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酥油》三:我的《酥油》读后感
整个京城都笼罩在深秋的冷雨之中,单位大楼里则映照着密集的灯火,每个格子间里活动的人不断的呼出热气,这幢近乎于封闭的大楼成为茫茫都市里一个温暖的堡垒。身在这个堡垒里的我,脑子里却映射着西藏高原深处那高远的蓝天、圣洁的雪山和天幕下的众生百态,于是忍不住要记录一下《酥油》在我心湖上留下的若干道余韵。 前面转载了两篇长文,一方面是想让来过我博客的人全面的了解一下这部作品,另一方面也怕我不成体系的絮语堕了《酥油》的水准,很遗憾,已经写不出长文了,胸中再无丘壑,也失却了曾经的激情。 生活,本来就有千百种面目,人生,本来就有无数种可能,许许多多的人如我一般,因混迹于城市中过久,不由得就被滚滚物欲所累,挤到了同一条道路上,目之所及,越来越窄,心之所感,越来越钝。然而,也有“梅朵”这样的女子,勇敢的从平原城市远赴与现代文明隔绝的原始深山草原藏区,对散落在草原上的孤儿开展救助和教育工作,并克服精神、肉体上的重重困难,一路坚持下来,用博大的情怀和坚韧的意志书写出另一种人生可能。 这些天每晚在灯下缓慢的品读《酥油》,诚实的讲,起初它并没有牢牢的抓住我,让我有通宵读之而后快的冲动,它断断续续吸引到我的,一则是它展示出的我非常陌生的雪山高原风情、藏民生活画卷;二则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实感,从恢宏而圣洁的高原景致、藏民对藏传佛教的虔诚信仰,到发生在草原上一个个家庭和一个个孩子身上鲜活的故事,更有那些掺杂在一千八百多个日子里的苦难与幸福、情感和分离、信仰和动摇,在作者真实敏感的笔触下,给人亲身经历一般的强烈感受。而与此同时,正因为《酥油》展示的是一个我全然陌生的环境,作者行进的是一条我全然陌生的路径,文化和信仰上的隔阂又如此坚固,我对“梅朵”的许多想法和行为并不以为然,她的激进、偏执、有时的自我感觉良好让我觉得,“梅朵”并不讨喜;她描绘的“梅朵”与康巴汉子“月光”间这段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爱情,貌似一厢情愿的臆想;她凭一人之力对周边顽固世界的改造,有西西弗斯式荒谬英雄的影子。 可是,现在,还没读完全文,我承认我被这从60万字日记中提炼出的故事说服了、感染了,包括“梅朵”与“月光”超脱于俗世的情感,不管作者是为了增加作品的可读性,还是对现实的扩展和升华,又或者是内心的一种向往,我都可以欣然接受了。感谢《酥油》,让我的灵魂得到了一场来自于异域的洗礼,让我再次意识到:梦想、爱与勇气,能超越源自于地域、文化、宗教信仰等一切的隔阂,给人温暖,给人力量。 不知为何,书中给我最深刻印象的倒是这样一段: “转经房就横跨在注入小河的一条溪涧上。里面有一幢半人高的彩色经筒。从高处雪山倾泄而下的雪化水终年不断地带动水轮转经。水是来自白玛神山,就是圣水。周边人都会过来提取圣水回家供奉佛像。取水路上,又有信徒一路供起了铜质经筒,一只只沿着溪涧排列上去,就形成了长长的转经廊。 早晨,转经廊旁都是转经取水之人。一圈一圈,默契无语,一脸恭敬。 大半时间,经廊里那些巨大华丽的经筒都像流水一样没完没了地转动。纯铜手把或木质手把的经筒被磨得清光幽幽。转经人满是沧桑的手每一次触及,脸上都会露出幸福的光芒。一手捻动佛珠,一手转动经筒,口中念念有词,厚实的氆氇裹着坚定的身子,脚步迈得踏实,执着,又快又稳。 转经廊的入口处,有几只石块砌成的墩子。上面铺一排厚实木板,搭成一条长长的木凳。一些残疾的或体力不支的老人总是安详地坐在上面,闭目念经。偶尔有人过来问,身体好不,吃的好不。得到的回答是平静的“哦呀”声。意思是好。好,以什么为标准?其实也挺简单,只要有粗粗的糌粑和咸咸的盐茶,即是幸福的日子。” 这段文字所描绘的,是一个少数群体精神世界的怡然,这样的存在,与“梅朵”的梦想、勇气是无关的甚至是相抵触的。但读到这里,我觉得自己就慵懒的坐在那流水之上转经之人穿梭的走廊,高原纯粹的阳光投射在我身上,团团包裹住我,就算闭上眼睛,眼前也是一片无边的、火热的橙色。精神层面的充盈较之口腹之欲的满足所带给人的幸福感,的确不在一个层面上。转经房的景象让“梅朵”的心柔软,也让我感同身受,尽管,那不是“梅朵”或我的信仰所在。于是有了这样一个一厢情愿的愿望:当现代文明照射到那片深藏在高原中的天堂,在驱赶走原始的愚昧、落后所导致的伤痛和悲哀时,让那些虔诚、纯真能得以保留、毫发无伤。 人人都在寻找心之所寄,藏民们和“梅朵”的心灵皈依于雪山高原,我的精神世界要放逐在哪里方能平安喜乐呢……【《酥油》三:我的《酥油》读后感】相关文章:
哪些人不适合吃起酥油起酥油的副作用有哪些10-13
心中的那盏酥油灯作文700字左右高二04-29
【精选】我的日记三篇05-11
我的日记三篇04-21
精选我的日记三篇05-04
我的日记三篇03-05
精选我的日记三篇03-07
【精选】我的日记三篇03-16
我的静思语(三)04-27
我初三了作文04-28