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建筑师那样思考》读后感

时间:2023-04-25 17:14:0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像建筑师那样思考》读后感

在我心里,一直有个问题困扰着,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只是在观察周遭人群的差异时,会产生模糊的框架性认识,一时无法严谨地表述出来,那就是----世界的真实面目与我们怎样认识世界,两者间的关系。曾试图和人讨论,但发现我被当成了另类,于是作罢。后来一想,如果换个提法就容易被理解了。例如,官员贪污腐化已经是普遍状况了,这是当前社会的真实写照,绝大部分人都会去适应、融入,并成为其中的既得利益者,然后再把镜子扣上,破口大骂党和政府,全然不知自己长得啥样。而我认为,贪污腐化是人性的问题,不是这个政党的问题,准确的说是政府还未建立健全制度的问题,是发展过程的问题。再举一个与每个人切身相关的例子,工作的人都会知道,很多干部都是极力讨好上级,压榨下属,踩着肩膀往上爬。而当我们成为干部,则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可恨的是,恬不知耻地向别人传授那些所谓的职场经验,加剧、强化了不良的社会风气。我认为,这也是一个人性的问题,关键在于企业文化和人员考核制度,如何引导人性向善,惩治人性向恶。 我现在还无法严谨地理清“世界的真实面目”与“我们怎么认识世界”两者间的关系,但发现后者实际上的影响力更大。也就是说,世界是怎样的并不是关键,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认识这个世界。这就是当初买这本书的原因----想了解建筑师思考问题的方式。 读后有两点给我感触颇深。建筑师如何定义、认识、建造手中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物的价值。如果孤立地看待一个建筑物,它的外部造型和内部格局都将与外部世界无关。而事实上,这是无法割裂的。任何一个建筑物都是城市中的一个建筑物,是构成城市整体形象的一个环节;任何一个建筑物都不是一个绝对封闭的自我空间,都有窗子、门,都需要从内部向外部观看。这里面的核心,是开放、融合,是一种全局观。 一个建筑物需要放在城市规划的角度下考虑,置身于自然环境下设计。故宫周边的建筑是有高度限制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为什么不是高层建筑?为什么主色调是灰白色?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由此我想到,一家企业是把自己仅仅当做一个地区内的商业单位,还是一国内的,还是世界内的?是定义自己在从事某项具体业务,还是整个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目的是赚钱,还是从更高的层面认识到其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是有生命的,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建筑物的成就不在于高度,而是它在所处环境下的角色,以及在此角色下创造的价值。企业呢?我想是一样的吧。 从建筑物内往外看,需要透过窗户,如何把室外的景色引进室内,就是借景的问题,那么窗户的高度是齐腰,还是膝盖以下?每天不同时段的日照强度是不同的,书房、客厅、卧室需要的光也不同,如何调节?我对建筑不甚了了,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但是这种思想移植到商业领域,让我想到的是,无论企业规模多么大,都不能封闭,必须开放,同时这种开放不是理想化的,而是有取舍的。通过调整窗户的位置遮挡住室外的烟囱,引入花园的景色,就好比企业学习先进的营销策略,过滤那些单求业绩而违法企业道德的做法。 上述两点是这本书给我的感悟,不知道会对将来产生怎样的影响。我始终觉得,世界上的事情背后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只是在不同的领域呈现的形态不同而已。因为我对建筑是个门外汉,所以看得有些乏味,但读后终究是有些收获的,权且记录下来今日之心得,待日后再细细琢磨。最后,摘抄几句给我以启迪的句子: “通常情况下,设计一个东西要把它置于下一个更大的背景中来思考。” “由功能、结构和理论决定的建筑只是留下一张白纸,而不是一个故事。这张白纸可以引起很多抽象的想法,失去的是与用户有关他或她在建筑物内居住时的精神或神话方面的对话,留给我们的只是设计者的风格和个人表达。建筑需要的更多。” “如果你不喜欢它,就不要修建它。最昂贵的错误是修建了你不喜欢的东西。” “评论不是一项否定性的练习。” “从传统中汲取营养远比从零开始要好。”

【《像建筑师那样思考》读后感】相关文章:

《像山那样思考》课文03-04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03-05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08-27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教案01-10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5篇02-11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范文通用09-28

像河流那样02-25

《像山那样思考》的教案设计(通用7篇)01-06

绽放,像梅那样作文11-20

像老牛那样生活作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