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偷书贼》,感动与偷书无关

时间:2023-04-24 23:16:2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后感:《偷书贼》,感动与偷书无关

总是喜欢北方的秋天,一个人的时候可以慢慢看夕阳一点点的沦陷,感觉时间总是那么漫长。相比之下南方的夕阳,总是显得特别短暂,开始看时一轮红日挂在天际,稍打下盹就只剩下一些红晕。越来越快的时间,才恍然明白刚刚匆忙行走完夏天,秋也渐行渐远。 我本以为我不会在浪费时间看一些杂书。然而,当我经过书店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去看看,翻阅最新的杂志,欣赏一两首诗歌。我甚至有种强烈的感觉拽住我,呆得越久就越不想走。 秋阳灿烂的日子,我总于抵挡不住这种诱惑。我的读书欲望终于随着桌案上微风拂开的书页而复苏。 《偷书贼》?一本怎样的小说,竟然贼与偷书有关?还用如此严厉的词作为书名。当时出于对书名的好奇,驱使我买下它。一本我在书店买来达两年之久的书,可讽刺的是我现在读的却是在图书馆借来的。一个迟到的故事,花了十节课的时间,终于读完,庆幸自己没有错过,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提早读到。 这是讲一个小女孩偷书的故事。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第三人称视角充当了死神的角色讲述了: “1939年的德国,9岁的小女孩莉赛尔和弟弟被迫送往慕尼黑远郊的寄养家庭。6岁的弟弟不幸死在了路途中,在冷清的丧礼后,莉赛尔意外得到她的第一本书《掘墓人手册》。她是个孤苦的孩子,父亲被被纳粹带走了,母亲随后也失踪了。在养父的帮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尽管生活艰苦,她却发现了一个比食物更难以抗拒的东西——书。她忍不住开始偷书。”(摘自《偷书贼》) 但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讲小女孩偷书的故事。这本书要讲述是文字带给我们的神奇魅力。文字,让莉赛尔这个可怜女孩在战乱时靠它努力地生存了下来;文字,让这个努力生存下来的女孩帮助她那些受苦的朋友,邻居;文字,让我们从这个故事中感触到它带来的久违的感动,甚至连死神都被撼动。 看着这本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应该说是被感动。还记得,书看到三分之一时莉赛尔的生日,看着她给没她送礼物的马克斯拥抱时,我很感动。我幻想着自己就是马克斯——一个从远方逃来,只能躲藏在黑暗地下室一无所有的男子,细细体会着那种感动。我明白这个拥抱是她给了马克斯一份礼物,包含着理解、温暖、希望,甚至更多。后来,马克斯花了一个星期写了一本书《监视者》。那些书页中的绘画的碎片,温暖的文字带给你的感动仿佛一辆在黑夜里急速朝你行驶过来的汽车,车灯发出的耀眼光芒直刺得你眼泪都流出来了。 带着这份感动,我沉沦在这本书中。 鲁迪,这本书中浓墨重彩的一个人,一个一直陪伴在莉赛尔身边的男孩。对于最后他的死,我的心难以平静,也很难释怀。正如死神这样说鲁迪 “他打动了我,每次都打动了我,这是他造成的唯一伤害,他踩住了我的心,让我哭泣”。我也喜欢这个爱好奔跑地活泼男孩,这个撒面包屑给犹太人的有爱心的男孩,这个为自己喜欢的女孩去寒冷的水中就书的男孩。最后,他就这样在沉睡中随着轰炸安静的死去了,任凭莉赛尔怎么撕心地呼喊,还是没有将他唤醒。看着莉赛尔轻轻地吻他的嘴唇,温柔地深吻着他的嘴唇,失去控制的吻他在的唇齿间,我的眼泪也随着一点的冒出,盈满眼眶,滴落下来。我想,作者残忍把鲁迪和莉赛尔分隔两地,更是突出当时战争的残酷,也让这段朦胧中的爱情更加光辉。 看完这本书,又粗略地翻阅了一遍。更多的细节,从眼前闪过。罗莎妈妈,咆哮怒吼抡起木勺打人的女人;汉斯爸爸,喜欢在拉手风琴的教女儿读书的男人。我想,他们是最好的继父母。还有,那个对这一切漠不关心的人镇长夫人以及失去儿子后绝望的霍茨佩菲尔太太。我想,无论是前者被莉塞尔到她家偷书的过程中思想潜移默化的改变,还是后者寻求莉塞尔的给予文字活着,都可以看出人性善良的光辉以及文字滋养人的力量。 最后,我想以本书中马克斯离开时送给莉赛尔的书《撷取文字的人》结尾。我相信,当我们看完这个故事,这本书,我们都能从中撷取到她的种子。

【读后感:《偷书贼》,感动与偷书无关】相关文章:

偷书贼作文07-22

“偷书”作文12-14

偷书的作文08-15

【荐】偷书的作文12-26

《偷书贼》读后感10-16

写事的作文:“偷书”08-06

《偷书贼》的读后感(精选14篇)06-30

《偷书贼》读后感(精选21篇)10-03

[荐]偷书的作文6篇11-30

《偷书贼》读后感(通用13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