的理解。
城邦正义:对于正义的追求只能止于政治的边界
《理想国》讨论的主题是正义问题,首先讨论国家的正义,即城邦的正义。柏拉图认为一个好的国家应该具备智慧、勇敢、自制、正义这四种德性。
国家的智慧要求它有治理整个国家的知识,只有少数人才具有这样的智慧;国家的勇敢属于保卫它的卫士;国家的自制是一种和谐,当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能够和谐一致,这个国家就达到了自制。若一个国家有了这三种德性,也就有了正义。因此柏拉图认为一个国家里应当有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平民阶层这三种人。
柏拉图的理想国的建构与他自身正经历的雅典社会的衰落有很大关联。柏拉图出身贵族,却要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长大。这场持续近30年的战争几乎耗尽了雅典的财富,再加上瘟疫夺取了雅典 1/4的人口。在战争后期,雅典的盟国纷纷反叛脱离,甚至发生暴动。战争、瘟疫的巨大打击,再加上经济上的萧条衰退,这一切加剧了雅典内部的矛盾。事实上,伯罗奔尼撒战争也是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治与以斯巴达为代表的贵族专制之间的较量。因此,柏拉图对现实中雅典的民主制是极其反对的,因此他对于理想国的建构也被认为是威权主义最早的政治设想。但事实上后来发展起来的威权主义国家与柏拉图理想中的国家并不相同,而是一个畸形的变体。在柏拉图设计的国家里,执政者是国家中最有智慧的人,而且必须是哲学家,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精英政治。这里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柏拉图本人就是这样的贵族,智慧并且充满哲理,并且年轻时也有过执政的梦想,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他提出这样的理想国家是为了使自己的私欲合法化、而且柏拉图并没有解释,这样的国家形式是为了实现正义而建立,那么它建立本身是不是一个正义的事情?
个人正义:对于外物的追求应该止于灵魂的边界
在城邦争议之后,柏拉图讨论了个人正义。他认为人的灵魂有三部分:理性、激情、欲望。"第三等级的人本性中只有欲望部分,故节制欲望就成为了第三等级的美德的基础。" (P150)第二等级的人的本性由激情构成。"一方面与欲望相关联, 一方面同欲望做斗争,从而站在理性的一边。他们的美德是勇敢,而勇敢就是一种保持, 保持某种信念, 保持与统治者的一致, 而抛弃自己的欲望和喜怒。"(P148—149)"第一等级的人天性是理性,拥有的美德是智慧。这种智慧是极少数的人才具备的特殊的知识, 而不是对于农业、工业生产等任何特定事情的思虑。"(P145—147)以上不同天性的人们担任不同工作, 正符合了个人应做适合自己天性的工作原理, 也体现了理想国的特征———正义。
柏拉图从城邦的正义来看个人的正义或灵魂的正义。他为"正义"提出一种全新的界定:"灵魂的和谐秩序(制度)"将关于制度、关于正义,也就是关于美好生活方式的探寻,延伸到了一个从未被人(真正完整)涉足过的领域——人的灵魂世界。
事实上我认为柏拉图在个人正义的论证上存在着自相矛盾的地方,首先他认为人的灵魂由三部分构成,但他又说每一等级的人受一种本性所支配,然而他又认为可以通过教育改变人们的素质,让人们变得富有智慧,这本身就是矛盾的。另外,他将人清楚的划分为三类本身就是不正义的,这样的分类是从根本上否定了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可能,并且对所有人都是不公平的。
婚姻正义:对于情感的追求只能止于城邦利益
在婚姻、家庭、妇女问题上,柏拉图的主张废除固定的婚姻关系和性关系, 而代之以按国家的规定定期地、有节制地交配。这种公妻制在一、二等级中尤为重要。"这一则利于优生, 二则与废除财产私有一样, 利于国家内部高度的协调一致, 利于人们无私奉献, 忠诚效国的精神培养" (P177 —204)。最后, 消灭家庭还利于妇女从繁琐的家务劳动中走出来, 把自己的才智奉献给国家。
柏拉图之所以提倡共妻共子,是让位于城邦的利益,通过优生专家的控制,确保的是个体之间的结合能够符合城邦的利益,而不是个体所需的对爱的满足。基于爱和感情的私人家庭被废止了,而针对乱伦的根本法也被破坏了。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是私有制是不正义的来源,所以共产主义是最佳政体的必要条件。因而不仅仅要求财产是共有的,而且也要求性爱共产主义。
或者也可以这么理解,柏拉图的婚姻观就是没有婚姻,而且从后来比较流行的"柏拉图式爱情"来看,柏拉图是根本不屑于与当时的女人结合的。美国东西部社会学会主席、《美国家庭体制》一书的作者伊拉?瑞斯(Ira?reiss)经研究后认为,柏拉图推崇的精神恋爱,实际上指的是同性之间的一种爱,也就是"同性恋".但是柏拉图将女性置于这样一种只是为了生育而存在,没有一点政治能力的地位,应当会引起现在无数女权主义者的激烈反对吧。
《理想国》是哲学、政治学经典著作,其伟大之处不必多说,然而我看到的是,不论是城邦正义、个人正义,还是婚姻观念,柏拉图都在努力维护着他设定的精英统治者的利益,虽然书中最终讨论的主题就是正义,然而事实上这本书本身,可能也并不正义。
【读理想国有感】相关文章:
读《理想国》有感11-24
《理想国》读书心得10-19
理想国读书心得11-05
理想国读后感04-25
理想国的读后感02-10
《理想国》读后感04-30
《理想国》读后感05-12
《理想国》读后感08-17
《理想国》读书心得大全10-19
《理想国》读后感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